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章末复习提升课件北师大版.ppt

合集下载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物质的简单运动PPT课件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物质的简单运动PPT课件

1km/h=
s ,所以1m/s=3.6km/mh。
参考答案:v= 1 000mmt/s 1 mkm/h 3 6s00 s 3.6 s
3.6 s
t
第十二页,共三十六页。
4.请按物理格式计算“体验2”活动2中甲、乙的速度,比较谁
快。由此可知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

提示:找到已知的物理量,代入速度公式进行计算,然后比较速
第十四页,共三十六页。
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路程_____,越运长动越快。 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时间____越_,短运动越快。 三、速度 1.意义:表示物体____运__动__的__快_。慢 2.概念: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______所___用的时比间。
第三页,共三十六页。
【体验2】比一比谁快 活动:观看同学百米比赛
活动1:如图,小明、小刚两位同学在进行百米赛跑。
活动2:甲在17s内经过了100m的路程,乙在25s内经过了165m的路程。
第四页,共三十六页。
(1)在活动1中,观众认为跑在
的人跑得快,裁判认为用的时间
的人跑得快。
(2)在活动2中,甲和乙通过的路程和用的时间相同吗?你怎样比较他们运
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但是用“时间与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的比”比较快慢时发现: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越长 物体运动得越慢,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 得越快,与人们的习惯感知相违背。用“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
第十七页,共三十六页。
结合“体验1”中的活动并读图,思考问题:
1.观察机械停表表盘。
(1)小表盘表示
,大表盘表示

(2)小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

最新最全,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全章新课教学课件

最新最全,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全章新课教学课件

------------强化训练--------------
6. 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见地面楼 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丙看见乙匀速上升, 请说说以地面为参照物,三架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 解:以地面为参照物,甲机匀速上升;乙机匀速上 升;丙可能匀速上升(比甲乙慢),也可能静止不 动,还可能匀速下降。
【趁热打铁】
空中加油
哪辆飞机是运动的,哪辆飞机是静止的?你 是如何判断的 以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飞机的位置没有发生 改变,是静止的。 根据它们在照片上相对于地面或电线杆的位 置是否变化。 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飞机 在运动。
【探究求索】
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 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颗 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 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小或一样,它们 之间近似相对静止。
【探究求索】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 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方向相同,这两个 物体就是相对静止。
【探究求索】
观察图片,分析飞机经过的路线特点。
飞机路线是直线。
【探究求索】
一、时间
1. 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分(min)、
------------强化训练-------------4. 甲、乙两车向东行驶,甲车比乙车开得快,若以 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 西 行驶,若以乙车为参照 物,则甲车向 东 行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甲 车向 东 行驶。 5.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 中乘客观察乙车,发现乙车向正东方向行驶。如果以 地面为参照物,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判断错 误的是( D ) A. 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 B. 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 C. 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 D. 甲车向东行驶,乙车向西行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一、《运动与静止》参考课件2(共28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一、《运动与静止》参考课件2(共28张PPT)

刘东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竹排、青山是运动的 还是静止的?你是怎么判断的?
参照物
定义: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看
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叫参照物。
说 一 说
比较标准不同 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 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假定不动的
(1)选取参照物
①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 的。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物体。可以任意选择, 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可能不同。 ② 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时,常以地面或地面上 固定不动的物体做参照物。因此物理学中一般选 取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③以相同速度同方向运动的物体彼此间相对静止。 ④一般不能以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2)运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 运动情况,具体方法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即明确要判断哪个物体是
否运动;
(2)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一个物体不动;
(3)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变化
该物体是运动的;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只间无
位置变化该物体是静止的。
乘客是否在运动的? 流动的河水上漂着一条小船,船舱里 坐着几位乘客在观景. 问: 坐在船舱里的乘客究竟是处在运动状 态还是静止状态?
四、 运动的分类
汽车和过山车经过的路线有什么不同?
运动按路线的分类
直线运动:
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运动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1、 下列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 ①坐在顺流而下的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乘客静止是以船为参照物
②“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竹排江中游是以河岸为参照物 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照物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复习课件

例1.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绕地球一周所用时间,跟地 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例2.小明和小华坐在同一竹筏上进行漂流,当竹筏
顺流行驶时,小明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B)
解析:答案(3)(4)正确。在数学中只考虑两个变 量间的数量上的变化依赖关系。而在物理上,对于物 理量之间不仅要考虑它们之间的数量上的变化依赖关 系,还要考虑它们间的物理因果关系。同速度路程/ 时间,表示速度的数值等于路程跟时间的比,这仅是 数量上的关系。速度的大小从因果关系上来看是否由 路程或时间来决定呢?不能。速度由什么决定呢?不 能笼统地谈,需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该题而言,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快慢则是不变的,速度 是一定的,而不能仅从数学关系上来理解。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复习课件
学习目标
1.描述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如何判断物体是 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并且知道运动和静止是 相对的 。
2.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 3.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 。 4.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
一、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和参照物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称为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速度方向和 大小都保持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速度方向 不变,大小改变。
基础题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 确吗? (1)物体运动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 (2)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 (3)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与通过的路程和运 动时间的长短无关( ) (4)任何一段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为定值 ()

红星区三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章末复习提升课件新版北师大版5

红星区三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章末复习提升课件新版北师大版5

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m ;
b.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 , 记下水的体积V1 ;
c.把石块全部浸入水中 , 记下水的体积V2 ;
d.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 调节天平平衡 ;
〔1〕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d、a、b、c
; 〔用字母表示〕
〔2〕石块的密度的计算式为
ρ=
m V2-V1
;
0 1 23 4 5 20g 10g 5g
5.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
把步骤3、4、5中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2中 , 求出盐水的密度。
玻璃杯和 盐水的质 量 m1 (g)
玻璃杯和 剩余盐水 的质量
m2 (g)
量筒中盐水质量 mm 1m2(g)
量筒中 盐水的 体积 V
(cm 3 )
盐水的密

(g/cm3 )
例题
给你一个托盘天平 , 一只墨水瓶和足量的水 , 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写出实验步骤 , 并写 出牛奶的计算表达式。
mL
mL
80
80
60
60
40
40
20
20
2、在调整天平平衡时 , 发现指针向左偏 , 那么横梁上的螺母
应右 向3、右盘加调砝〔码填的〞顺左序”应或为〞右”〕20克 、 10克 、 5克 ; 4、该小石块的质量为 37.0 克 , 体积为 20.0 立方厘米 ,
密度为 1.85 克/立方厘米 。 5、假设在称小石块的质量时 , 石块放在右盘 , 砝码放在左盘 ,
砝码及游码的数值不变 , 那么该小石块的质量3是3.0
克。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奥利给~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章末复习课件北师大版.ppt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章末复习课件北师大版.ppt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知识点 运动的快慢
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
驶,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 __1_5__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 乙车向___西___运动。
解析:v甲300源自 20s15m/s所示,小亮从说明书上查得小车长30cm。则:
(1)小车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tAB = __1_5__s。 (2)小车从B运动到C经过的路程sBC = __0_._9_m。 (3)小车从A运动到C的平均速度vAC = 0__.0__7_2m/s。
解析:观察图中手表的指针可知,小车从A到B所用的时间: tAB =15s,tAC =25s.由于小车长30cm,而从图中可知小车长与
300m v乙 50s 6m/s
由于两车是同时向东行驶,甲车比乙车快,以 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
知识点 测量平均速度
小亮仅用手表就测量出了电动玩具小车的平均速
度。他先在家中的方形地板砖上选取了A、B、C三处并做
了标记,再把小车放在地板砖上,如图甲所示。启动小车,
让它沿直线依次通过A、B、C三处,用手表记下车前端经 过A、B、C三处时所对应的时刻,运动情况简化图如图乙
两块地板砖长相等,所以每块地板砖长为15cm.以小车的车头为
标准,sBC =15cm×6=90cm=0.9m.sAC =15cm×12=180cm, vAC= sAC/tAC =180cm/25s=7.2cm/s=0.072m/s.
小明经常骑自行车上学。一次,他想测 量自己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便于控制时 间,到校不迟到。请你帮他设计测量方法。
解析:要测量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根据测 量平均速度的原理,设法测量出从家到学校的距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全章知识解读课件新版北师大版ppt版本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全章知识解读课件新版北师大版ppt版本
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几分钟?
30km/h
22.5 min
解析:(1)“上桥15 km”的含义是指从该标志牌到上桥
还有15 km;“40”的含义为汽车在此路段行驶的瞬时速度
不能超过40 km/h.(2)30 min=0.5 h,汽车的速度v= s 1 5 k m
=30 km/h;由v= s
120 km 120 km的路程,表示限制速度为40 km/h.
(3)运用列车时刻表时,要特别注意列车到达某一站的 时间和离站时间,掌握不同时段的时间差的计算,弄清列车
在站点停车时间.s、v、t必须指同一对象,同一运动时段.
例3 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 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3-3所示.小明想了想,马 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大的是A(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图3-4
解析:由题图可知,ab与bc段、cd段相比,通过相同
的路程,ab段所用时间最短,因此ab段速度更大;cd段与
de段相比,相同时间内,de段通过的距离最短,所以速度
更慢.综上所述,在图中的四段运动过程中,ab段的平均速
度最大.
方法二 公式法
小于1 m/s或大于5 m/s.
图3-2
专题三 交通运输学中的物理学知识 专题解读
(1)观察车辆的速度计,指针不停地交换位置,指针指 的数值就是该车的瞬时速度,记住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和时间, 就可以(2)根交据通v 标 志st 牌算的出含该义车:从甲距地南到京乙地表过示程此中地的距平南均京速还度有.
例1 (山东泰安中考)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乘
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B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需抓住以下两个关键点: (1)所用时间为始末时间之差。 (2)火车通过桥梁时通过的路程为桥梁和火车总长。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速度的计算。(1)火车从甲地开
往乙地的时间为16:30-7:30=9 h,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
速度是v1s t源自90100k0mkm/h。
9h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知识点1 课标要求
运动与静止 会根据所选取的参照物判断身边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能通过实例解释机械运动的相对性,知道 “相对静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1.参照物: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_参__照__的物 体。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位__置__随__时__间__的变化。 3.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_随__时__间__改__变__。如图,以 地面为参照物,子弹是_运__动__的。 (2)静止: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_没__有__随__时__间__改__变__。如图, 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是_静__止__的。
【解析】选B。分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 与时间成正比,所以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物体的运 动速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速度是定值。A图像是一个错误 图像,其描述的运动根本不存在;C、D所描述的运动,其速度都随 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所以A、C、D都是错误的。B图像的速度是 定值,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所以选B。
(2)列车通过桥梁的行驶速度v2=144 km/h=40 m/s,火车过桥

通过的路程为火车长度s1与桥梁长度s2之和,即s1+s2=v2t2,则火 车的长度是s1=v2t2-s2=40 m/s×25 s-400 m=600 m。 答案:(1)100 km/h (2)600 m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物质的简单运动PPT课件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物质的简单运动PPT课件
第九页,共二十八页。
考点1 平均速度的计算及应用 【典例1】(2012·内江中考)如图所示是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间以 及对应的里程表(盘面指示为千米数)的示数。由图可知,汽车行驶 的里程数为 km,平均速度为 m/s。(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第十页,共二十八页。
【思路导引】
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
(3)代入数据算出答案。
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
考点2 用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 【典例2】(2012·泉州中考)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 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 )
第十四页,共二十八页。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的关键点:(1)根据图甲中s-t图像判断物体做匀速 直线运动;(2)分析各选项中的v-t图像,找到速度不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精讲精析】选B。本题考查对运动图像的认识。图甲是某物体运 动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可知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 动速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与之对应的v-t图像是一条与时间轴 平行的直线,选项B符合题意,A选项表示在某一时刻,速度一直变化,C、 D选项速度随时间变化与甲图像表示的意思不符。
来描述它们运动的
第五页,共二十八页。
2.平均速度能否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小明骑车去上学,若中途停 留一段时间,在计算他的平均速度时,这段时间是否也应计算在内? 提示:平均速度用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知道了一个做变速 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只能大体知道它运动的快慢,但不能精确地知道它 的运动情况。计算平均速度时,应用总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
是瞬时速度。
参考答案:是
第七页,共二十八页。
一、平均速度
1.概念:表示运动物体在________某__一_段__路__程__内__或__某__一__段__时的间快内慢 程度。 2.特点:反映物体在____整__个__运__动___过__程的中运动快慢程度。

《运动与静止》物质的简单运动-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

《运动与静止》物质的简单运动-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PPT课件

【方法归纳】判断物体运动、静止的方法
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图中不属于机械运 动的是()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机械运动的判断。在行星转动,骏 马奔腾,枯叶飘落中,行星、骏马、枯叶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鲜花怒放是生理特征且鲜花的位置没有变化,故不是机械运动。
2.(2012·肇庆中考)乘客坐在奔驰的列车里:①若选车厢为 参照物,他是运动的;②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③ 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④若选地面为参照物,他是 运动的。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运动状态的判断。乘客相对于车厢位 置保持不变,若选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故①说法错 误,②说法正确;乘客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变化,若选地面为 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故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故选D。
1.什么叫做参照物? 2.什么叫做机械运动? 3.运动是怎样分类的?
探究1 机械运动 结合“体验1”中的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课本做了机械运动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以桌面上的任一点为标准可以看出:课本与该点的位置 随时间发生了变化,所以说课本做了机械运动。 参考答案:课本的位置随时间发生了变化。
探究3 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 结合“体验3”中的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生活中直线运动的实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百米赛跑、火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 2.生活中曲线运动的实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在环形跑道跑步、汽车拐弯
4.选择: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_____的,研究问题时要根据
二、运动的分类
1.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_线____的运动。 2.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_____的运动。

盘锦市某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章末复习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盘锦市某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章末复习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1986年日本三原山火山爆发实景。
黄河咆哮 流淌的江河,为何既能输运航船、灌溉良 田,也会奔腾咆哮、冲垮河堤、摧毁房屋?
巍巍雪山, 高耸入云, 为何甚至一 声喷嚏就可
• 青岛的一名登山爱好者命丧
四川雀儿山!从8月20日起,
这条令人震惊的消息迅速在
搜虎网、旅游博客网等国内 众多网站传播。
• 2005年10月2日21时35 分台风“龙王”在福建晋 江围头登陆,中心风力12 级,风速每秒33米。
• 1893年前后,美国工程师惠特科
章末复习
本章知识梳理
位置 标准 参照物 直线 曲线
v= s t
时间 路程
路程 时间

v= s t
3.6
直线 不变
v= s t
知识点 运动的描述
例1 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 〞人在桥上走 , 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 , 诗人选择的参 照物是〔 C〕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
例4
例5
例5
例6
知识点 测量平均速度
例7 小亮仅用手表就测量出了电动玩具小车的平均速 度。他先在家中的方形地板砖上选取了A、B、C三处并做 了标记 , 再把小车放在地板砖上 , 如下图甲所示。启动小 车 , 让它沿直线依次通过A、B、C三处 , 用手表记下车前 端经过A、B、C三处时所対应的时刻 , 运动情况简化图如 下图乙所示 , 小亮从说明书上查得小车长30cm。那么 :
〔1〕小车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tAB = _1_5___s。 〔2〕小车从B运动到C经过的路程sBC = _0_._9__m。 〔3〕小车从A运动到C的平均速度vAC =0_.0__7_2_m/s。
解析 : 观察图中手表的指针可知 , 小车从A到B所用的时间 : tAB =15s , tAC =25s.由于小车长30cm , 而从图中可知小车长与 两块地板砖长相等 , 所以每块地板砖长为15cm.以小车的车头为 标准 , sBC =15cm×6=90cm=0.9m.sAC =15cm×12=180cm , vAC= sAC/tAC =180cm/25s=7.2cm/s=0.072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