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方案

(讨论稿)

一、课题名称: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一)201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规划纲要》深刻阐述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具体规定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问题非常重视,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一个独立章节(第十九章),从“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对我国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源于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独特的、难以估量的强大的数字技术优势。这种数字化的技术优势,在改变着信息的呈现方式、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加工处理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思维方式。无所不在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已经使人们生活在数字地球的环境中了。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各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前瞻性战略选择。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教育学方式变革、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和倍增机。

(二)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纷纷开展校园层面的信息化推进计划。

美国在2006年和2008年两次发布数字校园报告;2007年进行数字校园趋势调查;2010年10月,美国教育部发布了“改变美国教育:技术助力下的学习”发展计划,将关注点放在了技术支持下的在线学习及有效评估上。美国作为世界所公认的教育信息化发达国家,其1.强调泛在技术在数字校园中的应用;2.重视数字化学习和在线学习;3.标准化政策与多元化的实施;4.加强家校间的连通性;5.注重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及配套政策措施。

英国于2009年6月推出《下一代学习宪章》,确定了下一代学习的目标,提供了学校的自我评估框架及评估工具。英国是欧洲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最突出的国家,其1.重视数字化管理与评价;2.强调在线课程的应用;3.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学习的紧密结合;4.注重对外开放式校园的建立。

新西兰是近些年来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得较快的国家之一,以学校为教育信息化主

体已成为其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途径,主要表现在:1.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

2.重视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

3.关注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

4.保障校园软硬件水平。

新加坡是亚洲基础教育信息化成效比较显著的国家,其主要的特点有:1.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2.提出“没有围墙的课堂”的数字校园理念;3.强调信息技术在校园、家庭和外界的多向渗透;4.鼓励数字校园的实践与共享。

韩国是亚洲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早、进展大的国家之一,其1.重视网络空间对数字校园的协同;2.强调泛在学习在家校间的运用;3.政府和学校设立教育首席信息官;4.设立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

日本教育工学振兴会于2007年根据日本政府发布的“IT新改革战略”的规划,开展了名为“校园ICT环境的未来形态”的课题研究,并将其划分为2010年和2015年两个发展阶段。主要内容包括:全国学校的教室ICT环境与教学的融合,学校配备ICT专员并开展校内管理研修,利用e-Learning系统以家庭学习扩展学习机会。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

——学校领导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

——数字技术对学与教的支持作用;

——家庭、社区和学校之间的互动;

——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三)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已进入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阶段。

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起步较早。1998年,北京二中率先提出建设“数字校园”的理念;2002年北京四中网校正式推出了采用“角色扮演”模式的“数字化校园”网络教学平台;2004年,北京二中、人大附小等重点学校已率先利用移动IP技术实现了移动校园网,并且结合原来的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使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和访问范围得以无限延伸,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这个没有围墙的数字校园中随时随地实现教学交流和协作学习;2007年,朝阳区开始率先在区域范围内开展数字化校园试点校建设工作;2009年,全市启动了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实验校建设工作,拉开了全市数字化校园建设大幕。

本世纪初,上海的复兴高级中学、七宝中学、上海中学、上海位育中学等都先后进行了数字校园建设工作。2008年4月,上海闵行区为了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发展,促进区域内校际信息化应用交流,首次发起“数字化校园平台应用沙龙”,就数字化校园建设有关问题进行定期的交流研讨,在理念和应用实践方面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扬州市自2006年开始在区域内整体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首批42所创建数字校园的中小学通过验收正式挂牌。同年,扬州市教育局承担了中央电教馆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重点课题——“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与效益评价研究,提出了数字化校园创建的基本公式:数字化校园=数字技术+学校各项工作。

2010年秋,中央电化教育馆在深圳举办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研讨会”,参会学校总结交流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经验、体会,探讨了影响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深入发展的有关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中小学越来越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这主要表现为:

——很多学校把建设中小学数字化校园作为推动学校信息化应用的重要举措;

——进一步明确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应用系统平台的整合有助于数字化校园功能的发挥,要将应用系统平台作为建设重点;

——在数字校化园建设的过程中,要从国家、地区的高度加强数字化校园的顶层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