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关于幸福的演讲稿
幸福在在哪里(白岩松)
![幸福在在哪里(白岩松)](https://img.taocdn.com/s3/m/3cad93a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1.png)
幸福在在哪里(白岩松)幸福在在哪里(白岩松)一、.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那里似乎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的内心秘密,从不言说,却日益增多。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
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手串有助于平静吗?我们的内心,与这看似仅仅是装饰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关系?人群中,又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谈论过它?沉默之中,埋藏着我们怎样的困惑?这是一个传统的复归,还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是因祈福而产生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二.、2006年的最后一天,我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
到达时是上午,而很早就起床的季,已经在桌前工作了很久,他在做的事情是:修改早已出版的《佛教十五讲》。
他说:“对这个问题,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些。
”话题也就从这儿开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并持续到整个聊天的结束.“您信佛吗?”我问。
“如果说信,可能还不到;但我承认对佛教有亲近感,可能我们很多中国人都如此。
”季老答。
接下来,我好奇的是:快速前行的中国人,现在和将来,拿什么抚慰内心?季老给我讲了一个细节。
有一天,一位领导人来看他,聊的也是有关内心的问题,来者问季老:主义和宗教,哪一个先在人群中消失?面对这位大领导,季老没有犹豫:假如人们一天解决不了对死亡的恐惧,怕还是主义先消失吧,也许早一天。
看似平淡的回答,隐藏着一种智慧、勇气和相信。
当然,“早一天”的说法也很留余地。
和季老相对而谈的这一天,离一年的结束,没几个小时了.冬日的阳光照在季老的脸上,也温暖着屋内的其他人。
那一天,季老快乐而平静。
我与周围的人同样如此。
三.、又一天,翻阅与梁漱溟先生有关的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翻到后记,梁先生的一段话,突然让我心动。
梁老认为,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白岩松:幸福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
![白岩松:幸福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https://img.taocdn.com/s3/m/70ad941a8e9951e79a89274f.png)
白岩松:幸福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1997年底,我买了这辈子的第一辆车。
车开回来后我很兴奋,吃完晚饭,荒郊野岭连路灯都没有,我开车带大家出去兜风。
那么小的富康,里面居然装下七个人,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天晚上感受到的幸福,不仅我,车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
今天看来超员违章了,但荒郊野岭中,幸福感更是“严重超载”。
后来我换过几辆车,价钱也越来越贵,但我再也找不到当初那个夜晚的幸福。
这是怎么了呢?幸福需要三个层面的因素,物质、情感和精神,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
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我们以为只要拥有了物质基础就会幸福,忽略了情感和精神的作用。
后来发现它只是个基础,如果情感和精神上有所欠缺,依然不会幸福。
现今的我们,物质大踏步地向前走,在情感和精神方面,是否失去了很多呢?幸福和别人有关吗?你出家门的时候很幸福,很开心。
可是随后,买早点排队有人加塞儿;过马路周围的人都闯红灯,让你进退两难;去银行取钱,营业员耷拉着脸,给你不少冷遇??你觉得你会幸福吗?也有可能,一些素不相识的人,使你拥有了某种幸福的感觉,哪怕你是“受害”的一方。
公共汽车上被人家踩了一下脚,本来很恼怒,没想到对方非常诚恳地向你道歉,那一瞬间你很温暖。
你的东西掉地上了,旁边的人捡起来递到你手上,你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很有爱。
幸福当然跟别人有关系,这就是问题所在,也是我们当下经常不幸福的由来。
物质是基础,可以依靠自己去创造,情感却不仅仅是自己的事,和父母家人有关,和身边每个人有关。
幸福和国家有关吗?有些调查数据显得很个人化,比如财富、物质、情感等,也有很多跟周围的大环境有关系。
比如一个廉洁、高效的行政系统,民主和自由的社会环境,都会让我们感觉很幸福。
所以,幸福怎么能跟国家没有关系呢?那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出现了“尊严”二字,当晚我在《新闻1+1》的直播里说:“我终于看到了这个字眼,这是一个比让中国成为GDp世界第一还要难以实现的目标,但它毕竟已经出发了。
关于《幸福》白岩松演讲稿文档
![关于《幸福》白岩松演讲稿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99dc769d15abe23482f4dcb.png)
2020关于《幸福》白岩松演讲稿文档SPEECH DRAFT关于《幸福》白岩松演讲稿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魅力演讲可以让演说者能够更好的抓住核心,把握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演讲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充分展现演讲魅力,释放能量,从而产生最大影响力!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这可能是我在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当中可能很少会提及的字眼,但是它可能无处不在。
20xx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有一篇社论叫《伟大的一年》,当这一年过去的时候你回头看这篇社论题目的确非常准确,然而定性为伟大的时候,那是因为一切我们在那一年可以想得到的很多的事情,改革三十年,北京奥运会,神州七号等等。
但是想不到会有雨雪冰冻灾情,尤其想不到会有汶川大地震,也想不到金融危机。
然而正是这样一系列的事件混杂在一起,印证了伟大的一年这样一个标题的正确,正是因为有一系列的事件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这一年才可以写进历史。
从哪儿说起呢,讲一个故事吧,一个13岁的四川女孩,名字叫黄思语,她是映秀小学的一个学生,大地震发生的瞬间,她被砸在了废墟的下面,后来她被送到了华西医院截肢了,再后来送到北京要装假肢,当我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她一直在笑,小姑娘漂亮得让人心疼,陪着她的是她的妈妈,一直在北京进行治疗,她们家只有四口人,但是一场大地震让这个家庭在三个地方生活,几个月他们都没有见面。
20xx年的11月底,因为集善嘉年华这样一个公益的活动,组织方把他们一家人给团聚了,一家四口人抱在一起哭,现场几百人都在哭,同情,心疼,不忍,然而当我们流着泪水的时候,突然在我的心里又生出了一种羡慕,为什么,因为这个家庭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你知道,他们有爱,又亲情,有思念,尤其重要的是有希望。
白岩松演讲稿(精选多篇).doc
![白岩松演讲稿(精选多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98f6cc7b581b6bd97f19ea8a.png)
白岩松演讲稿(精选多篇)第一篇:白岩松演讲稿白岩松演讲稿:这可能是我在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当中可能很少会提及的字眼,但是它可能无处不在。
在2020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有一篇社论叫《伟大的一年》,当这一年过去的时候你回头看这篇社论题目的确非常准确,然而定性为伟大的时候,那是因为一切我们在那一年可以想得到的很多的事情,改革三十年,北京奥运会,神州七号等等。
但是想不到会有雨雪冰冻灾情,尤其想不到会有汶川大地震,也想不到金融危机。
然而正是这样一系列的事件混杂在一起,印证了伟大的一年这样一个标题的正确,正是因为有一系列的事件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这一年才可以写进历史。
从哪儿说起呢,讲一个故事吧,一个13岁的四川女孩,名字叫黄思语,她是映秀小学的一个学生,大地震发生的瞬间,她被砸在了废墟的下面,后来她被送到了华西医院截肢了,再后来送到北京要装假肢,当我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她一直在笑,小姑娘漂亮得让人心疼,陪着她的是她的妈妈,一直在北京进行治疗,她们家只有四口人,但是一场大地震让这个家庭在三个地方生活,几个月他们都没有见面。
2020年的11月底,因为集善嘉年华这样一个公益的活动,组织方把他们一家人给团聚了,一家四口人抱在一起哭,现场几百人都在哭,同情,心疼,不忍,然而当我们流着泪水的时候,突然在我的心里又生出了一种羡慕,为什么,因为这个家庭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你知道,他们有爱,又亲情,有思念,尤其重要的是有希望。
一场特别大的灾难让我们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但是这样大的代价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有那些被你司空见惯的你都不觉得是什么的幸福,其实一直都守护在你都身边,只是平常,甚至显得平淡的日子里头,你都不太在乎了他而已,在平常的日子里头,在回家变得非常容易的时候,你不觉得它怎样,但是2020年的年初一场雨雪冰冻灾情突然阻隔了很多人回家的路,于是你发现那一瞬间你什么都不想要,只想在冬夜,敲开父母还在的房门,进去吃一顿非常温暖的饭,什么都可以放弃。
白岩松关于幸福的演讲稿精选
![白岩松关于幸福的演讲稿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b87c563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2.png)
白岩松关于幸福的演讲稿精选白岩松关于幸福的演讲稿精选,词典里关于幸福的定义是:“指人们无忧无虑、随心所欲地体验自己理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时,获得满足的心理感受”。
由此可见,幸福是人们对自己理想生活感到满足的一种主观意识和感受,是自然而然生于内心的一种本真需求,而非客观标准。
下面是白岩松关于幸福的演讲稿精选的汇总,快来学习下!白岩松关于幸福的演讲稿精选一先说100年就在去年,中国举行了很多盛大的活动,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是在1911年爆发的,在当时,中国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非常严重的困境之中。
当时的中国梦是什么?是国家的独立富强,而不是把每个人的幸福摆放在地图上。
在那种困惑、挣扎之中,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紧紧相连,个体的幸福不得不完全服从于国家利益。
当然,国家梦实现后,个人的幸福也会圆满。
我提一个前两年去世的人,无锡科学家钱伟长,他出身于一个文化家族,以历史文化见长,但是他在考上大学后,他选择了学物理。
因为他觉得,历史救不了那时的中国,但是造坦克就可以。
后来,他对中国近现代物理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他走上科学道路,是牺牲了自己的爱好、乐趣的,他为国家作出了牺牲。
现在大陆的GDP在全球是第二的位置,再过一段时间,也许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所以在这时候,中国梦开始转变,从以国家为标志变成了国家为人民服务,让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有实现的可能,提供一个让每个人都幸福的平台。
但是所谓幸福,不是国家可以制定出的标准。
正如鞋子是否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幸福同样如此。
在100年前,中国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实现不了这个梦想,现在中国高度发展,就不该再忽略民众的幸福,这是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
希望在将来,每个公民的小事都是大事。
对于老百姓们来说,生老病死都是大事,都是天大的事,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尊重。
再说3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了,这个时间也不算非常准确,因为具体的时间,可能是三十三四年,这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关于《幸福》白岩松演讲稿
![关于《幸福》白岩松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8ac34bef0b1c59eef9c7b47e.png)
关于《幸福》白岩松演讲稿这可能是我在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当中可能很少会提及的字眼,但是它可能无处不在。
2008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有一篇社论叫《伟大的一年》,当这一年过去的时候你回头看这篇社论题目的确非常准确,然而定性为伟大的时候,那是因为一切我们在那一年可以想得到的很多的事情,改革三十年,北京奥运会,神州七号等等。
但是想不到会有雨雪冰冻灾情,尤其想不到会有汶川大地震,也想不到金融危机。
然而正是这样一系列的事件混杂在一起,印证了伟大的一年这样一个标题的正确,正是因为有一系列的事件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这一年才可以写进历史。
从哪儿说起呢,讲一个故事吧,一个13岁的四川女孩,名字叫黄思语,她是映秀小学的一个学生,大地震发生的瞬间,她被砸在了废墟的下面,后来她被送到了华西医院截肢了,再后来送到北京要装假肢,当我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她一直在笑,小姑娘漂亮得让人心疼,陪着她的是她的妈妈,一直在北京进行治疗,她们家只有四口人,但是一场大地震让这个家庭在三个地方生活,几个月他们都没有见面。
2008年的11月底,因为集善嘉年华这样一个公益的活动,组织方把他们一家人给团聚了,一家四口人抱在一起哭,现场几百人都在哭,同情,心疼,不忍,然而当我们流着泪水的时候,突然在我的心里又生出了一种羡慕,为什么,因为这个家庭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你知道,他们有爱,又亲情,有思念,尤其重要的是有希望。
一场特别大的灾难让我们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但是这样大的代价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有那些被你司空见惯的你都不觉得是什么的幸福,其实一直都守护在你都身边,只是平常,甚至显得平淡的日子里头,你都不太在乎了他而已,在平常的日子里头,在回家变得非常容易的时候,你不觉得它怎样,但是2008年的年初一场雨雪冰冻灾情突然阻隔了很多人回家的路,于是你发现那一瞬间你什么都不想要,只想在冬夜,敲开父母还在的房门,进去吃一顿非常温暖的饭,什么都可以放弃。
白岩松: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以后有更多选择机会
![白岩松: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以后有更多选择机会](https://img.taocdn.com/s3/m/5b0e7e0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1.png)
白岩松: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以后有更多选择机会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拚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不去拼搏,不去奋斗,那么你只能被社会所淘汰,被世界所淘汰,只有奋斗才能为自己拼搏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石,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盛其实,生活是美好的,关键在于你怎样去发现,怎样去寻找。
常说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不必去抱怨生活,因为抱怨也不能改变什么。
我们要学会理解红尘的喧嚣变幻,懂得一路从容淡然;要学会原谅人生的不完美,珍惜、善待生命的每一天。
让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用勤奋去攀登智慧的巅峰,用知识这金钥匙去打开成功的大门吧!用自己火红的青春,点燃光辉灿烂的明天。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圣人,伟人,平凡的人,有不平凡的经历,不甘平庸,平凡的人,也会有不一样的人生,生活也照样精彩绝伦。
就算没有人为我们鼓掌,也要学会自我欣赏。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抉择,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努力,终会有成。
就业也好,择业也罢,创业亦如此,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而是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一帆风顺的人生不会存在,坎坷一生的生活也不是最悲惨的。
我们在这里得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失去了很多的自己想要的轨迹,但是顺境中的生活只会培养人的惰性,和不思进取的心。
所以只有在逆境中才可以锻炼一个人能力,使之成长,让其懂得人生真谛。
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一个过程,决定去做了,就着手去做,一旦找到了舒适区,你就会乐在其中,或许就发现:“喜欢比努力更重要。
”乐在其中地去坚持一件事,总好过天天暗示自己“你必须这么做”要来得容易且长久。
一切都要有耐心二十岁青春出头的样子就想要有着四十岁的阅历与财富,自然,不是每个吃过苦的人都会得到回报。
人总会遇到挫折,总有不被人理解、低声下气的时候。
要知道胜利只属于那些有耐心的人,所以不要心急,慢慢来多一点耐心。
在生命的路上我们得到了肯定,一路上,我们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泪水也有感动,有曲折也有坦途,有机遇也有梦想。
白岩松在安徽大学演讲稿 青春 信仰 幸福
![白岩松在安徽大学演讲稿 青春 信仰 幸福](https://img.taocdn.com/s3/m/4798632fed630b1c59eeb573.png)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中国的球类运动水平不高了,因为球场都用来做演讲了。
感受到同学们热情的时候,我就想,同学们在欢迎什么呢?不是我,而是你们梦想中未来的自己。
我曾经也如你一般坐在你那样的位置上,我知道当你用掌声欢迎一个叫白岩松的人的时候,其实你也在希望有一天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成功。
我最期待的一种人生,如果用体育赛场上的一种运动项目与之相对应的话,不是我喜欢的足球,而是跳高。
跳高比赛是一个永远会有新高度,不断需要挑战自己,并以最后一跳的失败来宣布自己成功的运动项目。
我猜想最好的人生就该如此吧。
所有的跳高选手每当跳过一个新的高度,就绝不会在这个高度上停留,或者降低高度让自己再跳一次,哪怕所有的对手都已经在这个高度面前失败了。
以最后一跳的失败来宣告自己的成功,人生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呢?难道你成功过一回就可以停留在这个成功的高度上一劳永逸?如果那样,你的能力就会萎缩,越跳越低。
在中国一所大学的刊物上我看过这样一句话:“也许我们喜欢的不是成熟,而是走向成熟的过程。
”我们现在把幸福当作追求的目标,那会不会像百米赛一样有个终点呢?人生总是不断地面对新的挑战,总在解决了旧问题又面临新问题的过程中成行。
所以在大学校园里的你应该有远大的理想,但是一定要知道,理想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你们将永远在路上。
对此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而你又该做怎样的准备?就像有人对新闻界的期待一样,中国一旦有一天新闻自由了,新闻界现在的局面就彻底改变了?我以为等真的新闻自由到来的时候,局面不一定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很有可能八卦满天飞,假消息到处都是。
但即使知道这个结果,我们也不会放弃今天的努力,因为那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所以我觉得你要做一个长跑的准备。
长跑就意味着不断变化的终点,而真正的终点在最远方。
面对各位热气腾腾的青春,我在想,假如我是你们其中的一员,我会让自己怎样度过这大学四年呢?我会给自己添加一些什么东西呢?第一我觉得恐怕就是要知道人生是一个长跑,并且没有什么事情一旦实现了从此就可以一劳永逸。
白岩松演讲稿幸福三篇
![白岩松演讲稿幸福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acbbc5f111f18582d05a02.png)
白岩松演讲稿《幸福》在20xx年1月1号的人民日报上,有一篇社论叫《伟大的一年》。
当这一年过去的时候,你回头看这篇社论的题目,的确非常准确。
然而定性为伟大的时候,那是因为一切我们在那一年,可以想得到的很多的事情:改革三十年北京奥运会、神州七号等等。
当时想不到会有雨雪冰冻灾情,尤其想不到会有汶川大地震,也想不到金融危机。
然而正是这样一系列的事件混杂在一起,印证了伟大的一年。
这样一个标题的正确。
正是因为有一系列的事件,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这一年才可以写进历史。
从哪儿说起呢?讲一个故事吧。
一个13岁的四川女孩名字叫黄思雨,她是映秀小学的一个学生。
大地震发生那一瞬间她被砸在了废墟的下面。
后来她被送到了华西医院截肢了,再后来送到了北京要装假肢。
当我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她一直在笑。
小姑娘漂亮得让人心疼,陪着她的是她的妈妈,一直在北京进行治疗。
她们家只有四口人,但是一场大地震让这个家庭在三个地方生活。
几个月他们都没有见面。
20xx年的11月底,因为集善嘉年华这样一个公益的活动,组织方把他们一家人给团聚了,一家四口人抱在一起哭。
现场几百人都在哭。
同情、心疼、不忍……然而当我们流着泪水的时候,突然在我的心里,又生出了一种羡慕。
为什么?因为这个家庭几乎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你知道:他们有爱有亲情有思念。
尤其重要的是有希望。
一场特别大的灾难,让我们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
但是这样非常大的代价,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有那些被你司空见惯的、你都不觉得是什么的幸福,其实一直都守护在你的身边。
只是平常、甚至显得平淡的日子里头,你都不太在乎了它而已……在平常的日子里头,在回家变得非常容易的时候,你不觉得它怎样……但是20xx年的年初一场雨雪冰冻灾情,突然阻隔了很多人回家的路。
于是你发现那一瞬间,你什么都不想要,只想在冬夜敲开父母还在的房门,进去吃一顿非常温暖的饭,什么都可以放弃。
其实回家往往是一个最终的目的,不是吗?就像今年神州七号升空的时候。
白岩松:幸福在哪里
![白岩松:幸福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4f57b9d3ad51f01dc281f139.png)
缺 乏信仰 的人 , 一 个缺 乏信 仰 在
的 社 会里 , 无所 畏 惧 , 不 会 约 束 便 便
自己 ,就 会 忘 记 干 百年 来 先人 的 古 训 , 会 为 了利 益 , 自己成 为他 人 就 让 的地 狱 。
的问题 , 图让人 们 更靠 近幸 福 的举 力
破 , 粉 中可 以 有三 聚 氰 胺 菜 中 奶 蔬 可 以有伤 人 的农 药 , 仅 因 为 自 己不 仅
舒服 便 可 以夺 走 与 自己 无 关 人 的性
次 又 一次 突破 , 又 守 的底线 在哪里
一
天 下午 , 彩
地 行驶 在 车 道 上 车逆 行 而 来 , 鸣鲁 正 常行驶 的我 们 ;
连 j≤
朝 气蓬 勃 ?如 果 人群 中 , 青春 中的 人
们 率 先抛 弃 了理 想 , 代 的未 来 又 是 时
什 么? 古人 聪 明 , 很 多 的提醒 早 变成 把 文 字 , 在 那儿 等 你 , 至怕 你 不 看 , 放 甚
! j 。
晦 导 关 注 疆
在 一 个 十 三 亿 人 的 国 度 里 ,我们 该如 何解 决 与 自己 内
心 之 间 的 问 题 ? 我 们 人 群 中 的
手 串 有助 于 平 静 吗7 我 们 的 内 心 , 这看 似仅 仅是 装饰 的 东西 有什 与
核 心价 值 观到 底是 什 么? 精 神
家园在 哪里々 都 信人 民 币吗 ?
《 {蚕箨 藿 雾 蕈
蘩 l§ 特 关 注
§ 走在人群中, 我习惯看一看周围
人 的手腕 , 那里似 乎 藏着 一 个属 于 当 代 中 国人 的内 心秘 密 ,从 不 言说 , 却 日益增 多。 越 来 越 多 的人 , 分 男 女 , 戴 不 会
白岩松 重庆大学“青春、信仰与幸福”演讲
![白岩松 重庆大学“青春、信仰与幸福”演讲](https://img.taocdn.com/s3/m/92a435106edb6f1aff001f9d.png)
青春、信仰与幸福【白岩松】主持人说我提前十六分钟开始,其实从我说话开始,只提前了不到十分钟,但是要介绍的领导比我想象的还少。
提前开始,可不意味着要提前结束。
该原定的到7:10分结束或者7:15结束,咱们还是那个时间结束,早开始起码意味着你还可以多问几个问题。
(16:54)【白岩松】一个很大的题目,“青春、信仰与幸福”等等很多很多,其实今天讲两部分。
我觉得大家最期待的不光是我讲,包括我自己都在期待的也不是我讲,而是你会问什么样的问题,我会给予你什么样的回答。
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并不大的空间里,没有必要写纸条,把你的注意力都放在听和一会儿问什么上面。
我可能不会接受你写纸条的提问,为什么?我发现一个规律,但凡写纸条到上面回答的时候,都对我有利,因为我会选比较好回答的问题来回答,但是如果你站起来问的话,我躲都躲不掉。
(16:54)【白岩松】讲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目前的大学校园里的焦虑,现实的挑战和内心该如何去面对。
这已经成为了几乎每一所高校、每一个从大一开始到大四的共同的焦虑。
这也让大学校园里从校长到老师,其实也相当的为难。
如何延续我们期待的象牙塔般的教育传统,如何在现实面前理解大家的焦虑,这两者之间如何寻找相似的结合点,对目前的高校来说,已经形成了非常大的冲击。
虽然我个人认为,这是目前中国处于整个折返点或者一个特殊时代下折射到校园里特有的一种焦虑,每一个行当都有,不光光在大学校园,我期待再过十年,或者说更长一点的时间,在大学校园里可以更心平气和,大家可以更享受大学校园几年的时光,但是现在几乎不是。
(16:57)【白岩松】第二个,要跟大家讲讲幸福。
并不仅仅书的名字叫《幸福了吗?》而要给大家讲幸福,而是因为我们不得不关注幸福,所以书的名字叫“幸福”。
好象重庆提出最有幸福感的城市,也在我写书以后,所以我不是剽窃,当然重庆也不是。
首先讲讲大学校园里包括一代青年人的焦虑,去年在开全国青联的会议上,当时团中央书记陆浩和青联主席王晓都在,内部的一个讨论,我讲了这样几点。
央视白岩松演讲稿:幸福
![央视白岩松演讲稿:幸福](https://img.taocdn.com/s3/m/a0cbfbd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b.png)
央视白岩松演讲稿:幸福央视白岩松演讲稿:幸福央视白岩松演讲稿:幸福这能够是我在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傍边能够很少会说起的字眼,然则它能够无处不在。
在2008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有一篇社论叫《伟大的一年》,当这一年曩昔的时分你回头看这篇社论标题确实十分精确,但是定性为伟大的时分,那是由于一切我们在那一年可以想获得的良多的工作,变革三十年,北京奥运会,神州七号等等。
然则想不到会有雨雪冰冻灾情,尤其想不到会有汶川大地动,也想不到金融危机。
但是恰是如许一系列的事情混同在一同,印证了伟大的一年如许一个题目的准确,恰是由于有一系列的事情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这一年才可以写进前史。
从哪儿说起呢,讲一个故事吧,一个13岁的四川女孩,名字叫黄思语,她是映秀小学的一个学生,大地动发作的霎时,她被砸在了废墟的下面,后来她被送到了华西病院截肢了,再后来送到北京要装假肢,当我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分,她不断在笑,小姑娘美丽得让人疼爱,陪着她的是她的妈妈,不断在北京进行医治,她们家只要四口人,然则一场大地动让这个家庭在三个当地生涯,几个月他们都没有晤面。
2008年的11月底,由于集善嘉岁月如许一个公益的运动,组织方把他们一家人给聚会了,一家四口人抱在一同哭,现场几百人都在哭,同情,疼爱,不忍,但是当我们流着泪水的时分,忽然在我的心里又生出了一种恋慕,为什么,由于这个家庭简直什么都没有了,然则你晓得,他们有喜欢,又亲情,有怀念,尤其主要的是有但愿。
一场特殊大的灾难让我们支付了十分大的价值,然则如许大的价值有的时分也是一种提示,提示我们在日常生涯中,总有那些被你习以为常的你都不感觉是什么的幸福,其实不断都守护在你都身边,只是往常,甚至显得清淡的日子里头,你都不太在乎了他罢了,在往常的日子里头,在回家变得十分轻易的时分,你不感觉它如何,然则2008年的年头一场雨雪冰冻灾情忽然阻隔了良多人回家的路,于是你发现那一霎时你什么都不想要,只想在冬夜,敲开爸爸妈妈还在的房门,进去吃一顿十分暖和的饭,什么都可以抛弃。
白岩松 演讲稿 幸福
![白岩松 演讲稿 幸福](https://img.taocdn.com/s3/m/dbdbfe9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4.png)
白岩松演讲稿幸福幸福,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渴望拥有的东西。
它不是奢侈品的堆积,也不是名利的追逐,更不是外在物质的拥有。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平静,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幸福的理解。
首先,幸福是一种心态。
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可以选择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些困难,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感受到幸福。
如果我们能够学会接受和调整,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人和事物,那么幸福就会悄然而至。
其次,幸福是一种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幸福的生活方式是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这种生活方式不需要过多的物质享受,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品味和感悟。
可以是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一次与好友的交谈,一次与大自然的亲近,这些都可以成为幸福的源泉。
再者,幸福是一种责任。
我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幸福负责,还要为他人的幸福负责。
在实现自己幸福的同时,我们也要关心身边的人,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
只有在帮助他人获得幸福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的意义。
最后,幸福是一种追求。
幸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追求和实现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来逐渐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只有不断追求,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总而言之,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平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一种追求内心满足和平静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责任,更是一种不断追求和实现的过程。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让幸福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谢谢大家!。
白岩松 《幸福 信仰 青春》
![白岩松 《幸福 信仰 青春》](https://img.taocdn.com/s3/m/db586e0c52ea551810a6874d.png)
白岩松《幸福信仰青春》456【白岩松】主持人说我提前十六分钟开始,其实从我说话开始,只提前了不到十分钟,但是7要介绍的领导比我想象的还少。
提前开始,可不意味着要提前结束。
该原定的到7:10分结8束或者7:15结束,咱们还是那个时间结束,早开始起码意味着你还可以多问几个问题。
9(16:54)1011【白岩松】一个很大的题目,“青春、信仰与幸福”等等很多很多,其实今天讲两部分。
我觉得大家最期待的不光是我讲,包括我自己都在期待的也不是我讲,而是你会问什么样的问1213题,我会给予你什么样的回答。
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并不大的空间里,没有必要写纸条,把你14的注意力都放在听和一会儿问什么上面。
我可能不会接受你写纸条的提问,为什么?我发现15一个规律,但凡写纸条到上面回答的时候,都对我有利,因为我会选比较好回答的问题来回16答,但是如果你站起来问的话,我躲都躲不掉。
(16:54)1718【白岩松】讲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目前的大学校园里的焦虑,现实的挑战和内心该如何去面19对。
这已经成为了几乎每一所高校、每一个从大一开始到大四的共同的焦虑。
这也让大学校20园里从校长到老师,其实也相当的为难。
如何延续我们期待的象牙塔般的教育传统,如何在21现实面前理解大家的焦虑,这两者之间如何寻找相似的结合点,对目前的高校来说,已经形22成了非常大的冲击。
虽然我个人认为,这是目前中国处于整个折返点或者一个特殊时代下折射到校园里特有的一种焦虑,每一个行当都有,不光光在大学校园,我期待再过十年,或者2324说更长一点的时间,在大学校园里可以更心平气和,大家可以更享受大学校园几年的时光,25但是现在几乎不是。
(16:57)2627【白岩松】第二个,要跟大家讲讲幸福。
并不仅仅书的名字叫《幸福了吗?》而要给大家讲28幸福,而是因为我们不得不关注幸福,所以书的名字叫“幸福”。
好象重庆提出最有幸福感29的城市,也在我写书以后,所以我不是剽窃,当然重庆也不是。
白岩松演讲稿(精选8篇)
![白岩松演讲稿(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1a73e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6c.png)
白岩松演讲稿(精选8篇)白岩松篇1在我大脑中,我最看重母亲、教师、医生和司法工作者。
你们在座的大多今后要从教。
应该讲:大学四年是人一辈子生活中最快乐的日子,只是现在就业的严峻形势压缩了这样的快乐。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推荐白岩松演讲的演讲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同学们,我以为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有以下几个方面:1、友情:我们在初、高中时的同学动荡较大,何况不是同行业。
而在校大学生易挥霍友情,极易进入将要相处一辈子的“两人世界”:失去同学,失去友情。
我有一个“白氏定律”:朋友的多少决定了我们头发的多少。
当我们年青时头发茂盛,不在乎友情;等我们头发稀疏时,朋友也少了许多。
头发就在友情的保存和发展中愁掉了(笑声)。
2、看世界的思维方式:大学时如果仅仅理解为我们是来掌握知识体系的就错了,我们应是主要培养了自已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专业方式)、学习方法和拥有行为。
比如,我就养成了新闻人的思维方式,我有一个“悖论”:课本上的知识看似用途不大(时间一长就会忘了),但能训练一个人的专业眼光。
一个人在刚进大学时还飘摇不定的话,那在出大学时就已找准了自己的社会人坐标。
其实支撑人生活一辈子的知识在高中毕业时就已足够了,读大学是为了让我们今后生活的境界更高,人活得更强、更好、更优秀!3、年青人要关心大事:“五四”运动的主要功绩是青年的力量推动了历史。
我们年轻时如果为“中国”二字激动过,这辈子才算没有白活,年老时方能自慰地交出接力棒。
你们扪心自问:我是一个推动历史火车的人吗?我们那时的“卧谈会”,说来你们会不信,很少谈“美女”,谈得最多的是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前途大事。
我课余看了很多书,如“走向未来”系列丛书、哲学书等。
最近我翻了翻当初看过的尼采,书页密密麻麻地做了笔记,我都惊奇当时的自已,现在反而看不懂了。
白岩松演讲的演讲录4、锤炼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在参加中央台栏目招聘时,并不看应聘人员学的什么,主要看人的开放性、可塑性、心理素质和抗击打能力。
有关《幸福》白岩松演讲稿
![有关《幸福》白岩松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04af85d583c4bb4cf7ecd1ed.png)
有关《幸福》白岩松演讲稿幸福快乐因何而成?我为大伙儿梳理了有关《幸福》白岩松演讲稿,热烈欢迎大伙儿阅读文章。
这可能是我还在下面要讲的內容之中很有可能非常少会谈及的关键字,可是它很有可能无所不在。
20xx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有一篇社论叫《伟大的一年》,当这一年以往的情况下你回头巡视这篇社论题型确实十分精确,殊不知判定为杰出的情况下,那是由于一切我们在那一年能够想要的许多的事儿,改革创新三十年,北京奥运,神州七号这些。
可是意想不到会出现雨雪天气冷冻自然灾害,特别是在意想不到会出现512大地震,也意想不到金融风暴。
殊不知恰好是那样一系列的事情掺杂在一起,证实了杰出的一年那样一个文章标题的恰当,恰好是由于有一系列的事情震撼人心了大家的内心,这一年才能够写进历史时间。
从哪里谈起呢,讲一个故事吧,一个十三岁的四川女孩,名称叫黄思语,她是映秀中小学的一个学员,地震产生的一瞬间,她被砸在了废区的下边,之后她被送至了华西医院高位截肢了,再之后送至北京市得装义肢,当我们见到这一小孩的情况下,她一直在笑,小女孩好看得令人心痛,陪着她的是她的母亲,一直于北京开展医治,他们家仅有四口人,可是一场地震让这一家中在三个地区日常生活,几个月她们也没有碰面。
20xx年的11月底,由于集善嘉年华会那样一个公益性的主题活动,机构方把她们一家人给团圆了,一家四口人抱在一起哭,当场上百人都是在哭,怜悯,心痛,不忍心,殊不知在我们含着泪水的情况下,忽然在心里又长出了一种艳羡,为何,由于这一家中基本上啥都没有了,可是你了解,她们幸福,又真情,有想念,特别是在关键的是有期待。
一场尤其大的灾祸使我们投入了十分大的成本,可是那样大的成本有的情况下也是一种提示,提示我们在生活起居中,总会有这些被你习以为常的你也不感觉是什么的幸福,实际上一直都守卫在你都身旁,仅仅平时,乃至看起来平平淡淡的生活里面,你也不太在意了他罢了,在平时的生活里面,在回家了越来越很容易的情况下,你没感觉它如何,可是20xx年的今年初一场雨雪天气冷冻自然灾害忽然隔绝了很多人回来的路,因此你发觉那一瞬间你任何东西都不要想,只想要在冬日,敲响爸爸妈妈仍在的房间门,进来吃一顿十分溫暖的饭,什么都舍弃。
白岩松:中国人没有信仰,哪来幸福
![白岩松:中国人没有信仰,哪来幸福](https://img.taocdn.com/s3/m/0ca388c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7.png)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岩松:中国⼈没有信仰,哪来幸福》,希望⼤家喜欢!每个⼈的幸福和焦虑与⼤环境有关,但重要的⼀点是,我们都是原告也都是被告。
卖猪⾁的⼈⽤⾃⼰夹着瘦⾁精的猪⾁挣来的钱,兴⾼采烈地出来买了馒头,没想到被别⼈染了⾊。
然后卖了染⾊馒头的⼈,兴⾼采烈地出来去给孩⼦买奶粉,结果⾥头有三聚氰胺。
我们每个⼈都在害别⼈,⽽每个⼈⼜都是受害者,这是⼀个恶性循环,怎么去建⽴⼀个良性循环? 我想有三个词可以概括,那就是公平、民主和信仰(或者叫希望)。
⼀是有公平就不可能让⼤家觉得我可以选择属于我⾃⼰的⽣活。
不公平就会有愤怒就会有焦虑,⽤⼀句形象⼀点的话来说,我希望全中国⼈民都成为“富⼆代”。
当所有的⼈都成了“富⼆代”的时候,财富就没那么重要了。
要知道真正敢抛弃财富的⼈⼀定是富裕的⼈。
就像⼤画家董寿平,他后来之所以成为⼤画家,是因为他们家太富了,他就喜欢画画,把财产全扔了,⼀⼼画画成了⼤家。
如果他家庭不富裕他能扔掉财富吗?他会成为⼤画家吗?当中国⼈都成了“富⼆代”的时候,⽣活会静下来,这需要公平,规则的公平,各⽅⾯的公平。
⼆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让全社会的信任建⽴起来。
因为我参与其中了,就像陪审团。
中国现在也慢慢开始让民众的意见参与进来,你参与其中了,最后你才会拥有更⼤的信任感。
⼤家别把“民主”当成敏感词,xx⼤报告⾥头两个章节都在⼤谈民主。
三就是信仰(或者叫希望)。
有信仰就会有敬畏,就会有变好的冲动与⾏动,就会有⾃觉对恶的克制,个体与社会就会美好⼀些。
我觉得中国有很⼤的焦虑痛苦,来⾃我们的确是⼀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度,中国只有1亿多⼈有着各种各样的信仰,剩下的都是临时抱佛脚。
中国⼈进庙⾥或者到观⾥头⽬的⾮常明确。
什么事?没孩⼦,那去找观⾳。
什么事?病了,进药王殿。
什么事?缺钱,拜财神爷。
指向特别明确。
另外,中国还发明了“许愿”和“还愿”这⼀说,全是临时的,千百年来就这样。
当然,必须强调,在中国,信仰可不⼀定与宗教有关,但⼀定与我们内⼼的充实有关。
白岩松:信仰能放大生活的幸福感
![白岩松:信仰能放大生活的幸福感](https://img.taocdn.com/s3/m/f53f4b3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f.png)
白岩松:信仰能放大生活的幸福感中国改革最初的20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
物化目标陆续实现,但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也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抱怨。
上面不安,怕下面闹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闹些大事,不顾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与孩子的境遇会改变吗?人们不知因何而来的不安全感,像传染病一样交叉感染。
就在这抱怨、焦虑和不安之中,幸福,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
可能因为我自己关注了“幸福”这样一个词汇,所以过去一年时间总有人不断地问我,怎么样才能幸福?我经常觉得这个问题没法回答,因为我曾经说过它就像鞋一样,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幸福有三个最重要的要素:第一个是物质,离开物质谈幸福不可能,因为物质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第二个是情感,当你有所依靠的时候,幸福感就会增加;最后一个是精神,精神如果有支柱也就是有信仰,那你的幸福感会更大。
因此,物质、情感和精神这三者要做到在个体上的平衡,当物质不够的时候,要用情感和精神去补,而且这也是个药方,反过来它还有用。
什么意思呢?当你跟自己对话的时候,你可以拿一张白纸把这三个词写下来,当我物质不够的时候,我情感是不是比别人更多一些,那我就不是一个贫穷者。
比如说我们很多人怀念青春,您真觉得青春很好很容易吗?青春很难!但是为什么怀念它?因为在青春的时候,物质基础虽然不是很牢靠,情感过剩,精神方面信仰也是过剩的,两个“过剩”大大地弥补了物质等很多现实的挑战,所以能让你回忆的时候热血沸腾。
我举龙永图先生的一个例子。
20世纪90年代初,我有一次采访他,他说他在国外最讨厌的事就是逛商场,因为他觉得进去啥也不买看售货员的白眼,挺受刺激的。
想象一下,一个中国的首席谈判代表,最初的时候西装不超过两套,但是那个时候我们明显感觉到他那种亢奋的激情,因为他代表了一个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岩松关于幸福的演讲稿
今天我来到这里,所讲的内容主要是三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在今天开始讨论幸福?幸福从何而来?幸福是个人的事情,还是和他人有关?我认为,一个精彩的讲座,不是留下句号,而是要留下问号。
希望讲座能够让大家从自我出发,触发每个人所思所想,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为什么现在讨论幸福?】
先说100年
就在去年,中国举行了很多盛大的活动,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是在1911年爆发的,在当时,中国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非常严重的困境之中。
当时的中国梦是什么?是国家的独立富强,而不是把每个人的幸福摆放在地图上。
在那种困惑、挣扎之中,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紧紧相连,个体的幸福不得不完全服从于国家利益。
当然,国家梦实现后,个人的幸福也会圆满。
我提一个前两年去世的人,无锡科学家钱伟长,他出身于一个文化家族,以历史文化见长,但是他在考上大学后,他选择了学物理。
因为他觉得,历史救不了那时的中国,但是造坦克就可以。
后来,他对中国近现代物理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他走上科学道路,是牺牲了自己的爱好、乐趣的,他为国家作出了牺牲。
现在大陆的gdp在全球是第二的位置,再过一段时间,也许
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所以在这时候,中国梦开始转变,从以国家为标志变成了国家为人民服务,让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有实现的可能,提供一个让每个人都幸福的平台。
但是所谓幸福,不是国家可以制定出的标准。
正如鞋子是否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幸福同样如此。
在100年前,中国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实现不了这个梦想,现在中国高度发展,就不该再忽略民众的幸福,这是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
希望在将来,每个公民的小事都是大事。
对于老百姓们来说,生老病死都是大事,都是天大的事,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尊重。
再说30年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了,这个时间也不算非常准确,因为具体的时间,可能是三十三四年,这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我是一个40多岁的人,可能很多年轻的孩子,都不会有感触。
但是在35岁以上的人,从小都会有这样一些概念。
比如在当时说“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国民经济翻两番”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大家在想,如果实现了,那该多么幸福啊。
到了现在,不要说是翻两番了,早就翻了n番了。
那时候的梦想,还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比如温饱、小康、万元户等,因为那时我们穷怕了,饿惯了。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我饿得很了,别人手上有包子,别人就是幸福的。
改革开放30年后,我们获得了丰富的物质条件,我们以前没有包子,甚至没有馒头。
但是现在有包子了,看到别人在吃富春包子,心理就不平衡了,却忘记了以前没有馒头的时代。
我们现在正在迈出前进的脚步,中国机动车的年生产量,已经达到了1千万辆,这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机动车生产量最多的
国家。
在全球的奢侈品市场中,中国大陆的消费力是最强的,超过了日本。
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感到特别幸福,这又出了什么问题?
有学者说过,人的一生中,5%是幸福的,5%是痛苦的,剩下的90%都是平淡的。
正是有了这5%的幸福,才吸引着我们走完一生。
如今我们在物质上,已经比较富足了,但是为什么现在怀旧成风,聚会成风?大家都在怀念以前的空气、味道、人际关系?常有人说,上世纪50年代真是太好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是那时有什么东西可以偷的呢?主要还是怀念当时的人际关系,干净而平等。
我们在寻找幸福,却和物质无关。
【幸福从何而来?】
有学者说,人的一生要解决三个关系:人和物,人和人,人和内心。
现在很多讲坛,来的都是中老年居多,因为中老年人大多解决了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开始注重人和内心,而让年轻人不谈物质,是不大现实的。
其实,我认为现代人不如古人,老子没有读过万卷书,没有行过万里路,但是他的一篇《道德经》,把一切都说清楚了。
古人说“三十而立”,就是解决了人和物之间的关系。
【来自于物质、情感、精神】
人在年轻时,可能会注重学历、车房、事业,到了中年时,就会考虑更多,因为为人夫、为人妇、为人敌、为人友,人际关系很难处理。
很多中年人害怕过年,就是既要哄着老人,也要哄着小孩。
但是又要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就因为你是中年人。
到了中年,无论你活得迟钝或是敏感,都会思考,自己为什么而活。
幸福因何而来?我认为和三个因素息息相关:物质、情感、精神。
物质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中国古话,有句“贫贱夫妻百事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了物质之后,情感和精神,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成功人士,获得了物质上的成功,但是却很抑郁,甚至想要自杀。
这是因为没有精神支柱,如同一栋房子,外表再华美,没有支柱,就会崩塌。
在构建幸福的问题上,物质、情感、幸福是三足鼎立的,加在一起才是幸福,一项分高,另外两项分低,都是不行的。
【有缺陷,也是一种完美】
人生在世,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完美的。
苹果是现在世界上最棒的公司,但是公司图标就是有缺口的。
有缺陷,也是一种完美,甚至缺陷也是完美的组成部分。
同样,谈判也是一种双方妥协的艺术。
比如你喜欢喝酒,但是人到中年,就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喝。
如果节制自己,那或许可以喝到七八十岁。
但是你一味猛喝,可能只能喝到40岁。
我们有时候埋怨别人,但是有没有站在同样的立场上,责问过自己呢?给牛奶掺杂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商,去买了有染色剂的馒头,馒头店主再去买了有瘦肉精的猪肉,你说他们在道德的问题上,谁是原告?谁是被告?
【我的幸福与你有关!】
其实有很多时候,都需要人去做一些“无用”的事情。
人类历史上一些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和“无用”有关的。
几百年前,有位画家黄公望,远离城市,来到浙江富阳,画了一幅看似无用的《富春山居图》。
几百年的时间过去了,这幅画成就了富阳这座
城市。
现在常有人说,为啥中国难出诺贝尔奖,因为中国科学家不做“无用”的事情。
当代伟大的科学家霍金,他整天研究天体物理,可能在很多人看来,也是无用的事情。
不妨读点“无用”的书,晒点“无用”的太阳,因为“无用”的书,往往才是最好看的。
人都是有两面的,对外关心一些与你无关的事,对内多做点无用的事情。
时代变迁,老百姓都成为公民,公民的概念,就是每件事都和每个人有关。
一个人的幸福,和其他人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们习惯于站在道德基础上讨论道德,一直有一个错误的逻辑,就是非好即坏,非对即错。
其实纯粹的好人,几乎没有。
而那些犯人,身上也有闪光点。
更多的是一种中间地带,不是黑,或是白,而是一种灰色。
放在20年前,如果路上有车相撞,可能两位车主下车之后,立刻拳脚相加,因为往往打败的,就要负责。
现在不一样了,车辆相撞之后,自然会有制度负责,两位车主可能会很和气地打声招呼。
这就是环境的改变,让人性中恶的部分被遏制,而善的部分被弘扬。
小悦悦事件让人痛心,很多人都谴责那些见死不救的路人。
但最该负责的,还是她的父母。
因为他们让一个孩子脱离了监护视线,最终酿成惨剧。
现在在农村内,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缺少必要的监护。
现场语录
◎那时我们穷怕了,饿惯了。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我饿得很
了,别人手上有包子,别人就是幸福的……现在有包子了,看到别人在吃富春包子,心理就不平衡了,却忘记了以前没有馒头的时代。
◎常有人说,上世纪50年代真是太好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是那时有什么东西可以偷的呢?
◎有缺陷,也是一种完美。
◎中国以前有句话,叫做“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我认为要改一改,叫做“效率就是金钱,公平才是生命”。
◎幸福跟鞋一样,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拿出一个标准给所有人,那就是“被幸福”。
◎不能反省自己,指责自己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