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天灸疗法

合集下载

灸类疗法天灸技术操作规程

灸类疗法天灸技术操作规程

天灸技术操作规程又称药物灸、发泡灸。

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敷后皮肤可起泡,或仅使局部充血潮红。

所用药物多是单味中药,也有用复方者。

常用的天灸法有蒜泥灸、细辛灸、天南星灸等数十种。

【操作方法】(1)蒜泥灸:将大蒜捣烂如泥,取3—5克贴敷于穴位上,敷灸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发红起泡为度。

如敷涌泉穴治疗咯血、Iffi血,敷合谷治疗扁桃腺炎,敷鱼际穴治疗喉痹等。

(2)细辛灸:取细辛适量,研为细末,加醋少许调和成糊状,敷于穴位上,外覆油纸,胶布固定。

如敷涌泉或神阙穴治小儿口腔炎等。

(3)天南星灸:取天南星适量,研为细末,用生姜汁调和成糊状,敷于穴上,外覆油纸,胶布固定。

如敷于颊车、额髅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等。

(4)白芥子灸:将白芥子适量研成细末,用水调和成糊状,敷贴于脸穴或患处,外覆以油纸,胶布固定。

一般可用于治疗关节痹痛、口眼喝斜,或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哮喘等证。

【注意事项】(一)施灸的先后顺序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就壮数而言,先灸少而后灸多;就大小而言,先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

但上述施灸的顺序是指一般的规律,临床上需结合病情灵活应用,不能拘执不变。

如脱肛的灸治,应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便是先灸下而后灸上。

此外,施灸应注意在通风环境中进行。

(二)施灸的补泻方法指出灸法的补泻亦需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虚证用补法,而实证则用泻法。

(三)施灸的禁忌1、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均不宜使用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

关节活动部位亦不适宜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不易愈合,甚至影响功能活动。

2、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施灸。

对于体弱患者,灸治时艾炷不宜过大,刺激量不可过强,以防“晕灸二一旦发生晕灸,应及时处理。

3、孕妇的腹部和腰舐部也不宜施灸。

(四)灸后的处理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

天灸概述及应用

天灸概述及应用
天灸概述及应用ຫໍສະໝຸດ 大学城医院传统疗法科 樊莉
第一部分 天灸疗法
一、什么是天灸疗法?
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采用
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
或患处,使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
红或起泡的治疗方法。因天灸的药
物是自动透到人体皮肤或腧穴中,
所以又称 “自然灸”或“自灸”。
又因天灸是不用任何热源而进行灸
治的方法,又称“无热灸”或 “冷



作用途径: 药物-俞穴-经络-脏腑,调
节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以治病。
特点: 内病外治,且常常结合时间治疗
学特色,以三伏天灸疗法为代表。 现我院还开展三九天灸、节气灸。
二、源流
1. 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最早记载可追溯 到马王堆帛书 《五十二病方》(现存最 古老的一部医学方书 ):“蚖……以蓟 印其颠。”是指用芥子泥敷百会穴使局 部红赤治疗蚖蛇咬伤的方法。
2、药物
辛温之药——驱逐寒邪。
常用: 白芥子、甘遂、细辛、
延胡、 生姜、麻黄、吴茱萸
白芥子
白芥子为君药,性味辛温,入肺、胃经, 有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之功用 。
细辛
细辛性味辛温,入肺、肾经,有祛风、散 寒、开窍之功用。
甘遂
甘遂性味苦寒,有毒入脾、肺、肾 经,有泻水积、破积聚之功用。
延胡
1、天人相应
《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应也。
人体脏腑气血随着节气变化出现周期性 盛衰。如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 人体阳气随之有升、浮、沉、降节律,形成 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规律。
因此,我们应以人体随着节气变化而产 生变化进行调治,才能更好防病和医疗。
2、春夏养阳-治未病思想
《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 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天灸

天灸

天灸技术一、技术适应症1、符合“支气管哮喘”西医诊断及中医“哮证”缓解期和发作期属“寒哮”诊断标准。

2、急性发作期属轻、中度者,非急性发作期属间歇性级轻、中度者。

二、禁忌症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

2、哮喘持续状态或划分为重度,重危者。

3、孕妇、血证、发热、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

三、技术特色天灸疗法对于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预防复发作用,操作方便、安全、无副作用,且费用较低廉,能被广大患者接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后,预期可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复发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其医疗费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意义。

四、治疗方法1、药物配备白芥子40% 、细辛40%、甘遂10%、元胡10%共研细末,用时以老姜汁调和成1*1*1立方厘米的药饼,用5平方厘米的胶布贴于穴位上。

2、取穴(1)肺腧、胃腧、志室、膻中(2)脾腧、风门、膏肓、天突(3)肾腧、定喘、心腧、中脘背部穴位均取双侧。

1次1组,3组。

3、方法及疗程将药物贴于穴位上,每次贴药一小时,10天贴一次,治疗3个月,共9次。

五、技术关键环节1.贴敷前向患者讲明该技术的特点,患者应坚持治疗,完成疗程。

2.正确取穴,保证疗效。

六、注意事项戒生冷、烟酒、辛辣、海鲜及易致化脓食物,贴药当天避免冷水浴。

七、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可能引起并发症,出现局部皮肤严重红肿、大水泡、溃烂、疼痛、皮肤过敏,低热。

贴药后局部皮肤红肿,可外涂皮宝霜、皮康霜等减缓刺激;局部皮肤水泡或溃烂者应避免抓挠,保护创面或涂擦烫伤软膏、万花油、红霉素软膏等。

皮肤过敏可外涂抗过敏药膏。

“天灸”疗法

“天灸”疗法

“天灸”疗法“天灸”疗法天灸疗法是中医学外治法中的一种,它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

三伏"天灸"疗法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 "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以经络腧穴理论及时间治疗学为基础,根据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原则以特定的中药组方制成药膏,在"三伏天"的炎热季节,敷帖特定穴位以治疗某些特定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我院理伤科在秦渭志主任的带领下,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天灸疗法大量用于临床,以其“高效、安全、经济、副作用小”得到广大群众青睐。

其方法:为先将精心选取的中药打磨成粉,按一定的比例加入锅中,用新鲜生姜汁调匀成膏状,制成天灸药膏备用。

用时取油纸一张(1×1cm),置药膏于油纸上,涂上薄薄的一层,加麝香少许于药膏表面,根据疾病的不同和三伏天的不同时间敷帖于颈、背、腰部的督脉、膀胱经的不同穴位上,贴敷约4~8小时,但具体的时间可因人而异。

最好坚持连续3年以上天灸贴药,这样可获得比较巩固的疗效。

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局部出现痒、痛、起疱等不同反应,可提前去除药膏;反应不明显的可稍延长敷贴时间。

产生的水疱可以用红药水等方法进行对症处理。

但须注意在进行敷贴治疗的当晚不可洗澡。

适应症:主要适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顽固性呼吸系统疾病。

天灸疗法还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并因其温通经络、祛寒逐痹的作用而对胃痛、腰痛、关节痛等各类痛症也具有显著的疗效。

多年前我经人介绍得到一医生的贴膏发泡灸治疗鼻炎,效果很好。

十几年后鼻炎再犯,该医生已经遍寻不到。

前几天看到几篇发泡灸的文章,才醒悟当初那位先生正是用的发泡灸疗法治疗的鼻炎。

于是对方配药,在原来的部位贴敷,结果发泡并不成功。

操作过程为:白芥子和玄胡各一份、细辛和甘遂各半分研末兑生姜汁调膏,把药饼用大贴麝香虎骨膏粘贴在相应穴位上。

天灸疗法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天灸疗法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天灸疗法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疗效观察天灸疗法属于中医独特的外治法之一,最早见于南北朝。

古代称之为“冷灸法”“发疱疗法”。

是利用天时而做的灸治方法,故称为“天灸”。

现代属于“冬病夏治”方法中的一种,是采用一些刺激性的药物,贴敷在特定的穴位表面,使局部的皮肤充血、潮红,甚至起疱,通过药物,俞穴及经络的多重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某些疑难病症的目的,此法是有疗效确切,操作方便,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

1临床资料1.1 适应范围天灸具有广泛的适应范围,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消化道疾病等各种痛症,风湿及类风湿关节炎、颈肩腰腿病等骨关节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尤其对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2一般资料我院针灸理疗科从2010年至2012年共三年接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403例,共计1200余人次。

其中慢性呼吸患者共245人,约占总人数的60%;慢支170例、哮喘45例、过敏性鼻炎18例、慢性咽喉炎12例,除出现过敏反应3例,8例无效外,19例未坚持疗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得到控制和好转,总有效率88%。

2病因病机2.1 现代生活由于大多摄生不当,恣食生冷、吹空调、食冷饮以及大量输抗生素,导致人体阳气受损,加上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农药、化肥、添加剂等无孔不入,导致人体免疫力遭到破坏,抵抗力日渐下降,从而导致百病从生。

而呼吸道疾病大为突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所以,今天我们讨论的这个课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哮喘的病因以痰为主。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肾主纳气,故而反复发病,必导致脾肾阳虚,继而形成肺、脾、肾三脏气虚与痰伏于肺的本虚标实的病理基础。

咳喘病位在肺,肩背通于肺,故在背部俞穴用药可使药力入肺。

现代研究表明,背部胸椎旁,交感神经附近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反射区,此区分布的穴位对治疗肺部疾病疗效显著。

通过穴位贴敷,一可使药物循经络到达相应脏腑,使药物对肺、脾、肾三脏起到补虚祛邪作用;二可使所属经络气机得到调节,气血运行通畅;三可通过药物的局部压迫刺激到为针刺的作用。

天灸治疗别偷懒连贴3年才见效

天灸治疗别偷懒连贴3年才见效

天灸治疗别偷懒连贴3年才见效专访专家: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李滋平教授.hzh每年一次的三九天灸12月22日已经开始,还未结束。

专家称,天灸穴位敷贴治疗的过程相对于打针吃药、手术治疗时间更长,需要连续坚持3年(一个疗程)才能看到疗效,有效率可达80%。

原则上,一个三九天灸疗程为3次,为了加强和巩固疗效,有的医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增加1-2次。

如果可以连续几年都贴天灸,效果会更好。

但若因特殊情况不能坚持,也不会有副作用,但疗效会打折扣。

三九天灸是三伏天灸的有效补充天灸疗法(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是具有中医特色的在特定穴位专门治疗某些特定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选择三九天,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人体容易遇寒腠理不固密,卫外机能不健全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时,进行天灸治病及保健。

有人问,夏天已经贴过三伏天灸了,是不是就不用贴三九天灸?错!“三九天灸是三伏天灸的补充,可加强和巩固三伏天灸的疗效。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李滋平教授这样解释:三伏天重在补阳,给身体点“燃料”,以供冬天御寒;而三九天灸重在养阴,给身体补点“水分”,这样来年夏天身体不容易燥热。

冬夏共治,疗效相得益彰。

番禺玛莉亚医院中医科医生也表示,“三九灸”与“三伏灸”相配合,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能显着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其疗效相得益彰。

连贴3年,有效率可达80%一般情况下,很多人会选择在初伏、中伏、末伏三天里进行穴位贴敷,也有的人敷过一次或两次药后,觉得症状没有多大改善,不禁怀疑“天灸疗效显着”的说法。

对此,李滋平指出,天灸的原理是通过刺激性的药物贴敷、持续刺激穴位,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和周围组织营养,最主要的是起到预防保健、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作用。

由于天灸贴中还加入一些温经散寒的药物,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行气活血、消瘀止痛功效,所以其对颈肩腰腿痛、慢性盆腔炎、痛经等疾病有一定治疗功效。

“三九天灸跟三伏天灸一样,既能治病又能防病,不能机械地比较是‘防大于治’,还是‘治大于防’。

天灸疗法

天灸疗法

③贴药时间: 成人一般以30~60分钟为宜。 小孩时间酌减。 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 避免灼伤皮肤。 ④疗程: 10 天 1 次。共 5 次(其中前后 2 次为加 强)。
5、正常反应:
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轻度红肿、 小水泡、轻度热痛感属正常现象。
6、可能的并发症:
溃烂、疼痛; 2.皮肤过敏; 3.发热。
总结:三伏天天灸疗法机理:
以天人相应、春夏养阳、冬病夏 治为理论依据,利用三伏天天气 炎热,在壮阳穴位上敷以辛温发 散之药,以达祛除寒邪、宣通经 络、补益人体正气之功效,以消 “冬病”之病根——恢复人体正 常的阴阳平衡。
(三)三伏天天灸具体方法:
1.时机:
A三伏天阳气最旺盛。三伏天天灸就是 顺时就势摄取阳气。 B不正常的气候可使人发病,而正常之 气候,则可助人逐邪外出。阳虚病人暑 热当令之时因寒邪渐衰则病情减轻,故 在夏季病情缓解期,在机体反应性最好 的情况下治疗可大大提高疗效。 C人体皮毛开泄,药物易由皮肤进入穴位 经络。
四、适应症
内、外、妇、儿各科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2.消化系统疾病:肝炎、慢性胆囊炎、胃肠功能 紊乱、溃疡病等。 3.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 4.外周神经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等。 5.皮肤病:白癜风、银屑病、荨麻疹、硬皮病、 神经性皮炎、寻常疣、斑秃等。 6.其他:子宫肌瘤、痛经、骨关节炎、颈腰椎病、 软组织劳损等妇科、骨科疾病。
取穴:定喘、百劳、肺俞、膏肓等。
①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志室: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膻中: 前后正中线,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②脾俞: 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膏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0寸。 天突: 前后正中线,胸骨上窝中央。 ③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定喘: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心俞: 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脘: 前后正中线,脐上4寸。

什么是天灸疗法

什么是天灸疗法

什么是天灸疗法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称发泡疗法。

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具体天灸的功效与作用请往下看:
1、局部组织的刺激作用:天灸所采用的药物大都带有较强的刺激性,有使皮肤发泡的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起到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作用,甚者发泡化脓,使渗出液增加,能发挥消炎退肿的效果。

2、经络穴位的调衡作用: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相关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能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

天灸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使其趋于平衡,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3、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天灸药物透过特异腧穴的皮肤,其有效成分通过血液循环直达病变部位,发挥其药理效应。

更重要的是药物通过经络腧穴吸收、传输、利用的同时,经络腧穴对药物刺激做出较强反应,将药物作用放大,其疗效是经络腧穴与药物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

4、神经调节作用:天灸主要通过药物使作用部位的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状态,从而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5、免疫机能作用: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激发机体的调节功能,从而调整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来源39蜂疗网。

天灸疗法的临床应用

天灸疗法的临床应用

天灸疗法的临床应用天灸疗法,又称为艾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早在古代就有记录。

它是利用罐、灸、拔罐等工具,结合熏蒸手段,通过燃烧艾草制成的条状物或短小物,置于特定的穴位上,进行理疗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

天灸疗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一、天灸疗法的原理天灸疗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和烟气对穴位进行刺激,通过皮肤、黏膜等途径,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中医理论中,艾草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祛风湿、调养气血、消毒杀菌等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和调整正常的生理功能。

因此,天灸疗法在中医理论上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二、1. 治疗风湿病:风湿病是一种慢性、常见的风寒湿邪入侵人体所致的疾病,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

天灸疗法被广泛应用于风湿病的治疗中,通过热力刺激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改善风湿病患者的症状。

2. 缓解肌肉疼痛:天灸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疼痛,例如颈椎病、腰肌劳损等疾病。

通过热力的刺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恢复肌肉的功能。

3. 调节内分泌系统:天灸疗法对于一些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如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平衡体内的阴阳气血,缓解内分泌失调带来的不适。

4. 改善免疫力:天灸疗法可以刺激穴位,增强体内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减少感冒、过敏等疾病的发病率。

5. 促进身体的康复:天灸疗法在古代就被广泛用于术后恢复、疗养保健等方面,可以帮助身体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三、天灸疗法的注意事项在接受天灸疗法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避免在不正规的环境下接受治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2. 在接受天灸疗法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过敏史,以便医生可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3. 在治疗时应保持放松的状态,避免受到外界干扰,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天灸疗法

天灸疗法

天灸疗法简介:天灸疗法是人体特定穴位上贴敷有治疗作用药物的一种疗法。

“三九天”天灸是“三伏天”天灸的延续和补充。

早在《内经》就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的记载。

三伏天灸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通过穴位贴药防治冬天寒冷时容易复发的支气管哮喘等顽固性疾病;三九天灸则是在一年最寒冷的时候,通过穴位贴药来加强三伏天的作用,提前预防冬天容易复发的疾病。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能够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

天灸疗法适应症:1.肺系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体虚感冒等。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慢性消化不良等。

3.部分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膝骨性关节炎、慢性盆腔炎、痛经等。

4.亚健康人群:心慌、疲倦、失眠、消化功能下降、经常出虚汗、怕冷等。

天灸疗法禁忌症: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

2.孕妇、血证、发热者;恶性肿瘤患者;患有感染性疾病者。

3.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者;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

、天灸治疗每次贴敷时间儿童:30分钟内成人:30-90分钟为宜。

若自觉皮肤灼热难以忍受,可以提前揭除药贴,以防灼伤皮肤形成水泡。

揭除药贴后,宜以柔软的纸巾擦拭干净,忌用冷水清洗贴敷部位。

贴药地点和时间:地点:广宁县人民医院门诊三楼中医康复科时间:8:00-12:00,14:30-17:30天灸治疗的注意事项:1、衣着:天灸当天宜穿宽松,易于暴露贴药部位的深色衣物,不宜穿紧身衣服,连衣裙。

不宜穿颜色太淡的衣物,以防药物粘在衣物上,影响美观。

2、饮食:贴敷期间的饮食应清淡,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类等),戒食鱼虾等易致过敏的食物。

3、其他:天灸当天忌洗凉水澡及游泳。

天灸疗法

天灸疗法

谢谢!
2、蒜泥灸:将大蒜(以紫皮蒜为优)捣烂 如泥,取3~5g涂敷于穴位上,敷灸时间为 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变红起泡为 度。如敷灸涌泉穴可治疗咯血、衄血;敷 灸合谷穴可治扁桃体炎;敷灸鱼际穴可治
喉痹等。
3、斑蝥灸:取斑蝥适量研为细末,以醋或 甘油调和,敷于穴位上。斑蝥(主要是其所 含斑蝥素)对皮肤、粘膜有发赤、发泡作用, 刺激性很强,但其组织穿透力却较小,因此 作用较缓慢,仅有中度疼痛,通常不涉及皮 肤深层,所成的泡很快痊愈而不留疤痕。主 要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等症。 斑蝥有毒,皮肤能少量吸收,经肾脏排泄, 肾脏病患者禁用。
(十三)技术要领
药材品种、加工、储存方法的差异直接影 响到疗效。 姜汁制作、储存严格把关。 天灸药物的调配,按照制定的比例。 穴位定位准确。

(十四)正常反应
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轻度红肿、 小水泡、轻度热痛感属正常现象。
(十五)不良反应
局部皮肤严重红肿、大水泡、溃烂、
疼痛 皮肤过敏 发热

三九天:夏病冬治 中医认为“四时养生防病”,三九天贴药 是三伏天的补充,前者是夏病冬治,重在 养阴,后者是冬病夏治,重在养阳,阴阳 并调,更能达到提高机体素质和抗病能力 的效果。
具体来说,“夏病冬防”是指对一些夏 季发作频繁、症状明显,而冬季症状缓解 、发作较少,甚至不发作的病症的防治。
入冬至三九,是全年气温最低、阴气最盛 时。在这段时间人体阳气敛藏,气血不畅, 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此时对上述病症予以 治疗,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祛风散寒, 通络止痛。
(十二)操作方法

病人背对医生,采用坐位或站位,暴露背 部,要求背部皮肤干燥不湿润;汗液多时 可用手绢或卫生纸檫拭干爽。

天灸疗法详解

天灸疗法详解

天灸疗法一、应用举例二、天灸疗法理论特点和方法1.理论特点1)理同内治病从外入、由表达里,既有外治以应之,故先取其外。

病从内生,形诸于外,由里达表,亦可以外治,非外治者不能治内。

内服汤药在体内通过经络的“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到达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和四肢百骸,发挥其治疗作用。

天灸疗法属于穴位贴敷疗法的一种,在体表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同样作用于经络直达病所,发挥其治疗作用。

因此,内服汤药与天灸有“殊途同归”之效,如《理瀹骈文》所言:“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

2)经络学说中医学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经脉“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将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的机能活动。

《素问·皮部论》言:“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舍于皮毛。

”十二皮部与人体经络、脏腑联系密切,无论病从外入,或由内生,都离不开经络之十二皮部。

穴位是脏腑精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又是脏腑疾病反应于体表的特定部位。

因此,经络学说是天灸疗法的理论核心。

3)天人相应:《灵枢·邪客》载:“人与天地相应也”,人体脏腑气血随着节气变化出现周期性变化。

如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人体阳气随之有升、浮、沉、降节律,形成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规律。

因此,人体应顺应自然界的节气变化进行调治,才能更好地进行预防和治疗。

4)春夏养阳:《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载:“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

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

一方面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有随之欲升欲旺之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此时扶阳祛寒可以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另一方面为秋冬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为严寒所伤。

天灸疗法介绍---2

天灸疗法介绍---2

天灸疗法介绍---2天灸疗法介绍---2 一、历史渊源发泡疗法,包括鲜中药发泡疗法,古代称为“天灸”,现代称为“药物发泡灸”,是指采用对皮肤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抹或贴敷在穴位、病处,使局部皮肤充血、起泡,有如火燎之状,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法。

1 发泡灸源流之为“天灸”,王执《针灸资生经》卷三中说:“乡居人用旱莲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

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

”为药物发泡疗法的应用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表明,在宋代,以发泡灸疗法防病治病已相当普遍。

明、清时期:2 现代应用及研究近百年来,发泡疗法越来越受到学者和专家们的重视,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在理论探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均有突破性的创新,并开始用于疑难痼疾的治疗。

例如发泡疗法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腮腺炎、风湿性关节炎、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变应性鼻炎、额窦炎、梅核气、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强直性脊椎炎、胃脘痛均获得满意的疗效。

临床例证不胜枚举。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发泡疗法治病机制在于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使亢进者下降,低下者升高,趋向协调平衡,正是《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理论的体现。

综上所述,发泡灸起源于战国时期,奠基于晋代,定名于宋代,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应用。

近代,发泡灸已引起国内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发泡疗法的治病机制将成为研究的热点,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定会大放光彩。

二、客观评价1、确有一定疗效,但非秘方、也非祖传族祖传。

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

经文献检索,近年来也有数十位学者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报告。

尽管对配方作一些改良,但基本原理完全相同,疗效也相似。

“八五”攻关课题中有一个中医药项目主要诊对发泡疗法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这足以说明,发泡疗法已纳入现代中医学研2、应加强病例的科学总结发泡疗法疗效各家报道不一,有的甚至达到95%以上或达到100%,或治愈率高达90%以上,或称之能将慢性疾病“一次根治”“一次治愈”,可谓比神药还灵,这似乎有夸大疗效之嫌。

“天灸疗法”穴位定位

“天灸疗法”穴位定位

“天灸疗法”穴位定位guying1977选穴:1、呼吸系统疾病:(1)支气管炎:肺腧、脾腧、肾腧【大椎、膻中(膏肓)】(2)支气管哮喘:肺腧、脾腧、肾腧(定喘)(3)慢性咽炎:肺腧、脾腧、肾腧(膻中、天突)2、消化系统疾病:(1)厌食:天枢、中脘、脾腧、气海(2)胃脘痛:天枢、中脘、脾腧、气海3.泌尿系统疾病:遗尿:中极(关元)、脾腧、肾腧穴位定位:1.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膏肓俞: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3.心俞: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5.膻中:胸部正中线与两**连线的交点。

6.天突:胸骨切迹上缘正中凹陷处。

7.大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

8.定喘:在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9.上脘:仰卧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10.中脘:仰卧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11.下脘:仰卧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12.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13.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4.胃俞: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5.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6.气海:仰卧位,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17.关元:仰卧位,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18.中极:仰卧位,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4寸。

李皮肤建议用附子,细辛,肉桂sunyyli24 我用狗皮膏贴天突、肺腧、肾腧治疗支气管炎非常有效。

因为不太会找脾腧,所以没贴。

但是因为天气热,皮肤过敏,只贴了两个晚上。

现在已停药。

天灸疗法1

天灸疗法1
都不宜敷贴, 7、2岁以下的孩子也不宜进行敷贴治疗,因2
岁以下,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
另一方面,即药物的直接作用,当药物 敷贴于相应的穴位之后,药物的有效成分 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 达到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的治 疗作用。
敷贴疗法的相关理论
一、敷贴疗法的理论渊源 二、敷贴疗法的适应症 三、敷贴疗法的禁忌证 四、敷贴疗法的药物及穴位选取 五、敷贴疗法的常用剂型 六、敷贴疗法的注意事项 七、敷贴疗法的现代机理研究 八、敷贴疗法的前景展望
晚清一代外治宗师吴师机,他集历
代诸多外治法之大成,并大量搜集民 间的外治偏方、验方,通过其本人的 反复医疗实践,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总 结,撰写出《理瀹骈文》一书。该书 不但载有用以穴位敷贴的各种不同剂 型,诸如膏、丹、丸、散、饼、栓、 泥等以及各种验方,而且从中医学辨 证论治的角度进行了颇为精辟的阐述。
其他: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老年畏寒 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如虚寒 胃痛、慢性肠炎等;肾阳虚病症;冻疮。
三、敷贴疗法的禁忌证
敷贴疗法治疗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禁忌症: 1、孕妇; 2、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的人; 3、对药物过敏的人 ; 4、短时间敷贴即会大量起泡的人; 5、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 6、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的病人
天疗支灸(敷贴疗法)治 气管哮喘技术
蒲江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院 王群
天灸属灸疗中的非火热灸法。
是采用对皮肤有较强刺激作用的中药贴敷于 穴位或患部,使局部充血红赤,甚至发泡如同艾 火灸燎一樣,故名天灸,又名自灸。
它是一种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调 整气血的治疗方法。
本法从治病形式上看与穴位药物贴敷法十分 相似,或者说在广 泛的意义上它们同属一种中医 外治法。

中华天灸的功效及注意事项

中华天灸的功效及注意事项

中华天灸的功效及注意事项中华天灸,又称蜡烛燃灸法,是一种古老的传统中医疗法,使用燃烧蜡烛或艾叶等物质来对人体的特定部位进行燃灼,以达到疏通经络、疏风散寒、驱除寒湿、通畅气血的效果。

中华天灸的功效与注意事项如下:功效:1. 促进血液循环:中华天灸可以刺激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和废物排泄。

2. 改善机体免疫力:中华天灸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 缓解疼痛:中华天灸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的作用,缓解疼痛和肌肉酸痛,特别是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具有明显的效果。

4. 舒缓神经系统:中华天灸可以舒缓神经系统,减轻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缓解焦虑和疲劳,提高睡眠质量。

5. 调节内分泌系统:中华天灸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有助于调整荷尔蒙的分泌,改善月经问题,减轻更年期症状。

注意事项:1. 不宜对哺乳期妇女、孕妇、小儿和老年人进行中华天灸,特别是对于孕妇和小儿,因为他们的体质较为脆弱,容易受到伤害。

2. 中华天灸过程中当蜡烛或艾叶燃烧,会产生烟雾和火焰,因此确保疗程环境安全,避免燃烧物品引起火灾。

3. 进行中华天灸前需要清洁皮肤,并确定燃灸的部位与方位,避免燃灸部位的毛发过长、皮肤有损伤或患有皮肤病等情况。

4. 进行燃灸时需保持部位的温度适宜,避免过热引起皮肤烫伤,尤其是对于敏感皮肤和病变部位。

5. 使用蜡烛或艾叶时,需注意用火处置,避免造成烫伤,确保使用中没有意外发生。

6. 中华天灸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尤其是对于特殊部位,如脸部、眼部等,不可随意操作。

7. 燃灸前后需注意个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对疗效的影响。

8. 对于心脏病、高血压、哮喘等患有严重疾病的人,以及皮肤敏感、过敏体质的人,不宜进行中华天灸。

综上所述,中华天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机体免疫力、缓解疼痛、舒缓神经系统和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效。

古代文献中天灸疗法的选穴及用药规律

古代文献中天灸疗法的选穴及用药规律

古代文献中天灸疗法的选穴及用药规律黄超凡1姜硕2林咸明3"1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温州325000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63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关键词天灸疗法选穴规律用药规律古代文献数据挖掘天灸,又称发泡灸,是通过特定中药敷贴于穴位上,借助药物的刺激作用,使局部充血、潮红、发泡的一种外 治法,达到强身健体、治疗疾病的作用m。

天灸疗法最早 记载于《五十二病方》“杬……以蓟(芥)印其中颠”[2],之后的《针灸资生经》[3]中明确了天灸疗法的概念,“乡居人用旱莲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未久即起小 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

古代各医家从医理、医法、医 方等不同角度详载了天灸的应用,对后世天灸疗法的发 展产生巨大影响。

目前,天灸疗法的古代文献资料尚缺 少系统的挖掘、整理和提高,无法为现代临床实践提供 有力的支撑,本文基于数据挖掘探索古代天灸疗法的临 床应用规律,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数据来源:以《中华医典》[4]为检索来源,检索其中 有关天灸疗法的条文。

1.2数据采集:因“天灸”两词在古代文献中少见,故除 “天灸”外,与之相关的“发泡”“起疱”“穴位贴敷”等均 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

①条文纳人标准:《中华医典》数 据库中涉及天灸治病的相关条文。

②条文排除标准:内容重复的条文;天灸作为本草类名词的条文;不以发泡 为贴敷目的的条文。

1.3数据处理: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采集 数据,建立数据库,对收集的文献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对 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数据简约与分割及缺失值处理。

利 用SPSS 19.0统计软件整理分析天灸疗法应用情况,利前8位有阿是穴、涌泉、神阙、印堂、百会、太阳、囟门、劳 宫。

按照单穴、对穴、多穴组合予以统计,结果显示古代 天灸疗法取穴主要以单穴应用为主,共有472条,占%.52%;对穴组合有16条,占3.27%;多穴组合仅1条,-占0.20%62.2古代天灸药物应用频数统计结果:古代文献中天灸 疗法共涉及药物总数223味,频数总计1292次,其中所用 药物出现频数>30次共有12味,详见表1。

天灸(三伏天)知识介绍

天灸(三伏天)知识介绍

天灸(三伏天)知识介绍1、什么是天灸疗法?天灸,又称三伏灸,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在每年的头伏、中伏、末伏这三天(三伏天),将特制的中药敷贴在一定的穴位上,利用三伏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使药物发生特殊的药理变化,并通过经络穴位刺激机体,来调节机体的平衡。

它结合了时间医学、针灸、中药等各方面的优势,操作简单,无痛苦。

2、为什么要选择三伏天进行贴药?三伏天的初伏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是第四个庚日,末伏为立秋后第一个庚日。

庚日在五行中属金,根据中医学理论,肺属金,肺系疾病在庚日治疗的效果最好。

另外,三伏天又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在夏天,阳气最旺,特别三伏天,属阳中之阳,此时治疗能增强阳气,对于秋冬季节易发的“寒质”疾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谓之“冬病夏治”。

并且三伏天时,人体皮肤松弛,毛孔大张,这样药物更易于渗透皮肤,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

3、什么病种适合天灸?以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最佳,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各种慢性咳嗽、体质虚弱虚容易感冒等。

其次小儿慢性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胃痛等,成人关节痛、腰痛、肌肉疲劳等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4、天灸的效果如何?天灸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该书载有:“用旱莲草捶碎,置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间使穴)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症。

”经过后世历代医家的不断变革与实践,已经证实天灸对于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天灸也因为它独特的效果,被称为“中医疫苗”。

尤其对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如能坚持贴药3年,对预防复发有非常理想的效果。

5、三伏天灸有什么禁忌症?因贴药的药膏中含有麝香等芳香辛窜药物,因此怀孕妇女忌贴药。

其他如皮肤长有疱疖、皮肤有破损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都不宜进行敷贴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天灸疗法
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是借助药物刺激穴位,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起泡,从而起到疏通经络、补气养血、调理脏腑的功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治多种疾病。

天灸疗法的历史十分悠久,包含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在历代许多的中医典籍中都载有较多的成功案例。

1.天灸疗法的作用机理
天灸疗法所采用的药物一般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作用。

同时,天灸疗法通过药物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起到调理脏腑阴阳、改善气血运行的作用,从而消除疾病。

临床研究表明,天灸疗法可以通过药物作用于局部皮肤上的神经末梢,使其进入活动状态,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并且,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也能够激发机体的调节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另外,天灸疗法所使用的药物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透过特异腧穴的皮肤,其有效成分通过血液循环直达病变部位,起到缓解病痛的效果。

2.天灸疗法的适用人群
天灸疗法根据贴药时间分为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

现在运用的较多的为三伏天灸,属“冬病夏治”范畴。

那么,三伏天灸疗法适用于哪些人群呢?
首先是各种虚寒型的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气管炎、慢性鼻炎、虚寒性胃痛、寒湿性关节痛、冻疮等。

治疗时,一定要注意辩证,强调“虚寒”二字,湿热、实热型的病证千万不能用,否则病情加重。

其次是那些体内“阳气不足”的患者,通过三伏天灸治疗,增强体内阳气,改善“冬季怕冷、四肢不温”等症状。

另外,专家指出,三伏天灸疗法用来治疗慢性关节炎的效果十分确切,治疗范围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腰椎疾病、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当然,治疗时也要注意辩证,如果患者关节红肿疼痛、舌苔黄腻,则不宜使用。

3.天灸疗法的注意事项
天灸疗法的药物贴敷时间因人因病而异,一般为2~8个小时,儿童贴敷不要超过2个小时。

天灸疗法治疗期间,要尽量少接触生冷、刺激性的食物,贴敷后当天不要洗冷水澡等。

孕妇、婴儿、药物过敏者、皮肤病患者、疾病活动期患者以及某些器质性疾病患者不宜使用天灸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