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学》基础精讲班讲义-石杨平汇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一)广义的教育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学校、家庭、社会

(二)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B )

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B.初生婴儿吸奶C.成人学开汽车D.木匠教徒弟手艺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B )

A.到电影院看电影B.幼蜂学筑巢C.师傅带徒弟D.课外活动学做航空模型

(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本质

——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四)教育的特点

1.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存在

3.历史性:与社会的生产力和政治相关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B )

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D.继承性

(五)“教育”二字追溯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二)受教育者(三)教育影响1.教育内容2.教育措施

在教育系统的诸种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B )

A.学生与课程B.学生与教师C.学生与教材D.学生与教学

三、教育的起源

(一)神话起源说——最古老(二)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

(三)心理起源说(四)劳动起源说——最科学、正确

生物起源说

1.基本观点:动物的本能行为

2.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勒图尔诺)(英)沛西.能

3.评价: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心理起源说

1.基本观点: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2.代表人物:(美)孟禄

3.评价: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劳动起源说

1.理论依据: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2.基本观点:劳动

3.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

1.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的学说是(B )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需要起源说

2.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

A.孟禄B.沛西・能

C.利托尔诺D.华生

四、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一)原始社会

(二)古代社会

(三)近代教育

(四)20世纪世界教育

(一)原始形态

1.无独立、无专门化、无阶级性

2.目的:为了生产和生活

3.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二)古代教育:奴隶+封建

1.中国

2.印度

3.埃及

4.希腊、罗马

中国

夏代——学校教育形态的产生

商朝(殷朝)——考古材料确切证实。

西周:

1.完备形态,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2.国学和乡学

3.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分科课程的雏形)

春秋战国:官学衰落、私学大兴

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剩余产品

2.相当的经验积累

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

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宋代

1.程朱理学为国学

2.儒家经典被浓缩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明:八股文

清:科举考试

印度

1.婆罗门种姓的僧侣祭司

2.刹帝利,为军事贵族

3.吠舍种姓,仅能从事农工商业

4.首陀罗种姓

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

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

埃及

1.文士学校

2.“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3.农民子弟与学校是无缘的,奴隶子弟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希腊、罗马

初等:

1.大众阶层:学校教育

2.贵族阶级:家庭教育

中等——贵族、富人阶层

西方七艺:文法、修辞、逻辑(三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术)

雅典: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斯巴达: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古代教育的特点:

1.阶级性/等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4.刻板性

5.象征性

(三)近代教育特征——公历十一

16世纪以后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四)20世纪后世界教育特点——全民多献钟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1.“礼、乐、射、御、书、数”是我国________的教育内容。(B )

A.现代社会B.奴隶社会

C.原始社会D.封建社会

2.“四书”、“五经”是我国______的教育内容。(D )

A.现代社会B.奴隶社会

C.原始社会D.封建社会

3.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B )

A.原始社会B.古代社会

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

第二节教育学概述

一、学科界定

教育学就是描述和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问题是研究的核心。

二、教育学产生和发展阶段

(一)萌芽

(二)创立

(三)科学教育学

(四)多样化

(五)分化与拓展

(一)萌芽(奴隶——17世纪)

1.孔子——述而不作

《论语》

“有教无类”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中国最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2.《学记》——出自《礼记》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

(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式教学

(4)“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循序渐进教学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3.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

助产术——启发式教学(西方最早)

世界上最早?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

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