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课堂教学设计)
乐高教师教案模板5篇(乐高教师教案模板课件)

乐高教师教案模板5篇(乐高教师教案模板课件)下面是收集的乐高教师教案模板5篇(乐高教师教案模板课件),供大家阅读。
乐高教师教案模板1一、课程基本理论(一)、乐高特色课程教学总目标(教学的三维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乐高课堂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并从中获得自我提升的价值取向。
2、过程和方法:通过课堂的教学,让学生从初步识别一些乐高积木零件名称,到拼装动手组装机器,再到学习编程,再远程遥控乐高机器人操作。
3、知识和技能: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乐高机器人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把基础知识运用到课堂实践中来。
(二)、乐高特色课程教学重难点重点:组装机器零件、编辑程序。
难点:在学习中如何获得自我成就感,提升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并从中获得自我提升的价值取向。
(三)、乐高特色课程培养方向(从学生角度)1、通过乐高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为今后的乐高学习奠定基础。
2、在课堂中,加强学生合作交流,发挥团队精神,既要表现好个体的水平,也要有体现群体的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的精神。
3、在乐高拼装的训练过程中,要有耐心,持之以恒,进而促进人格完善。
4、了解乐高的基本理论和拼装技术,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促进学生的心智健康发展。
5、学习乐高兴趣课为学校和特色教育添砖加瓦。
二、课程模块(目录、内容)第一课时WACK3M机器人拼砌第1-30步第二课时WACK3M机器人拼砌第31-60步第三课时WACK3M机器人拼砌第61-90步第四课时WACK3M机器人拼砌第91-122步第五课时WACK3M机器人编辑程序第六课时ROBODOZ3R机器人拼砌第1-12步第七课时ROBODOZ3R机器人拼砌第13-21步第八课时ROBODOZ3机器人拼砌第22-26步第九课时ROBODOZ3机器人拼砌第27-40步第十课时ROBODOZ3机器人编辑程序第十一课时KRAZ3机器人拼砌第1-20步第十二课时KRAZ3机器人拼砌第21-39步第十三课时KRAZ3机器人拼砌第40-60步第十四课时KRAZ3机器人拼砌第61-80步第十五课时KRAZ3机器人拼砌第81-120步第十六课时KRAZ3机器人编程第十七课时Banner print3R机器人拼砌第1-34步第十八课时Banner print3R机器人拼砌第35-53步第十九课时Banner print3R机器人拼砌第54-75步第二十课时Banner print3R机器人拼砌第76-84步三、课程教案WACK3M机器人拼砌第1-30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WACK3M机器人拼砌第1-30步骤教学目的:1、学会拼砌WACK3M机器人;2、体验拼砌的过程。
乐高教案设计

乐高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乐高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乐高教材的第五章,主题为“乐高的运动控制”。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乐高的基本运动原理;2. 学习使用乐高的编程软件进行运动编程;3. 实践操作乐高进行运动控制。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乐高的运动原理,并能够运用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运动编程。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乐高的运动控制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乐高的兴趣。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乐高的运动控制编程,以及实际操作中的运动控制技巧。
重点:乐高的运动原理,以及运动控制编程的实践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乐高一套,电脑一台,乐高编程软件。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电脑,安装乐高编程软件。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乐高的运动视频,引发学生对乐高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教师讲解乐高的运动原理,以及如何使用编程软件进行运动编程。
3. 示范:教师通过实际操作乐高,展示如何进行运动控制。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乐高的运动控制编程。
板书设计:乐高的运动控制1. 运动原理2. 编程软件使用3. 运动控制实践作业设计:1. 请用乐高编程软件,编写一个让乐高前进5步的程序。
答案:[程序代码]2. 请用乐高编程软件,编写一个让乐高后退3步的程序。
答案:[程序代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乐高的运动控制,让学生掌握了乐高的运动原理和运动控制编程,提高了学生对乐高的兴趣。
在实践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加深了对乐高的理解。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进一步学习乐高的其他功能,如传感器使用,来拓展乐高的应用范围。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乐高的运动原理乐高的运动原理是基于其底部的马达和传感器进行的。
乐高配备有方向传感器,可以感知自身的运动方向。
通过编程,我们可以控制马达的正转和反转,从而控制乐高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乐高还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来感知自身的加速度和减速度,从而实现更加平滑和精确的运动控制。
乐高教育课程设计

乐高教育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乐高教育,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机械原理和编程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上,学生需要了解乐高积木的基本结构和拼装方法,理解简单的机械原理和编程逻辑。
技能目标上,学生能够运用乐高积木进行创意设计和搭建,掌握基本的编程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学生能够体验到科技创造的乐趣,培养对科技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乐高积木的结构和拼装方法,基本的机械原理和编程逻辑。
具体包括乐高积木的基本搭建技巧,齿轮、滑轮等简单机械原理的应用,以及简单的编程指令和逻辑控制。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讲解乐高积木的基本结构和拼装方法,机械原理和编程逻辑。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和编程,增强实践能力。
小组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乐高积木套件、乐高编程软件、教学PPT和相关的参考书籍。
乐高积木套件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乐高编程软件用于编程教学。
教学PPT和参考书籍用于辅助讲解和复习。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作业则主要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试则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评估方式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在每周的一、三、五下午进行,共计12周,共计36个课时。
教学地点将在学校的科技实验室进行,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操作空间。
教学进度将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七、差异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我们将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例如,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将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将提供更多的编程挑战。
乐高课程优秀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乐高积木创意搭建》二、适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乐高积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过程和方法:通过乐高积木搭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知识与技能:掌握乐高积木的基本搭建技巧,了解简单的机械原理。
五、教学重难点:1. 重点:乐高积木的搭建技巧和机械原理的应用。
2. 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乐高积木搭建教程、机械原理介绍。
2. 教学材料:乐高积木套装、搭建工具(如螺丝刀、扳手等)。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展示乐高积木作品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介绍乐高积木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乐高积木的魅力。
2. 学习乐高积木搭建技巧- 介绍乐高积木的基本搭建技巧,如连接、旋转、支撑等。
-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搭建技巧。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每组选用一种乐高积木套装,按照教程进行搭建。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总结与评价- 学生展示搭建成果,分享搭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教师对学生的搭建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第二课时:1. 机械原理介绍- 介绍简单的机械原理,如齿轮、杠杆、滑轮等。
-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机械原理在实际搭建中的应用。
2. 创意搭建-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创意搭建。
-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乐高作品。
3. 展示与交流-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搭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
-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借鉴。
4. 总结与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创意搭建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创新。
八、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乐高课教学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乐高建构课程二、授课对象XX年级XX班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乐高积木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 掌握基本的搭建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乐高模型搭建。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乐高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乐高积木的基本搭建技巧。
- 模型的创意设计。
2. 教学难点:- 复杂模型的搭建过程。
- 团队协作与沟通。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高积木、搭建图纸、工具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搭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乐高的历史和特点。
- 引导学生思考乐高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 讲解乐高积木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 讲解基本的搭建技巧,如连接、旋转、固定等。
3. 搭建实践- 分组进行搭建,每组完成一个简单的乐高模型。
- 在搭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创意设计-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独特的乐高模型。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创意设计。
5. 交流展示- 各组展示自己的乐高模型,分享搭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教师点评,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6. 总结反思- 学生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教师总结课程亮点,提出改进意见。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课堂表现、搭建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教师评价: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乐高比赛,提升学生的竞技水平。
2. 开展乐高主题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乐高教案设计万能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教学年级:3. 教学课时:4. 教学时间:5. 教学地点:二、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乐高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乐高积木的基本知识。
- 通过拼装、编程、遥控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知识与技能:- 掌握乐高积木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 学会使用乐高积木进行简单的拼装。
- 了解乐高编程的基本原理,并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 乐高积木的拼装技巧。
- 乐高编程的基本原理。
2. 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 乐高积木、编程板、电脑等。
- 相关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
2.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授- 讲解乐高积木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 介绍乐高编程的基本原理。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乐高积木拼装,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编写简单的乐高程序,教师点评、指导。
4. 总结与反思-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体会。
- 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利用周末时间,尝试完成一个简单的乐高项目。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乐高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对乐高编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在指导学生拼装和编程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本模板适用于各类乐高课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乐高教学设计

乐高教学设计《乐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乐高积木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学生能够掌握乐高积木的搭建方法和技巧。
学生能够运用乐高积木搭建出简单的模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解决问题和挑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乐高积木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毅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乐高积木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乐高积木的搭建方法和技巧。
运用乐高积木搭建简单模型的步骤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搭建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模型。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
如何解决学生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乐高积木的基本组成和特点,让学生对乐高积木有初步的了解。
讲解乐高积木的搭建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搭建的基本要领。
讲解运用乐高积木搭建简单模型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明确搭建的流程和要求。
2. 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乐高积木的搭建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搭建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通过演示运用乐高积木搭建简单模型的过程,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搭建的步骤和要求。
3. 实践法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搭建乐高积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搭建乐高积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学生通过解决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乐高积木搭建的作品,如机器人、飞机、汽车等,让学生观察和欣赏。
教师提问学生: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搭建的?你们想不想也用乐高积木搭建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乐高积木的搭建。
乐高教学设计

乐高教学设计《乐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乐高积木的基本组成和特点,掌握乐高积木的搭建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乐高积木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乐高积木的搭建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乐高积木的基本组成和特点,以及搭建方法和技巧。
演示法:通过演示乐高积木的搭建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搭建方法和技巧。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乐高积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搭建乐高积木的经验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展示一些乐高积木搭建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作品的特点。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搭建的吗?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搭建乐高积木作品呢?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乐高积木的搭建方法和技巧,让我们一起来动手搭建自己的乐高积木作品吧!讲授新课 (1)乐高积木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① 讲解乐高积木的基本组成:乐高积木由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积木块组成,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② 讲解乐高积木的特点:乐高积木具有颜色鲜艳、质地坚硬、拼接方便等特点,可以搭建出各种形状和结构的作品。
(2)乐高积木的搭建方法和技巧 ① 讲解乐高积木的搭建方法:乐高积木的搭建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图纸搭建,另一种是自由搭建。
② 讲解乐高积木的搭建技巧:乐高积木的搭建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选择合适的积木块:根据搭建的作品选择合适的积木块,避免使用过多或过少的积木块。
注意积木块的拼接方向:乐高积木的拼接方向有多种,需要注意选择正确的拼接方向,以确保搭建的作品牢固稳定。
1. 2. 3. 1. 2. 1. 2. 3. 4. 1. 2. • •合理利用空间:在搭建乐高积木作品时,需要合理利用空间,避免出现空间浪费或结构不合理的情况。
乐高课教案

乐高课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乐高积木的基本结构和组装方法;•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乐高积木的种类和功能2.乐高积木的基本结构和组装方法3.利用乐高积木完成简单的模型组装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给学生展示一些精选的乐高作品,并启发学生对乐高积木的认识和兴趣。
2. 探究乐高积木的种类和功能(10分钟)让学生观察乐高积木的不同种类,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种类的积木可以做什么样的模型,由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学习乐高积木的基本结构和组装方法(15分钟)展示乐高积木的基本结构和组装方法,并让学生尝试组装一些简单的模型,如盒子、房屋等。
引导学生理解积木的基本概念,如连接点、插槽等,并解释如何正确地组装积木。
4. 小组合作完成模型组装任务(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模型组装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模型的组装。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老师可以在组装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
5. 展示和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完成的模型,并分享组装的过程和遇到的问题。
学生可以互相提出建议和反馈,增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6. 总结和反思(5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乐高课的学习成果,回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思考乐高积木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采用观察记录、小组展示和学生自评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五、教学延伸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乐高积木以及相关的组装任务,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作。
2.组织学生参观乐高展览或参加乐高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3.引导学生运用乐高积木进行创客项目,如制作简单机器人、建造小型城市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注意:本教案为原创,仅供参考。
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幼儿园乐高课程教案

幼儿园乐高课程教案
教案内容:
课程目标:
1. 帮助幼儿发展动手操作和创造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课程内容:
1. 导入环节:播放乐高拼图视频,引发幼儿的兴趣与好奇心。
2. 体验环节:给幼儿提供一些乐高积木,让他们自由组合和拼建。
3. 观察与探索环节: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乐高模型,并让幼儿观察和探索模型的组成结构和构造方法。
4. 学习与实践环节: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些基本的乐高构建技巧和方法,然后让幼儿尝试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构建。
5. 创作与展示环节:分组让幼儿合作进行乐高创作,然后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6. 总结与反思环节:与幼儿一起总结乐高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幼儿表达对乐高的喜爱和探索意愿。
教学资源:
1. 乐高积木;
2. 乐高模型;
3. 乐高构建技巧和方法的示范图片或视频;
4. 视频播放设备。
评估方式:
1. 观察幼儿在体验、观察与探索、学习与实践、创作与展示等环节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估,包括创意、构造和合作等方面。
教学反思:
1. 是否能够引发幼儿的兴趣与积极参与课程活动;
2. 是否能够教会幼儿基本的乐高构建技巧和方法;
3. 是否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解决问题、合作与沟通能力;
4. 是否能够充分考虑到幼儿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乐高课程详细教案设计

乐高课程详细教案设计标题:乐高课程详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乐高积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乐高积木的种类和功能介绍。
2. 乐高积木的组装技巧和基本原理。
3. 利用乐高积木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模型。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乐高积木的种类和功能介绍1. 导入:通过展示乐高积木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乐高积木的种类和功能,如普通积木、机械组件、电子积木等。
3. 示范:展示不同种类乐高积木的组装方法和功能。
4. 练习:让学生尝试组装不同种类的乐高积木,理解其功能和特点。
第二课时:乐高积木的组装技巧和基本原理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乐高积木种类和功能。
2. 讲解:介绍乐高积木的组装技巧,如正确连接积木、利用轴和齿轮等。
3. 示范:展示乐高积木的组装过程,并解释其中的原理。
4. 练习:让学生根据示范,尝试组装一些简单的模型,并理解其中的组装技巧和原理。
第三课时:设计和制作简单的乐高模型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乐高积木组装技巧和基本原理。
2. 讲解:介绍如何设计和制作简单的乐高模型,如车辆、建筑物等。
3. 示范:展示设计和制作乐高模型的步骤,并解释其中的关键点。
4. 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的乐高模型,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
2. 检查学生在练习环节的乐高积木组装情况和理解程度。
3. 评估学生设计和制作的乐高模型的创意和完成度。
五、教学资源:1. 乐高积木套装和模型示范。
2. 乐高积木组装教程视频或PPT。
3. 学生自行设计和制作的乐高模型展示区。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乐高创意大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成果。
2. 组织学生参观乐高主题公园或乐高展览,拓宽他们的乐高知识和体验。
平凡的一天乐高教学设计

平凡的一天乐高教学设计教学主题:平凡的一天乐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乐高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3. 学习与分享,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
4. 提高学生对数学和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准备:1. 乐高积木2. 小组表演准备3. 展示区域备课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解释今天的乐高教学主题是“平凡的一天”。
2. 通过展示一组乐高积木示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请学生猜测这些积木可能表示的是什么场景。
3. 学生猜测完成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场景。
第二步:合作建构(3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4-5人。
2. 发放乐高积木给每个小组,并要求他们用积木建造一个平凡的一天的场景。
3.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通过讨论和分享创意来完成建构。
4.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解决问题。
第三步:展示和讲解(20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建构完成的平凡一天场景,并请他们分享他们是如何设计和建构的。
2. 教师鼓励其他小组提问,并进行互动交流。
3.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创意,给予鼓励和肯定。
第四步:小组合作剧场(30分钟)1. 教师要求每个小组将他们的场景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小剧场表演。
2. 学生可以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并编写一个简短的剧本。
3. 鼓励学生在剧本中加入乐高积木建构的部分,并用语言和动作来展示。
4. 每个小组表演完毕后,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和评价,教师也可以给予评价和建议。
第五步:分享与总结(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整体分享,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建构和表演体验。
2. 教师总结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互动,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他们通过乐高教学学到了什么,为什么乐高积木在教学中是一个好的工具。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用乐高积木建造不同的平凡一天场景,然后用摄影机拍摄,并制作成短片。
乐高课_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乐高建构与编程实践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通过乐高搭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简单的编程知识,学会运用编程控制乐高模型。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对象:小学生四、课程时间:40分钟五、课程材料:1. 乐高积木套件2. 乐高编程机器人(如WeDo2.0)3. 编程软件(如Scratch)4. 计算机或平板电脑5. 记录本和彩笔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乐高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介绍课程内容(5分钟)- 介绍本节课的乐高搭建主题,如:机器人、桥梁、风车等。
- 简要讲解编程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了解编程控制乐高模型的基本原理。
3. 分组讨论与规划(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并规划搭建方案,包括乐高积木的使用、编程逻辑等。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确保每个小组都能顺利开展搭建。
4. 搭建与编程实践(15分钟)- 学生按照讨论结果,动手搭建乐高模型。
- 同时,运用编程软件编写程序,控制乐高模型完成特定任务。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 各小组展示搭建成果,分享编程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教师对学生的搭建和编程能力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 学生反思自己在搭建和编程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七、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一个乐高模型,并尝试运用编程控制。
2. 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完成乐高模型搭建,增进亲子关系。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在搭建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学生在编程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沟通中的表现。
乐高积木教学课程设计

乐高积木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乐高积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乐高积木进行创意搭建,完成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模型。
3. 学生能够描述乐高积木在教学中的运用,理解其在数学、科学等学科领域的联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乐高积木的搭建和创作。
2. 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乐高积木项目。
3. 学生能够运用乐高积木进行创新设计,提高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乐高积木搭建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倾听、沟通,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3. 学生通过乐高积木搭建,培养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践性、趣味性和创造性为主要特点,结合课本知识,将乐高积木作为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他们对乐高积木有较高的兴趣,但需要引导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以乐高积木为载体,系统性地开展以下方面的教学:1. 乐高积木基本原理:介绍乐高积木的结构、分类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乐高积木的搭建原理和技巧。
2. 课本知识关联:结合课本中的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设计相关乐高积木搭建项目,如平面图形、立体模型、简单机械等。
3. 创意搭建:引导学生运用乐高积木进行创意搭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
4. 团队协作: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乐高积木项目搭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乐高的教学设计[5篇模版]
![乐高的教学设计[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e396b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1.png)
乐高的教学设计[5篇模版]第一篇:乐高的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发挥想象力进行搭建,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使用材料:常规积木、造型积木、ppt。
活动准备:幼儿积累建构经验。
活动过程:一、联系1、出示小朋友,以参观他家的位置为由,导入教学活动。
师:我叫小明,今天我带你们去我家那附近看一看,有很多漂亮的建筑在哪,准备好了吗?2、音乐游戏《钻山洞》,让幼儿一个个通过钻过拱门,出示小明家附近的建筑ppt。
师:我家到了,请大家跟我一起走一走,去看一看吧,看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些新奇有趣的建筑。
1)请幼儿观察图片,你们发现有哪些建筑呢?提问:大家看看,我家附近有哪些有趣的建筑呢?2)和幼儿一起分享不同建筑物的外形特征。
提问:谁能说说这些建筑像什么呢?由哪些图形组合在一起构成的?二、建构1、让幼儿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乐高积木来搭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起建筑。
2、出示操作材料。
3、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让幼儿按操作要求进行活动,孩子自由选择积木搭建,老师观察指导。
三、反思1、请幼儿介绍自己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跟同伴交流一下,你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师:有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搭建的建筑?请个别搭建比较特别的幼儿出来示范讲解。
2、你搭的建筑物有什么特别之处,用来干什么的?四、延续1、分组合作,给小动物建一个动物园。
提问:我们搭建了这么多的建筑,把他们放在哪里好呢?幼儿回答。
现在你们分成两组每组6人,每组搭建一个小区,把你们的建筑物放进小区里。
2、展示作品。
师:好了,现在你们的小区都搭建好了,可以把你们搭好的建筑物搬进去啦。
第二篇:乐高教学设计我家附近的建筑(大班)活动目标:1、发挥想象力进行搭建,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使用材料:常规积木、造型积木、ppt。
活动准备:幼儿积累建构经验。
活动过程:一、联系1、出示小朋友,以参观他家的位置为由,导入教学活动。
少儿乐高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乐高积木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2. 过程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运用乐高积木进行搭建,并了解基本的搭建技巧。
3. 知识与技能:掌握乐高积木的基本结构,了解搭建过程中的力学原理。
教学重点:1. 乐高积木的基本结构及搭建技巧。
2.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搭建任务。
教学难点:1. 搭建过程中的力学原理。
2. 小组协作,提高团队凝聚力。
教学准备:1. 乐高积木套装2. 搭建图纸3. 讲义4. 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乐高积木的历史及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对乐高积木有什么了解?你们想不想亲手搭建一个乐高模型?二、基本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乐高积木的基本结构,如积木块、连接器、轮子等。
2. 介绍搭建过程中的力学原理,如支撑、平衡等。
三、分组搭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乐高积木和搭建图纸。
2. 小组讨论,确定搭建方案。
3. 学生动手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各小组展示搭建作品,分享搭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高积木搭建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乐高积木搭建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动手能力。
在分组搭建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乐高积木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乐高课堂教学教案模板

乐高课堂教学教案模板教案标题:乐高课堂教学教案模板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乐高课堂教学提供一个模板,以帮助教师系统地规划和组织乐高课堂教学活动。
通过乐高积木的使用,学生将能够培养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资源:1. 乐高积木套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段选择合适的套装)。
2. 教学投影仪和电脑。
3. 教学PPT或教学视频(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制作)。
4.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使用教学投影仪展示一些精彩的乐高作品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乐高的认识和体验,并与他们分享乐高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乐高积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如积木块、轴、齿轮等。
2. 解释乐高积木的连接原理和基本建造技巧,如插入、旋转和固定等。
3. 讲解乐高积木的分类和功能,如建筑、机械、电子等。
实践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套乐高积木套装和一份任务说明。
2. 学生根据任务说明,使用乐高积木完成指定的建造任务。
3. 鼓励学生在建造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组合和设计。
4. 教师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乐高作品,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创意。
2. 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对方的作品,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他们在创造力、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方面的表现。
拓展活动(10分钟):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主题或问题,使用乐高积木进行创作和解决。
2. 学生可以在小组或个人的基础上展开拓展活动,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学生可以将他们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以促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
乐高教案设计

乐高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乐高积木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激发幼儿对建筑和工程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和应用科学原理。
引导幼儿通过乐高积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
准备适合幼儿年龄的乐高积木套装。
创设适合幼儿学习和活动的乐高建造区域。
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乐高建造指南和故事。
三、教学过程
乐高介绍(10分钟)
向幼儿介绍乐高积木的特点和用途,激发他们对乐高的兴趣。
乐高建造(40分钟)
给幼儿提供乐高积木套装和建造指南,引导他们按照指南进行建造。
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尝试自己设计和建造乐高模型。
引导幼儿在建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思考和尝试解决方法。
故事分享(20分钟)
分享与乐高建造相关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故事创作能力。
团队合作(30分钟)
组织幼儿分成小组,共同合作完成一个大型乐高建造项目。
引导幼儿在团队合作中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鼓励幼儿分享和展示自己的建造成果,互相欣赏和学习。
总结和评价(10分钟)
与幼儿一起总结乐高教学活动的收获和体会,鼓励他们发表对乐高建造和团队合作的评价。
四、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发挥创造力,可以尝试其他的乐高建造和故事创作活动,拓展他们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乐高课程教案设计

乐高课程教案设计教案标题:乐高课程教案设计教案概述:乐高课程是一种以乐高积木为主要教学工具的创意教育课程,旨在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
本教案设计将围绕乐高课程的核心目标,结合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提供专业的教案建议和指导。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乐高积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创意构建与设计思维。
3. 问题解决与逻辑思维。
4.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入环节:1. 引入乐高积木的概念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展示一些乐高作品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乐高的想象和创造力。
二、知识讲解与示范:1. 介绍乐高积木的基本组成和连接方式。
2. 示范如何使用乐高积木进行构建和设计。
3. 引导学生探索乐高积木的不同功能和应用。
三、创意构建与设计实践:1. 提供给学生一个主题或问题,鼓励他们使用乐高积木进行创意构建和设计。
2. 指导学生在构建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构思和设计方案。
3. 鼓励学生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构建过程和设计思路。
四、问题解决与逻辑思维:1. 提出一个挑战或问题,要求学生使用乐高积木解决。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
3. 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五、团队合作与分享:1. 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构建和设计任务。
2. 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3. 学生完成任务后,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成果和经验。
六、总结与评价: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和团队合作进行评价和反思。
3.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继续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1. 乐高积木套装和配件。
2. 乐高教育资源和教学指南。
乐高课堂教学教案模板及反思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乐高教学课程2. 教学对象:小学生3. 教学时间:45分钟4.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乐高积木的基本特点及用途;(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3)激发学生对乐高课程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准备1. 乐高积木:不同颜色、形状的积木若干;2. 教学课件:乐高积木的特点、用途及拼装方法;3. 教学辅助工具:剪刀、胶水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向学生展示乐高积木,激发学生兴趣;(2)简单介绍乐高积木的历史、特点及用途。
2. 课堂讲解(1)讲解乐高积木的基本特点,如可重复拼接、无限创意等;(2)介绍乐高积木的用途,如拼装模型、制作机器人等。
3. 实践操作(1)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组长;(2)组长带领组员进行乐高积木拼装,完成指定的模型;(3)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展示(1)各小组展示拼装完成的模型;(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高课程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不足之处;(3)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探索乐高世界。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兴趣浓厚;(2)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强,创新思维得到锻炼;(3)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高。
2. 教学不足:(1)部分学生拼装速度较慢,需加强个别辅导;(2)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内容讲解不够深入。
3. 改进措施:(1)针对拼装速度较慢的学生,课后提供个别辅导;(2)在课堂讲解中,适当增加乐高积木的用途和技巧;(3)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提高乐高知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如何利用积木制作“上”字,了解上字结构特征,并尝试编写“上”的图形
学生学会自己摸索图形的结构特征,懂得仔细观察与发现,并利用旧知识创造新的知识
乐高积木与计算机
2014年“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乐高课堂教学设计(小学)
姓名
陈志良
教学主题
小乌龟画画
所在学校
佛山顺德高赞小学
所教学段
五年级
所属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时数
1
活动目标
1、掌握logo语言的基本命令:FD、BK、RT、LT;
2、学会利用小海龟绘制等边三角形;
3、掌握三角形内外角知识;
使用材料
1、黑板;2、量角器;3、乐高积木;4、电脑
活动准备
15孔梁3块、梢3个、小人一个
联系-Connect
(联系学科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具体资源及环境
等边三角形如何绘制
用尺子绘制等边三角形
检验学生等边三角形知识
笔、纸、尺、量角器
建构-Construct
(学生借助乐高积木模型建构知识)
活动过程
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具体资源及环境
用乐高积木展示等边三角形
小组制作乐高等边三角形积木,讲解制作过程与内外角关系
学生动手模拟小乌龟的绘制过程
乐高积木
反思-Contemplate
(引导学生评价和反思实践活动的成果)
活动过程
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具体资源及环境
利用PC Logo演示另外一种等边三角形的绘制方法
提问此三角形内外角与方法一的区别
1、利用乐高模型,演示方法二的绘制步骤,了解内外角的大小
2、利用logo绘制
不同的出发角度,影响内外角的计算,亦告诉学生同一个图形都有不同的logo语言编程
乐高积木与计算机
延续-Continue
(布置课堂或课后的延续任务)
活动过程
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具体资源及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