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第一学期张家口一中西校区、万全中学高二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 历史
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卷高二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考试内容: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专题二。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鲜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各国国君对各家“兼而礼之”。
这反映出A.学术争鸣导致政治纷争B.汉代崇尚多元文化并行C.诸子百家取得并重地位D.政治需求助推文化繁荣2.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
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这说明荀子A.违背了儒学的基本信念B.实现了儒法的完美结合C.关注现实充满事功精神D.政治诉求有理想化倾向3.墨家的“兼爱”,强调“爱”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对一切人都是一律同等之爱即“爱无差等”,这与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是有所不同的,儒家主张的“爱”是有等级的,即“爱有差等”。
造成儒墨两派观点不同的根源是二者A.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B.关注的社会群体不同C.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D.受统治者关注度不同4.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
”这说明当时A.儒家与法家追求的目标相悖B.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C.以仁义治天下成为主流意识D.法家意识到教化作用的局限5.战国时,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所取代,人性善恶的讨论成为争鸣的主题。
据此可知,当时A.对人类共同本性的探讨成为潮流B.性恶论顺应了专制集权发展需要C.强化社会秩序成为诸子思想共识D.社会政治结构变动影响观念变迁6.从西汉以后,对孔子的思想就不断有新解释出现,其中强调中央至高无上的权威却是孔子本人未曾提及的。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44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6分)1. 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
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同时他又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这反映黄宗羲( )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B.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C.主张恢复宰相制度D.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巢2.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
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
这说明( ) 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 B.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3、《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
”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 )A.思想统一B.三纲五常C.君权神授D.以刑辅德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5、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曾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
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 )A.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B.思想博大精深但具有封闭性C.以追求天理为治学目标D.其治学方法是格物致知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师大实验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师大实验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
”该学者旨在强调A.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C.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D.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参考答案:C依据材料中“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可知反映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地域性,但不能以此说明近代思想解放都具有地域性,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进行阐释,故B项排除;依据材料中“时毛风潮”“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等信息可得出作者更强调“思想革命”,比“时毛风潮”更具有积极意义,即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两者进行比较,故D项排除。
2. 1964年12月12日,毛泽东对文艺界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这实质上说明:A.毛泽东大力贯彻“双百”方针B.“双百”方针在执行中遇到挫折C.毛泽东提倡社会主义艺术D.当时文艺界存在突出问题参考答案:B3. 戊戌变法运动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D.促进思想启蒙参考答案:D4. 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
”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为了A.加强国防力量B.提高国际地位C.建立科研体系D.服务生产发展参考答案:A由材料信息“出于战备考虑”可知,建国初期我国的“科研战略”旨在发展与军事相关的技术,提高我国的国防力量,故答案为A项。
当时我国“科研战略”的目的在于军事方面,国际地位、科研体系、服务生产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CD项。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试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试题考试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3.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4.本试卷考试内容: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二。
第I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共计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2、《孟子·滕文公上》中写道:“夫仁教必自经界(土地分界)始。
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
经界既正,分田致禄,可坐而定也。
”这表明孟子认为3、荀子在《荣辱》篇中指出:“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
尧舜者,非生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
”在此荀子“人之性恶”“为民生利”“君舟民水”“仁义”和“王道”4、先秦时期一位思想家颂扬道而贬低人的力量,认为政治干涉是罪恶的渊薮,如果让百姓任其自然,他们将和大自然以及彼此之间和谐相处。
这位思想家应是5、《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于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6、“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反映了“无为”“兼爱”“王道”观点7、春秋到汉初的学术发展,从“百家争鸣”历经“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基本特点是8、“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的这一说法C.批判了文化专制主义政策D.本末倒置,没有抓住矛盾的焦点9、《汉书》记载,汉高祖刘邦令“举民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同“率”)众为善,置以为三老(古代掌教化的乡官)”,这一举措表明10、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考试内容: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专题二。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鲜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各国国君对各家“兼而礼之”。
这反映出A.学术争鸣导致政治纷争B.汉代崇尚多元文化并行C.诸子百家取得并重地位D.政治需求助推文化繁荣2.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
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这说明荀子A.违背了儒学的基本信念B.实现了儒法的完美结合C.关注现实充满事功精神D.政治诉求有理想化倾向3.墨家的“兼爱”,强调“爱”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对一切人都是一律同等之爱即“爱无差等”,这与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是有所不同的,儒家主张的“爱”是有等级的,即“爱有差等”。
造成儒墨两派观点不同的根源是二者A.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B.关注的社会群体不同C.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D.受统治者关注度不同4.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
”这说明当时A.儒家与法家追求的目标相悖B.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C.以仁义治天下成为主流意识D.法家意识到教化作用的局限5.战国时,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所取代,人性善恶的讨论成为争鸣的主题。
据此可知,当时A.对人类共同本性的探讨成为潮流B.性恶论顺应了专制集权发展需要C.强化社会秩序成为诸子思想共识D.社会政治结构变动影响观念变迁6.从西汉以后,对孔子的思想就不断有新解释出现,其中强调中央至高无上的权威却是孔子本人未曾提及的。
2020届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三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4.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的教育体系中,执行教育任务的有“师”和“儒”两种人,这两种人都是官吏。
春秋时期,官师分离,“师”“儒”流入民间,处于政体基层的“乡校”有的成为民间私塾。
这种变化A. 与察举制的推行密切相关B. 推动了完备教育体系的形成C. 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D. 得益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官师分离,‘师’‘儒’流入民间,处于政体基层的‘乡校’有的成为民间私塾”等信息来看,出现了由“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的转变,这一变化有利于摆脱官府控制,推动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故答案为C项;西汉时期实行察举制,排除A项;B项中的“完备教育体系”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一变化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排除D项。
2.据《史记》载,秦朝在各地的纪功刻石中,宣扬仁义道德称颂皇帝“原道至明”“体道行德”,“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纲纪。
外教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
这反映出秦朝A. 注重褒贬各类官员的文治武功B. 凭借国家政权强力推行礼制教化C. 实现了神权与皇权的密切结合D. 使法家思想呈现出世俗化的特点【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宣扬仁义道德”以及称颂皇帝是履行这一标准的表率等信息可以看出,秦朝凭借国家政权,强力推行礼制教化,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各类官员的褒贬,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神权,排除C项;材料表明法家思想受到儒学的影响,而不是呈现出世俗化的特点,排除D项。
3.大夫在先秦是君主身边非常重要近官,但秦汉以来,“诸大夫”逐渐泛指一般的士人,在宋时,大夫已经成为医生职业的代名词。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衔接班)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衔接班)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80.0分)1.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这表明()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D.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2.北魏创立的均田制,隋朝到唐初一直沿用,这一制度旨在()A. 确立土地私有制B. 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C. 打击官僚地主的势力D. 杜绝土地兼并的问题3.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4.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这种“自治的社会”形成的根源是()A. 地方制度的不完善B.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C.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 中央集权的削弱5.“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
”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是()A. 白银大量使用B. 贸易繁盛C. 工商业繁荣D. 交子的使用6.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
2019-2020 学年第⼆学期3 ⼆⼆考⼆⼆年级(普实班)历史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卷Ⅰ(选择题共60 分)⾮.选择题(共40 ⾮题,每⾮1.5 分,计6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个最佳选项)1.⾮周初年,周王对殷王的祖先神进⾮了改造,改造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缘关系,⾮是整个天下的保护神。
周王此举有利于A.强化⾮缘宗法B.维护尊卑关系C.凸显宗教信仰D.加强⾮化认同2.中国古代社会的建构⾮式是⾮缘⾮不是契约,⾮缘联结组成家族,家族成为政治的基础,以家族为核⾮的⾮缘关系扩张为政治关系,形成君⾮权威相得益彰的政治体系。
这表明古代中国A.分封制的影响深远B.君主权⾮⾮度集中C.家国同构格局明显D.家族观念⾮分浓厚3.春秋时期,郑国在泰⾮下有⾮块封地,叫作枋(bēn g)⾮,原为周王封给郑国作为祭祀泰⾮的费⾮;鲁国在许国有⾮块封地,叫许地(今河南许昌)。
公元前715 年,郑鲁两国协商,本着就近原则将两块封地交换。
这反映出A. 经济发展促进了⾮地私有化B. 诸侯国交往更注重现实利益C. 诸侯国封地所有权观念淡漠D. 礼法制度已失去普遍约束⾮4.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中国后,在更加⾮阔的国⾮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同轨、书同⾮、钱同币,⾮同伦、统⾮度量衡”等⾮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
这在⾮定程度上说明A.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B.地⾮设郡县最先在秦朝推⾮C.国家统⾮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倡者5.两汉孝廉约有7 万4 千余⾮,是最受重视的察举科⾮。
有学者统计能确定孝廉家世者184 ⾮,情况如下:下表两汉时期孝廉的家世情况表A.阻碍政府选拔⾮才B.遗留世袭选官特征C.重视儒家道德规范D.扩⾮⾮众参政途径6.徐天麟先⾮在《⾮汉会要》中说:“汉祖⾮兴,取周秦之制⾮兼⾮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40个小题,80分)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2.武汉大学冯天宇教授等撰著《中华文化史》,研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如“隋唐:隆盛时代”,那么两宋时期的文化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应该是A.从神本走向人本B.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C.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D.沉暮与开新3.杜维明著书说,“东亚的发展虽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却不只是西方模式的翻版,都有血肉相连的关系。
……儒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理解正确的是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起决定作用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4.张琳同学在某古籍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如果把其引用于论文写作,最贴切的论点应是A.“三纲”为天经地义,“五常”乃人伦道德标准B.顺应民意的统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持国家稳定C.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D.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5.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了变革的作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子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穿铠甲的贵族骑兵同归于尽了。
”这从本质上说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到欧洲后A.大大改善了欧洲各国的军事装备B.促使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C.导致了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6.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衔接班,含解析)
B. 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
C。 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丧失
D. 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之际思想,儒家思想遭到批判继承,挑战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属于早期启蒙思想,李贽等思想家仍属于地主阶级代表,A错误,D错误;明清之际,宋明理学地位仍然占统治地位,C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道家和儒家的共同主张,解题的关键是找出选项中各自的个性,进行排除即可。
11。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 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 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 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 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中“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文学越来越接近市民的生活,即世俗化的发展趋势。故选D项。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效信息“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由此可见是宗族治理主要是由于中国传统经济模式的,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决定的,本题选择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农业经济特点·小农经济
5。“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这段材料所反映 是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4.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这种“自治社会”形成的根源是( )
A。 地方制度的不完善 B.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实验班) Word版含解析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开学检测历史试题(实验班)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场、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选题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墓葬中,河北兴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
河南新郑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 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C. 铁器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D. 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是在春秋时期,A 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没有反映“牛耕”,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铁农具技术臻于成熟的标志是唐代曲辕犁的出现,排除D;B项表述准确,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
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耕作技术的进步2.下表中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闭关锁国政策是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并不禁绝海外贸易,只在广州一处,设十三行进行贸易,排除A;重农抑商政策不仅仅针对百姓,排除B;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C项中的“唯一”说法错误,排除;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最主要生产方式,汉代发明犁壁,牛耕推广,D正确。
3.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的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 构建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B. 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 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 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目“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不难指出说明的是分封制,再结合所学,分封制有利于构建基于血缘的心理认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口一中西校区、万全中学高二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命题人:康永辉时间:2019.7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烈山:其意为放火烧荒)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柱:意为“尖头木棒”),能殖百符百蔬。
”材料可以佐证A. 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B. 铁器的冶炼情况C. 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D. 神农氏创造耒耜2.《庄子》中载:“深其耕而熟耰(平整土地)之,其禾繁以滋,予终年厌飨。
”《吕氏春秋》也说:“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这表明战国时期A.小农经济发展B. 注重精耕细作C. 铁犁牛耕出现D. 农民自给自足3.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B.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D.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4.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规定: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纳税一算,称“算赋”,计120钱,商人及奴隶加倍。
这一规定A. 体现了轻徭薄赋的税收原则B. 有利于促进人口的增长C. 不利于商人的发展D. 从政治、经济地位上打压商业5.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宋代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
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
这说明宋代A. 主要城市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B. 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C. 城市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演变D. 工商业市镇在沿海沿江地区兴起6.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即有浙直丝客、江西陶人前往福建沿海参加海上贸易。
十七世纪初年,在海上贸易中有手工业者的参加并提供商品。
这反映了这一时期A. 官营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B. 沿海自然经济解体C. 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融合D. 长途贩运贸易出现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皇帝却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的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禁止海外远征的根本原因是国力匮乏B. 强化专制统治是明朝制度结构上的原因C. 经济形态的差异是导致对外推动力的根本差别D. 中西交流被阻断导致中西实力易位8.《过境税声明》的发表和《海关税则》的制定,是“协定关税”制在中国近代的最早实施。
作为清政府方谈判代表的耆英,沾沾自喜地向朝廷报告说,实行《海关税则》不会减少关税收入,“通盘合算,实属有赢无绌”。
这说明清政府A. 重视外交谈判技巧的使用B. 现代市场竞争意识淡薄C. 看到了工业文明的先进性D. 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9.《南海县志》卷21载:(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在简村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A. 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B. 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C. 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D. 是中国古代手工作坊的发展10.钱乘旦评价某一件事时说:“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
”这一事件A.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 实现了自强求富目的C. 促进了民族工业初步发展D. 以建立民主制为目标11.《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其主张:“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由此可见,张謇认为A. 实现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B. 兴办商务是西方富民强国之根本所在C. 中国应该农、工、商业同步发展D. 兴办实业是实现富国御侮根本之道12.1948年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81亿元。
至1949年4月时增至5万亿,至6月更增至130万亿,比十个月前初次发行时增加二十四万倍。
金圆券钞票面额不断升高,最终出现面值一百万元的大钞,但仍不足以应付交易之需。
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当时A. 社会通货膨胀严重B. 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C. 国民经济建设成果显著D. 国统区经济逐渐繁荣13.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蜡、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治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材料说明列强的商品输出A. 对中国社会传统的经济生活影响很小B. 使中国传统的经济迎来了发展机遇C. 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D. 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14.1934年顾颉刚创办《禹贡》半月刊指出:“要把我们祖先开发的土地算一个总账,合法地承受这份我们国民应当享有的遗产……世未有于其田同院舍经界不明而能尽其保守之责者,亦未有于国家版图茫无所知而能发动其正确之爱国观念者。
”据此推知,近代古地理研究热A. 反映了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B. 是爱国主义在史学研究中的体现C. 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表现D. 满足了人们对历史知识的需求15.民国初年,社会生活出现“男人剪辩、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的局面。
这些社会生活表明A. 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面临倒台B. 传统价值观正统地位出现松动C. 民族危机冲击传统社会观念D. 国人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观念16.1924年12月,北京公交开通有轨电车,坊间出现了“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
”的竹枝词,其中“来往行人上下忙“反映了A. 新式交通工具触犯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 新式交通工具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C. 市民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 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改进交通工具的诉求17.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近代缫丝业只有56家,战后4年之间共增开34家,超过总和的一半以上。
导致此种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大机器生产的广泛使用B.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 列强减少对华资本输出D. 政府推行鼓励兴办实业政策18.光绪十四年(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印度、日木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遐迩周知。
据皖南茶照总局(征收茶税的机构)具详,……十三年统计亏银将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寒,即皖南山户园户因之交困。
”上述材料说明A.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掠夺的重点发生了转移B. 中国的出口性农副产业无法掌控自身命运C. 中国经济未被真正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 四方列强的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19.1945年,八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
据史料载,到1946年底,迁川工厂联合会的390家会员厂仅存100家,而开工者只有20家。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官僚资本的挤压B. 美国经济大力渗透C. 封建官府的排挤D. 民族资本经营不善20.1953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
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
改建、扩建。
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编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
”由材料可知毛泽东明确A. 肯定发展公有制对工业化的价值B. 将私有经济全部改造为国营经济C. 通过多种所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D. 总路线是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21.1960年冬,中共中央决定在计划管理上注意综合平衡,同时对不同经济成分实行不同的计划管理方法。
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 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B. 缓解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C. 妥善地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对立D. 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22.媒体指出:当安徽、四川等部分地区的制度创新收益被中国的经济决策层和广大农民群众所深刻理解后,“包产到户”的制度变迁就转变成为中国农村整体而言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这表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革A. 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推进B. 起源于自发的倡导和组织C. 达成自上而下的完全一致D. 突破了意识形态的顽固制约2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在这里“消失”的原因应是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端B.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 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24.1983年,我国种植业在农业产值中已降到62.1%,林牧副渔业比重上升到37.9%.1983年粮食商品率由1978年的49%提高到55%.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得到扩大B. 经济体制改革获得根本性的突破C. 非公有制经济发挥主导作用D.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25.1924年12月,北京公交开通有轨电车,坊间出现了“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
”的竹枝词,其中“来往行人上下忙“反映了A. 新式交通工具触犯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 新式交通工具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C. 市民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 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改进交通工具的诉求26.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
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A. 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B. 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C. 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D. 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27.地理大发现之后,商业的发达已经使得买卖双方只要签订合同,或者集中在专门的交易所就可以进行贸易活动,不一定需要现货成交。
16世纪,欧洲的商业投机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大大超越了中世纪行会限制下的范围。
这体现的是A.商业革命B. 政治革命C. 工业革命D. 价格革命28.对人类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打开了新旧大陆不知多少世纪的隔绝状态。
“这”指的是A. 哥伦布发现美洲B. 郑和下西洋C.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D. “三角贸易”29.1602年经议会批准,在爪哇岛的万丹,荷兰各种私营贸易公司合并为一家大的垄断公司一荷兰东印度公司,这使各个资本家(公司的各单个股东)减少了由于经营殖民地事业可能发生的危险。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建立A. 标志着荷兰出现了垄断组织B. 使西欧兴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C. 适应了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D. 说明荷兰垄断了世界航海运输业30.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
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 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 欧洲商路中心转移C. 货币贬值,物价上涨D.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31.英国1815年制定的《谷物法》,限制外国谷物进口;1846年皮尔政府正式废除《谷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