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总复习专题
中考地理七八年级总复习资料(页)
初中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3)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4)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一大西洋一麦哲伦海峡一太平洋一菲律宾群岛一印度洋一好望角一大西洋一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一一地球仪(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2)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3)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4)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5)经、纬线的特点:(6)特殊的经、纬线特 点经 线纬 线形状特征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长度特征经线长度都相等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①特殊纬线赤道一一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人们规定:0° —30°为低纬度;30° —60°为中纬度;60° —90°为高纬度。
②特殊经线0。
经线一一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一一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 一致国际上规定20° W 和160° E 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
如:15° W 位于东半球;165° E 位于西半球。
中考地理总复习
邻国
中国陆上疆界从中朝边界 起,至中越边界止,长约 2万公里,与14个国家接 壤。
中国自然地理
地形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 高原、山地、丘陵、平原 、盆地等地形。
气候
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包括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 带等气候类型。
水文
中国河流众多,包括长江 、黄河、珠江、黑龙江等 重要河流。
中国人文地理
世界人文地理
人口分布与文化
介绍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情况, 以及不同地区所特有的文化特征
。
经济发展
概述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
济特点。
城市与城市化
介绍世界各地的城市特点,以及 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
决方案。
0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护
1 2
环境保护的概念
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措施,预防和治理环境污 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和社会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度停留。
仔细审题
读题要仔细,理解题意,避免 因误解题目而失分。
善于利用地图
地理考试中地图是重要的答题 工具,要善于利用地图,联系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注重细节
注意细节问题,如单位换算、 图例识别等,这些细节问题往
往影响最终的得分。
应试策略
全面复习
复习时要全面,不要遗漏任何 一个知识点。
练习模拟题
多做一些模拟题,提高解题能 力和应试技巧。
制定复习计划
根据考试大纲和自己的实际情 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做 到有的放矢。
强化重点
对于重点知识点,要重点复习 ,强化记忆。
注重总结
复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总结 知识点、解题方法等,加深对 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地理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归纳一、地球与地球运动1.地球的基本形态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
地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2.地球的运动和昼夜、春秋之变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转动一周,地球上的人看到的是太阳从东边升起,经过天空的南部,最后从西边落下。
这种现象就是昼夜交替的原因。
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年绕行一周,公转速度约为每秒29.8千米。
这导致太阳每天的位置都不同,季节也随之变化。
3.地理坐标与世界时区地理坐标是指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经度和纬度。
纬度表示地球上的一个位置距赤道有多远,经度表示一个位置在地球上的东西方方向上的位置。
世界时区的设置是为了便于人们统一时间,因为地球自转一周,时间上即相当于360度,因此世界上将地球以0度为中心分为24个时区。
二、地球与地图1.地球资源与环境地球上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造资源。
自然资源可以细分为非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自然资源。
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海洋污染、缺水等。
2.地图投影与地图符号为了便于理解地球的空间关系,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被投射到了一个平面上形成了地图。
不同的地图投影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变形问题。
地图符号是在地图上标示出各种地理信息的符号和标记,可以方便人们的阅读和理解。
三、人口与城市1.人口问题人口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国家或地球上某个地理位置上居住的人口总和。
人口增长问题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增加或减少的问题。
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各种方面上的分布情况。
2.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指一定范围内,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行政管理在城市中心集中的区域。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并开始向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转变的过程和规模。
四、农业与工业1.农业问题农业是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从事耕作、畜牧和渔业等活动的总和。
常见的农业问题包括粮食安全、耕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问题、农业技术与发展等。
2.工业问题工业是指利用机械、电力、化学等现代科技手段生产各种化工产品、机械产品等货物或者提供服务的经济活动。
初中地理复习专题复习课件
初中地理复习专题复习课件篇一:初中地理专题复习专题一全国领先个性化教育品牌专题复习一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一、知识梳理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6371千米。
大小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5.1亿平方千米。
作用:便于了解地球面貌及地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地轴:人们遐想的地球自转轴两极:地轴与地表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点。
概念: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特点:形状为圆;长度不等;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概念:给纬线标定的度数。
纬度分布规律:以赤道为00,南北各分作900 表示方法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
地球仪点和线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
概念: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特点:形状为半圆;长度都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概念:给经线标定的度数。
经度分布规律:以本初子午线为00向东西各分作1800表示方法:°经线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
°经线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
经纬网概念: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作用:确定地面某一点的地理位置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概念: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一天,约24小时昼夜更替;地理意义出现地方时差:较东地点的地方时刻较早平运动方向发生偏向南半球左偏全国领先个性化教育品牌概念: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公转周期:一年约365日6时9分10秒1、昼夜长短的变化 2、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理意义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4、四季的变化 5、五带的划分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2、关于地球大小的一些数据:赤道半径_______Km,极半径______ Km,平均半径_______ Km,赤道周长_______ Km,地球表面积_______亿Km2.归纳整合: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①麦哲伦环球航行;②海上远处驶来帆船,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的底部;③“登高望远”、“月食”现象;④卫星在太空拍摄地球的照片。
初中地理总复习(十七)南方地区
第十七单元南方地区考点一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长江三角洲基础梳理㊀㊀一㊁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地理位置:南方地区大体位于A①㊀秦岭㊀ B②㊀淮河㊀以南ꎬC青藏高原以东ꎬ东临D东海㊁南临E南海ꎮ(2)地形:地形复杂多样ꎬ东西差异明显ꎮ西部以③㊀高原㊀㊁盆地为主ꎬ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㊁低山和丘陵ꎮ地形区:a④㊀长江中下游㊀平原㊁b四川盆地㊁c云贵高原㊁d东南丘陵ꎮ山脉:1武夷山㊁2南岭㊁3雪峰山㊁4⑤㊀巫山㊀ꎮ云贵高原⑥㊀石灰岩㊀分布广泛ꎬ是典型的⑦㊀喀斯特㊀地貌ꎬ雨水易渗漏ꎬ表土易流失ꎬ不利于发展农业ꎬ但是山奇水秀ꎬ有利于发展旅游业ꎮ(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㊁热带季风气候ꎮ夏季高温多雨ꎬ冬季温暖湿润是南方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ꎮ(4)植被和土壤:南方地区植被类型为热带和亚热带⑧㊀常绿阔叶林㊀ꎮ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ꎬ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 红土地 ꎮ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气候湿热ꎬ水热条件优越ꎬ地势低平ꎬ河湖密布ꎬ灌溉条件良好ꎮ(2)水田农业区土地利用类型水田农作物粮食作物水稻经济作物甘蔗㊁油菜㊁棉花等热带㊁亚热带水果柑橘㊁香蕉㊁菠萝等作物熟制长江中下游平原:⑨㊀一年两熟㊀珠江三角洲:一年三熟二㊁长江三角洲1.江海交汇之地(1)范围:长江三角洲包括A㊀上海㊀市ꎬB江苏省南部和C浙江省的北部ꎮ(2)地理位置及重要性: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ꎬ濒临东海和黄海ꎬ地处 ㊀江海交汇㊀之地ꎬ沿江沿海港口众多ꎮ依托 ㊀长江㊀干支流发达的水运ꎬ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ꎻ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ꎬ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ꎮ(3)我国形成了 弓箭型 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ꎬ由上图可知 箭 是指 ㊀长江㊀ꎬ 弓 是指东部沿海经济带ꎬ 箭头 位置是指长江三角洲地区ꎮ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地位: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ꎬ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ꎬ核心城市是㊀上海㊀ꎮ(2)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ꎬ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ꎮ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ꎬ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㊀辐射带动㊀作用ꎮ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ꎬ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ꎮ(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ꎬ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同城效应 )ꎮ这种生活方式借助的条件是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ꎮ3.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ꎬ主要包括:(1)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ꎮ(2)别具特色的水乡风貌:江苏的周庄㊁同里ꎬ浙江的乌镇㊁西塘等ꎮ(3)传统水乡文化:传统的戏曲文化㊁茶文化㊁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ꎮ重难点拨㊀㊀长江沿江地带的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长江流域东西部优势互补㊀㊀例㊀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ꎬ也是我国东西部交通的大动脉ꎬ长江干支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ꎮ读长江干支流示意图ꎬ回答(1) (2)题ꎮ(1)(2019山东淄博期末ꎬ11)图中长江沿岸的港口城市和交汇支流ꎬ对应正确的是(㊀㊀)㊀㊀A.① 宜宾 雅砻江B.② 重庆 岷江C.③ 武汉 汉江D.④ 南京 湘江(2)(2019山东淄博期末ꎬ12)关于长江水文特征的叙述ꎬ正确的是(㊀㊀)A.金沙江河段河谷宽坦ꎬ流速缓慢B.宜昌以下流速锐减ꎬ河道蜿蜒C.长江流量稳定ꎬ没有明显季节变化D.下游水量大ꎬ水能资源蕴藏极为丰富解析㊀(1)本题考查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沿岸城市分布ꎮ对应正确的是Cꎮ① 宜宾 岷江ꎬ② 重庆 嘉陵江ꎬ④ 湖口 赣江ꎮ(2)本题考查长江的水文特征ꎮ宜昌以下河段落差较小ꎬ流速锐减ꎬ河水流速减缓ꎬ泥沙淤积ꎬ河道蜿蜒ꎮ金沙江河段位于上游地区ꎬ落差大ꎬ水流快ꎮ长江流域位于我国季风区ꎬ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ꎬ这里夏秋季节多雨ꎬ冬春季节少雨ꎬ流量随降水的季节变化而变化ꎮ下游水量大但落差小ꎬ水能资源主要蕴藏在上游河段ꎮ答案㊀(1)C㊀(2)B考点二 港澳台地区基础梳理㊀㊀一㊁香港和澳门1.特别行政区项目香港澳门位置珠江口东侧ꎬ与广东省D①㊀深圳㊀市相邻珠江口西侧ꎬ与广东省C②㊀珠海㊀市相邻组成由香港岛㊁九龙㊁ 新界 组成由澳门半岛㊁氹仔岛㊁路环岛组成续表项目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间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铁路线a③㊀京广㊀线ꎬb④㊀京九㊀线㊀㊀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1)香港:重要的国际⑤㊀金融㊀中心㊁贸易中心㊁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ꎮ(2)澳门:⑥㊀博彩旅游业㊀是支柱产业ꎮ(3)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合作优势合作模式港澳地区丰富的资金㊁技术㊁人才和管理经验等祖国内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等初期形成 ⑦㊀前店后厂㊀ 模式ꎬ港澳是 店 ꎬ珠江三角洲地区是 厂 ꎮ现在形成粤港合作模式二㊁台湾省1.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甲(1)范围:台湾省包括A⑧㊀台湾㊀岛㊁B澎湖列岛㊁C钓鱼岛等许多小岛ꎮ(2)位置: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ꎬ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ꎬ位于热带和亚热带ꎮ台湾岛北临E东海ꎬ东临F太平洋ꎬ南临G南海ꎬ西隔H台湾海峡与D⑨㊀福建㊀(省区)相望ꎮ2.美丽富饶的宝岛乙丙(1)地形:以 ㊀山地㊀为主ꎬ面积约占2/3ꎬ图乙中A台湾山脉分布在中东部ꎬB西部平原分布在 ㊀西部沿海㊀地区ꎮ最高峰C玉山海拔3952米ꎮ地势特点:东高西低ꎮ(2)气候:属于 ㊀亚热带㊁热带季风㊀气候ꎬ夏秋季节多台风和暴雨ꎮ读图丙可知ꎬ台湾岛气温分布特点为四周高中部低ꎬ受地形因素影响ꎮ图丙中同纬度的A㊁B两地降水较多的是 ㊀B地㊀ꎬ原因是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ꎬ多地形雨ꎮ(3)河流湖泊:河流短急㊁水能资源丰富ꎮ图乙中台湾岛最长的河流E是浊水溪ꎬ最大的湖泊D是日月潭ꎮ(4)台湾美称美称含义亚洲天然植物园㊁植物王国森林面积广且树种繁多(最著名的树种是樟树ꎬ特有的树种是红桧)海上米仓台湾盛产稻米ꎬ最著名的是 蓬莱米 水果之乡台湾盛产热带㊁亚热带水果兰花之乡台湾盛产兰花ꎬ香是兰花的精髓ꎬ人们把兰花称为国香㊁香祖东方甜岛台湾盛产甘蔗㊁蔗糖东南盐库海盐产量很高ꎬ是重要的海盐产地㊀㊀3.外向型经济(1)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20世纪60~90年代出口加工工业ꎬ形成 ㊀进口 加工 出口㊀型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㊀㊀(2)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ꎻ海岛多港口ꎻ吸收外国资本ꎻ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ꎮ(3)人口㊁城市a.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ꎮb.主要城市:台北㊁基隆㊁高雄ꎮ。
初中地理总复习资料(条理清晰好记)
初中地理总复习资料(世界地理)第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一:地球和地图
再见
太阳直射在 北回归 线,
节气为 冬至
B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 线,
此时北半球昼 长 夜 短 。 北极圈以内出现 极昼 现象
D 北半球昼 短 夜 长 。 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现象
9、10、11月 为北半球秋季
C
C: 9 月 23 日, 12、1、2月为
节气为 秋分
, 北半球冬季
太阳直射在 赤道 ,
此时全球 昼夜平分 。
经线
形状
圆圈
半圆
长度特点 指示方向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 缩短
东西方向
等长 南北方向
度数划分 赤道为0°,向北、 向南各划分90°
本初子午线为0°,向东、 向西各划分180°
字母代号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赤道 东西半球:20°W和160°E
纬线和纬度
60° N 30° N 0° 30°S
五带的划分
学习使用分层设色地形图
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你能够总结出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A 等高线都是闭合的还是断开的? 闭合 B 等高线上的数值是海拔高度还是相对高度? 海拔高度 C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数值是否相等? 相等 D 在图中相邻等高线高度差是否一致,一致
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A
昼夜平分
极昼
B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C
极夜
昼短夜长 D
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其变化情况的判断:
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夏至(6.22)后到冬至(12.22)
春分(3.21)后到秋分(9.23)前, 前,昼变短,夜变长;
中考地理总复习《地球、地图》专题检测(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地理试题
《地球、地图》一.选择题(共19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C.极昼极夜现象 D.地球上五带的形成2.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昼夜现象及更替B.地球绕太阳运动C.海水的潮起潮落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3.假设地球不自转,将产生的现象是()A.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B.全球各地都是白天C.有的地方总是白天,有的地方总是黑夜D.同一地方有昼夜交替现象4.(2015•某某)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关系不大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昼夜更替C.太阳东升西落 D.一天24小时5.在同一时刻,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散落着阳光.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纬度位置的差异D.地形的差异6.(2014•某某)第22届冬奥会于2014年2月7日20时14分,在俄罗斯黑海海滨城市索契正式开幕,家住某某的小明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时间2月8日0时14分.请分析,造成两个地区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及与索契时差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索契比早4小时B.地球公转,比索契早4小时C.地球自转,比索契早4小时D.地球公转,索契比早4小时7.(2015•某某)2015年6月8日,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总决赛第2场在美国某某打响,当地解说员说:“晚上好,女士们,先生们”而同一时间转播比赛的中国解说员却说:“观众朋友们,上午好!”两地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不同 B.经度不同 C.地球公转 D.季节不同8.一天当中,校园里升旗杆的影子长短有变化,主要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C.地球上有五带分布 D.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9.地球公转产生了()A.太阳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昼夜10.当地球公转到图中B点位置时,不可能有的现象是()A.印度半岛正处于多雨期B.我国内流区各河普遍进入枯水期C.的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D.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南风11.当地球运行到右图中B点时,正是一年中的()A.夏至日B.冬至日C.秋分日D.春分日12.小明翻开日历看到“夏至”的节气,此时地球运行到图中()的位置.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13.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5分,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地震,震中位于东经142.6度,北纬38.1度.请问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图中距离()处最近.A.A春分日B.B夏至日C.C秋分日D.D冬至日14.如图各考察站中,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A.昆仑站B.长城站C.某某站D.无法判断15.据你观察你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最短的时间出现在()A.3月B.6月C.9月D.12月16.读图,当地球公转到位置甲时,我国某某、某某、、某某四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某某 B.某某 C. D.某某17.在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A.热带 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18.北半球冬至日时,下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某某 B. C.某某 D.漠河19.中国科考队到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二.解答题(共11小题)20.读“我国中纬度地区某地某日太阳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显示该地区该日4:30日出19:30日落,则该地该日昼长为小时,其昼夜长短状况为(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2)此日北极地区可能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3)如果该日是“二分二至”中的某一天,则该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此后太阳的直射点将向方向移动.21.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为提倡低碳生活,节约能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13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于3月23日晚8:30拉开序幕.包括中国在内的l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 000多座城市,在当地时间晚8:30一9:30,顺次参与了熄灯接力活动.材料二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部分城市图和气候资料图.(1)于3月23日晚上8:30一9:30举行熄灯一小时活动,此时伦敦当地时间则是中午12:30﹣13:30,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运动(填“自转”或“公转”).(2)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冬季.(3)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请列举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至少写出2条)(4)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低碳环保的做法?(至少写出2点)22.(2014•某某)图1示意北半球某地冬夏季某日正午楼房的影子,图2示意不同纬度地区某日正午的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1)观察现象:图1中,夏季楼房影子比较(长/短),说明夏季正午太阳升得较(高/低).图2中,带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比较(多/少).(2)说明原因:由于地球绕着太阳的(自转/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的位置在北回归线和(纬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3)体验生活: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季节)的光照情况.23.读极点地区的太阳照射图(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地区表示黑夜,回答:(1)图中B点在五个温度带中处于带,A点在B点的方向.(2)若图中相邻经线相差45°,当B地位9:00时,A地的时间为.(3)此时是北半球的节气,资阳的昼夜长短情况为.24.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活动探究: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 1根、卷尺一个、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实践过程:(1)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2)把测量结果纪录下来,并绘图.(3)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和绘图.观测结果:上图是我市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区分一下.A图是季测绘;B图是季测绘.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拓展延伸:若A、B两图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请你分析:(1)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冬、夏)季的光照情况.(2)某某和某某两地的楼间距有何差异?某某某某(填大于或者小于).25.读地球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将图中的Q1、Q2、Q3、Q4与相应的日期用直线连接.Q1 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Q2 9月23日前后(秋分日)Q3 6月22日前后(夏至日)Q4 3月21日前后(春分日)(2)当地球由Q1公转到Q2的过程中,北半球(昼、夜)渐长(昼、夜)渐短.26.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年.(3)当地球公转到点(填字母),此时太阳直射在线上(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日称为北半球的夏至日.(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C向D转动时,我市季节变化由季向季过渡,昼夜长短变化是白天越来越(长、短),黑夜越来越(长、短).27.读二分二至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公转周期为.(2)当地球运行至A处时,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运行至B处时,北半球节气为.(3)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某某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时地球正运行在公转轨道的BC段,北半球的昼长逐日(增长、缩短).(4)当地球运行至C 处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风 B.地中海沿岸寒冷干燥C.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D.北极地区太阳终日不落.28.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地轴短线上的箭头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填代码)(2)图中大海和小山两位同学,时至深夜酣睡的是.(3)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所在的大洋是.(4)一年中,A点有次太阳直射现象.29.(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小时或天;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时间为天或年.(3)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现象;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的变化.(4)在相应位置标注北半球夏至日与冬至日、春分日与秋分日的名称和日期.30.阅读有关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自转周期约小时.图示意的是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在(重要纬线).表:夏至日我国三城市日出日落时刻(时间)地点经度纬度日出时刻日落时刻乌鲁木齐87.6°E43.8°N06:27 21:55116.4°E39.9°N04:46 19:47某某118.6°E24.9°N05:17 18:59(2)与乌鲁木齐纬度相近,但日出时刻比乌鲁木齐较早,主要原因是:.(3)的白昼时间比某某更(长或短).(提示:白昼时间=日落时刻﹣日出时刻)(4)从夏至日后,某某的白昼时间将变(长或短)日出时刻将(推迟或提早)试题解答参考一.选择题(共19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C.极昼极夜现象 D.地球上五带的形成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落和时间差异;四季变化、极昼极夜现象、地球上五带的形成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根据题意.故选:B.2.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昼夜现象及更替B.地球绕太阳运动C.海水的潮起潮落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如果不自转也产生昼夜现象,只不过有的地区永远是白昼,有的地区永远是黑夜.根据题意.故选:D.3.假设地球不自转,将产生的现象是()A.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B.全球各地都是白天C.有的地方总是白天,有的地方总是黑夜D.同一地方有昼夜交替现象解:首先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自转一周时间为24小时,所以一个昼夜是24小时.A、即使地球停止自转,也始终有一面是昼半球,一面是夜半球,对地球而言是有昼夜之分的.(只是对同一地点来说短时间内不存在昼夜之分)故不符合题意.B、地球本身是个不发光的球体,它面向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故不符合题意C、如果地球不自转,它还会以66.5°的倾斜角,绕着太阳公转,相对来说昼夜交替还会存在,因为公转的周期是一年,那么昼夜交替一次需要一年,黑夜和白天各自长达半年之久.故符合题意.D、如果地球不自转,同一地点是不会有昼夜交替(一昼夜24小时)现象的.任何一点都只会处于面向太阳或者背向太阳的一面,不会昼夜交替.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15•某某)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关系不大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昼夜更替C.太阳东升西落 D.一天24小时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一天24小时是地球自转的周期.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5.在同一时刻,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面已经散落着阳光.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纬度位置的差异D.地形的差异解: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又由于我国东西跨60多个经度,因此当我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最东边的乌苏里江面已经散落着阳光.因此可知,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故选:A.6.(2014•某某)第22届冬奥会于2014年2月7日20时14分,在俄罗斯黑海海滨城市索契正式开幕,家住某某的小明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时间2月8日0时14分.请分析,造成两个地区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及与索契时差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索契比早4小时B.地球公转,比索契早4小时C.地球自转,比索契早4小时D.地球公转,索契比早4小时解: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及时间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每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索契位于东四区,位于东八区,所以比索契早4小时.故选:C.7.(2015•某某)2015年6月8日,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总决赛第2场在美国某某打响,当地解说员说:“晚上好,女士们,先生们”而同一时间转播比赛的中国解说员却说:“观众朋友们,上午好!”两地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不同 B.经度不同 C.地球公转 D.季节不同解:地球自转导致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不同,美国某某位于西五区,与所在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也就是相差13个小时,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当美国某某为2015年6月8日晚上时,时间应在2015年6月9日上午.故选:B.8.一天当中,校园里升旗杆的影子长短有变化,主要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球体B.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C.地球上有五带分布 D.地球绕太阳不停地公转解: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一天当中,太阳的高度不同,旗杆的影子长短就有变化.故选:B.9.地球公转产生了()A.太阳东升西落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昼夜解: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根据题意.故选:C.10.当地球公转到图中B点位置时,不可能有的现象是()A.印度半岛正处于多雨期B.我国内流区各河普遍进入枯水期C.的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D.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南风解:当地球公转到B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也就是北半球为夏季;这一天北半球的昼最长夜最短;印度半岛处于多雨期;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沛的降水,我国的内流河普遍进入丰水期;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1.当地球运行到右图中B点时,正是一年中的()A.夏至日B.冬至日C.秋分日D.春分日解:由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到9月22日前后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故选:C.12.小明翻开日历看到“夏至”的节气,此时地球运行到图中()的位置.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解:从日历看到“夏至”节气时间为6月21-6月22日,地球应该运行到图中的③,此时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间为6月22日前后.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3.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5分,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地震,震中位于东经142.6度,北纬38.1度.请问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图中距离()处最近.A.A春分日B.B夏至日C.C秋分日D.D冬至日解:读图可知,A图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是北半球的春分日(3月21日前后),3月11日最接近北半球的春分日,即图中A处.故选:A.14.如图各考察站中,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A.昆仑站B.长城站C.某某站D.无法判断解:北寒带和南寒带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从南回归线到南极点之间是南寒带,从图中看出,昆仑站、某某站位于南寒带,而长城站不在南寒带.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5.据你观察你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最短的时间出现在()A.3月B.6月C.9月D.12月解: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因此所在学校旗杆正午影子最短的时间应出现在6月22日前后.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6.读图,当地球公转到位置甲时,我国某某、某某、、某某四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某某 B.某某 C. D.某某解:当地球公转到位置甲时,是北半球的夏至.夏至时,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四城市由南向北排列依次是某某、某某、、某某.因此某某白昼时间最长.故选:B.17.在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A.热带 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解: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由此可得出地球上有阳光直射的X围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也就是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18.北半球冬至日时,下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某某 B. C.某某 D.漠河解: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从南回归线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分析选项中各城市可知,其中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且由南向北依次为某某、某某、、漠河,因此北半球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某某.故选:C.19.中国科考队到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解:南极洲的暖季(即夏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我们的冬季,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去北极我们则正好相反,选择在夏季.故选:C.二.解答题(共11小题)20.读“我国中纬度地区某地某日太阳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显示该地区该日4:30日出19:30日落,则该地该日昼长为15 小时,其昼夜长短状况为昼长夜短(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2)此日北极地区可能出现极昼(极昼或极夜)现象.(3)如果该日是“二分二至”中的某一天,则该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此后太阳的直射点将向南方向移动.解:(1)该地区日出时间为4:30,日落时间是为19:30,昼长为15小时,此时是昼长夜短;(2)根据题意得知:该地的昼较长夜很短,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内应有极昼现象;(3)根据图示,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太阳的直射点会向南(赤道)方向移动.故答案为:(1)15;昼长夜短;(2)极昼;(3)北回归线;南.21.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为提倡低碳生活,节约能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13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于3月23日晚8:30拉开序幕.包括中国在内的l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 000多座城市,在当地时间晚8:30一9:30,顺次参与了熄灯接力活动.材料二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部分城市图和气候资料图.(1)于3月23日晚上8:30一9:30举行熄灯一小时活动,此时伦敦当地时间则是中午12:30﹣13:30,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填“自转”或“公转”).(2)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请列举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至少写出2条)(4)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低碳环保的做法?(至少写出2点)解:(1)于3月23日晚上8:30一9:30举行熄灯一小时活动,此时伦敦当地时间则是中午12:30﹣13:30,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运动.(2)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等.(4)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低碳环保的做法有: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在家里随手关灯、使用清洁能源、出行尽量步行等.故答案为:(1)自转;(2)暖热多雨;寒冷干燥;(3)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等;(4)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在家里随手关灯、使用清洁能源、出行尽量步行等.22.(2014•某某)图1示意北半球某地冬夏季某日正午楼房的影子,图2示意不同纬度地区某日正午的景观图.读图回答问题.(1)观察现象:图1中,夏季楼房影子比较短(长/短),说明夏季正午太阳升得较高(高/低).图2中,热带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比较多(多/少).(2)说明原因:由于地球绕着太阳的公转(自转/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的位置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纬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了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3)体验生活: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考冬季(季节)的光照情况.解:(1)结合图示得知:图1中夏季楼房的影子比较短,表明夏季的正午太阳升的高;图2中,热带的影子最短,该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比较多;(2)地球的公转造成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的移动着;(3)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为保证后排低层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楼与楼之间距离的设计应参靠冬季时的采光情况.故答案为:(1)短;高;热;多;(2)公转;南回归线;(3)北温;冬季.23.读极点地区的太阳照射图(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地区表示黑夜,回答:(1)图中B点在五个温度带中处于北温带,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2)若图中相邻经线相差45°,当B地位9:00时,A地的时间为15:00 .(3)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节气,资阳的昼夜长短情况为昼长夜短.解: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判断,该极点地区图为北极地区图,图中经纬线的度数为:从上图中看出B点的纬度是60°N,位于北温带;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看出,A点在B点的东方,从图中看出A点距北极点远,B点距北极点近,A点在B点的南方,综合起来看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从图中看出,B点的经度是135°W,位于西九区,A点的经度是45°W,位于西三区,两地相差6个时区,相差6个小时,当B地位9:00时,A地的时间为15:00;从图中看出,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北半球的资阳昼长夜短.故答案为:(1)北温;东南;(2)15:00;(3)夏至日;昼长夜短.24.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活动探究: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 1根、卷尺一个、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实践过程:(1)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2)把测量结果纪录下来,并绘图.(3)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和绘图.观测结果:上图是我市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区分一下.A图是冬季测绘;B图是夏季测绘.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拓展延伸:若A、B两图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 B 图;北方同学测绘的是 A 图.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请你分析:(1)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冬(冬、夏)季的光照情况.(2)某某和某某两地的楼间距有何差异?某某大于某某(填大于或者小于).解:实践过程:冬季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表现为正午太阳的高度角较小,夏季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因此不同季节,同一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拓展延伸:同一季节,我国南方和北方由于距离太阳直射点的远近不同,太阳的高度也不同,越向北太阳高度越低,正午的影子越长.请你分析:根据以上原理,(1)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冬季的光照情况;(2)某某位于北方距离太阳的直射点远,某某位于南方距离太阳的直射点较近,因此某某表现为阳光斜射的厉害,楼距应该大于某某.故答案为:冬;夏;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 B;A;冬;大于.25.读地球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初中地理第一轮总复习:专题七 大洲(七年级)
专题七大洲知识结构一、亚洲1、位置: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是一个地跨四个半球的大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临欧洲,南临印度洋,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邻,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2、地形:①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山脉有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④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呈弧形排列的群岛(由北向南依次是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马来群岛)3、气候: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仅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内陆地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③东部沿海地区具有明显的海洋性4、季风:读课本P8读1-8 1-9①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及南临印度洋,形成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冬季风与夏季风的比较5、河流:①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成因: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②内流区面积广大(两条著名的内流河锡尔河和阿姆河注入咸海)。
长江长度都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湄公河在我国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河流。
6、湖泊:①世界最深、淡水最多的湖泊:贝加尔湖②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③世界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死海④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巴尔喀什湖7、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六个,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日本(亚洲唯一的经济发达的国家);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是东部和南部,这里气候温和、降水较多,西部和北部人口较少,西部是干旱的沙漠,北部气候寒冷;亚洲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带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8、民族:是多民族大洲,有1000多民族,多民族国家有中国、印度,单一民族国家有日本、韩国二、欧洲1、位置:全部位于北半球,主要位于东半球,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东临亚洲,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
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完整版)完整版.doc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经纬度位置---经度范围:东经73度40分帕米尔高原乌兹别里山口(乌恰县)到东经135度2分30秒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纬度位置:北纬3度52分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到北纬53度33分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漠河县)。
2、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
3、【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峡:台湾海峡(属于东海)、琼州海峡。
5、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6、陆地相邻的国家14个(图课本9页):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是:印度;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
7、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隔黄海的有韩国、隔东海的有日本、隔南海的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其中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重要图片:P9中国的行政区划图P8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省会)表1、“郡”、“县”的名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清朝的“省”、“县”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有很大影响;2、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国家根据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3、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1)简称用本省的河湖或山名皖(安徽省的皖山)、湘(湖南省的湘江)、赣(江西省的赣江)、青(青海省的青海湖)、辽(辽宁省的辽河)、渝(重庆市的渝水-嘉陵江)、浙(浙江省的浙江)、陇(甘肃省的陇山)、贵(贵州省的贵山)、粤(广东省的珠江—粤江)、桂(广西的桂江—西江的支流);(2)简称用本身的历史名称:晋(山西)、冀(河北)、鲁(山东)、豫(河南)、琼(海南)、蜀(四川)、滇(云南)、秦(陕西)、黔(贵州是古黔地)、鄂(湖北是古代的鄂州)、粤(广东,汉初为南粤之地);(3)一省有两个简称:川或蜀(四川省)、云或滇(云南省)、甘或陇(甘肃省)、贵或黔(贵州省)、陕或秦(陕西省);第三节中国的人口★重要图片:P11和P131、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19.57%,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全
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4、利用经纬网定位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初中地理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归纳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下面是初中地理全册的知识点归纳,以便更好地复习:
1.自然地理部分:
(1)地球的结构和地理坐标:
-地球的结构:地核、地幔、地壳;
-地理坐标:经度、纬度、赤道、南北极。
(2)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
-地球自转:造成昼夜交替;
-地球公转:造成四季变化;
-黄赤交角和地球倾斜:季节变化的原因。
(3)大气环境和气候: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氮气、氧气、水蒸气等;
-气温和气压的分布:热带、温带、寒带;
-大气循环和气候:风、水循环等;
-气候类型和地理要素: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4)陆地与水体:
-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
-地形与地貌:山脉、平原、高原等地理要素;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河流、湖泊、水库。
2.人文地理部分:
(1)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图;
-城市的功能和规模:首都、港口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等。
(2)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类型和农业区划:谷物种植、畜牧业、特色农产品等;
-工业类型和工业区划:重工业、轻工业、工业园区等。
(3)交通与通讯:
-交通工具与交通方式:陆路、水路、空运等;
(4)城乡规划与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和展示:城市绿化、城市规划建设;
-环境污染与保护: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等。
以上是初中地理全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你取得好成绩!。
初中地理课件 地理总复习
C.中国地图 D.亚洲地图
3、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D )
A.发达国家多数在西半球
B.使用联合国工作的语言的居民, 多数在西半球
C.0º和180º经线是划分东西半球的 界线
D.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多数在东半 球
第四轮 综合题
(团结就是力量)
一.读诗《大林寺桃花》,回答下列问题:
7、在野外,常用确定方向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南针定向 北极星定向 太阳定向 太阳和手表定向
8、比例尺就是__图_上__距_离__与__实__地__距_离_之 比,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
9、比例尺表示的方式有_数__字_式____、 _文_字__式_、_线_段__式___。
15.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陆地大于海洋,南半球陆地面积小
于海洋
B 陆地大部分在北半球,海洋大部分在南 半球
C 南半球和北半球的陆地都大于海洋 D 世界最小的大陆是格陵兰大陆
17.关于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的说法,正确 的是
A 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的分界线
B 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A 1:300
B 1:3000
C 1:3000000 D 1:300000000
25.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 行,如果两人前进方向保持不变,将会出现 的情况是
A 甲乙两人都可以回到出发地点 B 乙能回到出发地点,甲则不能 C 甲能回到出发地点,乙则不能 D 甲乙两人都不可能回到出发地点
20.在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点间距 离为14.8厘米,那么实地距离为
A 7.4千米 C 29.6千米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知识点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知识点1.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格局和自然、人文现象发展、演变规律的综合科学。
它包括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个方向,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等多个学科。
2.中国地理的基本特点:中国地理的基本特点有“天高地厚、地域广大、多样性鲜明、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复杂、资源丰富、东西南北差异大”的特点。
3.世界地理的基本特点:世界地理的基本特点有“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气候多样、生物丰富、资源分布不均、人文景观丰富”的特点。
4.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地球的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运动主要有构造运动和地理运动两种,构造运动包括地壳变形和地壳漂移,而地理运动包括地震、火山活动和地貌变化。
5.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方面。
中国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和河湖等。
气候分布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变冷和变干,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等。
6.中国的经济地理特点:中国的经济地理特点有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东北和长三角地区工业化程度高、中部地区农业较为发达、西北地区农牧业发展、西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等。
7.世界的自然地理环境:世界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七大洲、大洋、山脉、河流、草原和荒漠等方面。
世界的自然地理环境丰富多样,有亚马逊雨林、非洲大草原、北冰洋、喜马拉雅山脉和尼罗河等。
8.世界的经济地理特点:世界的经济地理特点有北美地区发达、欧洲地区工业化程度高、东亚地区制造业发达、非洲地区经济欠发达、南亚地区农业占比高等。
9.人口与城市:人口和城市的关系非常密切,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区,而人口数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城市的规模和发展。
人口数量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会带来诸多问题,如城市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
10.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将地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可以将地理空间信息综合、管理和分析。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11中国的自然资源
A.非可再生资源
B.常规能源
C.清洁能源
D.新能源
(2)正安县对页岩气的使用,其影响主要有
()
①改善大气环境 ②完全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③就业机会增多 ④
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题探究] (1)抓住关键信息点❶,页岩气属于天然气范畴,为非
可再生资源,属于常规能源,也是清洁能源,但不是新能源,故选D
干旱区
非季风区
高原、山地
难以利用的土地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盆地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问题
解决措施
耕地
面积日益减少 必须切实保护耕地;适当开垦荒地
林地
滥伐森林
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 林, __采__育__结__合__,永续利用
草地
超载放牧或弃 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 牧毁草开荒 _建__设__人__工__草__场___等
2.片面地认为“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所以我国土地资 源非常丰富”。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土地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而且我国在通常状况下难以利 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虽然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类型齐全,但“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链接中考 (2019年广东中考)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已被广泛利用于生产生活 中。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读中国太阳能分 布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有关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B.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贫乏区”
(完整word版)初中地理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归纳(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初中地理总复习--知识总结(全册)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 0 1 2 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初中地理 地形的运算 专题总复习
初中地理地形的运算专题总复习1. 海拔的计算- 定义:海拔是指地面点与海平面之间的垂直高度差。
定义:海拔是指地面点与海平面之间的垂直高度差。
- 计算方法:海拔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地面点与海平面的高度差来实现。
一般使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其他测量工具来测量高度。
计算方法:海拔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地面点与海平面的高度差来实现。
一般使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其他测量工具来测量高度。
- 相关概念:相关概念:- 地质高原: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地带,一般地形起伏不大。
- 丘陵地貌:指海拔在100-500米之间的地带,地势起伏较大。
- 平原:指海拔在100米以下的地带,地势平坦。
2. 斜坡的计算- 定义:斜坡是指地面的倾斜度。
定义:斜坡是指地面的倾斜度。
- 计算方法:斜坡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然后求出其倾斜角来实现。
斜坡的倾斜度可以用百分数或角度来表示。
计算方法:斜坡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然后求出其倾斜角来实现。
斜坡的倾斜度可以用百分数或角度来表示。
- 相关概念:相关概念:- 陡坡:指斜坡倾斜非常陡峭的地方,倾斜度较大。
- 缓坡:指斜坡倾斜较缓的地方,倾斜度较小。
- 坡度:指斜坡的倾斜程度,可以用百分数或角度来表示,例如30%或30°。
3. 河流的计算- 定义:河流是指地表水在一定比例下聚集而成的河道。
定义:河流是指地表水在一定比例下聚集而成的河道。
- 计算方法:河流的计算一般涉及到流速和流量的计算。
流速是指水流通过某一地点的速度,可以通过测量水流通过某一点的时间和距离来计算。
流量是指水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地点的体积,可以通过流速和截面面积的乘积来计算。
计算方法:河流的计算一般涉及到流速和流量的计算。
流速是指水流通过某一地点的速度,可以通过测量水流通过某一点的时间和距离来计算。
流量是指水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地点的体积,可以通过流速和截面面积的乘积来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总复习专题1.地理计算与应用专题2.地球专题3.地图专题4.世界的地形专题5.世界的气候专题6.世界的农业专题7.世界的海陆,重要的河流、湖泊、海峡和运河专题8.世界的自然资源专题9.世界的工业专题10.重要的分界线专题地理学科专题划分建议一.地理计算与应用专题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三项之中,知道其中两项数值,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的数值)(2)量算实地距离注意:单位换算的问题。
图上距离的单位一般用厘米,实地距离一般用千米,其换算公式:1千米=100000厘米。
2.地面高度的计算:(1)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地面某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A.A、B两点的相对高度=A海拔—B海拔(取绝对值)B.陡崖的相对高度(n—1)d≤H<(n+1)d(n为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为等高距)(3)海拔与气温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注意:(1)该类型的计算一般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
(2)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高度的单位一般是米。
(3)计算时,应该首先确定海拔基线,明确等高距,即可确定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3.人口方面的计算:(1)人口密度=人口数/总面积注意:人口密度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内常住人口数为计算单位,计算时注意人口数与总面积的位置和单位。
(2)人口自然增长率A.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或者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人口/总人口×100%B.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C.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注意:A.当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正增长,表示人口增加;当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处于稳定状态,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当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负增长,表示人口减少。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并不一定表示人口减少。
若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大于0的范围内下降(例如从1.2%降到0.8%),则人口仍然处于增长状态,只是增长的速度变慢了。
4.气候方面的计算(1)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2)气温年较差=最热月气温-最冷月气温(3)日平均气温=(2时+8时+14时+20时)的气温和/4(4)年降水量=各月降水量之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该地的多年平均降水量)5.有关时间的计算(1)已知某地经度,求所在的时区的计算公式是:某地经度÷15=时区数(保留整数,小数点后四射五入,若该地在东经度,则为东时区,若该地为西经度,则为西时区)或者(某地经度+7.5)÷15(商几就是几)(2)已知某地区时和两地时区数,求另一地的区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或者-)1小时×两地的时区差(3)日界线两侧日期的变更采用口诀法:“东东西,减一天”,“西西东,加一天”。
(即自东12区向东,过日界线,进入西12区,日期减一天;自西12区向西,过日界线,进入东12区,日期加一天)6.同经线或纬线上距离的计算:同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约为111千米。
赤道上,经度相差1°,距离也大约为111千米。
二.地球专题 1.地球的形状:(1浑天说球体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3)地球的真实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3.经线和纬线:6.经纬网的作用:准确的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注意:在地球仪上,除0°纬线、0°经线、180°经线外,度数相等的纬线和经线都各有两条,所以在写经度数和纬度数时,必须准确的判定和写出E 、W 、N 、S 。
7.地球的运动 (1)自转和公转 (2)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三.地图专题 1.选择适用的地图(1)根据使用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去公园游览,需要需找景点,应选择公园导游图;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选择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的地点,应选择世界政区图;了解我国省区的分布情况,应选择中国政区图;想去山地越野,需要地形图。
(2)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比例尺的地图。
要想了解一个区域的详细情况,应选择比例尺大的地图;要想了解一个区域在世界中的位置,或者它与周围区域的关系概况,应选择比例尺小的地以及有无阳光直射现象的分界线66.5°纬线,即极圈66.5°N ,即 北极圈是五带中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 以及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66.5°S ,即 南极圈是五带中南温带和南寒带 的分界线, 以及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30°是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60° 是 中纬度和 高纬度的分界线运动形式 中心 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 一天或24小时①昼夜交替 ②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① 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四季交替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④五带的形成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位置北半球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A 夏至 6月22日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白昼最长,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最高 B 秋分9月23日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C 冬至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白昼最短,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最低 D 春分3月21日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图。
2.地图三要素(1)方向①地图上方向的判读:一般地图: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
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
有经纬网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判定方向。
注意:经纬网中,按经纬线判别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的差别。
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之分。
若两点在不同的经纬线上,比较两地纬线判断出南北,比较两地经线判断出东西,最后将两方向叠加在一起。
在北极点,只有一个方向,到处都是正南;在南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到处都是正北。
②北半球确定地平面方向的方法:指南针定向;北极星定向;太阳定向;积雪定向;建筑物定向;树木定向;太阳和手表定向;(2)比例尺①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注意:比例尺是个比值,无单位。
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③三种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④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比例尺是个分式,分子是1,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⑤如何选择比例尺:在图幅相等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3)图例和注记:①概念: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里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注记②识别教材上出示的常见图例和注记。
3.等高线地形图⑴等高线的概念:在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高线。
⑵等高距的概念: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⑶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等高线稀,坡度缓;等高线密,坡度陡。
⑷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河流:①河流位置:河流分布在山谷;②河流流向:由于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谷等高线的特征是由低处弯向高处,故可判断河流的流向。
例:判断右图中ab段河流的流向答案:自东南向西北③河流与地势高低: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根据河流流向判定地势的高低。
例:下图中,两岛的地势差异性表现为()A.甲岛西高东低,乙岛东高西低 B.甲岛东高西低,乙岛中高周低C.甲岛中高周低,乙岛中低周高 D.甲岛中低周高,乙岛西高东低答案:B⑸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交通线路的选择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交通线路的修建一般往往与等高线平行,即“之字形”(盘山)线路。
如下图中:在EF之间修建公路,选择(EGF或EHF)答案:应选择EHF意义: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道路平坦,有利于车辆安全行驶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等。
⑹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水库大坝的选址水库库址应选在峡谷处。
原因是①工程量小②上游为宽广的盆地,且被山岭环抱,汇水面积大,库容量大③淹没农田和迁移居民⑺山脊和山山谷的判断方法------ 横向地势比较法图中AB线为山谷线,CD线为山脊线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 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
结论: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⑻等高线地形图中陡崖高度的计算公式:(n-1)×h≤陡崖相对高度<(n+1)×h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h:等高距例读图乙,判断陡崖的相对高度为:⑼瀑布分布在陡崖。
⑽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的名称和判断四.世界的地形专题1.陆地五种地形类型的特点地形类型名称特点世界之最高原海拔>500米地面起伏小,边缘陡峻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山地地面崎岖不平,坡度陡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平原海拔<500米地面平坦,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2.海底地形:大陆架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是,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3.大洲地形特点(1)亚洲:平均海拔高,居世界第二位;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3/4;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
(2)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地面起伏小,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地形以平原为主;冰川地形广布。
(3)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断裂地形广布。
(4)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5)南美洲:西部是山地,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4.地区地形特点(1)东南亚:中南半岛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很多,平原较少,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
(2)南亚:自北向南分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5.国家地形特点(1)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的3/4。
(最高的山峰是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2)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自西向东分为四大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分界线分别是乌拉尔山脉、叶尼塞河、勒拿河)(3)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4)美国:地形分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