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认识角》教案

苏教版数学《认识角》教案

苏教版数学《认识角》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难点:对角的概念的理解,角的度量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角的模型、量角器、直尺、课件等。

学生准备:铅笔、直尺、量角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角,如钟表、三角板等,引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1)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特点,教师引导归纳角的定义。

(3)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量角的方法。

3.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引导发现法”,鼓励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 运用“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步骤:1. 角的概念: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角的特点,教师总结角的定义。

2. 角的度量:讲解角的度量方法,示范用量角器量角,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 角的大小比较:学生两人一组,比较不同角的大小,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较方法。

认识角(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角(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角(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第66-67页2. 课程内容:- 角的认识- 角的分类- 角的度量- 角的比较- 角的计算- 角的实际应用3.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角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角- 能够进行角的度量和比较- 学会计算角的和差倍关系- 能够将角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4.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角模型来认识角-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角的性质和分类-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角的大小来加深理解-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角来应用角的知识5.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角,引导学生思考角的概念和特点- 讲解角的认识:通过角模型的直观演示,让学生了解角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讲解角的度量和比较: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和比较方法- 讲解角的计算:通过讲解角的和差倍关系,让学生学会计算角的和差倍- 讲解角的实际应用: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角,让学生了解角的应用价值-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角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6.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角的认识和度量方法的掌握程度-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回答问题,评估学生对角的分类和计算的理解程度- 通过学生的案例分析和总结,评价学生对角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7. 教学资源:- 角模型- 测量工具(如量角器、直尺等)- 实际生活中的角的照片或视频- 练习题8. 教学时间:- 课堂讲解:20分钟- 学生操作:10分钟- 练习巩固:10分钟- 总结评价:10分钟9.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观察生活中的角,思考角的实际应用二、核心素养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角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案角在几何学中,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几何对象。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它们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四班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小学四班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案1设计思路1、本节微课以小灰灰上学记的故事作为导入,激起学生对角的认识产生爱好;2、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图片演示和介绍,使学生认识角的组成和特征;教学设计内容教学目的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知道角有大有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难点:探索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小朋友,你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一个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的故事——小灰灰上学记!早上小灰灰高兴奋兴地来到了羊村的学堂,但是喜羊羊却很生气地跟小灰灰说,昨天我听到你跟灰太狼谈论角的问题,你们是不是想打我们羊角的主意?小灰灰委屈地哭了起来。

这时候,村长村长慢羊羊来了,你们都误会小灰灰了,平时不好好学习,没文化真可怕!他们说的不是羊角,而是数学图形中的“角”。

现在请你跟我一起来“认识角”。

2、认识角1、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中找到角,继而从具体到把角抽象出来,仔细观察,再摸一摸感受角各部分的特点,尖尖的顶点,滑滑的、平平的边,引出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跟角的张口有关。

利用动画过程:一把剪刀把角的两条边剪短了,提出问题:这个角变小了吗?容易得出,角是没有变小了,因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跟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3、比一比比一比一中,比较的是张口一样大,边的长短不同的两个角,再一次熟悉只要张口一样大,边的长短不影响两个角一样大这个结果。

比一比二中,比较的是一个边短张口大的角和边长张口小的角,结果是张口大的角大,即使角的边长角也不会变大,还是再一次强调角的大小只跟角的张口有关,跟边的长短无关。

苏教版数学《认识角》教案

苏教版数学《认识角》教案

苏教版数学《认识角》教案一、教学内容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特征,能识别各种角。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学会识别各种角。

2.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特征,会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理解角的概念。

2. 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折纸、测量等,加深对角的认识。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PPT、实物模型、折纸、测量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角的特点。

(2)学生动手折纸,尝试制作各种角,并互相交流分享。

(3)教师讲解角的概念,学生跟随PPT同步理解。

(4)学生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测量实物中的角,巩固对角的认识。

3. 练习巩固:(1)PPT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对角的认识。

(2)教师选取典型答案进行讲解,纠正错误。

4. 拓展提高:(1)学生分组讨论: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6. 课后作业:PPT出示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角的概念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45:角的分类和画角-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45:角的分类和画角-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45:角的分类和画角-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角的分类:直角角、钝角、锐角。

2.学会使用角规画角。

3.了解角的概念以及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角的分类方法。

2.画角工具的使用。

三、教学准备笔、纸、角规、板书。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提示前一课学习的知识,然后给学生出示一个直角、一个钝角、一个锐角,请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概念讲解教师通过课件或实物,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在平面内,由两条相交的射线组成的图形称为角。

用“∠”表示角的大小。

然后拿起角规给学生展示常见角的分类方法:以直线段为边作角的顶点为起点,将角分成三类:直角角、钝角、锐角。

3.实践操作让学生用角规测量各种角的大小,并将其分类整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如何使用角规进行测量,细心指导学生加深对角度大小和角分类的理解。

4.画角练习教师为学生讲解如何使用角规画角。

首先告诉学生,在画角时一定要用直尺,而不是用手直接画,以保证精度;其次,让学生学会测量角的度数,然后按照所需的度数将角规锁定,最后用直尺在纸上画出角。

5.课堂讨论让学生将自己画的角展示给其他同学观看,学生可以根据画出的角来分类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而且可以激励学生思考角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启发学生进行探究。

6.板书总结让学生集中注意,教师在黑板上稍作总结。

可以写上以下几个方面:a.角的概念b.角的分类标准及方法c.角的度数测量方法d.角的画法7.作业布置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布置一些角的分类和画角的题目,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作业完成后,老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针对性地开展下一步教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采用“听讲+实践”的方式教授角的分类、测量和画法等知识,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具体的操作技巧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角分类和画角的方法,而且还增强了对于角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运用来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学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认识角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苏教版认识角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苏教版认识角教学设计引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的教学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针对各个学科的不同知识点,教师需要有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以苏教版认识角为例,探讨认识角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有效方法。

一、认识角的概念和意义认识角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几何和图形的认识密切相关。

认识角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概念,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通过认识角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角度的认识和理解,为将来学习更高层次的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认识角教学设计的目标1. 了解角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掌握角的测量和表示方法。

3. 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三、认识角教学设计的策略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识角的教学设计中,应首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通过引入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和实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 用具体形象的图形辅助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和特征,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具体形象的图形来进行教学。

例如,可以使用实物角模型或画在黑板上的图形来展示不同角的大小和特点。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测量和表示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操作的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测量不同角的大小,并使用刻度盘或者量角器进行测量,从而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角的测量过程中。

4. 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应用角的概念和知识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结合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可以让学生应用角的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几何问题,如测量建筑物的角度或计算日晷的指针角度。

5.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在认识角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相关资源。

例如,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几何工具,如量角器、刻度盘等,并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来辅助教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

教材第84页例1、试一试、85页1-4题。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抽象出角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自主构建角的概念,为进一步认识其它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角,初步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角,初步积累认识图形的活动经验;在认识角的过程中感受角的特点,体会角的大小变化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角来自实际生活里一些物体的表面,初步培养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图形特点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中的角,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会比较角的大小。

难点: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角”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磁铁积木吗?今天,老师给每位同学带来小磁棒,你能用这些小棒拼搭出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呢?活动:学生自主拼搭,老师巡视。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拼搭图形,归纳主要有:五边形或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四边形以及三角形。

提问:拿掉三角形的一条边,这两根磁条拼出的是什么图形?你知道吗?揭题:它就是我们的新朋友——角。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做游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旧知——平面图形中的多边形的复习。

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角是从比较复杂的多边形中分解出的基本图形这一印象。

】二、初步感知,认识“角”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可是“角”总是很害羞,躲着大家,让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好吗?提问:老师手中的三角尺表面就藏着角,你能来找出来吗?学生可能用手点一下三角尺面上其中一角的顶点处。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6篇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6篇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6篇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投影出示)提问:谁来说说量角的方法是哪几步?上面哪个角是90?哪个角小于90?哪个角大于90?2、引入新课。

我们看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可以不可以根据角的大小把它画出来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分类和画法。

(板书课题)二、教学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的度数。

(1)提问:你还能说一说见过的哪些角是直角吗?(板书:直角)(2)请你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

直角是多少度呢?请大家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然后告诉老师,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

直角是多少度?(板书:直角是90)提问:数学书封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课桌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黑板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为什么这些角都是90?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个角都是多少度吗?为什么?(3)画出下列图形。

提问:这个角多少度?为什么?你是怎样知道它是直角的?指出:我们已经学过,凡是标有这个符号“司”的角就是直角。

2、认识平角。

(1)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图形叫做角?请看老师来画一个角。

先点一个点,再用直尺,从这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提问: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边提问边在上面表示出)(2)谁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这个角与以前看到过的角比较,你能看出它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现在请大家看一看,这个小木条组成的角,(把两条小木条旋转成一个平角)它的两条边也有什么特点?像这样,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就叫做平角。

(板书:平角)(3)一个子角是多少度可以怎样知道呢?请大家一起来量黑板上的平角,看看是多少度。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平角,再量一量自己画的平角是多少度。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分类和画角-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分类和画角-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分类和画角-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角的概念,认识角的顶点和边;2.学会利用直尺和圆规画90度角、180度角和其他大小的角;3.掌握角的分类,可以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角的分类和画角;2.难点:利用直尺和圆规画180度角。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题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出一些与角有关的小问题。

2.讲解角的概念教师通过黑板、PPT等工具向学生讲解角的定义,角的顶点、边等概念,让学生对角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角的分类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例如掏出角尺让学生看一下直角和钝角的差别,再通过让学生伸出手做出各种角的形状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角的分类的学习。

4.画角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详细介绍利用直尺和圆规画角的方法。

先让学生观察老师演示的每个步骤,然后请学生拿出直尺和圆规自己跟着操作。

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画角的理解,让学生掌握画90度角、180度角和其他角的方法。

5.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知识,通过画出各种角的形状,加深对角度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巩固画角的方法。

6.小结讲解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详细讲解角的概念、分类和画法,让学生对角有了深刻的认识。

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在讲解过程中,适当使用一些教学器材,如角尺等,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角的认识 3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角的认识 3教学设计
指名学生画,体会角的两边无限延长。
板块三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线?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你还了解哪些知识?
如何画出一个角?
板块四
指出这些线中,哪些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判断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不必重新画,量出书本17页AB两点之间的距离。
一共有3个角,分别是锐角、直角、钝角。指出来,为下堂课做准备。
教师演示,学生比划。有几种延长方法?
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集体交流,完成表格。
经过一个点能画几条直线?两点呢?
让学生动手画,得出结论。举生活中的例子
提问:连接A、B两点的三条线,哪一条最短?为什么?指出: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可以怎样画角?你会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吗?画一画,看看组成了什么图形?
教学
重难点
认识线段、射线及直线的特征以及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
理解两点确定一直线。
教学
资源
学生对于直线、射线、线段有一定的感官体验,但不系统,对于角也有一点了解。
预习
设计
1.什么是“线段”“射线”“直线”?用自己的话说说。
2.什么是角?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预设2分钟)
拿出昨天的预习作业本,什么是线段?
自学书本17页例2。
(1)角的组成
(2)角的记法和读法
给自己画的角分别用角的符号表示,并读一读,再指一指每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预设8分钟)
生:我知道了射线、直线、线段。
生:我还知道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生: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预设10分钟)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角的度量》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角的度量》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角的度量》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量角器量角、画角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量角器,学会用度量角的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

三、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2.学具:三角板、量角器、练习纸。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角,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的角,并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二)探究角的大小1.教师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角,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2.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顶点的位置的关系。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顶点的位置无关。

(三)认识量角器1.教师出示量角器,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的形状、特点。

3.教师示范如何使用量角器量角,并讲解注意事项。

(四)量角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量角练习,互相交流量角的方法和技巧。

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上台展示量角过程,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纸上的量角题目,教师巡查指导。

(五)画角练习1.教师示范如何使用量角器画角,并讲解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进行画角练习,互相交流画角的方法和技巧。

3.教师选取几名学生上台展示画角过程,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画角方法。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纸上的画角题目,教师巡查指导。

(六)课堂小结(七)课后作业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督。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探究角的大小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学生回答:“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有关。

”教师追问:“那么,如果两条边一样长,角的大小会一样吗?”学生思考后回答:“不一定,因为角的大小还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分类和画角(教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角的分类和画角(教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案:角的分类和画角教学目标:1. 理解角的定义,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角。

2. 学会使用量角器正确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角的定义和分类。

2. 画角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角的分类和度数的理解。

2. 正确使用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准备:1. 量角器2. 直尺3. 白纸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提问:什么是角?角由哪些部分组成?二、角的分类(10分钟)1. 讲解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 通过示例,让学生观察和识别不同类型的角。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角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或周角?三、画角(15分钟)1. 讲解如何使用量角器画角。

2. 示范如何使用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3.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尝试使用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四、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角的分类和画角的方法。

2. 引导学生互相检查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角的分类和画角的方法。

2. 提问:如何判断一个角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或周角?如何使用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六、作业(5分钟)1. 完成练习题,巩固角的分类和画角的方法。

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总结,让学生掌握了角的分类和画角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角的分类和画角的方法。

重点关注的细节:画角的方法和技巧补充和说明:在角的分类和画角的教学中,画角的方法和技巧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因此需要重点关注。

画角的方法包括使用量角器和直尺,而画角的技巧则涉及到对角度的准确理解和测量。

首先,我们要确保学生理解角的定义和性质。

角是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顶点)和这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角的度量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认识角的测量工具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2.使学生经历实践到归纳的学习过程,进一步体会操作实践是学习数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培养观察、归纳等思维能力及空间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与他人交流,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知道角是有大小的。

那你觉得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2.用三角尺上的角度量: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两个角,左边的大,右边的小,那左边这个角究竟有多大呢?这是我们常用的三角尺,如果从三角尺上找到∠1、∠2、∠3三个角,那你能从中选择一个角来量一量吗?3.交流质疑:我们来看,1号同学用三角尺上的∠1去量,发现这个角有1个∠1那么大;2号同学用三角尺上的∠2去量,发现这个角有2个∠2那么大;3号同学用三角尺上的∠3去量,发现这个角比1个∠3还要大一点。

咦,同一个角,都是用三角尺上的角来量,量出的结果怎么会不一样呢?4.揭示课题:因为,三角尺上的这3个角大小各不相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看来,为了准确地测量角的大小,就要有统一的度量工具和计量单位。

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

二、认识量角器1.引导: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2.引导观察:看,量角器是半圆形的;上面有许多刻度线,这些刻度线都相交于一个点,我们把这一个点叫作量角器的中心点;如果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作为角的顶点,任意两条刻度线作为角的边,我们就能得到一个角,量角器上能找到很多个这样的角,而且这些角的大小也不相同。

看看这一个角有多大?你是怎么知道的?3.认识刻度0和刻度90:哦,这个角的一条边对着0刻度,另一条边对着刻度90,所以这个角就是90度。

4.认识量角器的刻度:的确,根据量角器的刻度数就能知道角的大小。

那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量角器的刻度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上《认识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上《认识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上《认识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上《认识直线、射线和角》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和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从而掌握直线、射线和角的基本性质和表示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但对于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逐步理解和掌握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会正确表示它们。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难点:理解直线、射线和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地感受直线、射线和角的特征。

3.问题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直线、射线和角的模型或图片,用于展示和操作。

2.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3.设计相关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直线、射线和角的例子,如街道、太阳光线、剪刀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怎样表示它们?呈现(10分钟)1.教师介绍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并用图形进行展示。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用手指沿着直线、射线和角的方向移动,感受它们的特征。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直线、射线或角,用彩纸、尺子等材料制作模型。

2.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模型的特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角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角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角教案认识角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角的概念,区分角的种类,并能灵活运用角的概念进行解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观察图形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角的概念和性质。

2. 能够准确区分角的种类。

三、教学难点理解角的概念,并能够将其运用于解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教案、黑板、彩色粉笔、角度的标示牌。

学生: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找出角,并请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各种角。

2. 教师用实物演示,比如直尺、书、椅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到不同的角度。

3.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知道什么是角吗?”Step 2 规定角的概念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角的概念。

2. 教师给出角的定义:“两条射线公共端点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 教师用示意图在黑板上画出几个角,并用板书的方式表达角的定义。

Step 3 角的种类1. 教师呈现多个角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总结角的种类。

2. 教师给出角的种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解释:- 零度角(如放在水平线上的两条平行射线);- 锐角(小于90度);- 直角(等于90度);- 钝角(大于90度但小于180度);- 平角(等于180度)。

Step 4 角的测量1. 教师向学生介绍角的测量单位:度(°)。

2. 教师向学生展示和解释如何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

3.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配合练习册上的角度练习题,熟悉角的测量方法。

Step 5 角的练习1. 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角的概念和种类的理解。

2. 学生与同桌进行角度比较的练习,提高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物、观察图形等方式,使学生对角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并掌握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概念及特征。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既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他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这些概念,还是第一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理解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概念,并能正确地识别它们。

2.让学生能够运用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概念及特征。

2.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线段、射线、直线和角,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理解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概念。

2.采用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特征。

3.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准备线段、射线、直线的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车轮、钟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例中有哪些是线段、射线、直线和角?让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出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特征。

2.呈现(10分钟)呈现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定义,让学生认真听讲,理解这些概念。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特征。

角的度量(教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角的度量(教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角的度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课程主要围绕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第二十一课“角的度量”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标1.了解角的基本概念。

2.能够简单地使用度量角的方法。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角的度量方法。

2.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度量角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角的例子,例如:假如一张纸折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里有多少个角?他们的度数各是多少?2. 角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角的概念,掌握以下基本知识:1.角是由两条直线或线段相交或相接而成的,交点称为顶点。

2.两条构成角的直线或线段称为角的两边。

3.两条角的公共端点为角的顶点。

4.角的度数表示角度的大小。

3. 角的度量方法提供三种度量角的方法:1.使用角尺量角。

2.使用直尺和量角器量角。

3.使用圆规、直尺和圆弧量角。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这三种方法,让他们能够同时使用这三种方法来测量相同的角度,并比较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角的练习通过给学生发放一些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方法测量和计算角度。

这些练习可以是使用不同的测量角度方法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例如:1.使用角尺测量图形中标出的角度。

2.使用直尺和量角器分别测量图形中标出的不同角度。

3.使用圆规、直尺和圆弧对图形中标出的角度进行测量。

5. 实际应用在课程的结尾,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根据图纸中的度数计算房屋的角度以及如何确定这些建筑的角度等。

五、教学工具1.角尺。

2.直尺和量角器。

3.圆规、直尺和圆弧。

4.预先准备的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排练,增加练习时间,通过模拟和比较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角度的度量方法。

在教学反思中,可以找到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提高的方面,在下一次课堂上更好地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角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

教材第84页例1、试一试、85页1-4题。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抽象出角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自主构建角的概念,为进一步认识其它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角,初步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角,初步积累认识图形的活动经验;在认识角的过程中感受角的特点,体会角的大小变化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角来自实际生活里一些物体的表面,初步培养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图形特点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中的角,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会比较角的大小。

难点: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角”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磁铁积木吗?今天,老师给每位同学带来小磁棒,你能用这些小棒拼搭出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呢?活动:学生自主拼搭,老师巡视。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拼搭图形,归纳主要有:五边形或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四边形以及三角形。

提问:拿掉三角形的一条边,这两根磁条拼出的是什么图形?你知道吗?揭题:它就是我们的新朋友——角。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利用做游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旧知——平面图形中的多边形的复习。

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角是从比较复杂的多边形中分解出的基本图形这一印象。

】二、初步感知,认识“角”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可是“角”总是很害羞,躲着大家,让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好吗?提问:老师手中的三角尺表面就藏着角,你能来找出来吗?学生可能用手点一下三角尺面上其中一角的顶点处。

再问:这个小朋友用手指了一下,这一个点就是一个角吗?那角是什么样的?启发:请小朋友拿出三角尺,一起来感受一下。

先找到一个角,用小手在角的这里用力按一下,有什么感觉?看一下,你的手指上留下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角这里有一个尖尖的点。

从这个点往这边摸,你觉得怎么样?是直的还是弯的?学生可能会说这条线是直的。

那我们仍然从这个点开始摸另一条条线,它也是——直的。

小结:同学们,我们摸到的就是“角”。

角不是一个点,它是这样的(教师演示从顶点起分别摸两边来摸角)。

谈话: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个角,那你还能把这三角尺的面上的其他角找出来吗?学生上台指出角。

提问:刚才,我们找到了藏在三角尺面上的角。

那你能找到藏在这些物体表面的角吗?(课件出示例题)学生从剪刀的面、手工纸的表面、钟面上抽象出角。

接着课件演示把这些角放大,并排出示。

提问:仔细观察这些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小结:是的,角都有一个点,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角都有两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线就是角的边。

(我们用这条弯弯的弧线,给角作上标记)提问:再来观察这些角,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设计意图: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而且这三次指角逐渐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然后让学生从剪刀、纸工袋、钟面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准确过渡出角的几何形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这个环节从直观形象到抽象,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用充满了数学味】三、掌握特征,画出“角”谈话:我们知道了角有1个顶点,2条边。

下面老师要把角来请到黑板上来。

小朋友仔细看好,老师是怎么画角的?我们来比比谁观察的最仔细。

提问:小朋友看清楚了吗?老师先画了什么?老师接着画了什么?最后老师画了什么?学生的一边回忆老师画角的过程,一边学习画角的方法。

谈话:看老师画了角,自己想不想也来试着画一个角?请小朋友拿出自备本,像老师一样来画一个角,并标上各部分名称和标记。

请画好的同学给你的同桌欣赏你画的角。

并请学生到展台上来展示自己画的角,以及说一说自己的画角的过程。

小结:我们画角时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引出两条边,所组成的平面图形就是角。

【设计意图:在教师操作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来画角?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在回忆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画角的方法,并通过具体的操作,掌握画角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掌握“角”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过渡:刚才,我们认识了角。

那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敢接受挑战吗?提问:看,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吗?哪些不是角?为什么不是?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清理由。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小朋友这聪明,看大家这么认真,还有一些图形也想来挑战你们,有勇气接招吗?说说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并把它们指出来。

指名学生上台指出角。

3、找生活中的角谈话:看来大家能轻松的在图形中找到角了,那生活中的“角”,能不能找到呢?让我们就在上课的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呢?提问:你能来指指物体面上的角在哪里吗?它的顶点在哪里呢?它的两条边在哪里呢?4、做角谈话:找到了这么多角,想不想亲自来动手做一个角呢?两人一小组,拿出箩筐,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材料?(吸管、棉线、圆形纸、两根小棒)明确要求:两人一小组,每人选择一种材料,来做出一个角。

做好角的小朋友用你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已经完成了。

比一比哪一组同桌完成的最快!学生小组合作,自己做角。

交流:指一组的同桌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并说说用什么材料做成了角?指出角的顶点在哪里?它的两条边在哪里?【设计意图:练习、寻找角、创造角的环节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特征进一步巩固,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新学的知识活用的生活中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图形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五、动手操作,比较“角”1、谈话:老师课前也做了一个角,这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也有,拿出你们的活动角,让我们一起让活动角活动起来。

活动:先和老师一样,做这样的一个角,好了吗?小朋友们仔细看好这个角,把它记在脑子中,记住了吗?现在,和老师一起把角的两边叉开的大一些,再叉开的大一些,再叉开的大一些,这个角越来越大。

现在把这个大大的角记在脑子里,记住了吗?我们把角的两边合拢一些,再合拢一些,这个角就越来越小。

小结:原来角也是有大小的。

(板书:角的大小)提问:现在老师做一个这样大的角,你能做一个比老师大的角吗?只要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把角的两边叉开的大一些。

再问:你能做一个比老师小的角吗?只要怎样?学生会说把角的两边合拢一些。

小结:是的,角的两边叉开角变大,角的两边合拢角变小。

角的大小和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板书:和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2、出示练习:刚才我们一起玩活动角,知道了角是有大小的。

下面3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是怎么知道的?是的,像这样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只要用观察法就能比较角的大小了。

3、提问:老师这里还有两个角,你还一眼能看出它们大小的不同吗?(出示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三角形)再问:那我们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启发:先把一个顶点重合,接着呢?两个角的一条边也重合,那现在看什么?一边在里面说明什么?一边在外面说明什么?归纳方法:像刚才那样,我们把角的点对点,边对边,大小看另一边的比较方法,就是数学上的重叠法。

4、提问:小朋友们,拿出和老师手中的这把相似的三角尺,找到你的三角尺面上最小的这个角。

找到了吗?你猜猜是你的三角尺面上的角大,还是老师的角大?你为什么觉得老师三角尺面上的这个角大?再问:用什么方法比较能让我们更加确信?谁来挑战我?指名学生上台操作:一起来验证一下,点对点,边对边,大小看另一条边,你发现什么?追问:两个角的两边重合说明什么?学生会说:两个角角的两边重合说明这两个角一样大再追问:可是老师的三角尺的这个角的边比你的三角尺的角的边长很多呢。

说明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小结:是的,角的大小与三角尺两边的长短无关。

5、练习:学习了有关角的大小的知识,你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练习)提问: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你怎么知道的?怎么比能让我们更加确信?再问:这一次老师把红角的边边长,看看这次是哪个角大?为什么?验证:让我们再用重叠法验证一下。

还是蓝角大。

小结:确实就像这位同学说的,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才有关,和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拉动活动角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因此我设计做比老师的角大或小的角环节,得出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通过练习,巩固新知,了解观察法;接着出示无法直接判断角的大小的情况,引出重叠法,并用重叠法比较三角尺上的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三角尺两边的长短无关,以此来突破本课教学中的难点。

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操作、推理、表达等活动中,不仅使他们对探索到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直观经验和活动经验,有助于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收获,回顾“角”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了角,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可能说: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大小与所画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七、欣赏图片,感受“角”谈话:同学们,角在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古今中外许多建筑都利用了角的特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

这是北京的故宫,它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

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到角的痕迹;这是我们的万里长城,棱角分明的它经历千年依旧矗立在崇山峻岭间;这是埃及的金字塔,经历千年我们仍然能欣赏到角的美……(课件展示各种棱角分明的建筑)【设计意图:感受“角”在生活中普遍性,以及“角”给人们带来的美感,由此感受到数学的立体美。

同时,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空间,有助于他们今后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

】教学反思:本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并学会画角,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

本课时的重难点是:知道角有大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并利用这一知识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因此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经历摸角、认角、画角、找角、做角、比角的过程,使他们深刻认识角。

摸角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为认识角的特点做铺垫;认角是通过练习辩一辩怎样才是一个角,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找角是通过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物体角初步感知角,再让学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样的角,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做角是让学生根据角的特征动手做角,从而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在做角的基础上,让学生比角,知道角是有大小的,并进一步启发学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