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特点
关于美学的对象及学科定位

关于美学的对象及学科定位
美学是以一定的哲学理论为基础对审美关系和审美经验作出分析和解释的理论.审美关系的价值表现即审美意识形态,与一般意识形态相比较,两者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着实质*的区别.人文科学领域的重要话题逐步从认识论领域转移向美学领域,而美学理论和美学思维对于思考和解决现代社会人类所面临的严重危机可以提供积极而具有建设*的意见,因此,美学在现代人文科学中的地位及作用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浅谈设计美学的内容及特征

浅谈设计美学的内容及特征摘要:设计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功能美、材料美、技术美、科学美和装饰美。
设计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艺术门类,因而,设计美学也有别于传统的绘画和装饰,其研究内容自然也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
设计美学与设计艺术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是从审美的角度理解设计。
设计美学把美学应运于生产技术领域,使美学与技术达到和谐统一。
在设计历史和未来的设计中,都具有其独特的设计审美的特征。
关键词:设计美学、设计、审美美作为人类可以反映到的事物的一种属性,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属性,人类既是美形成条件中两种客观存在中的一方,又可作审美的主体。
美是通过事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感性直观性。
设计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探讨设计领域中美学问题的一门应用美学,它把美学运用于生产技术领域,使艺术美与技术美达到和谐统一。
要准确把握设计美学的涵义要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来找寻答案,来更好的服务于作为主体的人。
设计的核心是一种创造行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
设计产生于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它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的方式传达出来的过程。
设计作为人类创造事物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就是改善人不良的生活环境、落后的生产工具以及人自身。
终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
从人类文明的起源看,设计和艺术是同步的,设计与艺术本身在历史发展中是同源而异流。
后来设计注重生活的器具,而艺术却重视人类的心理。
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自然,设计审美也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意趣:对称、韵律、均衡、节奏、形体、色彩、材质、工艺……凡是我们能够想到的审美法则,似乎都能够在设计中找到相应的应用。
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设计艺术的所有领域,从产品到设计计划、构思过程、设计方法到设计的技术、制造;从物的使用功能到设计的文化品位、表现形式风格等;从造物的形态到造物的思想与理想;从审美时尚到市场消费等多种价值尤其是审美价值和研究。
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

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设计美学是研究设计和美学的交叉领域,它涉及到设计的美感、审美、艺术、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是设计师必备的理论基础之一。
设计美学知识的掌握对设计师在工作中的表现和创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1. 美学的基本概念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的一门学科,它探讨了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和美的产生。
2. 设计美学的含义设计美学是美学与设计学相结合的学科领域,它研究了美学在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了设计作品的审美原则和美感效果等问题。
3. 设计美学的意义设计美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设计师的审美水平,培养其艺术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有助于提高设计作品的质量和水平。
二、设计美学的基本原则1. 统一性原则设计作品应该在整体上具有统一性,各个部分之间应该协调一致,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2. 对比性原则设计作品中的对比可以产生冲突和张力,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3. 平衡性原则设计作品中的平衡可以使整个作品稳定而有力,不至于显得杂乱和失调。
4. 节奏性原则设计作品的节奏感可以使作品更富有动感和生命力,增加观赏者的兴趣和情感。
5. 比例性原则设计作品中的物体或者空间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寸来布置,使得整个作品更加协调和美观。
6. 秩序性原则设计作品的秩序性可以使作品更有条理而不至于杂乱无章,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效果。
7. 简约性原则设计作品中的简洁性可以使作品更加干净利落,不至于繁琐和复杂,增加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价值。
三、设计美学的影响因素1. 文化因素文化对设计美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设计审美产生不同的影响。
2.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会对设计美学产生直接影响,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都会影响设计作品的审美效果和艺术价值。
3. 技术因素技术的发展也会对设计美学产生影响,新的科技手段和工艺技术会为设计带来新的可能性和艺术表现手段。
4. 心理因素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品味都会对设计美学产生影响,不同的心理特征会对设计作品的接受和评价产生不同的影响。
美学设计知识点总结

美学设计知识点总结美学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艺术、设计、人文、社会等多个领域。
在现代社会,美学设计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建筑、产品、服装、广告到艺术品、家居装饰等,都离不开美学设计的理念和原则。
因此,掌握美学设计的知识点对于设计师和创意人士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美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美学设计的要点和特点。
一、美学设计的基本概念1. 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的规律和原理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对美的认识、感知、评价和创造等方面。
美学主要包括审美经验、审美活动、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论等内容,其中最核心的是审美经验和审美理论。
审美经验是人们在观赏作品时所产生的美感体验和美的认知,而审美理论则是对这种经验和认知进行解释和系统化总结的学说。
2. 设计设计是指对事物外观、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和塑造的活动。
设计的本质是在实现功能的同时,追求美的效果,并通过创造性的手段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设计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等多个领域,美学设计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3. 美学设计美学设计是指在设计活动中融入美学理论和方法,追求事物形式美、结构美、功能美和情感美的设计活动。
美学设计强调艺术性、创造性和个性化,并将美学原理运用到具体的设计实践中,是设计活动的一种重要范畴。
二、美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 协调性协调性是美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设计作品的各个元素之间在形式、结构、色彩、比例等方面都要相互协调、和谐统一,以产生统一的整体效果。
协调性是美学设计的基础,也是设计作品美感的重要来源。
2. 对称性对称性是美学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它要求设计作品在形式和结构上要呈现出对称、均衡的效果,以给人以稳定、谐调的感受。
对称性在建筑、家居装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美学设计中常见的手段之一。
3. 色彩色彩对于美学设计来说至关重要。
色彩在设计作品中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共鸣,它可以表达设计师的创意和思想,也可以引导观众的情绪和体验。
设计美学概论课期末总结

设计美学概论课期末总结导语:设计美学概论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设计美学的认知和理解的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习了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设计历史和发展。
本文将对我在这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见解进行总结,并对设计美学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个人的启发进行探讨。
一、设计美学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在设计美学概论课程中,我学习了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设计美学是一门关于设计与审美的学科,它研究的是设计的目的、手段、方法和组织规律以及审美体验的本质和特征。
设计美学强调的是对美的追求和审美体验的创造,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实现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了设计美学的几个基本原则和概念,如平衡、对称、比例、色彩、构图等。
平衡是指在设计作品中各个元素的分配和组合的平衡感。
它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对称平衡是指设计中元素在形式、大小、位置等方面的分配和组合的对称感,使得整体呈现出稳定、均衡、和谐的视觉效果。
不对称平衡则是指设计中元素在形式、大小、位置等方面的分配和组合的不对称感,而仍然保持视觉上的平衡感。
比例是指设计作品中物体或元素的大小与整体或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
比例的掌握对于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观感非常重要。
合理的比例可以使作品显得和谐、美观,而不合理的比例则会使作品显得不协调、不平衡。
色彩在设计美学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色彩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和体验,对于设计作品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色彩组合和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因此设计师需要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构图是指设计作品中各个元素的组织和布局。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作品显得有层次有深度,同时也能够引导观者的目光,使其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品所传达的信息。
这些基本概念和原则都是设计美学的基石,对于设计作品的创作和表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概念和原则,我对设计美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二、设计美学的发展和历史设计美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变化的历程,它受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影响。
设计美学的特点

设计美学的特点1.具体而言,设计美学的学科特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第一,应用性。
西方美学与艺术理论从古希腊起一直到19世纪,始终是以哲学为主导,围绕抽象的哲学理论而展开的。
但哲学家本身并非艺术家,自己没有艺术创作经验,他们的理论很难指导艺术创作与欣赏。
19世纪后美学发展逐渐成熟,针对各部类的艺术与创作,逐渐发展出各领域的美学。
同样,在现代工业文明发生伊始,美学也开始关注现实应用中的问题,设计美学也就应运而生。
因此,强烈的现实应用性是设计美学的首要特征。
3.第二,审美性。
设计活动是一种基于现实应用基础上的艺术创造活动,因此与功能性相联系的是审美性特征。
设计的艺术性和审美性首先体现为设计是一种美的“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
所以,设计美学所研究的艺术性内容,往往与视觉美学、造型艺术所研究的内容相似。
从具体应用角度看,设计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
所以,这种视觉语言只有具备了艺术化的特征,才会体现出设计作为美的形式的特点。
因此,除了符合功能性的要求之外,审美性是现代设计必须重视的问题。
4.第三,技术性。
设计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现代工业技术的革命引起了设计理论和应用的产生。
技术因素不但是设计美学的基本因素以及设计的基础和依托,而且也决定了设计审美风格的形成。
工业文明的发展,使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艺生产,工艺美学也被现代设计美学取代。
工业时代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方式,使功能主义成为基本的审美法则,简洁、抽象、科学化的设计审美原则曾风靡一时。
可见,现代主义设计审美风格的形成,主要是现代技术影响的结果。
5.第四,创新性。
艺术创新和创造不但是审美的要求,更是现代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就是创新。
如果缺少发明,设计将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产品将失去生命。
因人们的审美心理蕴含着求新、求异、求美的特征,所以就决定了设计必须做到求新、求异、求变。
所谓设计的创新,包含着不同的层次,它可以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良,也可以是完全的创新。
美学研究对象

美学研究对象
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对美的感知、理解和评价。
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美的本质、美的分类、美的标准以及美的表现形式等方面。
美的本质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人们对美的本质的探索,一直是美学领域的核心问题。
美的本质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有人认为美是主观感受的产物。
无论哪种观点,都反映了人们对美的本质的不同理解。
美的分类也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美学将美的现象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美。
美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如从艺术形式、情感体验、审美观念等方面进行分类。
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和欣赏美。
美的标准是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对象。
人们对美的评价往往依据一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是客观的,比如对称、和谐、比例等;也可以是主观的,比如个人的喜好和价值观。
美学研究旨在探讨和建立客观的美的标准,以便更好地研究和理解美。
美的表现形式也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美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
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美学研究旨在探讨和分析这些表现形式,以
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的多样性。
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美的本质、美的分类、美的标准以及美的表现形式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对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同时也可以为美的创造和表达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美学的研究对于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特点

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特点设计美学是研究设计与美学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设计的美学原则、美学规律以及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等方面的问题。
设计美学旨在通过对设计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和解读,提升设计的美学价值和审美体验。
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是关于设计与美学之间关系的学科。
设计是一种以视觉形态和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创造性活动,而美学则是研究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的学科。
设计美学旨在探讨设计作品的美学特征和美学规律,以提升设计的审美价值。
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设计作品和设计过程。
设计作品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创作,包括建筑、产品、图形、服装等。
设计过程是指设计师在进行创作过程中所采取的思考、决策和实践等活动。
设计美学通过对设计作品和设计过程的研究,探讨设计的美学原则和审美效果。
设计美学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综合性:设计美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包括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
设计美学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设计作品的美学特征。
2. 主观性:设计美学的研究是基于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审美判断的。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设计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因此,设计美学的研究需要考虑到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审美偏好,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对审美的影响。
3. 实践性:设计美学是一个实践性学科,它关注的是设计作品的实际应用和实际效果。
设计美学的研究不仅要理论上探讨设计的美学原则和规律,还要通过实际的设计实践来验证和应用这些理论。
4. 创新性:设计美学的研究需要关注设计作品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往往与其创新性密切相关,因此设计美学的研究也要关注设计作品的创新性和创造性。
5. 转化性:设计美学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理论上的探讨,更重要的是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设计实践和教育教学。
设计美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指导和启示,提升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用户体验。
在设计美学的研究中,需要运用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特点

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特点内容摘要 :本文基于设计美学产生的社会背景,系统分析了当代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和研究对象,以及设计美学的基本特点等问题,对我国当代设计美学的发展具有1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设计美学学科定位研究对象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1门新兴学科。
设计是1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2者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等都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
设计美学作为设计学科的1个理论分支,其理论也与传统的美学艺术研究不同。
因此,它不但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而且在现实应用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要求。
但是,作为1门新兴学科,目前我国对它的研究在理论上比较滞后,在应用上的认识也不足,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将其等同于传统的美学艺术学科。
因此,本文将从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出发,对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1、学科定位任何1门学科都有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要准确把握该学科的定位,就必须明确该学科的基础理论。
就其形成和发展来看,设计美学的产生及发展和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同步的。
1方面,以技术为核心的工业文明直接导致了现代设计的诞生,现代设计则直接影响了设计美学的产生,促成了它的基本理论的形成。
另1方面,设计美学的研究立足于审美和艺术理论,针对现代设计在审美和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方式和途径。
设计美学不但是现代工业社会人们对设计普遍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学和艺术理论发展到当代社会,突出现实应用化特征的必然。
所以,探讨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问题,首先必须从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入手。
工业革命以后,技术水平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生产,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期。
相应地,工业技术的发展引出了1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即传统手工生产中的审美形式如何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
设计美学——精选推荐

设计美学设计美学是⼀门应⽤美学,其产⽣与设计学科的确⽴有着密切关系。
设计美学的产⽣、发展与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同步的。
从⼴义上讲,只要能给⼈以美感、具有使⽤功能的造型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设计”。
与艺术不同的是,设计中所谓美感与使⽤功能,不只是由设计师来感受与判断,还要由⽣产者、消费者来判断。
因此,设计美的研究还要在对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社会的、⼈类的、经济的、技术的、⼼理的、艺术的各个⽅⾯的研究作为依据。
狭义上的设计,是以⼤批量地⽣产满⾜⼈的全⾯需求的产品为⽬的所进⾏的创造性的⽣产实践活动,这样就可以把设计定义为⼀种准备⾏为。
学习设计美学要理清⼏个概念,即什么是设计,什么是美学,什么是设计美学以及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等诸多问题。
根据设计美学学科的定位,可以看出设计美学要处理设计与⼈、技术与艺术、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设计美不以艺术中作品的美为评价的标准,⽽是以设计与⼈的关系的合⽬的性为评价标准,即以设计产品是否满⾜主体的使⽤、是否与环境和谐等问题为评价标准。
从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上表现为,设计与现代技术的发展是否能够满⾜⼈的需求和材料、技术与审美的关系。
功能与形式的⽅⾯表现为,设计是否能够适时保持功能与形式和谐尺度。
这些都是设计美学与美学研究不同的表现,设计要满⾜使⽤者的⽅便和外形美观两⽅⾯的要求,所以不能以外观的美丑来恒定产品的优劣。
设计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纵向地对设计美学史的研究,把设计放⼊⼈类社会⽣活的历史发展中做动态研究,从历史长河中汲取设计美的规律。
⼆是横向地对设计要素和原理进⾏分析,有助于进⼀步分析设计趋势、提⾼设计审美⽔平,进⽽起到指导设计实践活动。
设计美的要素包括形式美、材料美、技术美、功能美等⽅⾯的内容。
三是研究设计美学教育,对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加以积累和发扬,推⼴设计美学的优秀理念。
主要包括设计审美教育的内涵、途径、⽅法、实施等。
设计美学的分类有很多种⽅法,⼤致有以下⼏种说法:⼀是根据设计门类的不同,可以把设计美学分为:⼴告设计美学、环境艺术设计美学、包装设计美学、建筑设计美学等;⼆是根据设计的实施效果⼜可分为平⾯设计美学、三维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

1)功能对设计样式的影响
2)风俗及文化对设计的影响
3)
设计与技术的互相促进 4)设计与审美观念的相辅相成
传统美学非常重视审美活动中人的主体 地位,在产品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 设计原则。而现代设计不能把这种主体 性绝对化,设计美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 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完 美结合和统一。
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 的基础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 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设计美学是一门应用美学,其产生与
设计学科的确立有着密切关系。
设计美学的产生、发展与现代设计的
发展是同步的。
社会、 人类、 经济、 技术、 心理、 艺术
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作为依据。
功能是指与产品相关的基本功用、技术、理念等物 质性因素。不同于纯艺术,设计首先注重的是现实功 利性,这样,功能也是设计美的构成因素。同时,设计 也要重视造型、色彩、装饰等审美性因素,这是人们 对现代产品以及与产品有关需求的精神性要求。现 实功利性和审美形式同样重要,忽视了功能,设计的 物质内涵会受到极大影响。同样,忽视了形式,等于 无视人们对设计的精神需求。
设计直接受制于现代科 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材料、技术、信息等与技术发展有关的因素, 都会影响到设计的艺术表现效果。所以,设计 要善于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及现代材 料的审美特征。设计的艺术表现虽然是形而 上的、超技术的,但必须要关注现实审美观念 的变化,主动接受因技术变化导致的社会时尚、 审美趣味等的影响。
纯艺术的创作是自由的,属于主观性活动,是艺 术家个体的情感表现行为。设计虽然也需要 创作自由,需要主观表现,但这种自由和表现是 有限度的,必须要符合客观要求。设计必须把 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接受看作是首要的, 设计更多的是一种设计师和社会大众相结合 的客研究,把设计放入人类社会 生活的历史发展中做动态研究,从历史长河中汲取设计 美的规律
设计美学知识点重点总结

设计美学知识点重点总结设计美学是一门研究设计及其美的学科,它研究设计的审美特征、美感形式、审美规律以及审美功能等问题。
设计美学是以物质文化艺术审美与设计感知为基础,探讨物质文化产品的审美特征、审美功能及其审美规律的学科。
它关心人与物的感知认知过程,关心人对物的审美情感态度及其形成过程,关心设计及设计成果的审美特征、审美功能及其审美规律。
设计美学有多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就设计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做一个总结。
一、审美理论审美理论是设计美学的基础理论。
它是研究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美的表现形式和美的价值观念,从而为美的认识提供理论基础的学科。
在设计美学中,审美理论是设计作品的美感形式、审美规律以及审美功能的理论基础。
二、形式美学形式美学是设计美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它主要研究设计作品的形式结构、形式语言、形式表达、形式变异和形式变化等问题。
在设计美学中,形式美学是设计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的理论基础。
三、意义美学意义美学是设计美学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它研究设计作品的意义结构、意义表达、意义传达和意义解释等问题。
在设计美学中,意义美学是设计作品的审美功能和审美规律的理论基础。
四、文化美学文化美学是设计美学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它主要研究设计作品的文化特征、文化符号、文化传统、文化风格、文化认同和文化反思等问题。
在设计美学中,文化美学是设计作品的审美背景、审美情境和审美价值的理论基础。
五、历史美学历史美学是设计美学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它主要研究设计作品的历史特征、历史传承、历史意义、历史感悟和历史反思等问题。
在设计美学中,历史美学是设计作品的审美沿革、审美变迁和审美传统的理论基础。
六、实践美学实践美学是设计美学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它主要研究设计作品的实践特征、实践表达、实践传达和实践解释等问题。
在设计美学中,实践美学是设计作品的实践价值、实践动力和实践意义的理论基础。
七、设计教育设计教育是设计美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设计美学思想

设计美学思想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等都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
设计美学作为设计学科的一个理论分支,其理论也与传统的美学艺术研究不同。
因此,它不但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而且在现实应用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要求;设计美学的基本构成要素:形式美、功能美、技术美和材料美。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从奴隶社会开始,中国思想家就把审美与艺术问题同宇宙、社会、人生的根本问题直接联系起来加以观察和思考,虽在表述和论证上显得不够系统,但在根本上贯穿着自己独特的深刻的哲学观念。
在古代文明发达的几个国家中,中国美学自成一个独立的严整的系统。
中国美学研究“美学是伴随世界史的全球化进程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而产生和发展的”,中国美学研究有一个引进、传播、发展及创新的过程。
1、美学在中国的引进清末民初,以王国维先生为代表的留学知识分子,将西方美学的思想方法、学科体系引入中国。
以王国维先生修订的教学大纲将《美学》列入教学计划,标志着美学在中国的确立。
后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美学家,进一步将西方美学理论介绍到中国。
特别是,从德国留学归来的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使美学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2、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美学研究在形成最初的原理著作时,基本上是移植西方的美学原理著作,从1917年到1930年,中国共出版了标准的美学原理著作6部(萧公弼的《美学概论》、吕澄的《美学概论》、吕澄的《美学浅说》、陈望道编著的《美学概论》、范寿康的《美学概论》、徐庆誉的《美德哲学》),另有美育原理著作3种(李石岑的《美育之原理》、蔡元培等的《美育实施的方法》、大玄、余尚同的《教育之美学的基础》)。
如果说,朱光潜和蔡仪的美学代表了中国美学在学科上对西方美学和苏联美学的移植,那么,王国维的方向,即用美学的观念来重讲中国材料,特别是重讲中国艺术,表现在宗白华和邓以蛰的著述中,特别是宗白华在西方斯宾格勒思想和国内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从一种世界文化比较的背景中去探讨中国美学的独特性,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工业美学

1.什么是设计美学?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等都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
设计美学作为设计学科的一个理论分支,其理论也与传统的美学艺术研究不同。
因此,它不但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而且在现实应用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要求。
但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我国对它的研究在理论上比较滞后,在应用上的认识也不足,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将其等同于传统的美学艺术学科。
2.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功能,造型形象,物质技术基础。
就功能而言,其又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物质功能。
其二,精神功能。
物质功能又包括技术功能和使用功能两个方面;精神功能包括审美功能与象征功能两个方面。
就物质技术基础而言,具体的是指材料、工艺、技术等各方面的制作程序中的基础事项。
人机工程学的目标是根据人类的能力来设计商品和机器,人与物达到完美兼容是其追求的境界。
3.工业设计的定义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给工业设计又作了如下的定义:设计是一种创造活动,其目的是确立产品多向度的品质、过程、服务及其整个生命周期系统,因此,设计是科技人性化创新的核心因素,也是文化与经济交流至关重要的因素。
广义工业设计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
它包含了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设计过程。
狭义工业设计是指产品设计,即针对人与自然的关联中产生的工具装备的需求所作的响应。
包括为了使生存与生活得以维持与发展所需的诸如工具、器械与产品等物质性装备所进行的设计。
工业设计与技术的关系(1)工业设计是技术物化的桥梁技术是一种资源,要享受这一种巨大资源,需要将技术物化为具体的现实产品,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和意义。
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大全设计美学是一门研究设计的哲学和艺术的学科,它涵盖了设计的美感、美学原则、设计思维和设计表达等方面。
设计美学不仅是一种概念和理论的研究,更是一种实践和体验的积累。
本文将从设计美学的不同角度进行总结和讨论,希望能够为广大设计师和设计爱好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1. 美学与设计美学是研究美的学科,包括对美的感受、美的原理、美的价值和美的表达等内容。
而设计美学则是将美学的理论和原则应用到设计实践中,研究如何通过设计来实现美的表达和传达。
2. 设计美感设计美感是人们对设计作品所产生的审美感受和认知体验,它包括色彩的美感、形状的美感、布局的美感、材质的美感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通过对美感的把握和运用,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设计作品。
3. 设计美学原则设计美学原则是设计实践中的基本指导原则,包括对称与不对称、平衡与不平衡、重复与变化、比例与尺度、色彩与对比、节奏与动态等内容。
设计师需要通过对这些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来创造出更具美感和视觉效果的设计作品。
4. 设计美学的价值设计美学不仅关注美的表达和传达,更关注设计作品对人们情感和心灵的触动和启发。
优秀的设计作品能够通过设计美学的价值,营造出更具意义和生命力的设计体验。
二、设计美学的研究主题1. 设计美学的诞生与发展设计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在哲学美学和视觉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关注的问题包括设计与美学的关系、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设计美学的历史发展和当代特征等内容。
2. 设计美学的理论建构设计美学的理论建构包括美的定义与感知、美的原理与规律、美的标准与价值、美的表达与传达等方面。
这些理论建构为设计实践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和支持。
3. 设计美学的实践与创新设计美学的实践与创新是设计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它涉及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表达和设计创新等方面。
设计美学的实践与创新是将设计美学的理论和原则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创造出更具美感和价值的设计作品。
什么是设计美学?设计美学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设计美学?设计美学是什么意思?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等都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
设计美学作为设计学科的一个理论分支,其理论也与传统的美学艺术研究不同。
因此,它不但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而且在现实应用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要求。
但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我国对它的研究在理论上比较滞后,在应用上的认识也不足,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将其等同于传统的美学艺术学科。
因此,本文将从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出发,对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学科定位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要准确把握该学科的定位,就必须明确该学科的基础理论。
就其形成和发展来看,设计美学的产生及发展和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同步的。
一方面,以技术为核心的工业文明直接导致了现代设计的诞生,现代设计则直接影响了设计美学的产生,促成了它的基本理论的形成。
另一方面,设计美学的研究立足于审美和艺术理论,针对现代设计在审美和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方式和途径。
设计美学不但是现代工业社会人们对设计普遍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学和艺术理论发展到当代社会,突出现实应用化特征的必然。
所以,探讨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问题,首先必须从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入手。
工业革命以后,技术水平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生产,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期。
相应地,工业技术的发展引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即传统手工生产中的审美形式如何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
也就是说,大批量、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是否需要审美与艺术的参与?如确实需要,又如何体现出产品的审美与艺术特征?同时,现代工业产品的形态如何满足现代人审美的需要?这些尖锐的现实问题,迫使艺术家们不得不考虑现代工业生产的形态问题,不得不把审美和艺术的眼光投射到工业产品的生产上去。
设计美学概论

•
灿烂的青铜文化,
是先秦时期的物质文
化代表。统治者以
“礼”为旗号,用祭
祀和群宴等群体性、
带有宗法意义的活动,
显示统治阶级力量的
强大、后世的繁盛和
王权神威事业的兴旺
发达。祭天、祀祖等
重大的社会活动需要
繁杂众多的器物作道
具,即“礼器”。
• 《考工记》认为,人的设计活动将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四个要素, 《考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关,工有巧。合此四者,然 后可以为良。”
•
“天有时”,指的是一年中的季节气候条件。说的是人们只有
认识、顺应季节气候的自然之理,才可能制造出好的器物。
•
“地有气”,讲的则是自然规律的约束,而且在这里主要指的是
为突出。斗拱就是典型例子。
它在建筑结构上起一种托架、
悬挑出檐的功能,减少梁檩与
立柱的剪应力,增加梁身在同
一净跨下的负载力,它对于木
框架结构的存在和成立有着重
要的功能意义。另外,匠师们
又对它进行了精心设计,由单
层发展为多层,单向发展为多
向,使斗拱成为一种复杂而精
巧的结构,并增添了建筑物的
节奏韵律感,把功能与美很巧
• 吉迪恩
包豪斯学校
• 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校的校 长格罗佩斯(Waher Gropius, 1883~1969年)所提出的设计理论 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他所主持的 学校致力于现代主义,同时又总是 受到表现主义艺术和理论的侵入; 包豪斯既强 调对自然形态的研 究, 又强调对传统大师作品的构图分析。 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校的校长 格罗佩斯(Waher Gropius,1883~ 1969年)所提出的设计理论有着更 为深远的影响。他所主持的学校致 力于现代主义,同时又总是受到表 现主义艺术和理论的侵入;包豪斯 既强 调对自然形态的研 究,又强 调对传统大师作品的构图分析。
设计美学的定位、研究对象以及特点分析

2 0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 年 第1 8 期
青 年时 代
Y O U T H T I M E S
・文化 艺术
・
设 计 美学 的定位 、 研究对 象以及特 点分析
一
、
第 一 ,设计 美学的基本问题。首先 ,设计美论 ,具体包 括性 质、内容、构成等和设计美学 的形态风格 、文化 内涵 、 形式美 以及创造境界 。第二 ,设计美学 的发展过 程 ,具体设 计风格 、设计 审美挂念的发展史 ,产 品、工艺 以及建 筑等方 面的设计 。 ( 三) 设计美学 审美 问题 从 设计 师审美 观念 来看 ,主要 包括设 计 师审美 的 自身 修养 、崇 高理想 、个 性设计以及艺术思维等 ;从 审美规律来 看 ,主要是 与设计美 有关的技术 、市场 、生产 、形式 以及法 则等 ;从 审美 观念来看 ,主要涉及审美观念发展变化 、历史 过程 以及未来趋势 等 ;从 审美情趣来看 ,主要包括社会 、个 体 的审美情趣等 。 另外 ,在进行设计审美教育过程 中 ,应做好设计消费 的 心理 、背景 、风 向以及 文化 等方 面的教育 ,采用合理 的途径 和方法 ,制定有效 的教育措施等 。 三 、设计 美 学学 科特点 为 促 进 设 计 美 学 的 良性 发 展 ,要 有 效 结 合 市 场 消 费 和 科 技发展水平的特点 。 ( 一 )应用性 在美学艺术起源于古希腊 ,始终 以哲学为主导 。到 1 9 世 纪后 ,美学发展 日益成熟起来 ,在各 种艺术创作过程 中,出 现各个领域的美学 。同时在现代 工业 文明的发展 ,美学更加 重视现实 中的 问题 ,在此基础上 产生 了设 计美 学 ,因此 ,设 计美 学具 有很 强的应用性特点。 ( 二 )审美性 设计活动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 ,关注视觉美学和造型艺 术 。设计就是把某 中设想和规划等通过视 觉语 言的方式有效 表达出来 。因此 ,设计学除 了具有功 能性 的特征 ,还具有很 强的审美 特征 。 ( 三 )技 术 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进设计理论的产生。因此 ,技术是 设计美 学发展的重要的基础和依托 ,在很 大程度上 决定 了设 计 审美 的风格 。同时生产力 的进步 ,也使得现代美 学逐 渐取 代 了工艺美学 。 四、 结语 在设计美 学发 展过程中 ,要 根据 实际情况 ,对设计美学 进行合理定位 ,确 定合理地研究对象 ,不断创新求变 ,提高 创新意识 。随着市 场经济的发展 ,设计美学要形成独特 的风 格 ,满足市场需求 ,跟上时代发展 的需要 。
《设计美学》资料..

第一章绪论设计美学是现代设计学、美学与艺术学学科交叉发展而来一门新兴学科。
它们各自的研究对象、范围有交叉的地方,也有明显不同之处。
设计学与艺术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设计学注重对实用的要求,所以设计学的研究离不开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的内容,而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艺术。
设计美学与传统的美学也有显著不同,传统美学也叫艺术哲学,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因此,研究设计美学,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或艺术学的研究方法。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设计美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明晰这些对象和内容,掌握设计美学发展规律,对设计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纵观中西设计史的发展,可以发现审美观念和物质生活发展的相互推动关系以及中西设计美学取向的不同。
下面两张图片表现的是东西哲人的生活场景,竹林七贤在竹林中讨论问题,而苏格拉底在雅典学院的规则建筑下争论哲理。
中国与自然合而为一与西方理性的对比,在这种偶然的生活场景中,也可以看出两种思维明显的不同。
中国设计讲究天人合一的精神气质和喻物予形的形象特征。
无论是陶器、玉器还是家具的设计都与中国哲学中的“和”的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器物的设计造型不但要求合乎材料的特点,还要求合乎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多重的和谐。
西方设计美学则讲究合乎科学的理性,注重科学实证,对设计的形式和功能进行追索,并不断在二者的动态演变中推动设计向前发展。
西方设计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对功能和形式的侧重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的设计审美取向。
可见,西方设计美学思潮就是在形式与功能的动态交替过程中一步步演变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审美文化现象。
1.1设计美学概念追索及学科定位设计美学是一门应用美学,其产生与设计学科的确立有着密切关系。
设计美学的产生、发展与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同步的。
从广义上讲,只要能给人以美感、具有使用功能的造型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设计”。
与艺术不同的是,设计中所谓美感与使用功能,不只是由设计师来感受与判断,还要由生产者、消费者来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特点内容摘要 :本文基于设计美学产生的社会背景,系统分析了当代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和研究对象,以及设计美学的基本特点等问题,对我国当代设计美学的发展具有1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设计美学学科定位研究对象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1门新兴学科。
设计是1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2者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等都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
设计美学作为设计学科的1个理论分支,其理论也与传统的美学艺术研究不同。
因此,它不但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而且在现实应用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要求。
但是,作为1门新兴学科,目前我国对它的研究在理论上比较滞后,在应用上的认识也不足,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将其等同于传统的美学艺术学科。
因此,本文将从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出发,对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1、学科定位任何1门学科都有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要准确把握该学科的定位,就必须明确该学科的基础理论。
就其形成和发展来看,设计美学的产生及发展和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同步的。
1方面,以技术为核心的工业文明直接导致了现代设计的诞生,现代设计则直接影响了设计美学的产生,促成了它的基本理论的形成。
另1方面,设计美学的研究立足于审美和艺术理论,针对现代设计在审美和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方式和途径。
设计美学不但是现代工业社会人们对设计普遍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学和艺术理论发展到当代社会,突出现实应用化特征的必然。
所以,探讨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问题,首先必须从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入手。
工业革命以后,技术水平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生产,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期。
相应地,工业技术的发展引出了1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即传统手工生产中的审美形式如何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
也就是说,大批量、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是否需要审美与艺术的参与?如确实需要,又如何体现出产品的审美与艺术特征?同时,现代工业产品的形态如何满足现代人审美的需要?这些尖锐的现实问题,迫使艺术家们不得不考虑现代工业生产的形态问题,不得不把审美和艺术的眼光投射到工业产品的生产上去。
这样,经过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现代设计就应运而生了。
可见,现代设计的诞生是在工业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艺术直接介入技术的结果。
所谓设计美学,就已蕴含在艺术介入技术的过程之中了。
所以,设计美学理论的产生首先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此外,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对现实不断产生新的需要。
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带来了产品的极大丰富,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革命。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突出特点是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生活质量的核心可以说是审美。
随着产品的日渐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消费由功能性走向了审美性,有的功能性需求甚至降低到次要地位,而审美的需求上升到首要地位。
同时,人们在重视功能质量的同时,也非常看重外观形式,有时它甚至是引起购买欲的主要因素。
另外,与产品功能质量并无直接关系的商品包装也为人们所重视。
显然,与这种需求相适应的产品设计也就应运而生了,所以,从另1层面看,设计美学的诞生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革命的必然结果。
其次,从理论上看,设计美学理论的产生是美学和艺术理论走向大众和现实应用的必然。
所谓传统美学,实际上就是思想家的美学,社会精英和贵族的美学,美学和艺术研究主要关注形而上的自我世界,很少顾及现实中人们的审美需要和审美发展,而对美和艺术的需求是人们的基本需求之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大众的消费逐渐由物质性的追求转向精神性、文化性的追求。
而在精神性、文化性的追求中,审美无疑占有主导地位。
这些社会观念的变化,社会大众的实际需要,就将美学从传统的艺术哲学领域转向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广大领域。
自然而然,关于这些实用领域内的美学和艺术问题,关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中的美学问题,必须要有1门相应的学科专门研究这些现象。
这样,作为1门新兴学科,重点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美学问题的设计美学就产生了。
2、研究对象在明确了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后,我们可以进1步探讨设计美学研究对象的问题。
那么,在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统1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具体分析设计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首先,对设计美学核心问题的研究,重点是要处理好4对矛盾。
第1,人与产品。
传统美学非常重视审美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在产品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而现代设计不能把这种主体性绝对化,设计美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完美结合和统1。
第2,技术与艺术。
设计直接受制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材料、技术、信息等与技术发展有关的因素,都会影响到设计的艺术表现效果。
所以,设计要善于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及现代材料的审美特征。
设计的艺术表现虽然是形而上的、超技术的,但必须要关注现实审美观念的变化,主动接受因技术变化导致的社会时尚、审美趣味等的影响。
第3,功能与形式。
功能是指与产品相关的基本功用、技术、理念等物质性因素。
不同于纯艺术,设计首先注重的是现实功利性,这样,功能也是设计美的构成因素。
同时,设计也要重视造型、色彩、装饰等审美性因素,这是人们对现代产品以及与产品有关需求的精神性要求。
现实功利性和审美形式同样重要,忽视了功能,设计的物质内涵会受到极大影响。
同样,忽视了形式,等于无视人们对设计的精神需求。
第4,主观与客观。
纯艺术的创作是自由的,属于主观性活动,是艺术家个体的情感表现行为。
设计虽然也需要创作自由,需要主观表现,但这种自由和表现是有限度的,必须要符合客观要求。
设计必须把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接受看作是首要的,设计更多的是1种设计师和社会大众相结合的客观活动。
围绕上述4对矛盾,设计美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第1,设计美学的基本问题。
1.设计美论。
主要包括设计美的内涵、性质、构成,设计美的形态、风格,设计美的文化内涵,设计的形式美,设计美的创造,设计美的境界等。
2.设计美学发展史。
主要包括设计风格发展史,设计审美观念发展史,设计部门(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建筑设计等),美学史等。
3.设计部门美学。
主要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美学、产品设计美学、建筑设计美学、环境设计美学、工艺设计美学等。
第2,设计活动过程中的审美问题。
1.设计师的审美。
主要包括设计师的审美修养、审美理想、艺术个性、设计思维等。
2.设计审美规律。
主要包括设计美与技术、设计美与市场、设计美与生产、设计美与形式法则等。
3.设计审美观念。
主要包括设计审美观念的历史形成、演变、现代形态、未来发展趋势等。
4.设计审美趣味。
主要包括设计的社会审美趣味、个体审美趣味,设计美的个性与共性特征等。
第3,设计消费美学问题。
主要包括设计消费的个人心理、文化背景、时代风尚、民族心理、信息反馈等。
第4,设计审美教育问题。
主要包括设计审美教育的内涵、途径、方法、实施等。
3、学科特点在明确了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和研究对象后,我们再结合市场消费需求、技术生产的要求、艺术创造的特点等问题,来探讨设计美学的学科特点。
具体而言,设计美学的学科特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1,应用性。
西方美学与艺术理论从古希腊起1直到19世纪,始终是以哲学为主导,围绕抽象的哲学理论而展开的。
但哲学家本身并非艺术家,自己没有艺术创作经验,他们的理论很难指导艺术创作与欣赏。
19世纪后美学发展逐渐成熟,针对各部类的艺术与创作,逐渐发展出各领域的美学。
同样,在现代工业文明发生伊始,美学也开始关注现实应用中的问题,设计美学也就应运而生。
因此,强烈的现实应用性是设计美学的首要特征。
第2,审美性。
设计活动是1种基于现实应用基础上的艺术创造活动,因此与功能性相联系的是审美性特征。
设计的艺术性和审美性首先体现为设计是1种美的“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
所以,设计美学所研究的艺术性内容,往往与视觉美学、造型艺术所研究的内容相似。
从具体应用角度看,设计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
所以,这种视觉语言只有具备了艺术化的特征,才会体现出设计作为美的形式的特点。
因此,除了符合功能性的要求之外,审美性是现代设计必须重视的问题。
第3,技术性。
设计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现代工业技术的革命引起了设计理论和应用的产生。
技术因素不但是设计美学的基本因素以及设计的基础和依托,而且也决定了设计审美风格的形成。
工业文明的发展,使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艺生产,工艺美学也被现代设计美学取代。
工业时代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方式,使功能主义成为基本的审美法则,简洁、抽象、科学化的设计审美原则曾风靡1时。
可见,现代主义设计审美风格的形成,主要是现代技术影响的结果。
第4,创新性。
艺术创新和创造不但是审美的要求,更是现代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就是创新。
如果缺少发明,设计将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产品将失去生命。
因人们的审美心理蕴含着求新、求异、求美的特征,所以就决定了设计必须做到求新、求异、求变。
所谓设计的创新,包含着不同的层次,它可以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良,也可以是完全的创新。
因此,设计的核心是1种创造行为,设计美学研究的就是1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独创性是设计美学区别于其它学科门类的主要特征。
第5,市场性。
设计美学研究的依托是市场规律,市场竞争的法则造就了设计的审美趣味。
早期设计美学,功能主义的审美风格就是工业时代追求经济效益的结果,现代主义风格就是市场作用的显著结果。
市场的核心是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正是这种消费需求影响着消费者对设计风格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
所以,市场需求法则和市场规律是设计师创造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紧跟时代潮流,是对每1个设计师最起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