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不同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在小鼠EAE模型评价中的比较
eae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其免疫学机制的探讨
![eae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其免疫学机制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ed7d04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d.png)
eae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其免疫学机制的探讨摘要: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炎(eae)小鼠模型是研究多发性硬化(MS)疾病的重要模型之一。
本文将介绍eae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病理学特征,以及其免疫学机制的探讨,包括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自身抗原的识别和损伤、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等方面。
通过对eae小鼠模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MS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eae小鼠模型;多发性硬化;自身免疫反应;细胞因子;炎症反应一、简介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
MS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
为了深入研究MS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方法,需要建立适合的动物模型进行研究。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炎(eae)小鼠模型是研究MS疾病的重要模型之一,具有模拟MS病理学特征和免疫学机制的优点。
二、eae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eae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主要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方式。
主动免疫是将自身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引起自身免疫反应;被动免疫是将已经患有eae病变的小鼠脑组织移植到健康小鼠体内,通过捐赠小鼠的免疫细胞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其中主动免疫更为常用,其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自身抗原:将小鼠的脑脊液或脑组织切片制成细胞悬液或溶液,加入完全弗氏佐剂等辅助剂混合均匀,制备成自身抗原。
2.注射自身抗原:将制备好的自身抗原注射到小鼠的背部皮下或腹腔内,激活小鼠的免疫系统。
3.观察病变:注射后观察小鼠的病情和病变情况,包括行为变化、瘫痪、失明等。
4.取材病理学检查:在小鼠出现病变后,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电镜等。
通过主动免疫的方式,可以构建出具有eae病变的小鼠模型,用于研究M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三、eae小鼠模型的病理学特征eae小鼠模型的病理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病变和脱髓鞘。
4种神经功能评分法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的比较研究
![4种神经功能评分法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d765b6d27284b73f242506a.png)
叉处 0 . 5 a r m处 剪 一小 口, 插 入 处 理 好 的 栓线 , 松 开 无
创动 脉夹 , 栓线缓慢向 I C A人 颅 方 向推 进 ( 内 上 方 向 角度 插入 , 以防进入翼 鄂 动脉 ) 1 8~2 0 mm, 感到 明显 阻
力时, 即达到 了大脑 中动 脉 ( MC A) , 阻 断 MC A起 始 端
性 进行 比较 。
1 材 料和 方法
的高度 。实 验 中 , 让 大 鼠 由网 格 的 一 端 爬 向另 一 端 。
动物爬 行 中左 前 肢 掉入 网格 里 , 记为一次前肢 踩空。
总共计数大鼠脑缺血对侧前肢出现的踩空错误数。
1 . 4 . 2 L o n g a 5分评 分法 L o n g a 神经 学 检查 评 分
水 。大 鼠随机分 成两组 : S h a m组 ( 分离结 扎颈 外动 脉 , 插 栓成 功后 立 即拔 出线栓 , 饲养 2 8 d取 材 ) , 8只 ; MC A O组 ( 线栓 栓塞 右侧 大脑 中动脉 9 0 m i n , 拔 栓再 灌 注, 饲养 2 8 d取 材 ) , 4 9只。
分 6个 等级 : 0分 : 正常, 无神 经功 能缺 损 ; 1 分: 左侧 前 爪 不能 完全伸 展 , 轻度神 经 功能 缺 损 ; 2分 : 行走时 , 大
1 . 1 动 物 与 分 组 S P F级 雄 性 S D大 鼠 5 7只 , 体 重 2 8 0— 3 2 0 g , 由北 京维 通利华 实验 动物 技术 有 限公 司提 供[ 动物许 可证 : S C K K( 京) 2 0 0 7 - 0 0 0 1 ] 。室 温 1 8—
1 . 2 试 剂及 实验 器材 戊 巴 比妥钠 和 2 , 3 , 5氯化 三 苯基 四氮 唑 ( 2 , 3 , 5 - t r e p h e n y h e t r a z o l i u m c h l o r i d e , T I C ) ( 美国 S i g m a公 司 ) ; O P MI S I 外 科 手 术 显 微 镜 为 德 国
小鼠大脑中动脉近端及远端阻塞脑缺模型比较
![小鼠大脑中动脉近端及远端阻塞脑缺模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c22f95481711cc7931b7166f.png)
173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8 年 9月 A 第 6 卷第 25 期Sep. A 2018 V ol. 6 No. 25小鼠大脑中动脉近端及远端阻塞脑缺模型比较孔德莲1,管樟萌1,祖 洁2,秦敬翠1,马海玲1,陆 燕1,何 清1*(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市立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1;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1)【摘要】目的 建立两种稳定的小鼠大脑中动脉近端和远端闭塞的脑缺血模型,比较两种方法在脑梗死体积/行为学等方面的差异。
方法 48只C57BL/6J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线栓组(传统的MCAO 模型制作,n =18),大脑中动脉远端永久性闭塞组(p-MCAO ,电凝左侧大脑中动脉远端及其两侧分支,n =18),对照组(未予任何手术处理,n =12)。
模型制作后进行行为学检测并计算脑梗死体积,比较各组间差异。
结果 线栓组脑梗死体积较p-MCAO 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行为学方面,线栓组小鼠上提肢体摇摆试验评分明显低于P-MCAO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圆柱筒试验评分明显高于p-MCAO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果 相对于线栓法小鼠模型,p-MCAO 模型易制作,成功率高,梗死体积较小、以皮质区损伤为主,对运动功能的影响较线栓法脑缺模型小,相对于脑大小的梗死体积与大多数人类中风相似,更接近人类脑卒中,存活时间长,适合涉及为期较长的行为学测验的 实验。
【关键词】脑缺血;模型;脑梗死体积;行为学【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5.173.03人类的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异质性疾病,所以想要在一个动物模型中模仿人类脑卒中的各个方面是不可行的。
阿尔兹海默症小鼠评价指标和实验方法
![阿尔兹海默症小鼠评价指标和实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9a848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4.png)
阿尔兹海默症小鼠评价指标和实验方法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的常用评价指标和实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条件性恐惧实验:这是一种基于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设计的实验,可用于评估小鼠对特定环境刺激的记忆能力。
实验中,小鼠被置于特定环境中,并给予一个声音信号作为条件刺激,紧接着给予电击作为非条件刺激。
小鼠在恐惧时会出现静止状态,即除了呼吸之外无其他任何活动的防御姿势。
随后在相同或不同的环境中测试小鼠静止状态的持续时间,以评估其条件恐惧程度和记忆能力。
该实验对于评估AD动物模型的焦虑状态和环境条件刺激记忆功能具有良好效果。
2. 放射状迷宫(八臂迷宫)实验:这是一种用于评估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实验方法。
在一个八臂迷宫中,小鼠需要通过探索各个臂来找到食物。
通过比较造模前后小鼠在迷宫中的表现,可以评估其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
该实验可以用于检测AD模型小鼠的空间认知障碍。
3. Morris水迷宫实验:这是一种评估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行为学实验。
在一个圆形水池中,小鼠需要寻找一个隐藏的平台以逃离水面。
通过记录小鼠寻找平台的时间和路径,可以评估其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
该实验可以用于检测AD模型小鼠的空间认知障碍。
4. 一般行为学观察:包括观察小鼠的精神状态、毛发、饮食以及开场行为(在新环境中的探究活动)等变化。
这些观察可以提供有关小鼠整体健康状况和行为表现的信息,有助于发现与AD相关的非认知行为变化。
5. 生物标志物检测:通过检测小鼠脑组织中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等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和分布,可以评估AD的病理进展。
这些标志物在AD 患者脑中沉积形成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导致神经元死亡和认知障碍。
检测这些标志物可以帮助了解AD模型小鼠的病理状态,并可作为药物筛选的指标之一。
6. 神经电生理检测:通过记录小鼠脑电波活动和神经元放电情况,可以评估其神经功能和信息处理能力。
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与改良
![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与改良](https://img.taocdn.com/s3/m/bfd13fd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b.png)
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与改良马可;陈雄;郑俊炯;陈嘉诚;丰岩清【摘要】目的:探讨三种神经功能评分方法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模型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最适评价标准。
方法32只雌性C57BL/6小鼠(18~20 g)随机分配为正常对照组(15只)、造模组(17只)。
造模组用MOG33-35多肽与弗式完全佐剂等体积混合成乳剂后多点皮下注射制备成EAE模型。
遵循双人双盲原则分别使用Kono’s 5分法、Weaver’s 15分法及改良15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结合小鼠脊髓H&E染色结果,探究三种评分方法的评价准确性、症状敏感性、病情相关性。
结果据神经功能评分趋势图,改良15分法后期症状波动更明显。
对于非典型性发病EAE,改良15分法和15分法的评分更准确。
改良15分法和15分法的发病时间显著早于5分法(P<0.001),且可反映早期病理改变。
改良15分法与高峰期、缓解期病理改变显著相关(高峰P=0.001,缓解P=0.024),15分法与缓解期病理改变相关(P<0.05)。
结论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中,改良15分法能有效进行细化评分,更准确地评估各时期神经功能改变。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ree neurological assessments in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Methods Thirty-two female C57BL/6 mice (18-20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 (n=15) and immune group (n=17). Immune group were induced subcutaneously in the flank by emulsion consisted of MOG33-35 and 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Mice were assessed by two investigators for 35 days after immunization in a blinded manner using Kono’s 5-po int criterion, Weaver’s 15-point criterion and improved 15-point criterion. Based on H&E staining, we analyzed the accuracy, sensibility and dependency of three assessments. Results 35-day clini⁃cal-score plots revealed that the fluctuation of symptoms was more obvious in improved 15-point criterion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criteria. 15-point criterion and improved 15-point criterion are more accurate than 5-point criterion in atypical-onset EAE. 15-point criterion and improved 15-point criterion could detect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s much earli⁃er than 5-point criterion (P<0.001). Neurological scores assessed by improved 15-point were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pathological findings during the peak and remission stage. Conclusion Improved 15-point criterion is better neurological score system than Kono’s 5-point criterion and Weaver’s 15-point criterion because of its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s in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6页(P679-684)【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神经功能评分方法【作者】马可;陈雄;郑俊炯;陈嘉诚;丰岩清【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51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是国际上公认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理想动物模型,因能复制出与MS相似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而被广泛应用,并成为研究MS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临床前试验的重要手段[1-4]。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用于评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比较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用于评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b1381cf8bd63186bcebbce4.png)
examination,MMSE) 的认 知项 目设 置 和评分 标准 而 制定 的 ,并 在临 床应用 中不 断修改 ,于 2004年 l1月 确 定 最 终 版 本 , 主 要 用 于 轻 度 认 知 障 碍 f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筛 查 。而在 国内应 用于
中丽扁重匡学磐恙 2010年。第25卷.第4期 . 临床 研 究 .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与简 易精神状态检查用于 评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比较
贾功伟 殷 樱 虞 乐华 宋 琦 1,2
摘 要 目的 :比较 蒙 特 利 尔 认 知 评 估 量 表(MoCA)中 文 版 与 简 易 精 神 状 态 检 查 (MMSE)评 定 阿 尔 茨 海 默 病 (AD)患 者 及 正 常 人 的 结 果 。并 分 析 MoCA 中文 版 的特 征 。 方 法 :以王 炜 等 的 中 文版 为 蓝 本 ,对 2组 对 象 进 行 测试 。病 例 组 (56例 ):男 30例 ,女 26例 ,年 龄(56.3+12.2)岁 。对 照 组(78例):男 36例 ,女 42例 ,年 i ̄(46.8+14.5)岁 。分 别 用 MoCA和 MMSE评 定 2组 对 象 。将 MoCA 结 果 与 MMSE结 果 作 相 关 性 检 验 及 项 目内容 比 较 。 结果 :MoCA和 MMSE评定结果总分高度相关(r=0.898,P<0.001)。两者所需 时间大致相当。 结 论 :MoCA 中文 版 可 以用 于 AD 患 者 的 认 知 评 定 。 关 键 词 蒙 特 利 尔 认 知 评 估 量 表 :简 易 精 神 状 态 量 表 中图 分 类 号 :R749.1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卜 1242(2010)一04—0319—03
常见动物模型神经功能评分方法
![常见动物模型神经功能评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c2391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8.png)
常见动物模型神经功能评分方法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大脑实质受到损伤后可出现神经功能改变,如偏瘫、平衡失调等。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而言,造模结束只是第一步,验证个体模型是否成功是第二步,而控制组内个体特征一致性是第三步。
采用神经功能评分是重要的观察指标,可以用来在体评价模型是否成功或者病变严重程度。
尽量控制动物模型的评分一致性是很困难但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这里介绍三种常见的啮齿类神经功能评分方法。
一、【Longa评分法】① 无神经功能缺陷:0分;②瘫痪侧前爪不能完全伸展:1分;③行走时向瘫痪侧转圈:2分;④行走时向瘫痪侧倾倒:3分;⑤不能自动行走,存在意识丧失现象:4分。
二、【Bederson评分法】抓起动物的尾巴,使动物离台面10cm高。
此时,正常大鼠的前爪处于伸直状态,而存在神经功能病变的动物则可出现如下表现:① 无神经功能缺陷:0分;②动物尾巴提起后,瘫痪侧前肢回收并屈于腹下,而正常侧肢体伸向台面:1分;③除第二条表现以外,俯卧于台面时向瘫痪侧侧推动物的阻力较正常侧明显降低:2分;④除第一条和第二条以外,动物行走时向瘫痪侧旋转:3分。
三、【平衡木评分法】一根长为80cm、宽为2.5cm的木条,水平固定在离台面10cm 高度的地方,然后让动物在木条上行走。
①能跳上平衡木条,可以自由行走但不跌倒:0分;②能跳上平衡木条,动物在上面行走会跌下,但跌下的机会小于50%:1分;③能跳上平衡木条,动物在上面行走会跌下,但跌下的机会大于50%:2分;④动物在正常侧身体的帮助下可以跳上平衡木条;但是瘫痪侧的后肢不能够帮助身体向前移动:3分;⑤动物无法在平衡木条上行走,但是可以坐在木条上:4分;⑥将动物放在木条上,动物很快会掉落下来:5分。
浅论不同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在小鼠EAE模型评价中的比较
![浅论不同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在小鼠EAE模型评价中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1724ade4693daef5ff73d00.png)
浅论不同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在小鼠EAE模型评价中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标准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的效能。
方法:应用MOG35-55多肽加完全福氏佐剂乳化后免疫20只C57BL/6小鼠,复制EAE小鼠模型,并使用3种不同的评分标准观察和评估实验动物的发病情况,对实验小鼠在发病初期、高峰期的神经功能障碍进行定量的功能损伤评价。
结果:3种评分标准比较,在发病初期,15分法和7分法评估神经损伤症状的敏感性相当,比5分法高;高峰期,以症状评分与病理评分的相关性程度来比较3种评分法的效度,15分法效度最高,7分法次之。
结论:Weaver’s 15分法评价EAE模型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具有明显的优势,推荐作为今后EAE研究的首选评分法。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评分标准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several methods of clinical assessment standards in mice model of EAE. Methods: The mice models of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 were established,and the neural symptom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Three clinical assessment methods,including 5-point,7-point and 15-point,were used to assess neurological function. Results: On the early onset,7-point,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s were more sensitivity than5-point score scale to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And 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pathological changes on EAE model and had good validity. Conclusion: The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 has a obvious dominance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sympton of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Therefore,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 is recommended as the first methodto select.Key words: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animal model;mice ;clinical as-sessment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是国际公认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MS发病机制和评价免疫调节药物的实验研究。
探讨EAE模型中小胶质细胞对小鼠脊髓神经的保护作用
![探讨EAE模型中小胶质细胞对小鼠脊髓神经的保护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530685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7.png)
探讨EAE模型中小胶质细胞对小鼠脊髓神经的保护作用王喜春;马冲【摘要】目的总结EAE模型中小胶质细胞对小鼠脊髓神经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6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组,对照组为30只EAE模型小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30只小鼠实施干预,主要采取皮下注射500μMTuftsin,对比不同时间段小鼠神经功能评分以及炎症因子含量水平。
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小鼠均在研究后第9d开始发病,对照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大于观察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鼠与对照组小鼠在TNF-α、IL-10以及TGF-β指标方面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EAE模型中小胶质细胞对小鼠脊髓神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通过Tuftsin干预可延缓发病,且提高抗炎因子,降低炎症因子。
【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9(008)003【总页数】2页(P45-46)【关键词】EAE模型;小胶质细胞;小鼠脊髓神经;保护作用【作者】王喜春;马冲【作者单位】[1]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1]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1为进一步明确小胶质细胞对EAE脊髓神经的保护作用[1],本文通过建立EAE小鼠模型,探讨EAE模型中小胶质细胞对小鼠脊髓神经的保护作用,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60只健康小鼠进行研究,小鼠体质量18 g-23 g,平均体质量(20.12±2.01)g;年龄7周-9周、平均年龄(8.0±1.0)周,随机分组后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小鼠在体质量、年龄等方面满足可比性要求(P>0.05)。
1.2 方法小鼠分组后做好标记,同时对两组小鼠皮下注射CFA以及MOG35-55混合液,免疫后第一天对小鼠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其中观察组小鼠使用微泵在背部皮下注射浓度为500 μmol/L的Tuftsin,每次用量20 μL,连续注射10 d,共使用Tuftsin 200 μL。
蒙特利尔认知量表和MMSE量表在阿尔茨海默病筛查中的比较与应用
![蒙特利尔认知量表和MMSE量表在阿尔茨海默病筛查中的比较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98e92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2.png)
蒙特利尔认知量表和MMSE量表在阿尔茨海默病筛查中的比较与应用王泽宇;朱晓峰;黄昕艳;丛玲;盛宝英【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11(034)004【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尚无特异的早期诊断标志.神经心理学量表主要应用在老年痴呆筛查工作中,是高级神经功能受损诊断、评估和康复的重要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是根据临床经验并参考简明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制定,在AD的检测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信效度[2].本研究对老年痴呆的患者进行MMSE和MoCA的测量,研究这两种量表在AD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AD的预防、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总页数】1页(P40)【作者】王泽宇;朱晓峰;黄昕艳;丛玲;盛宝英【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三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1+6【相关文献】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在认知功能障碍筛查中的应用与比较[J], 唐娟娟2.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用于筛查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比较 [J], 张彦红;梁伟雄;朱磊;尤劲松3.蒙特利尔认知评估与MMSE量表在老年认知障碍筛查中的应用 [J], 万小勇;杨登元4.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筛查中的比较 [J], 裴芳;孟涛;张凯旋;米希婷;王娟;元佳;李亮;马存根;尉杰忠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在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筛查中的应用 [J], 王立安;庞爱兰;张林明;任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鼠神经功能评分
![小鼠神经功能评分](https://img.taocdn.com/s3/m/48f997f502768e9950e7387e.png)
小鼠神经功能评分1.神经行为评分在梗死后24 h,按照Masao Shmi izu-Sasamata的方法[3]对所有大鼠进行神经行为评分,评分标准包括:①自主活动的程度,②左前肢偏瘫,③提尾时左前肢伸不直,④抗侧推能力,⑤向左倾斜度,⑥向左环行度,⑦对触须的反应。
以上指标无异常为0分,中等异常为1分,严重异常为2分,将各项评分相加,总分为0~14分。
2.动物行为学评定①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②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③2分:向瘫痪侧转圈;④3分:向对侧倾倒;⑤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
3.大鼠神经损伤严重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0分:神经功能正常;1分: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提尾时左前肢屈曲);2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行走时向左侧转圈);3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向左侧倾斜);4分:无自发行走,意识减退;5分:与缺血有关的死亡。
4. 平衡木试验(Beam Balance Test, BBT):把大鼠置于一宽1.5cm的木条上。
木条一端悬空,另一端固定于一块40x40cm的平板中心,以防止大鼠从木条上爬到桌面上使实验失败。
木条下备有软垫以防大鼠掉下时跌伤。
根据2分钟内大鼠的平衡能力行神经学评分。
正常大鼠的平衡能力在1-2分钟。
平衡试验评分标准:1在木条上站稳,无摇晃,持续2分钟2在木条上站稳,左右摇晃,未滑下,持续2分钟3在木条上站立,下滑至一侧,未掉下,持续2分钟4在木条上站立不到2分钟即从木条上掉下5试图在木条上站稳、但在数秒钟即掉下6无任何站立能力5. 抬高身体摇摆试验(Elevated Body Swing Test, EBST):用于测量运动不对称,EBST测量时首先用手提起大鼠的尾根部,大鼠头部悬垂距平面5cm左右,这时大鼠头部会向左侧或右侧旋转,向单测旋转的角度大于100时为计数的标准,记录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一次试验后让大鼠休息1min,再进行下一次实验,重复试验20次,记录总的次数和方向。
小鼠中两种感觉功能评价方法的比较
![小鼠中两种感觉功能评价方法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9181af5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7.png)
小鼠中两种感觉功能评价方法的比较陈美玲;李莉;陈煜颖;陈炳豪;宋卫东;王川;严励;杨川【摘要】目的比较热板测痛试验与up?down测试机械痛这两种感觉功能评价方法的稳定性、准确性.方法用10只体重20~25 g的雄性C57BL/6J小鼠,分别用智能热板测痛仪、Von Frey Hair Test纤维丝测痛仪进行热痛的反应潜伏期、50%机械性撤足阈值的测试,比较这两种感觉功能评估方法的稳定性、准确性.结果 3次测量的热痛的反应潜伏期分别为26.24±7.36 s、22.28±7.78 s、20.80±6.85 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足3次测量的机械性撤足阈值分别为:2.69±1.22 g、2.71±1.19 g、2.58±1.15 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足3次测量的机械性撤足阈值分别为:2.97±1.07 g、2.99±1.03 g、2.99±1.04 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次测量的热痛之间无明显差异,3次测量的左右足机械痛之间无明显差异.【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年(卷),期】2017(017)003【总页数】3页(P326-328)【关键词】感觉功能;热痛;机械痛【作者】陈美玲;李莉;陈煜颖;陈炳豪;宋卫东;王川;严励;杨川【作者单位】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51012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感觉功能检查包括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多重方向,主要检查单一神经支配区的触觉、痛觉、压觉、温度觉、两点辨别觉、振动觉及复合感觉。
小鼠神经功能评分
![小鼠神经功能评分](https://img.taocdn.com/s3/m/9fb4052633687e21ae45a958.png)
小鼠神经功能评分1.神经行为评分在梗死后24 h,按照Masao Shmi izu-Sasamata得方法[3]对所有大鼠进行神经行为评分,评分标准包括:①自主活动得程度,②左前肢偏瘫,③提尾时左前肢伸不直,④抗侧推能力,⑤向左倾斜度,⑥向左环行度,⑦对触须得反应。
以上指标无异常为0分,中等异常为1分,严重异常为2分,将各项评分相加,总分为0~14分。
2.动物行为学评定①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②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③2分:向瘫痪侧转圈;④3分:向对侧倾倒;⑤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
3.大鼠神经损伤严重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0分:神经功能正常;1分: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提尾时左前肢屈曲);2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行走时向左侧转圈);3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向左侧倾斜);4分:无自发行走,意识减退;5分:与缺血有关得死亡。
4、平衡木试验(Beam Balance Test, BBT):把大鼠置于一宽1、5cm得木条上。
木条一端悬空,另一端固定于一块40x40cm得平板中心,以防止大鼠从木条上爬到桌面上使实验失败。
木条下备有软垫以防大鼠掉下时跌伤。
根据2分钟内大鼠得平衡能力行神经学评分。
正常大鼠得平衡能力在1-2分钟。
平衡试验评分标准:1在木条上站稳,无摇晃,持续2分钟2在木条上站稳,左右摇晃,未滑下,持续2分钟3在木条上站立,下滑至一侧,未掉下,持续2分钟4在木条上站立不到2分钟即从木条上掉下5试图在木条上站稳、但在数秒钟即掉下6无任何站立能力5、抬高身体摇摆试验(Elevated Body Swing Test, EBST):用于测量运动不对称,EBST测量时首先用手提起大鼠得尾根部,大鼠头部悬垂距平面5cm左右,这时大鼠头部会向左侧或右侧旋转,向单测旋转得角度大于100时为计数得标准,记录旋转得方向与角度,一次试验后让大鼠休息1min,再进行下一次实验,重复试验20次,记录总得次数与方向。
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再生研究的啮齿动物模型:大鼠与小鼠之比较
![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再生研究的啮齿动物模型:大鼠与小鼠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896b24f8ba0d4a7302763a96.png)
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再生研究的啮齿动物模型:大鼠与小鼠之比较与脑卒中相关神经再生的研究通常会用到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
以大小鼠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不需要开颅术,只需要线栓法即可达到模拟人类缺血性脑卒中大脑中动脉血栓或栓塞的效果。
那么,大鼠与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的脑缺血模型在建立时的技术要点有何异同呢?韩国仁大学研究生院的Seunghoon Lee博士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若想建立标准、高质量的脑卒中啮齿动物模型,在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造模过程应做到如下几点:(1)包被多聚-l-赖氨酸或加热的单股尼龙线应用于大鼠时应用外径为0.40-0.45 mm的4-0线,而应用于小鼠时应用外径为0.15-0.18 mm的6-0线。
(2)进线长度:大鼠为18-20 mm,小鼠为9-11 mm。
(3)手术时间:不能超过15 min。
(4)阻塞时间:60 min。
(5)对大鼠为对象进行造模时,以夹闭单侧颈总动脉为主;而小鼠则以夹闭双侧颈总动脉为主。
相关内容发表于《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2014年4月第7期。
Artic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ethods in rat versus mouse models of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by Seunghoon Lee1, 2, 3, Minkyung Lee1, Yunkyung Hong1, 2, 3, Jinyoung Won1,Youngjeon Lee1, 5, Sung-Goo Kang4, Kyu-Tae Chang5, Yonggeun Hong1, 2, 3, 6 (1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 Graduate School of Inje University, Gimhae, Korea; 2 Ubiquitous Healthcare & Anti-aging Research Center, Inje University, Gimhae, Korea; 3 Cardiovascular & Metabolic Disease Center, Inje University, Gimhae, Korea; 4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College of Biomedic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je University, Gimhae, Korea; 5 National Primate Research Center (NPRC),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KRIBB), Ochang, Korea; 6 Department of Physical Therapy, Graduate School of Inje University, Gimhae, Korea)Lee S, Lee M, Hong Y, Won J, Lee Y, Kang SG, Chang KT, Hong Y.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ethods in rat versus mouse models of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2014;9(7):757-758.欲获更多资讯:. Neural Regen Res.Rat versus mouse models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for neural regeneration studiesRat models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are usually used in neural regeneration studies regarding stroke. Rat and/or mouse models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established only by suture occlusion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without the need of craniotomy, can simulat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thrombus or occlusion in humans. Then, what are the main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surgical methods in rats and mice? Dr. Seunghoon Lee, Graduate School of Inje University, Korea performed a study and concluded that to develop standard and high-quality rodent models of stroke, several points should be taken in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1) 0.40-0.45 mm outer diameter 4-0 monofilament nylon for rats and 0.15-0.18 mm outer diameter of 6-0 monofilament nylon for mice by heating or poly-L-lysine coating. (2)Thread insertion length: 18-20 mm for rats and 9-11 mm for mice. (3) Operation period: maximum of 15 minutes. (4) Occlusion period: 60 minutes. (5) Middle cerebral occlusion allows common carotid artery reperfusion for rats or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 for mice. These findings were published i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Vol. 9, No. 7, 2014).Artic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ethods in rat versus mouse models of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by Seunghoon Lee1, 2, 3, Minkyung Lee1, Yunkyung Hong1, 2, 3, Jinyoung Won1, Youngjeon Lee1, 5, Sung-Goo Kang4, Kyu-Tae Chang5, Yonggeun Hong1, 2, 3, 6(1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 Graduate School of Inje University, Gimhae, Korea; 2 Ubiquitous Healthcare & Anti-aging Research Center, Inje University, Gimhae, Korea; 3 Cardiovascular & Metabolic Disease Center, Inje University, Gimhae, Korea; 4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College of Biomedic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je University, Gimhae, Korea; 5 National Primate Research Center (NPRC),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KRIBB), Ochang, Korea; 6 Department of Physical Therapy, Graduate School of Inje University, Gimhae, Korea)Lee S, Lee M, Hong Y, Won J, Lee Y, Kang SG, Chang KT, Hong Y.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ethods in rat versus mouse models of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Neural Regen Res. 2014;9(7):757-758.。
神经科学实验中适用的样本类型分析
![神经科学实验中适用的样本类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1b7e0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f.png)
神经科学实验中适用的样本类型分析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揭示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运作机制。
在进行神经科学实验时,选取合适的样本类型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类型的样本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和研究对象。
本文将分析神经科学实验中广泛使用的样本类型,包括动物模型、人体脑组织和细胞培养等。
一、动物模型动物模型是神经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样本类型之一。
通过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研究各种疾病和神经系统相关的问题。
例如,小鼠是最常用的动物模型之一,因为其遗传背景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理想的实验对象。
其他常用的动物模型包括大鼠、猴子和斑马鱼等,它们各具特点,在特定的研究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人体脑组织人体脑组织样本对于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获取捐赠者的脑组织样本,研究人员可以研究人类大脑的解剖结构、细胞组成和神经回路的功能特点。
通常,人体脑组织样本的获取需要经过伦理审批,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来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近年来,随着神经成像和脑电图等技术的发展,非侵入性的人体神经系统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三、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是神经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样本类型之一,通过将神经细胞或其他相关细胞放入培养基中,可以模拟体外环境下细胞的生理和功能特点。
细胞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细胞发育、突触形成和维持等领域的研究。
此外,细胞培养还可以用于研究特定细胞类型对药物的反应、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建模。
综上所述,神经科学实验中适用的样本类型包括动物模型、人体脑组织和细胞培养等。
不同的样本类型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帮助研究者揭示神经系统的复杂性。
在进行实验时,研究者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样本类型,并严格遵循伦理规定和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神经科学实验的不断发展将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人类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深入理解,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不同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在小鼠EAE模型评价中的比较
![不同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在小鼠EAE模型评价中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173a4f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a.png)
不同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在小鼠EAE模型评价中的比较童巧文;朱英标;姚苏琴;郦铮铮;夏念格;韩钊;郑荣远【期刊名称】《温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39)3【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标准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的效能.方法:应用MOG35-55多肽加完全福氏佐剂乳化后免疫20只C57BL/6小鼠,复制EAE小鼠模型,并使用3种不同的评分标准(Kono's 5分法、Hooper's 7分法、Weaver's 15分法)观察和评估实验动物的发病情况,对实验小鼠在发病初期、高峰期的神经功能障碍进行定量的功能损伤评价.结果:3种评分标准比较,在发病初期,15分法和7分法评估神经损伤症状的敏感性相当,比5分法高;高峰期,以症状评分与病理评分的相关性程度来比较3种评分法的效度,15分法效度最高,7分法次之.结论:Weaver's 15分法评价EAE模型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具有明显的优势,推荐作为今后EAE研究的首选评分法.【总页数】4页(P223-226)【作者】童巧文;朱英标;姚苏琴;郦铮铮;夏念格;韩钊;郑荣远【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温州,3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5【相关文献】1.三种神经功能评分在鼠类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评价中的比较 [J], 程发峰;宋文婷;郭少英;钟相根;鲁艺;王庆国2.不同剂量MOG35-55抗原诱导EAE小鼠模型的免疫组织化学比较 [J], 李康宁;樊永平;王蕾3.CEST成像不同量化方式在急性帕金森氏病小鼠模型研究中的应用比较 [J], 魏国境;易佩伟;陶泉;冯衍秋4.不同品系小鼠在免疫增强型保健食品功能评价中的效果比较 [J], 李秀;商可心;卢镜宇;黎宁5.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在帕金森病不同运动亚型中的分析比较 [J], 蔡苗;王晏雯;楼跃;乔松;刘小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缺血性脑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MoCA与MMSE评估的比较及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MoCA与MMSE评估的比较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e24b03c1c708a1294a445d.png)
缺血性脑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MoCA与MMSE评估的比较及分析发表时间:2016-12-12T14:40:14.090Z 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年6月作者: 1刘立新 1任天冲 2冉聪敏2李克钦3崔蕾[导读] MoCA评分与MMSE评分显著相关,MoCA有着高敏感性以及高检出率。
高阳县医院1神经内科 2内科 0715003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071000【摘要】目的在研究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特征基础上,并观察常规治疗联合尼膜同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差异。
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0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者160例为研究组,及同期社区中无认知功能减退主述的个体40例为对照组,按MoCA评估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尼莫同组137例及常规组63例。
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以常规综合疗法治疗;尼莫同组患者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同口服治疗。
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均需连续治疗2个疗程,并运用MoCA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两月、四月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
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MMSE与MoCA检测,其中MoCA的检出率为72.5%,其显著的高于MMSE的检出率46.5%,两项检测间的比较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两个月后,患者的执行能力得分最低,且尼莫同组患者的得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四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得分均得到了改善,尼莫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改善程度最显著的是注意力和计算力、视空间和执行功能。
结论MoCA评分与MMSE评分显著相关,MoCA有着高敏感性以及高检出率,可以筛查出MMSE所遗漏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且采用尼莫同治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障碍;尼膜同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因颅内血管病变而引起的局灶性、短暂性或一过性视网膜或脑功能障碍。
各种神经行为学评价
![各种神经行为学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7bb74abf61fb7360b4c65df.png)
大鼠行为学实验评价汇总大鼠行为学评定方法比较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定(behavior test)的十分重要,对其评定的方法也颇多,但究竟那种方法更适用,目前未有人进行过比较。
为了合理选择MCAO后的评定方法,如下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行为学评定方法进行比较。
行为学检查方法:由3位参加试验的人员分别以单盲法对试验的大鼠进行打分和记录.然后将3组的记分结果进行平均后的得分进行统计计算。
(国内)由一个对试验实施过程不了解的观察者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测。
评测续贯进行。
如果大鼠在一次评测中出现恰当的行为,而以后却未出现,按前者记分。
(国外)1. 神经行为学检查Longa评分法2.Berderson评分法姿势反射测验(postural reflex test)3. 攀绳实验4.网屏测验(screen test)5.肢体放置测验(limb-placement test)Elicited Forelimb Placing6.开野试验(Open-Field法)测定行为7.MNSS8.转动杆测验(rotating pole test)9.Rotation10.肢体对称试验评分法11. rotarod test12. adhesive-removal somatosensory test13.Spontaneous Activity14.Symmetry in the Movement of Four Limbs15.Forepaw Outstretching16.Climbing17.Body Proprioception18. Response to Vibrissae Touch改善记忆作用1.跳台试验2.避暗试验3.穿梭箱试验4.水迷宫试验Motor behavior(1) observation of spontaneous ipsilateral circling,(2) contralateral hindlimb retraction,(3) beam walking ability,平衡木测验(balance beam test)(4) bilateral forepaw grasp,Skilled forelimb function(1)staircase feeding apparatusnociception(1) plantar test1.神经行为学检查:Longa评分法神经学检查分5个等级:0分:正常,无神经功能缺损;1分:左侧前爪不能完全伸展,轻度神经功能缺损;2分:行走时,大鼠向左侧(瘫痪侧)转圈,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分:行走时,大鼠身体向左侧(瘫痪侧)倾倒。
小脑认知情感综合征评分
![小脑认知情感综合征评分](https://img.taocdn.com/s3/m/3652243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e.png)
小脑认知情感综合征评分小脑认知情感综合征(Cerebellar Cognitive Affective Syndrome)是一种由小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改变。
本文将从评分的角度介绍小脑认知情感综合征的评估方法和相关特征。
一、评分工具及方法小脑认知情感综合征评分主要采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两种常用认知评估工具。
MMSE是一种常用的简短认知评估工具,通过测试受试者的记忆、注意力、计算能力、语言能力和定向力等方面的表现来评估认知功能。
MoCA则是一种更加敏感的认知评估工具,可以检测到较轻微的认知损伤。
二、认知情感综合征评分特征1. 认知方面的特征:- 注意力和集中力下降:患者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分散注意力、难以持续关注的情况。
- 记忆障碍:患者的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受损,常常会出现遗忘和记忆困难。
- 执行功能受损:患者在计划、组织、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表现出困难。
- 语言能力下降:患者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受到影响,常常会出现说话困难和理解困难。
2. 情感方面的特征:- 情绪波动:患者的情绪容易波动,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易怒等情感问题。
- 社交障碍:患者的社交能力受损,常常会出现社交回避、交流困难和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
- 自我意识降低:患者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下降,对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状态不够敏感。
3. 行为方面的特征:- 执行能力下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常常会出现行为协调困难和动作笨拙等问题。
- 决策能力受损:患者的决策能力下降,常常会出现决策犹豫、决策失误等行为。
- 社会适应困难: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常常会出现在社会交往中的不适应和不恰当的行为。
三、评分结果解读根据MMSE和MoCA的评分结果,可以对小脑认知情感综合征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ABCD评分和ESSEN评分预测TIA发生脑梗死的比较
![ABCD评分和ESSEN评分预测TIA发生脑梗死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911cdf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9.png)
ABCD评分和ESSEN评分预测TIA发生脑梗死的比较李建平;赵中;程庆璋;方琪;赵合庆【期刊名称】《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21)002【摘要】Objective :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ABCD and ABCD2 and ABCDI and ESSEN score in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Methods: One hundred seventy four TIA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ABCD and ABCD2 and ABCDI and ESSEN criteria in 7,90 and 180 days, the occurrenc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observed and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s of 4 criteria were compared .Results : The 7-day risk of stroke was 12. 64% , the 90-day risk of stroke was 13. 22% and the 180-day risk of stroke was 14. 37% in 174 patients. When the occurrenc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observed in 7 days ,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 AUCs) of ABCD , ABCD2 , ABCDI and ESSEN were 0. 692 ,0. 695 ,0. 760 and 0. 862 ;in 90 days the AUCs were 0. 681 ,0. 684 ,0. 754 and 0. 844 ;in 180 days the AUCs were 0. 703 , 0. 696 ,0. 779 and 0. 862. The 7-da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s of ABCD , ABCD2 and ABCDI and ESSEN criteria were 28. 6% ,27 . 8% ,28. 6% , 44. 4% ; the 90-day ones were 28.6% ,27 . 8% ,28. 6% ,44. 4% ; the 180-day ones were 35. 7% ,27. 8% ,33. 3% ,51. 9% . Conclusion : The predictive accuracy of the ESSEN criteria is evidently superior to the others .%目的:探讨ABCD评分系统和ESSEN评分法在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进展为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按照ABCD评分、ABCD2评分、ABCDI评分和ESSEN评分,观察174例TIA患者7、90、180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并比较4种评分系统的阳性预测值.结果:174例TIA患者,在7、90、180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12.64%、13.22%和14.37%.预测7 d内脑卒中风险时,ABCD评分、ABCD2评分、ABCDI评分和ESSEN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2、0.695、0.760、0.862;预测90 d 内脑卒中风险时,4种评分法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681、0.684、0.754、0.844;预测180 d内脑卒中风险时,4种评分法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3、0.696、0.779、0.862.4种评分系统7天阳性预测值分别为:ABCD评分法28.6%,ABCD2评分法27.8%,ABCDI评分法28.6%,ESSEN评分法44.4%;90天:ABCD评分法28.6%,ABCD2评分法27.8%,ABCDI评分法28.6%,ESSEN评分法44.4%;180天:ABCD评分法35.7%,ABCD2评分法27.8%,ABCDI评分法33.3%,ESSEN评分法51.9%.结论:ESSEN评分法在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的阳性率上,明显高于ABCD评分系统.【总页数】4页(P159-162)【作者】李建平;赵中;程庆璋;方琪;赵合庆【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苏州,21500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苏州,215001;苏州市立医院本部神经内科,江苏,苏州,215007;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江苏,苏州,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江苏,苏州,215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相关文献】1.DSA与TCD分别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近期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比较[J], 陈季南;陈来明;沈鑫;李圣华;李军荣2.ABCD2评分法联合TCD或MRA对TIA近期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比较 [J],厉青;倪健强3.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结合ABCD2评分预测TIA患者早期继发脑梗死的价值 [J], 李光平;巴晓红4.ABCD2评分预测TIA患者脑梗死风险的研究 [J], 罗榕;吴波5.ABCD、ABCD2和ABCD3评分法预测TIA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比较研究[J], 赵振强;胡兰;蔡美华;陈志斌;王淑荣;王埮;陈小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不同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在小鼠
EAE模型评价中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标准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
性脑脊髓炎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的效能。
方法:应用MOG35-55多肽加完全福氏佐剂乳化后
免疫20只C57BL/6小鼠,复制EAE小鼠模型,并使用3种不同的评分标准观察和评估实验动物的发病情况,对实验小鼠在发病初期、高峰期的神经功能障碍进行定量的功能损伤评价。
结果:3种评分标准比较,在发
病初期,15分法和7分法评估神经损伤症状的敏感性相当,比5分法高;高峰期,以症状评分与病理评分的相关性程度来比较3种评分法的效度,15分法效度最高,7分法次之。
结论:Weaver’s 15分法评价EAE模型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具有明显的优势,推荐作为今后EAE研究的首选评分法。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评分标准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several methods of clinical assessment standards in mice model of EAE. Methods: The mice models of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 were established,and the neural symptom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Three clinical assessment methods,including 5-point,7-point and 15-point,were used to assess neurological function. Results: On the early onset,7-point,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s were more sensitivity than
5-point score scale to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And 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pathological changes on EAE model and had good validity. Conclusion: 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 has a obvious dominance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sympton of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Therefore,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 is recommended as the first method
to select.
Key words: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animal model;mice ;clinical as-sessment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是国
际公认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MS发病机制和评价免疫调节药物的实验研究。
EAE模型技术日益成熟,而且不同的实验动物和致敏蛋白使EAE模型呈现为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程[1]。
但由于动物对检测应答具局限性以及目前EAE模型不同评分标准较多,使得EAE 模型评分就同一症状而言,其评分标准在大范围内也尚未达到规范化和统一化。
因此本实验针对目前文献中小鼠EAE模型最常用的几种评定标准进行了敏感度与效度的比较
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动物分组和模型制作
动物分组及材料:8~10周龄的C57BL/6小鼠,体重18~20 g,分为EAE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雌雄各半。
实验动物由北京军事
动物研究所提供,饲养于本实验室清洁级动物房。
MOG35-55多肽由西安美联多肽技术公司合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纯化,纯度95%。
不完全福氏佐剂、百日咳毒素均购
自美国Sigma公司;结核杆菌素购自美国Difco公司。
EAE模型制作:用 mol/L的PBS将
MOG35-55稀释为2 mg/mL,然后将稀释液与等量的完全福氏佐剂充分混合,通过三通管将乳剂抽打为油包水状态,即为诱导EAE的抗原乳剂。
EAE组小鼠于背部两侧皮下注射
抗原乳剂。
对照组不予抗原处理。
免疫后第0、第48小时给予全部小鼠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每只动物500 ng/ mL。
评价标准
5分法评分标准[2-3]分级0分为不发病;1分为尾巴无力;2分为轻微后肢无力;3分为严重后肢麻痹;4分为四肢麻痹;5分为
濒死或死亡。
7分法评分标准[4-5]分级0分为不发病;1分为尾巴半瘫;2分为尾巴全瘫;3分为步态异常;4分为后肢轻瘫;5分为后肢重瘫;
6分为前肢累及;7分为濒死状态或死亡。
15分法评分标准[6-7] 将尾巴活动分
为3个等级,肢体活动分为4个等级,通过累积分数得出评分。
若出现死亡则总分记为15分。
评价方法免疫当天起每天对小鼠称重,并采用双盲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由两位非实验人员观察并评价,参照评分细则进行评分。
首先由一位人员进行5分法和7分法评分,两者可以同时进行。
上述评分30 min 后,再由另外一位观察者进行15分法评分。
由于小鼠昼夜活动差异很大,每天均于上午
8时进行评价。
组织取材和病理学检查 EAE组小鼠于
发病高峰期处死取材,对照组全部于第22
天处死。
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予预
冷的PBS心脏灌注至肝脏变灰白,随即取出大脑、脊髓浸入4%多聚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后切片,厚度5μm,取大脑视交叉层面、颈髓、腰髓层面进行HE染色。
使用Leica光
镜显微镜观察病理改变。
对HE染色进行组织学评分,参照Okuda
的病理分度标准为(400倍镜下计数)0:没有炎症变化;1:炎性细胞浸润仅限于血管周围和脊膜周围;2:脊髓内轻微的炎性细胞浸润;3:脊髓内中度的炎性细胞浸润;4:脊髓内重度的炎性细胞浸润。
统计学处理方法组间计量资料进行t 检验或校正t检验,发病早期敏感性评价采用Kaplan-Meier分析,效度检验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10分制标准化换算=原始分/评分总分×10分。
2 结果
发病情况 EAE组20只小鼠,全部发病。
EAE组动物在免疫后第12天陆续开始发病,表现为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皮毛不光滑、精神萎靡,并相继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尾部无力拖垂、步履蹒跚或拖行、大小便失禁。
免疫后第16~第20天到达疾病高峰期,达到高峰期后将小鼠处死。
不同评分标准的比较
神经功能评分情况:EAE组中最早在免疫后第12天开始发病,大多数小鼠均集中在免疫后第15~第18天发病,并于2~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