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出现空洞并不断扩大的案例
臭氧层出现空洞并不断扩大的案例
你知道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不?那可真是地球的一个大“伤疤”呢。
就说以前吧,人们大量使用那些含有氟利昂的东西,像老式冰箱、空调啥的。
氟利昂这玩意儿可不安分,它们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怪兽,慢悠悠地飘到大气层上去。
到了臭氧层那里,就开始搞破坏,把臭氧分子一个一个地打散。
你看啊,这臭氧层本来是地球的保护罩,挡住了好多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就像给地球撑了一把超级大伞。
结果呢,氟利昂这么一捣乱,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就开始出现空洞了。
这个空洞啊,还一年比一年大,就像衣服上的破洞,没人为它缝补的话,就会越扯越大。
比如说,在南极附近生活的那些小动物,像可爱的小企鹅啊,它们原本在臭氧层的保护下过得好好的。
现在臭氧层有了空洞,紫外线就比以前更强地照下来,这就好比小企鹅本来住在有遮阳伞的地方,突然伞破了个大洞,紫外线就直直地晒在它们身上。
对它们的健康、繁殖啥的都有影响呢。
而且这个空洞要是再这么扩大下去,说不定以后还会影响到全球的气候,那可就更麻烦啦。
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最严重原因
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最严重原因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最严重原因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寒冷、最遥远、最神秘的大陆之一,除了雄伟的冰川和雪山,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现象——臭氧空洞。
臭氧层是稀薄的大气层之一,主要位于距离地面20-50公里的距离,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
但是,南极的臭氧空洞却在20世纪末开始显现。
那么,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最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呢?混合物的种类首先,空气中存在着许多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混合物,其中包括大量的氮、氧以及其他元素。
南极洲的大气层十分稀薄,且温度非常低,因此很容易发生各种反应和化学变化,这会使一些新的化学物质在空气中形成。
例如,氟利昂气体和氯气,它们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大气层不同,南半球的含量更高。
这些气体被释放到大气中后,它们被富含氧分子的光子分解,最终形成了一种叫做氯氧化物的组合物,这会使臭氧分子变形,降低其保护地球的能力。
温度南极地区的天气极其寒冷,温度非常低,尤其是在冬季,臭氧分子的形成需要温度的支持,但温度过低也会阻碍分子的形成,因此温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在南极地区,气温极低,臭氧分子的形成不能得到保障,制约了臭氧的生成和保护。
天气和风力天气对臭氧空洞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极地的风。
在南极洲特有的温暖上升气流和向下吹的气流都会破坏臭氧分子,特别是在春季和夏季更为严重。
风会将很多早已生成的臭氧分子,吹向北方,而补补充臭氧的新分子则没能在臭氧层内得到保存。
因此,臭氧层的保护功能不断削弱,臭氧空洞得以不断扩大。
同时,不稳定的天气也会使得其它物质更容易污染大气。
总体来说,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最严重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
空气混合物中大量的化学物质、极低的温度、天气和风力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臭氧空洞的形成和扩大。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需要采取行动:减少化学物质的排放,控制工业生产和交通方式等,减缓温室效应,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微小的事情开始,一点一滴地保护我们的地球。
导致臭氧层空洞的主要物质
导致臭氧层空洞的主要物质
导致臭氧层空洞的主要物质是氯氟碳化物(CFCs)和氟氯碳化物(HCFCs)。
这些物质是一类氟、氯和碳元素的化合物,常见的代表有氯氟碳化物(CFC-11,CFC-12等)和氟氯碳化物(HCFC-22,HCFC-141b等)。
这些化合物在被释放到大气中后,被风吹送至高空,经紫外线的作用被分解成氟、氯和碳等原子。
氯和溴原子相对较稳定,并且在上层大气中被光解后可以参与一系列的催化反应,最终破坏臭氧分子。
具体来说,氯原子参与的主要反应是:
氯自由基(Cl)与臭氧(O3)发生反应,生成氯一氧化物(ClO)和氧气(O2)。
氯一氧化物再与另一个臭氧分子反应,重新生成氯自由基,并且再生成两个氧气分子。
这样,每一个被释放的氯原子可以破坏多个臭氧分子,导致臭氧层的稀薄化和空洞的形成。
氟氯碳化物(HCFCs)在大气中的寿命较CFCs短,它们的分解速度相对较快,从而限制了它们进一步破坏臭氧层的能力。
因此,国际上也逐渐减少和淘汰使用HCFCs,以减少对臭氧层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CFCs和HCFCs的使用在大部分国家已经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管控,尤其是根据1987年《蒙特利尔
议定书》,各国约定逐步淘汰这类物质的使用,以保护臭氧层的完整性和健康。
臭氧层空洞
日本气象厅称,南极臭氧层空洞较小并不代表臭氧层正在恢复,而是可能南极7月份和8月份气温相对往年较 高有关。
修复
美国科学家2016年发现,首次有确实证据证明南极臭氧层的破洞已经开始萎缩。
1977年4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召开了有32个国家参加的“评价整个臭氧 层”国际会议。
会议通过了第一个“关于臭氧层行动的世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监测臭氧和太阳辐射、评价臭氧耗损对人 类健康影响、对生态系统和气候影响等,并要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一个臭氧层问题协调委员会。
危害
《时代》封面之消失的臭氧10多年来,经科学家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就增加 2%,人的皮肤癌就增加3%,还受到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和发育停滞等疾病的袭击。如今居住在距南极洲较近的 智利南端海伦娜岬角的居民,已尝到苦头,只要走出家门,就要在衣服遮不住的肤面,涂上防晒油,戴上太阳眼 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晒成鲜艳的粉红色,并伴有痒痛;羊群则多患白内障,几乎全盲。据说那里的兔子眼 睛全瞎,猎人可以轻易地拎起兔子耳朵带回家去,河里捕到的鲜鱼也都是盲鱼。
此后,臭氧层的臭氧损耗情况出现好转,但臭氧水平正在恢复的还是第一次被科学证实。
不过,科学家同时发现,人们用以替代氯氟烃的一些物质虽然不会损耗或较低损耗臭氧,但却会造成温室效 应,加快全球气候变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大气科学家苏珊·所罗门说,这些替代物质虽然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 但到2050年前会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巨大影响。
1987年,联合国为了避免工业产品中的氟氯碳化物对地球臭氧层继续造成恶化及损害,承续1985年保护臭氧 层维也纳公约的大原则,邀请所属26个会员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所签署的环境保护公约《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 质管制议定书》,又称《蒙特利尔议定书》。该议定书自1989年1月1日起生效。中国1991年加入《蒙特利尔议定 书》。
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高层臭氧破坏增加低层臭氧造成的破坏 臭氧在平流层起保护作用,在地面却是有害污 染物。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地面臭氧阻碍农 作物和树木的生长,限制能见度,损害肺功能。 植物遭到臭氧的侵袭后,叶面就产生大量的白色 斑点,影响光合作用。因平流层臭氧损耗导致阳 光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加速建筑、喷涂、包装及 电线电缆等所用材料,尤其是聚合物材料的降解 和老化变质。特别是在高温和阳光充足的热带地 区,这种破坏 作用更为严重。由于这一破坏作用 造成的损失估计全球每年达到数十亿美元。
臭氧层空洞
• 保 护 臭 氧 层 从 小 事 做 起
• 解 决 臭 氧 层 破 坏 问 题 的 技 术 措 施
• 臭 氧 层 破 坏 的 危 害
• 臭 氧 破 坏 的 原 因
• 臭 氧 层 空 洞 现 象 的 现 状
• 臭 氧 层 的 作 用
• 臭 氧 层 的 定 义
臭氧层
定义:是指在平流层中距地表10~50 km高度的臭 氧圈层。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形成原理:大气层的臭氧主要以紫外线打击双原子 的氧气,把它分为两个原子,然后每个原子和没有 分裂的氧合并成臭氧。臭氧分子不稳定,紫外线照 射之后又分为氧气分子和氧原子,形成一个继续的 过程臭氧氧气循环,如此产生臭氧层。
解决臭氧层破坏问题的技术措施
最根本的措施在于尽早开发代用品 1985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推动下,制定了保护臭 氧层的《维也纳公约》。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了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8种破坏臭 氧层的物质(简称受控物质)提出了削减使用时间的要求。 中国于1992年加入了《蒙特利尔协议书》。 代用品的开发应考虑: 1、具有优异的物化性能; 2、价格适宜,能被市场接受; 3、对臭氧破坏潜能低; 4、温室效应潜能低
地球科学概论—臭氧层空洞
课程结业报告课题名称:臭氧层空洞小组成员:尹凯韩媛董伟赵有万王祥唐迪宇彭强张艺完成日期:2010年7月6号臭氧层空洞摘要:臭氧(03)是氧气(O2)的一种异构体,在大气中的含量仅占一亿分之一,其浓度因海拔高度而异。
臭氧层可以说是地球的保护层,它主要围绕在地球外部离地面20—25公里高度的地方,起到吸收太阳紫外线中对生物有害部分UV-B(UV-B是紫外线的一段波长,为280—315nm)的作用。
同时,由于紫外线是平流层的热能来源,臭氧分子是平流层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臭氧层在平流层的垂直分布对平流层的温度结构和大气运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发挥着调节气候的重要功能。
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的漫长岁月中形成的,可是仅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
关键字:发现成因影响现状趋势臭氧层空洞的发现:A天上有个大洞1957年,作为英国南极考察队的一员,剑桥大学的教师乔·法曼被首次派往哈雷湾观测站。
时值国际地球物理年,包括英国在内的12个国家在南极洲新设了多个观测站,观测极地气象。
乔·法曼的任务之一,就是测量空气中的臭氧含量。
此后每年,法曼都要到南极去。
只是在1957年的南极洲,对臭氧的监测仅是其中很小的部分。
当时的“第七大陆”看上去有更多有价值的监测目标。
因此法曼等人对臭氧也只是做常规监测。
英国南极考察队所用的监测仪器是多布森分光光度计(Dobsonmeter),这是被公认为测量臭氧的标准仪器,主要通过测量达到地面的紫外线辐射来间接反应大气中的臭氧含量。
1981年南半球的春季,新测出的数据引起了乔·法曼和同事加迪纳(B.G.Gardiner)、尚克林(J. D. Shanklin)的注意,它显示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面积较过去小了很多。
“怎么回事呢?”一直状态低迷的乔·法曼变得异常兴奋。
“这会不会只是一个错误数据呢?”他重新调校了仪器。
随后的1982和1983年,所测得的数据显示了同样的结果。
臭氧层空洞
2、臭氧层空洞产生的原因
主要原因:人类生产和使用大量氟氯烃(例如氟利昂)和卤代烷灭火 剂(哈龙)等物质 其他原因:森林火灾、极地低温、太阳黑子活动等
5
2、臭氧层空洞产生的原因
使用氟氯烃破坏臭氧机制:
氟利昂(CFCs),化学稳定、在对流层下不易被分解而进入平流层。到达平流层的 CFCs受到短波紫外线UV—C的照射,分解为Cl离子自由基,参与对臭氧的消耗。 Cl离子自由基与臭氧发生连锁循环反应,破坏臭氧,但在反应过程中氯离子基本不消耗, 使得一个氯原子能分解10万个臭氧分子,从而导致臭氧层变薄继而出现空洞。
臭氧层空洞
1
1、臭氧层空洞的发现 2、臭氧层空洞产生的原因 3、臭氧层空洞的危害 4、控制臭氧层空洞的措施 5、臭氧层空洞的新进展
2
臭氧(O3)的作用
平流层底部的臭 氧可阻挡宇宙紫 外线,保护地球
对流层的臭氧是 污染物质,影响 空气质量
3
1、臭氧层空洞的发现
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公布南 极上空平均臭氧含量减少50%左右, 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臭氧空洞 1985年,臭氧层空洞已和美国整 个国土面积相似 1998年南极臭氧层空洞持续时间 超过100天,面积几乎可以相当于 三个澳大利亚 1989年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也已遭 到严重破坏
尔议定书缔约国第二次会议。受控物质从原来的2类8种扩大到7类上百种。 规定缔约国在2000年或更早的时间里淘汰氟利昂和哈龙;四氯化碳到1995年将减少85%, 到2000年将全部被淘汰;到2000年,三氯乙烷将减少70%,2005年以前全部被淘汰。
8
5、臭氧层空洞的新进展
美国科学家近期研究显示臭 氧正在朝着预期稳步愈合, 直到本世纪中期才会完全复 原。
9
为什么极地上空有臭氧洞
为什么极地上空有臭氧洞?
臭氧层是指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同温层中的一层气体。
臭氧分子O3由3个氧原子组成,能吸住99%以上的太阳紫外线,可以充当地球上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
但是近几年,科学家们在南极上空的臭氧层中发现了一个“大洞”,又在北极上空发现了一个19~24千米深的小“臭氧洞”。
这些发现都表明,地球的这把“保护伞”已被严重破坏。
另外还有发现说,全球的臭氧层都有变薄的趋势。
天上为何会出现“臭氧洞”?科学家们对此意见不一。
多数科学家的观点是,极地上空的“臭氧洞”是人“戳”的。
确切地讲,是氟利昂。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冷冻厂和家用电冰箱的不断增多,大量氟利昂冷冻剂被使用,大量的氯氟烃被排放到空气中。
与其他化学物质不同,这种物质不能在低空分解,反而要飘浮升入同温层,与紫外线作用产生出游移的氯原子,夺去臭氧中的1个氧原子(1个氯原子能破坏近10万个臭氧分子),氯原子使臭氧变成纯氧O2,于是“臭氧洞”就在空中出现了。
而“无形杀手”紫外线就会趁机直射,危及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的生命安全。
自然灾害(臭氧层空洞)
保护臭氧层
英国南极探险队从1997年开始观察南极上空以来, 每年都在9-11月发现臭氧层空洞。这个发现引起 举世震惊。联合国相关组织为防止臭氧层空洞进 一步扩大,决定成立保护臭氧层工作组,并制定 出保护臭氧层的议定书,主要内容包括:列出了 破坏臭氧物质的种类;规定了排放破换臭氧物质 的限额基准;确定了限制排放破坏臭氧层物质的 最后时间;确定了评估机制,规定从1990年起至 少每4年对指定的措施进行一次评估。
臭氧层空洞
人员:刘佳欣、张污染物质,特别是氧化氮和卤化代烃等气溶胶污染 物的扩散、侵蚀而造成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和减少的现象。
臭氧空洞的成因
一种大量用作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 工制剂的氟氯烃是导致臭氧减少的“罪魁祸 首”。另外,寒冷也是臭氧层变薄的关键, 这就是为什么首先在地球南北极最冷地区出 现臭氧空洞的原因了。
臭氧层空洞的定义
臭氧层空洞的定义臭氧在大气中属微量气体,总量只占大气的百万分之0.4,而且90%以上集中在10-50公里的高层大气之中, 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
全球大气中臭氧总量约有30亿吨,如果在摄氏零度的温度下,沿着垂直于地表的方向将大气中的臭氧全部压缩到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臭氧层的总厚度只有3毫米左右。
这种用从地面到高空垂直柱中臭氧的总层厚来反映大气中臭氧含量的方法叫做柱浓度法,采用多布森单位(Dobson unit,多布森单位,简称D.U.)来表示,正常大气中臭氧的柱浓度约为300 D.U.。
臭氧洞被定义为臭氧的柱浓度小于200 D.U.,也即臭氧的浓度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超过30%的区域。
2、臭氧洞为什么发生在南极地区?为什么臭氧损耗的规模如此之大?为什么每年的南极臭氧洞发生在春季?目前,对于臭氧层空洞形成机制大致有三种理论解释:①动力气象学上的极地纬向环流变化造成输送至南极上空的臭氧减少,形成臭氧洞;②极地冰晶效应影响下的多相化学反应引起臭氧的减少,出现臭氧洞;③与太阳辐射变化相关的动力气象因素及光化学反应(包括人类活动影响)综合作用导致臭氧洞的形成。
美国科学家莫里纳和罗兰德提出,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元凶,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CFC,俗称氟里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龙(Halon)。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证实,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催化化学过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根本原因。
那么,氟里昂和哈龙是怎样进入平流层,又是如何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呢?就重量而言,人为释放的CFC和Halon的分子都比空气分子重,但这些化合物在对流层是化学惰性的,即使最活泼的大气组分———自由基对CFC和Halon的氧化作用也微乎其微。
因此它们在对流层十分稳定,不能通过一般的大气化学反应去除。
经过一两年的时间,这些化合物会在全球范围内的对流层分布均匀,然后主要在热带地区上空被大气环流带入到平流层,风又将它们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输送,在平流层内均匀混合。
臭氧空洞
如果臭氧层的臭氧含量减少,则地面受到紫外线B的辐射量增大。 B类紫外线灼伤称为B类灼伤,这是紫外辐射最明显的影响之一,学名为红斑病。B 类紫外线也能损耗皮肤细胞中遗传物质,导致皮肤癌。B类辐射增加还可对眼睛造成 损坏,导致白内障发病率增加。 B类紫外线辐射也会抑制人类和动物的免疫力。因 此B类紫外线辐射的增加,可以降低人类对一些疾病包括癌症、过敏症和一些传染病 的抵抗力。 B类辐射的增加,会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作物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B类紫外辐 射对20米深度以内的海洋生物造成危害,会使浮游生物、幼鱼、幼蟹、虾和贝类大 量死亡,会造成某些生物减少或灭绝,由于海洋中的任何生物都是海洋食物链中重 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某些种类的减少或灭绝,会引起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B类辐射的增加也会损害浮游植物,由于浮游植物可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其产量减少, 使得大气中存留更多的二氧化碳,使温室效应加剧。 B类辐射还将引起用于建筑物、绘画、包装的聚合材料的老化,使其变硬变脆,缩短 使用寿命等等。 另外,臭氧层臭氧浓度降低紫外辐射增强,反而会使近地面对流层中的臭氧浓度增 加,尤其是在人口和机动车量最密集的城市中心,使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机率增加。
在现代经济中,氟利昂等物质应用非常广泛,要全面淘汰,必须首先找到氟利昂 等的替代物质和替代技术。在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也应努力回收,尽可能重新 利用。目前,世界上一些氟利昂的主要生产厂家参与开发研究了替代氟利昂的含 氟替代物(含氢氯氟烃HCFC和含氢氟烷烃HCF等)及其合成方法,有可能用作 发泡剂、制冷剂和清洗溶剂等,但这类替代物也损害臭氧层或产生温室效应。同 时,也在开发研究非氟利昂类型的替代物质和方法,如水清洗技术、氨制冷技术 等。 我国政府和科学家们非常关心保护大气臭氧层这一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我 国早于1989年就加入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先后积极派团参与了历次 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 约国会议,并于1991年加入了修正后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 书》。我国还成立了保护臭氧层领导小组,开始编制并完成了《中国消耗臭氧 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根据这一方案,我国已于1999年7月1日冻结了氟 利昂的生产,并将于2010年前全部停止生产和使用所有消耗臭氧层物质。
臭氧层空洞的定义(精)
臭氧层空洞的定义臭氧在大气中属微量气体,总量只占大气的百万分之0.4,而且90%以上集中在10-50公里的高层大气之中, 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
全球大气中臭氧总量约有30亿吨,如果在摄氏零度的温度下,沿着垂直于地表的方向将大气中的臭氧全部压缩到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臭氧层的总厚度只有3毫米左右。
这种用从地面到高空垂直柱中臭氧的总层厚来反映大气中臭氧含量的方法叫做柱浓度法,采用多布森单位(Dobson unit,多布森单位,简称D.U.)来表示,正常大气中臭氧的柱浓度约为300 D.U.。
臭氧洞被定义为臭氧的柱浓度小于200 D.U.,也即臭氧的浓度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超过30%的区域。
2、臭氧洞为什么发生在南极地区?为什么臭氧损耗的规模如此之大?为什么每年的南极臭氧洞发生在春季?目前,对于臭氧层空洞形成机制大致有三种理论解释:①动力气象学上的极地纬向环流变化造成输送至南极上空的臭氧减少,形成臭氧洞;②极地冰晶效应影响下的多相化学反应引起臭氧的减少,出现臭氧洞;③与太阳辐射变化相关的动力气象因素及光化学反应(包括人类活动影响)综合作用导致臭氧洞的形成。
美国科学家莫里纳和罗兰德提出,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元凶,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CFC,俗称氟里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龙(Halon)。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证实,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催化化学过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根本原因。
那么,氟里昂和哈龙是怎样进入平流层,又是如何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呢?就重量而言,人为释放的CFC和Halon的分子都比空气分子重,但这些化合物在对流层是化学惰性的,即使最活泼的大气组分———自由基对CFC和Halon的氧化作用也微乎其微。
因此它们在对流层十分稳定,不能通过一般的大气化学反应去除。
经过一两年的时间,这些化合物会在全球范围内的对流层分布均匀,然后主要在热带地区上空被大气环流带入到平流层,风又将它们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输送,在平流层内均匀混合。
臭氧层空洞名词解释
臭氧层空洞名词解释臭氧层空洞是指地球大气中臭氧层中出现的一种异常现象,即臭氧浓度急剧减少的区域。
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极地地区,特别是南极洲的南极大陆上空。
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担忧,因为它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有重要影响。
一、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原因1. 天然因素天然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温度等。
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会引起臭氧分子的分解,但这一过程在正常情况下会被臭氧层吸收和平衡。
然而,在南极冬季时,由于地球自转和倾斜角度等因素,南极大陆上形成了一个季节性而特殊的天候系统,即极夜。
这种天候系统导致了极地区域长时间处于黑暗、低温状态下,紫外线辐射减少。
2.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于臭氧层空洞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主要原因是人类使用的化学物质,特别是氯氟烃(CFCs)等人造化学物质,它们在大气中的存在会破坏臭氧分子的结构。
CFCs主要应用于制冷剂、喷雾剂和泡沫塑料等工业产品中,这些物质在大气中释放后会随着大气环流逐渐上升到臭氧层,并与臭氧分子发生反应,破坏臭氧层结构。
二、臭氧层空洞的影响1. 紫外线辐射增加当臭氧层空洞出现时,大量紫外线辐射能够穿透到地球表面。
紫外线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有害影响。
它会引起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并对植物生长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特别是在南极地区,紫外线辐射增加对当地的动植物群落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2. 气候变化臭氧层空洞与全球变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空洞出现时,南极地区的温度会下降,形成所谓的极夜效应。
这会导致大气环流的变化,进而影响全球气候。
臭氧层空洞还可能导致地球上层大气温度上升,而下层大气温度下降,这种温度差异可能引发更加极端的天气现象。
三、应对措施和国际合作1. 国际协议为了应对臭氧层空洞问题,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最重要的是1987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该协议旨在限制和逐步淘汰使用CFCs等有害物质。
随后,各国相继采取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措施来减少这类物质的使用。
臭氧层空洞的化学方程式
臭氧层空洞的化学方程式1. 什么是臭氧层?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臭氧层。
你知道吗,臭氧层就像是地球的保护伞,挡住了那些来自太阳的有害紫外线。
没有它,咱们可就没法在海边晒太阳了,皮肤直接就被烤焦了!所以,臭氧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1 臭氧的形成臭氧是怎么来的呢?简单来说,臭氧是由氧气分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应生成的。
咱们平常吸的氧气(O₂)遇上紫外线(UV),就变成了臭氧(O₃)。
这就像是在厨房里,咱们把鸡蛋打进锅里,加热就能做出炒鸡蛋一样,化学反应也是需要“加热”的。
可是,这道“菜”可不能随便吃,太多臭氧反而会对咱们的身体有害哦。
1.2 臭氧层的作用说到臭氧层,它可是个超级英雄。
它的任务就是保护咱们免受紫外线的侵害。
紫外线可不是善类,长时间暴露在它的“光辉”下,皮肤癌、白内障等各种病痛就会找上门来。
所以,臭氧层就像是那个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的好朋友,帮我们挡住了不少麻烦。
2. 臭氧层空洞是怎么回事?好啦,聊完了臭氧层的美好,现在咱们得面对一个不太愉快的话题——臭氧层空洞。
它就像一个大黑洞,时不时地吞噬掉我们的保护伞。
你可能会问,这个空洞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听我慢慢给你说。
2.1 化学物质的“捣乱”臭氧层空洞的罪魁祸首就是一些化学物质,比如氯氟烃(CFCs)。
它们原本被广泛用于制冷剂、发泡剂和喷雾剂中,咱们当年可都是很爱用的。
不过,CFCs一旦进入大气层,经过紫外线的“洗礼”,就会释放出氯原子。
这个氯可不是善茬,它会疯狂攻击臭氧分子,把它们一个个“打倒”,形成空洞。
就像电影里的反派角色,总是要给主角制造麻烦一样。
2.2 空洞的扩张随着人们的工业活动越来越多,CFCs的排放量也在不断上升,臭氧层的空洞也随之扩大。
科学家们甚至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在春季时会变得特别严重,简直就像是一场年度大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想想看,那片天空原本是蓝蓝的,现在却像是被撕开了一个口子,真让人心疼。
3. 解决办法别担心,咱们总有办法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 年 月 日 通过决议,确定1995年开始, 年开始, 通过决议,确定 年开始 每年的9月 日 每年的 月16日为“国际保护 臭氧层日” 臭氧层日”。联合国大会确立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目的 是纪念1987年9月16日签署的 是纪念 年 月 日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 利尔议定书》 利尔议定书》,要求所有缔约 的国家根据“议定书” 的国家根据“议定书”及其修 正案的目标, 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 念这一特殊日子。 念这一特殊日子。
对 生 态 的 影 响 二
减少渔业产量。 减少渔业产量。紫 外线辐射可杀死10 外线辐射可杀死 水深内的单细胞 米水深内的单细胞 海洋浮游生物 。实 实验表明, 实验表明,臭氧减 少10%,紫外线辐 % 射增加20% 射增加 %,将会 在15天内杀死所有 天内杀死所有 生活在10米 生活在 米水深内 鳗鱼幼鱼。 的鳗鱼幼鱼。
怎么保护? 怎么保护?
爱护臭氧层的消费者购买带有“无氯氟化碳” 爱护臭氧层的消费者购买带有“无氯氟化碳”标志的产 品 爱护臭氧层的制冷维修师确保维护期间从空调、 爱护臭氧层的制冷维修师确保维护期间从空调、冰箱或 冷柜中回收的冷却剂不会释放到大气中, 冷柜中回收的冷却剂不会释放到大气中,做好常规检查 和修理泄漏 爱护臭氧层的办公室员工鉴定公司现有设备如空调、 爱护臭氧层的办公室员工鉴定公司现有设备如空调、清 洗剂、灭火剂、涂改液、 洗剂、灭火剂、涂改液、海绵垫中那些使用了消耗臭氧 层的物质,并制定适当的计划,淘汰它们, 层的物质,并制定适当的计划,淘汰它们,用替换物品 换掉它们
文字制作:苏品文 修饰整合:姜乐雯 串联主持:张 开 感悟书写:潘玲丽
臭氧层 臭氧层 的简介 的作用 臭氧层 臭氧层 的空洞 的影响
臭氧层简介
• 中文名称: 中文名称: –臭氧层 臭氧层 • 英文名称: 英文名称: –ozonosphere; ozone layer
臭氧层简介
关键词: 关键词: 大气层的平流层中 的平流层中臭氧 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 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 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 的部分 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短波紫外线。 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自然界中的臭氧层大多 分布在离地20—50千米 分布在离地 千米 的高空。 的高空。 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 紫外线制造 制造。 紫外线制造。
对 人 类 的 影 响
1.增加皮肤癌:臭 .增加皮肤癌: 皮肤癌 氧层减少1% 氧层减少 %,皮肤 癌患者增加4%- %-6% 癌患者增加 %- % 主要是黑色素癌 黑色素癌。 主要是黑色素癌。 2. . ,增加 患者 3. . ,增 患者。 加 患者。
对 生 态 的 影 响 一
大 的作物。 的作物。 减 1 , 减产1 。 减产 农产品减产及其品 质下降。试验200 质下降。试验 种作物对紫外线辐 射增加的敏感性, 射增加的敏感性, 结果2/ 有影响 有影响, 结果 /3有影响, 尤其是大米、小麦、 尤其是大米、小麦、 、大 、 果
对 生 态 的 影 响 三
据研究,臭氧减少影响 据研究, 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的 主要机制是紫外线辐射 主要机制是紫外线辐射 的增加会破坏核糖核酸 的增加会破坏核糖核酸 (DNA),以改变遗传 ) 信息及破坏蛋白质。 信息及破坏蛋白质。除 了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 外,因臭氧减少而造成 的紫外辐射增多还会造 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的影响, 成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如使塑料及其他高分子 如使塑料及其他高分子 聚合物加速老化 加速老化。 聚合物加速老化。
臭氧层作用
大气臭氧层主要有三个作用 大气臭氧层主要有三个作用 三个 其一为保护作用 保护作用, 其一为保护作用,臭氧层能 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 306.3µm以 下的紫外线 。 以 其二为加热作用 加热作用, 其二为加热作用,臭氧吸收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将其转 换为热能加热大气 加热大气。 换为热能加热大气。
大气层(atmosphere) 大气层
关键词: 关键词: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 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 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 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 随高度而减小, 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大 千米以上, 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 千米以上 气层的厚度大约在 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 特点,分为对流层 平流层、中间层、 对流层、 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 星际空间了 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 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 温室气体的作用, 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 部,即在气温很低的这一 高度, 高度,臭氧的作用同样非 常重要。 常重要。如果这一高度的 臭氧减少,则会产生使地 臭氧减少,则会产生使地 面气温下降的动力 因此, 的动力。 面气温下降的动力。因此, 臭氧的高度分布及变化是 极其重要的。 极其重要的。
臭氧层空洞
关键词: 世纪 世纪50年代末到 关键词:20世纪 年代末到 70年代就发现臭氧浓度有减 年代就发现臭氧浓度有减 少的趋势。 少的趋势。1985年英国南极 年英国南极 考察队在南纬 南纬60°地区观测 考察队在南纬 °地区观测 发现臭氧层空洞, 发现臭氧层空洞,引起世界 各国极大关注。 各国极大关注。臭氧层的臭 浓度减少, 氧浓度减少,使得太阳对地 球表面的紫外辐射量增加 紫外辐射量增加, 球表面的紫外辐射量增加, 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 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 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机体 的正常生存。 的正常生存。
一家之谈——潘玲丽 潘玲丽 一家之谈
想必经过我们小组详细的介绍,大家对此也有 想必经过我们小组详细的介绍, 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其实, 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其实,我们每个人只要有强 烈的环保意识,有着珍爱生命的观念, 烈的环保意识,有着珍爱生命的观念,一系列问题 都将逐渐地淡出我们的视线。所以大家请按照“ 都将逐渐地淡出我们的视线。所以大家请按照“怎 样保护”此专题内容的作法,积极行动! 样保护”此专题内容的作法,积极行动!我们必将 会有美好的未来!! 会有美好的未来!! PS: PS:感谢大家听我念完这段诡异的话
Oh结束了。 结束了。 结束了 有劳大家的双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