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故事(2)资料讲解
孤独症孩子故事

孤独症孩子故事
自闭症也叫做“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并且相伴终身。
很难治愈,号称“精神癌症”。
自闭症不是心理问题,也不是智力障碍,它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
自闭症患者比较突出的临床表现是:缺乏学习和模仿的能力。
他们通常不会说话,或者会但不说话。
他们总是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不与外界沟通交流,不敢与人对视,行为怪异,心理孤僻,我们称他们是“来自星星的孩子”。
下面分享一则关于孤独症的小故事:
刚出生的天天似乎一切正常。
每一项发育指标都没有异样。
天天像其他的宝宝一样会哭会笑。
可是在天天一岁的时候,却发现天天不再喜欢与别人对视,仿佛听不到别人的声音。
脾气似乎也变坏了,总是敲打自己的脑袋。
妈妈带天天去了医院,医生诊断为自闭症。
天天的妈妈心都碎了,可是要强的妈妈没有接受现实,她要天天和正常孩子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
妈妈开始到处打听治疗自闭症的方法。
妈妈为了陪伴天天治疗,辞去了工作。
每天陪天天去康复中心上课,训练。
面对一次次的失望,妈妈没有放弃,没有崩溃。
是坚持,是相信,是不甘心。
更是责任。
天天在妈妈的鼓励下一次次的尝试,最终他开始了说话。
当他喊出“妈妈”时,天天妈妈激动的热泪盈眶。
这更加坚定
了自己的信念,天天可以越来越好。
天天在六岁的时候已经可以和小朋友玩耍交流了,还学会了乐器。
是妈妈不放弃的毅力拯救了天天。
孤独症孩子故事

孤独症孩子故事孤独症,又称为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
据统计,我国约有1000万孤独症患者,其中儿童占比很高。
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缺乏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因此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个孤独症孩子的成长故事,让我们共同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如何关爱和帮助他们。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小明,他一出生就展现出与普通孩子不同的特质。
他不喜欢与人互动,对家人的关爱也无动于衷。
在幼儿园,他总是独自玩耍,不参与集体活动。
这让老师和同学们觉得他很孤僻,难以接近。
然而,小明并非天生冷漠,他内心渴望友情和关爱,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
小明的父母意识到他的异常,便带他去医院检查。
经过专家诊断,小明被确诊为孤独症。
为了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他们带着小明参加各种康复训练,如语言治疗、行为疗法和心理辅导等。
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小明渐渐学会了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如何关爱和帮助孤独症孩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家庭成员要给予充分的耐心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其次,学校和社区要营造一个包容和友善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融入集体生活。
最后,社会各界要关注孤独症儿童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康复资源和心理支持。
在小明的成长道路上,他遇到了许多善良的人。
他的老师关心他,同学们包容他,让他逐渐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
小明也开始尝试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虽然仍有些许困难,但他坚信自己能够走出孤独,拥抱美好的生活。
孤独症孩子的世界并非冷漠无趣,他们有着丰富的内心情感。
只要我们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他们就能感受到温暖,逐步融入社会。
自闭症儿童家庭感人故事

来自星星的孩子———陈晓涵
如果说聪明的孩子是上天的宠儿,那我常想这个孩子会不会就是上天的弃儿?这孩子叫做陈晓涵,本应该是父母的未来,但却是一个典型的自闭症儿童。
今天由于其他原因,孩子的家长未能鼓起勇气到达现场,但是她用自己的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她的心声:
很抱歉,我没能到达你们的现场,请大家原谅。
借这个机会我想跟我的孩子说几句话,即便他并不能理解这些话。
孩子,妈妈想说:“这么多年了,最希望的就是听你叫声“妈妈”。
你知道么,在你被诊断出自闭症的那一刻,家里的天就塌了.内心的崩溃、邻居们的排斥,你爸爸为了治好你的症状,独自去往广东打拼。
可能命运眷顾,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渝北特殊教育学校,我们毅然选择送你去学习。
值得的是,在学校读了四年,你的进步,让爸妈看到了希望。
我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你在画画,你知道吗,你给妈妈带来了多大的惊喜。
一个完整的机械图,在你的笔下清晰浮现,这么复杂的图,你却能画得很详尽,而且还加入了属与你自己的色彩。
我似乎知道了,你不在是那个只会尖叫、自残、搞破坏的陈晓涵了,你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兴趣。
晓涵,你是爸妈的希望、是家里不可或缺的一员,爸妈的希望就是有一天你也能回归正常生活。
我也想对晓涵的老师和学校说几句话:感谢你们对小涵的耐心教导,及对小涵无微不至的照顾,上天放弃了我们的孩子,但你们没有放弃,也是你们让我们的家庭重燃了希望之火。
这幅画,对孩子、对我们来说都意义非凡,在这里我们决定把它送给学校,真心谢谢你们,请允许我们用孩子的这幅画代表我们诚挚的谢意。
一个自闭症孩子的教育故事

一个自闭症孩子的教育故事作为一位年轻的教师,我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担任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
我需要教授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同时负责管理班级。
每天面对着一张张稚气、天真活泼的脸庞,我感到心中充满了爱意,但也有些担心:作为一个没有任何教学和管理经验的年轻教师,我是否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呢?新学期开始后,我很快就意识到了作为班主任与其他任课教师不同的忙碌和琐碎。
只过了不到一周,我的声音就变得沙哑了。
然而,这并没有减少我对教学的热情和与孩子们成为朋友的信心。
有一个学生,名叫XXX,是一个自闭症儿童。
他很安静,不善于与人交流,经常独自一个人玩耍。
我意识到他需要特别的关注和帮助,于是我开始花更多的时间与他交流,帮助他适应新的环境。
我还与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他的情况和需求,并在教学中为他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XXX逐渐开始与其他孩子交流,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活力。
他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我很高兴能够成为他的朋友和老师,帮助他在研究和生活中取得进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需求和特点,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况,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虽然教学工作很忙碌,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收获满满的成就和快乐。
On the second day of school。
a left-behind child named Sun Yuhao transferred to our class。
His parents were both working in Beijing。
and due to household n ns and family ns。
he was unable to attend primary school in Beijing and had only attended kindergarten there for a few years。
自闭症儿童社交故事

自闭症儿童社交故事
自闭症儿童社交故事:小明的新朋友
小明是一个可爱的自闭症儿童。
他总是喜欢独自玩耍,很少与其他孩子交流。
每当自闭症儿童社交问题成为家长和老师的关注焦点时,小明的妈妈决定为他创造一个机会去结交新朋友。
有一天,小明的妈妈带他去参加了一个社交技能培训班。
在班上,小明遇到了一个名叫杰瑞的男孩,他也是一个自闭症儿童。
小明和杰瑞一开始都彼此胆怯,但慢慢地他们开始互相交流。
杰瑞是个非常聪明有创造力的孩子。
他喜欢画画,并且能够以细腻的方式表达他的情感。
小明对此非常感兴趣,他开始观察杰瑞画画的技巧,并尝试模仿他。
渐渐地,小明和杰瑞成了最好的朋友。
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互相支持和理解。
他们一起画画、听音乐、看电影,甚至组织了一个小型的艺术展览。
这让小明的家人和老师都感到非常欣慰和鼓舞。
通过与杰瑞的交流,小明的社交技能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提升。
他开始主动与其他孩子交流,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学会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他也受到了其他孩子们的欢迎和友善。
小明的例子告诉我们,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机会与其他孩子建立联系和友谊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与同龄人的交流,他们可以学会社交技巧,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并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在社会上,我们也应该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包容和友善的环境。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参与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并提供支持和理解。
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和关注,自闭症儿童也可以在社交领域中获得成功,并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
一个自闭症儿童和他的特教老师的故事

一个自闭症儿童和他的特教老师的故事作者:佚名来源:网络分享:全人格教育安安在课堂上“宝贝,抱抱!快,快来抱抱!”这是沈阳市和平区睿智学校二年级班主任、特教老师张雪娇常对安安(化名)说的一句话,随后就是一个深深的拥抱。
安安今年11岁,是一名自闭症儿童。
安安情绪平稳时,嘴里常常会发出一些怪声;情绪狂躁时,会不顾一切地乱跑乱撞,大声尖叫,甚至攻击别人。
每逢安安情绪失控时,为了拦住他,避免他伤害到自己和别人,张雪娇都会不顾一切地抱住安安,使安安的心情平静下来,像守护婴儿般寸步不离。
正因为如此,张雪娇的手和胳膊常被安安抓伤、咬伤。
像安安这样的自闭症孩子是睿智学校学生类型的一种。
学校共有近百名学生,包括唐氏儿、脑瘫儿、单纯弱智儿、多动症儿童、自闭症儿童五种类型。
3年前自闭症学生仅占其中的1/7,而现在已发展到1/3。
家长交流QQ群152230789全人格专家杨一波教授携专家团在线,协助您解决教育孩子的困惑!安安的下巴上有许多疤痕,这是他使劲抠抓自己的结果。
张雪娇说这种自残行为是自闭症孩子典型的刻板行为。
为了矫正安安,张老师开展了漫长的个训工作,除了进行认知、精细动作两大领域的训练外,更注重日常生活学习中行为的矫正。
经过两年的训练,安安的攻击行为已越来越少。
午饭的时间到了,学校的食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张雪娇给安安盛好了饭菜,安安自己吃了起来。
张老师说,他能自己吃饭,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因为别说学习各种技能,对于许多自闭症孩子来讲,生活自理都是个问题。
看到安安现在开开心心地学习、快快乐乐地生活,张雪娇心里很温暖:“只有坚持,我想这种付出才有价值,努力也早晚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相处了两年,安安和张老师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的时候搂着老师的脖子轻轻亲一下,有的时候挽着老师的胳膊一起走。
这种感情沟通上的进步让安安的妈妈看到了希望:“我总想着孩子有一天能康复,会与人正常交流。
”这也是所有自闭症孩子家长的梦想。
在张雪娇的日记本上,写着一句话:“人们都说自闭症孩子是‘星星’的孩子,我想,不管这个孩子来自于多么遥远的‘星星’,我都要带他寻找光明。
自闭症案例分析

自闭症案例分析自闭症(Autism)是一种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早期就会显现出来。
自闭症患者在社交交往、语言沟通、情感表达和行为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异常。
自闭症的症状多种多样,严重程度也不同,因此每个患者的表现都是独特的。
本文将对一位自闭症患者的案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自闭症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小明(化名)是一名7岁的男孩,他在3岁时被确诊为自闭症。
在早期,他的父母发现他与其他孩子的交流存在困难,不善于眼神交流,也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
在语言方面,小明的语言发育明显滞后,表达能力有限,常常通过手势和简单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此外,小明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变化非常敏感,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他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不安。
在行为方面,小明表现出一些典型的自闭症特征。
他对于特定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比如机械类的玩具,他可以沉浸于其中很长时间而不感到厌倦。
同时,他对于周围的人和事缺乏兴趣,常常表现出孤独和独立的行为。
此外,小明在面对新的环境和人际交往时,会表现出明显的回避和抗拒,这给他的父母和老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针对小明的自闭症症状,他的家人和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
首先,他接受了语言和社交训练,通过专业的治疗师指导,他逐渐学会了使用更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也学会了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其次,学校为他提供了个性化的教育方案,采用了更加灵活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他的学习需求。
此外,小明的家人也积极参与他的治疗和教育过程,通过家庭训练和支持,帮助他逐渐克服自闭症带来的困难。
经过长期的治疗和教育干预,小明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社交方面,他也逐渐学会了与他人进行互动,表现出更多的关心和理解。
此外,他的行为特征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更加适应了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
虽然小明仍然存在一些自闭症的特征,但他的进步让家人和老师都感到欣慰和鼓舞。
一个自闭症孩子的教育故事

一个自闭症孩子的教育故事导读:说实在的,只要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中默默、认真耕耘的教师,每天都有自己的教育故事,教育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教育故事,只不过缘于事情的琐碎、工作的忙碌、家庭的兼顾等等原因,没有时间和精力把这些故事记录整理下来罢了。
作为一名新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担任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我负责教授语文、数学两门课程,平时还要负责班级的管理。
一开学,面对一张张稚气、天真活泼的脸蛋,心中不禁更添一分爱意,也多一分担心: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作为一名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年轻教师,面对一群天真的学生,我真的能胜任么?果然,新学期的工作一开始,我就感受到了作为班主任不同于其他任课教师的忙碌和琐碎,真的不省心啊,才不到一星期,我就声音沙哑了。
可是,这并没有消减我的教学热情和与孩子们做朋友的信心。
开学的第二天,班里转来一名留守儿童,叫孙宇豪,他的父母都在北京打工,由于户籍限制和家庭条件的原因,他没有办法在北京上小学,仅在那边上了几年的幼儿园。
记得他奶奶送他来的当天,他不敢抬头看人,只是躲在他奶奶的身后,拉着奶奶的衣襟,脸上流露出极度的不安和恐惧。
通过和他奶奶简短的交谈了解到,这个孩子有自闭症倾向。
当时,我看孩子无非是胆子小而已,没他奶奶说的那么夸张,所以我也是也是半信半疑,但是,当他奶奶把他的书包放在班里让他上课,准备回家时,他一下子就慌抱着奶奶就哭了起来,嘴里不断地说着“我不上学,我也回家,你别走。
”之类的话,他奶奶赶忙说陪他一起上课,但是孩子还是哭闹不止。
我当时就很震惊,这个孩子经历了什么,怎么会这样?而他奶奶并没有在意他这种反应,反而对孩子说:“奶说,你有病啦,你要是不上学,病就好不了。
”说实在的,孩子的哭喊声打动了我,作为班主任,我也不愿我班的孩子以这种状态开启这段全新的学习旅程。
所以,我打断了他奶奶“安慰”孩子的话,说:“大妈,要不这样吧,您先把孩子领回家,和他好好说一说,然后看看哪位同学离你近,我再让那孩子去家里找他玩,让他紧张的心放松下来,让他知道这是一个愉快、温暖的班集体。
关于自闭症孩子的教育故事

关于自闭症孩子的教育故事自闭症孩子的教育故事,嘿,这真是个既温暖又有趣的话题。
想象一下,一个小家伙,他的世界跟我们可不太一样。
他们可能对很多东西特别敏感,像声音、光线,甚至是触觉。
旁边放个玩具就能引发一场小小的狂欢。
哦,别小看这点小东西,它可是通往他们内心世界的钥匙。
有个朋友说过,了解这些孩子就像探险,充满了惊喜和未知。
有一次,我带着一个小男孩去公园。
他特别喜欢沙子,真的是乐不思蜀,满脸的开心。
只要把他放在沙滩上,他就能玩上好几个小时。
哎,真是个沙子迷!这时候,我就决定和他一起玩,想看看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我用手在沙子里捏出一个小城堡,他瞪大了眼睛,像是看到了外星人。
他用小手指着我的城堡,嘴里发出“哇”的声音,那个时候,我心里暗自得意,嘿,这就是沟通的魔力呀!这孩子虽然有点内向,但他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可是一点都不含糊。
连我都得学着从他的角度看问题。
他特别爱车,对汽车的型号、颜色、甚至是发动机声音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次,我问他:“你觉得这辆车好不好?”他摇摇头,像个小老师一样,给我讲了起来。
“这车声音不好,太吵。
”我忍不住笑了,心想,真是个小专家!我开始试着和他聊聊车,这不仅让他放松,也让我渐渐了解他的思维方式。
有一天,我们的老师组织了一次绘画活动,嘿,结果可真是意外的精彩!每个孩子都可以用颜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看到他在纸上涂抹,先是蓝色,再是绿色,最后是红色,眼神中透露着专注。
看着他,我心里有种奇妙的感觉,像是能透过那层色彩,看到他心底的情感。
绘画结束后,他把画递给我,笑得特别开心。
那一刻,我明白了,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心灵的碰撞。
说到交流,跟这些孩子互动的时候,有时候真的是需要点耐心。
有时他们会突然停下,眼神放空,仿佛在思考什么。
朋友告诉我,这其实是他们在消化信息。
是啊,就像我们看一部精彩的电影,偶尔需要停下思考一下剧情。
这让我意识到,给他们空间和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嘿,教育就是如此,尊重他们的节奏,才会收获真正的快乐。
自闭症儿童的故事

自闭症儿童的故事
小时候,我有一个邻居家的孩子,名叫小明,他是一个自闭症儿童。
每天,小明都会坐在自家的院子里,一个人默默地玩着他的玩具。
他不善言辞,也不擅长与人交流,经常表现出一些奇怪的行为,比如重复摆弄同一件东西,或者不停地摇晃身体。
在外人看来,他显得与世隔绝,但在家人眼中,他是一个充满爱和温柔的孩子。
小明的父母是非常爱他的,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小明克服自闭症带来的困难。
他们找到了专业的医生和治疗师,为小明制定了科学的康复计划。
在家庭的呵护下,小明渐渐地展现出了一些进步,他开始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也愿意和家人进行一些简单的互动。
虽然小明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挑战,但他的家人从未放弃过他。
他们不断地给予他关爱和支持,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在这种环境下,小明逐渐学会了适应外部环境,虽然他仍然有一些自闭症特有的行为,但他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融入社会,参与到一些日常生活中。
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自闭症儿童并不是没有希望的。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医学上的治疗,更需要家人的关爱和支持。
只有在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中,他们才能够感受到爱和安全,才能够有机会克服自闭症带来的困难,走向阳光和希望。
在社会上,我们也需要给予自闭症儿童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他们需要一个包容的环境,一个愿意给予他们机会的社会。
只有在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下,才能让更多的自闭症儿童像小明一样,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未来。
自闭症儿童的故事,或许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也充满了希望和温暖。
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亮一盏明灯,让他们感受到爱和关怀,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温暖的社会。
关于自闭症儿童的故事

关于自闭症儿童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子,他是一个自闭症儿童。
小明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他不太喜欢与人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他只愿意待在自己独立的世界里。
小明的父母非常关心他,他们为了帮助小明走出自闭症的困境,去寻找各种疗法和方法。
于是,他们介绍了音乐疗法给小明。
每天,小明都会听着柔和的音乐,用他的琴键弹奏着美妙的乐曲。
通过音乐,小明很快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学会了用琴声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渐渐地,他开始对别人微笑,回应他人的问候。
他的父母非常激动,他们看到了希望。
有一天,小明的家附近的音乐学校举办了一场演出。
小明的父母决定带他去观看。
小明站在观众席上,注目聆听着舞台上弹奏的钢琴声。
他感受到了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演出过后,小明回到家里,决定向他的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
他拿起琴弹奏出一首美丽的曲子,他的父母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从那天起,小明与琴成了好朋友,他把自己的情感倾诉给琴,通过音乐展现自己的世界。
他渐渐地能够更好地与家人和朋友沟通,他变得开朗、自信,并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小明的成长和进步鼓舞了许多家庭,他们认识到,无论有什么困难,只要有爱和支持,自闭症儿童也可以快乐地成长。
小明的故事也成为了一个激励和希望的典范,为更多的孩子带来了希望和勇气。
自闭症儿童的故事

自闭症儿童的故事小明是一个自闭症儿童,他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颗纯真的心。
他不善言辞,也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他却有着非凡的数学天赋。
每当他面对一道数学题时,他的大脑就像是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能够迅速准确地给出答案。
这让他的老师和家人都感到惊讶和欣慰。
虽然小明在学习上有着非凡的天赋,但他在日常生活中却显得有些笨拙和不适应。
他不善于和同学交流,也不太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每当有人试图接近他时,他总是选择躲避或者逃避,让人感到无奈和心疼。
在学校里,小明总是一个人独自坐在角落里,不和别人说话,也不参与课堂上的讨论。
这让他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有些无奈,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与小明沟通,如何帮助他融入集体生活。
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小明,而是用更多的耐心和关爱去呵护他,帮助他逐渐适应学校的生活。
慢慢地,小明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一些。
他开始慢慢地和同学们交流,虽然只是简单的问候和回答,但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他也开始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虽然还是有些不自然,但至少他已经在慢慢地适应集体生活了。
在家里,小明的父母对他更是呵护备至。
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有着特殊的性格和困难,所以他们更加倾注了更多的关爱和理解。
他们不会强迫小明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而是给予他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能够自由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自闭症儿童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怪胎”,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特长和擅长,只是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希望每一个自闭症儿童都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爱和理解,让他们能够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快乐地成长,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价值。
让我们一起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温暖的社会环境,让他们能够像阳光一样自由地绽放。
自闭症儿童的故事

自闭症儿童的故事小明是一个8岁的自闭症男孩,他有着一头乌黑的头发和一双明亮的眼睛。
然而,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小明很少和人交流,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擅长与他人建立联系。
在学校里,小明总是独自一人,不愿意参与到其他孩子的游戏和活动中去,他似乎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小明的家人对他的情况感到十分焦虑和困惑,他们曾经尝试过各种方法来帮助小明改善他的行为和沟通能力,然而效果都不是很好。
直到有一天,小明的妈妈偶然发现了一个让小明感兴趣的事物——音乐。
小明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会专注地听着音乐,甚至会跟着音乐的节奏摇摆起来。
这让小明的家人感到非常意外,他们决定给小明报名学习音乐。
在音乐老师的耐心教导下,小明渐渐学会了弹奏钢琴和小提琴。
在音乐的世界里,小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可以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通过音乐与他人建立联系。
小明的家人看到了他的改变,他们感到非常欣慰和开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音乐天赋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他甚至参加了学校的音乐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音乐的世界里,小明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才华和魅力,他的自闭症并没有成为阻碍他前进的绊脚石,反而让他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自闭症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和潜能,他们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理解。
正是因为音乐的出现,让小明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也让他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我们不应该定义他们的未来,而是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有机会展现出自己的特长和价值。
希望通过小明的故事,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自闭症儿童,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温馨的社会环境,让他们能够像小明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展现出自己的光芒。
自闭症讲故事教案

自闭症讲故事教案故事一:小明的一天小明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他每天都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
他有一位爱他的妈妈,他的妈妈每天都会陪伴他,帮助他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每天早上,小明的妈妈会叫醒他,帮他洗漱,换衣服。
然后,他们一起去厨房做早餐。
小明喜欢吃面包和牛奶,他的妈妈会给他准备好这些食物。
吃完早餐后,小明和他的妈妈一起出门,送他上学。
小明的学校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里面有很多和他一样患有自闭症的孩子。
在学校里,老师们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小明在学校里学习很努力,虽然有时候会遇到困难,但他的老师和同学们都会给予他帮助和支持。
放学后,小明的妈妈会来接他回家。
在家里,小明会和妈妈一起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看书、画画、玩游戏等。
小明的妈妈会根据他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活动,让他在家里也能有愉快的时光。
晚上,小明的妈妈会帮他洗澡,换衣服,然后一起吃晚餐。
吃完晚餐后,他们会一起看一会儿电视,然后就是小明的睡觉时间了。
小明的妈妈会给他讲故事,唱歌,陪他入睡。
这就是小明的一天,虽然他患有自闭症,但在家人和老师的关爱和帮助下,他的生活依然充满了温馨和快乐。
故事二:小芳的成长小芳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女孩,她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她也在家人和老师的帮助下,逐渐展现出了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小芳的父母是她最坚强的后盾,他们不断寻找适合小芳的教育和康复方案,帮助她克服自闭症带来的种种困难。
他们不仅在家里给予小芳充分的关爱和支持,还积极参与到她的康复训练中。
小芳的学校也给予了她很大的帮助,老师们根据她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在学校里,小芳逐渐学会了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学习,她的成绩也在慢慢提高。
除了在学校里学习,小芳的父母还给她报了一些兴趣班,比如音乐、舞蹈等。
在这些班上,小芳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她开始展现出了音乐方面的天赋。
小芳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但在家人和老师的关爱和帮助下,她逐渐变得自信、独立,展现出了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孤独症问题案例

孤独症问题案例
以下是孤独症问题的一些案例:
案例一:
朱桂英的儿子在两岁时被诊断为孤独症。
在青春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儿子的情绪变得非常不稳定,病情发作时会用脚使劲跺地、大喊大叫,甚至双手握成拳头捶打自己或家人。
最严重的时候,他一天会发作几十次。
有一次,儿子甚至咬了朱桂英十一口。
案例二:
小王是一个7岁的男孩,患有孤独症。
刚来学校的时候,他整天呆坐在位置上,不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
集体活动时,他总是漠然地呆在一边,不会主动参与。
老师用很多种方法引导他参与集体活动,他都是不予理睬。
即便是排队洗手等简单的活动,都需要老师走过去手把手的拉。
以上两个案例中的孩子都表现出孤独症的症状。
他们可能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行为重复且刻板,语言和社交能力有限,有时还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
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
然
而,通过早期干预和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社交技能、语言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名人自闭症的名人故事

名人自闭症的名人故事英文回答:Famous People with Autism: Their Inspiring Stories.Autism, also known as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is a developmental disorder that affects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skills. While autism presents unique challenges, many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hav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various fields.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explore the stories of some famous people with autism who have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1. Temple Grandin:Temple Grandin is an American professor of animal science and a renowned autism advocate. She was diagnosed with autism at a young age and faced difficult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s. However, her unique way of thinking allowed her to excel in her field. Grandin revolutionized thelivestock industry by designing humane livestock handling systems. She has written several books on autism and animal behavior, becoming a leading voice for autism awareness.2. Dan Aykroyd:Dan Aykroyd is a Canadian-American actor, comedian, and writer who is best known for his work on "Saturday Night Live" and movies like "Ghostbusters." Aykroyd was diagnosed with Asperger's syndrome, a form of autism, in the 1980s. Despite the challenges he faced, Aykroyd's talent and dedication helped him become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comedians in Hollywood.3. Daryl Hannah:Daryl Hannah is an American actress and environmental activist. She was diagnosed with autism as a child and struggled with social anxiety. However, her passion for acting drove her to overcome her challenges. Hannah starred in several successful movies, including "Blade Runner" and "Splash," and used her fame to raise awareness about autismand environmental issues.4. Susan Boyle:Susan Boyle is a Scottish singer who gained international fame after appearing on the reality show "Britain's Got Talent" in 2009. Boyle was diagnosed with Asperger's syndrome and faced difficult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s. However, her powerful voice and determination captured the hearts of millions. Boyle's success story is a testament to the fact that autism should not limit one's dreams and aspirations.5. Satoshi Tajiri:Satoshi Tajiri is a Japanese video game designer and the creator of the popular franchise "Pokémon." He was diagnosed with Asperger's syndrome as a child and had a strong interest in collecting insects. Tajiri's fascination with nature and his ability to think outside the box led him to create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video game franchises in history.These are just a few examples of famous individuals who have autism. Their stories highlight the incrediblepotential and unique talents that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possess. Their achievements serve as an inspiration to others, proving that autism does not define a person's abilities or limit their potential for success.中文回答:名人自闭症的故事。
关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好故事

关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好故事《自闭症孩子小明的成长》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小镇上,有一个特殊的孩子叫小明。
小明是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他平时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第一次见到小明,是在镇上的公园。
那时候他一个人蹲在地上,专注地盯着地上的蚂蚁,嘴里还喃喃着一些我听不懂的话语。
他穿着有点旧但是很干净的衣服,头发柔顺地搭在额前。
他的妈妈就陪在他身边,脸上带着温柔又有些无奈的神情。
我好奇地走上前去,小明的妈妈友善地和我打招呼。
她向我介绍起小明,说起小明对很多东西都有着独特的执着。
有时候是一个小小的玩具车,他能摆弄一整天;有时候又是一片特定的树叶,仿佛那里面藏着什么巨大的秘密。
有一次,我看到小明在教室里。
其他孩子都在欢闹,而他静静地坐在角落,手上拿着一支彩色铅笔,在纸上认真地画着什么。
我凑过去一看,那纸上画的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线条和图形,像是只有他自己能懂的符号。
他妈妈说,这是小明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
看到他那么专注,我感觉仿佛进入了他的那个奇妙世界。
小明的妈妈一直坚持不懈地陪伴着他,带着他去尝试各种不同的活动,从不放弃。
慢慢地,我发现小明有了一些变化。
有一天,小明居然主动递给我一块他最喜欢的饼干,虽然他没有说话,但他的眼神里似乎多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明开始和周围的人有了更多的互动。
他会对熟悉的人露出腼腆的笑容,也会用简单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就像一朵慢慢绽放的小花,虽然过程很漫长,但每一点进步都让人惊喜。
小明的故事让我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光芒,哪怕他们有些特别。
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和爱,去发现他们的美好,陪伴他们成长。
这就是我身边关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好故事,它让我们看到,爱和坚持真的可以创造奇迹,就像小明这样,一点点向着阳光前行。
自闭症儿童的成功故事

自闭症儿童的成功故事自闭症,是一种儿童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困难、刻板重复行为、以及对环境变化的过度敏感等症状。
这使得自闭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尽管自闭症带来了很多困扰,仍然有许多自闭症儿童通过不懈努力和专业的帮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将介绍几个自闭症儿童的成功故事,展示他们的坚韧和勇气。
故事一:杰克的音乐天赋杰克被诊断出自闭症时只有5岁,他的语言和社交能力都非常有限。
然而,他对音乐有着非凡的天赋。
在音乐课上,杰克展示出了超乎常人的记忆力和嗅觉。
他能够听到一首歌曲几个小时后,在钢琴上完美地演奏出来。
这引起了音乐教师的注意,他专门为杰克设计了个性化的音乐教学计划。
凭借着音乐的力量,杰克逐渐克服了社交和情绪表达的困难。
他通过参加音乐比赛和表演,收获了更多人们的认可和鼓励。
如今,杰克是一名成熟的音乐家,并且在音乐学院任教,他的音乐天赋让人们记住了他,而不是他的自闭症。
故事二:艾米的艺术天赋艾米从小就对绘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她的绘画作品充满了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尽管她在言语和交流方面遇到了许多挑战,但她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艾米的绘画才华逐渐被人们所发现,她的作品在艺术展览中受到了广泛的赞赏和关注。
她专注于创作自己的风格,同时也通过绘画帮助其他自闭症儿童,鼓励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
如今,艾米是一名成功的艺术家,她的作品被收藏于多个艺术馆和画廊。
故事三:汤姆的科学热情汤姆的父母发现他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常常在家中进行各种实验并执着于解决科学难题。
尽管他在社交方面面临着挑战,但他的父母决定支持他的科学热情,并给予他合适的学习环境。
汤姆的父母为他寻找了一位科学导师,帮助他扩展知识和实践技能。
汤姆渴望学习,每天都充满了对新知识的探索。
他获得了许多奖项,并成为一名备受尊敬的科学家。
结语这些自闭症儿童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发掘和利用自己的潜力,坚持努力,就能够克服困境,取得成功。
自闭症弟弟的姐姐故事

自闭症弟弟的姐姐故事其实一开始,对这个小了我13岁的弟弟,我并没有多少感情,或者说,这个爱也是后来慢慢积攒起来的。
在广州读完小学后,我转回湖南读中学,爸妈则继续在广州工作。
正好那时周围邻居添了二胎宝宝,爸妈就问我想不想要弟弟妹妹,我以为又是大人无聊的玩笑。
但无论谁怎么问,我的答案都是不想,谁会无缘无故把爸爸妈妈的爱分给另一个人呢?大概是上初二时,弟弟出生了。
我现在已经忘记了从别人那里知道我弟弟出生了的心情,只记得只有关系很亲密的朋友,才会像分享伤口一样凑在耳边说悄悄话,哦,我多了一个弟弟。
不过要是现在,谁再在我面前秀独生子女优越感,我就怼回去,哟,谁还没当过十几年独生子女呢?何况我还多了个弟弟;要是有人再开爸妈有了弟弟就不爱我的玩笑,我就会乐呵呵地说,爸妈的爱全部给他吧,我的爱也是。
如果要问我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他的,应该是刚刚见到他不久,他小手小脚坐在摇篮里玩手指。
我当时在和妈妈吵架,气不打一处来就掐了一下他软软的脸,结果他却对我笑了。
明明我是怀着恶意掐了他的脸,他却以为我是在逗他玩。
我当时一下子就被那个笑容击中了。
愧疚和惊喜夹杂在一起,所以至今依然可以非常清晰地想起来那个画面。
弟弟的名字取自欣欣向阳,我确实觉得他那天的笑容就像个小太阳,像一束光照亮我敏感又自私的少年时代。
那一刻,我才感觉到有一个血缘羁绊的亲弟弟是什么感觉。
之后上学也一直把他的照片夹在钱包里。
妈妈怀弟弟时已是高龄产妇,围产期差点流产。
我常常想,如果那时我就很懂事了,可以像现在一样了解这么多护理知识,可以照顾孕妇,不让妈妈这么辛苦,是不是我的弟弟就是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了。
以致于我看到和他同龄的正常孩子,总是忍不住想哭。
弟弟的成长和康复过程,与大多数自闭症孩子相似。
他特别安静,不黏人,一个充电线就可以玩好久,拉过来拉过去的。
家里的麻将凉席,他难以忍受凉席翘起来一个角,刚会爬时就扑过去把翘起的角压平,结果另一边又翘起来了,他就扑完这个角又扑那个角。
社会故事法自闭症案例

社会故事法自闭症案例我是个自闭症患者,这事儿吧,就像一团雾,一直罩着我。
我这人长得就普普通通的,眼睛不大,老是低着脑袋,头发乱乱的,像个鸟窝,也没人给我好好梳梳。
我不爱说话,嘴就像被胶水粘上了似的。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那个小公园里,周围都是人,闹哄哄的。
那些小孩跑来跑去,笑声就像炸了窝的鸡。
他们的脸啊,红扑扑的,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就可精神。
我就坐在那个角落里的长椅上,那长椅的漆都掉了,露出里面生锈的铁,就像我心里破了个洞似的。
这时候啊,有个姑娘过来了。
她穿着个碎花裙子,头发长长的,在风里飘啊飘的,像电视里的仙女。
她走到我跟前,蹲下来说:“你咋一个人在这儿呢?”我没敢看她,眼睛盯着地上的蚂蚁,那些蚂蚁忙忙碌碌的,也不知道在干啥。
我不说话,她也不恼,接着说:“你看那些蚂蚁多有趣啊,它们在搬家呢。
”我心里想,搬家有啥有趣的,可我还是没说话。
她又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我微微抬了下头,看了她一眼,她的眼睛里透着一种光,很温和的光。
她就开始讲了:“从前有只小蜗牛,它爬得可慢可慢了,但是它从来没有放弃过。
别的小动物都笑话它,可它呢,就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地往前爬。
有一天啊,它爬到了一个很高很高的地方,看到了特别美的风景,那些笑话它的小动物都看不到呢。
”我听着听着,好像看到了那只小蜗牛,慢慢悠悠地在爬。
她讲完了,看着我,说:“你就像那只小蜗牛啊,虽然可能比别人慢一点,但你也能看到很美的风景的。
”我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就像是冰面上裂了一道缝。
我张了张嘴,想说点啥,可还是没说出来。
她好像懂我似的,笑了笑,说:“没关系,咱们以后还能聊天呢。
”然后她就走了。
从那以后啊,我就老是想起她,想起她说的那个小蜗牛的故事。
每次想起来,心里就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的感觉,好像那团雾也散开了一点点。
再去那个小公园的时候,我就会不自觉地看看那个角落,盼着她还能再来,再给我讲个故事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闭症的故事(2)
自闭症的故事(2)
作者:杨元魁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2019年第06期
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专家莱奥·坎纳首次提出了自闭症的概念,医学上有时也称之为孤独症。
迄今为止,自闭症依然是一种没有被全社会所广泛了解和接受的精神疾病。
很多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被确诊之后依然无法接受,只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发展缓慢而已,因此错过了早期诊断和干预介入的最佳时期。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自闭症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面容,因此自闭症患者的容貌与正常人一般没有区别,甚至很多自闭症患者的长相比正常人要更加好看,这与唐氏综合症、脑瘫等疾病很不一样,因此虽然自闭症儿童已经表现出了语言和社交等发展方面的问题,但依然很容易被父母误认为只是发育慢一点,有一定的隐蔽性。
研究表明,自闭症越早诊断越有利于干预,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自闭症的诊断标准也经过了多次修订。
有关精神疾病的诊断,最为权威的是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V),该手册所提出的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如下。
A.在多种场所下,社交交流和社会交往方面存在持续性缺陷,表现为目前或历史上的下列情况(以下为示范性举例,而非全部情况):
(1)社交情感互动中的缺陷。
例如:从异常的社交接触和不能正常地来回对话到分享兴趣、情绪或情感的减少,到不能启动或对社交互动作出回应。
(2)在社交互动中使用非语言交流行为的缺陷。
例如:从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的整合困难到异常的眼神接触和身体语言,或在理解和使用手势方面的缺陷到面部表情和非语言交流的完全缺乏。
(3)发展、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的缺陷。
例如:从难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各种社交情景的困难到难以分享想象的游戏或交友的困难,再到对同伴缺乏兴趣。
B.受限制、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表现为目前或历史上的表现出以下至少2项情况(以下为示范性举例,而非全部情况):
(1)刘板或重复的躯体运动、使用物体或语言。
例如:简单的躯体刻板运动、摆放玩具或翻转物体、模仿语言、特殊短语。
(2)坚持相同性,缺乏弹性地坚持常规或仪式化的语言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
例如:对微小的改变极端痛苦、难以转变、僵化的思维模式、仪式化的问候、需要走相同的路线或每天吃同样的食物。
(3)高度受限的、固定的兴趣,其强度和专注度方面是异常的。
例如:对不寻常物体的强烈依恋或先占观念、过度的局限或持续的兴趣。
(4)对感觉输入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或在对环境的感觉方面不同寻常的兴趣。
例如:对疼痛/温度的感觉麻木,对特定的声音或质地的不良反应,对物体过度地嗅或触摸,对光线或运动的凝视。
C.症状必须存在于发育早期。
但是,直到社交需求超过有限的能力时,缺陷可能才会完全表现出来,或可能被后天学会的策略所掩盖。
D.这些症状导致社交、职业或目前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有临床意义的损害。
E.这些症状不能用智力障碍(智力发育障碍)或全面发育迟缓来更好地解释。
智力障碍和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经常共同出现,作出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和智力障碍的合并诊断时,其社交交流应低于预期的总体发育水平。
其中,在进行诊断评估时,还需要标注出目前的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是基于社交交流的损害和受限、重复的行为模式,具体描述如表1所示。
此外,该诊断标准还特地注明了以下2种情况。
(1)若个体患有已确定的DSM-IV(《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中的孤独症(白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或未在他处注明的全面发育障碍的诊断,应给予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
这是由于DSM-IV的诊断标准虽然将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瓦解症,以及其他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放在了同一个章节中,但认为这是几种不同的疾病;DSM-V则认为无法将这些疾病严格地区分开来,它们是一个统一体,需要放到同一个框架下进行诊断和评估。
(2)个体在社交交流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但其症状不符合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时,应进行社交(语用)交流障碍的评估。
DSM-V相比较DSM-IV对自闭症的诊断标准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将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变为2个,即社交缺陷和刻板行为,不再包含言语。
此外,从DSM-V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自闭症患者的社交问题很多是源于智力障碍。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智力的提升,很多自闭症儿童的社交缺陷会逐渐得以缓解。
很多研究也已经证实,通过对自闭症儿童开展智力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社交缺陷。
对于自闭症患者的智力发展水平,DSM-V中也有很明确的说明,自闭症谱系障碍与智力障碍经常伴随出现。
近几年自闭症检出率提升,并不一定是由于发病率增加.很可能的原因是,以往被诊断为智力障碍的患者,现在被诊断为自闭症。
自閉症也比较容易被误诊。
例如,很多儿童并非真的社交差,只是因为他们的智力水平达不到而导致的社交缺陷,并非真的由于自闭症的原因。
从性别的角度而言,目前的统计认为,男孩的发病率大致是女孩的4倍。
对于男性来说,他们的脑发育速度本身就比女孩要慢一些,容易表现出社会交往或语言发展方面的问题,因此男孩比女孩更加容易被误诊。
对于女性来说,她们很少被确诊为自闭症,然而一旦被确诊,情况就十分严重。
但是,现在的很多研究发现,由于社会文化的原因,女孩子大多数从小就被教导要仪态端庄、举止得当,她们对社交规则也更加敏感,因此往往更容易被漏诊。
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说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孩子越容易得自闭症。
这种说法目前并没有得到任何理论或大规模调查数据的支持。
虽然人们发现,目前自闭症儿童在高知家庭中检出率高,原因很可能是高知父母对自闭症有着比较多的认识,更有可能及时将孩子送到医院做检查,也更加容易接受诊断的结果。
因此,我们建议各位家长或教师如果有所怀疑,最好带孩子去儿童医院或专科医院如脑科医院、精神疾病医院做一下正规检查,不要一看到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或者不愿意分享合作,就说孩子是自闭症,简单粗暴地给孩子贴上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