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分析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飞速增长,水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已经成为一项紧
迫的任务。
水土保持是指通过科学的措施和方法,保护和利用土地和水资源,防止自然灾
害和环境污染的一种综合性工作。
然而,水土保持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
的治理措施。
首先,我国水土流失严重,不少地区出现干旱、水土严重流失等问题,特别是在西南、西北等地区,因为地形环境、气候等客观条件,导致水土流失趋势日益加剧。
治理措施包
括采取梯田种植、栽植对水土保持有益的植被、修建植被茂密的林网等。
其次,水土污染问题仍然突出。
由于农业、工业等的污染排放,水土资源受到严重的
威胁甚至遭到破坏,如土壤酸化、水质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治理措施包括加强环境
监管、深入推进环境治理,减少污染源排放,加强垃圾处理等。
再次,水土保持工作模式落后。
在一些地区,水土保持措施比较简单,过于依赖传统
做法,不够科学。
治理措施包括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注重科学规划
和设计,提高效益。
总之,水土保持工作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需要不断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管理和
治理,注重综合治理,制定出科学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措施,创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水土保持
工作的氛围,提高水土保持的效益,确保生态环境的长远健康发展。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小流域综合治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具体需要结合小流域附近生态环境和自然社会环境的发展现状和要求,根据水土流失现状,提高生态效益,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具有水土保持、经济、生态功能的综合治理模式,提高区域水土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对策1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1.1综合治理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虽然小流域面积相对较小,但水土流失的成因可能长期存在。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资金需求量较大。
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与长期投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相比,资金缺口相对较大。
许多地方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资金只能满足一两年的需要,有些项目建设一两年就停了,原因是资金不足。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表面上十分重视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重视,缺乏对综合治理的持续投入,这也极大地影响了综合治理的成效。
1.2综合治理的相关政策机制存在缺陷小流域主要分布在农村,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
现在土地资源的每一部分都是宝贵的。
在治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治理与农村耕地的矛盾。
比如,植树造林是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最生态的途径,但增加植被覆盖率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资源矛盾。
此外,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现有的政策不能解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存在的生态补偿问题,即占用耕地的补偿标准问题。
现行政策没有对这一标准作出详细规定。
另一个例子是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果评价,虽然也规定了一些效果评价措施,但现行的效果评价措施缺乏科学性和完善性,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1.3综合治理的科技含量比较低目前,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仍采用传统的方法,即植树造林、防沙固沙。
实际上,小流域水土流失的成因是比较复杂的。
传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相对单一,直接影响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效果。
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分析
ECOLOGY区域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策分析巴林右旗水土保持工作站 姚玉军摘要:现如今,小流域水土保持已经成为我国重点治理问题。
基于此,文章研究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治理措施,初步阐明小流域水土保持新思路和新理念,为今后在当地和其他地区小流域更深入治理与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3-0156-0001一、生态清洁小流域(一)基本内涵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覆盖生态景观学、自然环境控制学、系统论、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和水土保持等多种学科,可将其内涵概括为: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法则的条件下,科学规划、综合考虑、协调利用小流域治理措施,由此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水关系协调、生态健康、当地景观与治理措施的协调发展。
通过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最终实现绿水、青山、人富的治理目标,按照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的相关要求,达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产集约化、自然环境明显改善、土壤侵蚀有效遏制,使得小流域景观美化、整洁干净、自然和谐、环境宜居,并促进人文环境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
(二)建设内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整治湖库与沟道周边环境、改善居住环境、恢复生态、合理处置垃圾、治理水土流失等,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地合理采取各项措施,并且保证小流域治理措施与周边景观的协调。
(三)小流域特点生态清洁小流域把产业发展、生态文明、环境治理与农村治污融为一体,其高标准治理和高起点规划具有更加新颖的水土保持发展理念,水土保持发展领域及水土流失治理层级得以拓宽、提升,更加全面扎实地治理小流域生态环境。
二、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一)小流域内风、水蚀全年交错进行特别是雨季,一下暴雨,泥水顺着农田和垄沟,直接进入沟道,沟头和沟岸也随之前进和坍塌。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分析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分析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于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
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政策与方针。
但是由于土壤侵蚀问题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所以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防治。
本文以黄土高原为例,对其水土保持进行综合治理模式分析,提出若干建议,旨在逐步优化黄土高原生态环境。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创新模式前言:加强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力度,通过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意识,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力度,并且还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便能够让更多人能够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内容,进而使得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参与进来,共同努力完成水土保持工作任务。
一、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导致城市周边出现大量的乡村耕地被占用,这就会造成严重的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等不良后果。
所以,必须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以此来改善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的健康稳定发展。
另外,由于土壤侵蚀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想要彻底改变其现状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如果能够将一些先进技术应用到其中,那么将会取得良好效果。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历史演变(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历史沿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对于水土保持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当时人们认为只要将土地上的植被进行恢复就可以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想法逐渐被证明是错误的。
因此国家开始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期能够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泥沙流入河道中,以免造成淤积等问题。
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其他有效的措施,如修建水库和谷坊等,以此来拦截水流,从而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内容在对黄土高原地区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时,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
浅谈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
浅谈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水资源要求提高。
现阶段,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人员以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为基本要求,提高小流域周围的生态环境,以水土保持为目标,经济发展为动力,建立高效的、清洁的治理模式。
为此,阐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分析了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应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重视水环境的生态管理,从建设和治理的双重角度出发,从根本上加强小流域水土的治理力度,确保小流域的水土环境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引言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河流湖泊淤积、土地生产力下降等问题日趋突出,对水生态文明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
水土保持是促进区域发展、抑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维持小流域系统循环的根本途径。
对生态环境治理国内学者较早就开始了探究,并提出有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措施和建设性意见,采用指标分析法评价了流域整体项目的生态效益;土地整治工程产生的生态效应,运用模数数学模型开展了初步探讨;农业生态环境利用综合分析评价法进行了全面探讨。
因此,领域内诸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对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现阶段仍存在许多不足,如尚未建立能够客观反映水保效应的模型,对此部分学者虽然有所涉及,但因无法较好的描述评价指标而具有一定局限性。
文章分析研究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并运用模型系统评价了水土保持产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概念传统的小流域治理主要治理含义是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规划,治沟与治坡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建立起从沟头到沟口,从山顶到沟底的立体水土流失防护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及水土流失的加剧,传统的以水土保持为目标的小流域治理已经难以满足治理需求。
山区水土保持规划与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山区水土保持规划与综合治理措施研究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影响。
一些地区在追求经济效益时忽视了生态效益,导致环境质量持续下降,但在新时代,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对居住地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山区生态流域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综合管理措施的研究十分重要。
因此,通过分析山区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提出了水土保持规划和综合治理的解决方案,提高我国山区生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水平。
关键词:水土;规划;治理;措施一、引言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的需要,我国从多方面开展了环境保护工作。
尽管这些努力取得了相应的成功,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山区水土资源综合管理仍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威胁我国生态管理的综合效果,对生命构成一定威胁。
因此,加强山区生态流域水土资源综合治理成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山区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山区的土壤侵蚀通常为轻度和中度水力侵蚀。
侵蚀问题是基于表面侵蚀。
它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影响范围正在扩大。
同时,还将出现碎裂侵蚀和冲沟侵蚀。
由于地形条件、降水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长期开采导致了水沟的形成。
当土壤侵蚀发生时,会对该地区的自然景观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造成巨大的破坏,而长期侵蚀造成的峡谷会破坏自然区域。
如果仍有集中降雨、大量径流造成冲刷效应,很容易出现土壤流失、化肥流失、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土壤沙化等问题,导致农业生产不可持续,农民损失巨大。
一些山区可能地形起伏,耕地的坡度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治理,上游径流无法累积。
在暴风雨天气条件下,大量的水将涌出并与降雨混合,这将对道路桥梁产生巨大影响。
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将降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
三、综合治理原则为了实现山区水土综合治理后的预期结果,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应确保满足以下标准:(1)综合治理和环境保护应相互适应。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作用及防治措施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作用及防治措施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
水土流失,防止生态退化方面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思路,国家加大了对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了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建设,这给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加强综合治理和科学控制,保护环境,改善民生问题,有效地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冲突矛盾、资源利用率低等这些难题,才能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得到良好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生态建设目标。
本文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作用及防治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综合治理;作用;防治措施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逐渐提高对区域方面的重视力度。
在此背景作用下,为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实施,需增加对此方面工作的思考,执行具有系统性、综合性意义的相关操作。
通过对我国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制定质量较高的解决措施,以保护目前的生态环境,为后续生态效益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水土保持工作概述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叠加下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加以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所谓水土保持工作就是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山丘区、风沙区的水土资源,使得土地生产力有所提高,使之能够创造较高的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
无论是从社会建设还是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而言,水土保持工作都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程,应持续推进。
2水土流失的危害随着人口增长、农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等因素,造成了大量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土壤环境和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降雨和灌溉,土壤表面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生态退化。
(1)降低土壤肥力。
长期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养分的严重亏缺,直接影响农业生产;(2)加剧干旱发展。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降水入渗少,流失多,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小,从而导致土壤含水量低,作物生长不良,产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3)破坏土地完整。
研究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研究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伍顺平引言:水土流失问题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之一,若没有及时治理,会严重影响周围生态环境。
结合现阶段我国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可以得知,通过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不仅能够提升周围生态环境,而且可以提高各项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要点,核心内容如下。
一、加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重要价值第一,提高拦沙效果。
沙土长时间受到外界雨水的冲刷,容易出现疏松现象,若治理不及时,特别容易被外界雨水冲走,导致地表形成沟渠,水土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
通过加强对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力度,能够显著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明显降低河流含沙量,起到较好的拦沙效果。
第二,提高该地区的经济生产水平。
受外界水土流失现象的影响,耕地的表层土壤快速流失,土壤的肥沃程度急剧下降,使得该地区的庄稼生长速度缓慢,降低农业生产水平。
同时,受到水土流失的影响,各类经营生产难度不断增加,需要消耗大量的物力、财力与人力,影响各类经济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
通过加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力度,能够避免肥沃土壤大量流失,进一步提升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
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分析1.工程层面的综合治理措施。
为了防止出现大面积水土流失现象,在实际治理工作当中,需要从工程角度入手,对于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的区域,由于工程建设不完善,存在较多的不足与缺陷,导致该地区出现较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现象,对于治理人员来讲,要明确工程层面存在的核心问题,并找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制定出科学的综合治理措施,确保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更好解决。
结合治坡工程特点能够得知,因为该地区的山区坡面比较多,主要表现为梯田形式,将梯田设计为层级结构,能够更好的缓解外界降雨所带来的冲刷,防止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同时,不断提升梯田平整度,能够积蓄较多雨水,外界降雨积蓄到梯田内部,为梯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供水分,显著降低农业灌溉成本。
我国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
我国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1国内外水土保持的概念水土保持〔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进与合理利用山丘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1991年中国国务院颁布《水土保持法》,为我国第一部专业水保技术法规。
2005年,中国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
水土保持的概念是1941年由黄瑞采先生首先提出的,现己被国际普遍采用,逐渐代替了原先的土壤保持概念。
美国的土壤保持〔土壤侵蚀防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就是1934年的“黑风暴”之后。
1935年4月,美国第一次颁布了《水土保持法》。
被称为美国水土保持之父的Hugh Hammond Bennett,在60年前就将水蚀和风蚀列为土壤侵蚀两种主要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971年他提出了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和风蚀预报方程WEO。
澳大利亚把土壤侵蚀作为引起土地退化主要因素,他们的水土保持意义更宽,包括了所有防治土地退化的行动,近年又引申为“土地保育”〔land-care〕。
前苏联认为“土壤侵蚀”概念同时包括水蚀和风蚀,土壤侵蚀研究应包括在水力、风力破坏下水蚀过程和风蚀过程的研究,以及水蚀及风蚀作用下土壤的防护方法的研究。
同时强调“水蚀和风蚀除了不同点之外不管其机械过程还是它们的表现形式以及在土壤防护方法方面,都有许多共同之处。
实际上水蚀与风蚀常常是同时碰到一起的,因而必须设计和实施同时发挥作用的综合措施,以防止土壤在水力和风力作用下免遭破坏。
”他们称“水土保持是一门与水土流失作斗争的科学。
”水土保持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涉及到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农学、林学、草学、水利学等,涉及到水利、林业、农业、环境、城建、交通和铁路等部门,涉及到城乡千家万户,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群众性的特点。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作用及措施分析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作用及措施分析水利工程中只有将水土保持工作搞好了,才能有效发挥水利防洪工程的作用。
现有的水土流失包括受水利侵蚀和受风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另外还有水蚀与风蚀的交错区。
以下就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作用及其措施进行论述分析。
一、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作用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近年来,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以小流域为单位,兴修各种水利工程,从而能够有效地达到拦洪蓄水、拦沙保土的目的,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最终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只有遏制水土流失,尤其在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相对较弱的地区,对水土的保持是改良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于土地生产力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
水土保持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水土保持能够增加土壤的入渗量,一些水利工程所采取的措施对拦蓄径流有重要作用,比如,梯田、水库的建立,在汛期可以减弱洪峰,提高防洪能力;在少雨季节还可以补充径流,使径流的年际变化减少。
②水土保持可以有效减少水土的流失量。
很多水平梯田、小山塘以及排灌沟渠等设施的建设可以拦泥截沙,增加塘库的蓄水能力,减少水库、湖泊等的淤积,使水利工程的效益不断得到提高。
③水土保持可以有效减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其对水利工程的损坏程度。
④水土保持可以保证水环境的质量。
二、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问题及危害水土保持能够影响水资源的利用,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但在洪水季节恰恰相反。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植被大部分遭到了破坏。
山区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当暴雨发生时,由于地面坡度大,植被不够,坡面截流能力较差,土壤表层涵水能力低,使得降雨强度远远大于土壤入渗速度,雨水来不及入渗,迅速大量产流,瞬时形成山洪。
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导致的危害首先是枯水季节的水量减少,甚至会使水源枯竭,河道断流,另外水土流失会使湖泊、水库、河道等产生淤积、堵塞,蓄水量就会相应的减少,也使汛期水更多,易发生涝灾;其次在水利工程中,由于水土流失,使表层土壤裸露,随着水力的冲击,许多泥沙就会顺着地表径流流向江河、塘库,不仅严重影响行洪能力,抬高河床,造成水位上涨,还会减弱水库的防洪能力,水库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减少,甚至发生垮坝等灾害。
浅谈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防治及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措施应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当地实际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 ,应注重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协商,确保治理措施得到充分理解和支持。
03 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的技 术措施
工程措施
01
02
03
山坡防护工程
通过改变小地形,防止坡 地水土流失,保护农作物 。
山沟治理工程
通过拦泥、蓄水、调节水 沙等措施,控制山沟的水 土流失。
保障河流行洪安全,发挥水利工程效益
水土保持能够保障河流行洪安全,减轻洪水对水利工程和下游地区的危害。水土 保持能够减少河床淤积,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
水利工程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发挥防洪、灌溉、发电等多种效益,而水土保持工作 能够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和长期效益的发挥。
02 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的基 本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预防措施
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格控 制水土流失;加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从源头上减少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将水土保持与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土地利用、城乡规划等相结合,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 等手段,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能够减少泥沙进入水源地,提高水质,降低水体中 的浊度、悬浮物和有机物含量,从而保障公众的饮用水安全 。
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
水土流失是当今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会导致土地 退化、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水利工程水 土保持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
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植物覆盖、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等,能 够减缓水流速度,增加土壤抗蚀能力,减少泥沙流失,从 而保护土地资源。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解析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解析摘要: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开展环节,为解决水土流失等多种问题出现。
本文在分析小流域水土流失危害特征的同时,对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要求以及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
希望在本文的论述后,能给该领域的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引言对于小流域而言若水土保持工作不够完善,很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等情况出现,给环境保护造成影响很大。
所以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开展时,要明确水土保持措施的应用范围,加强措施应用管理,这样才能提升整治效果。
1小流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小流域比较常见的水土流失就是轻、中度的水力侵蚀,以面蚀为主的侵蚀问题,在长期发展之下,影响范围不断的扩大,同时还会存在片蚀、细沟侵蚀等。
因为长期运行中,地形条件、降水、人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出现沟壑的情况。
水土流失一旦发生,会给区域内自然景观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产生的破坏力是巨大的,且长期侵蚀出现的沟壑也会导致自然区域损坏。
如果还存在降雨集中、量大的情况,大量的径流产生冲刷的作用,极易出现跑土、跑肥的问题,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土壤沙漠化造成农业生产无法继续,给农民带来巨大的损失。
有些小流域自身也会存在地势起伏变化的情况,坡耕地并未采取有效的保护与管理措施,上游水径流无法蓄积。
在突降大暴雨的天气条件下,大量水流倾泻而出,夹杂着泥沙,对于道路、桥涵产生巨大的冲击作用和影响。
如果不能有效采取应对措施,导致水利工程通畅性下降,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
2小流域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2.1保护生态植被免被破坏对于原生态植被而言,它属于自然进化而成的,在一定的范围内与自然降雨与土壤的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小流域出现降雨量增大的情况,植被生长过于茂盛,演化速度加快,植被地表功能也会提高;倘若小流域的雨水量不多,那么植被的自然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植被分布的合理性,避免应用人工植草种树的方式,容易破坏生态平衡。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分析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分析摘要:水土流失是我国基本国情,它影响美好环境的建设,同时制约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通过“放管服”政策的实施与落地,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治理,但是,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对水土保持防治工作的重视,高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度措施的发展。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够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是针对已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工作,6项指标达标情况(如水土流失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保土效益及生态效益等,,不仅能客观地反映治理对农业和经济发展的意义,同时也为治理者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对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对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介绍,对水土保持效益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列举,并对各种治理方法所带来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1.水土保持效益1.1水土保持效益的含义水土保持的含义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效益就是对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所获得的利益或收益的预测和计算。
水土保持效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析当前的产生效益,为决策部门服务;检验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为进一步规划设计提供服务;预测规划措施的效益,对比分析不同的方案,从而决出最佳方案。
1.2水土保持效益的分类根据水土保持效益的性质,可以将水土保持效益分为4类。
(1)蓄水保土效益。
指将降水、土壤利用水土保护措施保持固定在某一限定的地段,由此而取得的效益。
因为特指对水和土的保持,所以称为蓄水保土效益。
(2)经济效益。
对水土流失采取保持治理措施后,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而带来的社会财富所取得的效益。
又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
指实施水土保持后对促进农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水平,对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效益。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效益分析
黑 龙 江 水 利 科 技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W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拦 蓄 和
本 流域 面 临 的是 十 分 脆 弱 的生 态 环 境 , 森 林 植 调蓄 径流 能力 大大 提 高。 被 是 生态 系统 最 敏感 的 部分 , 只要 严 格 封 山育林 , 大 自然 生态 平衡 状况 下 山丘 系统 土 壤水 分 是 土 壤
No . 4. 2 01 3
( T o t a l N o . 4 1 )
文章 编号 : 1 0 0 7— 7 5 9 6 ( 2 0 1 3 ) 0 4— 0 2 2 8— 4 0
水 土 保 持 综 合 治 理 措 施 效 益 分 析
石 传 猛
( 平 塘 县水 利 局 , 贵 州 平塘 5 5 8 3 0 0 )
有 部 分 荒 山荒 地 都 可 以 达 到恢 复 森 林 保 持 水 土 的 目 肥 力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在 水 土 保 持 综 合 治 理 中 , 的, 3~ 5 a 的封 山育 林 , 辅 以先 锋 优 良 的水 土 保 持 树
一
项将 坡耕 地 改 造 成水 平梯 土 的 措 施 , 这 项 措 施 使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1 2— 2 0 [ 作 者简 介 ] 石传 猛 ( 1 9 7 2一) , 男 , 贵 州平塘人 , 工程 师 ,从事 农村 饮 水安全 施 工。
. --— —
2 2 8. — - — —
石 传猛 : 水 土保 持综合治理措施效益 分析
内蒙古某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内蒙古某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策研究内蒙古是中国的重要农业和畜牧业基地之一,但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贫乏、人为开垦等因素,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综合治理对策,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一、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内蒙古某地区应加强水土保持政策法规的建设,制定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规定。
例如,加大对水土流失地区的补贴力度,鼓励农民采取措施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加大对违法开发者的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加强水土流失防治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在内蒙古某地区,应加大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力度。
首先,应加强水源涵养工程的建设,提高地下水位,以减少土壤的干燥,改善农田蓄水能力。
其次,应加大造林工程的建设,提高地表覆盖率。
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土地表面的植被,减缓降雨对土壤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另外,应加强土地整理工程的建设,优化农田布局,合理规划农田利用,避免过度开垦和利用,减少土地退化的风险。
通过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水土流失问题。
三、加强综合水土保持技术研究内蒙古某地区应加强综合水土保持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首先,应加强植被保护和恢复技术的研究,培育适应当地干旱气候条件的植物品种,推广植物建筑和植物包裹技术,提高植被覆盖率。
其次,应加强农田水保工程技术的研究,探索出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农田防护技术和农田管理措施,减少农田的水土流失。
另外,应推广综合治理技术,如草坪水沟、退耕还林还草等,提升土地的生态功能,保护水资源。
通过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创新能力和针对性。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内蒙古某地区应加强对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
首先,应成立专门的水土保持工作机构,负责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其次,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形成水土保持工作的合力。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
2 0 1 3 年 第1 期l 科技创新与应用
小流域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
董 志 恒 杨 晓 雪
பைடு நூலகம்
( 锦 州市水 土保持站 , 辽宁 锦 州 1 2 1 0 0 0 ) 摘 要: 在 东北黑土区典型小流域全面调查的基础上 , 采用坡 面防护, 沟道 治理等工程措施 , 配置相应的林草措施 , 并辅之以适当 的耕 作措 施 , 对 某小 流域 进 行 了水土 保持 综合 治 理 开发 , 并 对 治理 后 产 生的 效 益进 行 初 步评 价 。 经过 几年 的 实践 , 取得 了 良好 的 生态、 经济和社会效益。 各项措施全部生效时, 每年可拦蓄径流 3 0 . 6 5万 m 3 保土总量 1 . 7 1 万t , 年增加 经济收益 2 9 . 3 9万元 , 林草 覆盖率 由治理前的 9 . 0 %增加到 1 2 . 3 %。证明此综合 治理措施适用5 -  ̄- + - - 区, 为黑土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全面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 词 : 小流域 ; 效 益分 析 ; 黑土区 要 目标 , 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 , 采取工程整地造林和生态 自然修复 等方式 , 建造水流调节林和侵蚀沟防护林。 2 . 3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 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包括等高耕作 、 带状耕作 、 沟垄耕作 , 及 保 留作物残茬 、 秸杆覆盖 、 少耕 、 免耕 等抗旱保墒耕作方法 , 以达到 增加降水入渗 、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保水 、 保土 、 保肥的 目的 , 从而 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3效 益 分析 现就某地综合治理后的一些数据进行 分析。治理水流失面积 7 9 8 . 9 5 h m 2 , 占应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的 9 0 . 4 %, 其 中包括 : 坡耕地改梯 田7 2 . 4 O h m : , 坡耕地改垄 3 3 7 . 0 3 h m , 建造地 埂植 物带 2 7 8 . 9 6 h m , 荒 山荒坡营造水保乔木林 1 6 . 1 4 h m , 灌木水流调节林 1 4 . 9 1 h m , 沟头 防护 工 程 沟 头 梗 造 林 2 0 . 6 8 h m  ̄ ; 有林 地 面积 新 增 1 1 0 . 5 6 h m  ̄ , 包 括 水 土保 持乔木林 1 6 . 1 4 h m , 灌木水流调节林 1 4 . 9 1 h m , 沟头防护工程 营造 固沟林 2 0 . 6 8 h m  ̄ , 林草覆被率由原来 的 9 . O %提高到 1 2 . 3 %。治 理 5年来 , 随着工程措施及林草措施 的逐步生效 , 生态 、 经济 、 社会 效益 已逐渐 突 显 出小 流 域治 理 的成 效 。 通过大力 推进生态 自然修复 、 退耕还林 、 营造水土保持林等一 系列治理措施 的实施 , 林地面积新增 1 1 0 . 5 6 h m  ̄ , 林草覆盖率 由治理 前的 9 . O %增加到 1 2 . 3 %。山水 田林的综合整治形成乔灌草、 网带片 相结合 的水土保持防护林体 系, 地面小气候明显改善 , 水土流失大 为减 轻 , 提高了流域 防御灾害的抗逆能力 , 随着水保措施 的有序实 施, 坡 耕 地 土壤 侵 蚀被 有 效 控 制 , 基 本农 田面 积逐 年 扩 大 , 为农 业 可 持续发展奠定 了坚实基础。在改 良土壤理化性能方面 , 各项措施也 发挥 了巨大 的作用 , 广辟肥源 、 保土耕作 , 结合工程措施 、 林草措施 治理流失 , 使土壤养份及土体结构得 以保蓄并逐年改善。流域 的生 态平 衡 机制 重 新转 入 正 轨 。 活。 1 . 4水土流失加剧 , 使生态系统 自我平衡机制受损 , 生态功能失 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基础 , 立足流域资源 , 实 现土地利用与 调, 旱涝灾害交替发生 , 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发展 。 资源开发相结合 , 达到保持水土 , 提高土地生产力 , 引导群众脱贫致 富的目的 , 经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 流域的生态环境将有较大改善 , 洪 2 流 失综 合 治 理 根 据 该 小 流 域 的 状 况 ,吸取 了 国 内小 流 域 综 合 治 理 经 验 与 教 涝灾 害将得 以解除或减缓 ; 土地利用趋 于合理 , 自给性农业变为综 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 。该 流域作为一个 训, 确定 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中心 , 以有效保护和合 理开发利 用水 土 合性 多种经营, 资源为 目标 , 在保护好现有的林木植被( 尤其是天然 次生林) 的基础 农业生态经济单元 和系统 ,其结构和功能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改善 , 上, 本着山水 田林综合治理 , 工程 、 林草 、 耕作措施并举 , 经济 、 生态 、 并继 续 向优化 方 向发 展 。 4 结束 语 社 会 效 益 并 重 的 治理 原 则 , 因地制宜、 因 害设 防地 安排 各 项 水 土 保 坡面工程 , 沟道治理 以及林草措施实施后 , 应进行工程管护。 及 持综合治理措施 。 时修 补人畜破坏和 出现暴雨 冲断 的田坎 ,梗上植 物也要每年抚育 2 . 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小流域治理和开发的基础 , 能为林草措施及农业生 2 3 次; 应经常对截留沟和沟头梗清淤 , 遭遇大暴雨后 , 对跌水检查 以保证工程措施 的保土保水效益 的最大发挥。 产创造条件 , 是防止水土流失 , 保护 、 改 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 并 修复, 充分发挥各 种资源的经济效益 ,建立 良好生 态环 境的重要 治理措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 , 采取 “ 防治并重 , 治管结合 , 因 施。 地制宜 , 工程措施 、 林草措施 、 耕作措施相结合 ” 的方法 , 统一规划 , 山坡防护工程主要 通过改变微地形 , 蓄水保土 , 排洪防涝 , 贮水 综合治理 , 因害设防 , 合理布局。 实践证 明, 这一治理模式是可行的 , 灌溉 , 除害兴利 , 为发展农 、 林、 牧业生产创造条件 。 其效果显著 , 对条件类似小流域 的综合治理具有借鉴作用。 沟道治理工程主要治理侵蚀活跃 的干支毛沟 , 采用典型沟单项 虽然随着经济效益 的逐渐发挥 , 群众 的收入有所增加 , 当地干 但 设计方法 , 选取流域 内具有代 表性 的沟道进行治沟综合措施 的具体 部群众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的意义和措施有 了一定的认识 , 配置 , 重点治理沟头前进 、 沟岸扩张 、 沟底下切 的骨干沟道。具体措 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 农民不可能主动地花更多的时 施采取林草 、 工程措施相结合 , 按照先支毛沟后主干沟 , 先上游后下 间和财力采用有利于水土保持 的作物栽培技术 , 因此东北黑土区小 游, 先坡后沟 , 沟头 、 沟底 、 沟坡兼治 , 镶嵌配套 , 层层设 防, 连锁控制 流域的持续发展还需 国家财政 的支持和配套政策的激励 。 的原则设置沟头 防护 , 谷坊等措施。 参考 文 献 [ 1 】 杨晓杰. 对森林 生态健康 的系统思考【 J 】 . 森林 工程 , 2 0 0 6 , 2 2 ( 3 ) : 5 ~ 2 . 2 土保 持林 草 措 施 林草措施可 以使小流域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在小流域中 , 建 7 . 2 1 洪雪 , 杨 清福 , 张光华 , 等. “ 三北” 平原林业生态工程 建设 中存在 设 乔、 灌、 草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 不仅可以增加地面植 『 物覆盖 , 减少暴雨溅蚀和径流冲刷 , 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 同时也 的 问题 及 对 策分 析 【 J 】 . 森 林 工程 , 2 0 0 6 , 2 2 ( 4 ) : 4 — 6 . 【 3 】 田宁 , 王 海滨, 谭 志 强. 伊 春 林 区 生 态产 业 建设 的探 讨 [ J ] . 森 林 工 为当地人民提供一定的木料 、 燃料 、 肥料、 饲料或其他林副产品。 2 伽6 , 2 2 ( 6 ) : 4 6 . 根据流域状况 , 以减轻水蚀 , 增强植被覆盖 、 改善生态环境为主 程 。 东北黑土地是 中国宝贵的资源 ,是全 国重要的粮食生产耕地 , 但 由于 自然和人为等 因素造成了黑土层已经变薄 。 中 国东 北 黑 土 区 刚 刚开 发 时 , 土 壤 中黑 土层 厚 达 8 0 c m, 有 机 质 含量高达 5 % 7 %, 在 近 百 年 的大 面 积 开发 垦殖 过 程 中 , 发 生 了严 重 的水土流失 问题 , 主要表现在大面积坡耕地的黑土层流失和水土流 失 中形成的侵蚀沟。 开发北大荒数十年来 ,黑土层正 以每年 2 - l O m m的速度在变 薄 。据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 学研究所科技科科长许靖华的调查 , 目 前耕地中的黑土层平均厚度 只有 2 0 0 m m。就 目前的速度 , 治理现有 水 土 流 失 面积 需 要 5 0 a 。如果 不 加快 治 理 , 再经 过 四五 十年 , 东北 黑 土层也许将不复存在。 为此十年前我国启动了有关东北黑土区的水 土资源保护与水土流失 的重点治理工程项 目,几年来的实践证 明,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防治水土流失 、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水 土资源 、 解决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 1小流域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小 流域 ��
施工期间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施工期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一、建立环境保护相关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和环保体系,明确各部门在施工期间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
二、水土保持方案及措施1、水土保持综合措施(1)严格遵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合同规定,做好施工活动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工作,避免由于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依照国家、地方和业主有关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管理制度,做好水土保持实施、监督、管理工作。
(2)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施工期的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和投产使用。
各生产部门在布置生产的同时,按“三同时”的要求,同时布置水土保持工作。
(3)自觉接受业主、监理和当地环保部门对水土保持的监督、指导和管理,积极改进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水土保持水平。
2、水土保持专项措施本标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包括两部分,即工程治理措施和植物治理措施。
工程治理措施主要针对存弃渣场、土石料场,采取拦渣、护坡和排水工程措施,对施工开挖的边坡采取清理、支护和排水工程措施,避免由于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植物治理措施主要针对存弃渣场、建筑物管理区、保护林带、渠坡防护等。
保持渠坡、渣场的边坡稳定,防止土地的风、雨侵蚀,避免由于施工造成的项目经理 各施工队队长 专职环保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水土流失。
(1)防治技术与防治方法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拦渣工程、护坡工程、土地整治工程、防洪排水工程和绿化工程等。
水土流失防治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治理与预防相结合,治理与管护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
水土保持设施的布设以防护效果好、快速发挥保土保水功能、效能持久、整体美观、运行管理安全和节省投资为原则。
在治理方法上,根据不同的土质、坡度、坡长和地形条件等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达到最佳防护效果。
(2)渣场边坡保护和水土流失防治因为工程建设产生的废土弃渣,在自然堆放的情况下,结构松散,凝聚力较差,表面裸露,且堆放往往呈不规则状态,在雨水的浸泡和地表径流的冲刷下,极易形成冲沟、泥石流和滑坡体,因此施工弃渣场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对象,治理方法是:在弃渣场周围按设计要求设置排水系统及浆砌石挡护建筑、植树、植草――采取浆砌石护坡植生毯,生毯分上网、秸杆纤维层、木浆纸层、种子层、木浆纸层、下网共六层,草籽选用狗牙根,种子量50kg/hm2,成活率保证在90%以上。
浅析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对策
建筑工程与水利交通117浅析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对策蔡海涛(正阳县环境监察大队)摘要: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我国必须采取综合的措施加以治理。
坚持预防为主及因地制宜原则,加强预防监督职能、大力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综合措施治理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 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只有生态环境良好, 才可以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一、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一)大量土地出现退化。
水土流失会使人们赖以生存的耕地受到严重破坏,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相对较低,具有比较严重的人地矛盾,而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让该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每年大概损失100万亩左右的耕地。
上江上游、北方土石山区等地区已流失了较大比例的农田耕地,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能力基本丧失,裸露了大量的母质基岩。
(二)生态系统功能削弱。
水土流失会使旱灾损失面积加重,使污染面源不断扩大,严重威胁着我国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水土流失会进一步降低土壤涵养水源,使干旱灾害加剧。
另外,在面源污染中,水土流失作为主要载体,不仅输送大量泥沙,而且输送生活垃圾、农药等面源污染物。
与此同时,水土流失还会使草场严重退化,进一步减弱防风固沙能力,使沙尘暴加剧;水土流失还会使大量的河流湖泊出现干旱,缩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区域。
二、生态修复的作用从宏观角度来谈生态修复, 就是指通过应用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调节和组织能力来对生态或者环境本身进行修复。
通常情况下, 为了能使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得到更加快速的恢复, 也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人工辅助, 这能有效加速生态系统的恢复。
生态修复的提出与实施源自于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战略思想, 其主要依靠大自然本身具备的循环再生能力, 并辅之以人为手段的干涉, 然后充分将区域的自然资源利用起来, 促使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 营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关系, 从而将水土流失状况置于掌控范围内。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作者:韩二丽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摘要:因水土流失会导致的各种自然灾害和经济损失,需要对小流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有充足认识,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前言水土资源是人类存续的根本条件,是农业和农业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是社会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资源。
没有水和土,农业和人类就失去存在的条件。
保护水土资源,维持水土平衡,是控制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任务。
而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小范围内进行水利资源的综合治理,提高地方农、林、牧业发展,预防地方山洪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
小流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小流域中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轻中度的水力侵蚀,土壤侵蚀的方式是以面蚀的方式范围逐渐扩大,并且主要为片蚀和细沟状侵蚀,由于长时间受到了地形、降水以及人为因素等多个因素的综合性作用,逐渐形成大量沟壑。
水土流失会对流域内的自然生态景观造成严重的破坏,并且其长时间的侵蚀所形成的沟壑也对地貌造成严重侵蚀,进而对机耕作业产生负面影响,大大降低土地的整体利用率,制约的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再加上降雨相对比较集中,并且容易出现大暴雨,土壤母质黏重,蓄渗迟缓,导致大量的径流直接顺坡冲刷下来,出现超渗产流,很容易出现跑水与跑肥现象。
小流域本身的地势较为起伏,坡耕地的植被缺乏一定程度的保护,上游坡面江水径流未能及时实现蓄滞入渗。
在遇到了大雨和暴雨的时候,坡水很容易下泄,泥沙混杂在一起,对道路、桥涵等产生严重的破坏,并且还能淤塞水利工程,对下游的农业生产以及广大人民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小流域水土流失眼汇总,将导致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平衡机制受到损害,并且生态调节功能失衡,并且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分析以当地自然规律为基础,结合实际需要情况,以科学方式对小流域进行综合的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分析
【摘要】:本文以下内容以碧海秋月小区项目为例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碧海秋月小区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官渡镇罗衙路西北侧,项目区内原始植被主要为农作物种植区和鱼塘,有少量林地、草地、荒地分布,原生植被较少。
项目建设内容分为建构筑物建设工程、道路广场建设工程、景观绿化建设工程及小区内部的给排水、供电等配套设施。
本工程初步场地平整土石方量为11.85万m3,均为回填方,无弃渣产生。
本项目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6℃,四季多以西南风为主,平均风速2.2m/s,从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全区水面蒸发量1200~1450mm,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mm。
项目区20年一遇最大1、6、24小时的暴雨量分别为46.63mm、73.57mm和103.62mm。
根据现场勘查,项目区土壤主要类型为红壤。
项目区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原有植被已不复存在,被人工植被所替代,主要包括园地、林地和草地等,原地表植被覆盖率约为57%,现状地表植被覆盖率约为60%。
2、本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植被、土壤、降雨,人为因素主要是人为活动的扰动,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时序等,具体分析如下:第一,项目区域占用的土地类型多样,原生水土流失以轻度为主。
项目区原地表植被盖度约57%,地表完整紧实,若林草植被遭到破坏,植被的林冠截留、涵养水源、固持土壤的功能随之丧失;土体开挖回填松动,抗蚀性降低,在不利气候条件下,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第二,项目区大部分施工区域存在土石方活动,场地平整回填量较大,若不加强防护,不仅加剧水力侵蚀,还会诱发重力侵蚀。
第三,项目区降雨量丰沛、降雨相对集中,水土流失动力源充足,扰动地表后,很容易加剧当地的水土流失。
3、本项目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分析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征地范围内的地表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破坏,局部地貌将发生较大的改变,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可能新增水土流失总量达705.13t,水土流失不仅影响项目本身的建设及安全,也将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第一,对工程自身安全的影响。
项目施工期间,在个项目建设区会形成较多的松散堆积物,如遇暴雨,地面将会形成高含沙水流,如不加以疏导和防治,严重时会冲毁施工设施,影响到基础建筑和主体工程的安全。
第二,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项目区周边目前分布有一些农田,水土流失直接危及邻近农田,可能造成农田被水冲、砂压。
泥砂入田沉积后,导致沿线农田次生潜育化加剧,
农作物产量降低。
第三,本项目建设将回填较多的土石方,施工期间对项目区域以及周边区域的景观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对周边环境也将造成影响。
4、该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分析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及对该项目的分析,认为该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本着重点治理与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在防治措施设计中通过对水土流失防治区域的划分,遵循全面治理和重点治理相结合、防治与监督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合理布设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达到控制和防治新增水土流失的目的。
第二,对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时以安全、经济、水土保持效果好为原则;工程措施设计同时考虑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确保水土保持效果良好。
第三,临时截水措施。
由于本项目为全回填工程,地下建筑均为预留高差后土石方回填进行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因此需在本方案中考虑基础施工时的临时排水措施,需沿地下建筑范围线外侧布置临时截水沟。
第四,临时沉沙措施。
为了降低施工期间临时排水沟的排泥沙含量对周边地表及植被的影响,同时借鉴同类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本方案考虑在截水沟末端布置临时沉沙池2座,雨水经沉沙池沉淀后排入防洪沟中。
第五,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回填的土石方以及散状材料在不使用时应进行覆盖遮挡。
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减少地表裸露时间,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各种
土石方工程。
第六,临时排水沟。
根据主体工程规划,本工程道路广场区沿线的雨水管网将随着道路的建设,逐步完成,在此之前,由于主体工程规划设计的排水暗管难以及时到位发挥作用,考虑到临时排水沟与后期排水体系有效的结合,因此,根据本防治区的地形条件和布置特点,考虑在道路一侧及场内其它区域统一布设布置畅通的临时排水沟,汇集施工场地内的地表径流,以减少对施工场地内的径流冲刷,本方案布设的临时排水沟基本上沿主体工程规划的永久排水体系布置,部分区域有所延伸,临时排水沟分两个方向排入项目区外围,排水沟出口分别设置在项目区西北角及南侧,与外围已有的防洪沟相衔接,排入官渡区泵站,最终进入下坝河。
第七,项目区内做到无裸露土地,道路行道树树木的栽种做到“同树种、同规格、等距离、无障碍、连续栽种”,因地制宜地进行垂直绿化,进行房前屋后绿化,绿地中树木覆盖面积占绿化总面积的80%,常绿乔木占乔木总量的80%。
第八,直接影响区主要为项目建设周边防治责任范围区域,为避免项目建设造成水土流失区域的外延,针对工程建设施工特性,对该防护区域提出以下防治要求:①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尽量减少施工对周边区域的扰动和占压,避免造成植被的破坏;②对受项目施工影响的区域加强监督和保护,避免因不合理的施工或其它人为因素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③对本区域内散落的土石应进行清理,并集中堆放至指定位置,若造成植被破坏,应及时恢复;④在施工扰动影响区加强监督管理,同时加强对该区域的水土保持监测。
第八,工程施工期间,负责与设计、施
工、监理、监测单位保持联系,协调好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的关系,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并按时竣工,减少或避免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九,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确保水土保持工程安全,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效益。
第十,严格按照水土保持要求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如需进行设计变更,及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协商,按相关程序变更或补充设计批准后,再进行相应的施工。
5、结尾
以上内容首先对该项目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及水土流失可能造
成的危害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该项目实际情况提出了水土保持综合整治措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但是作者深知,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并不是在施工结束后就不用再进行水土流失的防治了,而且更要将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好、维护好,使其能长期发挥作用效用,以防治水土流失。
【参考文献】
[1]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方法研究》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贺康宁等,中国林业出版社
[3]《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规划与设计及其参考案例》游尚官等,黄河水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