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及应用研究100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目前,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内涵的认识在国内外学术界还存在诸多争议与分歧。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是认为实质重于形式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实质重于形式作为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我国许多会计学者也将实质重于形式归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二是认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的修正与限制。
如IASC认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信息如果要想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那就必须根据它们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与反映。
我国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实质重于形式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确认与计量原则的修正与限制。
而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却没有明确指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与应用标准。
本人认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内涵的认识产生分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以往在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操作修正与限制原则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会计行为与会计信息因果逻辑关系的研究,人为地造成了二者逻辑关系上的混乱。
而一直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界的许多学者都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同会计操作修正与限制原则笼统归于会计核算基本原则,未能明确区分与比较二者的逻辑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混淆了人们对会计核算原则,尤其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同会计操作修正与限制原则内涵的认识依据行为逻辑理论与会计行为理论,我认为明确会计行为与会计信息的因果逻辑关系不仅是区别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同会计操作修正与限制原则的要求所在,而且是更准确地具体把握各项会计核算原则(包括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内涵的条件。
其原因在于:会计操作修正与限制原则是对会计行为(包括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确认与计量、披露等)及其相关依据(含有关会计核算原则)和影响因素(如成本——效益比等)的界定,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则是对会计行为结果——会计信息的界定。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式正呈现出一个较为复杂的状况,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只有使得会计核算信息与经济事实相符合,才能进行有效的会计经济活动。
同时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也体现了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在该原则的驱动下,可以有效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将企业的经济活动、财务状况客观地反映出来。
一、实质重于形式理论概述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与可靠性,两者相互包容、统一,但会产生矛盾。
法律形式可以增强会计的可靠性,但如果无法将企业的经济实质通过会计活动反映出来,只具有可靠性也是不够的,有时甚至会出现误导性的作用。
同时,如果会计信息不具备一定的可靠性也是很麻烦的,其实用性将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实质终于理论的原则并不表明只需要实质而完全不需要任何形式,只是在表达的时候更偏向于实质的表达,而形式也是由实质来体现的。
良好形式的运用,可以更清晰、准确地将实质表现出来。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与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状况也越来越复杂。
这时,法律形式与经济实质一定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而实质重于理论的原则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这也是对管理者的要求:不要被形式所束缚,一定要将实质置于首位,要能够将经济事实客观的表达出来。
实质重于性质理论是与其他的会计原则共同存在的,与其他的会计原则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最典型的体现就是与可靠性原则联系。
如果要将会计信息如实反映出来,使用实质重于性质原则便很有必要了,也就是说实质重于性质原则为会计的可靠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而该原则与会计重要性原则的联系则在于实现会计重要性的前提便是达到会计实质的需求,因为重要性原则标明会计金额需要进行细致化的划分,可以在会计核算中过奖独立事项反应出来,非重要事项则可以简化处理。
从而可以看出,实质重于性质原则是会计重要性原则的前提与保障。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地创新的经济活动产生,在这些经济活动中,总有一些经济活动不在法律的框架之内。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张淼摘要:有效的会计工作可以准确反映出企业的经济情况以及资产情况,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导向性参考。
在会计工作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十分重要。
本文分析了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问题;对策引言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在此发展背景下只有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以及经济事实的匹配,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其中在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内容,该原则不仅可以实现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的符合,并且也能够对企业会计经济活动进行指导。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被作为利润操作工具众所周知,在企业的发展中利润是最根本的目的,尤其在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企业为获得经济效益会采取多种方式手段,导致核算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比如部分上市企业会采取资产减值的手段并将其反映到报表之中,从而获得利润。
还有部分企业资产会通过八项减值损失的计提改善其质量,并制定以及控制虚假资产,这样一来则可以采取资产报表的形式将资产情况进行反映。
但是从某种角度分析,这一系列的方式存在缺陷与不足,尤其在资产减值过程中涵盖了弹性范围,导致资产评估存在差异,这样一来,不定性因素则会给予大多数企业操作利润的空间。
(二)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形成利用行为毋庸置疑,企业在发展中以经济效益为主,并且会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进行反复应用,这样一来则会出现滥用现象。
其中,从非货币交易准则角度而言,在该项准则修订之后指出这一类型的交易并不会进行同类交易以及不同类交易,所有的交易都需要按照非货币交易的方式额,通过债务重组利得科目核算,计入当期损益。
由此可见,重组活动最终的收益是计入当期损益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将作为资产完成损益转让。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并不是完全成熟,因此在确定公允价值方面仍然具有较大的弹性,规范性还有待提升。
浅析会计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浅析会计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浅析会计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摘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变革进程逐步引入并贯彻实施的一项基本且重要的会计准则。
这一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中,不仅要参照成文的会计法规和准则进行,还应从揭示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重现企业活动的实质.本论文,首先论述了这一原则产生背景和现实意义,以及其核心内涵与产生、应用的及时性,显示了该原则客观性、必然性和广泛适用性等特点;其次,详细论述了该原则在国内外会计实务操作中具体应用,分别从会计要素确认、会计方法选择和会计报表制定等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地阐述;最后,根据会计实务操作的实际状况,指出了这一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的系统性方法。
本论文基于一条重要会计原则,采取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和由表及里的论述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剖析了会计实务操作中的相关问题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准则/会计实务/会计风险IAPPLICATION OF SUBSTANCE OVER FORM PRINCIPLE IN THE ACCOUNTING PRACTICE IN ACCOUNTINGABSTRACT”Substance over form" principle is a basic and important accounting standards with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hina has gradually introduced and implemented。
The requirements of this principle,the accounting work, accounting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should not only refer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tatute,should reveal the essence of economic activity, so that the important activities of the enterprise.In this paper, firstly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principle, and the timeliness and application,its cor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nciple of objectivity,shows the necessity and applicability;secondly,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principle of operation of accounting practice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respectively in three aspects of accounting the confirmation of factors,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methods and accounting statements from the shallower to the deeper development,expounded;finally,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accounting practice,pointed out the existence of this principl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This paper is based on an important accounting principle, discusses the methods from the point to the surface,from the shallower to the deeper and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accounting practice and the feasible solution。
5060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及应用研究
5060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及应用研究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实质重于形式的理论分析 (3)1.1 实质重于形式的哲学依据 (3)1.2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概念 (3)第二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关系 (4)2.1 与可靠性原则 (4)2.2 与可比性原则 (4)2.3与谨慎性原则 (5)2.4与重要性原则 (5)第三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5)3.1在资产确认中的应用 (5)3.2在收入确认中的应用 (7)3.3在租赁业务中的应用 (7)结论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交往加深,对会计准则国际化提出了必然的要求。
当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会计准则将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规模和趋势。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会计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就是反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避免对交易的“严重歪曲”,所以“实质重于形式”应该成为我国会计思想的核心。
“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不能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本文详细阐述了这一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核心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China's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exchanges deepened,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As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ic integration accelerat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capitalmarket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will influe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scale and trend of various countries."Substance over form" principle in accounting activities play important role,emphasizing the "substance over form", is to reflect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authenticity, avoid the transaction "distorted", so "substance over form" should become the core of China's accounting theory. "Nature" refers to the economicsubstance of the transaction or event, "form" is a legal form of transactions or events.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ce over form requires enterprises in accounting,confirmation, measurement, record shall be conducted, and repor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conomic substance of the transaction or event, and not justto the legal form of transactions or events as the basis. This paper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principle in accounting and problems.Keywords: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ce over form; core第一章实质重于形式的理论分析1.1 实质重于形式的哲学依据哲学有实质也有形式,有问题也有方法。
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
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在会计领域,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实践的基本原则和规定,是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可比性的重要依据。
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强调了在制定和应用会计准则时,应该注重会计处理的实质,而不是单纯地遵循形式。
在企业会计实践中,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对于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维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和特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过程中,应该注重经济交易的实质,而不是仅仅遵循交易的外在形式。
即使某项交易或者事项在外表上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但如果其实质与规定的要求不符,那么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就应该根据交易的实质进行相应的处理。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经济实质。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应当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而不是仅仅关注其外部形式。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纯粹按照形式规定进行会计处理而忽视了交易的真实情况,从而导致财务信息的失真和不准确。
2. 灵活性和适用性。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可以赋予会计处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经济实际情况来做出合理的会计处理决策,更好地适应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3. 真实性和客观性。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了因为形式规定而导致的财务信息的失真和歪曲,从而保证了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于财务信息的理解和判断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在企业会计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还可以维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作用:1. 合同权责的确认。
在制定合同权责时,应该注重权责的实质,而不是仅关注合同的外在形式。
对于租赁合同中的租赁权和租赁义务的确认,应该根据租赁合同的经济实质来进行,而不仅仅是按照合同的字面规定来处理。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摘要] 如今,会计准则和制度尚不完善,经常出现真实性和合法性相悖的事例。
仅仅根据表面情况做出合法的判断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情况下合法的处理并没有达到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目的.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正是用于规范这种问题的处理方式。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该原则产生以及适用的原因主要有真实性和合法性差异的存在,会计准则及标准中难以消除的界线规定,特殊事项的客观存在.目前,该原则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主要体现在在资产确认方面,负债确认方面,费用确认方面,收入确认方面,延期付款购入资产的计量,企业合并的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体现,在利润表中的体现,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的体现。
本文的重点就在于归纳总结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具体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真实性;合法性;会计确认目录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概述 (1)(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含义 (1)(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产生的原因分析……………………………………。
11、真实性和合法性差异的存在……………。
…………………………。
12、会计准则及会计标准中难以消除的界限规定 (2)3、会计实践中特殊会计事项的存在……………………………………。
24、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意义………………………………。
2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补充 (2)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一贯性原则的补充 (2)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相辅相成 (2)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体现 (3)(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确认方面的体现……………………………。
3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资产确认方面的体现 (3)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负债确认方面的体现 (3)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费用确认方面的体现 (3)4、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收入确认方面的体现 (4)(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计量方面的体现……………………………。
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
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在会计准则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会计处理中应当重视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非其法律形式。
这一原则的提出,旨在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全面性,使财务报表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不仅对企业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也对财务会计从业人员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和应用要点出发,探讨其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和应用价值。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处理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强调会计处理中应当着重考虑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
也就是说,企业在处理会计事务时,应当关注事务本身所涉及的经济实质,而非其法律形式。
这就要求企业进行会计处理时,不仅要从法律上合规,更要从经济实质上把握,以真实、客观和全面地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影响。
1. 交易涉及的利益归属。
企业在处理交易时,应当重视交易所涉及的实际经济利益的归属,而非仅仅考虑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一些融资租赁合同,如果法律形式为租赁合同,但事实上具有财务租赁的实质特征,那么企业在会计处理时,应当将该合同的资产和负债纳入财务报表。
2. 交易的实质特征。
企业在处理交易时,应当综合考虑交易的各项条款和实际经济影响,而非仅仅从合同文本中提取信息。
一些公司之间的合作协议,在表面上可能只是一份技术服务协议,但实际上双方的利益盘根错节,企业在会计处理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实质特征,从而正确反映合作协议所产生的经济影响。
3. 事项的实质影响。
企业在处理一些事项时,应当重视事项所产生的实质经济影响,而非仅仅看到其表面现象。
企业发生的一些经济补偿责任,从法律形式上看可能并不明确,但如果该责任对企业有着实质的经济影响,那么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相关信息,以便用户正确理解其财务状况。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是具有一定难度的,需要会计人员充分理解其内涵和应用要点,并能够正确识别和把握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及其运用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及其运用作者:陈惠英来源:《新一代》2013年第02期摘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国际会计准则》中的一项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我国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新作了定义:“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即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严格执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本文主要论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涵义、必要性以及在实务工作中的运用。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必要性;运用中图分类号:B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222-02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涵义到目前为止,学界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含义的诠释仍然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
比较为学界所接受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主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针对会计信息质量所提出的要求,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为针对会计信息质量所提出的要求,该准则第16条规定:“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第二种观点主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针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原则的修正与限制。
IASC认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其主要是指信息如果要想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就必须根据它们的本质和实际情况,而不仅仅依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与反映。
①海内外学者对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涵义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主要是因为过去在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操作修正与限制原则研究的时候,忽略了探讨会计行为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二者在逻辑关系上混乱的情况被人为地制造出来。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国会计学界都认为会计核算基本原则的内容包括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操作修正与限制原则,没有认清二者的关系,使人们对会计核算原则产生了认识上的混乱,特别是在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操作修正与限制原则的理解上。
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具体运用的剖析(一)
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具体运用的剖析(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我国200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新引入的一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业内人士通常将其称为“第十三项原则”。
与以往相比,在我国xx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更加强调和注重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将其纳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之中,在部分具体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或披露环节更加提倡并强调该原则的运用,笔者在此拟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该原则的运用加以疏理和剖析,以便帮助读者加深对该原则实质内涵的理解,进而在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过程中更加充分地运用该原则来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内涵的理解《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指出:“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和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通俗而言,当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一致时,企业通常应当按照经济实质对其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笔者认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客观要求,按此原则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有助于有效遏制会计信息提供者凭借复杂的法律形式来实施利润操纵,有助于时刻提醒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放在事关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的高度来加以重视并切实在日常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加以应用,有助于相关监管部门和职能部门强化对会计信息提供者所实施的利润操纵行为的监管。
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具体运用的归纳与剖析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其确立过程中始终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促进投资者可持续投资作为同等重要的理念来加以强调,从而使得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凸现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地位,与之相适应在部分具体会计准则所规范的确认与计量方法中非常注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许多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往往不一致,甚至发生背离,使会计人员在选用会计政策时无所适从。
为了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推动会计国际协调,财政部在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首次正式提出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核算原则。
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解释为“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具体而言,在会计核算中,不仅要考虑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更要考虑他们的经济实质,当交易与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一致时,应当根据其经济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
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惯例,是国际上制订会计准则所普遍遵循的原则。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确认中的应用1.资产的确认新会计制度规定:“资产,是指由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这一定义从两方面反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首先,“由企业拥有”,反映了资产的法律形式,即在法律上由本企业所有,而“由企业控制”,则反映了资产的经济实质,即企业可以控制该资产经济利益的流入和流出;其次,规定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按照这一规定,企业的一些已经不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项目,如陈旧毁损的实物资产、已经无望收回的债权、已经盘点财产损失但尚未处理的资产等,都不能再作为资产来核算。
此外,对于一些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数量很可能有所减少的资产,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入损失费用,也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2.融资租赁资产的确认“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其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
”这说明,一项租赁应否认定为融资租赁,不在于租赁合同的法律形式,而在于租赁的经济实质。
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论文】
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摘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作为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原则,为正确认识交易或事项的经济性质与目的、合理运用专业判断提供重要依据,在会计实务操作中被广泛应用。
由于会计准则规定的处理方法是针对多数企业共性的交易实质进行的总结概括,在企业的具体实务操作中选择或判断的空间过大,导致公司间信息缺乏可比性,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工作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因此还原经济业务实质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在了解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基础理念后,结合当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特点,深层探索如何在会计核算中运用与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关键词]会计核算;实质重于形式;企业;资产;会计准则1分析实质重于形式1.1概述了解实践案例可知,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企业日常会计处理工作中一直都有引用,其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每项工作都有积极影响。
会计信息在质量上有很多原则要求,其中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为重点,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指以会计信息质量特点为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是指此原则包含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点和会计确认、计量等有关工作的修正与管控。
新会计准则的提出,将两者有效整合到一起,并提出企业在实施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报告等工作时,要拿交易或事项的实质作为依据,会计信息一定要全面展现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现实意义,不能仅将相应的法律形式作为核算依据。
1.2意义一方面,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和完善。
新会计准则中提出,“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现阶段我国特定市场经济背景下展现出的会计准则局限性有极大的引导作用,可以有效展现真实而完善的企业会计要素和现实会计核算等工作,以此优化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增强公司间会计信息可比性,推进资本市场国际化。
另一方面,完善会计体系。
“实质重于形式”的提出优化了原有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属于会计确认和计量工作的通用原则,主要用在收入和费用确认上。
在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现金流量对企业长期发展、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可以做到真实展现,并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为核心,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看作重点,一起融入现金流量编制实施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工作,以此构建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的论文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的论文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交易或事项的实质与其法律形式不一致时,会计人员应当根据其经济实质而不是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将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之一,对会计核算行为予以规范。
本文拟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作以下探讨。
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无处不在(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固定资产确认中的运用1.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
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承租期内,虽然其所有权在法律形式上仍属于出租方,但由于资产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承租方因拥有该项资产可获得经济利益,相应地也承担了有关的风险,其经济利益实质上属于承租方。
因此,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如果租赁期满租赁资产归承租方所有或承租方有廉价购买权,且在租赁时可以判定其行使购买权,在此类情况下,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理应作为自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与核算。
2.自建固定资产。
自建固定资产包括企业自行建造的房屋、建筑物、各种设施以及大型机器设备的安装工程等。
自建固定资产应从何时起计提折旧,其长期借款利息何时停止资本化,何时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等的核算,关系到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以前是根据形式上的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为标准。
《企业会计制度》则规定,是否“达到预定的可使用状态”是对自建固定资产进行以上核算的关键所在,这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二)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使无形资产的确认变为“有形”无形资产确认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入账。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规定,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加以确认:①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根据这两条标准,企业自创的非专利技术、自创的商誉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关于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认识和运用
关于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认识和运用作者:荣昱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03期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具体表现为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更多地关注事项的实际性质,获得更加可靠可比的会计信息,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辅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将为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展开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阐述。
一、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认识(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保障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企业做出正确经济决策的基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准确运用。
不论是从受托责任观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决策有用观的角度出发,合理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都可以使会计信息反映出更真切的企业运营状况,可以使管理者和投资者更好地把握企业的情况,可以避免失真会计信息的出现,这将有利于企业更高效地向财务管理的目标靠拢。
在实务工作中,要注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间的关联,适当兼顾各个原则的要求,从而获得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企业更好地反映经济活动的需要随着市场的发展日渐趨于成熟,企业的形式和业务也越来越多元化,个人独资企业、普通合伙企业、特殊合伙企业、上市企业等不同的企业形式逐步出现,不同类型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投资、融资、合并、重组等繁多的业务,其对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有所差别,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有所侧重,因此在恰当的时间节点上合理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经济活动的真正性质,可以展现企业运营情况的真实面貌。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的要求我国于加入WTO并提出国际惯例的真实会计信息后,便开始提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大量运用,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接轨也是为了更好地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实质重于形式质量要求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研究
实质重于形式质量要求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研究实质重于形式质量要求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开展,我国的会计准那么不断地开展和完善,2006年新公布的?企业会计准那么?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原那么的重要性,这对于标准和指导我国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实质重于形式的含义、应用和实质重于形式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企业会计准那么;会计计量一、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活动日渐多样化、复杂化,经济业务范围日渐扩大,我国经济开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一些新的经济业务,比方:投融资、企业并购、资产重组等的出现,也使得经济环境中出现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的事项,会计交易或事项的外在形式或法律形式也与其经济实质出现了不一致的地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企业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可靠真实、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要包括与不确定性事项有关的风险信息,还要包括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我国与国际经济与贸易更加频繁,我国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国际会计准那么接轨,完善我国自身的会计核算体系,借鉴了国际的先进的经验,引入了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准那么。
实质重于形式这一会计原那么要求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而要以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这样才能真实的反映交易或事项,从而防止会计信息的失真。
二、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那么的内涵我国于2006年公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准那么?第二章的第十六条指出:“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也就是说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
所以会计信息要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非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在我国的应用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在我国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从引入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其在我国会计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首先介绍了我国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要求,然后分析了其在会计信息披露、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管中的作用。
接着探讨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强调了其对提升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
最后总结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会计实践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应用该原则以及展望了其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会计领域的重要性,并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我国会计、会计信息披露、会计核算、会计监管、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实践、未来发展、重要性、应用1. 引言1.1 了解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会计原则是会计准则的核心,是会计实践的基本规范。
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是指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应当以经济实质为依据,而不仅仅依据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强调了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障。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核心观点是,应当根据交易的经济实质和实际经济效果来确认和计量交易,而不是仅仅依靠交易的法律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在会计实践中强调了真实性和公允性,有利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进行准确评估。
在实践中,会计人员应当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正确处理涉及到的各类会计事项,确保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在日常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应当注重深入理解交易的实质,不仅要关注表面的法律形式,还要考虑交易的实际意义和经济后果。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2 会计原则在我国的意义会计原则在我国的意义非常重大,它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准则,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比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会计原则的正确应用可以有效防范会计舞弊行为,维护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浅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浅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会计制度的建设已经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否正确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他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会计人员有一定的。
而人的职业判断能力有高有低,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业务时,虽然运用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进行职业判断,仍不能真实的反映会计信息,这时就存在。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会计制度的建设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而国外资本的大量涌入,国内个人资本的出现,投资形势日趋多样化,还有兼并、重组、融资等等创新业务的出现,都增加了会计对象的不确定性。
对于这些新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往往只以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进行核算,而不能客观公正的反映该项经济业务的实质,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另外,由于国内当前部分企业为了追求某方面的利益,或多或少还存在做假帐现象,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会计秩序,甚至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引入实质重于形式这一条会计原则,一方面可以弥补我国会计理论中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所谓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是:“信息如果要想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那就必须根据它们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
”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也规定了:“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作为会计信息质量保证的重要原则之一,会计人员在处理具体交易或事项时能否正确运用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原则,对于会计报表的质量有重大的关系。
在具体的会计实务中,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往往存在着与法律法规或其他会计原则的形式不一致的地方。
这时候,能否作出正确的判断,客观公正的反映会计信息,就和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密切相关。
笔者就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发表一些自已粗浅的认识。
企业会计信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与现实意义
企业会计信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与现实意义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企业,它的健康发展和我国社会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在2006年,新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此中加入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强化了实质重于形式的意义,参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利用和必要注重的事变。
本文从国内外对该原则的界定开始,简要分析了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的关系,以新会计准则为主线,论述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运用,以及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怎样有助于我们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标签:实质重于形式;应用;现实意义一、引言目前我国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经济现象,要求会计人员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必须要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经济事实相匹配。
2006年,我国发布了新的管账准则,其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被提出,且请求遍及的应用于管账的工作中,使其发挥着不可替换的功用,在该原则得以落实的情况下也许可以让管账核算信息和客观经济事实相符合,可以让财会工作对企业的日常经济运营有所帮助;另外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也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体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企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要求会计做假账,会计信息失真的额现象越来越严重,会计核算如果没有以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就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有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从而促进企业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稳步发展。
二、实质重于形式在美、英、法、中国的界定对照1.该项原则在美国对应相应准则中的描写美国财政会计准则委员会以为可靠性、真实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某种程度上是同等的,FASB第2号概念公报《会计信息的质量特点》中指出:“实质重于形式没有包含在的概念框架里,大要因为它是过剩的,但它有它自己的支持者,而可靠性,特别是真实表述特点没有为居于次要职位地方的实质重于形式的管账表述留出空间,该原则是一个难以切确界说的含糊不清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实质重于形式的理论分析 (3)1.1 实质重于形式的哲学依据 (3)1.2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概念 (3)第二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关系 (4)2.1 与可靠性原则 (4)2.2 与可比性原则 (4)2.3与谨慎性原则 (5)2.4与重要性原则 (5)第三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 (5)3.1在资产确认中的应用 (5)3.2在收入确认中的应用 (7)3.3在租赁业务中的应用 (7)结论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摘要当今中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中外市场经济的不断交流。
会计的行业标准需要更加的趋向国际化。
随着现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越来越全面,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日益增多,中国会记行业的行事准则必须向国际会记行业的行事准则靠齐。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会计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就是反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避免对交易的“严重歪曲”,所以“实质重于形式”应该成为我国会计思想的核心。
“实质重于形式”,总的来说,就是指企事业单位会记在计算和报告和客户的商业行为时,更多的倾向于对于交易行为的经济实质,而不是死板的根据法律形式来计算。
“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不能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非常详细的对“实质重于形式”进行了讨论和剖析。
关键词: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核心ABSTRACTToday's Chinese economy unceasing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exchange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accounting industry standards need to be more international. With more and more comprehensive now the world economy globalizatio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trade is increasing, China will remember industry maxim to international record industry maxim alignment.The principle of "substance over form" are important in the role of accounting activities, emphasizes "substance over form", is to reflect the authentic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avoid trading "serious distortions", so "substance over form" should be the core of our country accounting ideas. "Substance over form", in general, is refers to the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will be written in the calculation and report and the customer's business practices, more inclined to trading behavior economic substance, rather than a rigid calc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legal form. "Nature" refers to the economic substance of transactions or events, "form" refers to the legal form of transactions or events. Substance over form principle requires companies to conduct accounting, shall b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conomic substance of transactions or events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record and report, and not just based on the legal form of transactions or events. The author in this article very detailed "substance over form" for a discussion and analysis.Keywords: accounting standards;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ce over form; core第一章实质重于形式的理论分析1.1 实质重于形式的哲学依据哲学是实质、方法和问题的一个思想集合体。
只有在思想的实质和形式都是完全相同的时候这样的思想才能够被叫做是哲学。
相反的,如果这种思想实质不同于哲学并且这种思想的形式也不同于哲学,那么,这种思想是否是哲学是并不能确定的,但是如果这种思想只有一个方面,实质或者形式符合哲学思想,那么这种思想就绝对不可能是哲学思想。
这种说法的具体化,就是说,实质与形式的关系,雷同于经典哲学中对于思维和存在的表述。
推而广之,实质在生活中类似于主观,而形式就类比于客观。
本质需要我们用最理性的思维来把握,如果不把这件东西最最根本的要素掌握,是不能够理解事物的本质的。
在本文中,实质重于形式,这个原则,就是说当会计在计算一个事物的经济的事时,不能够仅仅依靠对于法律实质的运算和对于以往案例的比对借鉴。
往往一个经济事件,在结束之前发生的变化是千变万化的。
要真正的计算好这个经济事件,就要求会计能够正确的,清晰的认识到这个经济事件的实质,对实质的清晰认识,将有助于会计对自己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避免公司受到损失。
实质重于形式体现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统一关系。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在会计信息质量中处于平等地位,没有轻重之分。
会计星系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存在了一种矛盾和统一的集合体的关系。
这种关系式辩证统一的,在会计计算经济事件时,会计会把法律形式考虑进去,这样能够大大的增加安全性。
而再可靠的会计信息如果不能反映经济实质,就有可能增加会计信息处理、分析成本,甚至可能出现重大的信息误导。
但是,一旦会记在统计信息时,不能够非常正确的把交易中的实质统计分析出来,就会变得没有太大的左右。
所以,我们说实质和会计的这种关系,告诉我们,不能够把形式和实质的重于性一视同仁。
事件的实质必须重于事件的表现形式。
这对于经济交易至关重要。
1.2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概念实质重于形式的概念,指的事,在企业中对经济事务处理的会计,应该把经济实质放在首要位置,不能够过分的考虑这件经济事务的法律形式。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来说,就是会计不能简单的考虑这件事件的法律外在形式或者社会其他案例的形式,一定要好好的考虑、分析出这件经济事件的实质和考虑到现在国际社会的经济惯例。
不能够死板的根据他的外在法律形式进行计算。
“实质重于形式”的这一种原则概念,是一开始由美国提出并得到发展的,一开始美国公会有发布一个公告,会计在计算公司和其他公司的交易时,应该更多的关注这件事物的内在经济实质,不能够拘泥于法律形式所表现出来的趋势,后来联合国国际经济会计组织也借鉴了美国的这个经验,要求建议,公司会计应该更多的考虑这件经济事实中的真实实质,而不要拘泥于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外在法律形式。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全球接轨化,我国最近也吸取外国的经验,在最新颁布的对企业会计的若按意见中建议提出了,企业的会计在计算经济事件中的各项数据时,应该更多的注重于此经济事件的实质,而非关注此事物在法律形式的外在表现趋势来进行核算。
第二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别的原则的异同点2.1 与可靠性原则实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其实是对于会计处理经济事物的可靠性原则的一种保证,只有会计在考虑了事物的真实实质时,而不是根据经济事物的法律形式来考虑时,才能够真正的保证了会计工作的可靠性。
所以,经济重于形式原则能不能被会计所掌握,对于会计工作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会计能否真正的处理好,可靠的处理好公司的经济事物,就要看他能不能把握好经济事物的真正实质。
如果一个会计,在核算一个经济事件时候,只是简单的把事物的法律形式考虑进去,那么会计核算出的结果的可靠性就要大打折扣。
所以,根据之前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会计的可靠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相连的,有着本质的统一性,缺一不可。
2.2 与可比性原则实际上,可比性原则需要一个补充,而补充就是本文中的原则。
可比性原则指的是——会计需要使用同一种计算经济事实的方法,一般不建议随便的改变这种方法,除非发现一种非常优于原来的核算方式,能够更多的,更准确让会计计算出经济事实中的各种数据。
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可比性原则的更优方式,所以实质重于形式对于可比性原则有更多的帮助和补充。
打个比方说,我国过去在引进实质重于形式方式之前,会计对于经济事物的计算更多的是采用同一种方式,即使有一种更好的方式,也不做改变。
这样就是非常的不切合实际,更多的注重形式。
现在引进了实质重于实质原则,一旦发现更优方式,会计会在考虑后选择这个方式,这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了更大的帮助,避免了企业承受损失。
2.3与谨慎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于谨慎性原则,也是起到了一种补充的作用。
在大陆,会记所用的谨慎性原则一般就是指会记在计算企业的经济得失时,不会对经济账目多算或者少算一丝一毫,对于公司未来会出现的各种危机,会计也会做好准备,避免公司出现一些未知的损失,这就导致了公司在很多经济事实时更多的注重形式,但是过多的注重损失,会有很多方面造成暗损,公司过于谨慎,就会错过很多的经济利益,到了最后,对于账目的计算,只会形式的根据账目上的一些账目进行计算,就会错漏掉很多没有在账目上记录,缺失实际发生的经济事实,很多实际发生的事实时多面的,不可量化但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