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火车站案例分析PPT课件
苏州火车站案例分析
![苏州火车站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8ef6d4ad51f01dc281f1f3.png)
建筑外观强调白墙、黛瓦、花棱窗等地域特征元素,并通过现代建 筑的处理手法将其表现出来,以此形成统一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
• 苏州火车站室内设计秉承建筑语言,采用苏州 园林造园元素及色彩:灰檐、栗色木作、白粉 墙等。 • 按照舒宜的建筑尺度、色彩;调和稳定,使之 与自然相融,营造清雅、宁静的氛围。白粉墙 本身高洁, • 与灰色基调地面色彩对比,破除可能出现的沉 闷感。在公共建筑的大气中用写意的手法诠释 出清幽 • 雅致的江南文化气息。
北站房 站房
站台
站台
站前广场地板
地下停车场 地下停车场
出租车进口
出租车出口
出租车进口
铁路旅客进出站采用的是上进下出型式,进站旅客通过南北广场和高架平台进入高 架候车室进站上车,出站旅客下至站场中心的地下一层出站廊出站。铁路与其他交 通工具在南北广场及地下空间实现换乘。
南广场地下空间
南广场地下空间设计为地下二层,在地下空间中心处同样设置了一条26米宽的中央地 下通廊,该通廊与火车站地下中央通廊和和出站区连接,在通廊的西侧设置了两层社 会车地下停车场,东侧地下二层与国铁同层的位置设置了出租车停车场和上车区。出 租车场的上方地下一层设置的是设备用房。
在地下空间中心处设置了一条26米宽的中央地下通廊,该通廊与火车站地下中央通 廊和下沉广场连接
北广场地下空间
社会车场
商
商
出租车场
北广场地下空间设计为地下一层,通廊与火车站地下中央通廊和下沉广场连接,在 通廊的两侧设置了商业区,商业区的西端为社会车场,东端为出租车场。社会车场 的上方地面部分设置的是长途车场,在出租车场的上方地面部分设置的是公交首末 站。
苏州火车站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和北护城 河交界处,原为沪宁线上的一般性车站, 为适应新的建设形势需要,在原址改建 了新的跨线车站
0515苏州火车站项目市场定位报告56p演示教学
![0515苏州火车站项目市场定位报告56p演示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88490b2b960590c69ec376fe.png)
调研分析
问卷调查 参考案例 调研小结
定位研判
区域功能 功能研判 定位验证
定位思考小结
17
调研分析 调查问卷样本
调研总体量:500份 调研周期:七天 调研目的:了解火车站及周边居民对于业态的需求;
及旅客对信息服务的需求
2020/6/10
Ø平均入住率节假日为90%以上,非节假日为70%左右
Ø日租金在100元以内的2家,100-200元之间的6家,200元以上的5家
Ø日入住人流约2500人。
2020/6/10
12
项目分析 周边竞争市场
活力岛商圈
平江新城商业
神马公 寓
广场
平江新城万商达广
圈
场
城北东 路
平江IN 巷
人民商场
万融国 际
观前商圈
项目分析
公共交通 可达性分析 人均商业面积 昭示性及人流 周边酒店及旅
客情况 周边竞争市场
项目小结:SWOT分析及应对策略
2020/6/10
3
项目概况 经济指标
Ø 物业形态:本案为地下负一层商业物业,3个下沉式中庭实际形成3个“回”
字型物业布局。地下商业建筑面积约14000㎡,可使用的经营面积约5000㎡,
2020/6/10
10
项目分析 商业昭示性及自然人流
商业昭示性
Ø本案正对火车站,具有很强的商业昭示性。
自然人流图析
Ø区域人流受到护城河及项目景观河河流阻隔,自然人流不愿达到
Ø内部受到地铁站、上浮电梯的引导,自然人流也无法到达
Ø苏州2火020车/6/1站0 非中转站,人流不愿长时间停驻。
11
项目分析 周边酒店及旅客情况
苏州火车站公共建筑调研报告
![苏州火车站公共建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6d410f16fc700abb68fc60.png)
苏州火车站公共建筑调研报告苏州火车站位于新老城交界的位置上。
苏州站总建筑面积85700平方米。
其中地下一层为31200平方米,地上2层建筑为54000平方米,主体站房由南、北站房与高架候车厅组成。
一、总体环境分析1.区位因素:苏州火车站地区位于苏州古城区北侧,与古城区仅一河之隔。
而北寺塔、平门、桃花坞也近在咫尺。
2.交通状况:该处位于我国最繁忙的交通走廊——沪宁交通走道的重要客源点,汇集铁路,轨道交通,道路交通,交通繁忙。
苏州火车站周边交通等级分析图3.周边:周边充满了浓郁的苏州特色风情1.古城墙:2.北寺塔3.桃花坞:4.平门二、公共建筑技术图纸1.总平面图2.一层平面图3.地下一层平面图4.剖面图5.立面图6.透视图三、空间构成:1.功能分区1.1功能格局简图:1.2内部功能分区:火车站以一个大厅为主要的集散空间,把主要的功能联系在一起,而且汽车站分为南北两个广场,南北进口分别靠近高铁售票点和普通车次售票点。
座站台分别供城际和普速列车停靠。
1.3各层基本空间分隔:首层布置基本站台侯车、售票厅和贵宾候车室等。
南站房进站广厅结合广场设计成半室外开放空间。
候车室、售票厅、贵宾室、行包房等结合庭院分列两侧, 秩序井然。
车站内部高达15米的高架候车大厅把南、北站房连为一体普速、城际旅客候车区实现空间共享, 室内小桥流水、环境宜人。
通道、商业服务、辅助用房分隔出不同功能的候车区地下2层是地铁2号线站台层和4号线站厅层地下3层分别是2、4号线的站台层和设备及管理用房。
1.4候车室:高铁进站口在大厅中部,保证了交通的流畅,方便人流的疏导。
(候车室空间分析:候车室分为两层楼,一层主要功能是一个集散空间的作用。
上去二楼有两排自动楼梯,分担了人流量。
饮水处与厕所分布在候车室的两侧的中部位置,保证了人们使用的方便。
)1.5南北广场:在这个建筑体块南北两侧分别有南北两个广场,担负着交通流线的重责的同时也是景观设计优异的休息空间.火车站南广场的公交车由北环辅路进出, 在广场西侧设置首末站。
苏州火车站案例分析PPT课件
![苏州火车站案例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f1c9d9fd0a79563c1e7291.png)
苏州火车站 成都东客站 台湾新竹高铁站
宜昌东站 马德里阿托查火车站 德国柏林中央火车站
1
苏州火车站
设计面积:工程站房建筑面积(不包括地铁)约8.7万平方米 建筑主体高度:31.25米 设计时间:2008年 竣工时间:2010年 设计指导:崔恺
建筑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
设 计 人:顾建英 、郭晓明、李晨晨、张明晓
下通廊,该通廊与火车站地下中央通廊和和出站区连接,在通廊的西侧设置了两层社
会车地下停车场,东侧地下二层与国铁同层的位置设置了出租车停车场和上车区。出
租车场的上方地下一下二、 三层设有地铁2、4 号线,换乘厅位于 地下一层中央通廊 侧。
11
服务
候车厅
在地下空间中心处设置了一条26米宽的中央地下通廊,该通廊与火车站地下中央通
廊和下沉广场连接
7
北广场地下空间
社会车场
商
商 出租车场
北广场地下空间设计为地下一层,通廊与火车站地下中央通廊和下沉广场连接,在
通廊的两侧设置了商业区,商业区的西端为社会车场,东端为出租车场。社会车场
的上方地面部分设置的是长途车场,在出租车场的上方地面部分设置的是公交首末
站。
8
北站房 站台
站房
站台 站前广场地板
地下停车场
地下停车场
出租车进口
出租车出口
出租车进口
铁路旅客进出站采用的是上进下出型式,进站旅客通过南北广场和高架平台进入高 架候车室进站上车,出站旅客下至站场中心的地下一层出站廊出站。铁路与其他交 通工具在南北广场及地下空间实现换乘。
9
南广场地下空间
南广场地下空间设计为地下二层,在地下空间中心处同样设置了一条26米宽的中央地
苏州火车站公共建筑调研报告
![苏州火车站公共建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6c6970ed630b1c59eeb5e0.png)
苏州火车站公共建筑调研报告一、总体环境分析1、区位因素:苏州火车站地区位于苏州古城区北侧,与古城区仅一河之隔。
而北寺塔、平门、桃花坞也近在咫尺。
2、交通状况:该处位于我国最繁忙的交通走廊沪宁交通走道的重要客源点,汇集铁路,轨道交通,道路交通,交通繁忙。
苏州火车站周边交通等级分析图3、周边:周边充满了浓郁的苏州特色风情1、古城墙:2、北寺塔3、桃花坞:4、平门二、公共建筑技术图纸1、总平面图2、一层平面图3、地下一层平面图4、剖面图5、立面图6、透视图三、空间构成:1、功能分区1、1功能格局简图:1、2内部功能分区:火车站以一个大厅为主要的集散空间,把主要的功能联系在一起,而且汽车站分为南北两个广场,南北进口分别靠近高铁售票点和普通车次售票点。
座站台分别供城际和普速列车停靠。
1、3各层基本空间分隔:首层布置基本站台侯车、售票厅和贵宾候车室等。
南站房进站广厅结合广场设计成半室外开放空间。
候车室、售票厅、贵宾室、行包房等结合庭院分列两侧, 秩序井然。
车站内部高达15米的高架候车大厅把南、北站房连为一体普速、城际旅客候车区实现空间共享, 室内小桥流水、环境宜人。
通道、商业服务、辅助用房分隔出不同功能的候车区地下2层是地铁2号线站台层和4号线站厅层地下3层分别是2、4号线的站台层和设备及管理用房。
1、4候车室:高铁进站口在大厅中部,保证了交通的流畅,方便人流的疏导。
(候车室空间分析:候车室分为两层楼,一层主要功能是一个集散空间的作用。
上去二楼有两排自动楼梯,分担了人流量。
饮水处与厕所分布在候车室的两侧的中部位置,保证了人们使用的方便。
)1、5南北广场: 在这个建筑体块南北两侧分别有南北两个广场,担负着交通流线的重责的同时也是景观设计优异的休息空间、火车站南广场的公交车由北环辅路进出, 在广场西侧设置首末站。
社会车、出租车落客区、贵宾车位于广场东侧。
地下出站厅两侧的停车场, 与北环辅路共用出人口。
火车站北广场公交车场集中设置在广场东侧地面, 大型社会车、长途车和旅游车在广场西侧进出。
苏州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城市设计
![苏州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城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8905d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1.png)
苏州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城市设计序言随着苏州城市向东、向北发展战略的确定以及火车站交通枢纽建设的启动,苏州城市建设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一契机下,结合城市发展的总体战略,我们期望火车站地区将形成交通与服务整合的新型城市空间,成为生机与活力激扬的综合功能区域,构筑形象与文脉交融的城市标志性地段,并最终打造“水乡陆港、姑苏门户”的空间特色。
区位与规划范围规划区域位于苏州古城以北的平江新城南侧,东邻园区,西邻新区,南临古城,北临新城中心,规划面积约2.3平方公里。
发展的优势与机遇1、苏州城市“北拓平相”发展战略的推动规划区位于外环城河北岸,紧邻苏州古城,做为“城市商业中心一火车站地区一平江新城核心区”的城市北拓发展轴中的重要地域。
该片区的发展面临空前的机遇与条件。
2、苏州火车站综合改造的实施改造后的火车站将成为集国铁、城铁以及轻轨干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形成有利于“平相”发展的“北主南辅”的站场格局。
在国家与地方大力发展城际铁路的背景下,新型的“陆港经济”将有着广阔的前景。
3、基地现状开发改造条件的成熟规划区内交通便捷,可重新改造的土地利用机遇,为该片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优势。
规划需研究的问题1、如何把握功能业态的合理定位与布局?如何借鉴国内外火车站及周边地区发展的趋势与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界定火车站地区在平江新城乃至整个苏州市的功能业态定位,并突出其功能作用和合理布局,将是规划第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如何达到空间开发的有序推进与生长?如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空间开发理念,强化陆港经济的带动作用,并确定开发建设的模式、重点和时序以带动平江新城建设整体有序的推进,将是规划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3、如何实现平相与古城的有机协调与衔接?规划区与古城关系密切,如何在形态、肌理、交通、景观、风格等方面协调古城的肌理、文脉,实现与火车站建筑的融合以及与平江新城乃至相城区的有机衔接,将是又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戴德梁行---苏州火车站项目
![戴德梁行---苏州火车站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9bff7883d0d233d4b14e6972.png)
29
优势Ⅴ. 客户资源的有效结整合
委托DTZ办公 选址的全球 知名企业
DTZ长期服务 的本地租售 意向客户
在租售项目 的案场客户 联动
根据项目所处区位和目标客户定位 度身定制客户资源支持方案
30
优势Ⅵ.可提供多种度身定制的合作方式
• 企业整体项目运营 • 企业发展战略 • 企业取地投资顾问 • 项目可行性研究 • 客户资源整合
22
戴德梁行华东区业务部门
物业及设施 管理部 估价及顾问 服务部 策略发展 顾问部
建筑顾问部
研究部
商业资产 管理部
投资部
写字楼部
工业部 综合住宅服务 部
商铺部
23
Contents
DTZ戴德梁行介绍 华东区写字楼部服务优势 华东区写字楼部过往业绩 写字楼相关服务模块
优势Ⅰ.从1993年积累至今的运作经验
苏州苏站路北广场综合楼项目
服务建议书
2012年2月
PRIVATE & CONFIDENTIAL
目录
项目理解定位探讨
服务建议书
1
区域价值分析
苏州市的商务区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工业园区和高新区三个板块,吴中区与相城区 随着城市扩张升级为两个正在发展的新兴区域。
苏州商务板块分布 相城区 本项目 园区
28
优势Ⅴ. 客户资源的有效整合
全球知名企业资源
DTZ戴德梁行全球企业服 务团队与众多国际著名企 业及机构紧密合作,按客 户实际需求,度身设计各 类物业选择、咨询、研究 和企业金融等一站式顾问 服务。
DTZ诚意客户资源
通过市场数据的收集和拓 展,以及不同区域代理各 案持续累积而得的客户资 源库。数十个长三角城市 销售型写字楼代理经验, 使我们拥有多达千余组的 意向客户信息。
浅析对建筑设计原理的认识——以苏州火车站为例
![浅析对建筑设计原理的认识——以苏州火车站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4027eb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8.png)
浅析对建筑设计原理的认识——以苏州火车站为例发布时间:2021-05-18T06:06:58.118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0年20期作者:廖婧菁[导读] 建筑设计原理之我见从建筑尺度、建筑交通、功能分区的合理设计、无障碍设计结合苏州火车站来分析。
廖婧菁湖北文理学院湖北省襄阳市 441053摘要:建筑设计原理之我见从建筑尺度、建筑交通、功能分区的合理设计、无障碍设计结合苏州火车站来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尺度;苏州火车站引言:建筑设计原理是由其功能、技术、艺术性组成的,而作为人们生活寓居之所,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符合人的需求。
人对建筑的体验感在于:尺度、环境、功能分布等等。
接下来就从建筑体验感浅析设计有哪些需要遵循的原理。
1.建筑尺度1.1尺度之层高如果把房间看成一个正方体的盒子,那么一个人在这个盒子中既要考虑高度,视野,温度,空气,光线。
仅仅是由四面墙组成的空间就需要参考人的很多尺度。
比如2015年我国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67.1cm,女子155.8cm,所以在房屋建筑中将2.2m的建筑层高当作最低标准,这也是一般成年人伸展手臂的高度。
除了伸展的需求,不同的层高带来的心理感受也不同,参照《住宅设计规范》,普通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m。
[1]也是在除去内部装修、吊顶,地砖厚度之后的2.8m,如果是高于3.5m的空间,有可能出现室内灯的照明距离有点远的问题,或者说能耗较大。
对居住来说,会希望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掌握感,所以层高不宜过大。
而在公共性的建筑中,比如博物馆的层高又根据展品高度,和对开阔空间、高密度人流的通风需求而设置3M以上的层高。
1.2尺度之平面建筑平面设计,包括了对各个功能用区的划分,不同的房间有具体的使用需求。
1.2.1家具摆放的需求、各种设备:例如空调,暖气片等等,这不仅需要空间,还要考虑适用于人使用的因素。
比如空调不宜对着人长时间呆的地方;1.2.2不同房间的使用人群:比如旅店和卧室,旅店的人流动性大,要满足方便存储行李的需求,和个人卧室相比,私人物品存储需求小很多。
某火车站建筑分析教材模板ppt
![某火车站建筑分析教材模板ppt](https://img.taocdn.com/s3/m/7a44b81a76a20029bc642d88.png)
设计意图及处理方法
设计意图及处理方法
车站东面,连接酒店与办公楼的户外聚集节点
设计意图及处理方法
结语
京都车站落成后成为日本规模最大的一座车站。建成后的调查显示, 多数京都人对新车站的建设持有异 议, 认为他的尺度和形式不适合京都。但是正如著名城市设计专家西村幸夫所说: / 我个人不喜欢这个车 站, 可是如果制造出一个传统的楼阁, 也不一定是惟一的答案。在古时候, 没有这么大的车站, 用传统的材 料不可能做这么大的一个车站。如果我们假装材料是木头的, 其实还是假的。所以你如果只是想复制传 统的建筑样式, 这好像并不是一个正确的答案。
平面示意图
谷 歌 区 位
设计意图及处理方法
历史之门
京都被誉为通向日本历史之门。因此, 参加国际竞赛的大多 数建筑师都着力表达/ 城市之门的意象。尤其是安藤、黑川 和地原这三位日本建筑师在建筑体量处理上都采用了门型构 图。而原广司认为, 今日的京都依然清晰地保留着 1200 年 前平安京时代的城市形态, 其历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城市地 理特征。因此, 他的方案意图是设计成地理上的、作为城市 通向/ 历史之门的聚集场所( concourse) 。这一意图的表达 手法是在新车站内设置了一座巨大的厅来反映城市之门的意 象。横向布置的大厅进深27 m, 最高处达 60 m, 横向宽 470 m, 且呈两端高起、中间低的谷状, 大厅两端开敞, 顶部覆以 曲面的金属网架和玻璃( 见图 1、2) 。进入大厅, 首先会看 到京都的天空。建筑师在此处也意图表现/ 境界存在, 同时也 不存在的日本传统美学理念。
苏州火车站改造工程设计方案(崔凯工作室)
![苏州火车站改造工程设计方案(崔凯工作室)](https://img.taocdn.com/s3/m/b53e756525c52cc58bd6be55.png)
南广场河岸架设一座通向古城的景观 桥,将车站和古城临河的商业街连通,不 仅改变传统车站商业的模式,同时提升了 车站周边土地的商业价值。
整体连续的棱型屋顶与结构浑然一体, 粉墙袅袅伸进了深灰色屋面的端头。覆盖 着现代化交通建筑的大空间,层层叠叠、 纵横交错,延续着古城的肌理。
与古城隔河相望的南广场上,两组镶嵌 着巨型灯笼的圆柱撑起大跨度的现代化棚 架,栗色的结构杆件呼应着粉墙黛瓦。斜 坡顶、灯笼柱映衬在粉墙上,在吴韵天空 下讲述着水巷船家的生活。
南广场人视点透视图
北广场人视点透视图
鸟瞰图
10
11 室内透视图
12
13 站台雨棚透视图
14 南广场入口透视图
15
16 夜景鸟瞰图
17
18 局部小透视图
19 局部小透视图
20 南广场鸟瞰图
北广场鸟瞰图
建筑设计说明篇
22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说明
一、项目名称:苏州火车站改造工程设计 方案 二、项目概况:
车站客流集散将以公共交通为主,约占客流集散总量的65%。预测苏州站建成后旅客集散方式分担率如下表。
六、功能布局
地下出站通道层(-6.75m标高) 结合商业服务用房布置在站房中心线
上,将南北广场的下沉空间连通。通廊东 西两侧,另有两条出站通道连接出站厅。 其中一条在淡季可作为快速进站通道。
中央地下通廊还设有通向下层地铁的出 入口,方便地铁和铁路旅客的换乘。
两翼另有连通南北地下停车场的环形车 道。
苏州火车站案例分析PPT共26页
![苏州火车站案例分析PPT共26页](https://img.taocdn.com/s3/m/40db4f1c7c1cfad6185fa71b.png)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6
苏州火车站案例分析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办公 邮政行包提取
贵宾
一层平面图
派出所
13
站台层内景
14
出站 出站
出站 地铁
负一层内景
16
17
18
19
20
21
22
近年来,中国城市 趋同化的态势很明显, 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 延续已引起了城市建 设者们的重视。该案 例正是基于对地域特 色的关注而展开的
站。
8
北站房 站台
站房
站台 站前广场地板
地下停车场
地下停车场
出租车进口
出租车出口
出租车进口
铁路旅客进出站采用的是上进下出型式,进站旅客通过南北广场和高架平台进入高 架候车室进站上车,出站旅客下至站场中心的地下一层出站廊出站。铁路与其他交 通工具在南北广场及地下空间实现换乘。
9
南广场地下空间
南广场地下空间设计为地下二层,在地下空间中心处同样设置了一条26米宽的中央地
下通廊,该通廊与火车站地下中央通廊和和出站区连接,在通廊的西侧设置了两层社
会车地下停车场,东侧地下二层与国铁同层的位置设置了出租车停车场和上车区。出
租车场的上方地下一层设置的是设备用房。
10
在国铁站场的地下 一层下方地下二、 三层设有地铁2、4 号线,换乘厅位于 地下一层中央通廊 侧。
11
服务
候车厅
建筑外观强调白墙、黛瓦、花棱窗等地域特征元素,并通过现代建 筑的处理手法将其表现出来,以此形成统一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
23
• 苏州火车站室内设计秉承建筑语言,采用苏州 园林造园元素及色彩:灰檐、栗色木作、白粉 墙等。
• 按照舒宜的建筑尺度、色彩;调和稳定,使之 与自然相融,营造清雅、宁静的氛围。白粉墙 本身高洁,
在地下空间中心处设置了一条26米宽的中央地下通廊,该通廊与火车站地下中央通
廊和下沉广场连接
7
北广场地下空间
社会车场
商
商 出租车场
北广场地下空间设计为地下一层,通廊与火车站地下中央通廊和下沉广场连接,在
通廊的两侧设置了商业区,商业区的西端为社会车场,东端为出租车场。社会车场
的上方地面部分设置的是长途车场,在出租车场的上方地面部分设置的是公交首末
火车站案例分析
苏州火车站 成都东客站 台湾新竹高铁站
宜昌东站 马德里阿托查火车站 德国柏林中央火车站
1
苏州火车站
设计面积:工程站房建筑面积(不包括地铁)约8.7万平方米 建筑主体高度:31.25米 设计时间:2008年 竣工时间:2010年 设计指导:崔恺
建筑设计: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
设 计 人:顾建英 、郭晓明、李晨晨、张明晓
• 与灰色基调地面色彩对比,破除可能出现的沉 闷感。在公共建筑的大气中用写意的手法诠释 出清幽
• 雅致的江南文化气息。
24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苏州火车站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和北护城
河交界处,原为沪宁线上的一般性车站,
为适应新的建设形势需要,在原址改建
了新的跨线车站
3
4
停靠普速列车和高速列车在内,一共设置了7个站台16条线路
5
车站本身为跨线高架站房,在线路南北两侧设置了部分线侧式站房。
6
在南北站房的前方设置了南北两个地下空间,地下空间里除了满足一般旅客进出 站外,还包括了社会停车场、商业区和出租车停车场三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