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量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 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2)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0且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制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预制构件,当表面另作水泥砂浆抹面且有质量可靠保证措施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表中室内正常环境中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数值采用。
钢筋工程量计算-(1)
4、箍筋的长度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 计无具体要求时,用Ⅰ级钢筋或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弯 钩的弯曲直径D不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 的2.5倍;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的,不宜小于箍 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平直部分 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1、跨数按柱网轴线计算(两相邻柱轴线之间为一跨) 2、(xxA)为一端有悬挑, (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 入跨数;
3、板带厚注写为h=xxx; 4、板带宽注写为b=xxx; 5、当无梁楼盖整体厚度和板带宽度已在图中注明时,此项 可不注;
箍筋
1、箍筋系选注内容,当柱上板带设计为 暗梁时才注,注写内容包括钢筋级别、直 径、间距与肢数(写在括号内);
2、X向贯通纵筋以X打头,Y向贯通纵筋以Y打 头,两向贯通纵筋配置相同时以X&Y打头;
3、当为单向板时,另一向贯通的分布筋可不必 注写,而在图中统一注明;
4、当在某些板内配置有构造钢筋时,则X向以 Xc,Y向以Yc打头注写(例如:纯悬挑板的下部);
5、当Y向采用放射配筋时,设计者应注明配筋 间距的度量位置;
2. 450×450 Y300×200 3. 300×600/400 4. 20ф10@150(4)/200(2) 5. 2ф22+(4ф18) 6. 3ф25;3ф22
7. N6ф20 8. (-0.100)
9. 6ф20 4/2 10. 2ф22+2ф20 11. 6ф25 2(-2)/4
1.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 接)。
有梁板配筋原位示例
1、LB5 h=110 B:xΦ12@120;yΦ12@110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注意:在GGJ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三、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三、柱
(一)、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中间层
一、柱纵筋
1、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源自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
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钢筋工程量的计算从结构施工上看只要看结构图,就有钢筋的具体数量了;从预算的角度,而钢筋是一根一根地计算的,另外,我们还把混凝土的比重看成是2.4,把钢筋混凝土的比重看成是2.5,这也可以非常大概的了解在一般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的含钢量。
总之,精确的算,必须逐根计算后汇总。
钢筋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钢筋工程量计算原理用公式表示
钢筋工程量计算原理用公式表示
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原理可以用如下的公式表示:
工程量 = 钢筋数量 ×长度 ×钢筋单位重量
其中,钢筋数量是指需要使用的钢筋的数量,单位为根或根/米;长度是指钢筋的长度,单位为米;钢筋单位重量是指每单位长度的钢筋的重量,单位为千克/米。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工程量 = 钢筋数量 ×长度 ×钢筋单位重量
例如,如果需要使用100根长度为10米的钢筋,且钢筋单位重量为2千克/米,那么工程量计算可以表示为:
工程量 = 100根 × 10米 × 2千克/米 = 2000千克
因此,钢筋工程量为2000千克。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全集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总结一、梁(1)框架梁(P54)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15d*2)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Ln/3+端支座锚固值(0。
4Lae+15d)第二排Ln/4+端支座锚固值(0.4Lae+15d)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首尾支座锚固值(0.4Lae+15d)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①当支座宽≥Lae且≥0.5Hc+5d时,直锚,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取Max{Lae,0。
5 Hc+5d }。
②当支座宽≤Lae或≤0.5Hc+5d时,为弯锚,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支座宽与Hc的区别?)③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5、腰筋构造钢筋(G):(H w梁高≥450时)算法同贯通钢筋抗扭钢筋(N):算法同贯通钢筋6、拉筋(与构造钢筋同在)①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
9d(抗震弯钩值)+2d②拉筋直径: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③拉筋根数:如果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第一跨+1).④新说法:如果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7、箍筋P35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7、吊筋P63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时, 夹角=60°框梁高度≤800mm 时,夹角=45°二、其他梁一、非框架梁(P65)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预算造价员必看)总结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预算造价员必看)总结以下是对钢筋计算的一些总结,对应图型可以参照相应图集,不正之处请各位高手指出。
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 ,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 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11.9(d 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 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 ×保护层)*2+2× 11.9+d 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 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拉筋长度L=梁宽-2×保护层+2×11.9d+dn=(梁净跨长-2×50)/箍筋非加密区间距×2)+1 箍筋长度L=2×(梁高-2×保护层+梁宽-2×保护层)+2×11.9d+4dn=2×[(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当为一级抗震时,箍筋加密区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为二至四级抗震时,箍筋加密区长度为max (1.5×梁高,500)吊筋长度L=2×20d(锚固长度)+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当梁高≤800mm时,斜段长度=(梁高-2×保护层)/sin45°当梁高>800mm时,斜段长度=(梁高-2×保护层)/sin60°上部贯通筋长L=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宽-右支座内侧宽+锚固长度+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当支座宽度-保护层≥LaE且≥h c(柱宽)+5d时,锚固长度=max(LaE,0.5hc+5d)当支座宽度-保护层<LaE时,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15d端支座负筋上排钢筋长度L=L N/3+锚固长度下排钢筋长度L=L N/4+锚固长度L N为梁净跨长,锚固长度同上部贯通筋中间支座负筋上排钢筋长度L=2×(L N/3)+支座长度下排钢筋长度L=2×(L N/4)+支座长度架立筋长度L=(L N/3)+2×搭接长度(可按2×150mm计算)下部钢筋长=净跨长+2×锚固长度(或0.5h c+5d)下部贯通筋长L=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宽-右支座内侧宽+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同上部贯通筋)梁侧面钢筋长L=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宽-右支座内侧宽+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当为侧面构造钢筋时,搭接与锚固长度为15d;当为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钢筋悬臂梁箍筋长度L=2×[(H+Hb)/2-2×保护层+挑梁宽-2×保护层]+11.9d=4dn=(L-次梁宽度-2×50)/箍筋间距+1上部上排钢筋L=L N/3+支座宽+L-保护层+Hb-2×保护层(≥12d)上部下排钢筋L= L N/4+支座宽+0.75L下部钢筋L=15d+XL-保护层1基础部位钢筋计算基础插筋L=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弯折a(≥150)+基础钢筋外露长度H N/3(H N指楼层净高)+搭接长度(焊接时为0)2首层柱钢筋计算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基础柱钢筋外露长度H N/3+本柱层钢筋外露长度max(≥H 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搭接长度(焊接时为0)3中间柱钢筋计算柱纵筋L=本层层高-下层柱钢筋外露长度max(≥H 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本层柱钢筋外露长度max(≥H 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搭接长度(焊接时为0)4顶层柱钢筋计算柱纵筋长L=本层层高-下层柱钢筋外露长度max(≥H 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屋顶节点梁高+锚固长度锚固长度确定分为三种:a.当为中柱时,直锚长度<LaE时,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的直锚长度(即伸人梁内的长度)不小于LaE 时,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b.当为边柱时,边柱钢筋分2根外侧锚固和2根内侧锚固。
钢筋工程的工程量计算
钢筋工程的工程量计算
(设计图示钢筋用量)
一、定额说明 定额钢筋均以成型钢筋纳入定额,它已含制作损耗1.5%, 定额钢筋均以成型钢筋纳入定额,它已含制作损耗 , 定额中的现场就位钢筋绑扎损耗量按1%列入定额 列入定额。 定额中的现场就位钢筋绑扎损耗量按 列入定额。定 额中包括钢筋制作的人工和机械; 额中包括钢筋制作的人工和机械;现浇构件按人工绑扎 取定,预制构件按点焊和绑扎综合取定。 取定,预制构件按点焊和绑扎综合取定。 二、钢筋长度计算 1.直钢筋下料长度 构件长度 保护层厚度 弯钓增加长度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 保护层厚度+弯钓增加长度 直钢筋下料长度 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 直弯钓 3.5d (900) 弯钓增加长度 斜弯钓 4.9d (1350) 半圆弯钓 6.25d (1800) 柱梁 30㎜ ㎜ 保护层厚度 板 20㎜ ㎜ 有垫层40㎜ 无垫层70㎜ 基础 有垫层 ㎜,无垫层 ㎜
2、钢筋重量 、 2φ22 : G1=4.81×2×2.981=28.68㎏ × × ㎏ 2φ14 : G2=4.73×2×1.209=11.44㎏ × × ㎏ φ18 : G3=5.46×1.998=10.91㎏ × ㎏ 27φ6 : G4=1.589×27×0.222=9.52㎏ × × ㎏ ∑G= G1 +G2 +G3 +G4=60.55㎏=0.061t ㎏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1. 引言钢筋工程量计算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标准,通过一定的计算规则和方法,计算出需要采购和安装的钢筋数量。
准确的工程量计算是施工过程中确保质量和进度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钢筋工程量计算的规则和方法,以帮助施工人员正确计算钢筋工程量。
2. 计算方法2.1. 钢筋长度计算钢筋长度计算是指根据设计图纸中的标高和钢筋的布置要求,计算出需要的钢筋长度。
计算方法如下:钢筋长度 = 标高差 + 覆盖层高度 + 折弯部分长度 + 连接部分长度 - 弯曲后伸长部分长度其中,标高差是指不同标高之间的高度差;覆盖层高度是指钢筋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折弯部分长度是指钢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折弯的部分的长度;连接部分长度是指钢筋连接处需要留出的长度;弯曲后伸长部分长度是指钢筋在弯曲后伸长的部分的长度。
2.2. 钢筋数量计算钢筋数量计算是指根据设计图纸中的剖面图和钢筋的布置要求,计算出需要采购的钢筋数量。
计算方法如下:钢筋数量 = 钢筋长度 × 钢筋根数其中,钢筋根数是指设计图纸中每米钢筋的数量,通常由设计单位给出。
3. 计算规则3.1. 钢筋截面积计算钢筋截面积计算是指根据设计图纸中的钢筋尺寸,计算钢筋截面的面积。
常用的钢筋截面形状有圆形、方形和矩形等。
计算方法如下:•圆形钢筋截面积计算:钢筋截面积= π × (钢筋直径 / 2)²•方形钢筋截面积计算:钢筋截面积 = 钢筋边长 × 钢筋边长•矩形钢筋截面积计算:钢筋截面积 = 钢筋宽度 × 钢筋高度其中,π为圆周率。
3.2. 钢筋质量计算钢筋质量计算是指根据钢筋截面积和钢筋长度,计算出钢筋的质量。
计算方法如下:钢筋质量 = 钢筋截面积 × 钢筋长度 × 钢筋密度其中,钢筋密度是设计单位给出的参数,通常为7850千克/立方米。
4. 使用示例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例进行计算示例,假设需要计算一根直径为12毫米、长度为10米的钢筋的质量。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方法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构件长-保护层*2+弯勾长*2+弯起钢筋增加值(△L)*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要求: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见下表:附注:①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②板墙壳中的分布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0㎜,且不应小于10㎜;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2. 箍筋的弯勾长度:平钩(180 °)6.25d ;直钩(90 °) 3.5d ;斜钩(135 °)4.9d3. 弯起钢筋增加长度:30 °:0.268H0;45 °:0.41H0;60 °:0.585H04. 箍筋长度:封闭方箍箍筋长度=2*(长+宽)+20d或=构件截面外边周长-8倍保护层厚+27.8d⑶箍筋根数的确定:N= (构件长- 保护层)/ 间距+1二各种构件钢筋计算方法基础(一)条形基础1、横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一般为6~16mm;间距为120—250mm。
2、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一般为5~6mm;间距为250~350mm。
3、条形基础的宽度B≥1600m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如图2-3示。
(二)独立基础1、独立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为100~200mm。
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
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4d
135° 4.9d X+2.9d X+3.6d
③弯起钢筋长度
弯起钢筋的长度计算,可按构件长度减去保护 层,加上弯起部分增加的长度及端部的弯钩或弯 折长度。
L=构件长—保护层+弯起增加长+端部弯钩长
④保护层厚度
环境条件
构件类型
室内正常环境
露天或室内高温 环境
有垫层 无垫层
墙、板、壳 梁、柱
墙、板、壳 梁、柱 基础 基础
2(B+H) -8b+4d+2×11.9d
⑥箍筋的根数的确定
箍筋根数=配置范围长度÷间距@+1
钢筋的识图
1、钢筋的级别确认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柱50根,尺寸如图A.4.23所示:混 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由施工企业自行采购,商品 混凝土供应价为170.00元/m3。施工企业采用混凝土运 输输车运输,运距为6km,泵送混凝土。钢筋现场制作及 安装,柱上端水平锚固长度为300mm,箍筋加钩长度为 100mm。计算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筋工程的工程量。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2)长度计算(L) ①两端无弯钩的直筋 L=构件长—保护层 ②有弯钩(折)的直筋 L=构件长—保护层+弯钩长(弯折长度)
钢筋工程量计算
钢筋工程量计算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构件长-保护层*2+弯勾长*2+弯起钢筋增加值(△L)*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要求: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见下表:附注:①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②板墙壳中的分布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0㎜,且不应小于10㎜;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5㎜.2.箍筋的弯勾长度:平钩(180°)6.25d;直钩(90°)3.5d;斜钩(135°)4.9d3.弯起钢筋增加长度:30°:0.268H0;45°:0.41H0;60°:0.585H04.箍筋长度:封闭方箍箍筋长度=2*(长+宽)+20d或=构件截面外边周长-8倍保护层厚+27.8d⑶箍筋根数的确定:N=(构件长-保护层)/间距+1二各种构件钢筋计算方法(一)条形基础1、横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一般为6~16mm;间距为120—250mm。
2、纵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一般为5~6mm;间距为250~350mm。
3、条形基础的宽度B≥1600m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如图2-3示。
(二)独立基础1、独立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为100~200mm。
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
当基础边长B≥3000mm时(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为0.9B交错布置。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预算造价员必看)总结
钢筋工程量计算方法(预算造价员必看)总结以下是对钢筋计算的一些总结,对应图型可以参照相应图集,不正之处请各位高手指出。
一、梁(1) 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
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
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
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常见建筑工程钢筋工程量计算
布筋范围=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 +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
板面筋长度
按标注计算
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锚固长度La+弯勾 按标注计算
板厚-保护层*2 (板厚-保护层)
板面筋根数
面筋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净跨-50*2
布筋范围=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 +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
200
2675
返回
一层:
12b25: L1=L2=层高-基础顶面距接头距离+上层楼面距接头距离 =3200-Hn/3+Max(Hn/6,Hc,500) =3200-900+550 =2850
2850
二层:
12b25: L1=L2=层高-本层楼面距接头距离+上层楼面距接头距离 =3200-Max(Hn/6,Hc,500)+Max(Hn/6,Hc,500) =3200-550+550 =3200
板分布筋长
1、分布筋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 ×2+参差长度×2+弯勾×2
2、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板分布筋长
3、分布筋长度=布筋范围长度+弯勾×2
板分布筋根数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 (向上取整)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
3 20(3跨下部钢筋_上排) 4 20(3跨下部钢筋_下排)
锚固长度
锚固长度 锚固长度 梁下部钢筋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2400 150 6 22 4/2 2 16 10-200(2) A 250 6 22 4/2
KL4(3A)250*700 2 22 (梁净长)1/3 8-100/200(2) (梁净长)1/4 6900 250 6 22 4/2 6 22 2/4 KL4(3A) B 1800 150 150 6 22 4/2 2 20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工程量计算一、理论部分1、钢筋单位理论质量:是指钢筋每米长度的质量,单位是kg/m。
钢筋密度按7850kg/m³计算。
2、钢筋单位理论质量=(πd²/4)X7850X(1/1000000)=0.006165d²,其中d——钢筋的公称直径。
钢筋弯钩按弯起角度分为180°(旋转90°的“U”)、135°、90°三种。
见图1-103、钢筋锚固长度(L Ae、L a)是指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
(如梁内钢筋伸入到柱内)见图1-12所示4、为了便于钢筋的运输、保管及施工操作,钢筋是按一定长度(定尺长度)生产出厂的,如6m、8m、12m等,所以在实际施工时必须进行连接。
钢筋的连接包括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搭接等方式。
5、绑扎搭接:是利用钢丝(扎丝)将两根钢筋绑扎在一起的接头方式,其用于纵向受拉的接头。
见图1-186、钢筋计算公式:钢筋质量=∑(钢筋长度X单位理论质量X构件数量),其中钢筋长度——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长度,根据施工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计算;单位理论质量——钢筋的单位理论质量;构件数量——按施工图纸计算。
7、独立基础和杯口独立基础配筋,均为双向配筋,其注写规定如下:①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
X向配筋以X打头注写,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见图2-8(a)中集中标注的当两向配筋相同时,则以x&y打头注写。
见图2-8(b)中集中标注的②当圆形独立基础采用双向正交配筋时,以x&y打头注写;当圆形独立基础采用放射状配筋时,以R S 打头,先注写径向受力钢筋(间距以径向排列钢筋的最外端度量),并在“/”后注写环向配筋。
见图2-9当独立基础底板的边长不小于2.5m时,钢筋长度按基础底板的边长缩短10%,即按边长的90%交错配置,最靠边的钢筋除外。
见图2-4所示。
8、条形基础钢筋标注:条形基础钢筋标注采用集中标注。
如图2-14中B、C轴线基础TJB p02钢筋标注的“B:”、“T”分别表示:①代号B:表示基础底板底部配筋。
,/的受力钢筋,间距150mm;/的构造钢筋,间距200mm 。
②代号T:表示基础底板顶部配筋。
,/的受力钢筋,间距100mm;/后的代号表示基础底板顶部纵向配置的构造钢筋,间距200mm 。
当对双梁(或双墙)条形基础底板进行配筋时,除在底板底部配置钢筋外,一般需要在双梁或梁墙之间的底板顶部配置钢筋,其中横向受力钢筋的锚固从梁的内边缘(或墙边缘)配置。
见图2-169、钢筋混凝土柱编号表:注:柱截面可为矩形、圆形、工形、T形等。
10、截面注写方式:是指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根柱,将其在原位放大绘制“截面配筋图”,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如图3-2和图3-3所示。
截面注写方式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其在柱截面配筋图上直接标注的内容有:柱编号、柱高(分起止高度)、截面尺寸、纵向钢筋、箍筋等。
如图3-2所示。
(1)柱截面标号(芯柱除外)对于芯柱之外的所有柱截面按列表标注的规定进行编号,从相同标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按另一种比例原位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并在各配筋图上继其编号后再注写截面尺寸bXh、角筋或全部纵筋(当纵筋采用一种直径且能够图示清楚时)、箍筋的具体数值,以及在柱截面配纵筋筋图上标注柱截面与轴线关系b1、b2和h1、h2的具体数值。
当纵筋采用两种直径时,须再注写截面各边中部筋的具体数值(对于采用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仅在一侧注写中部筋,对称边省略不注)。
当在某些框架柱的一定高度范围内,在其内部的中心位置设置芯柱时,首先按照规定进行编号,继其编号后注写芯柱,起止标高、全部纵筋及箍筋的具体数值,芯柱截面尺寸按构造确定,并按照标注构造详图施工,设计不注;当设计者采用与构造详图不同的做法时,应另行注明。
芯柱定位同框架柱,不需要注写其与轴线的几何关系。
(2)柱编号的原则:在截面注写方式中,如柱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给均相同,仅分段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将其编为同一柱号,但此时应在未画配筋的柱截面上注写该柱截面与轴线关系的具体尺寸。
采用截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柱平法施工图如图3-3。
图3-4所示。
(3)其他:柱平面布置图单独绘制或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合并绘制时,如果局部区域发生重叠、过挤现象,可在该区域采用另外一种比例绘制。
10、箍筋长度(部分非复合筋):各种非复合筋如图3-19所示,长度计算公式如下:一字形箍筋长:L=a+2X弯钩长+d矩形箍筋长:L=2X(a+b)+2X弯钩长+4d圆形箍筋长:L=3.1416Xa+2X弯钩长+b12、梁的类型:在工程中有地梁,框架梁、连系梁、悬挑梁、圈梁、过梁等,平法图集将梁归纳如下(梁的平法分类与标号)。
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13、梁钢筋种类:(1)梁钢筋的表达形式:梁的钢筋有纵筋、箍筋、拉筋、吊筋几种形式,纵筋又分上下通长筋、上部支座负筋、侧面纵筋,箍筋又分为2肢箍筋、4肢箍等多种形式。
见图4-1(2)梁钢筋分类图:14、梁钢筋的平法标注:(1)梁钢筋的平法标注表示方法:平法图集03G101规定了梁的各种钢筋在图纸上用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两种表示方法。
(2)梁钢筋平法标注内容的注写规定:梁钢筋纵筋梁上部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架立筋梁中部构造腰筋抗扭腰筋梁下部下部通长筋下部非通长筋箍筋拉筋吊筋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梁编号截面尺寸箍筋(必注值)上部通长筋或架立钢筋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梁顶面标高高差原味标注梁支座上部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钢筋或吊筋①集中标注的注写规定:梁编号为必注值如WKL(3)表示3号屋面框架梁,3跨;KL7(5A)表示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L5(7B)表示5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截面尺寸为必注值。
当为等截面时,用bXh表示;当为加腋梁时,用bXhY c1 Xc2 表示,其中c1 为腋长,c2 为腋高;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用bXh1 /h2 表示。
如:250X450表示该梁为矩形梁,截面宽250mm,高450mm 。
300X700Y500X500表示该梁为加腋梁,矩形部分截面宽300mm,高750mm,加腋部分的腋长为500mm,腋高为250mm 。
300X700/500表示该梁悬挑梁,截面宽300mm,根部高700mm,端部高500mm。
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用斜肩“/”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用斜线;当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间距及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4),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为10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均为4肢箍。
,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为8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4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mm,2肢箍。
(4),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为10mm,梁的两端各有13个4个箍,间距为150mm;梁中跨部分间距为200mm,4肢箍。
(4)/200(2),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为2mm,梁的两端各有18个4肢箍,间距为150mm;梁中跨部分间距为200mm,2肢箍。
上部通长筋或架立钢筋为必注值。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钢筋时,应用“+”将通长筋和架立钢筋相连。
,表示用于双肢箍的通长筋。
表示用于六肢箍,其中为通长筋,为架立筋。
;,表示梁的上部配置的通长筋,梁的下部配置通长筋。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为必注值。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以大写字母G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侧的总配置筋值,且对称配置。
,表示梁的两侧面的共配置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配置。
,表示梁两个侧面共配置的受扭纵向钢筋,每侧各配置。
梁顶面标高高差为选注值。
梁顶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
有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写。
②原位标注的注写规定:梁支座上部纵筋为包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4/2,表示梁支座上部纵筋两排设置,上一排纵筋为,下一排纵筋为。
,表示梁支座上部纵筋同排设置,但有两种直径,其中,放在角部,放在中部。
梁下部纵筋有的全部伸入梁支座,有的不全伸入梁支座。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梁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2/4,表示梁支座下部纵筋两排设置,上一排纵筋为,下一排纵筋为,全部伸入梁支座。
2(-2)/4,表示梁支座下部纵筋两排设置,上一排纵筋为,且不伸入梁支座;下一排纵筋为,全部伸入梁支座。
(-3),表示梁支座下部纵筋两排设置,上一排纵筋为和22,其中不伸入梁支座;下一排纵筋为,全部伸入梁支座。
附加钢筋或吊梁是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置值(附加钢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当多数附加钢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在原位引注。
15、KL6(2A)平法标注识读:(1)集中标注表示的内容:KL6(2A)300X600:表示6号框架梁,2跨,一端有悬挑;截面宽300mm,截面高600mm。
(2):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为8mm,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150mm,2肢箍。
;:表示梁的上部配置通长筋为2根三级钢筋,直径为18mm。
梁的下部配置通长筋为2根三级钢筋,直径为22mm。
(2)原位标注表示的内容:1跨左支座处:表示一跨的端支座有6根纵筋,三级钢筋,直径为18mm。
其中上排为4根,2根通长筋,2根支座负筋,三级钢筋,直径为20mm。
3跨左支座处:表示梁2跨的左支座有上部4根纵筋,一排布置。
其中2根通长筋,三级钢筋,直径为18mm;2根支座负筋,三级钢筋,直径为20mm。
3跨(悬臂跨):表示梁3跨的跨中有上部6根纵筋,二排布置。
其中上排为4根,2根通长筋,三级钢筋,直径为18mm,2根跨中筋,三级钢筋,直径为20mm;下排为2根,属跨中筋,三级钢筋,直径为20mm。
1跨梁下部:表示梁1跨的下部有一排纵筋,三级钢筋,直径为22mm。
其中2根通长筋,1根非通长筋,但伸入支座。
1跨梁下部8@100(2):表示1跨梁箍筋与集中标注不同,为一级钢筋,直径为8mm,间距为100,2肢箍。
2跨梁下部无标注,表示2跨梁下部的纵筋和箍筋与集中标注相同。
纵筋为2根通长筋,三级钢筋,直径为22mm。
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为8mm,加密区间距100mm,非加密区间距150mm,2肢箍。
3跨梁下部N214:表示3跨梁两个侧面共配置214受扭纵向钢筋,每侧各配置114。
3跨梁下部8@100(2):表示3跨梁箍筋与集中标注不同,为一级钢筋,直径为8mm,间距100mm,2肢箍,2跨梁上有一根次梁相交,但无标注附加钢筋或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