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满意度管理的实施办法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

员工满意度管理的实施办法初探2

1.引言2

2.员工满意度模型2

3.员工满意度模型的解释3

3.1“n 个方面”的选择——满意维度的选择3 3.2基准——参照点的选择4

3.3员工的满意度取决于员工需求满足的相对程度4 3.4ik a ——满意度系数的确定4 3.5不同维度之间的替代关系4 3.6ipk X 的确定5

3.7效用函数)(X u 的确定5

4.员工满意度量表的编制5 4.1员工满意度量表5

4.2员工满意度测量的二级系统6 4.3员工满意度量表模本6 4.4员工满意度量表说明7

5.多层次模糊评判法在评价组织总体员工满意度中的应用8 5.1多层次模糊评判法8

5.2多层次模糊评判法的评判表格9 5.3多层次模糊评判法的说明9

6.H 集团某部门员工满意度测量和综合评定举例10 6.1 H 集团某员工满意度测量实例10

6.2 H 集团某销售公司市场部员工满意度综合评定举例11

7.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启示12 7.1员工满意是企业能够不断创新的源泉12 7.2顾客满意和员工满意是一致的13

7.3员工在考虑选择满意度的参照点时,企业是可以引导的13 7.4满意度系数的应用13

7.5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几点办法13 8.参考文献14

员工满意度管理的实施办法初探

摘要:员工满意度按理应该成为企业意识到顾客满意度的重要性并实施了许多相关的管理措施的同时,更为关注的另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本文就员工满意度管理的实施办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根据一些实例得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员工满意、满意度管理、组织

1.引言

在企业这种组织形式逐渐形成并发育成熟的过程中,各种管理理论也随着企业本身的成长而成长起来。其中,满足顾客需要从而使顾客满意(Consumer Satisfactory 简称CS)就是被甚为推崇和广泛采用的一种理论。最有代表性的要数菲·科特勒(P.Kotler)提出的顾客让渡价值(Delivering Value)的概念,其中也阐述了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科特勒同时指出,顾客满意度并非空中楼阁,它需要为顾客提供产品、服务等商品和员工的支持。顾客让渡价值中顾客总价值(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及形象价值)的提高以及顾客总成本(产品价格、时间成本、体力及精力消耗)的降低无一不与企业的员工有紧密的联系。然而,科特勒从营销管理的角度提出这个概念之后也仅仅是从如何进行顾客满意度管理的角度进行了营销层次上的分析。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满足顾客满意度需要的员工支持,并从组织行为的层次上来进行分析时,会发现对于企业这种组织来说,员工满意度管理是与顾客满意度管理同等重要甚或更为重要的管理内容。企业员工(Employees)同顾客一样(如果将企业看成是一个独立于顾客、员工及股东之外的组织时,甚至可以将顾客、员工及股东统统看成是企业的广义上的“顾客”),也有其心理及生理的需求。其需求的满足程度即员工满意(Employees Satisfactory简称ES)的程度——员工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员工的行为,进而会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和股东的满意度。如果按照有些学者最近提出的“人性化管理”理论或者“仿真家庭管理”理论来看,员工满意甚至是企业组织的终极目标之一。诚如此,则员工满意度的管理就上升到一个更为重要的地位。当然,这会牵涉到“企业是什么”和“企业目标是什么”的问题,这不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是在员工满意是企业的目标之一、是和顾客满意度及股东利益相辅相承的一部分的前提下,结合一些实例来研究如何实施员工满意度管理。

2.员工满意度模型

很多早期的行为科学家如马斯洛(A.H.Maslow)提出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及赫兹伯格(F.Herzberg)提出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双因素理论等多种理论,都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处理企业员工满意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而当要对同一组织内部不同员工的满意度或同一员工对不同企业的满意度进行比较时,就出现了一个难于量化,因而难于比较的问题。即便是科特勒提出的顾客满意度理论也存在同样的缺憾。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在考察消费者行为时引入的“效用”的概念就很好地对消费者的对于商品的“偏好程度”或“满意度”进行了刻画。效用值理论同样适用于我们对员工满意度的考察。

效用值理论指出,首先,人们的满意度是建立在自己所获得的效用的基础之上的,效用值大则满意度就高;其次,人们对于效用大小的判断是建立在以某一参考点为基准而对自身

需求被满足状态的评价基础之上的;第三,员工在评价自己需求的满足状态时是基于多指标的。用一句话简单地说就是,员工满意度是员工将自己事先设定的某些对自己有意义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有顺序的)的标准与这些因素的现状进行比较后的差值的综合反映。

根据以上有关效用值理论的分析,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杨乃定教授给出了一个员工满意度模型:

设1ij X 、2ij X 、…、ijn X 为员工i 在j 企业中的n 个方面(n 个指标)所得到的需求满意状态,则员工在p 企业获得的相对于企业r 的满意度ipr S 为:

()irk ipk n

k ik ipr X X u a S -⋅=∑=1

其中:()X u 为员工的效用函数;若0≥X 则()0≥X u ,若0

ik a 为满意度系数,要求满足归一化条件,即10≤≤ik a ,11

=∑=n

k ik a ;

本文认为,上式中irk X 在实际操作中是难以量化的,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员工在评价自己的满意度时,也不是针对某r 企业,而是和自己对第k 个因素的社会平均水平的估计相比较的。即按效用值理论来说,员工选定的基准(即参照点)并非某一个实际上的企业,而是一种综合了各种情况之后,自己对于要考察的这个因素的社会平均水平的估计。因此,将上述模型中的irk X 换成ik I (即员工i 估计的k 因素的社会平均水平),相应地,等式左边ipr S 就成为ip S (即员工i 在p 企业的“绝对”满意度)。修正后的模型可能对于企业内部进行员工满意度管理更为有效,而前一种模型可能对于考察员工跳槽现象更为有效。

3.员工满意度模型的解释

3.1“n 个方面”的选择——满意维度的选择

前述模型中要求在测定员工满意度时,选定n 个主要的因素,作为考察满意度的不同的维度。当然,不同类型的企业、同类型但有不同的组织目标的企业的员工满意维度数量和内容都不会相同,同样,追求目标不同的员工在衡量自己的满意度的时候也会选择不同的维度数量和内容。但是,这并不排除我们从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抽象概括出能包含各个方面的一种较为通用的维度选择。而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员工在利用此模型时可以以调整满意度系数ik a ——即各维度内容在综合评价满意度时所占的比重来拟合各自的不同目标。从通用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选择如下17个方面作为考察的内容:工作适合度(学习与发展),责权匹配度,工作挑战性,工作胜任度,工作认可度,事业成就感,薪酬公平感,晋升机会,工作空间质量,工作时间制度,工作配备齐全度,福利待遇满意度,合作和谐度,信息开放度,企业了解度,参与管理度,领导能力。

至于每个维度的含义及调查时的问题将在本文后面展开论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