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理血剂

合集下载

方剂学 理血剂

方剂学 理血剂

第十二章理血剂概说一、含义——理血药为主组成,具调血作用,治疗血分病证的方剂,称理血剂。

二、作用——调血1.活血祛瘀:①加速血行②消散瘀血2.止血:制止出血,使血归经。

三、主治——血分病血热证——凉血清热血寒证——温经散寒血虚证——虚则补之血瘀证——活血祛瘀血溢证——止血归经四、分类1.活血祛瘀——瘀血证(因瘀血导致的病证)。

特点:疼痛-刺痛、钝痛(牵拉痛、刀割痛)、夜痛(肩周炎)。

包块-肝脾肿大,宫外孕,痈肿,外伤瘀肿。

瘀斑-皮下瘀斑,蜘蛛痣(早期肝硬化的标志),巩膜蓝斑。

舌象-紫暗,瘀斑,瘀点,舌下络脉紫黑。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温经汤、生化汤(一级方)。

2.止血——全身出血证(咳、咯、吐、衄、便、尿、崩漏、外伤等)。

代表方:十灰散、小蓟饮子、黄土汤(一级方)六、使用注意1.辨证求因,准确选方(寒热虚实)。

2.剂型:新瘀证急,多用汤剂,取其力大效速;久瘀证缓,外伤出血,多用丸散,性缓力小,急速止血。

新伤,开汤剂(便于加减),加云南白药、三七粉、七厘散;陈伤用丸散,服用时间长。

3.上部出血忌升提,下部出血忌沉降。

4.大出血(止血为当务之急)有虚脱先兆者,当补气固脱(急则治标)。

因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5.孕妇,月经过多,慎用活血祛瘀方(性多破泄)。

月经期慎用,因为月经期中医认为属正气亏虚阶段。

第一节:活血祛瘀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红花桃,芎芍膝归生地草,柴胡枳桔活行痛,胸中血瘀不作痨。

一、关于血府-《内经》:“脉者,血之府也”。

王清任错把胸下膈膜低处的空隙认为是血府(王清任:膈膜以上,满腔皆血,故名血府)根据“血府”产生“血瘀”的理论,王氏创立血府逐瘀之剂,本方能逐“血府”瘀血,故称为“血府逐瘀汤”。

二、组成:三、作用特点1.专于肝经:专入肝经,足厥阴肝经循行部位的瘀血中多用之。

长于胸中:桔梗配枳壳,载药上行。

2.气血兼顾,重在活血:佐以行气(桔梗、枳壳、柴胡)。

3.祛瘀不伤血(当归、生地),行气不耗气(炙甘草)。

中医方剂学理血剂课件(1)

中医方剂学理血剂课件(1)
使:甘 草─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大黄 + 柴胡─ 一升一降, 调畅气机,攻散胁下瘀血。
【运用】
·复元活血汤·
1、本方为治疗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的常用方。 (注意:孕妇忌用)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胁下瘀肿疼痛,痛不可忍。
3、临证加减: ➢气滞甚者,加郁金、川芎、香附、枳壳、木香; ➢血瘀较甚者,加田七、乳香、没药、玄胡。
--合参、夏、草以温中养胃
使: 甘 草─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 ➢温清消补并用,但以温经化瘀为主; ➢大队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相配,使全方温而不燥, 刚柔相济,以成温通、温养之剂
【运用】
·温经汤·
1、本方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剂。主要用于冲任虚寒。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月经不调,痛经,小腹冷痛,经有瘀块,崩漏,舌质 黯
黄 芪
·理血剂 — 活血·
复元活血汤
《医学发明》
【组成】
柴胡(半两) 红花(二钱) 大黄(一两)
【用法】
·复元活血汤 ·
瓜蒌根(三钱) 当归(三钱)
甘草(二钱)
穿山甲(二钱)
桃仁(五十个)
穿山甲
【主治】 跌打损伤。
·复元活血汤·
外伤损络,瘀留胁下,气滞络阻。
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 【病机】 瘀阻胁下 【治法】 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4、现代运用: ·跌打损伤、胸胁挫伤、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
等属瘀血阻滞者。
温经汤
《金匮要略》
·理血剂 — 活血·
张仲景
·温经汤·
【组成】
吴茱萸(三两) 川芎(二两) 阿胶(二两) 甘草(二两)
当归(二两) 人参(二两) 牡丹皮(二两) 半夏(半升)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血,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血 色鲜红或晦暗。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十 灰 散《十药神书》 咳 血 方《丹溪心法》 小蓟饮子《济生方》
槐 花 散《本理方》 黄土汤《金匮要略》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主治 病机
阳虚便血。大便下血,先便后血, 血色暗淡,或吐血、衄血,及妇人 崩漏。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 苔白,脉沉细无力。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主治
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 ,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 黯淡,苔白,脉缓
病机
气虚血瘀
治法
补气活血通络
方解 黄芪四两(120g) 君 当归尾二钱(10g) 臣
补气 活血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第一节 活血祛瘀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主治
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 自利,甚者谵语烦躁,其人如 狂,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 ,痛经,脉沉实。
病机
瘀热互结于下焦
治法
破瘀泄热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方解
大黄四两(20g)
破瘀泄热

桃仁五十个(20g)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温 经 汤 《金匮要略》 生 化 汤 《傅青主女科》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剂学第十六章理血剂
组成 五灵脂 蒲黄 各等分 功用 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 瘀血停滞。心胸刺痛,脘腹疼痛,或

方剂学——第十三单元 理血剂

方剂学——第十三单元 理血剂

方剂学——第十三单元理血剂细目一概述要点一理血剂的适用范围及配伍规律理血剂适用于血瘀证及出血证。

凡下焦蓄血证,或瘀血内停之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经闭、痛经或产后恶露不行,外伤瘀肿、痈肿初起等,以及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证,均为理血剂的适应范围。

要点二理血剂的应用注意事项辨清瘀血或出血的原因,分清标本缓急。

逐瘀需防伤正,止血慎防留瘀。

至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法当祛瘀为先。

活血祛瘀剂其性破泄,易于动血、伤胎,凡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当慎用或忌用细目二活血祛瘀要点一桃核承气汤《伤寒论》【组成】桃仁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二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功用】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

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者。

【组方原理】君:桃仁—活血破瘀;大黄—下瘀泻热。

臣:芒硝—泻热软坚,助大黄下瘀泻热;桂枝—通行血脉,助桃仁活血祛瘀。

佐使:炙甘草—护胃安中,并缓诸药之峻烈。

方歌:桃核承气硝黄草,少佐桂枝温通妙,下焦蓄血小腹胀,泻热破瘀微利效趣记:将军忙逃贵国。

将军芒桃桂国。

【鉴别】桃核承气汤与下瘀血汤均有破血下瘀之功。

下瘀血汤专以攻下血瘀为用,主治产妇“干血著于脐下”之腹痛拒按。

桃核承气汤逐瘀泻热,适于瘀热互结下焦之少腹急结等。

要点二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桃仁四钱红花当归生地黄各三钱川芎一钱半赤芍二钱牛膝三钱桔梗一钱半柴胡一钱枳壳甘草各二钱【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组方原理】君:桃仁、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

臣:赤芍、川芎、牛膝—活血祛瘀止痛;佐:生地、当归—养血活血;桔梗、枳壳—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

使:桔梗—载药上行,甘草—调药。

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方剂组成

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方剂组成

A解表剂一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香薷散:香薷白扁豆厚朴止嗽散: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生姜小青龙汤: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二辛凉解表银翘散: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桑菊饮: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升麻葛根汤:升麻葛根芍药甘草柴葛解肌汤:柴胡干葛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三扶正解表败毒散: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参苏饮:人参紫苏叶葛根半夏前胡茯苓木香枳壳桔梗陈皮甘草再造散:黄芪人参桂枝甘草熟附细辛羌活防风川芎生姜加减葳蕤汤:生葳蕤生葱白桔梗东白薇淡豆豉苏薄荷甘草B泻下剂一寒下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桃仁瓜子芒硝二温下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三物备急丸:大黄干姜巴豆温脾汤:大黄当归干姜附子人参芒硝甘草三润下五仁丸: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陈皮济川煎: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麻子仁丸: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四攻补兼施黄龙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人参当归增液承气汤:玄参麦冬细生地大黄芒硝五逐水十枣汤:芫花甘遂大蓟大枣禹功散:黑牵牛茴香C和解剂一和解少阳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蒿芩清胆汤:青蒿脑淡竹茹仙半夏赤茯苓青子芩生枳壳陈广皮碧玉散二调和肝脾四逆散:甘草枳实柴胡芍药逍遥散:甘草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生姜痛泻药方:白术白芍药陈皮防风三调和寒热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四表里双解大柴胡汤: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防风通圣散: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荆芥白术栀子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甘草黄芩黄连疏凿饮子:泽泻赤小豆商陆羌活大腹皮椒目木通秦艽槟榔茯苓皮。

《方剂学最新讲义、课件WORD版本(新)---·理血剂》_2

《方剂学最新讲义、课件WORD版本(新)---·理血剂》_2

第十二章理血剂1、定义: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以治疗瘀血或出血病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

2、适应病证:⑴血瘀证⑵出血证3、分类:活血祛瘀止血4、使用注意:辨明瘀血或出血之原因分清标本缓急逐瘀不伤正止血不留瘀凡月经过多及孕妇慎用或忌用活血祛瘀剂第一节活血祛瘀适用病证多种瘀血证。

瘀血形成的原因∙气滞血瘀。

∙热陷血瘀。

∙寒凝血瘀。

∙外伤血瘀。

∙气虚血瘀。

桃核承气汤Ⅰ类《伤寒论》主治:下焦蓄血证外邪入里主症少腹急结瘀热互结下焦谵语、如狂(蓄血证)兼症至夜发热下焦瘀血★小便自利下焦蓄血证。

·瘀热互结下焦经脉:少腹急结,(闭经,痛经)·膀胱气化未受影响:小便自利·瘀热扰心:烦躁,其人如狂,谵语·热在血分:夜间发热桃核承气汤是治疗血热互结的。

血热互结形成瘀血,瘀热。

瘀热互结在下焦,所以又把这个方叫做下焦蓄血证。

桃核承气汤出在《伤寒论》,原来是治疗伤寒之邪,由表入里化热,由经传腑,太阳经到太阳腑,太阳腑膀胱,这样瘀热互结在膀胱,蓄血在下焦,历来看法把它叫膀胱,膀胱的这个代名词指下焦,蓄血证的病位:膀胱肠道泛指下焦(肠道、膀胱、子宫等)泛指全身涉及到血与热相关的病证(如,癫狂、脑外伤、尿毒血症等或血液粘稠度增高)由于蓄血在下焦,所以少腹急结,也拘结,甚至于疼痛,由于它蓄血部位可以在胞宫,这方面是蓄血胞宫,或者肠道,所以现在这个方,一个妇科方面用得多了。

一个也可以用于像血热互结在大肠,也都用。

包括有这类蓄血特征的,这种肠梗阻,也是经常使用的。

妇科经闭,痛经,桃核承气汤还用于胎盘滞留这类,有血热现象,少腹急结,也是常用。

蓄血在下焦,这特定部位造成的,当然血分,血热互结,血分有瘀热,造成烦渴这种热像,而且至夜发热,这是血热的特点。

血热扰乱心神,心主血,血者神气也。

“脉为血府,血舍神”。

那可以出现谵语如狂,这一类精神症状。

但一般提如狂,不提发狂,如狂是像狂一样的极度烦燥,或者神智短期的失常,舌像、脉像也反映出一组热证,舌红,脉沉实或涩,涩属于血流不畅。

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6.理血剂

广州中医药大学方剂学6.理血剂
2013-8-6 方剂学
· 理血剂 — 活血·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 府 逐 瘀 汤· 血
【组成】
桃仁(四钱) 川芎(一钱半) 桔梗(一钱半)
红花(三钱) 赤芍(二钱) 柴胡(一钱)
当归(三钱) 牛膝(三钱) 枳壳(二钱)
甘草(一钱)
【用法】水煎服
2013-8-6 方剂学
· 府 逐 瘀 汤· 血
佐使:炙甘草—护胃气,以防寒凉药伤胃
—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 桃仁+大黄,瘀热并治
2013-8-6 方剂学
【运用】
· 桃核承气汤·
1、本方为治疗瘀热互结,下焦蓄血的常用方剂。 ·注意:孕妇禁用。 * 《名医论方》 2、 辨证要点: ·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 3、临证加减: 治跌打损伤时,加赤芍、归尾; 治闭经、痛经时,加当归、红花; 兼气滞者,加乌药、青皮。 4、现代运用: ·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附件炎、肠梗阻、子宫 内膜异位证、急性脑出血等属瘀热互结下焦者。
2013-8-6
当 归
【类方比较】 “五逐瘀汤”
方剂学
· 理血剂 — 活血·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 ·
【组成】
黄芪(四两) 地龙(一钱) 桃仁(一钱)
【用法】水煎服
当归尾(二钱) 川芎(一钱)
赤芍(一钱半) 红花(一钱)
2013-8-6
方剂学
· 补阳还五汤·
【主治】 气虚血瘀之中风。 气虚不能行血, 脉络瘀阻 气虚 舌本失养 语言不利 口角流涎,小便频数 或小便失禁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舌淡黯,苔白,脉缓
【主治】 胸中瘀血证。 "胸中血府血瘀" 瘀血阻于胸中:胸痛日久不愈, 痛如针刺有定处。 瘀血阻滞,清阳不升 :头痛 肝气不舒:急躁易怒 郁久化热:内热烦闷或入暮潮热, 瘀热上扰心神:心悸,失眠 累及于胃:呃逆不止 瘀血征象:唇暗或两目暗黑,舌暗红 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中医《方剂学》理血剂(活血祛瘀)——丹参饮(《时方歌括》)

中医《方剂学》理血剂(活血祛瘀)——丹参饮(《时方歌括》)

中医《方剂学》理血剂(活血祛瘀)——丹参饮(《时方歌括》)
一、组成
丹参一两(30克)、檀香、砂仁各一钱半(5克)。

二、用法
以水一杯,煎七分服。

三、歌括
心腹诸痛有妙方,丹参砂仁加檀香;气滞血瘀两相结,瘀散气顺保安康。

四、功用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五、主治
血瘀气滞,心胃诸痛。

六、方解
本方所治之心胃诸痛,为气血瘀滞互结于中所致,故治宜祛瘀行气止痛之法。

方中重用丹参活血祛瘀,为君药。

檀香、砂仁行气宽中而止痛,为佐使药。

三药合用,使气血通畅,则疼痛自止。

本方仅用三味,且药性平和,为治疗气滞血瘀胃痛的有效方剂,原书说:“治心胃诸痛,服热药而不效者宜之。

”说明本方药性稍偏于寒,故尤于心胃痛偏瘀偏热者。

光中大中医方剂讲义02各论-9理血剂

光中大中医方剂讲义02各论-9理血剂

第九章理血剂第九章理血剂〔自学时数〕6学时〔面授时数〕2学时〔目的要求〕1.了解理血剂的含义、分类、适应证及其注意事项。

2.掌握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活络效灵丹、小蓟饮子、黄土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并比较它们之间之异同。

3.掌握黄土汤与归脾汤、黄土汤与理中丸的不同。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调血或止血等作用,能治疗血病的方剂,统称为理血剂。

血为营养人体的重要物质,循行脉中,周流全身,灌溉五脏六腑,濡养四肢百骸。

正如《难经》曰:“血主濡之。

”因此,要发挥血的正常功能,血液就必须在脉道之中畅通无阻的运行,不得停滞。

临床一旦由于某种原因而使血运失常,造成蓄血内停或离经妄动,即可发生血病。

本章主要讨论血瘀和出血两大病证。

对于瘀血证当用活血化瘀法,出血证则应用止血法,故理血剂主要分为活血祛瘀与止血两大类。

血证病情复杂,除有寒热虚实之分外,还有轻重缓急之别。

治疗血证时,必须探求致病原因,分清标本缓急,做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顾。

因为逐瘀过猛易于伤正,止血过急易致留瘀,所以在使用活血祛瘀剂时,常在活血药中辅以扶正之晶,使瘀消而不伤正;使用止血剂时,尤应辨明出血原因,做到审因论治,出血兼有瘀滞者,止血药又应适当配以活血祛瘀之品,以防血止瘀留。

此外,活血祛瘀剂能促进血行,性多破泄,故凡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均当慎用。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桃仁四钱(12克)红花三钱(9克)当归三钱(9克)生地黄三钱(9克)川芎一钱半(4.5克)赤芍二钱(6克)牛膝三钱(9克)桔梗一钱半(4.5克)柴胡一钱(3克)枳壳二钱(6克)甘草一钱(3克)〔煎服法〕水煎服。

〔讲解〕本方是主治胸中血瘀的重要方剂,其病以胸痛日久,病如针刺而有定处,唇暗目黑,舌边有瘀点或瘀斑为主证。

气行则血行,血瘀必致气机阻滞,故本方证的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兼以行气。

方中用桃仁、红花活血祛瘀为君药。

川芎、赤芍、当归增强活血化瘀之功,共为臣药。

中药方剂学—理血剂

中药方剂学—理血剂
阴血不足,失于濡润:唇口干燥 瘀热或阴虚内热:傍晚发热,手足心热
【病机】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虚、寒、瘀、热) 寒凝血瘀—主;虚、热—次
【治法】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配伍意义
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
归、芎、芍、丹皮——活血调经,清虚热 阿胶、麦冬——养血滋阴,止血 人参、甘草——补气生血 半夏、生姜——降胃气,通冲任以调经;
· 黄土汤 ·
1、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所致的出血之常 用方。
2、辨证要点:
·大便下血,或崩漏,血色暗淡, 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3、类方比较:理中丸-黄土汤
黄土汤-归脾汤
1.具有逐瘀泻热功用的方剂是() A复元活血汤 B血府逐瘀汤 C桃核承气汤 D补阳还五汤 E生化汤 2.桃核承气汤的组成中不含有() A桃仁 B桃核 C大黄 D芒硝 E桂枝 3.血府逐瘀汤主治的病证是() A膈下血瘀证 B少腹血瘀证 C胸中血瘀证 D两胁血瘀证 E头部血瘀证 4.血府逐瘀汤的君药是() A当归、川芎 B川芎、柴胡 C桃仁、红花 D柴胡、枳壳 E生地、赤芍
现代临床应用
使用指征 治疗胸胁部瘀血的常用方,以
胸胸胁胁痛痛有有定处定,外舌,脉舌瘀脉血瘀征血象为证治要点
此外,久病顽证,病在上部,有瘀 血之征者皆可斟酌使用本方。
本方亦为瘀血证的通治方,随证加减可 用于不同部位及不同性质的瘀血证候。(?)
验案选录 神经衰弱
某男,36岁,教师。近1年来自觉心 悸,失眠,头痛,头晕,胸闷,思维紊 乱,健忘;每因心情不佳,病情加重, 影响工作。经多方治疗,疗效不著。西 医诊为“神经衰弱”。诊得:舌质紫黯 ,边有瘀点,脉弦涩。Fra bibliotek理血剂
为温补之剂,重在温中阳,健脾运,并能 燥湿,长于温脾止泻,止痛,是用治中焦

方剂学-12-理血剂(1)

方剂学-12-理血剂(1)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病位:胸中 病机:血瘀阻滞,兼有气滞 胸痛,头痛,急躁易怒,痛如针刺而有定处, 呃逆,干呕,入暮潮热,心悸,失眠, 舌黯红,脉涩或弦紧。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主证分析:
瘀阻胸中,清阳不升 肝郁气滞 急躁易怒 肝胃不和 胃气上逆 呃逆,干呕 犯胃 瘀久化热 瘀热 入暮潮热 瘀阻生机 心失所养 心悸,失眠 舌脉:舌黯红,脉涩或弦紧
肝郁气滞 胸中血瘀
扰心 心烦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方解
配伍特点: 气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随证加减: 瘀痛日久入络,加全虫、山甲、地龙、三棱、 莪 术; 气滞较甚,加川楝子、青皮、香附; 血瘀经闭、痛经,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 泽兰; 胁下有痞块,加丹参、郁金、虫、水蛭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
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
功用
主治
证治分析:
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
邪在太阳不 解,化热随经 传腑,与血相 搏于下焦
病在下焦 病在血分 与气无涉
少腹急结 小便自利
少腹急结 小便自利
至夜发热
瘀热上扰 心神不宁
夜间属阴 热在血分
瘀热互结之征
脉沉实而涩。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主证病机分析:
中风之后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 经脉失养 气虚不摄 小便失禁或频数,口角 流涎,苔白,脉缓.
中风后遗症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语音蹇涩,下肢痿废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方解 君:黄芪—大补脾胃之气,促进血行 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 臣:当归尾—活血,化瘀而不伤血 佐:桃仁、红花、 川芎、赤芍 活血祛瘀 地龙—善走经窜络,通经活络,以行药力.

中医《方剂学》课件-理血剂

中医《方剂学》课件-理血剂


祛 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瘀 ,
穿山甲----破瘀通络,消肿散结

疏 肝
当归----补血活血

通 天花粉----消瘀散结,清热润燥
络 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使
温经汤《金匮要略》
【功用】温经散寒, 养血祛瘀。 【主治】冲任虚寒, 瘀血阻滞证。 病症分析:
月经不调,小腹冷痛


焦 蓄 血
小便自利----膀胱气化未受影响 烦躁谵语、如狂----瘀热上扰,心神不宁
证 妇人闭经、痛经----瘀血内结,经行不畅
脉沉实而涩----瘀血之象
配伍意义:
桃仁----活血破瘀 瘀热并治 君 大黄----下瘀泻热
逐 桂枝----通行血脉,助桃仁活血祛瘀

防硝、黄寒凉凝血之弊


热 芒硝----泻热软坚,助大黄下瘀泻热
(3) 由于活血祛瘀剂性多破泄,故凡妇女经期、月 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功用】 逐瘀泻热。
【主治】 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
狂,甚则谵语烦躁,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 脉沉实而涩者。
病证解析:
少腹急结----瘀热互结于下焦少腹部位
下 至夜发热----热在血分
经有瘀块,月经先期
冲任虚寒,寒滞 胞宫,血凝气滞
虚 寒
一月再行或崩漏 ----瘀血内停,血不循经
, 久不受孕----胞宫虚寒,精冷不育
瘀 血
月经后期,闭经----瘀血内停,经脉不畅
阻 痛经----寒凝血瘀,经脉不畅
滞 证
唇口干燥----瘀阻,新血不 生,不能润燥
傍晚发热,手心烦热--阴血耗损,虚热内生

中医方剂学之理血剂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之理血剂ppt课件
用可能引起流产。
理血剂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 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05
理血剂的现代研究与展望
Chapter
理血剂的药理作用研究
药理作用机制
理血剂在中医方剂学中主要用于调节血 液运行,具有活血化瘀、止血调经等作 用。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理血剂主要 通过调节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 标、抗炎、抗氧化等机制发挥疗效。
02
03
槐花
侧柏叶
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明目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便血、痔疮出血等 症状。
具有收敛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吐血、咳血等症状 。
补血药
熟地黄
阿胶
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作用,常 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头晕心悸等症状 。
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作用,常 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症状 。
中医方剂学之理血剂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理血剂的概述 • 理血剂的常用药物 • 理血剂的配伍原则 • 理血剂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 理血剂的现代研究与展望
01
理血剂的概述
Chapter
理血剂的定义
01
理血剂是指以调理血分为主要作用的一类方剂,主要治疗血行失常或血分有热所 致的病证。
止血药的配伍
总结词
止血药常与收敛药、温里药、补益药等配伍使用,以增强止血效果,同时收敛耗散的阳气、温通经脉、补益气血 。
详细描述
止血药如白及、仙鹤草等常与收敛药如乌梅、五味子等配伍,收敛耗散的阳气,达到止血效果;温里药如附子、 肉桂等可温通经脉,适用于寒凝血瘀所致的出血证;补益药如黄芪、党参等可补益气血,适用于出血导致的血虚 证。
、黄连解毒汤等。
理血剂的功效与主治

方剂-13理血剂

方剂-13理血剂

方剂学——第十三单元理血剂一、概述理血剂的适用范围及配伍规律理血剂适用于血瘀证及出血证。

凡下焦蓄血证,或瘀血内停之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经闭、痛经或产后恶露不行,外伤瘀肿、痈肿初起等,以及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证,均为理血剂的适应范围。

活血祛瘀剂常配伍理气药,使气行则血行;或配伍养血补血药,使祛瘀血不伤血。

止血剂常配伍活血药,使止血不留瘀;上部出血,多配沉降药;下部出血,多配升提药,以增强止血之力。

理血剂的应用注意事项辨清瘀血或出血的原因,分清标本缓急。

逐瘀需防伤正,止血慎防留瘀。

至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法当祛瘀为先。

活血祛瘀剂其性破泄,易于动血、伤胎,凡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当慎用或忌用。

二、活血祛瘀血府逐瘀汤【组成药物】桃仁四钱、红花三钱、当归三钱、生地黄三钱、川芎一钱半、赤芍二钱、牛膝三钱、桔梗一钱半、柴胡一钱、枳壳二钱、甘草二钱【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配伍意义】本方系桃仁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

补阳还五汤【组成药物】生黄芪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红花一钱、桃仁一钱【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桃核承气汤【组成药物】桃仁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芒硝二两【功用】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

小腹急结,小便自利,甚则谵语烦躁,其人如狂,至夜发热,以及经闭,血瘀痛经,脉沉实而涩者。

【配伍意义】本方由调胃承气汤减芒硝用量,再加桃仁、桂枝而成。

《伤寒论》原治邪在太阳不解,循经入腑化热,与血相搏于下焦之蓄血证。

温经汤【组成药物】吴茱萸三两、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冬一升【功用】温经散寒,祛瘀养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中医《方剂学》理血剂(活血祛瘀)——大黄ze虫丸《金匮要略》

中医《方剂学》理血剂(活血祛瘀)——大黄ze虫丸《金匮要略》

中医《方剂学》理血剂(活血祛瘀)——大黄䗪虫丸《金匮要略》一、组成大黄蒸,十分(300克)、黄芩二两(60克)、甘草三两(90克)、桃仁一升(60克)、杏仁一升(60克)、芍药四两(120克)、干地黄十两(300克)、干漆一两(30克)、虻虫一升(60克)、水蛭百枚(60克)、蛴螬一升(60克)、䗪虫半升(30克)。

二、用法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克,每服一丸,温开水送服。

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三、歌括大黄䗪虫芩芍桃,地黄杏草漆蛴螬;虻虫水蛭和丸服,去瘀生新功独超。

四、功用祛瘀生新。

五、主治五劳虚极。

形体羸瘦,腹满不能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者。

六、方解五劳虚极,多因过饱、过饥、忧郁、暴饮、或房事、疲劳过度等而成。

劳伤既成,则经络荣,卫气伤,每致瘀血内留,日久而成“干血”;且瘀血久郁则化热,致阴血亦伤,不能润肌肤出现肌肤甲错;不能上荣于目,故见两目黯黑不华;至于羸弱消瘦,腹满不能饮食等症,亦是由于劳伤正气虚极所致。

由此观之,瘀虽由虚而起,但瘀积已甚,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正气无由恢复,故本方以祛瘀为主,辅以扶正之品,使瘀去新生,则病自痊愈。

但毕竞五劳虚极之人,不宜猛攻,故用丸剂,以图缓消缓散为妥。

方中大黄逐瘀攻下,并能凉血清热;䗪虫攻下积血,共为君药。

桃仁、干漆、蛴螬、水蛭、虻虫助君药以活血通络,攻逐瘀血,共为臣药。

黄芩配大黄以清瘀热;杏仁配桃仁以润燥结,且能破血降气,与活血攻下药配伍则有利于祛瘀血;生地黄、芍药养血滋阴,共为佐药。

甘草和中补虚,调和诸药,以缓和诸破血药过于峻猛伤正;酒服以行药势,是为使药。

诸药合用,祛瘀血,清瘀热,滋阴血,润燥结,即尤在泾《金匮心典》所说:“润以濡其干,虫以动其瘀,通以去其闭”之意。

本方专治虚劳而有瘀血干结之证,方中破血祛瘀之品较多,补虚扶正不足,虽有“去病即所以补虚之意,但在干血去后,还应另选方药以补虚,专治其虚劳之证。

中医(专长)-方剂学-理血剂

中医(专长)-方剂学-理血剂

第十三单元理血剂(一)概述1.理血剂的适用范围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用以治疗血瘀或出血病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

属“八法”中“消法”范围。

活血祛瘀剂,适用于各种血瘀证。

如瘀热互结下焦之蓄血证,瘀血内停胸腹之诸痛,瘀阻经脉之半身不遂,妇女经闭、痛经或产后恶露不行,以及瘀积包块、外伤瘀肿、痈肿初起等。

止血剂,适用于血溢脉外,离经妄行而出现的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证。

2.理血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须辨清造成瘀血或出血的病因,分清标本缓急,做到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顾。

(2)逐瘀防伤正气,止血慎防留瘀。

对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所致的出血,法当祛瘀为先,因瘀血不去则出血不止。

(3)活血祛瘀剂其性破泄,易于动血、伤胎,故凡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或忌用。

(二)活血祛瘀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组成】桃仁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二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功用】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

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甚则烦躁谵语,神志如狂,至夜发热;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

【配伍意义】本证乃邪在太阳不解,化热随经传腑,与血搏结于下焦所致之蓄血证。

治宜因势利导,破血下瘀,兼以泻热。

方中桃仁活血破瘀,大黄荡涤邪热,活血下瘀,二者合用,瘀热并治而为君。

芒硝咸苦寒,泻热软坚,助大黄下瘀泻热;桂枝辛甘温,通行血脉,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硝、黄寒凉凝血之弊,共为臣药。

桂枝与硝、黄同用,相反相成,桂枝得硝、黄则温通而不助热;硝、黄得桂枝则寒下而不凉遏。

炙甘草护胃安中,缓和诸药的峻烈之性,为佐使药。

全方配伍,使蓄血除,瘀热清,邪有出路,诸症自平。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桃仁四钱红花三钱当归三钱生地黄三钱川芎一钱半赤芍二钱牛膝三钱桔梗一钱半柴胡一钱枳壳二钱甘草二钱【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中药学方剂学ppt9.理血剂课件

中药学方剂学ppt9.理血剂课件
使:炙甘草 ─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当归+川芎、桃仁
【运用】
·生化汤·
1、本方为妇女产后常用方。 (注意:若产后血热而有瘀滞者不宜使用;若恶露过多,
出血不止,甚则汗出气短神疲者,当属禁用)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舌淡苔白,脉弦涩。
3、临证加减: 恶露已行而腹微痛者,去桃仁; 瘀块留阻,腹痛甚者,加蒲黄、五灵脂; 血寒较甚,小腹冷痛,加肉桂
·血 府 逐 瘀 汤·
【组成】
桃仁(四钱)
红花(三钱)
当归(三钱)
川芎(一钱半) 赤芍(二钱)
牛膝(三钱)
桔梗(一钱半) 柴胡(一钱)
枳壳(二钱)
甘草(一钱)
【用法】水煎服
·血 府 逐 瘀 汤·
【主治】 胸中瘀血证。 "胸中血府血瘀"
瘀血阻于胸中:胸痛日久不愈,
痛如针刺有定处。
瘀血阻滞,清阳不升 :头痛
臣:红 花—活血祛瘀
川 芎─活血行气而止痛 当 归─养血活血,使祛瘀而不伤正 赤 芍─活血祛瘀;清解血分之瘀热 牛 膝─活血祛瘀, 引胸中瘀血下行
·血 府 逐 瘀 汤·
佐:枳壳─行气宽胸 桔梗─宣达肺气 载药入胸中
一升一降,开胸行气,调 畅气机,使气行则血亦行
柴胡─疏肝理气 生地─配当归以养阴血,使祛瘀而不伤正;
4、现代运用: 流产后胎盘残留、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慢性子宫内膜
炎、子宫肥大及子宫肌瘤、宫外孕等属寒邪凝滞,瘀阻胞宫 者。
4、现代运用:
·血 府 逐 瘀 汤·
·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肋软 骨炎、脑震荡后遗症、肝脾肿大、闭经等属瘀血内阻者。
【附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1
4、现代运用:
·血 府 逐 瘀 汤·
·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肋软 骨炎、脑震荡后遗症、肝脾肿大、闭经等属瘀血内阻者。
【附方】
1.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2.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3.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4.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
5.癫狂梦醒汤(《医林改错》)
4、止血须防留瘀,使止血而不留瘀。 5、上部出血者,忌用升提药;下部出血者,忌
用沉降药。
2021/3/11
·理血剂 — 活血·
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
·桃核承气汤·
【组成】
桃仁(五十个) 大黄(四两) 炙甘草(二两) 芒硝(二两)
桂枝(二两)
【用法】
2021/3/11
桃仁
【主治】
·桃核承气汤·
下焦蓄血证。 ·瘀热互结下焦经脉:少腹急结,( 闭经,痛经) ·膀胱气化未受影响:小便自利 ·瘀热扰心 :烦躁,其人如狂,谵语 ·热在血分:夜间发热
2021/3/11
·血 府 逐 瘀 汤·
佐:枳壳─行气宽胸 桔梗─宣达肺气 载药入胸中
一升一降,开胸行气,调 畅气机,使气行则血亦行
柴胡─疏肝理气 生地─配当归以养阴血,使祛瘀而不伤正;
配赤芍以清血分瘀热 使:甘草─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枳壳+桔梗、柴胡; 桃仁等祛瘀药+当归、生地
2021/3/11
【病机】
瘀热互结于下焦。
【治法】
2021/3/11破瘀泄热,兼以攻下。
【方解】
君: 桃 仁 ─ 破瘀活血
大 黄 ─ 下瘀泄热 * 两药相配,逐瘀泄热,瘀热并治
·桃核承气汤·
臣: 桂 枝 ─ 通行血脉,助桃仁活血祛
芒 硝 ─ 泻热软坚通便,助大黄攻逐瘀热。
2021/3/11
·桃核承气汤·
佐使:炙甘草—护胃气,以防寒凉药伤胃
甘草(一钱)
【用法】水煎服
2021/3/11
·血 府 逐 瘀 汤·
【主治】 胸中瘀血证。 "胸中血府血瘀"
瘀血阻于胸中:胸痛日久不愈,
痛如针刺有定处。
瘀血阻滞,清阳不升 :头痛

肝气不舒:急躁易怒

郁久化热:内热烦闷或入暮潮热,

瘀热上扰心神:心悸,失眠

累及于胃:呃逆不止
瘀血征象:唇暗或两目暗黑,舌暗红
*配伍要点:大量补气药+少量活血通络之品
2021/3/11
·补阳还五汤·
【运用】 1、 ·本方既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
的常用方。 * 《名医论方》 2 、辨证要点: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 3、临证加减:
➢偏寒者,加肉桂、巴戟天、熟附子; ➢脾虚者,加党参、白术; ➢痰多者,加半夏、天竺黄; ➢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远志; ➢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僵蚕、全蝎; ➢下肢瘫痪者,加杜仲、牛膝。

·理血剂·
➢分类
1、活血祛瘀 ― 治血瘀证 代表方: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生化汤
2、止血-治出血证 代表方:黄土汤,小蓟饮子
2021/3/11
➢使用注意
·理血剂·
1、辨清寒热虚实,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 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顾。
2、活血祛瘀剂常配行气之品,使气行则血行。
3、祛瘀苔白,脉缓
语言不利
口角流涎,小便频数 或小便失禁
【病机】 气虚血瘀,脉络瘀阻
【治法】 补气活血通络
2021/3/11
·补阳还五汤·
【方解】
君:黄 芪 ─ 大补元气,使气旺而促进血行
臣:当 归 尾 ─ 活血祛瘀
佐:川 芎、赤 芍
桃 仁、红 花 地 龙─通经活络
活血化瘀, 助归尾之力
·复元活血汤 ·
瓜蒌根(三钱) 当归(三钱)
甘草(二钱)
穿山甲(二钱)
桃仁(五十个)
穿山甲
【主治】 跌打损伤。
·复元活血汤·
外伤损络,瘀留胁下,气滞络阻。
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 【病机】 瘀阻胁下 【治法】 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 桃仁+大黄,瘀热并治
2021/3/11
【运用】
·桃核承气汤·
1、本方为治疗瘀热互结,下焦蓄血的常用方剂。 · 注意:孕妇禁用。 * 《名医论方》
2、 辨证要点:
· 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 3、临证加减:
➢治跌打损伤时,加赤芍、归尾; ➢治闭经、痛经时,加当归、红花; ➢兼气滞者,加乌药、青皮。 4、现代运用:
【运用】
·血 府 逐 瘀 汤·
1、本方广泛用于因胸中瘀血而引起的多种病证。 (·注意:方中活血祛瘀药较多,故孕妇忌用。)
*《名医论方》
2、辨证要点: 胸痛、头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3 、临证加减: ➢血瘀经闭、痛经,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 ➢胁下有痞块,属血瘀者,加郁金、丹参 ➢瘀热甚者,重用生地、赤芍,加丹皮 ➢头部瘀痛者,加麝香、老葱
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2021/3/11
·血 府 逐 瘀 汤·
红花
【病机】 瘀血内阻胸部(主) 气机郁滞(次)
【治法】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2021/3/11
【方解】
·血 府 逐 瘀 汤·
君:桃 仁─活血祛瘀
臣:红 花—活血祛瘀
川 芎─活血行气而止痛 当 归─养血活血,使祛瘀而不伤正 赤 芍─活血祛瘀;清解血分之瘀热 牛 膝─活血祛瘀, 引胸中瘀血下行
2021/3/11
当 【类方比较】 “五逐瘀汤” 归
·理血剂 — 活血·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 ·
【组成】
黄芪(四两) 地龙(一钱) 桃仁(一钱)
当归尾(二钱) 川芎(一钱)
【用法】水煎服
赤芍(一钱半) 红花(一钱)
2021/3/11
【主治】 气虚血瘀之中风。
·补阳还五汤·
气虚不能行血, 脉络瘀阻 气虚 舌本失养 血瘀 气虚不能固摄
· 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附件炎、肠梗阻、子宫 内膜异位证、急性脑出血等属瘀热互结下焦者。
2021/3/11
·理血剂 — 活血·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血 府 逐 瘀 汤·
【组成】
桃仁(四钱)
红花(三钱)
当归(三钱)
川芎(一钱半) 赤芍(二钱)
牛膝(三钱)
桔梗(一钱半) 柴胡(一钱)
枳壳(二钱)
2021/3/11
4、现代运用:
·补阳还五汤·
·脑血管意外遗证、冠心病、小儿麻痹后遗 证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 肢或下肢痿软等证属气虚血瘀者。
黄 芪
2021/3/11
·理血剂 — 活血·
复元活血汤
《医学发明》
【组成】
柴胡(半两) 红花(二钱) 大黄(一两)
【用法】
2021/3/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