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与传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落与传承

作者:缪力行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第34期

江苏南京金陵中学缪力行

中国的传统节日,似乎越过越怪。每逢佳节临近,商号总要挂出促销的招牌。每当我看到

佳节到来前商场里如潮的人群,或者守在电脑前等待零点来临“秒杀”商品的人们,一个问题

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我们是否在把一切传统节日过成了“购物节”?

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精神层面上的失落,从节日习俗的式微里可见一斑。我家虽不算书香

门第,做事也还带些古风。听外公说,过去春节贴的门联,往往由家族中富有学识者主笔;倘

能请到有名望的乡前辈,那更是很大荣光了。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春联反映着家族的学识和

品位的高低,写春联成为同乡人之间心照不宣的竞争。春联的内容雅致、考究:春联的书法形

式也异彩纷呈。反观现在常见的印刷体春联,机械而匠气,毫无文化或艺术的美感可言,贴春

联也完全流于形式。我也劝外公亲自写一副春联,外公欣然应允,奈何在都市里,用以书写的

大红色门联已经很难寻得了。在这样一个物质丰裕的消费社会里,连一副书写用的门联都很难

寻得,不得不说,这很像一种讽刺,也很悲哀。

钱钟书说,一个文明的发祥时期是文明的童年期,我们追寻先人的足迹,也许并非由于慕古,而是因为喜欢小孩子。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里曾说,诗人和智者,也许都体验过儿

童对着星光感悟的一瞬。我想,非但一个个体很值得有这样的体验,一个国家或民族也是如此。在春节的祈福里,我能感受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求;在中秋的团聚中,我能体会中国

人的家庭观念;在清明祭扫中,慎终追远的情思就油然而生。集中国人的人伦信仰之大成的节日,我以为恐怕要数端午。屈原是位没落的楚国贵族,他的政治抱负终身未得实现,终于投身

汨罗江。百姓对这样一位“失败者”的怀念,不仅是出于同情,更是对一位胸怀理想的士大夫

的景仰。这种景仰遍及整个社会,又延续千年,看似是一种偶然的自发现象,实际上却是一个

民族的人伦信仰所带来的文化自觉的必然选择。

文化文化,文以化人。不得不承认,在消费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冲击下,传统节日的精神构

建层面上的内涵已经失落很久了。然而为了传承与复兴,生硬地、自上而下地推广传统文化,

似乎就与文化的精义相背离了。我心目中的对传统文化和智慧的传承,有点儿像泡温泉:那是

一种来自文化氛围的温情和暖意将人环绕;又有点儿像在花园的小径上漫步:小径旁种了许多

紫罗兰,每一朵紫罗兰上都停着一只智慧的蓝蜻蜓。当然,也许我走不到这条小径的终点(也

许这条小径根本没有终点),但一想到在我之后,仍有人沿着这条小径走下去,我就很开心。

(荐稿教师:陆平/编辑:于智博)

评点:王守明

王开岭在《精神明亮的人》一书中说“生命注意力、精神重心、人生面貌——皆全方位地

物化”。此文作者的担忧也正是如此——对传统文化的失落和传承的担忧。

此文首先观照传统节日里文化失落现象,见微知著,坊间节日实际上是“一个民族的人伦

信仰所带来的文化自觉的必然选择”,所以传承才成为一种必然,文末,作者使用一个比喻论

证来论证自己心中文化传承的蓝图。

此文语言像一首轻音乐,娓娓道来,不疾不徐,流畅而又温情,使议论文少了些许坚硬,

多了很多暖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