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湘教版必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四个环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材的处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一节《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

地理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西北荒漠化的成因、防治措施以及

成功经验。

2、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是自然原因与人为因素作用于脆

弱生态环境的结果。了解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内容和整治

模式。

(2)通过对荒漠化成因和荒漠化防治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的论证,提高学生运用图文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培养学

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地理研究能力。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不合理的

人类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若要实现区域的可持

续发展,人地协调是其关键,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从荒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中,让学生认识到荒漠化是可以治

理的,但目前我国的荒漠化仍是总体扩张的趋势,因而防治

荒漠化又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

高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认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的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为荒漠化的治理为本节的重点,动植物的变化对荒漠化的指示作用为本节的难点。

4、教材的处理

荒漠化的成因需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从图入手,推理分析。

在自然因素方面,引导学生从地理空间位置和气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人为因素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人为因素是影响荒漠化的决定因素,分析理解人类因素影响的不同表现,帮助学生认识通过调整人类活动方

式,采取正确的措施,荒漠化是完全可以逆转的,为荒漠化的治理讲述

作好准备。

荒漠化的防治,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这部分是本节,也是本单元知识的重点。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在于

协调人地关系,要针对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并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

律,实施科学的管理,以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

展。他们之间的知识关系:

由于气候因素和人类生产活动→土地荒漠化→制约社会、经济、环境的

可持续发展→防治荒漠化→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

二、教学方法

1.图像分析法:分析图内蒙古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的状况,可看出62

年、78年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增加,让学生分析增加的原因(强度开垦草原),88年又有所减小的原因(因有效的进行了治理);分析图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得出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等原因造成的;分析荒漠植物的生态适应、植物固沙成果显著图;分析此类植物的根、叶的特点,分析此类植物与环境的适应。

2.案例分析论证法:本课选取了沙坡头建带状沙障保护包兰铁路一例,让学

生阅读教材分析、总结:①治沙的关键性措施是什么?②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实现?

三、学法指导

1.观察法:在阅读荒漠化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时用此方法。图 a、b是植物的

根,c是植物的叶。可仔细观察得出根叶的特点。

2.列表对比法:从三种人为因素的影响的典型地区、危害列表比较;

3.逻辑方法:在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时,采用此方法。

位置、地形→气候(干旱)

荒漠化

人为因素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型为新授课,安排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复习导入、讲授新课、板书设计

1.复习导入

本节的导入采用问题式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的2个问题:西北地区的气候、植被和地貌等各具有什么特征?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土地

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学生回答之后承转进入第二个环节。

2.讲授新课

[板书] 4.2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

根据学生自习课上的预习,让学生回答荒漠化的概念、成因,之后老师总结性讲解:①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化扩展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联结在一起形成荒漠化或类似荒漠化景观的过程。②从形成机制看,风力、流水、化学、物理这四种外力过程造成土地退化都属于荒漠化的范畴。如风沙活动造成的土地风蚀,粗化以及沙丘形成和发展;流水侵蚀造成的劣地和石质坡地,次生盐渍化和水渍化等。③人类活动导致了

植被破坏,破坏了植被也就破坏了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机制,就地起沙和外来沙丘前移使得原来的沙漠得以扩张,从而形成荒漠化的土地。[板书] 一.荒漠化的成因(5分钟)

1.概念

2.成因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自然因素物质基础:地表物质沉积物多

动力条件:风力作用

人为原因典型地区危害

过度樵采缺乏能源地区破坏防止风沙前移及抑制地表起沙的机制

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和

干旱的绿洲的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

沙化进程

过度农垦旱作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总结完后承转进入第二个问题荒漠化的防治。

[板书] 二.荒漠化的防治(25分钟)

学生阅读并分组讨论:1.“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这一结论是依据什么提出来的?2.怎样理解荒漠化防治的三大核心内容?(5分钟)

学生交流发言:①“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这一结论依据的是荒漠化形成与发展的客观规律。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自然因素形成的荒漠化过程是极其缓慢的,而人为因素在加速荒漠化进程,加重着荒漠化的严重程度,并且人类活动在其发生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根据自然规律规范人类的行为,才能达到防治荒漠化的目的,因此“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这样学生就可以理解防治的核心为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协调”。②既然荒漠化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所造成的,那么我们就有信心去防治和治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荒漠化土地,即潜在的、正在发展的、已经发生的荒漠化土地都应作为我们防治的对象,由此将它们确定为防治荒漠化的核心内容。(10分钟)

[板书] 1.防治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

2.核心内容:预防、扭转、恢复

学生阅读并分组讨论:阅读课本的有关内容和图表,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根据西北地区的客观实际,确定整治模式,对此提出自己的认识与看法;在荒漠化防治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应当怎样做?(5分钟)

学生交流发言:①一个行之有效的荒漠化整治模式首先应有明确的目标,我们防治荒漠化的目的是通过人地协调,达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而防治荒漠化的目标是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②实际上以上核心内容包括了土地荒漠化过程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三个阶段。气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