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规范与要求
口述史访谈的原则方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口述史访谈的原则方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口述史访谈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对当事人口述历史事件、个人经历和见证,可以丰富和完善史实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口述史访谈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增强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口述史访谈的原则方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口述史访谈是一种独特的历史研究方法,它通过对当事人的口头叙述来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
口述史访谈的原则方法包括以下几点:尊重当事人的主观意愿。
在进行口述史访谈时,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不强迫或干扰其讲述内容。
当事人有权利选择是否参与口述史访谈,以及如何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见证。
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口述史访谈的目的是还原历史的真实情况,因此访谈者应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对当事人的讲述内容进行干扰或扭曲。
访谈者也应避免在口述史访谈中加入自己的主观意见或评论。
重视访谈过程的记录和保存。
口述史访谈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因此应对访谈过程进行全面、准确的记录,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存相关资料,以便后续的历史研究和教学活动。
尊重历史事实。
口述史访谈的最终目的是还原历史的真实情况,因此访谈者应尊重历史事实,不对当事人的讲述内容进行篡改或歪曲,以保证口述史访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口述史访谈的原则方法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口述史访谈这一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通过口述史访谈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
口述史访谈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增强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口述史访谈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口述史访谈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其历史素养和学术水平。
口述史访谈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对当事人的口头叙述来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口述史访谈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唤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加强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
口述史访谈的原则方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口述史访谈的原则方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口述史访谈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收集并记录一个人或一群人生活经历、人生感悟等方面的历史资料的方法。
它在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民间文学等领域中都有重要应用,对教学也有启示作用。
口述史访谈的原则方法有以下几点:第一,尊重被访谈者。
在访谈过程中,应保持聆听态度,不打断对方发言,确保被访谈者完整表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注意言辞措辞,不询问隐私或尴尬的问题,避免对被访谈者造成压力或伤害。
第二,重视历史真实性。
访谈者应当在尽可能多的记录史实的基础上,回顾过去的经历。
在对历史事实进行讲述时,应尽可能地真实,并根据当时的情况和自己的记忆还原故事的发生过程。
第三,注重访谈技巧。
访谈者应该结合被访谈者的经历和情况,选择适当的访谈方式和问题,并掌握良好的倾听技巧。
在与被访者沟通中,要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态度,鼓励他们表达更多,以达到更好的记录效果。
首先,口述史访谈可以促进多维度、多角度的历史感受。
通过访谈方式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等方面的历史资料,可以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不同人的生活体验。
这样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夯实历史知识。
第二,口述史访谈可以培养掌握历史的能力和技巧。
通过访谈让学生们成为历史研究者,激发他们成为搜集、解读历史文献的能力。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们提出问题,还要学会倾听被访者的述说,挖掘搜集到的信息并加以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判断能力。
第三,口述史访谈可以加深学生对家庭、地区或国家历史的认知。
通过访谈了解家庭、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学生们能够深入探究历史的细节,拓宽视野,增强历史认知和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口述史访谈是一种重要的历史记录方式,也是具有启示意义的教学方法。
它注重尊重受访者、真实性、技巧等方面,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家庭、地区或国家历史的认知。
“口述音乐史”访谈工作规范

“口述音乐史”访谈工作规范
一、保密性原则
口述音乐史的访谈可能会涉及一些机密或敏感信息,因此访谈者和受访者需要严格保
守所得知的信息,避免泄露或滥用。
如果必须披露某些信息,需要得到访谈者和受访者的
明确同意。
二、尊重受访者的权利
在进行访谈过程中,需要尊重受访者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不得使其产生不适或困扰感。
另外,在进行一些尺度较大的问题探讨时,需谨慎处理,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三、注重访谈者的素质
四、把握访谈节奏和气氛
在进行访谈过程中,需要把握好访谈节奏和气氛,适时掌握访谈节目的节奏和气氛,
使访谈有准确、流畅、连贯的感觉。
访谈需要根据受访者的特点和语言表达方式,适当调
整谈话风格和表达方式。
五、维护访谈纪录的真实性
在进行访谈过程中,需要确保对访谈内容的准确记录和整理。
访谈者需要在录音过程
中规范表达,不得遮挡口麦,保持清晰的语音记录。
另外,在整理访谈纪录时,需要遵循
完整、准确的原则,不得删除、更改或篡改访谈内容。
口述音乐史访谈是一项富有挑战的文化工作,需要访谈者和受访者共同遵守上述规范,以确保访谈过程的专业性、真实性和合法性。
同时,也需要持续学习和提升,不断提高自
身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口述音乐史访谈工作的规范化和正规
化。
口述历史征文方案

口述历史征文方案简介口述历史是用口头形式传递历史事件、人物、生活方式等信息的一种方式。
在信息传播和记录方法日新月异的当代,珍贵的口述历史资料正在逐渐流失。
为保护和保存这些传统文化遗产,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口述历史的收集和记录,我们制定了该口述历史征文方案。
口述历史征文要求本次征文旨在搜集口述历史资料和体验,重点关注中国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故事传说等方面。
征文要求如下:1.内容:回忆传统节日、生活习惯、家庭教育、民间传说、家族史等口述历史,内容详尽、真实可信。
2.形式:征文只采用文字记录,不包含图片、网站链接和任何形式的隐私信息。
3.字数:征文字数不低于1000字。
4.语言:可使用汉语和粤语撰写,也欢迎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征稿。
5.技巧:写作需注意文笔、用语、叙述方式等,力求精炼、清晰且具有吸引力。
口述历史征文奖励本次征文活动,我们将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一等奖:奖金1000元、荣誉证书、推广机会二等奖:奖金500元、荣誉证书、推广机会三等奖:荣誉证书、推广机会优秀奖:荣誉证书、推广机会口述历史征文提交方式1.投稿时间:本次征文从即日起开始,截止日期为2022年3月31日。
2.投稿邮箱:口述历史征文邮箱。
3.投稿格式:征文只接受Markdown格式,投稿时请将作品转换为Markdown文本文件后发送到邮箱。
4.投稿信息:请在邮件中注明姓名、联系方式、作品题目和分类。
口述历史征文活动宗旨本次活动宗旨在于搜集、记录和传播中国优秀的口述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希望通过该征文活动,能够让更多人关注口述历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口述历史的采集和传播工作。
同时,该征文活动也将对口述历史研究的深入和口述历史的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语历史是一部无穷大的书,而口述历史正是其中最真实、最接近我们的一环。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口述历史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为我们的文化遗产的历史留下一份宝贵的财富。
“口述音乐史”访谈工作规范

“口述音乐史”访谈工作规范
一、尊重被访者
作为访谈者,一定要尊重被访者的意见、文化和信仰。
在访谈过程中,要遵守礼仪,保持良好的礼貌和态度,不要给被访者带来任何不必要的压力或伤害。
在访谈过程中,必须尊重被访者的隐私。
如果被访者不愿意回答某个问题,访谈者必须停止提问,并且不得泄露任何关于被访者的私人信息。
三、提前做好准备
访谈者在进行访谈前,一定要提前准备好问题。
问题要详细、全面、有针对性,能够引导被访者回答出他们的真实经验和见解。
四、倾听并不打断被访者
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必须尽量不打断被访者,保持耐心地倾听被访者的讲述。
访谈者也可以适当的提醒被访者注意时间,但要避免打扰被访者回答问题。
五、不歪曲事实
访谈者在记录被访者的音乐历史时,一定要全面准确地记录下被访者的讲述,不得歪曲事实,不得有任何的造假和遗漏。
六、及时整编材料
访谈结束后,访谈者要及时整编材料,保存好原始资料,避免遗失或丢失。
整编后的材料也要及时提交给相关的机构,保证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七、保护版权
在整编和使用录音资料时,访谈者一定要保护版权,不得侵犯被访者、其他人员或机构的版权,切实维护音乐文化产业的正常运作。
总之,在口述音乐史的访谈过程中,访谈者要始终坚持尊重被访者、遵守规范、依法依规处理,全面、准确地记录下被访者的音乐历史,以保证它们得以保存和传承。
口述史【范本模板】

口述历史:1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2口述历史访谈:一位准备完善的访谈者向受访者提出问题,并且以录音或录影的方式记录彼此的问答。
口述历史性质:口述历史是个人化的历史。
1包括口述历史在内的个人化历史描述正日益成为一种新的历史描述倾向。
原因:政治环境趋好,文化建设的需要,技术进步的产物,新中国的创立者“人到老年”。
2无论是官方身份还是民间身份的口述历史者,在对历史进行描述和考证时,都更加注重场景和细节.原因:囿于个人视野和角度,记忆所限.3口述历史者“个人造假"的可能性较小,从而使之在“主观”上更趋真实。
口述历史的层级和分类与形式:1初级(粗加工),中级(细),高级(精).2个体,群体,点式,线式3用口讲述的历史,根据口述而来的历史口述历史的写作:选择,确定口述对象;了解受访人情况,背景;确定口述历史的内容;拟定并敲定提纲;口述,录音;整理,撰写成文;考订;统稿,定稿。
口述对象的选择:年龄,资历,身体条件,口语表达能力,记忆力好,政治倾向,文化水平,外部环境限制(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及组织纪律的限制;所在组织,机构,单位的限制;家族,家庭,家人的限制;资料考订的限制)。
口述历史内容的选择:有史料价值;代表性;重要历史时期与人物;揭秘;还原历史;纪念性。
了解受访人或事件:1受访人基本信息,思想倾向(政治态度),个人经历,背景,个人爱好特长。
2前因后果,大致过程,影响力.口述历史的几种写法:“原声“式写法,“美声"式写法,“重塑”式写法,“变声"式写法.口述历史作者的素质与修养:第一阶段,访谈阶段是记者,第二阶段,整理阶段是编辑,第三阶段,撰写阶段是作家,第四阶段,考辨阶段是史家。
要有新闻记者的敏锐,文学编辑和历史学家的严谨,作家和诗人的想象力,编辑的搜索能力和奉献能力,改革创新者的创新能力。
口述前的准备:设备,语言(外语,方言),路线,时间(准时,时限),故障排除。
访谈口述史格式范儿范文

访谈口述史格式范儿范文
嘿呀,今儿个咱可得好好唠唠这事儿!
我叫[访谈者姓名],今儿个有幸邀请到了咱这儿的老行家[被访谈者姓名],来跟咱讲讲他那传奇的经历哇!
(满脸期待地看着被访谈者)来来来,您先给咱讲讲您是咋开始这行的呗?
(被访谈者笑了笑)这事儿啊,那可说来话长咯。
想当年,我还是个小年轻的时候,就对[相关领域]特别感兴趣,那股子热情哟,就跟着了火似的,哈哈!
(继续追问)哦?那后来呢?您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呀?
(被访谈者摸了摸下巴)这中间那可坎坷了去啦!遇到过不少难题,也犯过不少错呢。
不过咱就是不服输,硬着头皮往前冲,还真让咱给挺过来啦!
(一脸感慨)您看,这一路走来,那真是酸甜苦辣啥都有啊。
有时候累得都想放弃了,但是一想到自己的梦想,就又有了动力。
(眼中闪烁着光芒)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经历都成了我最宝贵的财富呢,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认真地看着被访谈者)谢谢您跟我们分享这些,真的让我们受益匪浅啊!
(被访谈者摆了摆手)嘿不用谢啦,希望能对你们有点帮助就好啦。
(访谈结束,两人相视一笑)。
高一学生暑期作业 口述史论文 怎么写

高一学生暑期作业口述史论文怎么写写好一篇口述史论,尽量做到论点新,角度新,文笔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审题。
教会高中生先读懂题意,弄明白题目的具体要求,抓准题目中的关键词,做到下笔时胸有成竹,紧扣题意,而不是离题很远。
(2)拟好标题。
好标题能画龙点睛。
写作时视具体情况而定。
标题过大,写作内容就会空洞不实在,标题过小则会让自己的思路打不开,无话可说。
因此标题的内涵宜适中,让自己感觉有话可说,标题字数不能过多。
如①“浅论科举制度”,②“浅谈隋唐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③“浅谈隋唐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④“科举制度与唐诗的繁荣”四个论文题,比较而言题①就显得文题过大,题④则显得文题过小,而且还需要一定的语文知识,写作起来会感觉有点难度,而题②教材介绍了科举制度从隋朝文帝、炀帝到唐朝太宗、武则天、玄宗的发展历程,题③关于隋唐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教材也有讲述,因而高中生会觉得好写得多。
(3)组织材料。
要围绕主题选材,要适当运用已经给出的材料,通过自己的思考把材料组织起来。
材料不是越多越好。
要让材料为自己去“作证”,就一定要选择那些说服力强的、容易让人信服的、容易打动别人的材料。
(4)正文写作。
一般要求具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结论。
论点要紧扣标题,是论文阐述的具体观点:论据是用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历史事实或经典名言;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扼要概括或总结。
可将其总结为三段式:亮明观点——证明观点——概括总结。
口述史访谈的原则方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口述史访谈的原则方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口述史访谈是一种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通过直接听取被访者口述的经历和记忆,了解他们所在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进程。
这种方法能够涵盖非正式文献和个人资料,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珍贵的资料来源。
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为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1.明确访谈目的和对象。
在确定访谈对象时应根据研究问题和对象的经历和背景综合考虑,确保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2.制定访谈计划。
访谈前应制定访谈计划,包括访谈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设备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访谈的顺利进行。
3.保证访谈质量。
通过与被访者充分交流,使被访者充分披露经验和记忆,丰富资料来源,保证访谈信息的充分和准确4.保证访谈结果的保密性。
访谈结果涉及被访者的隐私问题,在进行访谈时应保证结果的保密性,保护被访者的隐私权。
1.作为教学手段,可更加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口述史访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从而更加细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
2.作为编写教材的手段,可提高教材的质量。
对于历史事件,不同的史料之间存在着矛盾和互相印证的关系。
通过口述史访谈,可以获取历史事件的多重视角,从而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历史。
3.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通过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进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从而更加敏感地关注社会问题和变化,培养其积极的社会参与和责任感。
4.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
通过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进程,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历史问题,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口述音乐史”访谈工作规范

“口述音乐史”访谈工作规范口述音乐史是一种记录音乐历史的方式,通过采访音乐人、音乐评论家等人士,收集他们对于某个时代、某个风格、某个音乐家的看法和经验,来展现音乐的历史轨迹、音乐人的创作历程和音乐文化的演变。
为了保证口述音乐史的工作质量和采访效果,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以指导采访者的行为和规避相关的风险。
一、采访前准备工作1.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信息和创作经历,包括其主要作品、音乐风格、演出经历等。
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和问题,以便在采访中更深入地了解其音乐人生和对于音乐历史的见解。
2.与采访对象预约采访时间和地点,并在采访前与其确认。
如有变更或取消,应尽早通知对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备好录音设备、电池、储存卡等采访用品,测试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了解录音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以便在采访中顺利进行录音。
二、采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在采访开始前,先对采访的目的和步骤进行简单介绍,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工作单位,确认采访对象同意被录音和公开采访内容。
2.在采访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对采访对象的个人生活及隐私进行过多的询问和揭示。
3.在采访中,应保持专注和耐心,认真听取采访对象的回答,并根据其回答进行适当的追问和补充,以便获得更详细和真实的资料。
4.在采访过程中,应注意节奏和时间,避免过于冗长和枯燥,也不要过于急促和紧张,以免影响采访效果和录音质量。
5.在采访结束后,应对采访内容进行合理的整理和编辑,以确保口述音乐史的质量和可读性。
三、采访后的处理工作1.对采访内容进行核对、整合、编辑、加工和备份,确保内容准确、优美、完整,同时保护采访对象的权益,保密其个人信息和隐私。
2.如有需要,可以向采访对象提供稿件的副本,获得其意见和反馈,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采访工作。
3.对于录音设备的保管和维护,应及时处理故障和损坏,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长期稳定运行。
4.对于采访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道德、伦理、版权等问题,应遵循相关的法律和规定,尊重采访对象的权利和尊严,同时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口述史访谈的原则方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口述史访谈的原则方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口述史访谈是一种重要的史料获取方式,通过口述史访谈可以了解到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所见所闻,可以让历史更加具体可感,更加丰富多彩。
口述史访谈的原则方法对于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了解历史事件的真相和背后的故事。
口述史访谈的原则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当事人。
口述史访谈是与当事人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需要尊重当事人的感受和表达方式,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分享自己的故事和见解。
2. 开放性和灵活性。
口述史访谈需要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限制对话的方向和内容,让当事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当事人的反馈来调整对话的方式和内容。
3. 多样性和综合性。
口述史访谈需要多样化,包括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的当事人,从不同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的真相和影响。
同时也需要综合使用口述史访谈和其他史料,进行交叉验证和比较,以求得更加客观和全面的历史认识。
4. 记录和保存。
口述史访谈需要进行记录和保存,可以用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记录下当事人的讲述,以便后人学习和研究。
口述史访谈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和参与热情。
通过口述史访谈,学生可以听到真实的历史故事,可以感受到历史事件对当事人的影响,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动力,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口述史访谈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口述史访谈,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当事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见解和感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独立客观的历史观点。
口述史访谈可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和实践能力。
通过口述史访谈,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历史知识,还可以学习到口述史访谈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历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学习的深入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口述史访谈的原则方法对于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培养其历史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分析口述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分析口述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引言历史学的范式已经从以前的“历史事实”的无味陈列转变成为一种更为复杂的领域。
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口述史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并分析其特点和优势。
口述史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口述史是一种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它基于口头回忆、传统和其他非书面渠道,记录和保留历史事件的信息和细节。
从文化地理和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口述史法被认为是一种传统文化和知识保护的方式。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口述史法被认为是补充和丰富正式历史书写的重要手段。
口述史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基于以下原则:1.借助班级提问答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交流和互动,分享他们的个人历史经验、观念和认知。
2.探索历史事件和人物,收集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思考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3.重视口头传说和曲解历史事件的表现形式,探究其发展趋势和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4.重视口述史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口述史方法来记录历史事件,为未来社会留下真实的历史记忆。
口述史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口述史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主要优势包括:能够增强学生们的敏感性历史不仅是一个学科,也是一种文化和习惯。
通过口述史法,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接受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文化敏感性和历史领悟能力。
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历史,需要学生们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深入探究和发现历史背后的深刻意义。
口述史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积极探索各种学习资源和途径。
能够促进学生们的沟通和交流口述史法是一种以交流和互动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学生们可以通过相互分享和讨论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发现自己与他人的联系和不同之处,并进一步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能够增强学生的思考意识历史中涉及许多复杂和深刻的问题,例如对于战争、革命和现代经济的转型等。
口述史规范与要求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调查规范与要求一、介入访谈与传承人基础信息1、引入相关内容,概括本次口述采访的简单成行过程,包括场景、时间、人员的介绍等。
2、传承人姓名、年龄、职业、特征描述、生存现状及从事该行业简单经历等。
二、采访内容及要求记述内容1、讲述者的学艺与从业经历,作为传承人的家族、师承及社会关系的描述。
对讲述者的学习和创作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事件。
2、对讲述者所从事的艺术品类(或民俗)的制作技艺和过程的记述,尤其是具有理论价值的口诀和经验的记述和整理,挖掘出所记述的艺术门类的规律性的东西。
3、对讲述者的艺术创作或表演的心路历程、生存(生活)状况及获社会认可(含荣誉与挫折)、感受和体会的记述。
4、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介绍,代表性的作品介绍。
5、对讲述者产生影响的生活和创作相关的习俗和文化事项的记述。
6、对记述者对所述内容以及当前行业、社会的评介和分析、感想。
三、录音要求录音要求清晰完整的数码文件格式,长度不限。
可以事先整理、合并后再分主题排列。
可用数码录音笔或手机录音。
四、拍摄图片要求每个传承人拍摄的图片数量(含插图)20——50幅以上。
图片质量要求:清晰的数码图片,像素在800万以上(或用专业数码单反相机拍摄),放大(至16开大小)后不模糊。
或清晰的反转片、正片。
五、关于图片拍摄范围图片是与录音和文本相互呼应的重要内容,对口述内容所涉及的人物、事件、人证(合作人、参与者、目击者)、物证(实物及历史文献记载、老照片等)、传承人作品、使用工具、相关的生活环境、民俗活动、工作照、制作工艺流程、相关的地图、路线图插图等,都可以纳入图片的使用范围。
六、关于文图注释每张图片都要注明如下要素: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如图1,图2等)、名称、拍摄者、拍摄地点、图片中的内容——包括人物、反映的内容、拍摄时间等。
对图片反映的内容要尽可能详细描述。
七、拍摄影像资料要求(选作)采用高精细DV摄像机拍摄的影像资料,内容包括:讲述传承人的学习和创作经历;制作技艺部分,尤其要注重工艺流程的全程拍摄;传承人的代表性作品和对作品的介绍、描述。
口述史规范与要求

江苏省非物量文化遗产心述史考察典型与央供之阳早格格创做一、介进访道与传启人前提疑息1、引进相闭真量,综合本次心述采访的简朴成止历程,包罗场景、时间、人员的介绍等.2、传启人姓名、年龄、工做、特性形貌、存正在现状及进止该止业简朴经历等.二、采访真量及央供记述真量1、道述者的教艺与从业经历,动做传启人的家属、师启及社会闭系的形貌.对付道述者的教习战创做有要害效率的人物战事变.2、对付道述者所进止的艺术品类(或者民雅)的创造武艺战历程的记述,更加是具备表里价格的心诀战体味的记述战整治,掘掘出所记述的艺术门类的程序性的物品.3、对付道述者的艺术创做或者扮演的心路历程、存正在(死计)情景及获社会认可(含枯毁与挫合)、体验战体验的记述.4、做品的真量战形式介绍,代表性的做品介绍.5、对付道述者爆收效率的死计战创做相闭的风气战文化事项的记述.6、对付记述者对付所述真量以及目前止业、社会的评介战分解、感受.三、录音央供录音央供浑晰完备的数码文献要领,少度没有限.不妨预先整治、合并后再分中心排列.可用数码录音笔或者脚机录音.四、拍摄图片央供每个传启人拍摄的图片数量(含插图)20——50幅以上.图片品量央供:浑晰的数码图片,像素正在800万以上(或者用博业数码单反相机拍摄),搁大(至16启大小)后没有朦胧.或者浑晰的反转片、正片.五、闭于图片拍摄范畴图片是与录音战文本相互呼应的要害真量,对付心述真量所波及的人物、事变、人证(合做人、介进者、目打者)、物证(真物及履历文献纪录、老照片等)、传启人做品、使用功具、相闭的死计环境、民雅活动、处事照、创造工艺过程、相闭的天图、门路图插图等,皆不妨纳进图片的使用范畴.六、闭于文图注释每弛图片皆要证明如下因素:编号(采与阿推伯数字程序编号,如图1,图2等)、称呼、拍摄者、拍摄天面、图片中的真量——包罗人物、反映的真量、拍摄时间等.对付图片反映的真量要尽大概仔细形貌.七、拍摄影像资料央供(选做)采与下粗细DV摄像机拍摄的影像资料,真量包罗:道述传启人的教习战创做经历;创造武艺部分,更加要注沉工艺过程的齐程拍摄;传启人的代表性做品战对付做品的介绍、形貌.央供每位传启人整治出的资料少度很多于30分钟(废品)或者60分钟以上(资料).资料形式为数码影像,刻成DVD光盘.八、心述史的采访战整治准则1、对付心述人战记录者的央供:道述人的道述央供真正在客瞅.心述真量包罗道述者的家世、教艺战传启经历、创造武艺战过程、代表性做品及其中的故事真量、对付他(她)的职位战火仄的评介等诸多圆里.记录者根据所记述的品类特性,偏偏沉面不妨没有真足相共,不妨夹道夹议,不妨以某个体人物动做记述对付象,也不妨将相共品类中分歧天域微风格的多位艺人的道述调整起去,融汇一体.心述史是形式活泼、充谦感性的心灵史.该当具备“脆持第一脚资料”亦即“本死态”的价格.2、闭于人物线索不妨采与二种办法:(A)以一个传启人为采访主线,以其余相闭人员为采访副线,共共形成一个有机的采访线索.副线的人员不妨是传启人的家庭成员、亲属、共事、伙伴、城亲、有闭的博家等(纳进书籍中的副线采访人也要正在前里证明采访时间、天面、受访人姓名、年龄、性别、工做、与主要心述人的闭系等.)(B)以多个传启人为采访对付象的,不妨以中心性的分歧问题(或者提问)贯脱齐书籍,将几个心述人的道述真量并列记述.3、闭于文本整治(很多于5000字,最佳为1至1.5万安排)道述者的心述真量,使用小4号宋体字.(注意:正在心述真量展启前,应接代领会采访的几个因素:包罗:采访时间、天面、受访人姓名、年龄、性别、工做、与主要心述人的闭系等.)不妨采与以下2种办法(A)问问式的记述,采访者提问,心述人回问,一问一问.整治时融汇为一体,产死完备心述资料.(B)将提问的问题归纳为一个大的圆里真量,搁正在心述真量的前里.以道述人的心述真量为主体,没有挨断心述者的道述,曲到那项真量道述完成(那种办法,不妨是多次采访真量的归纳战综合.(C)对付于道述人没有浑晰、没有粗确或者有争议的道述真量,不妨采与记录者注释战校对付的要领举止注释证明.如注1、注2等.对付一些博有名词汇或者雅语、俚语要举止证明战注释.注释的序号战真量,搁正在每个文本的末尾里.文中道述者使用的雅语、术语、圆止、俚语、特有的名词汇(“切心”)等要脆持本样,忠真于心述者的本话,但是要标注并阐明.注释序号战真量,搁正在整治的文本的末尾里.(4)闭于道话风格:文本的撰写,要采与仄真朴素的道话,没有华丽,没有夸弛,没有做太过的建饰战主瞅议论.以客瞅的科教的做风举止记述战评介.对付波及到的创造工艺的形貌真量,尽大概天干到量化处理,有简曲的数字战计量单位.对付波及的事变没有做具备设念性的估计.九、脚画插图央供对付于采访中的波及的一些示意止的真量如天图、工具、真量间的相互通联的表述等,不妨采与脚画插图的形式.央供:脚画准确、浑晰、规格粗确无误.十、闭于采访中波及的几个问题1、闭于资料根源战真正在性的问题:央供所采访的人员是事变的亲身经历者战介进人及目打者.间接的资料根源要注意辨别其真正在性,要注意区别是其亲身经历仍旧瞅察得去的阐明.2、对付部分隐公问题的形貌:对付波及到心述者隐公的问题,要征供心述者的意睹后决断是可纳进书籍中;对付波及到对付他人名毁战光枯的问题,更加是心述者共止的评介的问题要干到客瞅、公正,没有介进做家部分的恩怨战主瞅认识.3、对付采访环境的安插问题:尽大概天将采访环境搁正在自然的、本有的状态,尽管预防采访历程中对付心述者的挨断战挨扰.4、对付传启人道述中的要害细节,更加是创造工艺战扮演艺术中的绝活女以及具备程序性的物品;对付具备创造性的、挖补艺术战文化空黑效率的真量要尽大概天仔细记述.十一、文本整治的范本.。
口述文本记录技巧与范例通用版

口述文本记录技巧与范例通用版【一、引言】口述文本记录是指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形式的技巧,它在法律、教育、研究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准确地记录口述文本能够确保信息传达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并方便后续分析、检索和参考。
本文将介绍口述文本记录的一些技巧,并提供一些范例。
【二、技巧与注意事项】1. 全面准确记录口述文本记录需要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全面呈现被记录者的语言。
在记录过程中,务必准确转述对方的措辞、语气、语速以及表达方式。
此外,对于公式化的口头语言,如问候语、感谢语等,可以简化记录。
2. 注意语气及情感色彩口头语言往往包含丰富的情感色彩和语气调侃。
在记录中,要尽可能准确地表达被记录者的情感态度,如喜悦、愤怒、忧虑等。
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感叹词、修饰词等方式来表达这些情感。
3. 增减修饰词的使用在记录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度增减修饰词。
修饰词的使用可以更好地突出口述文本的重点或特色之处,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但同时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度修饰,以免使记录失真。
4. 标注口语特点在记录中,还可以使用特定的标记方式来突出口语特点,如重复的单词或短语可以用与原文相同的形式标注(加粗、斜体等),口音特点可以用拼音或国际音标来标示。
5. 避免解释或修正记录口述文本时,要尽量避免对被记录者的语言进行解释或修正。
保持被记录者的原始表达方式,不要主观干预或加入个人观点。
如果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可以及时向对方请教或申请阐述。
【三、范例】以下是一段口述文本的记录范例:"昨天晚上我的儿子拿来了一只小猫,好可爱哦!它全身雪白,毛茸茸的,眼睛又大又圆。
我当时就被它吸引住了。
我问儿子是哪里弄来的,他说是他的朋友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我真的很感动,再也没有让我这么开心过了。
现在我把小猫安顿在了客厅,给它准备了一些猫粮和水。
希望它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陪伴我们更久的时间。
"【四、结语】口述文本记录技巧的掌握对于准确传达和保留口头语言的特点至关重要。
口述史学及其规范性研究

口述史学及其规范性研究任中义(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要:口述史学最大的价值和功能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研究方法,打破了史学家把目光仅仅投向文献史料的传统模式,保存了那些缺少文字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而使史学研究多维并进。
当代口述史学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合作性强、较多关注下层社会、动态的历史等特性与价值取向。
口述史学规范性研究有五大要素:坚持口述历史的学术性,口述史学工作者接受专业培训,防止受访者对口述史料的非真实性陈述,尊重受访者的意愿,整体性保存口述史料。
由此,口述史学研究才能更科学、更客观。
关键词:口述史学;特性;价值取向;规范性研究中图分类号:K0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970(2012)03-0092-04收稿日期:2011-12-02作者简介:任中义(1983-),男,河南禹州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作为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口述史古已有之,司马迁作《史记》,就使用了不少口述史料,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被认为是典型的口述史书。
1938年,美国学者阿兰·内文斯(Allan Nevins)在他的著作《通向历史之路》中提出开展口述历史研究的呼吁,他指出应该“创立一个组织,系统地收集和记录口头传统和60年内参加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著名美国人士的回忆”[1]600。
而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的成立则标志着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学的诞生。
此后,口述史学开始成为一种特定的研究范式在美国很快发展起来。
20世纪80年代,口述史学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此后产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口述史学作品。
然而总体来看,中国目前的口述史学研究较为薄弱,力量太过分散。
全国仅有的零星的几个口述史研究机构,是近几年才成立的,难以形成较强的科研团队,与国际口述史学研究有较大差距。
因此,中国的口述史学研究必须加大力度,争取自己的阵地,才能进一步发展。
如何做好口述史?

如何做好口述史?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一股做口述历史的热潮。
口述历史,是采写亲历、亲见、亲闻历史的最佳方法之一。
因其生动、鲜活、灵活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深受各领域、各行业、各层次社会人士的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的欢迎。
2010年,温州市艺术研究所启动《温州戏曲口述史》项目,经过数年精心采集和打磨,此书即将付梓出版。
作为此项目的参与者,对于如何做好口述历史,我有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心得,愿与读者共享。
首先,要对采访对象做详尽的生平式采访。
要了解、区分戏曲及其艺术门类的不同特点,在做生平式采访时,要深入采访引发、导致、或为其后来所从事的艺术门类埋下伏笔的重要事件和特殊事件。
对于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的受访者,要避免简答题式的提问,采访者要积极引导,让他们能讲出更多的故事和细节。
像国家级非遗永嘉昆剧的代表性传承人林天文老师,就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
他初中学业后在平阳山区当小学老师,后来又考上巨轮昆剧团(永嘉昆剧团前身)并担任昆曲乐队里的灵魂岗位——笛师。
我认为,这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肯定有其必然性的存在。
但在林老师的讲述中,并没有提及少年时期任何与音乐相关的事件。
在我的追问下,他才说,自己童年和中学时期曾经自学过二胡、笛子等,因此早就有了音乐方面的积累。
有些事情,受访者可能觉得不值一提,但它们可能正是理解、勾勒受访者完整人生的关键所在。
其次,要深入了解受访者的艺术成就,要善于抓住他们人生的重点及亮点。
采访时要注意受访者的人生经历和他们作品之间的关系。
比如编剧尤文贵老师,他年轻的时候在“龙泉护塔”事件中,为了保护文物,被划成右派被迫搁笔。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22年,他和他的夫人干尽了七十二行,这些经验成了他后来创作源源不断的素材来源,如瓯剧现代戏《七彩梦》。
又如国家一级编剧张思聪老师,他创作的越剧《荆钗记》以及由他发起的“南戏新编系列工程”,是他的重头戏。
他的亮点很多,创造了温州乃至浙江省诸多璀璨耀眼的“第一”:第一部反映温州人生活的故事影片《何处不风流》,第一部在温州拍摄的电视剧《远洋船长和他的妻子》,浙江话剧团上演的第一个改革开放题材的话剧《女老板秘史》,第一部在温州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喂,菲亚特》……他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他既写话剧,又写戏曲,又写影视,而且成绩斐然。
关于成立口述历史档案方案

关于成立口述历史档案方案一、口述历史的征集途径口述史学是发端于海外的一种记录历史的形式,其在人类社会的应用可追溯至上古时代,希腊史家希罗多德(Herodotus)、中国史家司马迁等皆广泛应用口述历史,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中古及近代。
例如,十九世纪法国史学家米什莱(Jules Michelet)在书写《法国革命史》时就援引了大量来自大众的口头证据。
但是到了近现代,口述历史的应用却渐渐衰落。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口述历史在海外一直是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国际著名史学大家唐德刚先生多年坚持口述史,最具影响的就是《胡适口述自传》。
这种体例近些年在国内也处于方兴未艾之势。
一些高校和专业研究部门先后成立口述史学的专门研究机构,一批口述史学之作也相继问世。
但是作为国家记忆工程的一个重要部门的档案部门,对于口述档案的采集 ... 以及整理鉴定都还是一个空白,这不得不说是我们档案工作的一个缺憾。
积极开展口述历史工作和研究,不仅弥补不足,丰富内涵,也能以更具鲜活的史料形式留存记忆和开展国际之间交流。
口述历史何以在2l世纪初的中国变得如此风行?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人们渐渐意识到:当一个世纪过去之后,单凭文献研究20世纪的中国历史,已经颇感局限。
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和搜集20世纪中国历史的资料,难度甚至大于研究19世纪以前的中国历史。
而寻找历史当事人进行口述采访,便成为拓展史学空间,廓清历史谜团的一条可行之路。
此外,口述历史也给了普通老百姓一个讲述和回忆的渠道,如果没有口述历史.许多文化不高的普通老百姓就难以提供他们所见所闻的重要历史情节,一些历史情节只能通过推理和假设来完成。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口述历史在传统的以文字档案写史的主流外,成功开拓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虽然口述记录也有缺陷和不足,如:搜集耗时,受限于口述者记忆的好坏,多少都带有个人观点等等,但口述资料仍不失是一项珍贵的一手资料(其中的偏见与主观正好反映叙述者的历史立场)。
利用口述历史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与方法

利用口述历史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与方法近年来,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历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个概念,几乎同时进入国人的视野,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进步与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之一,理应成为历史学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历史学一个分支的口述历史不仅不能缺位,而且应该发挥其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保护、传承和研究中有所作为。
“口述历史”侧重的也是人的语言叙述。
它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亲历、亲见、亲闻者的访谈,记录采集丰富的、鲜活的、客观的史料。
它与传统史学所习用的文献档案、传记日记、笔记杂考、方志家谱、报刊杂志等等资料相比,有着其独特的学术价值。
另外,由于运用口述史料的悠久传统和口述史学灵活多样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使它很快被多个学科接纳。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作为研究对象还是学科建设,口述历史的介入是其应有之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性需要口述史的抢救性保护。
与一般史学不同的是,口述史主要关注现实性的问题,现当代的历史事件参与者和当事人是口述史的重要载体。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在史存,人无史亡。
口述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抓紧时间抢救那些“活态”史料,或补文献史料之不足,或独辟蹊径自成一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一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财富,它客观地记录了不同民族、种群的杰出智慧和天才创造,是认识这些民族、种群的活化石。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模式、文化形态、文化标准、文化观念不同,导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姿百态、多种多样。
就像生物的多样性是世界存在发展的前提一样,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人类发展兴盛的重要前提和方面。
因此,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有利于促进人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积累的过程。
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深藏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们可以从中更加全面地了解、认识平民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调查规范与要求
一、介入访谈与传承人基础信息
1、引入相关内容,概括本次口述采访的简单成行过程,包括场景、时间、人员
的介绍等。
2、传承人姓名、年龄、职业、特征描述、生存现状及从事该行业简单经历等。
二、采访内容及要求记述内容
1、讲述者的学艺与从业经历,作为传承人的家族、师承及社会关系的描述。
对讲述者的学习与创作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与事件。
2、对讲述者所从事的艺术品类(或民俗)的制作技艺与过程的记述,尤其就是具
有理论价值的口诀与经验的记述与整理,挖掘出所记述的艺术门类的规律性的东西。
3、对讲述者的艺术创作或表演的心路历程、生存(生活)状况及获社会认可(含荣誉与挫折)、感受与体会的记述。
4、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介绍,代表性的作品介绍。
5、对讲述者产生影响的生活与创作相关的习俗与文化事项的记述。
6、对记述者对所述内容以及当前行业、社会的评介与分析、感想。
三、录音要求
录音要求清晰完整的数码文件格式,长度不限。
可以事先整理、合并后再分主题排列。
可用数码录音笔或手机录音。
四、拍摄图片要求
每个传承人拍摄的图片数量(含插图)20——50幅以上。
图片质量要求:清晰的
数码图片,像素在800万以上(或用专业数码单反相机拍摄),放大(至16开大小)后不模糊。
或清晰的反转片、正片。
五、关于图片拍摄范围
图片就是与录音与文本相互呼应的重要内容,对口述内容所涉及的人物、事件、人证(合作人、参与者、目击者)、物证(实物及历史文献记载、老照片等)、传承人作品、使用工具、相关的生活环境、民俗活动、工作照、制作工艺流程、相关的地图、路线图插图等,都可以纳入图片的使用范围。
六、关于文图注释
每张图片都要注明如下要素:
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如图1,图2等)、名称、拍摄者、拍摄地点、图片中的内容——包括人物、反映的内容、拍摄时间等。
对图片反映的内容要尽可能详细描述。
七、拍摄影像资料要求(选作)
采用高精细DV摄像机拍摄的影像资料,内容包括:讲述传承人的学习与创作经历;制作技艺部分,尤其要注重工艺流程的全程拍摄;传承人的代表性作品与对作品的介绍、描述。
要求每位传承人整理出的资料长度不少于30分钟(成品)或60分钟以上(资料)。
资料形式为数码影像,刻成DVD光盘。
八、口述史的采访与整理原则
1、对口述人与记录者的要求:讲述人的叙述要求真实客观。
口述内容包括叙述者的家世、学艺与传承经历、制作技艺与流程、代表性作品及其中的故事内容、
对她(她)的地位与水平的评价等诸多方面。
记录者根据所记述的品类特点,侧重点可以不完全相同,可以夹叙夹议,可以以某个体人物作为记述对象,也可以将相同品类中不同地域与风格的多位艺人的讲述整合起来,融汇一体。
口述史就是形式活泼、充满感性的心灵史。
应该具有“保持第一手资料”亦即“原生态”的价值。
2、关于人物线索
可以采用两种方式:
(A)以一个传承人为采访主线,以其她相关人员为采访副线,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采访线索。
副线的人员可以就是传承人的家庭成员、亲属、同事、朋友、乡亲、有关的专家等(纳入书中的副线采访人也要在前面注明采访时间、地点、受访人姓名、年龄、性别、职业、与主要口述人的关系等。
)
(B)以多个传承人为采访对象的,可以以主题性的不同问题(或提问)贯穿全书,将几个口述人的讲述内容并列记述。
3、关于文本整理(不少于5000字,最好为1至1、5万左右)
讲述者的口述内容,使用小4号宋体字。
(注意:在口述内容展开前,应交代清楚采访的几个要素:包括:采访时间、地点、受访人姓名、年龄、性别、职业、与主要口述人的关系等。
)
可以采用以下2种方式
(A)问答式的记述,采访者提问,口述人回答,一问一答。
整理时融汇为一体,形成完整口述材料。
(B)将提问的问题归结为一个大的方面内容,放在口述内容的前面。
以讲述人的口述内容为主体,不打断口述者的叙述,直到这项内容讲述完毕(这种方式,可以就是
多次采访内容的归纳与综合。
(C)对于讲述人不清晰、不正确或有争议的讲述内容,可以采取记录者注释与校对的方法进行注释说明。
如注1、注2等。
对一些专有名词或俗语、俚语要进行说明与注释。
注释的序号与内容,放在每个文本的最后面。
文中讲述者使用的俗语、术语、方言、俚语、特有的名词(“切口”)等要保持原样,忠实于口述者的原话,但要标注并解释。
注释序号与内容,放在整理的文本的最后面。
(4)关于语言风格:文本的撰写,要采用平实朴素的语言,不华丽,不夸张,不作过分的修饰与主观议论。
以客观的科学的态度进行记述与评价。
对涉及到的制作工艺的描述内容,尽可能地做到量化处理,有具体的数字与计量单位。
对涉及的事件不作具有想象性的推断。
九、手绘插图要求
对于采访中的涉及的一些示意行的内容如地图、工具、内容间的相互联系的表述等,可以采用手绘插图的形式。
要求:手绘准确、清晰、规格明确无误。
十、关于采访中涉及的几个问题
1、关于材料来源与真实性的问题:要求所采访的人员就是事件的亲身
经历者与参与人及目击者。
间接的材料来源要注意区别其真实性,要注意区分就是其亲身经历还就是观察得来的解释。
2、对个人隐私问题的描述:对涉及到口述者隐私的问题,要征求口述者的
意见后决定就是否纳入书中;对涉及到对她人名誉与信誉的问题,尤其就是口述者同行的评价的问题要做到客观、公正,不介入作者个人的恩怨与主观认识。
3、对采访环境的安排问题:尽可能地将采访环境放在自然的、原有的状态,尽量避免采访过程中对口述者的打断与打扰。
4、对传承人叙述中的重要细节,尤其就是制作工艺与表演艺术中的绝活儿以及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对具有发现性的、填补艺术与文化空白作用的内容要尽可能地详细记述。
十一、文本整理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