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生产 第二章笔记 关于符号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1-3节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模型(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2)模型的分类:物体的复制品、事物变化的过程、图片、数学公式、表达式或特定的词(3)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他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或极其微小的事物(太阳系中的行星、细胞的细微结构等)。
符号(1)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2)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化学模型的建立模型可以是实物的模型,也可以是事件的模型,模型能表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的特征。
(1)人们用水分子结构模型来了解水分子的构成:两个氢原子成104.5°角附在氧原子上。
(2)分子聚集成物质 分子的构成(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分子构成的描述:以分子A m B n 为例,1个A m B n 分子由 个A 原子和 个B 原子构成。
如1个H 2分子由 构成;1个O 2分子由 构成; 1个H 2O 分子由 和 构成。
物质的构成⎪⎪⎪⎪⎩⎪⎪⎪⎪⎨⎧⎩⎨⎧⎩⎨⎧离子构成分子的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粒子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小粒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分子构成物质的粒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有的物质是由 直接构成的,如金属、金刚石、石墨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 。
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 粒子。
同种物质的分子, 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 性质不同,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 性质。
(2)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由于 不同,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
如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足球烯(C 60)是由C 60分子构成的。
粒子的大小与质量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空间的生产》摘抄
《空间的生产》摘抄以下是关于《空间的生产》的五个摘抄及赏析:1. “空间是社会的产物。
”这句话是《空间的生产》的核心观点之一,它强调了空间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理实体,而是由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所塑造的。
这意味着空间不仅仅是物质的,还是社会的、文化的和政治的。
这一观点挑战了传统的空间观念,即空间是一个固定的、客观的背景,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动态的、社会建构的过程。
2. “空间的生产是一个历史过程。
”这句话强调了空间的生产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会产生不同的空间形式和空间实践。
例如,城市的发展和演变就是一个空间生产的历史过程,不同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
这一观点提醒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空间,认识到空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3. “空间是权力和反抗的场所。
”这句话指出了空间与权力之间的紧密关系。
空间不仅是权力的体现,也是权力的工具和反抗的场所。
例如,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反映出社会的权力关系,而社会运动和反抗活动也常常在特定的空间中展开。
这一观点提醒我们要关注空间中的权力关系,以及空间如何被用来维护或挑战现有权力结构。
4. “空间的生产是一个政治过程。
”这句话强调了空间的生产与政治之间的联系。
空间的生产往往涉及到资源的分配、权力的博弈和利益的冲突。
政治决策和权力关系会影响空间的生产和分配,而空间的生产和分配也会反过来影响政治权力的分布。
这一观点提醒我们要认识到空间的政治维度,以及空间如何成为政治斗争的场所。
5. “空间的生产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
”这句话指出了空间的生产不再局限于地方或国家的范围,而是受到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联系使得空间的生产和消费跨越了地域界限。
例如,全球化的资本流动和跨国公司的影响导致了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和变化。
这一观点提醒我们要从全球的角度去理解空间的生产,认识到空间的生产和消费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
这些摘抄和赏析展示了《空间的生产》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和思考。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知识点详尽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下册第⼆章知识点详尽版九下第⼆章知识点详尽版第⼀节:种群与⽣物群落⼀.物种:⼀个物种就是⼀群⽣物,它们的形态、结构相似,并能相互交配⽽⽣育⼦孙后代。
⼆.种群:⽣活在⼀定区域内的同种⽣物个体的总和,叫做种群。
1.⼀定空间(⼀个区域):⼩则如⽥地、池塘,⼤则如草原、海洋。
2.同种⽣物(⼀个物种):有⼤⼩、年龄、雌雄,它们都属于同⼀个物种,能相互交配繁育后代。
3.个体的总和(⼀群个体)三.种群特征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1.种群密度不同种群在同⼀环境下种群密度差异很⼤,同⼀种群的种群密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调查⽅法:标志重捕法2.出⽣率与死亡率:决定种群⼤⼩和密度的直接因素⼀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的⽐例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年个体很少3.年龄组成类型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的⽐例适中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少,⽼年个体很多意义: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4.性别⽐例四.种群的数量变化1.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条件:⾷物、空间充裕、⽆敌害等理想条件2.“J”型曲线公式:Nt=N0λt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K值原因:因⽣活条件有限⽽使种内⽃争加剧;以该种群⽣物为⾷的捕⾷者3.“S”型曲线数量的增加特点:不能连续增长,达最⼤值(K值)后停⽌增长,有的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出⽣率与死亡率⽓侯、⾷物4.决定因素捕⾷者、竞争者迁⼊与迁出⼈类的活动5.研究的意义:合理利⽤和保护野⽣⽣物资源;防治害⾍五.⽣物群落1群落概念:在⼀定⾃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物的总和植物的分层:主要与光照有关垂直结构:明显的分层现象2群落结构动物的分层:受植物分层的制约⽔平结构:因地形、光照、湿度不同,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3群落演替:随时间推移,⼀个群落被另⼀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分初级演替和次级演替第⼆节⽣态系统的结构⼀.基本⽹络1.⾮⽣物的物质和能量(必备成分):阳光、热能、空⽓、⽔分、⽆机盐等。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复习知识点详解 常考题型 (1)
第二章复习题型一:辨认模型与符号1、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
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
,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如:交通符号、电学符号、元素符号…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1.图2.表3.计算机图像4.公式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 例1、下列图片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例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模型的是( )A.欧姆定律:R UI B.水分子: C.金属元素钠:Na D.一种原子结构:题型二:原子结构模型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葡萄干面包模型”或“西瓜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2、原子的结构:原子:原子核:(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例1、关于原子及原子结构发现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汤姆森、卢瑟福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B.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例2、如图所示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原子核的体积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C.核外电子在围绕原子核运动D.质子和中子都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例3、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①原子是实心球体;①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A.模型1.模型: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模型方法: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3.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4.水的状态模型:由右侧模型可直接地得出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的水分子也没有变成其他分子。
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B.符号1.定义:代表事物的标记2.意义: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A.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分子的构成1)一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篮球表示氧原子,白球表示氢原子,黑球表示碳原子,棕球表示氮原子,黄球表示硫原子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2.分子构成物质: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如:水的性质是由水分子保持的。
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3.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
例如:金属铝由铝原子构成、铅笔芯内的石墨由碳原子构成等B.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1)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m数量级2)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
氢分子是最轻的分子,其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27图示2.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组成某个分子的原子,肯定比分子更小,如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氢原子比氢分子小。
但并不能说原子一定比分子小,某些原子比某些分子大,如铁原子比氢分子大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A.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2.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荷)1)原子呈电中性,原因是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2)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其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但它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的质量3)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B.揭开原子核的秘密1.原子核的构成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2)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夸克1)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2)夸克还可以再分C.带电的原子——离子1.离子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空间的生产读书笔记
空间的生产读书笔记
《空间的生产》是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的著作,本书集中反映了列斐伏尔对空间问题的研究成果。
列斐伏尔从空间实践出发,提出了社会空间的三元辩证法,即空间实践、空间的表达以及再现的空间。
他认为空间是社会的产物,空间的生产是一个过程,它既包括了物质空间的生产,也包括了精神空间的生产。
书中还探讨了空间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以及空间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列斐伏尔的观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认为,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存在,而是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的产物。
这种观点让我开始思考空间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此外,列斐伏尔还提出了“空间的政治”这一概念,他认为空间是政治和权力的产物,不同的空间分配和使用方式反映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和权力关系。
这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等问题,也让我更加关注社会不平等和权力关系的问题。
《空间的生产》这本书让我对空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开始思考空间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这本书虽然有些理论化,但对于理解社会和空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总结(空)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总结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二、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3、分子是由构成的。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5、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造成的。
6、有些物质直接由构成的,如:单质(如:铁Fe、钠Na)、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7、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也。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8、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汤姆生(发现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提出一个原子模型)——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提出核式结构模型)——波尔(改进原子核式模型,认为电子有稳定轨道)——现代电子云模型9、注:(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带正电),等于质子数。
(2)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4)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不是每个原子核中都有中子,质子和中子相近但不一定相等。
(7)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10、离子:带电的,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叫阴离子。
11、钠在氯气中燃烧(1)现象:剧烈燃烧呈明亮的黄色火焰,并产生白烟,冷却后得到白色固体。
(2)微观: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氯离子,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吸引,构成了氯化钠。
关于《空间的生产》和空间认识范式转换
关于《空间的生产》和空间认识范式转换汪原摘要《空间的生产》一书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勒菲弗一生最重要的著作。
书中亨利·勒菲弗根据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对空间概念进行全新的阐释。
通过主观性的引入,亨利·勒菲弗将精神空间与社会和物质的关联域进行了整合,从而实现了符号学的“文脉化”。
为了弥补传统二元论之间的分歧,亨利·勒菲弗还引入了社会空间、生活空间以及社会实践、空间实践的概念,并利用黑格尔关于“生产”的概念,形成了集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形式抽象以及人对社会空间的感知为一体的一元化的空间理论。
他认为空间是一种社会产品,每一个社会和每一种生产模式都会“生产”出自己的空间。
人们应该关注的是空间的生产过程,而不是空间自身或空间内部的事物。
关键词空间生产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ABSTRACT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book of Henri Lefebvre who was French philosopher and sociologist. In this book,Lefebvre made new explanation to concept of space according to Marxism. Lefebvre's aim was to confront the shortcoming by contextualizing semiology.To bridge the traditional duality between real and mental space,Lefebvre also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social space,the space of social life,of social and spatial practice. He then uses the Hegelian notion of production to arrive at a unitary theory of space. Social space,he argues,is a social product. Every society,and mode of production,produces its own space.It is this production process that should be object of interest,rather than things in space. KEY WORDS production of space,spatial practice,representations of space,representational space亨利·勒菲弗(Henri Lefebvre 1901~1991)是法国最多产、并有着传奇色彩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 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和符号 知识点归纳
(六)表示物质的符号
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 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1)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是微观概念,既论种类,又论个 数
(五)表示元素的符号
1.元素符号:国际上通用的表示元素名称的符号。。 2、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除H、N、 O、F、Cl、Br、I外,其它元素还可表示一种物质。 3.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 (2)元素根据其核电荷数从小到大按原子结构规律排成的周期表叫元素周 期表。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
5、离子:(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失去电子——阳离子 得到电子——阴离子 6、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 合物。
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元素) 稀有元素:性质非常稳定,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元素或物质发生 化学反应,在自然界的含量稀少的元素。
7元素的分布 ①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含意最多的是 铝,其次是铁。 ②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碳和氢。铁、碘、锌等为微 量元素,这些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都应维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过
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 ③海水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氢,含量较高的还有氯元素和 钠元素。
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 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 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 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就像行星环绕 太阳运转一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使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建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下列所出示的代表符号的是,代表模型的是A、地球仪;B、 t;C、ρ;D、细胞模式图;E、地图;F、S=vt;G、W.C;H、 O2★读图:书本P37图2-3液态水与气态水的模型,从中可得:(1)水在状态变化中,水分子其本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2)态水的水分子之间间隔最大;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利用水分子的电解模型回答下列问题:(1)发现一个水分子通电分裂为个氧原子和个氢原子。
个氧原子重新组合变1个氧分子,个氢原子重新组合变成1个氢分子;(2)化学反应从分子这个角度看,是分子为原子,原子再变成其它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3)从微观角度看,可再分,而不可再分,★所以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4)水通电时,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或相同),★所以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当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原子。
)(5)电解水最终变成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质量比为,这是个变化。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2、物质通常由构成,分子由构成,但有些物质也可以由直接构成的,如、、等。
(注:物质也可能由另一种粒子——离子构成,所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大类)3、自然界中分子种类繁多,分子的种类是由和决定的。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经过不同的组合能构成千万种分子。
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分子,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如分子;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种类有、等,这些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不同物质性质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构成物质时原子的不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森读书会的作业
列斐伏尔难读。
这是我第三次挑战。
第一次14年,读了第一章:感受是“(查了词典后)每个字儿都认识。
”;第二次17年,重读第一章,整理笔记,读了第二章的一部分:懂了些道理但没有融入自身体系,很快就忘个干净;现在是第三次,现在读完了第二章:这次建立在对欧洲哲学派系、历史、文学略有些涉猎的基础上,觉得自己终于与作者发生了对话。
除了对中世纪的哲学家和各种希腊罗马埃及的神有些困扰,不会再被书里眼花缭乱的专名和概念亮瞎狗眼,阅读流畅了,自然就容易进入到书中并enjoy。
这次应该可以顺滑通读了。
我觉得之所以难读,是因为列氏的写作有毛病,他不是按照我们习惯的学术论文的方式来写作的。
意识流是法国作家的通病,也有一些哲学著作故意为之,这都能忍。
列氏最不能忍的是概念乱飞,提了新名词又不解释,对读者不管不顾。
这是他70多岁时候的作品,试想一个哲学家、杰出的教授、学术天才超越世人,他晚年把自己的思想一股脑倒进一本书里,极其浓缩地写了400页。
而我们小小一个后进末学,并非天才,与他的年龄差还来不及跨时代地俯瞰他,能看懂才怪。
(有自认为是天才的得罪了,你不必继续看下去。
)
另一个问题是,书已经发表了40多年,尤其是91年英文发表以后,列氏的研究者众。
有些观点是他的原创,但对我来说已不算新鲜,别人又比他语言流畅,难免有些动力不足。
第三个问题是,我感觉列氏是个折衷主义者,他虽然自己批判折衷。
但是好多概念,他前面刚批判完,回头自己又用上了(e.g.texture这个词)。
当然,这个过程无可厚非,他对这些概念进行了修正,然后用修正过的。
对读者来说,在文中一个词的意思就不是前后一致的,如果不仔细,就容易曲解列氏的意思。
我看到的一些似是而非的列氏解读,就有掉进这个坑的。
(所以看二手文献要找准一流学者,列氏研究一流学者都有一打了,二三流就没什么必要看。
有些显然连原著都没看过就来胡扯,这就是不入流。
)
一个小建议。
不要试图按顺序阅读此书,按照topic去理解(你可以一页一页地读,但换个顺序去思考之)。
就拿我刚新鲜读完的第二章来说,我找到列氏反复穿插着阐述的几个概念:产品-作品,部分-整体,reduction-fragmentation,visible-readable-transparency,
things-matter-material,结构-肌理,自然-社会-reality,符号-象征,比喻-转喻-变质(我觉得有时候他应该用synecdoche提喻而不是转喻,但是我也同意他的用法,因为转喻里有meta-词根)时间-共时的-历时的,还有马克思(这个真是让人回到感慨万千的中学时代),肯定还有更多。
这些概念被他揉成一团,互相印证。
要是想一下子把握这个概念大爆炸里的全套知识,你需要一个100多页过目不忘的脑容量(而且还要带搜索重排镜像扭曲功能)。
如果没有,就先通读一遍,再揪住一两对感兴趣的概念再读一遍,放掉其他,或许收获反而会更大些。
其实揪住了一两个概念,其他的也就解了。
还不解的话,反正好书是耐读的,有时间多读几遍无可厚非,每一遍都是更高处再相见。
那么,评论哈森,我就探讨下第二章里对符号-象征这一对概念的一些浅见。
书都没读完,不敢妄言。
何况想要把这事儿理解透了,我觉得还得拿巴特、德里达、克里斯蒂娃垫底,这些我都不懂。
纯当给点我名的两位老师交作业,可能不及格,欢迎拍砖 :-P
当当当当!胡说八道开始~
第二章关于语言与空间的论述集中在XI、XII节,我曾截过些内容到群里(pp.134f和
146f)。
其他概念和内容涉及的话,我会带着说。
但不会超过第二章。
首先,列氏对整个从语言或者话语角度理解空间是持批判态度的(哈森躺枪)。
这个态度是出于对纯理论知识的否定和对实践的强调。
用不太准确但便于理解的方式来说,语言也好,知识也好,都包括好几个层次的作用。
最下面的层次是所指,就是事物本身;然后是象征和符号(统称记号signs,具体差别见克里斯蒂娃)就是以一个记号代替了原物,比如以r-o-s-e这个词替代真正的一朵花,语言开始于这个层次;最后是修辞层面的转喻metonymy和比喻metaphor,尼采认为语言本身就是对物的比喻,而列氏认为比喻和转喻比一般语言更高一个层
次,是以部分代整体(严格讲应该是提喻synecdoche,而不是转喻),或者通过相似性指
代,他们都脱离了一个记号的本义。
虽然这个说法列氏自己也用,但说它不太准确是因为,在空间这个对象上,这些层次全部洞穿、混杂、扁平化在一起。
列氏认为任何语言都处于一个空间中,任何话语都从一个空间发散出来并诉说一个空间,所以想要把空间当做对象,从中抽象出一套记号系统来是不可能的。
但是当下(1974)时髦的研究是ensamble(巴迪欧躺枪)、configurations、textures。
这些
都是在两个较高层次上探讨逻辑、结构问题,而离开了底层现实。
在这个语境中,列氏说话语和思想没什么需要表达的,只表达他们自己,这一批判甚至包括知识本身。
我可以联想到现在的论文八股,如果太强调论文的结构、格式,结果可能就是削足适履,使素材服从于写作需要,使“创作”服从于体制化的格式。
这种论断符合列氏对空间的普遍化定义,空间既是产品,又是生产关系,又是抽象关联,所以空间无处不在,弥漫在三个语言层次的分类之外。
物质空间是空间,人和人、物之间的社会关联是空间,人怎么世俗思考是空间,人怎么抽象地逻辑地使用话语是空间。
只要涉及到与人的互动,都是空间。
经过(社会的)人手摸过、人眼扫过、人脑思考过的东西都是(社会的)空间。
比如,我的书房是空间,我在看列斐伏尔,就进入他的知识空间,我一边看一边写作,就把我的知识空间和他的融合,聊天群是空间,如果你在看我的文字,我们又展开了一个空间。
所以,任何语言都处于一个空间中(中文-中国人的空间,遣词造句的文学空间,理解文字的connotation(比如反讽)的文化空间,知识空间)。
你要是熟知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论,这不难理解。
列氏没有明说,但我认为对语言的剖析的目的是要阐述空间的意义meaning这个更大的问题。
他一直在努力做得一个工作,是将语言学那一套符号和含义的关系转移到非语言的符号、象征的表达上,以便和空间的阅读(各个层次上的)发生关系。
这既包括阅读和书写空间里的东西in space,也包括关于空间的东西about space,还包括空间本身of space。
这个三重结构列氏重复过许多次。
列氏对从语言符号到非语言符号的连接不是为了用符号解释空间,而是要一石二鸟地打击符号,不仅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都包括,集合论,逻辑学,都一起被打击了。
回到城市中来,列氏批判历史中一直存在,而工业时代以来尤胜的空间的符号化。
列氏没用符号化这个词,而是用了visible-readable-transparency这一系列概念。
空间让人一看就明白,比如形式追随功能,比如中产阶级住区的门卫,比如纽约把地分成规则的小方块一块块拍卖。
列氏的第一波批判是,这种可读性让空间一览无余,也是失去了生命。
而在较高的符号层面去研究空间(比如现代主义模数体系,建筑结构计算,空间的比例、尺度、节奏,规划套路,土地价值等等)实际上是在一个符号体系里打转转,它增值,但不生产新的空间。
列氏的第二波批判主要针对资本化,他说这种空间透明性(不是柯林罗的透明性)掩饰的是空间生产的真正目的——权力和资本运作。
举个例子,他说用古希腊柱式来装点证券交易所的门廊,就是一种符号化。
柱式带来了庄严华贵,掩盖了交易所的铜臭味。
再比如,中产阶级住区靠装点facade,用不同的材料和颜色来“个性化”,掩盖的是开发模式的千篇一律和营销技术。
第三波批判,批判的是对空间意义的munipulation。
建筑师总觉得自己得表达点什么,要做出signifying space,这让产出的空间陷入了既定的解释轨道,失去了多样可能。
于是,空间被碎片化了,空间是各种理念碎片拼出来的,也被各种理念碎片地读。
归根结底,列氏想要说,空间的意义不能脱离它的基础层,即社会实践而依然完整。
而就算空间被各种上层符号所遮掩,它的基础仍在暗处延续而无法抹除。
说到这里,我想不必再解释哈森对住区外观和安亭的批判了吧。
他的符号批判没有达到列氏的高度,何况自己还声称是从符号学角度解码中国空间的。
参照列氏的理论,这是自相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