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超微病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压迫和阻塞
肿瘤可以压迫和阻塞周围的器官 和组织,导致相应的症状,如疼
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免疫抑制
肿瘤可以引起免疫抑制,使机体对 肿瘤细胞的清除能力下降,从而加 速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内分泌紊乱
某些肿瘤可以分泌激素或类激素物 质,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相应的 症状,如糖尿病、肥胖症等。
通过激发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反应, 预防或治疗肿瘤。
细胞免疫疗法
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攻击肿瘤, 如CAR-T细胞疗法和TCR-T细胞疗法。
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 术,对肿瘤细胞进行精确的基因
改造。
抑癌基因治疗
将抑癌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抑制 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 肿瘤概述 • 肿瘤的病理学分类 • 肿瘤的病理生理学 • 肿瘤的治疗与预后 • 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01
肿瘤概述
肿瘤的定义与分类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 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 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 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的分类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有助于 早期发现肿瘤,提高治愈率和 生存率。
高危人群筛查
针对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 筛查,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
疫苗接种
接种一些预防性疫苗,如HPV 疫苗、肝炎疫苗等,可降低某
些肿瘤的发生风险。
05
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疫苗
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如CTLA-4和 PD-1,来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肿瘤病理形态ppt(共102张PPT)

肿瘤病理形态ppt(共102张PPT)

肿瘤刺激宿主血管持续生长,为其供应营养的过程-肿瘤血管形成。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由表皮原始上皮芽或基底细胞发生
※多见于老年人面部,如眼睑、颊及鼻翼处
※癌巢主要由浓染的基底样癌细胞构成
※生长缓慢,表面常形成溃疡,并可浸润深层组织,但几乎不发生转移,对放疗敏感(低恶)
未分化的肿瘤不一定有明显的异型性,而 间变的肿瘤细胞则有明显的多形性,异型 性显著。间变性的肿瘤几乎都是高度恶性 的肿瘤
肿瘤的分化
高分化
中分化
低/未分化
肿瘤组织异型性 瘤细胞的排列、层次,腺体大小、形态。
肿瘤细胞异型性
肿瘤细胞异型性
生长速度 良性-慢,恶性-快。
※与肿瘤生长动力学的三个因素有关:
1)瘤细胞倍增时间(doubling time)
2)生长分数(growth fraction)
3)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production and loss)
※取决于瘤细胞

1) 瘤细胞倍增时间
2)生长分数:
(S期+G2期)
3)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
肿瘤是否不断长大及其长大速度决定于 瘤细胞的生成大于丢失的程度。
间变意为返祖,即去分化(dedifferentiation), 也可理解为已分化成熟的细胞倒退分化, 返回原始幼稚状态。
目前认为,恶性肿瘤起源于组织的 (stem cell),是属于未分化细胞,在生长过 程中逐渐分化,形成分化程度不同的同一 肿瘤,而不是由已分化的细胞返回各种不 同程度的去分化状态。
肿瘤病理形态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 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 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 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

肿瘤病理学 PPT精品课件

肿瘤病理学 PPT精品课件
•发生于真皮、皮下、粘膜下或浆膜下等部位瘤、 骨软骨瘤等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二、肿瘤的组织形态
(一)实质(parenchyma) • 实质是肿瘤的主质,由肿瘤细胞组成 • 肿瘤细胞的排列方式与其分化程度及异型程 度有密切关系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一)形状
1. 实体瘤可呈 结节状、圆球形、椭圆形、扁 球形、 长梭形、哑铃状、葫芦状、分叶状、息肉状、蕈 伞状、乳头状、斑块状或溃疡状
2. 生长方式不同 膨胀性生长 边缘整齐或有包膜 浸润性生长 边缘不规则,犬牙交错状、蟹足状 或放射状伸入周围正常组织内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Proteus综合征
• 骨骼异常方面主要包括巨指(趾)症、指 趾侧弯、肢体不对称性生长(偏身肥大, 长骨肥大症)、脊柱侧凸和外生性骨疣
• 软组织异常方面包括脂肪组织异常性分布 • 内脏异常方面包括脾肿大、巨肾 •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包括巨脑症、脑白质异
间质较多时,可形容为促结缔组织增生性 (desmoplastic)或硬化性(sclerosing)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间皮瘤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黑色素瘤 硬化性横纹肌肉瘤
间质较少,如恶性淋巴瘤,乳腺髓样癌
肿瘤的实质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肿瘤的间质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硬化性横纹肌肉瘤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肿瘤病理学诊断PPT课件

肿瘤病理学诊断PPT课件

原则:肿瘤性质、组织来源、发生部位及特殊形态
良性肿瘤一般称为“瘤”
➢部位+组织来源+“瘤” 如:背部脂肪瘤 ➢部位+形态+“瘤” 如:皮肤乳头状瘤 ➢部位+形态+组织来源+“瘤”
如: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交界性肿瘤肿瘤的命名:
定义: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一类肿瘤 命名:在原有良性名称前加“交界性”
恶性肿瘤命名
检查自身:病理检查属于抽样检查(送检/取材/切片)有时 不能代表整个病变(穿刺/镜检组织等),具有片面性
准确病理诊断需要详细病史和临床资料,有时还需结合免疫组 化、超微结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
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需要随访观察。
四、肿瘤分类与命名
1、肿瘤的概念
正常细胞
肿瘤
致瘤因素 克隆性增生
良性肿瘤
分化好、异型性小 无/少 外生性,膨胀性 推挤性 常有包膜,界清 较慢 出血坏死及钙化少见 无/极少 较少
恶性肿瘤
分化差、异型性大 多/病理性核分裂 侵袭性(浸润性) 破坏性 无包膜、界不清 快/短期迅速生长 出血坏死/溃烂常见 常见 较大,甚至危及生命

肿瘤命名
-------肿瘤的分类与命名
三、病理诊断局限性
技术方面:标本固定正确及时;组织处理流程合理;制片质 量达到要求;特染及免疫组化操作规范
人员方面:标本获取(临床医生、病理医生)适当;病理医 生的经验和水平等使得病理诊断有主观性和经验性
疾病自身:疾病是发展变化的,有的疾病只有在一定阶段才 显示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改变,而镜下改变则是静止于某 一时刻的画面,只反映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有局限性。
-------肿瘤的分类及命名

病理学 肿瘤PPT演示课件

病理学 肿瘤PPT演示课件
2
第五章 肿 瘤
◆ 肿瘤的概念
◆ 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 肿瘤的一般形态 瘤发生的分子基础
◆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环境致癌因素
◆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致瘤的内在致癌因素
◆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常见肿瘤的举例
◆ 肿瘤的对机体的影响
3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
肿瘤组织异型性的大小,反应了肿瘤组织的成熟 程度(即分化程度),也是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 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间 变 (anaplasia) 间变性肿瘤 (anaplastic neoplasm)
10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cellular atypia)
1.瘤细胞的多形性
2.细胞核的多形性
3.细胞胞浆的改变
8
第三节 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分化(differentiation)
肿瘤在形态和功能上表现出与某种正常组织的相似 之处,称分化。
分化程度(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指分化相似的程度。
9
异型性(atypia)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或组织结构上,与其发 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异型性。

G0
附:细胞生长动力学在化疗上的意义
M
G1
G2
S18
肿瘤的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
成熟度高,分化好,生长缓慢,若突然 加快要考虑可能发生恶变。
恶性肿瘤
成熟度低,分化差,生长迅速,易发生 出血、坏死等继发改变。
19
(三)肿瘤血管形成
肿瘤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 血管生成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肿瘤是由一个转化细胞不断增生繁衍形成的,即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病理学-肿瘤ppt课件

-
17
-
18
细胞浆相对少; 由于核蛋白体增多而嗜碱性增强; 胞浆内出现脂滴和粘液
-
19
肿瘤异型性的表现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
20
指肿瘤细胞失去正常的排列规律和极性, 与间质的排列紊乱。
-
21
非肿瘤性增生
肿瘤性增生 (异型性)
-
22
注意:
良恶性肿瘤都有异型性, 良性肿瘤异型性小、主要表现为组
8、两个以上成分:畸胎瘤分良、恶性、 癌肉瘤等
-
29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肿瘤命名原则 肿瘤分类 WHO疾病编码 借助免役标记及细胞遗传学分类
-
30
肿瘤的分类
▪ 五大类:上皮组织 间叶组织 淋巴造血组织 神经组织
其他:弥漫性神经内分泌 系统肿瘤
-
31
被覆上皮肿瘤 上皮组织肿瘤
良性:乳头状瘤
鳞状细胞癌 恶性 基底细胞癌
未分化 显著 很高
-
13
肿瘤异型性的表现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
14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肿瘤细胞的多形性 细胞核
细胞浆
-
15
肿瘤细胞形态的多形性
大小不一,形态多样, 多较正常细胞大,有瘤巨细胞, 但也有小细胞。
-
16
细胞核的异型性:
体积增大,大小形状不一,核/浆比增加。 染色质深呈粗颗粒状,常堆在核膜下。 核仁肥大,数目增多。 核分裂像增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
乳头状
囊状
多房性囊状
结节状 结肠管状腺瘤 分叶状脂肪瘤
-
7
包膜
*
-
8

病理学课件PPT 肿瘤

病理学课件PPT 肿瘤
肿瘤
(tumor,neoplasm)
概述
• 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危 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 我国城市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死因第一 位。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之城市人口比 例逐年增高,城镇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环境污 染日益严重,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相当普遍, 恶性肿瘤的危害性还将日益增加。
• 异型性小者,表示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相似,成熟程度高、 分化程度高;
• 异型性大者,表示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大,成熟度低、 分化程度低。
• 区别这种异型性的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 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 良性肿瘤异型性不明显; • 恶性肿瘤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
间变(anaplasia)
• 概念:细胞缺乏分化、未分化。 • 由未分化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也称为间
肿瘤的血管形成
诱导血管的生成能力是恶性肿瘤能 生长、浸润与转移的前提之一。
肿瘤的血管生成
• 肿瘤细胞本身和浸润到肿瘤组织内及其周围 的炎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能产生一类血管 生成因子
• 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新生的毛细血管既为肿瘤的生长提供了营养, 又为肿瘤的转移准备了条件。
肿瘤的演进
病理性核分裂像时,对于诊断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意义。
平 滑 肌 肉 瘤
图注:中等分化型平滑肌肉瘤,瘤细胞呈 梭形或带状,胞浆稀少,核胖梭形,染色 质粗大浓染,核分裂像每10个高倍视野约 10个。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 胞浆的改变
• 胞浆相对较少; • 由于胞浆内核蛋白体增多,胞浆呈嗜碱性; • 因为瘤细胞产生的异常分泌物或代谢产物而
• 瘤细胞核的大小、形状及染色不一致。
• 细胞核的体积增大,胞核与细胞浆的比例增大; • 核大小及形状不一,并可出现巨核、双核、多核或奇异形的

肿瘤(病理学) PPT课件

肿瘤(病理学)  PPT课件

医学
28
③外生性生长—指生长在体表、体腔和自 然管道内面的良、恶性肿瘤。
医学
29

(二)肿瘤的扩散 1.直接蔓延---瘤细胞连续不断的沿着组织 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束衣侵入和破坏临近 正常组织或器官,并继续生长。
医学
30
直接蔓廷
医学
31
2.转移 特点:局部浸润,播散,停留,继续 生长、转移瘤,实质转移、间质不转移。 浸 润 停留 肿 与原发 被带到它处
3.胞浆呈嗜碱性
医学
22
医学
23
三、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白 ①掠夺正常细胞蛋白致恶液(病)质 ②肿瘤相关抗原 3.核酸代谢—DNA、RNA合成代谢增强 4.酶系统改变—酶含量与活性改变 肝癌—碱性磷酸酶增加和AFP(+)骨肉瘤—碱 性磷酸酶增加
医学 24
1.糖代谢—糖酵解为主 2.蛋白质代谢—合成多于分解,合成肿瘤蛋
四、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 1.生长速度 瘤细胞分裂繁殖决定于 分化程度,良性→慢 恶性→快 2.生长方式 ⑴膨胀性 生长缓慢,体积逐渐增大,如膨胀气球,推 挤周围组织 特点: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有完整的 包膜,活动,易切除,术后一般不复发,多 见良性肿瘤。
医学
18
纤维组织
纤维瘤
医学
纤维肉瘤
19
(二)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1.肿瘤细胞的多形性 恶性肿瘤细胞一般比来源 细胞大,且大小不一,形 态各异,有瘤巨细胞。
瘤细胞排列紊乱,层次增多 医学
20
正常核分裂像
医学
21

2.核的多形性 核大、可出现双核、多核、分叶核、巨核、 奇异核、核大小不一,核染色质粗颗粒状、核染 色加深、核膜增厚、核仁增大、数目增多,有病 理性核分裂(如不对称核分裂、三极、四级核分 裂),核浆比例增大接近1:1(正常1:4至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5
总论
一、分泌颗粒 胞质内分泌颗粒种类很多,其表面均有膜包
绕。但颗粒大小、形状,中心结构、数量以及在 细胞内的分布各不相同,具有一定特异性,这对 确定肿瘤细胞的性质和诊断有一定帮助。
-
16
-
17
总论
(一)粘液颗粒 能产生粘液的上皮细胞 的肿瘤,在不同程度上细胞内仍可保持 产生粘液的特点。粘液颗粒或粘液泡的 直径为0.5—1.5u,外有膜包绕,内含 电子密度低或比较低的物质,呈细颗粒 状或细网状。
概述(二)
一般说来,肿瘤的诊断性超微结构观察, 应包括下列内容: (1)细胞间的相互关系。 (2) 细胞外板(外膜)。(3)细胞轮廓。(4)细胞之间的 连接。(5)胞质颗粒。(6)胞质纤维。 (7)胞质空 泡或小泡。(8)细胞器的结构,数量及分布。(9) 细胞核及核仁。(10)间质等。
-
13
概述(三)
-
4
超薄切片的制备方法
(一)取材
为了保持细胞结构的生前状态,组织从 活体取下后应在最短时间内投入固定液,以免 在缺氧状态下,细胞发生改变。一般争取在1 分钟内投入固定液。所取组织应小,如用戊二 醛固定液预固定,组织体积可略大(厚度为 3mm,长宽为1mm左右)。用锇酸固定液固定, 组织体积宜小(1mm)。取组织时刀剪必须锋利, 操作宜轻,避免挤压。
-
7
超薄切片的制备方法
(四)浸泡及包埋 超薄切片样品一般最常用的包埋剂是环氧
树脂。用环氧树脂618作包埋剂(顺丁烯二酸酊作 固化剂)进行包埋时,组织脱水后依次用丙酮与 环氧树脂混合液、纯环氧树脂及包埋液浸泡。
-
8
超薄切片的制备方法
(四)浸泡及包埋
经上述浸泡后再放入胶囊的包埋液中。 配制环氧树脂包埋液是在树脂中加入适量的固 化剂、增塑剂及加速剂。配制中必须注意药品 的纯度。受潮变质的试剂常常使包埋失败,如 聚合不好、组织过软,不均匀和难于切片等。 组织进入胶囊后,在80℃烤箱中放置24小时 或更长,使树脂完全聚合、变硬。
-
5
超薄切片的制备方法
(二)固定
—般用pH值为7.4,2%或3%的戊二醛固定液
作预固定。固定液先置于冰壶或冰箱内,用时再取
出。预先配制好的固定液,时间稍长后pH值可能发
生改变,必须重测,并加以调整。在戊二醛固定液
固定的组织,如不立即包埋,可置于冰箱内(4℃)保
存,但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影响样品的反差。在
。 镜的主要特点及超薄切片技术简要介绍
-
2
电子显微镜类型,透射镜、扫描电镜、 超高压电镜及分析电镜。
一般所称的电镜是指透射电镜,此型电镜 有以下特点:
分辨本领高 ; 分辨本领高是电镜最主要的 特点,所谓分辨本领是指能分辨相邻二点的最小 间距。人的眼睛分辨本领为0.1mm,光学显微 镜为0.2μm,电子显微镜可达2A左右(1微米 =10000A)。
-
10
超薄切片的制备方法
(六)染色
超薄切片的染色是用重金属盐(枸橼酸铅,醋酸铀 等)与细胞内结构结合,加强对电子的散射,提高图象 的反差,不是用染料进行染色。染色有单染与复染两 种,单染只用枸橼酸铅,复染是用醋酸铀与枸橼酸铅。 也可在组织脱水过程中进行铀盐染色,其方法是在70 %丙酮中加入饱和量的醋酸铀,组织在此液中停留4小 时左右再继续脱水。
-
3
超薄切片的制备方法ຫໍສະໝຸດ 电镜在医学及生物学上的应用,多数是用以
观察正常或病理状态的细胞或组织。这些细胞或 组织必须制成适合于电镜观察的样品,其中最常 用的是超薄切片。为了能保持细胞微细结构的生 前状态,在制备样品的各个环节中应尽可能避免 人为的改变,保证观察效果,超薄切片在制备方 法上与石蜡切片有类似之处,也经过取材、固定, 脱水、浸泡、包埋、切片及染色等过程。但超薄 切片在制备上也有其特点,现根据制备过程分别 叙述如下:
-
11
概述(一)
众所周知,大多数肿瘤依靠光学显
微镜,就能够作出肯定的诊断。但也有一 些病例,即便使用特殊染色也很难作出很 明确的诊断。对于这样一些病例,应用电 子显微镜(简称电镜)技术,病理医生就能 够更详细的观察肿瘤细胞的内部结构,及 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阐明肿瘤的组织学 类型及组织发生学。
-
12
临包埋前一日,将组织从戊二醛固定液中取出,用
生理盐水冲洗数次后,放在生理盐水中过夜,次日
用1%的饿酸固定浓(PH7.4)再固定1~ 2小时,时间
不宜再长,否则会使组织变脆,变硬,不易切片。
-
6
超薄切片的制备方法
(三)脱水
在饿酸固定液中固定的组织,先经生理盐 水冲洗二,三次,然后再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 丙酮或酒精脱水。如用丙酮脱水,循序由30、 50、70、90%到纯丙酮。如用酒精脱水,依次 用30、50、70、90%的酒精,然后换成90%丙 酮,再进入纯丙酮。
病理学教研室 周秀田
-
1
发展史
上世纪30年代,电子显微镜已研制成功,直到 50年代初期才逐渐应用到生物及医学科学的各个领 域。50多年来,电镜及电镜样品的制备技术有很大 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在促进分子生物 学、细胞学,组织学、微生物学及病理学发展上起 了很大的作用。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的研究也是其 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肿瘤超微结构除需要有性 能良好、分辨本领高的电子显微镜外,还必须有适 合于电镜观察,质量好的样品。现将透射电子显微
目前透射电镜所能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肾炎类型的鉴别诊断
2、肿瘤的鉴别诊断
①肉瘤和癌的鉴别;②低分化鳞癌与腺癌鉴别; ③黑色素瘤与其他肿瘤鉴别;④内分泌肿瘤; ⑤小圆形细胞肉瘤的鉴别诊断;⑥软组织肿瘤 的鉴别诊断
-
14
总论
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在细胞超微结 构上各有其特点。因此根据电子显微镜观 察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有助于识别肿瘤的 组织类型。其中特别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 与分泌颗粒的结构、数量及分布等情况有 很大的意义。细胞表面结构及细胞相邻关 系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相对来说,核的 结构与肿瘤组织类型的关系较少。
-
9
超薄切片的制备方法
(五)修组织块、光学定位及切片
经聚合后的组织块,脱去胶囊,在有组 织的一端削成锥形小塔,顶面约1mm见方。 用光学或超薄切片机切成厚度为1μ的半薄切 片,放在载玻片上,用美蓝或苏木素—伊红 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确定需要电镜 观察的位置后,将组织进一步削小,用超薄 切片机切成超薄切片,捞在有膜的铜网上。 如切片较大或连续切片,也可用无膜铜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