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滑动与滚动教案 教科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滑动与滚动》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滑动和滚动现象,掌握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问题引导,有助于学生探究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事物的现象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滑动和滚动的概念,他们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探究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滑动和滚动的现象。
2.让学生掌握滑动和滚动的特点和区别。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滑动和滚动的概念及其特点。
2.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滑动和滚动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滑轮、小车、木块等。
2.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实验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滑动和滚动现象,如滑板、轮椅、滚珠笔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向学生解释滑动和滚动的概念,让他们初步了解这两种现象。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滑动和滚动现象。
每组选取一种实验材料,如滑轮、小车、木块等,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彼此的观察和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滑动和滚动的特点和区别。
5.拓展(5分钟)提出一些与滑动和滚动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轮子能滚动?滑动和滚动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对滑动和滚动概念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与滑动和滚动相关的实践作业,如:观察家里的家具是如何移动的,是否使用了滑动或滚动现象。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滑动和滚动的特点和区别。
2024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力与运动》中的第2课《滑动与滚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滑动和滚动的概念,探究滑动与滚动的摩擦力,讨论滑动与滚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理解滑动与滚动的定义,掌握滑动与滚动摩擦力的特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动与滚动的概念,滑动与滚动的摩擦力。
难点:理解滑动与滚动摩擦力的区别,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小车、圆柱体、斜面、测力计、课件。
2. 学具:每组一个滑轮、一个圆柱体、一个测力计、一张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滑动与滚动现象,如滑板、轮滑、自行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2. 新课导入(1)讲解滑动与滚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2)探究滑动与滚动的摩擦力,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并比较两者的摩擦力大小。
3. 例题讲解(1)问题:为什么自行车轮子是圆形的?(2)分析:圆形轮子可以减小摩擦力,使骑行更加轻松。
(3)解答:圆形轮子可以实现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了滑动摩擦,哪些地方使用了滚动摩擦。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滑动与滚动2. 内容:(1)滑动与滚动的定义(2)滑动与滚动的摩擦力(3)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2)为什么自行车轮子是圆形的?2. 答案:(1)生活中,如走路、滑板、拉抽屉等属于滑动摩擦;自行车、轮滑、汽车轮胎等属于滚动摩擦。
(2)自行车轮子是圆形的,因为圆形轮子可以实现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精品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这一章节中,深入学习摩擦力与滚动摩擦概念。
详细内容包括:解摩擦力产生原因,探究滑动与滚动不同,通过实验观察滑动与滚动摩擦力大小差异,以及解如何减小摩擦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摩擦力与滚动摩擦概念,解滑动与滚动区别,知道如何减小摩擦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摩擦力与滚动摩擦概念,滑动与滚动区别。
2. 教学重点:减小摩擦力方法,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摩擦力演示仪,小车,圆柱体,长木板,测力计。
2. 学具:每组一套摩擦力演示仪,小车,圆柱体,长木板,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让学生推动桌上书本,引入摩擦力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摩擦力定义,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关系。
3. 例题讲解:讲解滑动与滚动区别,以及滚动摩擦概念。
4. 实验探究:(1)让学生分组操作摩擦力演示仪,观察滑动与滚动摩擦力大小差异。
(2)讨论减小摩擦力方法,并动手实践。
5. 随堂练习:完成教材P32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滑动与滚动2. 主要内容:(1)摩擦力概念(2)滑动与滚动区别(3)滚动摩擦(4)减小摩擦力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摩擦力概念,并举例说明。
(2)说出滑动与滚动区别,以及滚动摩擦特点。
(3)列举减小摩擦力方法,并解释其原理。
答案:1.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表面间不规则性,产生阻碍相对运动力。
例如,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摩擦力使我们不易滑倒。
2. 滑动是指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直接接触并相对滑动,如推拉门窗;滚动是指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通过滚动方式移动,如车轮在地面上滚动。
教科版《滑动与滚动》优秀公开课教案2
教科版《滑动与滚动》优秀公开课教案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材第四单元《简单机械》中的第2课《滑动与滚动》。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滑动和滚动的定义,探究滑动与滚动的摩擦力,以及滑动与滚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滑动与滚动的概念,掌握滑动与滚动摩擦力的区别,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关注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滑动与滚动摩擦力的区别。
教学重点:掌握滑动与滚动的定义,了解滑动与滚动摩擦力的大小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圆柱体、斜面、测力计、课件、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小车、圆柱体、斜面、测力计、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滑动与滚动现象,如滑板、轮滑、汽车轮胎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小车在斜面上下滑动的现象,讨论滑动摩擦力的特点。
(2)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量小车在斜面上下滑动时的摩擦力。
(3)引导学生观察圆柱体在水平面上滚动的现象,讨论滚动摩擦力的特点。
(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量圆柱体在水平面上滚动时的摩擦力。
4. 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滑动与滚动的应用,并讨论如何减小摩擦力。
5. 课堂小结:强调滑动与滚动的概念,以及摩擦力的大小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滑动与滚动2. 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3. 应用: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滑动与滚动的应用?(2)如何减小摩擦力?2. 答案:(1)如:滑板、轮滑、汽车轮胎等。
(2)通过减小接触面积、使用润滑剂、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方法减小摩擦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了滑动与滚动的概念,以及摩擦力的大小关系。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教案一. 教材分析《滑动与滚动》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滑动和滚动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例,引导学生探索滑动和滚动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物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滑动和滚动的概念,他们可能还没有明确的认知。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滑动和滚动的特点,从而加深他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滑动和滚动的概念,知道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滑动和滚动的概念及其特点。
2.观察和实验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发现滑动和滚动的现象。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滑动和滚动的特点。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滑轮、轮子等。
2.准备实验器材,如木板、小车等。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滑轮、轮子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是如何运动的。
让学生说出他们观察到的运动方式,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滑动和滚动的概念,让他们初步了解这两个概念。
然后,展示一些实例,如滑梯、滑轮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实例中的滑动和滚动现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自己动手操作,探索滑动和滚动的特点。
可以让学生用小车在木板上进行实验,观察小车的运动方式,并记录下来。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滑动和滚动的特点和区别。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滑动和滚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6滑动和滚动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6 滑动和滚动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第46页的“滑动和滚动”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滑动和滚动的定义;探究滑动和滚动对物体移动的影响;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生活中的滑动和滚动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滑动和滚动的概念,能够区分两种运动方式。
2. 了解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能够分析滑动和滚动对物体移动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动和滚动的定义,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
难点:区分两种运动方式,分析滑动和滚动对物体移动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圆柱形物体、平板、斜面、测力计。
2. 学具:小车、圆柱形物体、平板、斜面、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小车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两种运动方式的区别。
2. 例题讲解:(1)什么是滑动?什么是滚动?(2)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是什么?3. 知识讲解:(1)滑动: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相对滑动。
(2)滚动: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相对旋转。
(3)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减小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相对速度,使物体更容易移动。
(1)推开门;(2)拉动抽屉;(3)自行车行驶;(4)轴承转动。
(1)比较小车在平板上滑动和滚动的距离;(2)测量小车在滑动和滚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3)观察圆柱形物体在平板上滑动和滚动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滑动和滚动(1)滑动: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相对滑动(2)滚动: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相对旋转2. 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减小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相对速度,使物体更容易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滑动和滚动现象。
a. 推动家具;b. 自行车行驶;c. 轮子滚动。
2. 答案:(1)生活中的滑动和滚动现象如:滑板、滚铁环、汽车的行驶等。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6 滑动和滚动|教科版
滑动与滚动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四幅图片了解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第二部分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测量物体滑动和滚动的摩擦力。
第三部分制作“滚珠轴承”。
三部分按照生活应用——实验探究——动手实践的步骤,展开对滑动与滚动的研究活动。
教材中提出的(1)“为什么静止的小车要受到一定大小的拉力才能运动起来,为什么运动的小车失去动力自己会慢慢停下来?”(2)“汽车、自行车刹车都是采取阻止车轮转动的方法,为什么车轮停止转动,车子就能很快停下来。
”这两个问题提出的目的旨在说明车轮滚动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受到的摩擦力大。
但第1个问题,学生能想到小车受到一定的拉力时,车轮滚动了,车轮受到的摩擦力变小了。
但对于小车失去动力慢慢停下来却较难理解。
因此第一个问题只是为第二个问题做了铺垫的作用。
在第2个问题中,汽车、自行车刹车就是把车轮的滚动转变为滑动,增大了摩擦力。
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对第二个问题的讨论上。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静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转变为滚动的装置。
(二)过程与方法: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分析比较物体滑动和滚动的摩擦力。
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难点: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四、教学过程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师:请看大屏幕,这两个人在拔河,其中一人在平坦的水泥地上,另一人脚下撒了一层小石子,同学们猜,谁会赢得这场拔河比赛?生:水泥地上的那个人会赢。
师:为什么呢?生:因为另外那个人脚下的小石子会滚动,使不上力。
师:很好,那如果有一个很重很重的物品放在地上我们拉不动,同学们有什么好主意吗?生:在地上撒一些黄豆或小石子,它们会滚动,我们拉起来就简单了。
2024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6滑动和滚动教科版4
2024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6 滑动和滚动教科版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第46课“滑动和滚动”,属于教科版4。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滑动和滚动的概念、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简单机械中的轮轴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滑动和滚动的基本概念,了解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认识轮轴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简单机械原理的关注和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动和滚动的概念,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轮轴原理。
难点:理解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变化,轮轴原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轮子模型、滑块、测力计、斜面、小车、轮轴装置等。
2. 学具:轮子、滑块、小车、测力计、斜面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轮子和滑块,提出问题:“为什么轮子可以滚动,而滑块需要滑动?”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滑动和滚动的区别,介绍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a.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滑动和滚动时摩擦力的变化。
b. 讲解轮轴原理,引导学生了解轮轴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观察滑动和滚动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6. 课堂反馈:检查学生对滑动和滚动、摩擦力、轮轴原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滑动和滚动2. 内容:a. 滑动和滚动的概念b. 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c. 轮轴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滑动和滚动的区别。
b.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原理?c. 设计实验,验证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变化。
2. 答案:a. 滑动是物体在接触面上直接移动,滚动是物体通过旋转实现移动。
b. 例如:自行车、汽车、门把手等。
c. 实验步骤及结论见下:实验名称: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变化实验步骤:1. 准备小车、轮子、滑块、测力计等。
2024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精彩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力的作用》中的第5课《滑动与滚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滑动和滚动的概念;探究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大小;了解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滑动与滚动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
2. 通过实验,感受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大小,了解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动与滚动的概念及其区别,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难点:如何通过实验感受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块、圆柱体、斜面、测力计、粉笔、黑板。
学具:每组一个滑块、一个圆柱体、一个斜面、一个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滑块和圆柱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滑动与滚动的区别。
2. 新课导入(1)讲解滑动与滚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2)提问:如何减小摩擦力?引导学生思考。
3. 例题讲解(1)演示用测力计测量滑块和圆柱体在斜面上的摩擦力。
(2)讲解如何通过实验感受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大小。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滑块和圆柱体在斜面上的摩擦力,并记录数据。
(2)教师点评,强调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6. 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对滑动与滚动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滑动与滚动2. 内容:(1)滑动与滚动的区别(2)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一个人推着一个滑块在水平地面上前进。
(2)一个人推着一个装有轮子的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前进。
2. 答案:(1)摩擦力较大,因为滑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2)摩擦力较小,因为箱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大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滑动与滚动精品教案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6课时滑动与滚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大小,滑动的摩擦力大;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做简单的对比实验;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教学难点】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纸盒、载重物(钩码、小沙袋)、弹簧测力计、胶带、大小瓶盖、玻璃弹子【教学过程】一、导入1、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2、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板书:滑动和滚动3、提问: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要在箱子底下垫几根木头)(因为让木头滚动比滑动省力)二、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1、提问: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2、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3、教师引导:生活中了解滚动比滑动更省力,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呢?4、学生提出测量的方法。
5、设计实验如何测量。
(1)轮子的接触面积相同(2)小车的载重相同(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上6、记录。
指导学生看83页的表格。
7、学生实验,把数据记录在书本表格上。
8、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
9、提问:为什么滚动比滑动省力呢?(滚动可以减少摩擦力)三、制作滚珠轴承1、哪些地方用到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学生非常熟悉的四驱车滚珠轴承)2、介绍滚珠轴承的工作原理。
3、根据课本的提示小组制作滚珠轴承。
四、小结1、讨论:在哪些机械中也用到了滚动摩擦?2、讨论: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动摩擦呢?【教学反思】我在讨论“科学”是什么的环节上分成了三步,由浅入深。
从观察一些图片明白科学是一些发明创造之类的大事情,同时逐渐引导学生注意到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回忆自我是否有过类似于科学家的研究经历。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6滑动和滚动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6 滑动和滚动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第46页“滑动和滚动”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1. 理解摩擦力在物体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2. 探究滑动和滚动对物体移动效率的影响;3. 分析生活中滑动和滚动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摩擦力在物体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并解释滑动和滚动对物体移动效率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求知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在物体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滑动和滚动对物体移动效率的影响。
难点:分析滑动和滚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解释其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小车、圆柱体、平板、斜面等。
2. 学具:直尺、圆规、纸张、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观察到物体的滑动和滚动现象?2. 实践探究:(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个滑轮、一辆小车、一个圆柱体、一个平板和一条斜面。
(2)要求学生分别将小车和圆柱体放在平板上,观察并记录两者的移动情况。
(3)引导学生讨论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以及滑动和滚动对物体移动效率的影响。
3. 例题讲解:(1)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分析滑动和滚动对物体移动效率的影响。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不同物体在滑动和滚动时的摩擦力。
(2)分析生活中的滑动和滚动现象,解释其原理。
(2)强调滑动和滚动对物体移动效率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滑动和滚动2. 内容:摩擦力在物体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滑动和滚动对物体移动效率的影响生活中的滑动和滚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计算给定物体在滑动和滚动时的摩擦力。
2024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6滑动和滚动教科版4
2024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6 滑动和滚动教科版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第46课《滑动和滚动》,教科版4。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滑动和滚动的概念,了解滑动和滚动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学习简单机械——轮轴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滑动和滚动的概念,区分两者之间的异同,并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动和滚动的概念、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难点:理解滑动和滚动的本质区别,以及摩擦力在其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轮轴模型、滑块、小车、斜面、计时器等。
2. 学具:轮轴模型、滑块、小车、斜面、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滑动和滚动现象,如滑板、自行车轮子等,引导学生思考滑动和滚动的区别。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滑动和滚动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异同。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比较滑块和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观察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学生用轮轴模型进行滚动实验,观察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的区别。
4. 例题讲解:讲解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滑动和滚动2. 内容:(1)滑动: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相对滑动。
(2)滚动:物体绕固定轴线旋转。
(3)摩擦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与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滑动和滚动现象,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
(2)摩擦力对物体运动有何影响?请举例说明。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例题讲解,学生对滑动和滚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讲解摩擦力时,部分学生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中的第二课《滑动与滚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滑动和滚动的特点,探究滑动和滚动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掌握简单机械——轮子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描述滑动和滚动现象,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能通过实验探究滑动和滚动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简单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动和滚动的特点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难点: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轮子模型、滑块、小车、斜面、计时器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包括轮子、滑块、小车、斜面、计时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轮子,引导学生思考轮子为什么能转动,进而引入本课内容。
2. 新课:(1)探究滑动与滚动的特点。
a.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滑动和滚动的现象。
(2)探究滑动与滚动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a. 学生分组实验,比较滑动和滚动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
(3)了解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a. 学生思考如何减小摩擦力,提出猜想。
b. 学生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3. 例题讲解:讲解与滑动和滚动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滑动与滚动1.1 滑动的特点1.2 滚动的特点1.3 滑动与滚动的区别与联系2. 滑动与滚动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生活中的滑动和滚动现象。
(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滑动和滚动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列举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答案:1. (1)自行车行驶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为滚动;滑板运动时,滑板与地面的接触为滑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机械与运动》中的第2课《滑动与滚动》。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滑动和滚动的概念,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减小摩擦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滑动和滚动的概念,掌握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
2. 学会通过实验探究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学重点:滑动和滚动的概念,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小车、圆柱体、平板等)、毛巾、木板、测力计等。
学生准备:学习单、实验器材(小车、圆柱体、平板等)、毛巾、木板、测力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滑动的?哪些物体是滚动的?2. 新课导入(1)讲解滑动和滚动的概念。
(2)演示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提出问题:如何减小摩擦力?(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提出拓展问题: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滑动与滚动》2. 内容:(1)滑动和滚动的概念(2)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滑动和滚动的区别。
(2)列举三种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 答案:(1)滑动: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相对滑动;滚动: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相对旋转。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接触面积、用滚动代替滑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滑动和滚动的概念,了解了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以及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6滑动和滚动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6 滑动和滚动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46页,主题为“滑动和滚动”。
详细内容包括:滑动和滚动的定义;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生活中的滑动和滚动现象;简单机械——斜面和轮子的引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滑动和滚动的概念,掌握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了解生活中的滑动和滚动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滑动和滚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动和滚动的概念,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
难点:理解摩擦力在滚动过程中的变化,运用滑动和滚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斜面、轮子、小车、滑板、木块、测力计等。
学具:纸张、铅笔、尺子、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向学生展示斜面和小车,提问:“如何让小车从斜面上下滑?”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与滑动的关系。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观察并讨论。
2. 知识讲解讲解滑动和滚动的定义,强调摩擦力在滑动和滚动中的作用。
分析生活中的滑动和滚动现象,如滑板、自行车、汽车等。
引入简单机械——斜面和轮子,讲解其原理和作用。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一辆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是滑动还是滚动?为什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滑动和滚动现象,并说明摩擦力的作用。
分组汇报,全班交流。
提问:“如何减小摩擦力,让物体更容易滚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滑动和滚动2. 内容:滑动:物体在接触面上相对滑动。
滚动:物体在接触面上旋转前进。
摩擦力:阻碍物体滑动的力,滚动时摩擦力减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滑动和滚动现象,说明摩擦力的作用。
2. 答案提示:如滑板、自行车、汽车等,摩擦力在滚动时减小,使得物体更容易移动。
2024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6 滑动和滚动教科版4
2024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6 滑动和滚动教科版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教材第46课《滑动和滚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滑动和滚动的定义,探究滑动和滚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摩擦力与滚动摩擦的概念;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滑动与滚动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滑动和滚动的基本概念,了解摩擦力与滚动摩擦的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滑动和滚动的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摩擦力与滚动摩擦的理解;实验操作中观察滑动与滚动的差异。
2. 教学重点:掌握滑动和滚动的定义,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摩擦力演示仪、滚动摩擦演示仪、实验小车、圆柱体、长方形木块等。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汽车要有轮子?轮子的运动方式是什么?2. 新课内容:讲解滑动和滚动的定义,阐述摩擦力与滚动摩擦的概念。
3. 实践操作:a. 分组进行摩擦力实验,让学生感受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
b. 学生观察实验小车在不同表面(平面、斜面)的滑动与滚动,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滑动和滚动2. 主要内容:a. 定义:滑动、滚动b. 摩擦力与滚动摩擦c. 滑动与滚动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生活中的一个滑动现象和一个滚动现象。
b.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摩擦力与滚动摩擦的关系。
2. 答案:a. 滑动现象:如擦黑板、拉抽屉等;滚动现象:如车轮、滚筒等。
b. 实验方案:取两个相同质量的物体,一个圆柱体,一个长方形木块,分别在水平面上进行滑动和滚动实验,记录摩擦力大小。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6滑动和滚动教科版4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6 滑动和滚动教科版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第四章《简单机械》中的第6节“滑动和滚动”。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概念;探究滑动和滚动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实验比较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掌握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比较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概念,探究滑动和滚动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难点:通过实验操作,比较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并找出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组、小车、圆柱体、长木板、测力计等。
学具:每组一套滑轮组、小车、圆柱体、长木板、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滑板和旱冰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滑板容易滑动,旱冰鞋容易滚动。
2. 例题讲解:讲解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并比较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
5. 应用拓展: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应用滑动和滚动的实例,讨论其优缺点。
六、板书设计1. 滑动和滚动2. 内容: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概念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生活实例,谈谈滑动和滚动的应用及优缺点。
2. 答案:示例:自行车轮子是圆形的,可以滚动前进,相比滑动,滚动摩擦力小,省力且速度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了滑动和滚动摩擦的概念,以及摩擦力的大小比较。
课后可以让学生继续探究其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如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等。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2024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滑动与滚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简单机械》中的第5课《滑动与滚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滑动与滚动的特点,探究滑动与滚动的摩擦力大小,以及了解轮轴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描述滑动与滚动的特点,说出滑动与滚动摩擦力的大小差异,了解轮轴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动与滚动的特点,摩擦力的大小差异,轮轴的基本原理。
难点: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圆柱体、轮轴模型、测力计等。
2. 学具:每组一辆小车、一个圆柱体、一个轮轴模型、一个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小车,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小车在地面上的运动状态。
提问: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是滑动还是滚动?它们有什么不同?2. 新课导入讲解滑动与滚动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区别。
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是滑动与滚动?3. 例题讲解展示圆柱体在水平面上的滑动与滚动,引导学生观察摩擦力的大小。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滑动与滚动的摩擦力差异。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滑动与滚动的摩擦力。
5. 知识拓展介绍轮轴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了解轮轴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滑动与滚动》2. 内容:滑动与滚动的概念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轮轴的基本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滑动与滚动现象,并分析其摩擦力大小。
画出一个轮轴模型,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2. 答案:生活例子:如滑板、滑冰、轮滑、自行车等。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轮轴模型:轮轴是一个简单机械,由轮和轴组成。
轮轴可以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或反之。
五年级科学上册滑动与滚动教案教科版
滑动和滚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大小,滑动的摩擦力大;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使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滚珠轴承使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做简单的对比实验;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教学难点】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纸盒、载重物(钩码、小沙袋)、弹簧测力计、胶带、大小瓶盖、玻璃弹子【教学过程】一、导入1.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2.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板书:滑动和滚动3.提问: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要在箱子底下垫几根木头)(因为让木头滚动比滑动省力)二、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1.提问: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2.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3.教师引导:生活中了解滚动比滑动更省力,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呢?4.学生提出测量的方法。
5.设计实验如何测量。
(1)轮子的接触面积相同(2)小车的载重相同(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上6.记录。
指导学生看83页的表格。
7.学生实验,把数据记录在书本表格上。
8.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
9.提问:为什么滚动比滑动省力呢?(滚动可以减少摩擦力)三、制作滚珠轴承1.哪些地方用到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学生非常熟悉得四驱车滚珠轴承)2.介绍滚珠轴承的工作原理。
3.根据课本的提示小组制作滚珠轴承。
四、小结1.讨论:在哪些机械中也用到了滚动摩擦?2.讨论: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动摩擦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上册滑动与滚动教案教科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大小,滑动的摩擦力大;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使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滚珠轴承使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做简单的对比实验;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
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教学难点】
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
【教学准备】
实验用小车一辆、纸盒、载重物(钩码、小沙袋)、弹簧测力计、胶带、大小瓶盖、玻璃弹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
2、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板书:滑动和滚动
3、提问: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要在箱子底下垫几根木头)(因为让木头滚动比滑动省力)
二、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
1、提问: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
2、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3、教师引导:生活中了解滚动比滑动更省力,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呢?
4、学生提出测量的方法。
5、设计实验如何测量。
(1)轮子的接触面积相同(2)小车的载重相同(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上
6、记录。
指导学生看83页的表格。
7、学生实验,把数据记录在书本表格上。
8、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
9、提问:为什么滚动比滑动省力呢?(滚动可以减少摩擦力)
三、制作滚珠轴承
1、哪些地方用到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学生非常熟悉得四驱车滚珠轴承)
2、介绍滚珠轴承的工作原理。
3、根据课本的提示小组制作滚珠轴承。
四、小结
1、讨论:在哪些机械中也用到了滚动摩擦?
2、讨论: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动摩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