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中融入情境的引导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中融入情境的引导策略
作者:蔡锦珠,徐琳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刊》 2017年第3期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比较热点的研究话题,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曾做过比较系统
的研究。笔者在基于前人的基础上,针对该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融入情境的引导策略做了些许
探究。
一、指导观察
观察是理解事物的第一个步骤,也是学习写作的第一个步骤。智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源泉
就是观察,它对于我们去理解和探索事物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人们能够有计划地进行听、看、闻、尝、思考等活动,就是一个人观察能力的体现。虽然小学生与生俱来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由于不具备系统的观察方法,因此观察的能力并不是很好。往往不注意事物的特点,过于笼统,不够精细,不能区分出差异。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能够教会学生在不同的角度上去观察
事物,并且是有序的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探索出事物的本质,对写作素材有一个全面
的掌握。在小学情境作文的教学中,学生要能够对情境仔细观察,可以是人、物、或者过程等等。总之,无论观察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点是必须要注意的。
1.有序
为了让认识有条理,在观察的时候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按照观察情境的不同,顺序也有
所不同。比如空间顺序一般按照由远及近,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在写入或者写物的时候,如写人物的外面时,就可以按照从眉毛到眼睛再到鼻子等的顺序。
如进行介绍小动物的作文教学时,老师可以将一只小猫咪带到课堂让学生近距离的观察,
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对小猫咪的外形进行介绍。
耳朵:小小的、尖尖的,竖立起来。
眼睛:大大的、圆圆的,特别明亮,像两盏小绿灯。
胡须:嘴巴两边有六根白色的胡须,非常硬,像钢针一样。
嘴巴:人字形的小嘴巴。
身体:胖乎乎、肉嘟嘟的身体。
四肢:粗短的四肢,行动起来非常敏捷迅速。
尾巴:长长的尾巴像鞭子一样竖在身后。
而在写一个活动过程的时候,则可以按照先怎样、接着怎样、然后怎样、最后怎样的顺序。
2.全面、细致
在观察的时候只有把事物的每个部分都看清楚,才能了解全貌,抓住重点。事物的任何细
微之处都能看出变化来,这样才能注重细节,抓住特点。在实际的演练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方法,从而调动各种感官,多方面了解事物,在脑海中形成鲜明形象,更有利于思考的进行,文章的内容也就充实具体起来。在实际情境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善
于通过图片观察的练习,让学生全方位地观察、认识事物。
3.结合思考
在观察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思维的加入,那么这样的观察是肤浅的,因此这样的观察并不
是真正的观察。在写作的很多时候,并不是无话可写,而是思考的缺乏。因此观察并不是片面
的只是用眼睛去看,而是动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去思考去判断,从而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有
思考的观察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事物,而且可以提高观察水平、锻炼思维能力。
二、激发想象
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和幻想,学生在写作中常常用到的就是前面两种想象。
将客观的事物形象用文字再表现出来,事物的本身是什么样子,就用语言呈现出什么样子,这
就是再造性想象。而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进行的补充、拓展、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形象,就是创造性想象。
1.头脑风暴
所谓头脑风暴是指针对一个特定的题目,一群人进行讨论并且自由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
观点而不需要去考虑对错。在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中使用头脑风暴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去积极地
思考、激发情感体验,从而打开思路,写出好的作品。
2.联想法则
把联想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所谓相似联想,是指联想起
与刺激或者环境相似的经验。所谓对比联想,是指联想起与刺激或者环境完全相反的经验。所
谓接近联想,是指联想起相关的经验。
三、唤醒情感
在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激发情感。学生通过观察对事物已经有了一定
的了解,再通过一定的联想想到自己以往的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事物的认识也就更加地深刻。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创作。要想激发学生动情,
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有情。教师可以先把情境作文中的这种情感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来,再通过情
境转移给学生,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去体验。在
这个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情感进入到角色中去,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情境的认识和学习理论中都有强调参与的重要程度,学生以某种身份参与到构建的情境
中去,跟着情节的发展去深切体会其中的情感,从而构建出自己真实的情境体会。
【参考文献】
【1】冯卫东,王亦晴.整体教学策略系列·情境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魏安红.“情境作文”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实施策略【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