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结构模型方法

合集下载

结构方程模型解读

结构方程模型解读

结构方程模型解读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探究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它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分析方法,但当被正确解读时,它有效地帮助研究者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变量如何影响彼此。

下面,我们将依次阐述如何理解结构方程模型。

一、构建模型:结构方程模型的第一步是构建模型。

这意味着研究者需要选择一个理论框架,并从中选择变量进行分析。

在选择变量时,研究者需要考虑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可能如何相互作用。

一旦选择了变量,研究者就需要确定变量之间的箭头方向,来表示它们之间的重要性和权重。

一般来说,箭头会从自变量指向因变量。

二、拟合模型:一旦成功地构建了模型,研究者需要拟合模型,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在模型中添加数据并运行分析。

在这个步骤中,研究者采集数据,并将它们输入计算机程序中。

该程序将根据构建的模型来分析数据,并根据一些统计指标来计算模型的拟合度。

如果模型与数据的拟合度较高,则说明模型比较准确,反之则说明需要重新考虑模型结构。

三、解读结果:最后,研究者需要解读结果,这是最为挑战性的一步。

结果解释并不简单,因为它们可能包含了许多因素和变量。

因此,研究者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理解,以找出关键的因素和变量之间的关系。

要解读结果,需要查看概览统计数据,包括R²值和残差,以及某些中介变量、潜在变量和多重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些数据将告诉研究者各个变量之间的影响力和关系。

在这里,研究者应该花时间来分析数据,并将其与模型进行对照。

如果模型与数据的拟合度很高,则研究者可以着手对数据中发现的关键变量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总之,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富有成果的统计分析方法。

如果您正确地构建模型,并仔细解读结果数据,就可以从中得到非常好的结论。

SPSS解释结构模型(ISM)——研究系统结构关系情况

SPSS解释结构模型(ISM)——研究系统结构关系情况

SPSS解释结构模型(ISM)——研究系统结构关系情况解释结构模型(ISM)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用于得到要素之间的复杂相互关系和层次。

其思想是先通过调查或者技术手段找出问题的组成要素或影响因素,然后通过矩阵模型分析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得到一个多级递阶结构模型。

比如现在我们要分析旅游社的萧条原因,发现可能跟如下要素有关:疫情影响、价格过高、旅游套餐不合理、导游质量不行、景区质量下滑、气候问题。

使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其进行分析。

1. 矩阵中有哪些要素由研究问题的目标抽象确定,一般希望要素较为精炼,没有冗余重复的要素。

2. 判断要素之间的两两因果关系,如要素1对要素2是否存在影响、要素2对要素1是否存在影响,存在影响则赋值为1。

要素自身的因果关系则无需判断,故对角线的值固定为0。

其中,因果关系的判断可以根据ISM小组讨论结果、或者采用德尔菲方法确定。

邻接矩阵是表示顶点之间相邻关系的矩阵(是有向图的矩阵描述),从行的方向看,如果值为1,则代表行名的元素对列名的元素有影响。

(如图中,第一行第三/五列的值为1,则代表疫情影响对旅游套餐不合理和景区质量下滑有影响。

)分析步骤1.由研究问题的目标抽象确定模型中的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邻接矩阵。

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实际调研,组建ISM小组进行讨论、或者采用德尔菲法等方法进行确定。

2.计算邻接相乘矩阵,再通过不断自乘直至矩阵不再发生变化,得到可达矩阵。

3.通过可达矩阵进行模型的层级分解,最终得到模型的层级情况。

一般认为顶层为系统的最终目标,而下面各层分别为上一层的原因。

4.层次划分完毕后,再通过绘制有向连接图,更直观的表示模型的层次结构。

软件操作Step1:选择解释结构模型(ISM);Step2:增加要素或者减少要素;Step3:输入邻接矩阵的值(注:邻接矩阵的值只能为0/1);Step4:点击【开始分析】进入分析;输出结果分析输出结果1:邻接矩阵上表展示了模型的邻接矩阵,邻接矩阵即为初始输入矩阵。

使用AMOS解释结构方程模型

使用AMOS解释结构方程模型

使用AMOS解释结构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SEM)是一种统计模型,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

它可以用来分析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并评估这些关系的强度和方向。

AMOS是一种流行的结构方程模型软件,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提供了易于使用的界面。

在结构方程模型中,我们通常将变量分为两类:观察变量和潜在变量。

观察变量是直接可测量的变量,而潜在变量是不能直接测量的变量,它们通过观察变量的指标进行测量。

结构方程模型的目标是评估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观察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给出这些关系的显著性。

AMOS的使用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指定模型:在AMOS中,可以使用图形界面直观地指定结构方程模型。

可以使用不同的图形符号表示观察变量、潜在变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此过程中,也可以指定约束、修正指标和错误项等。

2.估计参数:通过最大似然方法或最小二乘法,可以估计模型的参数。

最大似然方法假设数据是从特定的分布中随机抽取的,而最小二乘法假设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参数估计后,可以得到模型的适应度指标,如拟合度、标准化拟合度指标等。

3.模型拟合度:模型拟合度指标可以用来评估模型与数据之间的一致性。

可以使用不同的拟合度指标,如卡方拟合度、比率拟合度、均方根残差等来评估模型的拟合度。

一般来说,拟合度指标的数值越接近1,表示模型与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越好。

4.异常值和不良拟合指标:在AMOS中,也可以检查是否存在异常值和不良拟合指标。

异常值是指不符合模型假设的数据点,而不良拟合指标是指模型与数据之间的不相符点。

5.修改模型:如果模型与数据之间的拟合度不理想,可以修改模型以提高拟合度。

可以尝试添加或删除路径、重新指定变量间的关系、修复测量误差等。

通过AMOS软件,我们可以进行多个结构方程模型的比较、多组模型的比较以及计算不同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和直接效应。

此外,AMOS还提供了可视化工具,如路径图和直观的拟合度统计图,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模型。

dematel的解释结构模型法

dematel的解释结构模型法

dematel的解释结构模型法Dematel的解释结构模型法是一种用于分析因果关系的定量方法,可以用于解决决策问题、评价问题和评估问题等多种问题。

该方法将因素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种类型:正向关系和负向关系。

正向关系指的是随着一个因素的改善,其他因素也会随之改善;负向关系则表示随着一个因素的改善,其他因素则会出现恶化。

Dematel的解释结构模型法可以将这些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为图形,帮助分析者理解因果关系。

Dematel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分析因素的重要性。

在分析因果关系的过程中,可通过问卷、访谈和专家讨论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然后利用图像分析工具对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可视化呈现。

在分析因素的重要性时,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求出各因素的数量关系和特征值,确定因素的重要性。

使用Dematel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量化判断因果关系,在决策和评估问题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而且该方法的模型图形直观、易于理解,有助于分析者更好地理解因果关系并形成决策。

根据Dematel方法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步骤:1.明确问题: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或目标。

2.确定因素:找出与该问题或目标相关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列出来。

3.构建关系图: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绘制成关系图(也叫因果图)。

4.量化因素关系:确定因素之间的正向关系和负向关系。

5.确定因素的重要性:计算每个因素的重要性(也叫中心性)。

6.分析结果和做出决策:分析结果,根据决策需要进行合理决策。

总而言之,Dematel的解释结构模型法是一种将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视化的定量方法,其步骤简单、易于理解,帮助分析者更好地理解因果关系并做出决策。

系统工程ISM课程设计

系统工程ISM课程设计

1.引言1.1 设计目的解释结构模型法是现代系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能够利用系统要素之间已知的零乱关系,用于分析复杂系统要素间关联结构,揭示出系统内部结构。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大学生身边实际问题的分析,掌握运用ISM方法对复杂问题进行建模的过程,提高学生系统分析以及运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强化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

1.2设计的意义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操作过程,使得理论与实践能很好地结合。

与此同时应用一些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使设计者能很好地掌握以前没有掌握的各种知识,并且能在以后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能熟练准确地运用,以便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小组分配任务,使得设计者明确如何准确按时的完成自己的任务,以及单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

1.3设计的内容在明确问题背景的前提下,通过分析问题,找出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原有问题得以优化,达到设计的目的。

同时对用到的方法加以详细的阐述,对方法解决问题时的步骤做以具体的安排。

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状态下,对兰州市的公共交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简称ISM 方法)法对其进行优化更新,找到最优的方案。

1.4设计任务在对实际问题实际调查过程中,明确现有问题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各种方法,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再通过手工或者计算机的编程计算找到最优的方案,使最终的方案在原始方案的基础上得以优化,更进一步的改进原始的方案,从而满足现实的需求,以节省成本,赢取利润.。

此次课程设计是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首先对影响兰州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关键的因素,然后利用此方法解决关键因素引起的关键问题,在通过逐层逐次的分解和分析之后,对兰州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进行优化,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以满足现实生活的需求。

模糊解释结构模型方法

模糊解释结构模型方法

模糊解释结构模型方法
模糊解释结构模型方法(Fuzzy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ling,简称FISM)是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和解释性结构建模的方法,用于分析和理解复杂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FISM的核心思想是将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变量、要素、因素等)通过模糊关系进行连接,并建立一个结构模型来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FISM中,通过专家或相关研究人员的判
断和经验,确定元素之间的关系强度,并将这些关系表示为模糊集合。

模糊集合中的隶属度函数用来描述元素之间的模糊关系,反映了关系的强度和程度。

在建立结构模型时,FISM采用了图论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分
析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起一个包含有向图、边和节点的结构模型。

节点表示系统中的元素,边表示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对结构模型进行分析和解释,可以识别出系统中的主导因素、子系统、关键路径等信息,进而为问题解决和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FISM方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应用于各种复杂
系统的建模与分析,如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等。

它不仅可以提供深入的结构分析和理解,还可以通过模拟和预测,为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指导。

解释结构模型

解释结构模型
ISM属于概念模型,它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模型,应用面十分广泛。从能源问题等国际性问题到地区经济开发、企事业甚至个人范围的问题等,都可应用ISM来建立结构模型,并据此进行系统分析。它特别适用于变量众多、关系复杂且结构不清晰的系统分析,也可用于方案的排序等。
所谓结构模型,就是应用有向连接图来描述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以表示一个作为要素集合体的系统的模型,图3-1所示即为两种不同形式的结构模型。
图3-11 有向连接图
图3-11所示有向连接图的邻接矩阵A可以表示如下:
邻接矩阵有如下特性:
(1)矩阵A的元素全为零的行所对应的节点称为汇点,即只有有向边进入而没有离开该节点。如图3-11中的S1点即为汇点。
(2)矩阵A的元素全为零的列所对应的节点称为源点,即只有有向边离开而没有进入该节点。如图3-11中的节点S4即为源点。
仍以图3-11所示的有向连接图为例,则有
矩阵 描述了节点间经过长度不大于1的通路后的可达程度。接着,设矩阵 = ,也即将 平方,并用布尔代数运算规则(即0+0=0,0+1=1,1+0=1,1+1=1,0 0=0,0 1=0,1 1=1)进行运算后,可得矩阵
矩阵A2描述了各节点间经过长度不大于2的通路后的可达程度。
(4)根据要素明细表构思模型,并建立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
(5)对可达矩阵进行分解后建立结构模型。
(6)根据结构模型建立解释结构模型。
图3-5所示即为ISM工作程序3~6步过程示意图
图3-5 ISM工作程序图
3.2.2图与矩阵分析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为了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常常在纸上用点和线来画出各式各样的示意图。为便于介绍解释结构模型法,首先需要了解图及其矩阵表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解释结构模型

解释结构模型

3.2解释结构模型系统是由许多具有一定功能的要素(如设备、事件、子系统等)所组成的,各要素之间总是存在着相互支持或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

在这些关系中,又可以分为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等。

为此,开发或改造一个系统时,首先要了解系统中各要素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开发或改造系统的任务。

要了解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结构,建立系统的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化技术目前已有许多种方法可供应用,其中尤以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StructuralModeling,简称ISM)最为常用。

3.2.1结构模型概述一、解释结构模型的概念解释结构模型(ISM)是美国华费尔特教授于1973年作为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有关问题的一种方法而开发的。

其特点是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要素),利用人们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帮助,最终将系统构造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

ISM属于概念模型,它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模型,应用面十分广泛。

从能源问题等国际性问题到地区经济开发、企事业甚至个人范围的问题等,都可应用ISM来建立结构模型,并据此进行系统分析。

它特别适用于变量众多、关系复杂且结构不清晰的系统分析,也可用于方案的排序等。

所谓结构模型,就是应用有向连接图来描述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以表示一个作为要素集合体的系统的模型,图3-1所示即为两种不同形式的结构模型。

图3-1两种不同形式的结构模型结构模型一般具有以下基本性质:(1)结构模型是一种几何模型。

结构模型是由节点和有向边构成的图或树图来描述一个系统的结构。

节点用来表示系统的要素,有向边则表示要素间所存在的关系。

这种关系随着系统的不同和所分析问题的不同,可理解为“影响”、“取决于”、“先于”、“需要”、“导致”或其他含义。

(2)结构模型是一种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模型。

结构模型名词解释

结构模型名词解释

结构模型名词解释结构模型是指用来描述系统构建的图形化表示形式,用来描述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交互方式。

它主要是通过建立抽象层次,向技术人员和非技术人员展现系统的组成部分、功能和关系,使得各个构成部分能够协同工作,完成系统的各项任务。

常见的结构模型包括3种:静态模型、动态模型和物理模型。

1. 静态模型静态模型是指描述系统中各项元素之间的静态关系,通常包括数据结构、类结构、对象关系图等等。

数据结构是一种由数据元素以及各个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数据集合,常用来描述系统中各个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和层级结构;类结构用来描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类及其之间的关系;对象关系图则可以更加直观的描述类之间的关系。

静态模型的主要侧重点是描述系统的结构,是一个“静止”的模型,不考虑时间因素和系统的行为,因此它对于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起到着重的指导作用。

2. 动态模型动态模型是用来描述系统中各个元素的状态、状态之间的变迁以及与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常用的动态模型包括状态机图、活动图、时序图等等。

状态机图用来反映一个系统中各个对象所处的不同状态以及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活动图用来描述业务流程或者工作流程,可以清晰的展现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互动过程;时序图则是描述系统中各个对象之间的操作顺序,从而明确各个对象之间的联系和交互。

动态模型的主要目的是描述系统的行为,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主要用于分析和解决系统瓶颈、性能问题等。

3. 物理模型物理模型主要强调系统的物理结构,包括机器部署、网络拓扑、存储设备、数据传输等等。

通过物理模型,可以对系统的整体架构进行描述和分析,从而帮助开发者更好地设计和优化整个系统。

物理模型主要用于优化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也可以用于对系统进行容灾设计和部署规划,确保系统具有高可用性。

综上所述,结构模型是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建模,可以确保系统的高效执行和适应技术变化的能力,同时能够减少开发周期和维护成本。

解释结构模型法的工作程序

解释结构模型法的工作程序

解释结构模型法的工作程序结构模型法(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是一种常用于软件系统开发的工作程序。

它通过建立软件系统的结构模型,来帮助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设计系统架构。

下面将详细介绍结构模型法的工作程序。

首先,结构模型法的工作程序开始于需求分析阶段。

在这个阶段,开发人员与项目相关方一起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要求、用户需求以及其他相关的约束条件。

他们会进行系统的功能分解,将系统划分为各个子系统或模块,并确定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

这些信息将为接下来的模型构建提供基础。

接下来,开发人员需要绘制系统的结构模型。

他们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如UML(统一建模语言)等,来绘制系统的静态结构。

结构模型包括系统的组成部分、不同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接口定义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通过这些模型,开发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模块之间的交互方式。

然后,开发人员需要对结构模型进行验证和调整。

他们会与项目相关方一起审查模型,确保系统的结构模型符合需求和设计的要求。

如果发现问题或需求变更,他们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直到获得满意的结构模型。

在结构模型完成后,开发人员可以开始进行系统的详细设计。

他们可以根据结构模型,进一步细化每个模块的功能和接口设计。

同时,他们还可以对系统的行为进行建模,以便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工作流程和交互细节。

最后,开发人员可以根据结构模型进行系统的编码和实施工作。

他们可以根据模型中定义的接口和功能要求,编写相应的代码,并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确保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结构模型法的工作程序包括需求分析、结构模型绘制、验证和调整、详细设计以及编码和实施。

通过这一工作程序,开发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设计软件系统的结构,从而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质量。

解释结构模型

解释结构模型
确定为该系统的输出端。例如,上述矩阵A中,对应S5行全部为0,要 素S5可确定为系统的输出端。 ⒌ 计算AK,如果A 矩阵元素中出现 aij=1,则表明从系统要素Si出发,经 过k条边可达到系统要素Sj。这时我们说系统要素Si与Sj之间存在长度 为k的通道。
四、可达矩阵
如果一个矩阵,仅其对角线元素为1,其他 元素均为0,这样的矩阵称为单位矩阵,用I表示。 根据布尔矩阵运算法则,可以证明:
解释结构模型法应用的步骤
一、 ISM方法的基本步骤
ISM方法的作用是把任意包含许多离散的,无序的静态的系统,利用系统 要素之间已知的、但凌乱的的关系, 揭示出系统的内部结构。其基本方法是 先用图形和矩阵描述各种已知的关系,在 矩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运算、推导 来解释系统结构的特点。其基本步骤如下:
(1)建立系统要素关系表 (2)根据系统要素关系表,作出相应的有向图形,并建
※应了解解释结构模型的基本概念,明确有向图、邻接 矩阵和可达矩阵的含义,掌握解释结构模型法应用的 步骤,熟练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分析解决教育技术研 究中的具体问题。
解释结构模型法应用(教育技术)
主要内容
解释结构模型法 的基本概念
解释结构模型法应 用步骤
案例-网络化学习 与传统学习 的差异分析
系统结构的有向图示法 有向图的矩阵描述 邻接矩阵的性质 可达矩阵
• 可达性矩阵M是用矩阵形式反映有向图各顶点之间通 过一定路径可以到达的程度,它通过以下计算求得: 将相邻矩阵A加上单位矩阵I(矩阵中除主对角线上元 素为1外,其余元素皆为零的矩阵),然后用布尔代数 规则 (0+0=0,0+1=1,1+1=1;0×0=0,0×1=0,1×1=1)进行 乘方运算,直到两个相邻幂次方的矩阵相等为止。

解释结构模型ISM

解释结构模型ISM

解释结构模型ISM结构模型ISM(Integrated Structural Model)是一种用于描述和分析系统结构的综合性建模方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研究和设计复杂系统(如企业、组织或机构)的结构与运作方式。

本文将解释ISM的概念和特点,并介绍ISM的基本建模过程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1.ISM的概念和特点:ISM的基本概念是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为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可以是物理的、信息的、决策的,或者是其他特定功能领域的,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达成系统的整体目标。

ISM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综合性:ISM可以处理包括物质、信息和能量在内的多种系统要素,实现对系统整体的综合分析。

2)层次性:ISM将系统分解为多个层次的子系统,并通过层次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

3)关联性:ISM注重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从而能够揭示系统整体的行为特征。

4)动态性:ISM能够反映系统的动态演化,捕捉系统结构及其变化的过程。

2.ISM的基本建模过程:ISM的建模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目标: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定义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成的目标。

2)定义系统边界:界定系统的范围和边界,确定系统所包含的组成部分和相互关系。

3)分析系统结构:对系统进行分解,确定系统的层次结构,识别子系统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5)分析系统性能:分析系统的性能和行为,评估系统的结构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并分析系统各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

6)优化系统结构:通过调整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和信息流,优化系统的结构,以实现更好的性能。

3.ISM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ISM具有很高的实用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系统的建模和分析,包括企业管理、组织设计、项目管理等。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1)综合分析:ISM能够将系统的各个要素、层次和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全面理解系统的运作机制。

2)结构优化:通过ISM建模,可以发现不同层次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通过调整系统结构实现性能的优化。

ISM(解释结构模型)

ISM(解释结构模型)
师设计CAI课件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CAI课件通过计算机向学生显示教学内容,并对 学生提问,学生根据计算机的提问作出反应回答。这样一类CAI活动过程,我们可以用
图-1表示。
T
M
S
教师
计算机多媒体
学生
图1 CAI系统结构模型
二、有向图的矩阵描述
对于一个有向图,我们可以用一个m×m方形矩阵来表示。m为系统要素的个数。 矩阵的每一行和每一列对应图中一个节点(系统要素)。规定,要素Si 对Sj 有影响时, 矩阵元素aij为1,要素Si对Sj无影响时,矩阵元素aij为0。即
第一节 解释结构模型法的基本概念
定义:
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ling Method,简称 ISM方法)ISM方法是现代系统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在揭示系 统结构,尤其是分析教学资源内容结构和进行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研究、教 学过程模式的探索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它也是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一 种专门研究方法。
一、系统结构的有向图示法
有向图形——是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情况的一种模型 化描述方法。它由节点和边两部分组成
节点——利用一个圆圈代表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圆圈 标有该要素的符号;
边——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要素之间的影响。箭 头代表影响的方向。
例1: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其过程可以简单表示为:教
① → ④ → ②;① → ③ → ⑤;③ → ④ → ⑤;④ → ③ → ⑤
计算出矩阵 A3 得到:
0 0 0 0 1 0 0 0 0 0 A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A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解释结构模型方法

解释结构模型方法

0 0 0 0 1
0 0 0 0 0
矩阵表示
结构模型作为对系统进行描述的形式,处在数学模型 形式和逻辑分析形式之间。因此,可用于处理无论是 宏观的还是微观的,定性的还是定量的,抽象的还是 具体的有关问题。
《系统工程导论》 第5页
3.1 引言
结构模型化技术 结构模型化技术是指建立结构模型的方法论。 几种描述
《系统工程导论》 第12页
3.2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5)关联树 在节点上带有加权值 W,而在边上有关 联值 r 的树称作关联树。
W=0.3 r=0.4 r=0.6 r=0.5
W=0.7 r=0.5
w=0.3×0.4 w=0.3×0.6 w=0.7×0.5 w=0.7×0.5 =0.35 =0.35 =0.12 =0.18
第三章 解释结构模型方法
§3.1 引言 §3.2 解释性结构建模(Interpretive Structure Modeling, ISM) §3.3 应用举例
《系统工程导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页
3.1 引言
背景 系统由要素构成,要素之间存在逻辑关系 (支持,包含,制约等等) 要了解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需要建 立系统的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 定义:应用有向连接图来描述系统各要素 间的关系,以表示一个作为要素集合体的 系统的模型。
《系统工程导论》
第2页
3.1 引言
两种结构模型
S1 S2 S3 S4 S2 有向图 S4 S5 S1 S3 树图
S5
S6
S7
《系统工程导论》
第3页
3.1 引言
结构模型的基本性质 结构模型是一种几何模型。结构模型是由 节点和有向边构成的图或树图来描述一个 系统的结构。

解释结构模型方法

解释结构模型方法

. 《系统工程导论》
第5 5页
3.1 引言
❖ 结构模型化技术 ▪ 结构模型化技术是指建立结构模型的方法论。 ▪ 几种描述
John Warfield(1974):结构模型法是“在仔细定义的 模型中,使用图形和文字来描述一个复杂事件(系统 或研究领域)的结构的一种方法论。”
Mick Mclean & P. Shephed (1976):结构模型“着重 于一个模型组成部分的选择和清楚地表示出各组成部 分间的相互作用。”
❖ 结构模型 ▪ 定义:应用有向连接图来描述系统各要素 间的关系,以表示一个作为要素集合体的 系统的模型。
. 《系统工程导论》
第2 2页
❖ 两种结构模型
S1
S2
S3 S4
有向图 S5
3.1 引言
S1
S2
S3
树图 S4 S5 S6 S7
. 《系统工程导论》
第3 3页
3.1 引言
❖ 结构模型的基本性质 ▪ 结构模型是一种几何模型。结构模型是由 节点和有向边构成的图或树图来描述一个 系统的结构。
1.2.1
1.2.2
A对B有贡献(有传递性)
. 《系统工程导论》
目标 1.2.3
第2020页
3.2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例2:制定人口控制综合策略模型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很多,经专家小组讨论,确定以下 因素:
(1)社会保障 (2)老年服务(3)生育欲望 (4)平均寿命(5)医疗保健水平 (6)生育能力 (7)计划生育政策(8)社会思想习惯 (9)营养水平(10)污染(11)国民收入 (12)出生率(13)死亡率(14)总人口
例1:建立系统工程问题的目标体系 和基本目的有关的具体目标可能很多

解释结构模型法

解释结构模型法

实验者(S1) 实验者(S2) 实验者(S3) 干扰因素 (S4)
实验反应 (S5)
实验者 S1
○控制变量 ○排除干扰 ○测量反应
实验对象 S2
○作出反应
实验因素 S3 干扰因素 S4
○刺激对象 ○干扰对象
实验反应 S5
S1 S4
S3
S2
S5
S1 S2 S3 S4 S5
图12-2有向图
s1 0 0 1 1 1
根据要素关系表建立邻接矩阵A:
11
a12
a13
表12-3 可达集合与先行集合及其交集表
A a 素为0,表示子系统(B)对子系统(A)没有影响。 21
a22
a23
a31 a32 a33
根据式(1)则用矩阵表示为:
T MS
T 0 1 0 A M 0 0 1
S 0 1 0
上述这种与有向图形对应的,并用1和0表现元素的矩阵称为邻接矩阵
i
j
右上角子对矩于阵II图表示1子中系,统(mA=)3对即子可系统构(成B)一的个影响3;×3的方形矩阵,表示为:
矩阵与图一一对应,有向图形确定,邻接矩阵也就唯一确
为了对可达矩阵进行区域分解,我们先把可达集合与先行集合及其交集列统(A)对子系统(B)的影响;
计算出矩阵 A3 得到:
0 0 0 0 1
0
0
0
0
0
A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A 4 0 0 0 0 0
0
0
0
0
0

dematel的解释结构模型法

dematel的解释结构模型法

dematel的解释结构模型法
Dematel的解释结构模型法是一种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的问题。

该方法主要通过构建一个结构模型来分析问题,然后使用Dematel算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估,最终得出结论和建议。

Dematel的解释结构模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构建结构模型。

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因素,并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它们对问题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第二步,使用Dematel算法进行分析。

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对结构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

Dematel算法主要是通过计算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影响程度来进行分析的。

第三步,得出结论和建议。

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根据Dematel算法的结果,得出结论和建议。

这些结论和建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Dematel的解释结构模型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的问题,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评估和管理各种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Dematel的解释结构模型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决策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以达到最佳的决策效果。

3.2.2 解释结构模型法的建模方法_系统工程:原理与实务_[共4页]

3.2.2 解释结构模型法的建模方法_系统工程:原理与实务_[共4页]

52 系统
工程

原理
与实务
尔特教授于1973年作为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有关问题的一种方法而开发的。

其特点是通过提取系统的构成要素,借助有向图等工具处理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最后进行文字解释说明,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最终将系统构造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

3.2.1 解释结构模型法的工作程序 实施ISM 技术,首先搜集和整理问题的构成要素,分析要素间存在的二元关系(如因果关系),实现以上模型的具体化,然后根据要素间关系的传递性,通过邻接矩阵的计算或逻辑判定,得到可达矩阵,最后对可达矩阵进行分解、压缩处理,得到反映系统结构的骨架矩阵,并绘制系统的多级递阶有向图。

此外,还需将得到的解释结构模型与已有的对系统的认识进行比较,通过反馈、比较、
修正、学习,最终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构分析结果。

ISM 的工作程序如图3-4所示。

图3-4 ISM 的工作程序
3.2.2 解释结构模型法的建模方法
系统的解释结构模型的建立以可达矩阵为基础,依次进行区域划分、级位划分、骨架矩阵提取和多级递阶有向图绘制四个过程。

1.区域划分
将系统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没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子系统。

这种划分对于很多的系统来说,可以把系统分成若干子系统来研究,特别是在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时,这种划分会带来许多方便。

为此,首先需要对可达矩阵划分为与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点——系统要素, 有向边——要素之间的关系 “关系”可以是“影响”、“取决于”、“先 于”、“需要”、“导致”等
▪ 结构模型是一种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模型。
a 《系统工程导论》
第4 4页
3.1 引言
❖ 结构模型的基本性质
▪ 结构模型还可以用矩阵形式来描述。
S1 S 2 S3 S 4 S5
S1
S2
S3 S4
可以将有向连接图表示为:
a 《系统工程导论》
第1010页
3.2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1)有向连接图
S2
G {S,E}
S{Si i1,2,3,4,5}
E{[S1,S2],[S1,S4],[S2,S3],...,[S5,S3]}
S1
S3
S5
S2
S4
(2)回路
▪ 在有向连接图的两个节点之 S1
S3
Dennis Cearlock (1977):结构模型强调“确定变量之 间是否有联结以及其连接的相对重要性,而不是建立 严格的数学关系以及精确地确定其系数。”
a 《系统工程导论》
第6 6页
3.1 引言
❖ 结构模型化技术
问题发掘技术
脚本法 专家调查法
发想法 集团启发法
结 构 技模 术型 化
结构决定技术
可以把模糊不清的思想、看法转化为直观 的具有良好结构关系的模型。
a 《系统工程导论》
第9 9页
3.2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 图的基本概念 ▪ 瑞士数学家欧拉(Eular)于1736年发表 首篇图论方面的论文。 ▪ 图论已被广泛应用于运筹学、管理科学、 系统工程等领域。
(1)有向连接图 ▪ 指由若干节点和有向边联接而成的图象。 ▪ 节点的集合是S,有向边的集合为E,则
a 《系统工程导论》
第1414页
3.2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 图的矩阵表示法
(1)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
S1
S2
S3 S5 S6
S4
S1 S2 S3 S4 S5 S6
S1 0 0 0 0 0 0
S
2
0
01
0
0
0
A
[ aij ]66
S3 S4
1
0
1 0
0 1
0 0
0 1
第三章 解释结构模型方法
§3.1 引言 §3.2 解释性结构建模(Interpretive Structure Modeling, ISM) §3.3 应用举例
a 《系统工程导论》
第1 1页
3.1 引言
❖背景 ▪ 系统由要素构成,要素之间存在逻辑关系 (支持,包含,制约等等) ▪ 要了解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需要建 立系统的结构模型
a 《系统工程导论》
第1212页
3.2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5)关联树 ▪ 在节点上带有加权值 W,而在边上有关
联值 r 的树称作关联树。
W=0.3
W=0.7
r=0.4 r=0.6
r=0.5 r=0.5
w=0.3×0.4 w=0.3×0.6 w=0.7×0.5 w=0.7×0.5
=0.12
=0.18
S5
间的边多于一条时,则该两
节点的边构成回路。
a 《系统工程导论》
S4
第1111页
3.2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3)环
▪ 某节点的有向边
直接与该节点相
连接,则构成环。 S1
S3
S5
S4
(4)树
▪ 当图中只有一个源点(指只有有向边输出而无输入 的节点)或只有一个汇点(指只有有向边输入而无 输出的节点)的图,称为树。树中两相邻节点间只 有一条通路与之相连,不允许有回路或环存在。
有向图 S5
S1 0 0 0 0 0
S
2
0
0
1
0
0
பைடு நூலகம்
S 3 1 1 0 0 0
S
4
1
0
0
0
0
S 5 0 0 1 1 0
矩阵表示
▪ 结构模型作为对系统进行描述的形式,处在数学模型 形式和逻辑分析形式之间。因此,可用于处理无论是 宏观的还是微观的,定性的还是定量的,抽象的还是 具体的有关问题。
a 《系统工程导论》
第8 8页
3.2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3.2.1 ISM概述
❖ ISM方法 ▪ ISM是美国John Warfield教授于1973年开 发的 ▪ 主要功能: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
▪ 特点:把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要 素),利用人们的实践经验和知识,以及计 算机的帮助,最终将系统构造成一个多级 递阶的结构模型。
0
1
S
5
1
0
0
0
0
0
S 6 1 0 0 0 0 0
a 《系统工程导论》
第1515页
3.2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 邻接矩阵的特性
▪ 矩阵 A 的元素全为零的行所对应的节点称为汇点, 即只有有向边进入而没有离开该节点。如S1。
静态 结构化技术
动态 结构化技术
关联树法 解释结构模型(ISM)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 系统开发计划程序
工作设计 交叉影响分析 凯恩模型仿真 快速仿真模型 系统动力学
a 《系统工程导论》
第7 7页
3.2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1. 解释结构模型法概述 2. ISM解决的问题及问题定义 3. 有向图的矩阵表示 4. 有向图的可达矩阵 5. 基于可达矩阵对变量做层次划分 6. 分块确定骨架图
=0.35
=0.35
a 《系统工程导论》
第1313页
3.2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 图的矩阵表示法
(1)邻接矩阵(adjacency matrix)
这是图的基本的矩阵表示,它用来描述图中各节点 两两之间的关系。邻接矩阵 A 的元素aij 定义为:
aij
1 0
SiRSj SiRSj
R 表示 Si 与Sj 有关系 R 表示 Si 与Sj 没有关系
a 《系统工程导论》
第5 5页
3.1 引言
❖ 结构模型化技术
▪ 结构模型化技术是指建立结构模型的方法论。
▪ 几种描述
John Warfield(1974):结构模型法是“在仔细定义的 模型中,使用图形和文字来描述一个复杂事件(系统 或研究领域)的结构的一种方法论。”
Mick Mclean & P. Shephed (1976):结构模型“着重 于一个模型组成部分的选择和清楚地表示出各组成部 分间的相互作用。”
❖ 结构模型 ▪ 定义:应用有向连接图来描述系统各要素 间的关系,以表示一个作为要素集合体的 系统的模型。
a 《系统工程导论》
第2 2页
❖ 两种结构模型
S1
S2
S3 S4
有向图 S5
3.1 引言
S1
S2
S3
树图 S4 S5 S6 S7
a 《系统工程导论》
第3 3页
3.1 引言
❖ 结构模型的基本性质 ▪ 结构模型是一种几何模型。结构模型是由 节点和有向边构成的图或树图来描述一个 系统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