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师职称考试理论部分试题及答案
2023上中学教师资格证科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3上中学教师资格证科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4027b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6.png)
2023上中学教师资格证科学知识与能力
真题及答案
本文档提供2023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科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以下是一些真题示例及其答案:
真题一
题目:请简要介绍DNA的结构。
答案:D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每个核苷酸由一个含磷的糖分子(脱氧核糖)和一个氮碱基组成。
DNA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这两条链通过氢键相连。
其中,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之间有两个氢键,鸟嘌呤(G)与胞嘧啶(C)之间有三个氢键。
真题二
题目: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请简要描述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答案: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数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温度、浓度、反应物质量、催化剂等。
其中,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较大的反应物质量会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
请注意,以上只是部分真题示例及其答案,真实考试的题目可能会有所不同。
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参考教材和模拟试题,全面准备。
2020年教师资格《初中科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教师资格《初中科学》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7b91e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5.png)
2020 年教师资格《初中科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0 题,每题4 分,共计40 分)1.某学生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如图所示安装了电路,接通电源后,发现两灯均不亮,她将电压表连接在 ad 、bd 两端,发现电压表示数为3 V。
故电路故障的原因为 ( )。
A.AB 两端短路B.AB 两端断路C.BC 两端断路B.BC 两端短路2.石墨、金刚石、足球烯是我们常见的碳单质,其结构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是混合晶体B.金刚石、足球烯是原子晶体C.金刚石、石墨、足球烯是同分异构体D.足球烯的 C 原子是 SP3 杂化3.材料题——中国天眼FAST ,500 镜,望远镜是属于( )。
A.光学望远镜B.射电望远镜C.红外望远镜D.X 射线望远镜4.某学生去献血,需要先进行血液检测。
医生将他的血液滴在了 A 血型和 B 血液的血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了凝集情况,则该学生的血型是 ( )。
A 血型凝集B 血型凝集A.A 型B.B 型C.O 型D.AB 型5.下列能产生雷电雨和暴雨的天气是 ( )。
(选项缺)6.有两个摆, A 摆是 M 克,然后 B 是 3M 克。
把 A 放于某一个高点静止下落, AB 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则( )。
A.第一次碰撞和第二次碰撞的高度相同B.第一次碰撞的瞬间, A 、B 动量不想等C.碰撞后, A 、B 能达到的最大摆角相同D.第一次碰撞后, A 获得的速度比 B 大7.随着科技的发展,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污染物越来越多。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小明设计了如下装置,利用活性炭来消耗碳氮氧化物。
(管道图)C+x mol NOX=CO2+N2 △H= -b kJ/mol如何提高氮氧化物的转化率( )。
A.增大管内温度B.增大管进口的宽度C.增大管的长度D.增大排气速度8.略。
9.一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然后问的是艾滋病病毒和人体内的这个免疫细胞,它的一个浓度的一个变化含量浓度的一个变化如何 ( )。
科学老师试题及答案
![科学老师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d89b6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e.png)
科学老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的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细胞核D. 细胞膜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进行呼吸C. 能进行光合作用D. 能排出废物答案:C3. 地球的大气层中,臭氧层主要的作用是:A. 反射紫外线B. 吸收红外线C. 反射可见光D. 吸收紫外线答案:D4.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A. 煤B. 天然气C. 石油D. 太阳能答案:D5.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遗传物质?A. 蛋白质B. 脂肪C. 核酸D. 糖类答案:C7.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A. 固体、液体、气体B. 固体、液体、等离子体C. 固体、气体、等离子体D. 液体、气体、等离子体答案:A8. 以下哪种力是万有引力?A. 磁力B. 电力C. 重力D. 摩擦力答案:C9. 人体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细胞核D. 细胞膜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A. 碳B. 氧C. 钠D. 氮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
答案: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 人体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的____中。
答案:细胞核3.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和____。
答案:氧气、葡萄糖4.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____和____。
答案:地幔、地核5. 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包括皮肤和黏膜、____和____。
答案: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免疫细胞6.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____。
答案:反作用力7. 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____。
答案:质量8. 地球的大气层中,____层主要负责吸收紫外线。
答案:臭氧层9. 人体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中。
科学教师专业理论知识考试试题
![科学教师专业理论知识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b338e2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40.png)
科学教师专业理论知识考试注意: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
2.试卷共10页,34题,不要漏页,漏题。
3.可能用到的相关数据:〔1〕g=10N/kg〔2〕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Na-23 Cl-35.5 S-32 Fe-56学科专业知识局部〔共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例如金刚石与石墨是同素异形体,红磷与白磷也是同素异形体。
某同学查阅有关资料得知:铁有δ-Fe、γ-Fe、α-Fe三种同素异形体。
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能发生以下转化:,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δ-Fe、γ-Fe、α-Fe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B、δ-Fe、γ-Fe、α-Fe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C、δ-Fe、γ-Fe、α-Fe属于同种物质D、δ-Fe、γ-Fe、α-Fe三种铁单质的性质都一样2.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
那么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A.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3.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在日光下数小时后,摘下一个叶片,用碘试法测定叶内的淀粉,然后将含有丰富淀粉的这株天竺葵作如下处理:〔1〕用蘸有乙醚的棉花缠绕在一叶柄上,外包塑料薄膜,再用线系牢。
〔2〕选取另一个生长情况与位置大体一样的叶片作为对照,用蘸有自来水的棉花对其叶柄作同样处理。
〔3〕将上述植株暗处理2天后,用碘液去检验叶片中淀粉含量。
结果:用乙醚处理叶柄的叶片淀粉含量高;而对照叶片淀粉消失。
这个实验证明了〔〕A.叶内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是通过叶柄韧皮部向下运输的B.叶内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是通过叶柄木质部向下运输的C.叶内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是通过叶柄韧皮部向上运输的D.叶内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是通过叶柄木质部向上运输的4.目前,一种用于摧毁人造卫星或空间站的激光武器正在研制中。
精品推荐初中科学教师职称考试理论部分试题及答案
![精品推荐初中科学教师职称考试理论部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039eb4804d2b160a4ec013.png)
精品推荐历年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试卷第一部分(30分)1、(15分)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1) 请指出科学素养包含哪几个方面。
答:①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②科学知识和技能③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2)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是科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方面,请简述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①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②尊重科学原理,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对迷信。
③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并能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
2、(15分)《科学》是一门综合课程,课程内容的“整合”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1) 简述本课程内容“整合”的特点和途径是什么。
答:科学课程整合的特点有两点:一是试图超越学科的界限,保留带有结构性的基本内容,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3分)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过程、方法与能力进行结合与渗透,并力求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3分)对科学课程内容的整合则从统一的科学概念与原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探究活动等途径进行。
(3分)(2)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统一的概念和原理,它们反映了自然界内在的统一性,请你简述在《科学》课程中这些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有哪些?并选择其中的一个概念或原理在自然科学中各方面的体现作一简单阐述。
答:如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信息、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平衡守恒等(3分)如“平衡”这个概念在生物学方面有“生态平衡”、人体中的“水份平衡”、“酸碱平衡”等,物理学中的“力的平衡”,化学中的“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等(3分)举其它概念或原理只要言之有理参照给分)第二部分(30分)3、请举例简述两种在自然科学教学中设置问题情景的方法和原则(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做该题,申报中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不做该题。
教师职称理论试题及答案
![教师职称理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d0c84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8.png)
教师职称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师职称评定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基本条件?A. 教育背景B. 教学经验C. 教学成果D. 个人爱好2. 教师职称评定的流程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申请、审核、评定、公示B. 申请、面试、评定、公示C. 申请、审核、面试、公示D. 申请、审核、评定、面试3. 教师职称评定中,教学成果的比重通常占多少?A. 20%B. 30%C. 40%D. 50%4. 教师职称评定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学成果的范畴?A. 学术论文B. 教学奖项C. 学生评价D. 个人兴趣5. 教师职称评定中,教学经验的评估主要依据哪些方面?A. 教龄B. 教学方法C. 教学效果D. 所有选项6. 教师职称评定中,学术论文的发表通常需要在哪些期刊上?A. 国家级期刊B. 省级期刊C. 校级期刊D. 所有选项7. 教师职称评定中,以下哪项不是评定标准?A. 教学态度B. 教学能力C. 教学创新D. 个人财富8. 教师职称评定中,教学创新的评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教学方法的创新B. 教学内容的创新C. 教学手段的创新D. 所有选项9. 教师职称评定中,学生评价的比重通常占多少?A. 10%B. 20%C. 30%D. 40%10. 教师职称评定中,以下哪项不是评定结果的公示方式?A. 校内公示B. 网上公示C. 个人通知D. 公开会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教师职称评定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评定结果?A. 教学经验B. 教学成果C. 学术论文D. 个人关系12. 教师职称评定中,学术论文的发表通常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发表在正规期刊上B. 论文质量高C. 论文数量多D. 论文与教学相关13. 教师职称评定中,教学经验的评估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教龄B. 教学方法C. 教学效果D. 教学创新14. 教师职称评定中,教学成果的评估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学术论文B. 教学奖项C. 学生评价D. 教学创新15. 教师职称评定中,以下哪些行为可能被视为不正当行为?A. 伪造学术论文B. 篡改教学成果C. 利用关系影响评定结果D. 正常申请评定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教师职称评定的目的和意义。
2017年公开招聘《初中科学》教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年公开招聘《初中科学》教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d732b7a5e9856a5712607d.png)
2017年公开招聘《初中科学》教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2017年公开招聘初中科学教师考试一、教育教学理论(30分)1.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总目标是▲ 。
它包包含哪几个方面。
(5分)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2.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5分)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教育意义;(10分)前苏联的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教育意义: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所以,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4.简述科学课程相比分科课程的独特作用?(10分)要点: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根据统一的科学概念、原理和各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建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总体安排,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关注和分析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获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初中科学学科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初中科学学科](https://img.taocdn.com/s3/m/b03e862a0740be1e650e9a6d.png)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初中科学学科一、单项选择题(10)1、……2017年1月1日是农历腊月初四(4分)正确答案:A.2、……用音叉按图1(甲)做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实验(4分)正确答案:A.声波在水中波长较大,b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3、……在一片有毒的海葵丛中(4分)正确答案:A.偏利共生4、……地球物理学家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4分)正确答案:C.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不连续性5、……短周期元素X、Y、Z、W、R (4分)正确答案:C.T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6、……图2位某学生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4分) 正确答案:A.流过R的电流与R两端的电压成正比7、……图3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4分)正确答案:C.图中C处的地形为鞍部8、……X、Y、Z、为三种哺乳动物(4分)正确答案:B.X比Z更适应寒冷环境9、……有机化合物的说话正确的是(4分)正确答案:B.等质量的乙烷、乙醇、甲醛分别充分燃烧,所耗用氧气的量依次减少10、……在科学研究中,常寻找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4分)正确答案:A.若甲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碳元素流动的关系,I,II,III可分别代表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二、简答题(2)11、……某初中科学教科书在“汽化与液化”一节中设计了……应用实验探究方法进行科学教学正确答案:在科学课中,运用探究发现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进行实验探究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步骤教学:①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提出问题也是科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在“蒸发”一节中,可以从生活中的蒸发快慢的例子的比较,引入课题,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②猜想和假设。
猜想和假设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猜想和假设,比如“蒸发”一节,可引导学生讨论蒸发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无关系,和空气流通有无关系。
教师评职称考试科学答案
![教师评职称考试科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0a192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d.png)
教师评职称考试科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是什么?A. 观察和实验B. 假设和推理C. 数据分析D. 理论构建答案:A2.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提出问题B. 制定计划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答案:D3. 科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个人经验B. 权威意见C. 观察和实验D. 传统习俗答案:C4. 科学理论的哪个特点使其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理论?A. 可证伪性B. 可验证性C. 可重复性D. 可预测性答案:A5. 科学方法中,哪个步骤是用于验证假设的?A. 观察B. 实验C. 推理D. 建模答案:B6. 科学探究中,哪个环节是用于解释观察结果的?A. 假设B. 推理C. 预测D. 结论答案:B7. 科学方法论中,哪个原则强调了对实验结果的客观性?A. 可重复性原则B. 可证伪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系统性原则答案:C8. 科学探究中,哪个步骤是用于形成对现象的初步理解的?A. 提出问题B. 制定计划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答案:A9. 科学方法论中,哪个原则要求实验结果必须能够被其他研究者重复?A. 可重复性原则B. 可证伪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系统性原则答案:A10. 科学知识的发展通常遵循哪种模式?A. 线性模式B. 循环模式C. 螺旋模式D. 随机模式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11. 科学探究中,以下哪些步骤是必要的?A. 提出问题B. 制定计划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E. 交流结果答案:ABCDE12. 科学方法论中,以下哪些原则是重要的?A. 可重复性原则B. 可证伪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系统性原则E. 创新性原则答案:ABCD13. 科学知识的特点包括哪些?A. 客观性B. 系统性C. 可验证性D. 可预测性E. 可证伪性答案:ABCDE14.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A. 问题B. 假设C. 证据D. 推理E. 结论答案:ABCDE15. 科学方法中,以下哪些是用于形成科学理论的?A. 观察B. 实验C. 推理D. 建模E. 预测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满分5分)16. 科学方法论只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
科学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科学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bba55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9.png)
科学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能量储存D.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是遗传物质DNA的基本组成单位?A. 蛋白质B. 氨基酸C. 核苷酸D. 核酸答案:C3.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热层D. 散逸层答案:D4.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总是相等的B. 总是相反的C. 总是同向的D. 总是同向且相等答案:D5. 以下哪个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钙B. 铁C. 钠D. 钾答案:B6.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会:A. 增加一倍B. 减少一半C. 保持不变D. 随机变化答案:C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化石燃料?A. 煤B. 天然气C. 石油D. 太阳能答案:D8.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质量会: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变为零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 植物B. 动物C. 细菌D. 真菌答案:C10.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2. 人体骨骼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
答案:颅骨和躯干骨3.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地幔,地核4. 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反应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葡萄糖,氧气5. 人体中的DNA分子呈________结构。
答案:双螺旋6.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__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7.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
答案:248. 人体中主要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科学教师评职称考试试题
![科学教师评职称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fb3ae9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9.png)
科学教师评职称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什么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A. 光解水B. 光合磷酸化C. 光呼吸D. 光合作用酶的激活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A. 温度B. 土壤C. 植物D. 水分3.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储存能量B. 合成蛋白质C. 储存遗传信息D. 细胞内物质的运输4. 以下哪个选项是遗传物质DNA的基本组成单位?A. 氨基酸B. 核苷酸C. 脂肪酸D. 葡萄糖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基因突变?A. 基因重组C. 基因插入D. 基因倒位6. 以下哪种物质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A. 蛋白质B. 核酸C. 糖类D. 脂质7. 以下哪种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 物种灭绝B. 物种适应环境C. 物种进化D. 物种退化8.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细胞分化D. 细胞凋亡9. 以下哪种细胞器主要负责能量转换?A. 核糖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线粒体10.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可以用于疾病治疗?A. 基因编辑B. 基因克隆D. 基因表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膜上的_________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
2. 人体中,_________是最大的淋巴器官,主要负责免疫反应。
3. 基因工程中,_________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关键步骤。
4. 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_是能量流动的起点。
5. 人体中,_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_________。
7. 酶的催化作用依赖于其_________结构。
8. 细胞周期中,_________期是细胞生长和DNA复制的阶段。
9. 光合作用的产物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10.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和蛋白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并解释其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初中科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初中科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2392978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7.png)
初中科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选择题:
以下哪个选项是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描述?
A. 能量可以在封闭系统中被创造或消灭。
B.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会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
C. 能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
D. 能量转换过程中,总量总是减少。
在初中科学课程中,以下哪个实验可以用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A. 牛顿摆实验
B. 马德堡半球实验
C. 浮力实验
D. 伽利略斜面实验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光合作用只在晚上进行。
B.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
D. 光合作用是动物体内的主要能量来源。
解答题:
请简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实验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请分析在初中科学课程中,为什么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并给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2021年下半年国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答案——初中科学
![2021年下半年国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答案——初中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b629745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64.png)
2021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初中科学(科目代码: 31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如图1所示、光具架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有光源、凸透镜、不透明的光屏、三者共轴,光源发出“F"字样的光。
若将凸透镜上半部分挡住,调节凸透镜、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该像的字样为( )。
1. 【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将凸透镜上半部分挡住,下半部分仍能够折射发光,可见这时只影响像的亮暗,不影响像的性质,在凸透镜成像时,像与物上下左右是相反的。
故本题选D 。
2.图2是某生态**碳循环示盘图,图中甲~戊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箭头表示“ 碳流”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有4条食物链B.戊在食物链中最高为第三营养级C.碳在甲和丙之间以碳酸盐的形式流动D.丁和戊的“碳流” 经过乙后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向丙2. 【答案】 B 戊在食物链中最高为第三营养级【解析】本题考察食物链和碳循环。
图中甲为生产者,乙、丁、戊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A.一共有3条食物链分别为:甲-丁-成-乙,甲-乙,甲-戍乙,说法错误。
B.戊在食物链中最高为第三营养级,说法正确。
C.碳在甲和丙之间以工氧化碳的形式流动,说法错误。
D.丁和戊的‘碳流”经过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向丙,不需要经过乙,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
3.2009年为国际天文年,其主题曲《巨人的肩膀(Shouldersof Giants) 中的- -段歌词的大意为:那是1609年的夏天,当*用他的望远镜碰遥望星空时,*** 了月亮上的环形山,还看到银河繁星万万千千,发现了木星旁边有四颗卫星...,这里的“*"所说的科学家是( )A.牛顿B.第谷C.伽利略D.开普勒3. 【答案】 C 伽利略【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学史。
伽利略做好了他的望远镜,向天对准焦点,故本题选C 。
ABCD4.图3为地球大气***垂直分市图。
初中科学招教试题及答案
![初中科学招教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79e06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f.png)
初中科学招教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部分2.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质B. 线粒体C. 叶绿体D. 核糖体3. 人体中,负责运输氧气的蛋白质是:A. 血红蛋白B. 肌红蛋白C. 胰岛素D. 甲状腺素4.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A. 纤维素B. 蛋白质C. 脂质D. 木质素5. 地球的大气层中,臭氧层主要作用是:A. 吸收紫外线B. 调节气候C. 产生氧气D. 储存水分6.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生物的应激性?A. 植物的向光性B. 动物的趋光性C. 植物的向水性D. 植物的向地性7. 人体中,负责消化脂肪的酶是:A. 唾液淀粉酶B. 胰蛋白酶C. 脂肪酶D. 乳糖酶8. 以下哪种元素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锌C. 钙D. 碘9. 根据遗传学原理,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B.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C. DNA是基因的组成部分D. 基因是DNA的组成部分10.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呼吸的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C. 葡萄糖D. 能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和______。
2. 人体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和______。
3. 人体中,负责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______。
4.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和______。
5.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______。
6. 人体中,负责合成糖原的器官是______。
7. 细胞核内含有______,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8. 人体中,负责合成脂肪的器官是______。
9. 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是遗传物质复制和分配的关键时期。
10. 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初中科学教师职称考试理论部分试题及答案
![初中科学教师职称考试理论部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0abe9343323968001c929b.png)
(4)探究活动的指导与开放程度可以不同,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根据多种因素来把握指导与开放的程度。这些因素包括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学内容的性质、学生的特点和资源的情况等。随着学习的进展,应使开放的程度逐渐提高。
(5)探究活动应当强调学生的直接体验,但获取证据的方式是多样的。
答:(1)将证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释。
(2)能注意和预想不一致的体建议
(4)了解科学探究需要运用科学原理、模型和理论
第二部分(30分)
1、请选择下列的一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自然科学第三册第三章中《光的折射》
(3)评价的依据应是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三个领域,内容标准提出的科学知识要求;
(4)技能的评价目标包括观察技能、实验技能和查阅信息资料技能等方面。
(5)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评价要尽量融合在科学探究过程的情景中。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自然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请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做该题,申报中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不做该题。)
(3)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应重视科学课程本身所蕴含的德育要素,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教育,与其他课程及各教育环节一起,共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奠定基础。
(4)教师应根据《标准》能动地发挥作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第二部分(30分)
3、请选择下列的一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初中科学考编试题及答案
![初中科学考编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27679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1.png)
初中科学考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用于表示什么单位?A. 时间B. 速度C. 距离D. 质量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B. 非生物C. 环境D. 人类活动答案:D3.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48小时C. 1年D. 365天答案:A4.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晶体?A. 食盐B. 糖C. 玻璃D. 冰5.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6. 以下哪种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钙B. 铁C. 钠D. 钾答案:B7. 以下哪个选项是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石油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酸?A. 醋酸B. 盐酸C. 氢氧化钠D. 硫酸答案:C9. 以下哪种力不是基本力?B. 电磁力C. 强力D. 摩擦力答案:D10.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化石燃料?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风能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大气层由外向内依次是散逸层、_、平流层、对流层和电离层。
答案:中间层2. 植物通过_过程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答案:光合作用3.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
答案:氧4. 电流的单位是_。
答案:安培5.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_、地核。
答案:地幔6.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_。
答案:气态7. 地球的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_产生的。
答案:液态外核8. 化学反应中,原子不会改变的是_。
答案:核9. 声音的传播需要_。
答案:介质10. 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主要部位是_。
答案:根毛区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答案: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四个主要过程。
太阳辐射导致水体蒸发,形成水蒸气上升到大气中,遇冷凝结成云,随后以雨、雪等形式降水回到地面或海洋,地表水通过河流、地下水等途径再次回到海洋,完成水循环。
科学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科学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b25c9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8.png)
科学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的光能主要来自:A. 红外线B. 紫外线C. 可见光D. 微波答案:C2. 以下哪个元素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锌C. 碘D. 铅答案:D3. 地球的大气层中,能够吸收紫外线的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臭氧层答案:D4.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晶体?A. 食盐C. 玻璃D. 冰答案:C5. 以下哪种物质的导电性最好?A. 橡胶B. 塑料C. 铜D. 陶瓷答案:C6.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非金属单质?A. 氧气B. 铁C. 硫磺D. 汞答案:A7. 以下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液态?A. 氮气B. 氧气C. 水银D. 氦气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的熔点最高?B. 银C. 钨D. 铅答案:C9. 以下哪种物质是半导体材料?A. 硅B. 铜C. 铁D. 铝答案:A10. 以下哪种物质是良好的绝缘体?A. 玻璃B. 橡胶C. 石墨D. 银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小时,公转周期是______年。
答案:24,112.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______和______。
答案:水,无机盐13. 光年是天文学上用来表示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14. 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______态。
答案:气15.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17. 描述一下什么是温室效应,并简述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答案: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散发的热量,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精品推荐初中科学教师职称考试理论部分试题及答案
![精品推荐初中科学教师职称考试理论部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be46c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0.png)
精品推荐初中科学教师职称考试理论部分试题及答案1、(15分)科学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请简述科学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答:科学课程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尝试新的方法,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3分)2)请列举一些科学课程中可以进行的实践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哪些实践能力?答:例如设计实验、观察自然现象、制作模型等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实践能力。
(3分)2、(15分)科学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
1)请简述科学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答:科学课程通过生动的实验、故事、影像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3分)2)请列举一些科学课程中可以进行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哪些价值观?答:例如参观科技馆、科技展览、科普讲座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对迷信的价值观。
(3分)3、在自然科学教学中,有多种方法可以设置问题情景,其中包括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创设问题情景、利用日常观念和科学观念的矛盾创设问题情景,以及设置开放性问题创设问题情景等。
而在设置问题情景时,需要遵循一些主要原则,包括适度性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诱发性原则(诱发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冲突)以及探究性原则(学生能对问题进行可操作的探究和衍生出新的问题)。
4、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但在进行评价时,需要共同注意一些问题和原则。
其中包括评价方法的客观性、有效性和公正性,需要避免主观性和歧视性;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评价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评价应该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促进学生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自然科学第六册第四章中《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中的“非条件反射和本能、高级神经活动”
2、(1)《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突出科学探究”,请简述在科学探究的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提倡用自制教具和低成本实验进行探究活动。
(2)注意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开发并鼓励学生参与开发各种层次的、以小型为主的探究性课题。
(5)《科学》第一册中《物质的溶解性》 略
4、《科学》新课程标准中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提出了评价建议,请你简述对学生“科学知识和技能”评价中的注重点、目标和依据。
答:对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1)要注重评价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与应用,而不是单纯记忆;
(2)要注重评价学生从整体上对科学的认识以及对统一科学概念的领会,而不是仅停留在各学科的具体知识上。
(3)评价的依据应是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三个领域,内容标准提出的科学知识要求;
(4)技能的评价目标包括观察技能、实验技能和查阅信息资料技能等方面。
(5)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评价要尽量融合在科学探究过程的情景中。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自然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请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做该题,申报中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不做该题。)
最新推荐历年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试卷
第一部分(30分)
1、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请简述在《科学》课程的教育中应如何体现“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
答:(1)应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答:(1)将证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释。
(2)能注意和预想不一致的现象,并作出简单的解释
(3)能提出改进工作方法的具体建议
(4)了解科学探究需要运用科学原理、模型和理论
第二部分(30分)
1、请选择下列的一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自然科学第三册第三章中《光的折射》
(2)、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便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学生的需要。
(4)、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在学习资源的分配上对待每一个学生应该是公平的。
(5)、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
(3)探究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的活动,无论何种形式,关键是要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和基本特征。
(4)探究活动的指导与开放程度可以不同,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根据多种因素来把握指导与开放的程度。这些因素包括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学内容的性质、学生的特点和资源的情况等。随着学习的进展,应使开放的程度逐渐提高。
(5)探究活动应当强调学生的直接体验,但获取证据的方式是多样的。
2、科学课程是建立在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基础上的,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是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请简要阐述科学课程的本质。
答:(1)、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科学知识是全人类,特别是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结果
(2)、科学可以转化为技术,变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
(三)要各种感觉器官和脑并用在实验观察中,要提倡各种感觉器官和脑并用,即把观察和思维紧密结合起来
第一部分(30分)
1、面向全体学生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请简述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应如何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
答:(1)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6)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教学中,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以形成优化的教学模式。
(2)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一个“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的环节,请写出这个环节的教学达成目标
答:(1)能使用基本仪器进行安全操作;(2)能从多种信息源中选择有关信息; (3)能进行一系列观察、比较和测量;(4)会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5)理解实验对科学探究的作用。
答:一、培养学生观察兴趣,明确观察的重要性;二、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三、指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观察计划;四、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
(一)要实事求是,观察力的生命在于真实,实事求是是观察的基础,又是观察的重要品质和方法,也是未来科学工作者的基本态度。
(二)要认真、细致,深入、细致是观察能力重要品质之一,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和要求。
(3)、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不断发展和进步,它不是绝对真理,只能在一定条件与范围内适用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4)、可验证性是科学与伪科学的重要区别之一。科学强调和尊重经验事实对科学理论的检验。
(5)、科学活动应当促进社会的进步,并将受到科学道德 和社会一般道德的双重约束。
3、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一个“检验与评价”的环节,请写出这个环节的教学达成目标
第二部分(30分)
3、请选择下列的一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自然科学第四册第二章中《一氧化碳》(2)自然科学第三册第三章中《光的折射》(3)自然科学第六册第四章中《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中的“非条件反射和本能、高级神经活动”(4)《科学》第二册第二章中《牛顿第一定律》
(3)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应重视科学课程本身所蕴含的德育要素,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教育,与其他课程及各教育环节一起,共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奠定基础。
(4)教师应根据《标准》能动地发挥作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