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b2b96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c.png)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2. 让学生掌握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自然界中植物蒸腾作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
2. 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1. 蒸腾作用过程中水分的运输和转化。
2. 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图文并茂的PPT,直观地展示蒸腾作用的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增强学生对蒸腾作用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绿色植物样本或图片。
3. 实验器材:透明塑料袋、尺子、笔记本等。
4. 教学视频或动画资料。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绿色植物,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它们是如何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各个部分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蒸腾作用的概念。
二、讲解蒸腾作用(15分钟)1. 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绿色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叶片,叶片中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形成水循环的过程。
2. 讲解蒸腾作用的过程:水分从根部吸收,经过茎、叶柄、叶片,最终蒸发到空气中。
3. 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参与水循环、为植物提供向上的动力、增加大气湿度、降低气温等。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绿色植物,观察并讨论该植物的蒸腾作用现象。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演示实验(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进行一次课堂演示实验,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提醒注意事项。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提问:同学们还能想到哪些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蒸腾作用。
生物蒸腾作用教案
![生物蒸腾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ab434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5.png)
生物蒸腾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兴趣和能力。
3.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观察分析、表达交流等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难点:蒸腾作用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具体作用。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植物叶片、水、酒精、剪刀、滴管、显微镜等实验器材3.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和养分吗?(2)引导学生回顾: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3)引出蒸腾作用:那么,植物吸收的水分是如何运输到全身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蒸腾作用。
2.讲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1)讲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叶片气孔的开闭,将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
(2)讲解蒸腾作用的过程:水分从土壤中通过根毛细胞进入根内部,然后经过根、茎、叶的输导组织,到达叶片的气孔,水分通过气孔的开闭释放到大气中。
3.实验探究(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植物叶片、水、酒精、剪刀、滴管等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a.将叶片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观察叶片的变化。
b.用剪刀剪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容器中,观察叶片的变化。
c.将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解叶片的结构。
(3)实验现象:叶片在水中会膨胀,在酒精中会收缩。
(4)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叶片在水中膨胀是因为吸收了水分,而在酒精中收缩是因为失去了水分。
这说明蒸腾作用与叶片的吸水、失水有关。
4.讲解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1)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湿度等。
(2)植物自身因素:叶片的结构、气孔的开闭等。
5.讲解蒸腾作用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促进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与运输。
(2)调节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2)拓展:同学们,你们知道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吗?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利用蒸腾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425e6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0.png)
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讲解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过程和意义,让学生对蒸腾作用有全面的认识。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蒸腾作用的实验,观察和验证蒸腾作用的现象,分析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绿色植物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3.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短文,例如如何合理灌溉、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等,增强学生对蒸腾作用重要性的认识。
4.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探究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如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观察植物蒸腾作用的变化,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5.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蒸腾作用的知识结构图,帮助巩固知识体系,提高知识整合能力。
4.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蒸腾作用的特点和规律。
5.知识拓展:介绍与蒸腾作用相关的实际应用,如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布置与蒸腾作用相关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选取部分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蒸腾作用的过程、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以及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4.2 蒸腾作用 教案-2023-2024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3.4.2 蒸腾作用 教案-2023-2024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e1cfc3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8.png)
蒸腾作用教学设计学科生物年级八班级授课时间节次 1 授课人课题蒸腾作用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知道气孔的功能。
2.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
3.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作用。
4.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难点保卫细胞对气孔的调节考点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实验法、类比法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PPT课件导学过程及内容提示教学提示时间分配激情引入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为什么这么说,有什么理论依据吗?2min精准推标1.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2.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任务,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1min 导学过程及内容提示教学提示引导研学<预学>(5min)1.蒸腾作用:植物体内水分是以状态从中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3.在表皮细胞之间,有一些成对存在的半月形细胞叫做,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就是植物就是通过控制来调节蒸腾作用的。
4.蒸腾作用的途径: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茎、叶中的→叶肉细胞→→大气<展学>(2min)由学生进行预学成果展示,如有问题其他同学补充。
知识点一:植物的蒸腾作用<研学>(4min)一、课前让同学们按照教材探究竟实验进行了尝试,请同学们思考:1.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将叶片两面涂上凡士林?2.塑料袋的内壁有什么物质生成?3.塑料袋内壁上的物质是从哪里来的?4.塑料袋内壁上的物质是以什么状态出来的?5.比较各塑料袋内的物质的多少,该物质主要是从植物体什么器官散发出来的?<展学>(2min)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由一人发言展示讨论结果,其他组同学补充。
小结:1.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2.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作答通过探究实验,由浅入深最终得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和主要器官。
初中生物蒸腾作用的教案
![初中生物蒸腾作用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e0745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3.png)
初中生物蒸腾作用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掌握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和意义。
3. 能够解释和描述植物蒸腾作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和意义。
教学难点:
1. 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设备和材料。
3. 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植物蒸腾作用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介绍蒸腾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意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设计一个简单的蒸腾作用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
2. 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
1. 引导学生讨论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蒸腾作用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在实地观察植物时,注意蒸腾作用的表现。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植物蒸腾作用有了基本的认识,理解了蒸腾作用的重要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讨蒸腾作用的机制和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物植物的蒸腾教案
![初中生物植物的蒸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e8dfa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2.png)
初中生物植物的蒸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蒸腾的定义和意义;2. 了解植物蒸腾的过程;3. 掌握植物蒸腾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1. 植物蒸腾的定义和过程;2. 植物蒸腾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掌握植物蒸腾的具体过程;2. 理解植物蒸腾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实验材料:水杯、植物、水、薄膜。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植物蒸腾的概念;2. 提出问题:你知道植物为什么需要蒸腾吗?二、讲授植物蒸腾的定义和过程(15分钟)1. 讲解植物蒸腾的定义;2. 介绍植物蒸腾的过程:从根部吸收水分到蒸腾水蒸气释放到大气中的整个过程。
三、实验环节(20分钟)1. 展示实验材料和操作步骤;2.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蒸腾的过程;3. 引导学生记录观察结果,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发现。
四、讲解植物蒸腾的影响因素(10分钟)1. 介绍植物蒸腾的影响因素:温度、湿度、光照等;2. 讲解不同因素对植物蒸腾的影响机制。
五、练习与讨论(10分钟)1. 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2.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探讨植物蒸腾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对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概括;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七、作业布置1.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或实验报告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植物蒸腾的定义、过程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的内在机制。
同时,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案例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a7ac73be009581b6ad9eb0a.png)
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课题:植物的蒸腾作用设计理念:本课教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动脑观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亲手制作模型的“体验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相互渗透中,最终达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冀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二节《植物的蒸腾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的三大主要生理功能(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之一,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对周围生态环境也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因此学习本课对于学生更全面的把握和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学习第五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做铺垫。
本课主要内容是通过探究实验、观察活动、亲手制作模型,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过程以及植物与蒸腾作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对植物生活的意义2.气孔的调节与蒸腾作用的关系3.蒸腾作用的过程教学难点:保卫细胞如何调节气孔的开闭学生分析:对于蒸腾作用的概念来说,学生通过探究叶的蒸腾作用实验得出,并不难理解,但是对于蒸腾作用的调节、蒸腾作用的过程以及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等问题,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学中可利用图片、视频、自制气孔模型和多媒体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此外,学生对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也可能产生误解,甚至会误认为这种现象对于植物体本身是有害的,所以教师要注意适时引导。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
3.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作用。
4.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技能性目标:1.尝试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
2.运用蒸腾作用的原理指导植树造林。
植物蒸腾作用的教案
![植物蒸腾作用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77b2b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2.png)
植物蒸腾作用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究植物蒸腾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2. 掌握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3. 运用实验和观察方法,观察和验证植物蒸腾作用。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白板;2. 平板电脑或计算机;3. 植物标本或图片;4. 实验器材:植物、透明塑料袋、吸水纸巾、电子秤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植物的重要性和功能,提问学生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和养分的。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通过PPT或白板,简要介绍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2. 解释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水分从植物的根部通过根毛吸收,经过茎和叶子的导管系统,最终蒸发到空气中。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准备一株健康的植物,并将其放入一个透明塑料袋中;2. 在塑料袋上方放置一张吸水纸巾,并确保纸巾与植物的叶子接触;3. 观察一段时间后,学生可以看到塑料袋内部出现水滴,解释这是植物蒸腾作用导致的。
四、实验设计(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不同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2. 学生可以选择改变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并记录观察结果;3.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设计和结果。
五、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不同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2.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蒸腾作用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小论文,包括定义、过程、影响因素和意义;2.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植物蒸腾作用的现象。
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设计,探究其他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2. 引导学生研究植物蒸腾作用与气候变化、水循环等的关系;3.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探索如何提高植物蒸腾作用的效率。
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的评估:评价学生对植物蒸腾作用的理解和实验设计能力;2. 课堂讨论的评估:评价学生对植物蒸腾作用的思考和交流能力;3. 小论文的评估:评价学生对植物蒸腾作用的综合理解和表达能力。
初中生物初一生物上册《蒸腾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初一生物上册《蒸腾作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f42a8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1f.png)
(5)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教学评价设想:
(1)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其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通过实验报告、练习题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知识掌握情况。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作业提交时间:一周后。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
4.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3)开展小组评价,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促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颗植物,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体内的水分是如何运输的吗?”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蒸腾作用。
3.通过展示植物蒸腾作用的动画,让学生初步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激发学习兴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本内容,总结蒸腾作用的定义、过程和作用,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要求不少于200字。
2.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段植物蒸腾作用的现象,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将观察结果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要求内容真实、观察细致。
(2)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蒸腾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蒸腾作用的相关问题,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2.针对难点内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过程,从而理解蒸腾作用与水分运输的关系。
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蒸腾作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cd27c5700abb68a882fb0c.png)
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增强生态意识,提高对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认 识。
教学重点
义;
教学准备:
1、演示“植物的蒸腾现象”的实验装置, 2、“蒸腾作用促进水的吸收和运输示意图” 挂图。
设计思路
1.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教师展示演示实验,设计一连串的问题引路。引导学生观 察、分析、讨论、探究、自主总结的教学方法。
三、板书
第4节 蒸腾作用
一、植物的蒸腾现象
二、蒸腾作用的意义
1、蒸腾作用的概念
1、降低叶面温度
2、蒸腾作用的部位
2、促进水分吸收
3、蒸腾作用的途径
3、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四、设计反思 1、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善于引导学生从身边生产生活中发现和提
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主体性。只有如此,才能引 导学生喜欢生物学,愿意学习生物学。我的设计特别注意这一点。
设计意图:演示实验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是学生进行观察 和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讲解生物学概念、规律的基础, 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的重要途径。
2、到底植物的哪部分能散失水分呢?我们何不再设计一个实验来探 究一下呢?(学生思考设计实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比较,学会合理设计探究实验方案的方法。 3、(教师把事先准备的与学生想法一致的只带茎(嫩茎)的实验装 置和只带叶的实验装置分别展示给学生,请同学们对比观察。)(出示 演示实验2)并思考以下问题: (1)叶为什么散失的水分多呢? (2)植物体内的水分是以液体的形式从气孔中流出来的?还是以气体 形式从气孔中散发出来的? (3)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起来,蒸腾作用的概念是在温暖、有阳光照射的条件下,植物 体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植物体的水分蒸腾主 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的,叶柄和嫩茎也能进行一定的蒸腾作用。 设计意图: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4、我这里还有一个装置(出示演示实验3),把装枝条(带叶)的 试管一并用塑料袋罩起来。同学们分析讨论一下它是否能证明植物有蒸 腾作用?
初中生物蒸腾作用教案
![初中生物蒸腾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b77c2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a.png)
初中生物蒸腾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掌握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3. 理解植物蒸腾作用与植物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原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植物蒸腾作用?它对植物有什么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a. 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植物通过根、茎、叶等器官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然后将水分经过叶片蒸发释放出去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b. 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通过蒸腾作用,植物可以调节体内水分和温度,保持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的输送。
3. 实验演示(20分钟):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展示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并让学生参与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 深化和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深化对蒸腾作用的理解,并与植物生长发育等知识进行联系,拓展思维和知识面。
5. 活动设计(10分钟):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植物蒸腾作用的情况,并讨论不同植物之间的蒸腾差异,促进学生学习互动和思维碰撞。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蒸腾作用的重要性和机制进行总结和归纳。
四、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不同植物蒸腾作用的具体情况,并完成相关练习和思考题。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植物蒸腾作用的认识得到了提升,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认识也有了深化。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互动频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植物蒸腾作用初中生物教案
![植物蒸腾作用初中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8d911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5.png)
植物蒸腾作用初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掌握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验展示,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科学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 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三、教学难点:1. 植物蒸腾作用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和实验来理解和解释植物蒸腾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概念,以及其在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并列举可能的例子。
4. 实验展示: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蒸腾的情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
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讨论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强调植物蒸腾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6. 拓展延伸:可以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其他影响因素。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撰写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 设计并完成一个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植物蒸腾作用的原理和影响因素,通过实验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观察和实验的习惯,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同时,在教学结束后需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未达标的学生进行及时辅导和帮助。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ea746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e.png)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提前两天准备一盆蒸腾现象实验装置的植物,透明塑料袋1个,细绳1条。
三个锥型瓶、清水、生长健壮的新鲜枝条若干、新鲜的菠菜叶、韭菜叶若干、显微镜20台、载玻片、盖玻片若干、毛笔20只、培养皿40个、双面刀片40片、滴管20个、纱布若干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景激疑,导入新课】教师从生活实例方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想了解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在树荫下就感觉到凉快?为什么路旁的行道树不会被太阳灼伤?大树为人们遮荫,久而久之会不会被晒死?………2.导入新课:带着以上问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寻求答案,同时板书课题。
二、学习任务一:植物的蒸腾现象1.展示准备好套有透明塑料袋的植物,让学生观察现象,提出这是为什么?2.根据以上思考结果——水分蒸发会带走周围的热量,尝试解释:为什么在树荫下会感觉到凉爽?——一定是大树也会蒸发出很多水分,吸收了周围的热量,降低了气温。
三、学习任务之二: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自主学习】课本48-49页探究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本实验设计的变量是什么?其余的如用水量、锥形瓶型号必须相同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要用脱脂棉塞紧瓶口?3.实验前后瓶内水分减少的量代表什么?这些水分如何减少的?4.由此得出实验的结论是什么?进而引导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及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四、学习任务之三:探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提出问题:植物的蒸腾作用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2学生回答:可能受温度、光照、湿度或空气流动等因素影响。
3.引导学生从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及空气流动状况等方面进行探究并预测探究的结果。
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强,反之越弱(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反之越弱(在一定范围内);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反之越强;空气越流动,蒸腾作用越强,反之越弱。
初中生物优质课教学教案设计,适合一线教师使用。
1.问题提示,小组讨论思考:⑴植物体所需的水分是由什么器官从哪里吸收来的?⑵植物体内的水分又是如何散发到体外去的?(2)如果散发的水分多于吸收的水分植物会如何?2.分析总结: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由叶散发到体外。
七年级生物教案 蒸腾作用9篇
![七年级生物教案 蒸腾作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19483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f.png)
七年级生物教案蒸腾作用9篇蒸腾作用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了解蒸腾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继续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继续培养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蒸腾作用的过程及其他相关知识,建立植物体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增强生态意识,提高对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认识。
教学建议知识体系图解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证实植物体蒸腾水分的演示实验,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蒸腾作用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
其中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是本节教材的重点。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平常不甚了解的,因此,这节课必须先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确信植物体有蒸腾作用以后,才能进一步讲清蒸腾作用是怎样进行的。
植物体主要通过叶进行蒸腾作用,因为叶具有适应这种功能的形态结构——气孔。
关于气孔对于蒸腾作用的调节机制比较复杂,现行教材未做过多的解释和要求,教师可通过模型或多媒体课件,对此问题进行简单的讲解,只需要让学生对气孔的调节有直观的感受就足够了。
植物散失大量的水分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不把这一点讲清楚,学生就不会理解这种生理现象对植物本身的重要性,甚至会误会这种现象对植物本身是有害的。
因此,教师在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时,应该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接受和理解蒸腾作用对于植物生活的意义。
教法建议通常初中学生应该对蒸腾作用有所了解,所以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在家里进行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对蒸腾作用进行初步的探索。
同样,教师也要制作观察蒸腾作用的演示装置。
可以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做,也可以将一个不漏气的干燥的透明塑料袋,套在一片叶上或一个枝条上,袋口一定要扎紧。
将这个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塑料袋的内壁上有许多水珠。
如果用花盆,注意不要连花盆一起套进去,只能套住茎和叶。
在套前浇一次水,效果会更加明显。
有关蒸腾作用的过程,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简图来表示(根吸收的水分,经过茎运输到叶并蒸腾出去),或直接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动画来进行讲解,以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一动态的过程。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生物《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生物《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5d941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6.png)
《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2.学会通过层层排除干扰因素设计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理解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培养学生严谨的理性思维和勇于科学探究的能力。
3.学以致用,认可减弱植物蒸腾作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方法。
2.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方向。
3.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4.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难点:设置对照实验证明叶片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67c03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4.png)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对维持植物体本身的其他生理活动十分重要,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通过对蒸腾现象的观察,认识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
(2)通过观察徒手切片能识别叶片的结构,并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阐明蒸腾作用的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对蒸腾现象的观察、徒手切片的制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通过分析蒸腾作用示意图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让学生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3、重点蒸腾现象和蒸腾作用的意义4、难点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和气孔开闭原理5、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挂图、永久切片、实物(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实验实物6、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骄阳似火的夏天,你一定感受过烈日下的炎热,而当你进入树林中,则会倍感凉爽宜人。
这是为什么?这不仅因为大树为你撑起一把遮阳的绿伞,还因为植物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为大自然提供了清新而湿润的空气。
那么,植物体的这项生理功能是什么?它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从而导入新课。
1、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的实验,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展示实验成果,最后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1)各塑料袋内壁的现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2)为什么要对三个枝条作不同的处理?(3)塑料袋能不能把整个花盆罩住?为什么?(4)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分析问题(4),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并告诉学生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后,让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然后结合课文有关内容,讨论问题:(1)叶片的结构分为哪三部分?每部分有何特点?(2)保卫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气孔在上、下表皮的分布特点。
3.4.2蒸腾作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3.4.2蒸腾作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872e45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8.png)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生命观念:通过学习蒸腾作用,使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形成对生命现象的整体认识。
2.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植物生理过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
3. 科学探究:指导学生进行蒸腾作用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科学探究能力。
4. 社会责任:通过学习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生物学基础知识,对植物的生长、光合作用等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对植物的基本生命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
其次,通过选育蒸腾作用较强的品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例如,一些高粱品种的蒸腾作用较强,能快速吸收和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此外,通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如增加遮荫、调整种植密度等,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例如,在高温季节,增加遮荫可以降低气温,减少蒸腾作用,保持土壤湿度,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内容逻辑关系
1. 蒸腾作用的定义和意义
- 知识点:蒸腾作用的定义、意义
- 词:水分、气孔、散发、大气、水分循环
- 句: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2. 蒸腾作用的过程
- 知识点:蒸腾作用的过程
- 词:吸收、运输、蒸发、水分、无机盐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蒸腾作用初中生物教案
![蒸腾作用初中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c9e4a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e.png)
蒸腾作用初中生物教案
1. 了解植物体内的蒸腾作用的重要性;
2. 掌握蒸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3. 理解蒸腾作用与植物生长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蒸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理解蒸腾作用的机理;
2. 理解蒸腾作用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PPT或教材相关内容;
2. 实验器材:水浸液、测量器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让学生观察一株植物,询问植物的叶子为什么会有水珠出现,并引导学生理解蒸腾作用;
2. 谈论植物体内蒸腾作用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蒸腾作用的兴趣。
二、讲解:
1. 讲解蒸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通过动画或实验展示蒸腾作用的过程:植物通过气孔从根部吸收水分,然后水分经由叶
子的气孔蒸发到空气中,形成水蒸气。
三、实验探究:
1. 分组进行实验:在植物叶子上涂抹水浸液,观察叶子的变化;
2. 让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实验中蒸腾作用对水浸液的影响。
四、小结:
1. 总结蒸腾作用的定义和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蒸腾作用对植物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1.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蒸腾作用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对蒸腾作用的理解。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以提高他们对蒸腾作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要注意与学生沟通,确保他们对蒸腾作用的知识有正确的理解和应用。
初一生物《蒸腾作用》教案
![初一生物《蒸腾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d9d82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6.png)
初一生物《蒸腾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掌握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难点: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验材料:盆栽植物、剪刀、称重纸、清水3.教学视频:蒸腾作用实验过程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那么你们知道植物体内的水分是如何散失到大气中的吗?生:不知道。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蒸腾作用》。
2.自主学习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主学习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5分钟后,我们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收获。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3.课堂讨论师: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自主学习的结果。
生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生2:蒸腾作用的过程包括:水分从根部吸收,通过导管输送到叶片,然后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生3:蒸腾作用的意义有:调节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促进水分和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4.实验探究实验一:观察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度。
实验二: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度。
实验三:观察不同湿度条件下,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度。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实验结果分享师: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
生1:我们小组发现,在光照条件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强度较大。
生2:我们小组发现,在温度较高时,植物的蒸腾作用强度较大。
生3:我们小组发现,在湿度较低时,植物的蒸腾作用强度较大。
6.课堂小结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生1:我们学习了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生2:我们学习了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
生3:我们还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下课!五、作业布置1.复习课本P-P页,熟记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
计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课题:植物的蒸腾作用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动脑观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亲手制作模型的“体验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相互渗透中,最终达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冀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二节《植物的蒸腾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植物的三大主要生理功能(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之一,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对周围生态环境也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因此学习本课对于学生更全面的把握和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学习第五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做铺垫。
本课主要内容是通过探究实验、观察活动、亲手制作模型,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过程以及植物与蒸腾作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1.蒸腾作用的概念和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2.气孔的调节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蒸腾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保卫细胞如何调节气孔的开闭
学生分析:
对于蒸腾作用的概念来说,学生通过探究叶的蒸腾作用实验得出,并不难理解,但是对于蒸腾作用的调节、蒸腾作用的过程以及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等问题,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学中可利用图片、视频、自制气孔模型和多媒体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此外,学生对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也可能产生误解,甚至会误认为这种现象对于植物体本身是有害的,所以教师要注意适时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
3.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作用。
4.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技能性目标:
1.尝试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
2.运用蒸腾作用的原理指导植树造林。
情感性目标:
1.关注植物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
2.确立“植树造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的观念。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讨论、体验、探究相结合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准备长势较好的天竺葵、塑料袋、细线等学生: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4人一组;课下完成植物蒸腾作用实验,准备气球、胶布、细线等制作气孔模型的材料。
收集查阅蒸腾作用对自然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的资料。
通过自主实验,制作气孔结构模型的探究活动,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了知识的产生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利用多媒体动画让学生对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有了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很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学生通过展示自己阅读和收集的关于植物蒸腾作用好处的资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唤起了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
然的意识,自觉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能运用蒸腾作用的原理指导植树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