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的:1、理清小说结构,了解小说内容。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课前学习: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并做笔记,了解故事内容并对人物形象作评析。
课堂学习:第一块: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曲小说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组织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3、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及《西游记》的文学地位。
第二块:导读小说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2、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①《西游记》作书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它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
②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3、小结: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本节课只着重简介这本书的内容及情节。
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我们今天只不过一个初步的了解,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
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
课后学习:1、课外重读《西游记》、熟记故事,试分析人物形象。
2、如何正确看待小说中的佛教色彩?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设计篇2一、活动目标1、理解有情节的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形式特点。
2、能用不同的形式朗读儿歌。
3、能根据儿歌里不同的角色特点进行创编动作。
二、活动重点、难点:理解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歌的形式特点。
名著导读 《西游记》 精读和跳读——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整体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概况、故事情节、篇章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2.运用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做读书笔记的方法阅读原著,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具体材料以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感受师徒四人尤其是孙悟空不畏艰险、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从而对学生的人生态度产生影响。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西游记》的主要内容,掌握精读和跳读两种阅读方法。
2.教学难点:了解写作背景,分析人物形象,能够复述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西游记》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教师提问:《西游记》,无论是电视剧情节还是名著内容对同学们来说应该不陌生,你能说出几个经典片段名称吗?(出示课件1)教师出示图片:(出示课件2、3)预设: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女儿国遇难。
教师:(出示课件4)大家能说出这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那么阅读整本名著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来阅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魔小说——《西游记》来探讨一下。
教师板书课题: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出示课件5)二、知识备查,走近名著1.作者简介预设:(出示课件7)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代文学家。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现江苏淮安)人。
自幼喜爱神话故事。
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
一般研究者认为,他在前人作品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写出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
2.背景介绍预设:(出示课件8)唐僧取经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僧人玄奘为求佛经真义,不顾禁令,偷越国境,去天竺(今印度)取经,历时十七年,行程5万余公里,途经数十国,备受艰难困苦,取得大小乘佛教经律论657部,堪称历史伟人。
梁启超称他为“佛学第一人”,鲁迅赞扬他为“民族的脊梁”。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营造书香校园,塑造成功人生”是我校阅读指导课的宗旨。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全校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让阅读成为学生们的内在需求。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资源,使课外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资源,使课外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
学情分析: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明显不足,需要教师们引导学生去改善,平均每个学生一学期阅读不足三本,需要提高学生们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需要学生掌握精读和跳读等方法,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展示阅读指导整体方案,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文学原著的方法和技巧,增强阅读名著的信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对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和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对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教前准备:1、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
2、教师准备相应幻灯片及《西游记》相关图片。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读书指导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请听:“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段描写选自我们刚刚学习的课文——生答(《猴王出世》。
)这个石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答(孙悟空),同学们对机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了《西游记》这本原著。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游记》!请问:这石猴是?二、读书汇报据老师课前调查,我们班有38位同学读完了《西游记》,真不简单,这本书有八十万字呢!无论是读完的还是没读完的,相信同学们对《西游记》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难点解释: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西游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勇敢面对困难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西游记》中的勇敢与智慧。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和作品寓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其他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西游记》中勇敢面对困难相关的实际问题。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节。
1. 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讨论主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哪怕是不成熟的想法,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在讨论中取长补短。
最后,我要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和教学方法。在讲解难点时,是否表达得足够清晰?在引导学生讨论时,是否给予了充分的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些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1)深入理解《西游记》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和启示,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难点解释:寓意和启示往往隐藏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如孙悟空的成长历程对现实生活中的青少年有何启示。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生平及相关的文学知识。
通过“粗读感知法”和“批注精读法”的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复述经典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评书式阅读汇报,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坚忍、执著的奋斗精神。
更深入了解《西游记》的丰富内涵,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热爱祖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名著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生运用“粗读感知法”和“批注精读法”的方法阅读名著。
能准确复述经典故事情节,深入分析师徒四人的人物形象及执著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名著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通过故事情节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准确评价人物。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激趣导入】营造教学氛围,播放背景音乐(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灿烂多彩,一位位文学巨匠描绘了幅幅生动的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这样一部名著:她描述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神话故事,通过奇幻的故事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古典章回小说,它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部文学杰作,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大家知道这部巨著的名字吗?(《西游记》)。
【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4—1582),明朝人。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今江苏淮安人,出身于一个由书香门第败落下来的小商人家庭,自幼敏而多慧,博览群书。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举世瞩目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
除了小说《西游记》之外,现存的吴承恩作品还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序》等诗集。
【主题思想】《西游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话“成长”——《西游记》名著导读师大一中张晓琪【教学目标】.梳理情节,感知孙悟空的成长变化。
1.品读片段,体会孙悟空的成长变化。
2.反思提升,学会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西游记》的探究性学习。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知、体会孙悟空成长变化。
1.教学难点:对孙悟空成长变化的整体把握;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学时】1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漫谈读了《西游记》,哪一个形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交流,简要说说原因。
(两到三个学生即可)教师引导谈到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神通广大(可从近年以《西游记》为蓝本开发的电影《大话西游》《西游降魔》《大圣归来》等,都主要聚焦孙悟空)二、活动--梳理感读1.浏览回FL根据回目内容,试着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孙悟空的成长变化历程图。
(学生画完以后,交流自己的划分依据,要求语言简洁、概括)2.结合具体情节,说说孙悟空有哪些成长变化。
(学生结合具体情节,说孙悟空的成长变化。
)(1)名称变化石猴一一美猴王一一孙悟空一一弼马温——齐天大圣一一孙行者一一斗战胜佛(2)对唐僧态度的变化嫌恶一一敬重、春念(3)对取经认识的变化求自由明责任尽忠心(4)成长的变化初出世一一习本领一一长见识一一修心性一一成正果3.教师小结孙悟空的成长变化。
求永生一一求本领一一求尊重与认可一一懂善恶一一重情义一一有慈悲心(教人从善)猴性人性佛性从回目梳理出的变化后,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外在变化是明线,心理的变化是暗线,我们要通过外在的变化来看到孙悟空内心的成长变化。
三、活动二-聚焦品读作者是怎样刻画孙悟空的这些形象特征的?猴性、人性、佛性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1.教师示例探究孙悟空猴性特征的刻画。
教师带领品读下面章回选段,分析猴性特征的刻画。
教师引导学生猴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动作上。
所以教师找了以动作刻画为主的文段进行品析。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瘠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语文七年级上册
读《西游》话悟空分享会——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一、背景1.面向学生:七年级学生2.学科:部编本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3.课前准备:(1)学生阅读原著《西游记》,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基本知识;(2)老师阅读原著《西游记》,看电视,了解河北大学韩田鹿主讲百家讲坛《西游记》,了解“整本书阅读”等资料;(3)老师精选学生的思考分析印成学案资料(4)制作多媒体课件;二、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学习辩证地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2. 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在当今的意义;3. 以点带面,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时能深入思考并适当地写一些分析评论文字,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2. 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在当今的意义。
四、教情分析《西游记》是部编本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推荐书目。
这部小说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有名的神魔小说,教材中就选取《孙悟空大闹天宫》片段,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这本名著的原著。
名著分享会,在学生阅读原著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人物的能力。
另外,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尽量让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思辨能力提高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读有所获。
五、教学方法本部小说语言精辟,读起来给人以优美、幽默之感,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品、辩、演等结合,引导学生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分析人物,感受《西游记》原著的魅力。
六、教学过程播放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发放学案资料;和学生初步沟通,融洽气氛。
放主题歌,导入(1分钟)同学们好!“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曾经的草根石猴,经过一番番春秋冬夏. 经历一场场酸甜苦辣,踏平坎坷,华丽转身,最终成为斗战胜佛。
《西游记》的故事众所皆知。
我们都读了原著,这节课就一起来开分享会。
老师带大家来玩个游戏——“击鼓传花赛《西游》”,看看你有多了解《西游记》。
【设计意图:从主题歌导入到《西游记》,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吸引学生分享名著的兴趣。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精选10篇)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精选10篇)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课前学习: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导入:同学们好,上课前,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
(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小声哼唱,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同时也会喜欢《西游记》吧?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名著。
同学们前段时间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阅读,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整体感知:1、哪位同学来把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明确: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
2、是啊,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
那同学们读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明确:奇、妙、好等。
总结:对,西天路上艰险和灾难的体现者,大都是动物变化的妖精,克服这些阻难的也是猴、猪的精灵。
它就象是一部妙趣横生、兴味无穷的童话。
从文学欣赏角度说那就是“美”。
3、读后你认为它哪方面写得美?(情节)师:我们就先来看情节。
(板书“情节”)同学们最好这么来谈:我认为……情节好。
因为……比如:……。
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来总结:比如:(1)我认为第四、五、六、七回很好。
这可以概括为“大闹天宫”。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 《西游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整体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概况、故事情节、篇章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2.运用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做读书笔记的方法阅读原著,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具体材料以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感受师徒四人尤其是孙悟空不畏艰险、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从而对学生的人生态度产生影响。
教学重难点1.运用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做读书笔记的方法阅读原著,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具体材料以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感受师徒四人尤其是孙悟空不畏艰险、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从而对学生的人生态度产生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到《西游记》,我们都不陌生,它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名著之一,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制成了动画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形式多样、妇孺皆知。
但看这些形式的艺术作品代替不了阅读名著。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神魔小说,去感悟、去欣赏经典的魅力。
二、教学开展1.探究活动一:初读名著,整体感知◎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文学家。
他虽自幼聪颖好学,却在科举中屡遭挫折。
晚年绝意仕进,专心著述。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
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加深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背景链接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僧人玄奘徒步去天竺(今印度)游学。
他从长安出发,经姑臧(今甘肃武威),出敦煌,再经今新疆和中亚等地,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天竺。
他在那里学习数年,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广泛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
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西游记》这部名著的内容。
激发学生阅读《西游记》及其他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重点】产生阅读兴趣,掌握一定阅读名著的方法,可以自主阅读名著。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回顾情节1.说一说: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从哪些地方看过或听过《西游记》?过渡:提到《西游记》我们都不陌生,它自诞生500多年来,吸引了不计其数的粉丝,光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西游记》就达三百多万册,很多国外小朋友也在看。
2.考一考:用一句话讲一个《西游记》中的故事,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看看你对《西游记》了解多少。
3.想一想:大家对《西游记》中的故事还是比较了解的,既然大家对故事情节基本了解了,教材还要我们读这么厚厚的一本书有什么意义?让我们走进这部名著来探寻答案。
二、探寻盲点,生发兴趣任务一、寻找“陌生化”1.聊一聊:在小说中唐僧师徒一行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们知道他们师徒的前世今生吗?请注意倾听别人的想法并思考跟你的看法是否相似。
2.学生交流3.出示原著中的有关描写,找同学来读一读。
(明确:唐僧灵通本讳号金蝉:只为无心听佛讲,转托尘凡苦受摩,降生世俗遭罗网。
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
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
出身命犯落江星,顺水随波逐浪决。
海岛金山有大缘,迁安和尚将他养。
年方十八认亲娘,特赴京都求外长。
总管开山调大军,洪州剿寇诛凶党。
状元光蕊脱天罗,子父相逢堪贺奖。
复谒当今受主恩,凌烟阁上贤名响,思官不受愿为僧,洪福沙门将道访。
孙悟空: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
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盖自开降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进烈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5.探讨《西游记》中的寓意和启示,如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等。
6.学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节课将结合课本内容,通过讲解、讨论、分析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4)联系实际生活,运用《西游记》中的精神品质指导自己的行为。
-难点解析:如何将名著中的精神品质转化为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行为指导,教师需设计相关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的文学价值,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西游记》这一部古典名著。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的情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西游记》中的团队精神和智慧。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西游记》这部名著。在导入新课环节,我以生活中的团队合作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希望能让他们意识到名著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也让我更有信心将这部作品讲解透彻。
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名著中的寓意和启示理解起来有些吃力。因此,我通过案例分析、比较等方法,尽量让学生在理解上有所突破。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有效地突破这些难点,让学生真正领会到《西游记》的内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doc
1、唐僧,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咒。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为弘扬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不忘他的历史功绩。取经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性格: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性情急躁、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
精彩情节有:大闹天宫(最能体现他的反抗精神)、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等。
菩提祖师(教孙悟空本领的师傅)住在灵山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传授美猴王孙悟空武艺的师傅,对三教九流,长生之术,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等样样精通。美猴王刚投到菩提祖师门下,祖师见他天性聪悟,给他取名悟空。随后教给孙悟空长生的法术,又教了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再传授给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十年功夫的悉心教授,使美猴王从顽劣的凡骨俗胎成为得道的神猴,身上八万四千根毫毛,根根能随心变化,为悟空闹天宫、保唐僧奠定了深厚的武功基础。
难点
了解小说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理解作品的思想与艺术;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点领悟。
教具
多媒体
教法
探究法
一、人物介绍
4、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唐僧西去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八戒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取经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语文七年级上册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学习目标:1.通过回目引读,了解章节内容。
2.学习并运用精读、跳读相结合的方法,欣赏精彩片段。
3.通过合作、探究、交流,提高学生对名著的认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学习并运用精读、跳读相结合的方法。
学习难点:提高学生对名著的认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交流法、探究法课前准备:1.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2.学生小组制作《西游取经路线图》手抄报,完成西游人物档案表格。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现代文学、比较文学学科奠基人贾植芳说:“我少年时读之,老年也读之,越读越觉得有味道,真是百读不厌,我把它看成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以大眼光、大境界、大醒悟、大触动。
”他为什么对《西游记》这部著作评价如此之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经典,品味中华文化的魅力吧!二、整体把握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代文学家。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现江苏淮安)人。
自幼喜爱神话故事。
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
一般研究者认为,他在前人作品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写出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长篇神魔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回到第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①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称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
是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
【原创】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二《西游记》教学设计+课件
【原创】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二《西游记》教学设计+课件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精读、跳读的方法,并运用精读、跳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阅读。
2.了解《西游记》相关的文学常识,厘清西天取经故事的主线,了解降妖除魔的精彩故事。
3.精读精彩章回,把握其情节结构模式,讲述最喜欢的取经故事。
4.通过成果展示,同伴互助,学习“互相启发,互为成果阅读者、评价者”的读书方式,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对长篇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提升整本书阅读的素养。
【教学重点】精读精彩章回,把握其情节结构模式,讲述最喜欢的取经故事。
【教学难点】培养对长篇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提升整本书阅读的素养。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遇见《西游记》与学生交流。
话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接触过哪些与《西游记》相关的内容?请与大家分享。
学生交流内容预设:1.动画片,如《大闹天宫》。
2.电影,如《西游降魔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话西游》等。
3.歌曲,如《敢问路在何方》《大圣歌》《西游记序曲》。
4.顺口溜,如“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孙悟空……”5.游戏,如《梦幻西游》。
(可以以电视剧片头曲创设情境)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体验,唤醒学生旧知,激发学生阅读探究原著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1.作者介绍吴承恩(1501年—1582年) 字汝忠。
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在81岁左右时去世。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
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2.文学常识《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教案
教学设计2024秋季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西游记》中的经典语言表达,包括成语、俗语等,并能在语境中恰当运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精读与跳读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意识,提高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西游记》中的奇幻想象与人物塑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形成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西游记》的文化背景与历史价值,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教学重点•掌握精读与跳读的基本方法,并能在阅读《西游记》时灵活运用。
•分析《西游记》中的典型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与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区分精读与跳读的适用场景,培养高效阅读习惯。
•深入挖掘《西游记》的文化内涵,理解其深层寓意。
教学资源•《西游记》原著片段(电子版或纸质版)•《西游记》相关影视作品片段•精读与跳读策略指导材料•多媒体课件(包含《西游记》插图、人物介绍等)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精读与跳读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示例法:通过《西游记》具体片段展示如何应用精读与跳读。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精读与跳读在阅读中的实践效果与感受。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教学过程要点导入新课•故事引入:简述《西游记》中的一个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平时阅读时如何区分重要与非重要内容,引出精读与跳读的概念。
新课教学•精读与跳读概念讲解:•精读:深入细致地阅读,注重理解与分析。
•跳读:快速浏览,有选择性地阅读关键信息。
•《西游记》片段精读示例:选取一段典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进行精读分析。
•跳读策略演示:展示如何通过跳读快速获取《西游记》章节大意或故事情节发展。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精读与跳读在《西游记》阅读中的具体应用,分享心得。
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教案
名著导读之《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o学生能够清晰区分精读和跳读的适用情境。
o掌握精读和跳读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o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练习,学会灵活运用精读和跳读策略。
o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阅读综合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激发学生对《西游记》的阅读兴趣,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o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体会阅读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理解精读和跳读的特点和方法,能准确判断并应用于《西游记》的阅读。
o引导学生通过精读深入理解《西游记》的精彩情节和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o如何在跳读中快速把握关键信息,不遗漏重要内容。
o帮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和文本特点,合理选择精读或跳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精读和跳读的概念、特点和方法。
2.示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西游记》片段示例,分析精读和跳读的应用。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阅读经验和体会。
4.实践法让学生进行现场阅读实践,巩固所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o播放《西游记》的精彩片段视频,如孙悟空大闹天宫。
o提问学生平时阅读《西游记》的方式和感受,引出精读和跳读的主题。
2.精读与跳读的概念讲解(5 分钟)o讲解精读的定义:对重要内容、精彩片段进行仔细研读,深入品味。
o阐述跳读的概念:跳过不重要、不感兴趣或已经熟悉的内容。
3.精读方法示例与练习(10 分钟)o选取《西游记》中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的精彩段落进行精读示例。
o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情节发展、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
o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精读的收获。
4.跳读方法示例与练习(10 分钟)o展示书中一些重复性的打斗描写或冗长的环境描写作为跳读示例。
o教授学生如何快速浏览,抓住关键信息。
o学生进行简短的跳读练习,交流跳读心得。
5.综合运用与讨论(8 分钟)o给出一段《西游记》的混合文本,让学生讨论并选择精读和跳读的部分。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重读经典得言明心——《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读教学目标:学习掌握精读和跳读的阅读策略;精读描写孙悟空语言的片段,品味人物性格特点;通过对比孙悟空性格特点前后的变化,感悟《西游记》带来的修心成长启示。
教学重点:学习掌握精读和跳读的阅读策略。
精读描写孙悟空语言的片段,品味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孙悟空性格特点的变化,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感悟《西游记》带来的修心成长的启示。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文本、板书教具教学过程衔接导入1.出示名言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的书。
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卡尔维诺《我们为什么读经典》同学们,你心目中可以称之为经典的是?2.这节课,我们要来读的是经典《西游记》。
(板书《西游记》)小学五年级下册,我们初读了《西游记》,你们读完了吗?你是怎么读的?学生交流,指名读交流平台。
六年级时,我们学习了有目的的去阅读,你学会了?指名读。
3.出示话题:今天我们要带着一个目的去重读《西游记》:在真假美猴王这一难当中,被打死的是真的孙悟空,留下跟唐僧取经的是六耳猕猴,以前孙悟空桀骜难驯,在这以后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说法是真是假?我们就要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去探究孙悟空的人物形象。
(板书:孙悟空)4.如何探究呢?先来看看这两句话。
指名读,指名谈理解。
明白探究语言的重要性,出示名言,学生谈理解。
观其言,察其行,明其心。
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
总结,抓住语言。
要想了解孙悟空,就要去抓住他的语言。
检测预学,梳理归类1.检查任务一,学生回答,目录对应圈画。
相机提问,你为什么要读这里?为什么不读第几章?明确: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内容可以跳读、不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跳读。
孙悟空打妖怪模式雷同,套路雷同的跳过。
2.检查任务二,指名汇报。
你在读的时候做些什么?3.文本引路,学习精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西游记名著导读(参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西游记名著导读(参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西游记》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西游记名著导读》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原著,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性格,品味语言风格,领悟作品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西游记》的部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一定了解。
但他们对原著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尚有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领略作品魅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故事背景、人物关系等基本信息。
2.通过阅读原著,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性格。
3.欣赏《西游记》的语言风格,领悟作品主题。
4.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西游记》的基本信息。
2.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品味语言风格。
3.领悟作品主题,培养阅读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西游记》的基本信息和人物关系。
2.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感悟作品魅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情节,深入理解人物性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西游记》原著文本,复印备用。
2.制作课件,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西游记》的封面、作者、故事背景等基本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西游记》的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关系,为学生阅读原著奠定基础。
3.操练(10分钟)学生阅读原著,注意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性格。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分析《西游记》中的典型情节,深入理解人物性格。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西游记》的主题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扬善惩恶逼上梁山不归路 /诵大唐圣僧千辛万苦斩妖除魔万里西天取真经
2、动画《猴哥》
二、走近作者
1、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人。
明代作家。
从小就很聪明,少年得志,名满乡里。
《淮安府志》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后来又做过两任小官。
晚年隐居创作《西游记》。
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
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
三、了解名著积累
1、把你所了解的《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向大家作介绍!
2、请你从下列图中选择一个故事情节,给大家作简要讲述!(友情提醒:捉住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情节。
)
3、背景介绍: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
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
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
他这次西天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轰动一时。
4、《西游记》成书演变
《大唐西域记》:(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
――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唐三藏》《蟠桃会》等,元《唐三藏西天取经》《二郎神锁齐大圣》――明、吴承恩《西游记》
四、内容结构篇
《西游记》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谓是孙悟空的一部“英雄史”
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这是唐僧师徒四人的一部“创业史”
五、人物介绍篇
1、孙悟空:原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后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的齐天大圣。
受观音点化,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取经成功后,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的兵器--金箍棒(定海神针,原是大禹治水测量所用)
孙悟空的本领--火眼金睛、腾云驾雾、七十二变化
2、根据原著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对玉皇大帝说)“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对太上老君说)“你这老官儿,纵放怪物,抢夺伤人,该当何罪?”
“如来,若这般比论,你还是妖精的外甥!”
桀骜不训,有向一切权威
挑战的反抗精神。
总结:优点: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不畏艰难险阻,充满了斗争精神。
缺点:有时有点调皮、捣蛋,爱和八戒开玩笑,好听奉承话。
3、请你模仿上面对孙悟空的介绍,分别对下列人物作介绍。
(友情提醒:1、要尽量客观、公正地评价;2、评价要有依据,主要是分析原著中相应的内容;3、抓住主要性格特点,抓住其典型特点。
4、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
4、唐僧:优点:唐僧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有理想追求、到西天取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从来没有动摇过。
缺点:是非不分,盲目慈悲,太糊涂,太慈悲。
又固执迂腐,懦弱无能。
猪八戒:优点:憨厚老实,既勤劳、朴实、善良、有本领,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不忘取经大义,是取经路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缺点: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他有时爱撒个谎,又自私狡黠、贪图小利;既心胸狭窄,一事当先,先顾自身。
沙和尚:沙僧循规蹈矩、一本正经、埋头苦干、默默无闻、小心谨慎、明哲保身,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恩怨分明、诚实不欺,执着事业、信念坚定,关键时刻不失义骨侠肠,他是道德之典范。
他也是取经人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是粘合剂,又是调和剂。
是一位君子。
六:精选精读篇
1、阅读《美猴王》回答问题:
1)、试概括一下本节的主要内容。
2)、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描绘一下水帘洞内的景象。
3)、根据文中内容分别给这两联对一个下联:“天生精灵气”“花果山初显神威”
4)、石猴为什么会成为众猴之王,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明确:1、本文主要介绍孙悟空出生以及后来成为众猴之王的经历。
2、有一座铁板桥,四周的有各种花草树木,家具一应俱全:有樽、罍、锅灶、石座石床、石盆石碗等。
正中有一石碣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3、下联:“地造美猴王”“水帘洞始露峥嵘
4、石猴第一个勇敢地跳进水帘洞,并发现了花果山福地,众猴遵守诺言,推选它为猴王。
启示①这是孙悟空前进道路上的第一步,一方面这来自于它本身的机智勇敢,更为重要的是它抓住了机遇。
②同时也告诉我们,真正的领袖从来都是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最后由公众推举出来的。
③只有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群众才会推举他成为领袖,
阅读《孙悟空一调芭蕉扇》思考下列问题。
1)、孙悟空说铁扇公主是他的嫂嫂,可是铁扇公主看了他却“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这是为什么?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二调、三调芭蕉扇的过程。
3)、有人把我地下党比成是“钻进铁扇公主肚子的孙悟空。
”你认为这个比喻形象吗?为什么?明确:1、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经过火云洞时,被铁扇公主和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把唐僧抓住,孙悟空
不敌红孩儿的三味真火,后请来观音老母用天罡刀丛降伏红孩儿,使之做了善财童子。
铁扇公文心疼儿子所以恨孙悟空。
2、二调芭蕉扇:孙悟空在土地的指引去求助牛魔王未果,后变成牛魔王从铁扇公主住骗得宝扇,但很快又被牛魔王变成的猪八戒骗去宝扇。
三调芭蕉扇:孙悟空在众神帮助下大战牛魔王,最后哪吒三太子制服牛魔王,铁扇公主被迫献出宝扇。
3、比喻很形象,在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地下党人员以各种身份打入到国民党内部,获取了很多重要的情报,为共和国的成立作出巨大贡献,这和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获取宝扇非常相似。
3、观看一调芭蕉扇的视频并和课文对比,你怎样看待影视作品和名著的区别。
1、从观者的角度看: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姆莱特,原著可以培养读者的想象力。
而影视作品中场景都是导演的想象,已经定形。
2、阅读名著可以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
2、从作者创作的角度来看。
名著的作者侧重于语言的修炼,意境的展开;而影视剧作者更加注重视觉上的效果,如场景、特技之类的安排。
3、……
4、试向大家推荐《西游记》中你最喜欢的一个章节,并说明原因。
我最喜欢“大闹天宫”这一个章节。
孙悟空听说王母娘娘开蟠桃会没有邀请他,一怒之下大闹蟠桃会,反下界去,李天王率领的十万天兵天将和悟空展开厮杀,无法取胜,最后请来二郎神,和太上老君联手擒得孙悟空,置于八卦炉炼满四十九天之后,反被悟空炼得“火眼金睛”。
玉皇大帝最后只得请来如来佛,将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大闹天宫”是最能体现孙悟空的反叛精神的一个章节,也是全书的高潮。
一个平民代表的石猴敢于向天地最高统治者挑战,这种不畏强暴的精神和勇气是全书的精华。
5、我推荐的章节是。
七、感悟篇
1观看六小龄童谈悟空
2、我们的感悟
唐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
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
沙和尚—谦逊为人,踏实做事
团队力量—一个团队中各司其责,通力合作,才能达到目标。
成功定律:成功=信念+智慧+勇敢+奉献
3、如果你有一次旅游计划,你会选择师徒中哪个人物做你的玩伴呢?说说理由。
4、放飞想象:假如孙悟空头上没有了金箍,会怎么样?
5、小结:小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多姿多彩。
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师徒四人,还是仙佛鬼怪,往往既有神性(魔性),又有人性(社会性),还有物性(自然性)。
正是因为人物各有优点和缺点,才显得真实,贴近生活,才能展示个性之美,人物才立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