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华应龙老师《平均数》有感

合集下载

看华应龙数学课反思与感悟

看华应龙数学课反思与感悟

看华应龙数学课反思与感悟
12月4日,我观看了全国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教学实录,课上主要讲了如何让学生分析作业中的错题,并激发学生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后我主要有以下的反思与感悟:
1、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教学思路和创意,有各种独特而吸引学生的教学语言和上课风格,还有随机应变善于抓住各种机会进行教学生成的课堂应变能力,以及丰富多彩的人文素养和闪光的思想精华。

2、知识,不是华老师教学的唯一。

华老师的课堂决不刻意让学生只是掌握某个知识点,形成某种技能,而是重在活动,重在体验,重在过程,重在参与。

另外,华老师处理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方法引发了我的深思。

错误,在华老师看来成了教学的最可贵资源。

以前我总认为课堂上学生反馈时出现的错误越少这样的课就越成功。

其实这不是绝对的,学生出错少固然是好事,但要看问题的难度如何,假如学生能在教师的百般“诱导”下仍坐镇不乱,在这种情况下出错少那绝对是好的。

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东西都还云里雾里,到处出错,那肯定是老师教学不到位的问题。

3、我想上一节课,除了精心的教学设计,还与课前的精心预设是分不开的。

如果课前老师对学生会犯什么错误自己都没有认真去预设过,课上学生出现的错误总会让自己大吃一惊,课堂中典型错误没让它暴露出来的话,那反而是遗憾的。

一节课是否精彩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看老师有没有把学生中的错误发掘好了,最后又是否成功地将学生讲会了。

看华应龙课的反思

看华应龙课的反思

让教学反思成为教师发展的桥梁2009年11月,成为成都市骨干班学员的我有幸第二次听到了数学特级教师,也是我最佩服的一位数学老师--华应龙老师的课。

他的慈爱、谦和与对教学的把握,让我再次感悟到生命化教育理念的精深,也再次感悟到唯有生命在场,才能精彩纷呈!本次华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的《初步认识分数》。

新课开始,华老师就把3/4的读法板书成“四‘份’之三”。

这让我感到很疑惑。

可随着课的展开,我慢慢地发现了华老师的良苦用心。

可他是怎样想到这样处理的呢?课后,我们组的老师告诉了我“四‘份’之三”的来历。

原来,2004年华老师借班讲授《初步认识分数》。

在讲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数的历史和写法以后,华老师让学生写一个分数,并说一说这个分数的意义。

一个看上去胆子很小的男孩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表示出3/5的意义。

华老师问:“3/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5份中的3份。

”“这5份是怎么分的?”“平均分。

”“对了!”华老师示意他坐下。

在交流的时候,华老师有意让他锻炼一下。

华老师说:“这位同学说得很对,并且特别强调了‘平均分’!你能把两句话合成一句吗?”那男孩有些激动,声音明显高了许多:“把5平均分成3份。

”同学们笑了,华老师也惊讶地张开了嘴。

一位同学在底下纠正道:“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3份就是这张纸的3/5。

”华老师佯作嗔怪,其实心里挺感激那位快嘴的孩子。

要知道快下课了,男孩的发言是很打击课的效果的。

“我们应该让人家自己改过来。

”华老师示意那男孩重说。

男孩说对了,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鼓掌。

在总结阶段,华老师强调:“谢谢那位同学,是他提醒了我们,3/5不是把5平均分成3份,而是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

”后来,华老师深刻反思了课堂教学,明白了那男孩说的“把5平均分成3份”,也许是他潜意识里分数的真正意思,而不是鹦鹉学舌的话语。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华老师想:一是在教分数的意义时,过于重视表示分数的三要素——平均分、分几份、取几份的归纳,而忽视了单位“1”的渗透,以致学生头脑中搞不清把“什么”平均分。

彰显本质 练出兴趣——听华应龙老师《整数背景下的平均数》练习课有感

彰显本质 练出兴趣——听华应龙老师《整数背景下的平均数》练习课有感
每 一 组 的 总分 除 以 3 O都 除得 尽 。
师: 对对对 , 都是若 干个 3 0相 加 。 这 就 回 答 了刚 才
下如何彰显“ 平均数” 的统计 意义? 华老师提供 给学 生他 们熟悉 的、 现实 的 、 真实 的统计题 材 , 在真 实 的环 境里 ,
学 生人 人 参 与 统计 过 程 . 亲 自收 集 数 据 。 在 比哪 个 组 的 口
●杨 惠娟
华 应 龙 老 师 是一 位有 着 深 厚 文 化 底 蕴 、 富有 智 慧 的
同学的发 现背后 的道 理是什 么了, 非常好 ! 掌声送给他 ! 师: 还有谁能发 现 问题 ? 没有 问题 了? 那现在我们来
看 看 哪 一 组 完 成得 最棒 。
数学老师 , 前不久 在苏州 听了他 的一 节《 整 数背景下 的 平均数》 练习课 , 更确信了这 一点。 整节课 以三个活动为 主线。 首先 以“ 比较全班 8个小组的 口算名次” 为真实情
生( 齐) : 同意。
法; 最后 以一 个有 趣 的题 目, 让学 生深 刻体 会 “ 极端 数
据” 对平 均数的影响。 下面笔者选取其 中的课 堂片段 , 分
享学习体会。
师( 微笑) : 再看看 , 想想 , 还有 没有想法? 生: 第二 组少 了一个人 , 第二 组赢 了。
师: 人数 不等的情况下 , 看 总 分行 不行 ?
师: 哦, 第八 组应 该 是 3 9 0, 看 这 两个 人合 作 得 多
师: 啊 ? 那 你是 不 是 觉得 我 们 刚 才 算 的 平 均 分 白 算 了? ( 生 表 示 不 同意 ) 为 什 么不 是 ? 生: 因为 算 平 均 分 才 公 平 , 人 多人 少的 问题 。

华应龙教学视频心得体会感想(共5篇)

华应龙教学视频心得体会感想(共5篇)

华应龙教学视频心得体会感想(共5篇)第1篇:华应龙听课体会华应龙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2021年9月20日我有幸在开发区实验中学参加了"华应龙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会"。

研讨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的文化引领和精彩报告,有特级教师华应龙和他的徒弟们的实践分享和出色课例,有一线教师的互动讨论和独到见解。

这使所有老师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一天半弹指而过。

可是我们的收获和成长,却是持续不断的!专家教授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无不是一块“敲门砖”,敲开了我们这些老师心中的大门,敲醒了心中的困惑,敲响了心中的希望之钟。

沐浴着专家智慧的春风,忽感到时光的短暂,也警觉到自身的欠缺。

下面我就谈谈听了华应龙老师的课和讲座之后的一些收获。

一、融错,让课堂更精彩听华老师的课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享受华老师精湛的语言艺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感受到他身上散发的巨大的人格魅力,可以欣赏到学生思维真实的声音。

他注重发现孩子“不同”的声音,保护他们的“独特”思维;奖励“出错”的孩子,让他成为课堂的“明星”。

华应龙老师在整个教学中,从导入到结束,每一个环节都吸引着学生去积极地思考,去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课堂中师生的交流充满了华老师的关爱与呵护。

一句“好了,孩子们!”迅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亲切的笑容、风趣地语言让课堂充满了温馨的感觉,更是让孩子们即使答错了也丝毫没有压力,一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不仅如此,华老师还能够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对于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也会及时加以肯定。

课堂上,学生的每一个发现都是在老师的赞赏声中自主得到的。

这样,学生们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二、华应龙的“融错教育”理念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杜威的观点;教育即解放是巴西保罗〃费莱雷的观点;教育是培养好的习惯是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孙云晓的观点;教育即融错是华应龙的观点。

听华应龙老师的课有感

听华应龙老师的课有感

错的好教研室:杨勇我们常常听到的公开课,总是有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学生的表现太完美了,几乎不会出错。

从事一线教学的我们其实很清楚,这课在“公开”之前已经上了好多遍了。

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无非是程序化的按部就班,抑或是极少瑕疵的精彩表演。

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犯错不可避免,面对学生出错,我们总是想尽办法避免。

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却是这样做——面对学生出错,他会大喊一声:“错得好!”作为全国小学数学名师,华应龙一直致力于探索人文化的小学数学教育,打造“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课堂。

他的教育教学思想中,最核心的就是“化错教学”。

听到这一新颖的提法,我们肯定是一头雾水。

错就是错,难道还能把错的说成对的?错误也能成为我们表扬学生的理由?差错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华应龙老师告诉我们:“化错教学”是指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化为教学资源,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

“化错教学”的要义在于教学过程中随机融入,自然生成,而不是事先刻意安排;敏锐发现差错背后的意义,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张力,巧妙彰显其积极意义,而不是简单地否定学生的错误;充分挖掘并利用差错资源的多方面价值,培养学生直面错误、超越错误的求真人格,学做真人,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引向心灵深处,而不仅仅是促进认知的发展。

差错不是绝对的,具有相对性,人们判定“错”与“对”受特定的时空、特定价值标准的制约,不同的文化环境有不同的对错观。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方法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可能就会有所不同。

“对”与“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有差错,才有真正的学习,才有实质性学习活动发生。

有化错,才有我们期待已久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活动的发生;有化错教学,才有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具体而言“化错教学”包括“容”--“融”--“荣”三个步骤。

第一,错是错,要温暖地“容”;第二,错不是错,要智慧地“融”;第三,错还是错,要自豪地“荣”。

听大师课的感受

听大师课的感受

听大师课的感受我于2012年3月24日,有幸到昆明听名师讲课,这些名师分别是被称为“一姐”的吴正宪老师,“一哥”华应龙老师,介于两者之间的张齐华老师,盘龙小学的张园老师,海贝中英文小学的张天宇老师。

本次活动的标题是“2012年云南省全国小学名师数学同课异构大课堂”。

本次活动我有了一定的收获。

吴老师上课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她有很强的感染力。

整堂课下来,学生个个快乐开心极了。

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

在讲《重叠》问题时吴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吴老师的放手下学生用了站队、画图、计算等方法,充分体现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三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思维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并逐渐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

长期以来会增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兴趣。

她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她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学生去认同。

她允许学生出错,因为出错后改正学生的记忆会比较深刻,她也能很好的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她用那真诚的爱心感染孩子们,贴近孩子们的心。

她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教学结束时,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大家都没有一丝倦怠,反而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一节好的数学课,要有个性,有思想,不盲从,不渲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学会思考,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这正是体现了吴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

听了张齐华老师执教《平均数》,在课堂上让我看到了教师那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和深厚丰富的教学语言,以及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这些都深深地折服了我,我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更感觉到要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

张老师的课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活学生兴趣点。

当我们在课堂上讲数学知识时,只有结合生活的数学例子,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乐意去学。

张齐华老师在这一节课中就在运动的话题中,使孩子轻松地学会了平均数。

求《平均数》教后感

求《平均数》教后感

求《平均数》教后感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平均数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指标。

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并且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中,教师们通过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字,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

在本篇文档中,我将分享我对《平均数》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后感,包括教学过程、学生反应以及我的一些思考。

教学过程教授《平均数》这一概念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参与与思考。

1. 引入概念我为学生引入了平均数的概念,并且通过简单的生活例子向他们解释了什么是平均数。

例如,我让学生们思考一个班级的学生身高,并求出这些身高的平均数,以此向他们展示平均数的应用。

2. 计算平均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计算平均数,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求和然后除以个数的方式计算平均数。

通过实际运算,学生们逐渐掌握了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3. 平均数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数的实际应用,我引导他们思考一些实际场景。

例如,我展示了一个销售数据表格,让学生们找出销售额的平均数,并分析哪个产品的销售额高于平均数,哪个产品的销售额低于平均数。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

学生反应在教学过程中,我观察到学生们对于平均数这一概念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他们在讨论实际问题时积极思考,主动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且愿意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在计算平均数时,学生们能够迅速运用所学的方法,并且能独立完成作业。

在应用方面,学生们能够运用平均数的概念进行分析,并做出简单的判断。

思考与改进通过教授平均数这一教学内容,我认识到一些可能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可以增加更多涉及实际生活问题的练习,帮助学生将平均数的概念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其次,我可以通过更多的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来激发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们在小组内共同解决一个涉及平均数的问题,并通过小组汇报的方式分享解决方法。

听华应龙老师的课及讲座有感

听华应龙老师的课及讲座有感

听华应龙老师的课及讲座有感12月16日,特级教师京郊行活动在我们学校拉开了序幕。

这次我们很荣幸的看到了华应龙老师自己,也有幸亲临现场听到华应龙老师的课,真的有种感觉叫特级教师就是纷歧般,大师就是大师呀!华老师的课堂是那样的轻松愉悦,弥漫着书香气息;华老师的文学功底又是那样深厚,让我们望尘莫及。

华老师这30年主要致力于探索“融错教育”,“尊重、沟通、宽容、欣赏”。

使他的课堂充满了时代的气息,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

在他的课堂上比较凸显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做中学,玩中学,清新流动的生命力让学生特别爱上他的“疯狂数学”。

这次讲座的题目是《教育即融错》,是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融错,为什么要融错,怎样融错。

融错就是把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

怎样融错?第一,错是错,温暖的“容”。

也就是包涵、欣赏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悦纳自己和同学的错误;创造机会,流露错误。

第二,错不是错,智慧的“融”。

首先探明错误面前的真正原因;其次,让正确从错误中生长;再次,要用教师自己的错。

第三,错还是错,自豪的“荣”。

首先是拾错;其次是分享;再次是感谢。

反思自己的课堂,我往往都是怕学生犯错误,总是先告诉他们要注意什么,哪边容易错,你们要当心一点,这样子的结果只是告诉学生表象,你那里不成以这样子写,学生可能这次听了老师提醒,这次记住了,但是下次没人提醒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这就是华老师说的“有些错误早晚都会犯,早出现比晚出现损失少”,真是有道理!所以今后在我的课上,我觉得我应该做到像华应龙老师说的:包涵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探究的勇气,坚持学生探究的激情。

华老师还强调我们要创造机会流露错误,这样才干让孩子真正的掌握知识。

再想想自己的教学行为:总是在新课前安插大量的复习和铺垫,到位的提示,越位的暗示。

正是因为我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扫除了学生的障碍,让学生很快的得到我想要的答案。

解读数学教材《平均数》心得体会

解读数学教材《平均数》心得体会

解读数学教材《平均数》心得体会第一篇:解读数学教材《平均数》心得体会解读数学教材——《平均数》心得体会对于本次关于数学教材解读的讲座,结合小学科学我有两方面的体会。

一方面是《平均数》的教学设计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有互通之处。

科学是一个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科,它主张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而《平均数》这一课分成学生通过拼图比赛收集数据、学生交流汇报数据、寻找分析最能代表拼图水平的数、平均数的计算和应用的几个教学环节,这样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与科学课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

由此可见学科与学科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共通之处的,因此在设计教案时不应局限于本学科的视野内,应博采众长,从其他学科的教学理念中得到启发。

另一方面是设计《平均数》教学“一课多研”的过程值得每一学科教师的借鉴。

第三实小数学教研组在设计《平均数》教案时反复的经历备课、上课、评课、反思这一过程,在这过程不仅注重在教学环节、活动的选择、板书的平衡等大方面上把握,甚至细化到每一组数据的选择、每一句话的精炼等小细节。

这样严谨的研究态度和认真钻研的精神我想是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学习的,要明白每个精彩的课堂背后必须需要许多教学研究者的精诚合作!总的来说,本次讲座不管是从教学设计本身还是探究教案的过程都对我今后的科学教学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受益匪浅!第二篇:2011数学教材解读精选2011数学教材解读精选一、编排指导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教材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对新理念体现得比较充分,有很多的优点。

但是作为新教材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现将我在五年多的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广大实施新教材的老师共同分享:1、教材内容,体现的是生活化的数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打开北师大一年级数学课本,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生动有趣的、图文并、丰富多彩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示,都是学生生活中看得见,用得着,听得懂,体会得到的,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觉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我在教学时多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事物,可操作的材料,使数学教学具体、直观、形象。

小学数学《平均数》听课有感

小学数学《平均数》听课有感

小学数学《均匀数》听课有感◆您此刻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均匀数》听课有感文章内容由采集!本站将为您供给更多的精选教课资源!小学数学《均匀数》听课有感均匀数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的教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必定采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足产生求均匀数的需要,从而自主研究均匀数的意义,掌握求均匀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均匀数的知识解说简单本质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听完这堂课后,感觉有以几点感想:课一开始,老师以学生熟习而又喜爱的球类活动,把学生一下子引入了讲堂。

这一情境的创建为新课的教课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求均匀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起到了迁徙的作用。

在例题教课中,我让学生观看了投篮竞赛的结果,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抛出一个本质性的问题:是男生投篮水平高仍是女生头的准投篮水平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谈论纷繁,有的以为男生组,有的以为女生组,学生畅所欲言,各自觉表了自己的建议?而后进行全班沟通: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均匀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这时候鼓舞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现出来,让他们充足地争辩,使学生确实感觉到用求均匀数的方法来解决这第1页/共4页一问题的合理性。

当学生感觉到要比较谁投篮水平高一些一定先求出男、女生均匀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教师并无急着让学生谈论或许解说均匀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许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均匀数。

在此,教师把思虑的权益交给学生,不沟通的权益还给学生,让学生充足感觉所学知识的价值。

本课的大概知识能力层次以下:认识均匀数的意义求均匀数应用均匀数。

教课方案从由条形统计图体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挪动揭露求均匀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均匀数的意义供给了感性支撑,而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均匀数的方法是总数目总份数=均匀数。

听华应龙老师《平均数》有感

听华应龙老师《平均数》有感

观华应龙老师《平均数练习课》有感听了华老师的课,我受到了很多的启示:没有平时的积累,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就是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频现的。

华老师的这节课就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数的基础上再精心设计的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一、尊重别人,彰显风采。

1.尊重听课老师。

华老师就是我听过课的老师中唯一一位有与听课老师分享思考的老师。

虽然她就是一位名师,但她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她在这节课中就提出3个小问题:①参与求体验,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怎样让学生体验?②“平均数不就是真实的数”,那平均数就是什么数?③怎样的活动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特点?2.尊重学生。

与学生课前交流的时候,华老师说允许学生不用举手,可以自由发言。

她的话语很亲切,说到猪八戒与孙悟空,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还故意说错,把《西游记》说成就是《三国演义》。

这样一位亲切幽默的老师,您说孩子会不喜欢不?二、深厚底蕴,征服众人。

1.巧妙导入,突出意义。

第一个活动就是口算比赛。

华老师给孩子们20秒钟的时间做9道两步计算的口算。

孩子们刚开始兴致很高,但后来发现这时间太短了,只做了一两道题,最多的孩子也就做了三道题目。

这时,华老师跟孩子们说每道题目算30分,让她们计算自己的得分,并算出小组的总分。

华老师让孩子们汇报每组的总分,并记录下来。

然后通过“您有什么想法不?”“您发现了什么?”等问题,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问题。

有个孩子一眼就瞧出第二组的分数算错了,华老师又接着问:“您为什么一眼就能瞧出她们算错了?”这个孩子说:“每道题30分,而第二组得分就是380分,不就是30的倍数,所以就是算错了。

”这让全场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通过比总分,有的孩子说不公平,再到比平均分。

瞧!华老师设计的环节多奇妙!多完美!2.扎实的活动,让数学意义“具体感知”。

第二个活动就是听一个故事。

故事的大致内容就是在一个集市上有一个猜牛重的比赛,参赛的有屠夫、农民还有很多其她外行的人。

对数学课堂教学再认识——小学数学教师学习华应龙老师有感

对数学课堂教学再认识——小学数学教师学习华应龙老师有感

对数学课堂教学再认识----------------- 学习华应龙老师有感认识华应龙老师,缘于他的两本新作一一《我就是数学》、《我这样教数学》,课余时的阅读,竟使我不忍释卷。

华应龙老师作为一名全国知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竟有如此妙笔,上课前的精心“设计”,教学中的琐碎烦恼,下课后的再三反思,在他的笔下竟是如此的真实自然,从容而有趣。

20Π年4月,我参加全国第十届新世纪课堂教学研讨会, 有幸欣赏了华老师的一节数学课,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他的课堂没有数学课司空见惯的机械与枯燥,而是随处闪耀着他的“匠心独运”的智慧:捕捉生活中的“意外”成就课堂上最鲜活的素材;奖励敢于讲出“出错”原因的孩子,让他成为课堂的“明星”……他的课堂如同通往宝藏前的迷宫,让孩子们沉醉于不断探索的快乐中。

华应龙老师独特的教学智慧,先进的教学思想,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数学课不怕出现差错我常常看到一些上的十分顺利的课,老师讲的准确无误,学生个个对答如流。

真佩服上课教师和学生,把一节课演绎得那么完美无缺。

听了华老师的课我感到,学生在课堂上没有问题,没有矛盾,老师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可见,那些近乎完美的课不见得是一节好课,真正有味道的却是像华老师那样不怕课堂上出现差错,他把课堂上出现的差错作为资源来看待,让差错为开展教学活动、解决教学问题服务。

我觉得如果课堂上没有差错,教师应当有意的创造“差错”, 为学生的学习设置“陷阱”。

教师不仅不能回避差错,还应设置一些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情境,了解学生差错出现在什么地方,有怎样的误区,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活动,才能真正做到针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课堂决策。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中真正的生成来自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的处理和师生的互动。

二、数学课要使学生感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喜欢学习数学和数学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往往是从对数学的兴趣开始的,反之,学不好数学,或不想再学数学,往往是对数学失去兴趣。

小学数学《平均数》听课有感

小学数学《平均数》听课有感

小学数学《平均数》听课有感学校数学《平均数》听课有感平均数是学校数学人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同学已经具备肯定收集和整理数据力量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动身,让同学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把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学问解释简洁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学问解决问题的乐趣。

听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几点感想:课一开头,老师以同学熟识而又喜爱的球类活动,把同学一下子引入了课堂。

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起到了迁移的作用。

在例题教学中,我让同学观看了"投篮角逐'的结果,同学留意力特殊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男生投篮水平高还是女生头的准投篮水平高?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谈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同学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全班相互沟通:有的同学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同学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这时候鼓舞他们将心中的冲突展现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辩,使同学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

当同学感受到要比较谁投篮水平高一些必需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老师并没有急着让同学争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同学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在此,老师把思索的权利交给同学,不相互沟通的权利还给同学,让同学充分感受所学学问的价值。

本课的大致学问力量层次如下:熟悉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

教学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平均数的方法,为同学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供应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同学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听华应龙老师报告心得体会

听华应龙老师报告心得体会

听华应龙老师报告心得体会周末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到郑州小哈佛双语小学参加睿师育人----小学名师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讲座《我不只是数学》,感悟颇深。

第一节华老师讲了《分数的意义》,整节课华老师没有被教材束缚思维,而是作了这样深入的思考:单位“1”的概念可以不给,“单位”重要,“1”也重要,在教学中突出了对“单位”的教学。

上面这一段,教师向学生传递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单位都是创造出来的。

一把尺子可以看作一个标准,一根领带的长也可以是一个标准,把“单位”的内涵扩大了,为后面引出分数单位做作铺垫。

听课中我才体会到华老师的设计意图,不禁拍案叫绝。

学生对于“分数单位”的理解是较难的。

华老师从“单位”的知识原点出发,让学生感受“单位”的出现时生活的需要,这里体现了华老师的“打数学”观,那就是深究数学概念产生的认知原点,把它放入一个大背景下去教数学,是多么大气可贵啊!把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那才是真正的让学生体会到与熟悉的生活的联系。

华老师的这节“分数的意义”,设计意义深远,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都显现出华老师的智慧。

深思过后才能凸显思想的可贵。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要站在数学知识的认知原点分析教材,设计教学,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有“磁性”,把学生紧紧吸住!华老师还以《我不只是数学》为主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他声情并茂的演讲,幽默风趣的语言,平易近人的笑容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会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华老师在正式开始讲座之前就用一句句寓意深刻的话给老师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教书的人不读书是一件可悲的事”“错若化开,成长自来”“理想的课堂应当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

在讲座中,华老师结合具体生动的课例向在场老师把《我不只是数学》的主题层层展开,不仅让老师们领略了精彩的数学之美,更让老师们体悟到了“以人化人”的教学魅力。

下午,华老师给我们全体新聘教师做了长达三个小时的《数学新课标培训》,更是给初入教坛的新教师指明了方向。

学习反思

学习反思

听课反思宜春七小:骆万平上周末,我有幸参加了在南师附小举办的有关中国教育梦的全国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首先要感谢区文化教育局和我们学校的领导为我搭建这一平台,其次就是要感谢各位著名特级教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课堂和让我们受益匪浅的专题讲座。

这次活动我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我的感受,那就是“终身受益”。

这次的观摩活动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华应龙老师的课堂。

下面我就针对他的课堂写写我个人的反思。

华老师这堂课讲的是《平均数的练习课》。

在我个人的想法中,练习课用来讲公开课,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

我的课堂中,练习课往往都是自己讲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练习,剩下的时间就是学生练习。

而学生存在个别差异,头脑灵活的往往一会就做完了,思维稍微慢一点的就要等好长时间,而这时就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了,做完了的孩子没事做了,就开始扰乱课堂纪律,而没做完的也不愿做了,跟着说起话来。

这时我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只剩下生气的份了。

华老师的课堂虽然只讲了三道题,有人就想一堂课三道题也太少了吧。

可不然,华老师将这三道题变成了三个活动。

首先从谈话中就引出第一个活动:口算比赛。

华老师的谈话那么幽默风趣,又谈到了孩子们喜爱的贪吃的猪八戒吃西瓜,逗得孩子哈哈大笑,使得原本拘谨的孩子一下随意起来了,原本对老师还有一定距离,通过谈话一下就亲近了许多。

因此我觉得课前的谈话很有必要,这样一可以带着目的,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孩子的思维自然而然就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了。

将口算设计成比赛的形式,孩子们也很乐意参与,比算几道口算就带劲多了。

其次,听故事《平均出来的牛重》,我通常在上课时,如果有故事,我都是自己讲,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而华老师采用的是图画和讲故事相结合的形式,学生盯着大屏幕听得十分认真,生怕遗漏任何细节。

从这个故事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求平均数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但是必须要人多才能用这种方法)。

最后的活动是猜年龄,这次活动华老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上台演板,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用移多补少来求平均数这种方法。

《平均数》听后感

《平均数》听后感

听《平均数》后感华龙学校:吴月凤时间:4月14日内容:《平均数》年级:三年数执教:张齐华记录人:吴月凤教学过程:一、课前分组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加强凝聚力;二、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体育吗?你喜欢哪个体育项目?猜猜张老师的体育强项?三、创设情境1、出示三生VS张老师:一分钟投篮比赛开始了……(1)小强:第一次5个、第二次5个、第三次5个师:发挥正常,用一分钟投篮5个代表他的水平比较合适。

(2)小林:第一次3个、第二次5个、第三次4个图示师:发挥不稳定,用哪个数表示他的水平合适?小组讨论后反馈。

得出方法:1、移多补少;2、列算式。

师板书:移多补少3+5+4=12(个)12÷3=4(个)(3)小刚:第一次3个、第二次7个、第三次2个图示师:发挥很不稳定,用哪个数表示他的水平合适?生小组讨论后反馈,说方法。

(4)张老师投篮:1、老师要4次机会,猜猜他们同意吗?2、出示前三次投篮的情况,猜第4次的可能。

3、列出算式,算出张老师的平均水平。

4、关键在哪?(5)回家后,想第四次如果……四、巩固练习1、身高平均数2、池塘水深3、平均寿命五、总结让课堂充满活力的“秘密”一、要有表演的天赋1、利用故事,心理学上叫故事记忆。

2、与时俱进,关注科技发展。

3、加入新的元素。

4、多打比方,讲故事,深入浅出。

5、童真童趣。

二、谈儿子喜欢的女老师:1、打、骂的方法,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爱他。

2、食物刺激,扣上荣耀的光环。

3、野百合,也会有春天。

4、经常用的一招,告诫学生:告诉你,凭着我十几年的教育经历,四年级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一不小心成绩就下去了,一用功成绩就上来了。

5、自我认同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发热情的短信,让家长心暖。

6、发自内心爱自己的孩子。

张齐华老师的精彩语言表达,总能让我受益良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华应龙老师《平均数练习课》有感听了华老师的课,我受到了很多的启示:没有平时的积累,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是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频现的。

华老师的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数的基础上再精
心设计的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一、尊重别人,彰显风采。

1.尊重听课老师。

华老师是我听过课的老师中唯一一位有与听课老师分享思考的老师。

虽然他是一位名师,但他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他在这节课中就提出3个小问题:①参与求体验,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怎样让学生体验?②“平均数不是真实的数”,那平均数是什么数?③怎样的活动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特点?
2.尊重学生。

与学生课前交流的时候,华老师说允许学生不用举手,可以自由发言。

他的话语很亲切,说到猪八戒和孙悟空,一下子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

还故意说错,把《西游记》说成是《三国演义》。

这样一位亲切幽默的老师,您说孩子会不喜欢吗?
二、深厚底蕴,征服众人。

1.巧妙导入,突出意义。

第一个活动是口算比赛。

华老师给孩子们20秒钟的时间做9道两步计算的口算。

孩子们刚开始兴致很高,但后来发现这时间太短了,只做了一两道题,最多的孩子也就做了
三道题目。

这时,华老师跟孩子们说每道题目算30分,让他们计算自己的得分,并算出小组的总分。

华老师让孩子们汇报每组的总分,并记录下来。

然后通过“你有什么想法吗?”“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问题。

有个孩子一眼就看出第二组的分数算错了,华老师又接着问:“你为什么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算错了?”这个孩子说:“每道题30分,而第二组得分是380分,不是30的倍数,所以是算错了。

”这让全场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通过比总分,有的孩子说不公平,再到比平均分。

看!华老师设计的环节多奇妙!多完美!2.扎实的活动,让数学意义“具体感知”。

第二个活动是听一个故事。

故事的大致内容是在一个集市上有一个猜牛重的比赛,参赛的有屠夫、农民还有很多其他外行的人。

尽管外行人猜的牛的体重有多有少,但最后的平均数竟和实际牛的体重只相差1磅。

这一个故事体现了移多补少的思想,也揭示了这样一句话:数学的研究证明,平均数总是更加地接近实际。

(马希文)
第三个活动是猜8个人的年龄。

有8个人在篮球场上打球,他们的平均年龄是12岁。

你能想象一下,这8个人的年龄可能分别是多少吗?
学生猜的情况有:12、12、19、15、10、18、11、13;
11、14、13、10、19、18、15、16;12、13、11、13、12、
11、13、11等,很快就有学生快速指出第一组和第二组写错了。

这让孩子们再一次体现了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

最后揭示答案的时候孩子们挺吃惊的,答案是:47、8、7、6、6、7、7、8。

其中47岁这个人就是华老师本人。

这张图片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这个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有时候平均数是不能体现整体情况的。

3.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小结的时候,华老师与众不同地让学生畅谈“平均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孩子们的回答各式各样,有说易变的、公平的、神奇难测的、会忽悠人的、接近实际的等等。

华老师还说他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并告诉孩子们诸葛亮不姓诸,姓诸葛;平均数也不姓平,姓平均,是计算出来的,不是数出来的!这句话其实是说平均数不是一个原始数据,是个统计数据。

总结得多么精彩!
对于教材的处理与升华,华老师这节课给予我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思想方法。

数学是什么?数学就是一种思想方法。

数学的教学就是思想方法的教学。

但现在的数学课堂似乎少了许多数学的味道。

在华老师的课堂里我找到了数学的真谛。

他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在传授思想方法。

他带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

他的课堂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说、去做,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

特别是他视学生
如朋友,平易、谦和,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教学作风,与贯穿始终的妙语连珠融为一体,展示了他渊博的知识底蕴,使我记忆深刻。

他的讲座从“这些精彩的设计我怎么没想到?”说起。

“我有没有想过?”“我会不会想?”“我有没有坚持想下去?”“我想到的有没有记下来?”这四想蕴含了华老师对教育教学的不断追求和不断思考,这是我值得学习和效仿的。

做为数学老师,我需要反思和学习的还有很多,比如大胆地放手,凡是学生能说的、能做的、能自己学会的,我们都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不再包办代替。

我会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