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常见结构模式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学习写作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初中语文教案:学习写作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一、引言写作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而记叙文是写作的一种基本文体。
通过学习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可以帮助初中生提高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写作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及相关教学活动。
二、认识记叙文1. 记叙文简介记叙文是以过去发生的事件或经历为素材,采用描写、叙述等手法,通过时间和空间组织来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
它往往侧重于对事物形象、环境描写以及人物心理等方面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2. 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具有以下特点:(1)以时间为序列:故事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刻画事件发展过程。
(2)描写丰富多样:通过详实、生动的描写,展现人物形象及其周围环境。
(3)情感真挚: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的描绘,使读者与情节产生共鸣。
(4)故事完整:由介绍、起承转合、结尾等组成,内容连贯有条理。
三、记叙文的基本结构1. 引子引子是记叙文的开端,用来引出主要人物或事件。
通常通过生动有趣的描写,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事件或经历描述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详细描述事件或经历的发展过程。
通过时间和空间的描写,使得读者如同亲身参与其中。
3. 高潮高潮是整个记叙文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情节最为紧张和关键的地方。
作者需要通过精彩纷呈的描写和恰当安排情节发展,使事件达到高潮,并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和共鸣。
4. 结尾结尾是整篇记叙文结束时对主题进行总结或给予读者启示。
可以适当收束情节,表达故事背后蕴含的思想和感悟,并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教学活动设计1. 模仿写作选择一篇优秀记叙文段落,请同学们模仿其结构及语言风格,完成一个类似的记叙文段落。
通过模仿写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事件排序练习给学生分发一组经过打乱顺序的事件卡片,请学生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并撰写相应的记叙文。
这个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时间顺序意识,提高他们组织故事情节的能力。
记叙文结构训练教学设计
记叙文结构训练教学设计引言:记叙文是我们日常写作和阅读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叙述事件、描写细节和展示情感来传达信息和表达观点。
因此,教授记叙文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设计一堂记叙文结构训练课,帮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提高写作能力。
一、目标设定:1. 学生能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目的。
2. 学生能够分析记叙文的结构要素和组织方式。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写作一篇符合记叙文结构的文章。
二、教学过程:1. 导入在开始课堂时,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引入记叙文的基本概念。
可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故事,例如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或一段有趣的亲情故事。
通过引入故事情节和细节,激发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多媒体课件或黑板,向学生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解释记叙文是一种叙述故事和经历的文体,特点是注重时间、空间和情感的描写。
3. 分析记叙文的结构要素编写课件或准备教材,介绍记叙文的基本结构要素。
记叙文主要包括引言、事件描述和结尾。
通过讲解每个部分的功能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文的整体结构。
4. 分析记叙文的组织方式讲解不同记叙文的组织方式。
例如,按时间顺序组织的时间线记叙文、按空间布局组织的空间记叙文,以及按情感起伏组织的情感记叙文。
通过分析不同方式的记叙文范例,让学生理解不同组织方式的特点和效果。
5. 课堂练习分组或个人练习。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写作一篇记叙文。
可以提供几个话题供选择,例如一次难忘的经历、一次重要的决定、一次特殊的聚会等。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记叙文结构,细致描写事件和感受,并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6. 课堂展示和点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读自己写的记叙文,展示自己的成果。
老师和同学可以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互相学习和交流。
老师在点评中重点关注每个记叙文的结构是否完整、组织方式是否恰当和语言是否生动。
7. 总结与反思课堂结束时,通过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记叙文结构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发展、高潮和结尾。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来描述人物、事件和场景。
3. 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恰当的句式,使记叙文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2. 人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 事件叙述的顺序与转折4. 场景描绘的要素与方法5. 修辞手法在记叙文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场景描绘、修辞手法。
2. 难点: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以及恰当的句式来提升记叙文的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场景描绘、修辞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修改和改进自己的写作。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特点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场景描绘、修辞手法。
3. 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让学生了解这些技巧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4. 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记叙文写作。
5. 反馈:收齐学生作品,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记叙文写作,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内容、结构、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合作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记叙文结构的掌握和写作技巧的应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写作教材和指导书籍,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记叙文常见结构模式教案
记叙文常见结构模式教案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掌握常见的记叙文结构模式;2、通过范文理解结构模式在作文中的具体体现;3、学生在实践写作中能运用其中一种结构模式教学课时:2课时结构指的是文章中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具体形式,它就好比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没有了它,各种材料就犹如一团乱麻,不能形成一篇文章不说,主题也就更是无从揭示了。
因此上我们说,安排好结构对写好一篇文章而言极为关键。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文章,其常见的结构模式大致有以下五种:一、时序贯穿式人物的性格成长、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时间“线条”上的,所以,一般人在写记叙文时均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时序贯穿式的结构。
如2005年陕西一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窗外的牵牛花》就采用了这种结构,该文先叙述“我”细致观察“爸爸”在“窗外”种的“牵牛花”,再写“我”获得了“努力拼搏,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生活感悟,最后写“我”理解了“爸爸”良苦用心。
像这样的结构安排就使该文在线索上十分明晰,很有特点。
另外,为了增强记叙文形式的美感,有时候也可将贯穿全文的时序特别地“凸显”出来。
现仅节选某同学所写的《考试的惨痛经历》作文的前三自然段,相信同学们能很容易地从中感受到这种写法的好处:7:30 进入教室,8:00就要考试了,赶紧占个靠后的位置。
7:40 已经把所需要的公式写在了桌子上。
提前准备,百战不殆。
7:50 老师走进教室,原来是号称“四大名捕”之一的谭老师,还有平日一贯严肃认真的教导主任毕老师。
【范文】: 窗外的牵牛花今年二三月,爸爸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里种上了一些牵牛花。
前几天的一个清晨,早早起床的我推开窗户,立刻便闻到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
朦胧中,几朵粉红色的花儿向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爸爸种的牵牛花开出了几小朵!我这才意识到,自从爸爸种上牵牛花以来,忙碌的我实在是忘记了在我房间的窗外,在我家的小菜园里,还有那么些微小的生命,在努力地发芽、生长着!而今天它们竟然就能开出艳丽的花朵!情不自禁地,我走出房间,来到窗外的小菜园,仔细观察起这一朵朵的小花来。
记叙文的文体架构教案
课题记叙文的文体架构二次备课主备:审核:时间:2020年9月【课型】新授课【核心素养】 1.了解什么是记叙文2.知道记叙文的文体架构3.学生练笔写一篇记叙文【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文体架构【教学难点】学生作文的点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高考中谨慎采用此文体。
(二) 记叙文之“线串珍珠”式结构所谓“线”即线索,所谓“珠”即生动丰富的材料。
线串珍珠即用线索将记叙的内容贯串组织起来。
记叙类文章线索有以下几类:①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②以人物为线索;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④以感情为线索;⑤以时空变化为线索。
运用线索贯串组织内容的常见形式有如下几种:单线贯串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故事情节围绕线索展开双线贯串或者分别叙述两件事,或平行前进,或交织发展,在特定的契合点汇合;或者是设置明、暗两条线,同叙一件事实际上,记叙文的行文线索并不是有意而设,而是为使主题表达鲜明的自然需要。
换言之,怎样使主题鲜明,就怎样设置合理的线索。
(三)记叙文之“蒙太奇”式结构在记叙文叙事结构中,可以把与人物密切相关的几个片段连缀起来,叙述人物的经历和事情的发展变化,这就是记叙文中的“蒙太奇”结构。
它有如下好处:①可以节省谋篇布局的时间,不必再去纠结情节的编排是否曲折;②操作性强,只需撷取符合题意的生活片段入文;③能够激发关注生活的热情,加深生命体验,养成勤于思考、勤于记录生活点滴的良好习惯。
[模式图解](三)记叙文之“波澜起伏”式结构一般说来,考生虽然对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较为熟悉,但写的文章却平淡无奇,缺乏吸引力,这就需要有意识地训练把情节写得生动、波澜起伏。
这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构思精巧”的明确要求,需要在复习中引起高度重视。
怎样才能使文章有波澜呢?可根据内容采用层层设疑、巧合、抑扬交错、故意延宕、情节突转等多种方法。
这样,有助于打破章法的平淡,加强叙述的生动性。
记叙文常见结构模式教案
记叙文常见结构模式教案第一章:记叙文的基本概念1.1 记叙文的定义1.2 记叙文的特点1.3 记叙文的分类1.4 记叙文的写作要素第二章:记叙文的结构模式2.1 顺叙结构2.2 倒叙结构2.3 插叙结构2.4 补叙结构2.5 平叙结构第三章:顺叙结构的写作技巧3.1 确定中心事件3.2 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3.3 保持事件的连贯性3.4 注意细节的描绘第四章:倒叙结构的写作技巧4.1 确定中心事件4.2 按照结果到原因的顺序展开故事4.3 制造悬念和吸引力4.4 注意逻辑关系的合理性第五章:插叙结构的写作技巧5.1 确定中心事件5.2 在主线故事中插入相关事件5.3 插入事件的独立性5.4 插入事件与主线故事的联系第六章:补叙结构的写作技巧6.1 确定中心事件6.2 在故事结束后补充相关信息6.3 补叙内容与中心事件的关联6.4 注意补叙内容的简洁性和重要性第七章:平叙结构的写作技巧7.1 确定中心事件7.2 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多个故事线索7.3 保持故事线索的清晰性7.4 注意故事线索之间的联系和过渡第八章:记叙文的开头写作技巧8.1 引人入胜的开头8.2 设定背景和情境8.3 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8.4 开头与结尾的呼应第九章:记叙文的结尾写作技巧9.1 精彩的结尾9.2 总结全文主题和事件9.3 留给读者的思考和回味9.4 结尾与开头的呼应第十章:记叙文中的描写技巧10.1 人物描写10.2 环境描写10.3 情感描写10.4 动作描写第十一章:记叙文中的对话技巧11.1 对话的作用与意义11.2 创建生动、真实的对话11.3 对话与情节发展的关联11.4 对话中的人物性格展示第十二章:记叙文中的过渡与连接12.1 过渡与连接的重要性12.2 常用的过渡与连接方法12.3 平滑地切换场景和情节12.4 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第十三章:记叙文中的象征与比喻13.1 象征与比喻的定义与作用13.2 运用象征与比喻丰富文本13.3 选择恰当的象征与比喻手法13.4 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第十四章:记叙文中的冲突与解决14.1 冲突在故事中的作用14.2 创建有效的冲突14.3 冲突的展示与推进14.4 冲突的合理解决与影响第十五章:记叙文写作的综合训练15.1 综合训练的意义15.2 实际操作练习15.3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15.4 给予学生鼓励与指导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记叙文的常见结构模式进行讲解,分为十五个章节。
记叙文常见结构模式教案
记叙文常见结构模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记叙文的常见结构模式。
2. 培养学生运用记叙文结构模式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常见结构模式a. 时间顺序结构b. 空间顺序结构c. 事情发展结构d. 人物中心结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记叙文的常见结构模式及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记叙文结构模式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结构模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结构模式。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结构模式进行写作。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修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结构模式。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记叙文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结构模式。
4. 实践训练: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结构模式进行写作。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修改。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记叙文结构模式的理解程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实践训练环节的写作作品,关注其对记叙文结构模式的运用情况和内容的丰富性。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享心得、评价和修改他人作品的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写作教材,提供相关章节供学生预习和复习。
2. 案例文本:收集经典记叙文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写作模板:提供记叙文写作模板,帮助学生构建文章框架。
记叙文作文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学会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手法表达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写作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第一次的经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2. 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手法表达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第一次的经历生动、具体地展现出来。
2. 如何在作文中融入真情实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记叙文写作指导资料、范文、写作练习题。
2. 学生准备:回忆自己的第一次经历,整理相关素材。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第一次”的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你们都有哪些第一次的经历?这些经历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二)讲授新课1. 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2. 分析范文,讲解记叙、描写、抒情等手法在作文中的应用。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第一次经历,并总结出适合自己写作的方法。
(三)写作实践1. 学生根据自己整理的素材,开始写作。
2.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写作心得。
2.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总结1. 总结本次课的收获,强调记叙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积累写作素材。
七、课后作业1. 每位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第一次经历的记叙文。
2. 收集生活中的感人瞬间,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
范文:我的第一次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爸爸一起去了海边。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大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一踏上沙滩,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一望无际的海水,碧蓝碧蓝的,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
海浪拍打着岸边,发出阵阵涛声,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大海的故事。
我迫不及待地脱下鞋子,光着脚丫在沙滩上奔跑。
细腻的沙子从脚趾间滑过,痒痒的,舒服极了。
记叙文常见结构模式教案
记叙文常见结构模式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模式1.2 教学内容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记叙文的结构模式介绍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记叙文的结构模式第二章: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特点2.2 教学内容记叙文的定义记叙文的特点:时间性、事件性、情感性、描写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记叙文案例,加深学生对记叙文特点的理解第三章:记叙文的结构模式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模式3.2 教学内容记叙文的结构模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各种结构模式的特点和运用练习法:让学生进行结构模式的练习,提高写作能力第四章:顺叙结构模式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顺叙结构模式的特点和运用4.2 教学内容顺叙结构模式的特点顺叙结构模式的运用方法和技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顺叙结构模式的特点和运用练习法:让学生进行顺叙结构模式的练习,提高写作能力第五章:倒叙结构模式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倒叙结构模式的特点和运用5.2 教学内容倒叙结构模式的特点倒叙结构模式的运用方法和技巧讲授法:讲解倒叙结构模式的特点和运用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倒叙结构模式的练习,提高写作能力第六章:插叙结构模式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插叙结构模式的特点和运用6.2 教学内容插叙结构模式的特点插叙结构模式的运用方法和技巧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插叙结构模式的特点和运用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插叙结构模式的练习,提高写作能力第七章:平叙结构模式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平叙结构模式的特点和运用7.2 教学内容平叙结构模式的特点平叙结构模式的运用方法和技巧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平叙结构模式的特点和运用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平叙结构模式的练习,提高写作能力第八章:结构模式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各种结构模式进行写作8.2 教学内容各种结构模式的优缺点分析灵活运用结构模式的方法和技巧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各种结构模式的优缺点和运用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展示结构模式的灵活运用第九章:写作实践与评价9.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提高记叙文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修改作文9.2 教学内容写作实践: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尝试运用不同结构模式作文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下进行自我修改9.3 教学方法写作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记叙文结构模式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回顾记叙文结构模式的特点和运用拓展记叙文写作的思路和技巧10.3 教学方法讨论法:学生总结学习心得,分享写作经验启发法: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重点环节2:记叙文的结构模式重点环节3:顺叙结构模式和倒叙结构模式的运用重点环节4:插叙结构模式和平叙结构模式的运用重点环节5:结构模式的综合运用重点环节6:写作实践与评价重点环节7:总结与拓展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围绕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结构模式进行教学,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写作实践,帮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语文初中二年级教案: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2)
语文初中二年级教案: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一、引言记叙文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文体之一,通过讲述一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使读者能够感知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
在初中二年级语文教育中,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起到关键作用。
本篇文章将以“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为主题,深入探究其要素,并为二年级学生提供教案。
二、背景介绍记叙文旨在通过叙述事件发展过程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
它的基本结构通常分为导入、事件、描写和点题四个部分。
三、导入部分1. 导入概念:“导入”的作用是吸引读者并引起他们对故事情节的兴趣。
一个好的开头往往能够抓住人们的注意力。
2. 导入技巧:可以使用问句、引用名言或举例等方式。
例如,“你有没有想过,在那个安静而神秘的森林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这样让读者产生好奇心。
3. 学生活动建议:指导学生阅读并鉴赏不同作家的导入部分,并让他们尝试自己写一个有趣的开头。
四、事件部分1. 事件的流程:在记叙文中,事件描述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描述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是很重要的一点。
2. 语言表达技巧:可以使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来进行叙述。
同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可以为文章增添色彩。
3. 学生活动建议: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引导他们回忆一个有趣或激动人心的事件,并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自己对这个事件的记叙文。
五、描写部分1. 描写细节:“描写”部分具有展现场景和人物形象的功能。
通过细致入微地描写,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特点。
2. 描写手法:使用形容词、动词以及其他感官性词语,例如颜色、声音等来丰富故事情节。
3. 学生活动建议:让学生选择一个场景或人物进行描写练习,鼓励他们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文笔更加优美。
六、点题部分1. 点题关键:在文章的结尾处,通过总结或者写出故事的教训等方式,强调文章的主题。
2. 思考提问题:为深化学生对记叙文主题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提问如:“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人物,你会怎么做?”等问题。
高中记叙文结构(并列式教案)
高中记叙文结构(并列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列式记叙文的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并列式结构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二、教学内容1. 并列式记叙文的结构概念及特点。
2. 并列式结构在记叙文中的应用技巧。
3. 并列式记叙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析一篇优秀的并列式记叙文,引导学生发现并列式结构的独特魅力。
2. 讲解:详细讲解并列式记叙文的结构特点,如事件并列、人物并列、观点并列等。
3. 实例分析:分析并列式记叙文的经典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列式结构的应用技巧。
4.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运用并列式结构编写一篇记叙文。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并列式结构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自评、互评,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和审美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条理性和逻辑性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优秀并列式记叙文范文。
2. 写作练习素材。
3. 相关写作技巧参考资料。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最喜欢的并列式记叙文,讨论这些文章为何吸引人。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析一篇复杂的并列式记叙文,总结其结构特点。
3. 创意写作:让学生构思一个包含多个并列事件的记叙文,鼓励他们运用新颖的叙述手法。
七、练习与反馈2. 同伴评审:学生之间相互评改,提出改进建议,并互相学习。
3. 教师反馈: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提供个性化反馈,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运用并列式结构。
八、拓展阅读与研究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并列式记叙文,让他们阅读并分析其结构。
2. 研究项目:鼓励学生选择一个著名作家,研究其作品中并列式记叙文的运用,并进行展示。
九、课堂总结与反思1. 课堂讨论: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于并列式记叙文的见解和收获。
2. 自我反思:学生写下自己对并列式记叙文的掌握程度以及未来的学习计划。
初中部编版教材记叙文教案
初中部编版教材记叙文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主体和结尾。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来描述人物、事件和场景。
3. 训练学生运用合理的顺序和过渡来组织文章,使文章条理清晰。
4.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2. 记叙文写作的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记叙文,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记叙文和写作心得。
2. 提问:记叙文是什么?记叙文写作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二、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15分钟)1. 引子:引起读者的兴趣,交待时间、地点、人物。
2. 主体:具体描述人物、事件和场景,运用合理的顺序和过渡。
3.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三、讲解记叙文写作的技巧(15分钟)1. 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运用形象、贴切的词语和生动的描绘来表现人物、事件和场景。
2. 合理的顺序和过渡:按照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组织文章,运用过渡词语和句子来连接各个部分。
3. 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恰当的修辞语言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四、实例分析和修改(15分钟)1. 提供一篇未完成的记叙文,让学生分析其结构、写作技巧等方面。
2. 引导学生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修改。
五、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题目和要求,编写一篇记叙文。
2. 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六、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篇记叙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高中记叙文结构(并列式教案)
高中记叙文结构(并列式教案)第一章:记叙文概述1.1 记叙文的定义1.2 记叙文的特点1.3 记叙文的分类1.4 记叙文的作用第二章:记叙文的结构组成2.1 记叙文的结构概念2.2 时间与空间的转换2.3 记叙文的六要素2.4 记叙文的线索第三章:并列式结构的特点与应用3.1 并列式结构的定义3.2 并列式结构的特点3.3 并列式结构的应用实例3.4 并列式结构的优势与不足第四章:并列式结构在记叙文中的运用4.1 并列式结构在记叙文中的常见形式4.2 如何巧妙运用并列式结构4.3 并列式结构在记叙文中的创新运用4.4 实际案例分析与讲解第五章:并列式结构的写作技巧与策略5.2 并列式结构的构思策略5.3 并列式结构的表达方法5.4 并列式结构的注意事项第六章:并列式结构在记叙文中的典型实例分析6.1 短篇记叙文实例分析6.2 中篇记叙文实例分析6.3 长篇记叙文实例分析6.4 实例分析的启示与借鉴第七章:并列式结构在记叙文中的创意运用7.1 创意运用的概念与意义7.2 并列式结构创意运用的方法与技巧7.3 创意运用实例解析7.4 创意运用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第八章:并列式结构在写作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8.1 并列式结构写作的挑战8.2 应对挑战的策略与方法8.3 并列式结构写作的常见问题与改进措施8.4 优秀并列式结构作品的欣赏与分析第九章:并列式结构在记叙文中的评价与反思9.1 并列式结构评价的标准与方法9.2 评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9.4 学生作品的评价与反馈第十章:并列式结构写作的拓展与提升10.1 并列式结构与其他结构形式的结合10.2 并列式结构在写作中的拓展与应用10.3 提升并列式结构写作水平的方法与技巧10.4 优秀并列式结构作品的示范与借鉴第十一章:并列式结构在文段中的运用练习11.1 并列式结构文段的定义与特点11.2 并列式结构文段的运用练习11.3 学生练习成果展示与点评11.4 练习中的常见问题与改进建议第十二章:并列式结构在文章中的综合运用12.1 并列式结构在文章中的布局与安排12.2 并列式结构在文章中的逻辑关系12.3 并列式结构在文章中的创新运用12.4 学生文章案例分析与点评第十三章:并列式结构写作的课堂活动设计13.1 课堂活动设计的目的与意义13.2 并列式结构写作的课堂活动案例13.3 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调整方法13.4 活动成果展示与评价第十四章:并列式结构写作的评价与反馈14.1 评价标准与方法的制定14.2 评价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因素14.3 学生作品的评价与反馈意见14.4 评价与反馈的改进与优化第十五章:并列式结构写作的总结与展望15.1 并列式结构写作的收获与成长15.2 并列式结构写作中的不足与改进方向15.3 并列式结构写作的未来发展趋势15.4 教学反思与教案改进计划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高中记叙文结构(并列式)展开,涵盖了并列式结构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写作技巧、实例分析、创意运用、挑战与应对策略、评价与反思以及拓展与提升等方面。
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模式指导教学案
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模式指导教学案高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模式指导教学案一、记叙文写作模式第一种:层层深入式(最常见的模式)图示:“入——递(若干段)——合”首段,开门见山入题;二段,概括事件;三段,时间开始四段,事件发展;五段,事件高潮;……尾段,照应开头。
【例文借鉴】“五块钱成交”警察局拍卖脚踏车,出现了一个离奇的场面。
由于警察局寻回的失物往往无人认领,或者物主提出证据后又放弃不要,因此,警察局的贮物室里收藏的物品真是琳琅满目,令人惊奇。
那里有各式各样的东西:照相机、立体声扬声器、电视机,工具箱和汽车收音机等。
这些无人认领的东西,每年一次以拍卖方式出售,去年密苏里州堪萨斯市警察局的拍卖中,就有大批的脚踏车出售。
第一辆脚踏车开始竞投,拍卖员问谁愿意带头出价时,站在最前面的一个男孩说:“5块钱。
”这个小男孩大约只有10岁,或12岁。
“已经有人出五块钱”,你出十块好吗?好,十块,谁出十五块?”叫价持续下去,拍卖员回头看一下前边那个小男孩,可他没还价。
稍后,轮到另一辆脚踏车开投。
那男孩又出5块钱,但不再加价。
跟着几辆脚踏车也是这样叫价出售。
那男孩每次总是出价五块钱,从不多加,不过,五块钱的确太少。
那些脚踏车都卖到35或40块钱,有的甚至一百出头。
暂停休息时,拍卖员问那男孩为什么让那些上好的脚踏车给人家买去,而不出较高价竞争。
男孩说,他只有5块钱。
拍卖恢复了:还有照相机,收音机和更多脚踏车要卖出。
那男孩还是给每辆脚踏车出5块钱,而每一辆总有人出价比他高出很多。
现在,聚集的观众开始注意到那个首先出价的男孩,他们开始察觉到会有什么结果。
经过漫长的一个半小时后,拍卖快要结束了。
但是还剩下一辆脚踏车,而且是非常棒的一辆,车身光亮如新,有10个排档,69厘米车轮,双位手煞车,杠式变速器和一套电动灯光装置。
拍卖员问:“有谁出价吗?”这时,站在最前面,几乎已失去希望的小男孩轻声地再说一遍:“5块钱”。
拍卖员停止唱价。
只是停下来站在那里。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学习写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学习写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教案】目标群体: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写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教学时长:1课时教学材料:教科书、笔、纸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互动一、引入(5分钟)1. 老师向学生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
2.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篇简短的记叙文,并提问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和结构。
二、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10分钟)1. 老师将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分为引子、事件发展、高潮和结尾四个部分进行讲解。
2. 老师逐一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 引子:引入故事背景和人物,激发读者兴趣,可以通过描述时间、地点或人物特点来实现。
- 事件发展:介绍具体事件和情节的发展,可以采用时间顺序或因果逻辑进行叙述,增强故事连贯性。
- 高潮:故事的最精彩部分,事件发展到达高潮,通过冲突与解决、困难与挑战等展示故事发展的紧张性和吸引力。
- 结尾:对故事进行总结,可以展示故事的教训、思考或给人以启示。
三、示范和分组练习(25分钟)1. 老师示范写一篇简短的记叙文,采用基本结构进行组织,强调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吸引力。
2.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题材,例如“我最难忘的一天”或“我最开心的一次旅行”,利用基本结构进行创作。
3.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和修改,互相提供反馈和建议。
4.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记叙文,讲述他们选择该题材的原因和创作心得。
四、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学生讲述自己创作记叙文的体验,并分享一些写作上的心得和收获。
3. 老师提供积极的评价和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今天学习的记叙文基本结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题材,完成一篇短文。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或想象进行创作,注意运用基本结构,提炼故事情节,增加文采和描写。
记叙文(并列式)教案
记叙文(并列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列式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并列手法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并列式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
2. 并列式记叙文的结构安排。
3. 并列式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4. 典型例文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并列式记叙文的结构与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并列手法使记叙文内容丰富、条理清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并列式记叙文的概念、特点、结构安排与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并列式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3. 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记叙文写作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并列式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让学生了解并列式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并列手法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3. 讲解并列式记叙文的结构安排:介绍并列式记叙文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4. 讲解并列式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教授并列手法在记叙文写作中的运用技巧,如选材、构思、表达等。
5. 典型例文分析:分析并列式记叙文的典型例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并列式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6. 写作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7.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并列式记叙文写作的关键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并列式记叙文的理解程度。
2. 作业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练习,检查他们是否能够运用并列手法进行记叙文写作。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对比并列式记叙文与其他类型的记叙文,了解它们的异同。
2. 写作训练:设计不同主题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并列式记叙文的手法。
高一语文 记叙文的结构 教案
高一语文记叙文的结构一、记叙文的一般结构文章结构指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主要包括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等等。
它们在表达文章结构的总体设计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一〕记叙文的开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是很重要的。
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
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表达法《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
〞〔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这样的开头简洁明快,直截了当,读了开头,能立刻抓住文章的中心。
〔3〕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
〞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写边疆军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反面衬托的作用。
《多收了三五斗》描写的是社会环境:“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
船里满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的,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的空隙。
〞这段描写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船多、米多,暗示了丰收的年景。
而这种丰收景象与后文农民的遭遇与失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主题。
〔4〕引人入胜的悬念法。
就是从事件过程或人物经历中截取最关键,最紧X、最能吸引读者的一个情节做为文章的开头,然后再依次记叙事件发生发展或人物行为经历的始末。
〔5〕有关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名言开路,就是开头先引用名言、格言或警句,用以揭示文章的主题,然后再以所引用的名言、格言、警句为中心,组织材料,展开记叙。
记叙文作文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
2. 写作技巧:描写、叙述、抒情、议论。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多种写作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
2. 如何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特点和魅力。
2. 提问:你们喜欢阅读记叙文吗?为什么?二、新课讲授1. 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
a. 开头:简洁明了,引起读者兴趣。
b. 发展:描述事件的过程,展示人物性格。
c. 高潮:情节紧张,引人入胜。
d. 结尾:总结全文,留给读者回味。
2. 讲解写作技巧:a. 描写:运用感官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
b. 叙述:运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叙述事件。
c. 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引起读者共鸣。
d. 议论:提出观点,引发读者思考。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取一个自己熟悉的事件,尝试运用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四、点评与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分析其写作手法。
2. 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教学反思:1.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有所提高。
3.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记叙文结构模式学案
房山高级中学生态循环课堂学案高三语文第9周04 总编号:35 主备人:丁伟花记叙文常见的结构模式(二)一、学习目标熟悉并运用常见的记叙文结构模式二、学习过程(一)回顾以前所学线形结构模式所谓“线形结构的记叙文”就是全文只写一件事情的记叙文形式。
就是将一件事情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一条线写下来。
这种形式的记叙文从小学写到初中,又写到高考考场。
这种形式的记叙文内容很单纯,不容易出彩,在高考考场很难得高分。
要想写出代表高三水平、符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要求的优秀的“线形结构的记叙文”必须至少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符合记叙文文体特征一一善于描写,有意识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一一使语言生动有表现力,适当的环境描写一一渲染气氛增加文学意蕴。
下面我们就以高考“心灵的选择”话题优秀作文山西考生的《大米饭的洗礼》来谈谈这篇“线形结构的记叙文”得高分的原因。
大米饭的洗礼(高考“心灵的选择”话题优秀作文)幸福如一抹浅浅的雾,淡淡地飘在天涯,飘在村东的路口,与那个破旧的屋子里的大米饭的香味融合,弥漫在我的心窝。
为了它,我曾等了一个夏天,等老了一个童年。
而此刻,它竟像一笛箫音,轻轻回响在我心灵的深处……小时候,家里很穷。
穷人的天空在记忆中是灰白色的,而穷人总是有一双哀伤的眼睛,那是在他的孩子们咕噜咕噜地喝稀饭的时候。
那年,外婆害病了,为了外婆,母亲借了一升大米,细粮在当时是很奢侈的东西。
每天早晨,母亲蒸一碗白稠稠的大米饭,然后一口一口给外婆喂下。
每到此时,我就蹲在墙角咽口水。
孝敬的定义就是把好东西留给外婆吃吗?那时,我常常这样想,直到有一天……那天,天气晴朗得可爱。
早上,照例是一碗大米饭和我们的稀饭,而外婆因身体不舒服没有起来吃饭,母亲急着去地里,临走时叮嘱我喂外婆。
望着端过饭碗的瘦瘦的我,外婆说:“乖囡,外婆不想吃,你去吃了吧,啊?”外婆和蔼地抚着我的头。
“哎!”我满心欢喜, 忙不迭地端走了那碗我梦寐以求的大米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常见结构模式教案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掌握常见的记叙文结构模式;2、通过范文理解结构模式在作文中的具体体现;3、学生在实践写作中能运用其中一种结构模式。
教学课时:2课时结构指的是文章中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具体形式,它就好比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没有了它,各种材料就犹如一团乱麻,不能形成一篇文章不说,主题也就更是无从揭示了。
因此上我们说,安排好结构对写好一篇文章而言极为关键。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文章,其常见的结构模式大致有以下五种:一、时序贯穿式人物的性格成长、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时间“线条”上的,所以,一般人在写记叙文时均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时序贯穿式的结构。
如2005年陕西一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窗外的牵牛花》就采用了这种结构,该文先叙述“我”细致观察“爸爸”在“窗外”种的“牵牛花”,再写“我”获得了“努力拼搏,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生活感悟,最后写“我”理解了“爸爸”良苦用心。
像这样的结构安排就使该文在线索上十分明晰,很有特点。
另外,为了增强记叙文形式的美感,有时候也可将贯穿全文的时序特别地“凸显”出来。
现仅节选某同学所写的《考试的惨痛经历》作文的前三自然段,相信同学们能很容易地从中感受到这种写法的好处:7:30 进入教室,8:00就要考试了,赶紧占个靠后的位置。
7:40 已经把所需要的公式写在了桌子上。
提前准备,百战不殆。
7:50 老师走进教室,原来是号称“四大名捕”之一的谭老师,还有平日一贯严肃认真的教导主任毕老师。
【范文】: 窗外的牵牛花今年二三月,爸爸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里种上了一些牵牛花。
前几天的一个清晨,早早起床的我推开窗户,立刻便闻到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
朦胧中,几朵粉红色的花儿向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爸爸种的牵牛花开出了几小朵!我这才意识到,自从爸爸种上牵牛花以来,忙碌的我实在是忘记了在我房间的窗外,在我家的小菜园里,还有那么些微小的生命,在努力地发芽、生长着!而今天它们竟然就能开出艳丽的花朵!情不自禁地,我走出房间,来到窗外的小菜园,仔细观察起这一朵朵的小花来。
只见,这些小花朵,一个个都像张扬的小喇叭,朝着天空高喊着自己的豪言壮语;又像满盛着琼浆玉液的玲珑的高脚杯,等待着凯旋归来的众将士们开怀痛饮。
它们虽然小得可怜,但我此刻却感到它们从来就没有过自贱和自卑,有的只是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
要不然,细小得可爱的牵牛花茎上怎么能不时地会伸出一根更细的长芽儿,像一只只柔嫩却韧性十足的小手臂,牢牢地抓住旁边的花架,茎头则勇敢而坚决地向着花架最高处攀登!我能够想象到它们是怎样地从一粒粒微小的种子变得生机盎然,最终在我窗外的小菜园郁郁葱葱起来的。
我也能够想象到它们攀登到花架最高处时在我窗外小菜园更多的喧哗——数不清的小喇叭一定会齐声喊出“努力拼搏,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震撼人心的生命最强音!于是,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在我观察牵牛花的那一瞬间,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明白了爸爸为什么要在春天种下牵牛花的秘密。
感谢窗外的牵牛花!感谢爸爸![评析]:这篇中考满分作文通过叙述“我”观察“窗外的牵牛花”,获得了“努力拼搏,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生活感悟,进而理解了“爸爸”良苦用心的故事,既给读者带来了深刻启迪,又对伟大父爱进行了赞美。
全文切合题意,感情真挚,语言凝炼,很有特点。
二、空间转移式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展开都要以一定的空间为背景,所以,人们在写记叙文时也常常会采用空间转移式的结构。
这种结构的记叙文,作者或者处于固定的观察位置,然后由此分别观察处于不同位置的几个事物,或者处于行动之中,按照行动路线,逐个展现观察到的不同事物。
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空间”的不断“转移”使文章条理清楚、内容充实就成了这种结构记叙文的最大优点。
如2005年湖北宜昌一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我梦中的小屋》中这样写道:山上,飘逸的云朵,婆娑的树木,瑰丽的花朵,奇崛的岩石,每一处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
屋前,几株梅,几枝兰幽幽地开花;屋后,挺直的松,苍翠的竹在风中摇曳,地上的青苔也仿佛跟着摇曳了起来。
远处,苍翠的青山蒙着一层淡淡的薄纱,极力想掩饰住自己的那份绿,可是怎么遮挡得住呢?连空气中都似乎可以嗅到“绿色”的味道,苍翠欲滴是它最好的写照啊!很显然,上面三段文字在写“我梦中的小屋”时就采用了“空间转移式”的结构:小作者通过不断地“转移”观察“空间”,分别写了“山上”、“屋前”及“远处”的优美景色,大大拓展了“我梦中的小屋”的内涵,而观察思路由上(山上)而下(山下)、由近(屋前)而远(远处),又确实使文章脉络异常分明起来。
【范文】: 我梦中的小屋不将琴瑟理清弦,尘世哪知鹤梦长。
———题记[来源:]我梦中的小屋并不华美,却干净而整洁,深居于山林之中。
我梦中的小屋盛满我要的幸福。
简陋的陈设,朴素的青砖绿瓦,花草树木环绕四周,清风拂过,我面朝自然,春暖花开。
山上,飘逸的云朵,婆娑的树木,瑰丽的花朵,奇崛的岩石,每一处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
屋前,几株梅、几枝兰幽幽地开花;屋后,挺直的松、苍翠的竹在风中摇曳,地上的青苔也仿佛跟着摇曳了起来。
远处,苍翠的青山蒙着一层淡淡的薄纱,极力想掩饰住自己的那份绿,可是怎么遮挡得住呢?连空气中都似乎可以嗅到“绿色”的味道,苍翠欲滴是它最好的写照啊!林中的那一群鸟在欢乐地歌唱着,一只先唱,另一只也立即应和,缠缠绵绵,音符汇成一支美妙的歌。
大片大片的向日葵与直插云霄的白杨相映成趣,大团大团的树影投下,花带着阳光的温暖,和着树叶弥散的香味,溢满整个心胸。
鸟儿很自由,因为它没有束缚;屋子很温暖,因为阳光的味道四处弥散;幸福很简单,大自然的恩赐,让一切都和谐、平衡……[评析]:意象准确,意境优美,题旨鲜明,内容充实。
紧扣主题,构思合理,想像丰富,充满诗情画意。
语言流畅生动,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
三、时空交互式“时空交互式”结构顾名思义,是指将时间和空间相互糅合在一起,以此来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的记叙文,其内容一般都是时间跨度较大,而空间转移又比较频繁的人事等。
采用“时空交互式”,有利于对处于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人事等有条理地进行叙述。
如2005年江苏无锡一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精彩的乡村夜》中有这样的几段:傍晚的太阳终于顶不住那沉重的夜幕,在昆虫和各种动物的催促下,终于被压下了地平线。
……这时,……渐渐地,夜越来越深。
这时,…………夜更深了,……限于篇幅原因,上面的几段文字,略去了“傍晚”、“夜深”、“夜更深”等三个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人(“小家”的孩子等)物(田野的各种昆虫等)表现情况,但我们从中仍不难“估摸”到“乡村夜”的种种“精彩”之处。
【范文】: 精彩乡村夜[来源:学。
科。
网Z。
X。
X。
K]在乡村,最美的不是黎明,也不是盛夏的树阴,而是那美丽的夜晚。
傍晚的太阳终于顶不住那沉重的夜幕,在昆虫和各种动物的催促下,终于被压下了地平线。
但是太阳神是永远都不会屈服的,于是他奋力地甩下一片多姿多彩的火烧云,气愤地消失了。
这时,孩子们在大地母亲的呼唤下,也渐渐回到了那温暖的小家。
于是,每一个火柴盒一样大小的房子开始冒烟,庆祝夜晚的来临,也庆祝一天的收获。
不一会儿,各家各户都搬出了桌椅和饭菜,男的光着膀子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孩子们迅速地吃完饭后偎依在母亲的怀抱中撒娇、玩耍,一边欣赏着那变幻莫测的火烧云,闻着那迷人的稻花香。
渐渐地,夜越来越深。
这时,昆虫和月亮开始了黑夜奏鸣曲,蝙蝠和各种昆虫便借着昏暗的月光跳起了华尔兹,音乐会和舞会,这在田野上是多么热闹呀!此时,孩子们早已不在母亲的怀抱里了,他们正借着微弱的月光玩起了捉迷藏。
如果你正好走过,一定会被吓得五魂出壳,因为在你的四面八方都有晃动的黑影,不时还有一两声怪叫。
也许你想逃,可刚一抬腿就被绊倒在地,紧接着便是一阵哄闹和嬉笑,等你一抬头,却除了嫦娥在广寒宫朝你妩媚的一笑,便什么都没了。
你也只好认了。
夜更深了,孩子们也回到家中躺在床上睡着了,嘴里还不时地发出甜美的笑声,似乎还在为刚才的恶作剧喝彩。
月更亮了,而田野上却悄无声息。
夜,也更美了。
我爱这精彩的乡村之夜![评析]:本文以诗意的笔触,描画出一个乡村梦幻般的迷人夜景。
文章的主体部分,以时间推移为顺序,细致地表现了小乡村从傍晚到深夜时分的景、物、人的变化活动。
洗练的生活图景和奇特瑰丽的想象交织,动静结合,虚实相映。
既有月夜的祥和宁谧的氛围,又不乏活泼动人的场景。
小作者既有发现美的眼睛,更具体悟美的心灵,笔下才能勾画出美的意境,流淌出美的情致。
四、逐层深入式逐层深入的写法符合人物性格形成、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所以,“逐层深入式”的结构也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只要我们能让文章在内容前后上表现出某种“意思”的“递进”便可以了。
如2005年河南一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最美丽的苍蝇》中有这么几段,从节选的每一段仅有的一两句话就可以看出它们在内容前后上的“意思”的“递进”:大赛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昌昌小姐,……莹莹小姐姗姗来到台上,……最后出场的是美美小姐,……美美小姐获得了全蝇界的选美冠军。
之后,评委们和观众边争吵边吃糕点去了。
【范文】: 最美丽的苍蝇苍蝇家族要举行选美大赛。
经过预赛、初赛、复赛,最终只剩下昌昌小姐、莹莹小姐还有美美小姐进行冠军的角逐。
为了夺得冠军,三位苍蝇小姐各使绝招:昌昌小姐进行了减肥,整整数日没有光顾经常去进餐的垃圾堆。
莹莹小姐做了腹部抽脂,终于现出了魔鬼身材。
美美小姐更不用说了,足足在全身做了二十处美容手术。
决赛开始了,赛场就设在一家糕点店里。
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大赛结束后,众蝇还可以在这里进食美味的糕点,并且不会遭到邋遢的店主的干扰。
大赛开始了,故作庄重的绿头蝇、风骚轻浮的红头蝇、花枝招展的蓝头蝇和道貌岸然的灰头蝇四个评为依次坐在了做糕点的案板边上。
而其它观众则把案板面当作坐席。
首先出场的是昌昌小姐,她轻盈地飞过来,在评委面前扭动起自己减肥后更加轻盈的身姿。
“真是赵飞燕再世啊,我苍蝇家族竟有如此美女,难得难得。
”绿头蝇止不住赞道。
莹莹小姐姗姗来到台上,它先立定美腿,来一个亮相,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了自己优美的腰肢。
这时候,糕点师走进来,莹莹小姐竟别出心裁地飞到糕点师的鼻梁上走起了“猫步”。
这即兴表演,立刻搏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表演得泼辣大胆,性感超群啊!”红头蝇由衷地赞道。
最后出场的是美美小姐,她的表演搏得了蓝头蝇和灰头蝇的一致好评:认为她表现得天真、活泼,特别是立在糕点上做的那个芭蕾姿势,真是优美极了。
美美小姐获得了全蝇界的选美冠军。
之后,评委们和观众边争吵边吃糕点去了。
昌昌小姐和莹莹小姐对这个结果都大为不满,纷纷争论自己才是最美的,才应该得冠军。
争着争着,她们三个竟大打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