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知识点归纳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什么?各占什么地位?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什么?各占什么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1371b64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5.png)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什么?各占什么地位?
2017-09-1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名词解释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078b34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5.png)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名词解释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主要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体是指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进一步作了明确和重申。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统一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
简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容
![简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3292bc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c.png)
简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容
五体一体是中国政府倡导的一种发展理念,它提出将经济发展、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和谐
稳定、共同发展的统一格局。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五体一体总体布局要求建立适应和互补各种
经济类型,实现一体化指导下的均衡发展。
要坚持依法扩大国有经济,和谐发展民营企业,建立多元化经营结构。
要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
高国民经济水平,推动发展经济。
政治建设方面,要主动推进全民政治参与,加强政党间的协调与
磋商,维护政协工作的稳定性。
还要促进尊重人权,坚决反对和打击
极端团体。
五体一体总体布局还要推进国家机构改革,努力建立良好
的政治环境。
此外,在文化建设上,要健全文化体制和文化制度,加强和规范
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文化素质提升。
要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的科学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社会建设方面,要做好社会治理,建立多层次制度机制,加强法
治建设,努力改善社会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最后,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加强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等方
面的管理,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环境问题的工程和措施,建立标
准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五体一体总体布局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
同时也牢牢把握文化、社会建设,把生态文明的建设置于总体发展规
划的首位。
它促进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中国的全球影响力
和竞争力,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时政知识点五位一体
![时政知识点五位一体](https://img.taocdn.com/s3/m/f302494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6.png)
时政知识点五位一体时政知识点五位一体是指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思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位一体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下面将从每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完善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政治建设的核心任务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证党能够更好地领导人民,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二、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指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
经济建设的目的是促进人民群众的福祉和社会的稳定。
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指通过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是指通过加强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包括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五、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指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护好人民的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请总结五位一体的主要内容
![请总结五位一体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37f595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d.png)
请总结五位一体的主要内容
五位一体是中国共产领导下的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包括:
1. 经济建设:发展经济是五位一体的核心,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
重点包括发展工业、加大对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发展服务业等。
2. 政治建设:加强国家权力机构和监督机构的建设,提高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3. 文化建设:倡导中华文化传统,推广科学文化,提高公民素质,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4. 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福利,建设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5.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平衡发展,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能力。
2020考研知识点汇总--五位一体(10章)
![2020考研知识点汇总--五位一体(10章)](https://img.taocdn.com/s3/m/96e6ab333b3567ec112d8a1e.png)
反应体系’s 实践要求
②各有侧重:观-核心,凝练,实践
做法 ①融入各方面②全民行动娃娃抓起③传统、革命文化④民族精神 1
内涵 ①文化素养的国民②文化产业③文化软实力
文化强国
①文化自信 怎么做 ②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事业:政府主导、基本需求、社会效益 产业:市场主导,多样化需求、经济效益
③文化软实力
根本任务
⑤知识产权 ⑥人才
①主要矛盾(美好生活 vs 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 in 乡村
必要性 ②历史阶段(长期社初)表现 in 乡村
③未来任务(全面建小康)任务、基础、潜力后劲 in 乡村
意义 重要基础、关键举措、有效途径、固本之策、必然选择
乡村振兴 战略
目标
①总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②总方针: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③总要求:产业生态文明治理富裕④制度保障:城乡体制系 ①农村经营制度→土改→“三权”分置
人&自然 和谐共生
核心 理念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尊重自然 ②顺应自然 ↓首要态度 ↓基本原则
③保护自然 ↓重要责任
(生命共同体)
人&自然 ①节约资源②自然恢复为主③绿色、循环、低碳发展④格局产业生产生活
发展新格局
→①预防为主,源头治理;②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利用自然力修复
生态文明 ①推进绿色发展②突出环境问题③生态系统保护④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内涵 改革重大问题,群众实际问题→决策前&中
重要性 特有形式&独特优势→丰富形式、拓展渠道、丰富内涵
协商民主
意义
①公民参与政治 ②科学决策,治理现代化 ③解矛盾泛、多层、制度化→政党,人大,政府,政协,团体,基层,组织
三爱一劳建 统一战线
金融考研政治考点解析之毛中特五位一体总布局
![金融考研政治考点解析之毛中特五位一体总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8310f84cdd88d0d232d46ad6.png)
2016金融考研政治考点解析之毛中特五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基础上的拓展。
这是我党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
五位一体总布局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五位一体的相关考点内容,对相关的金融考研政治重要知识点作了如下归纳和整理。
一、五位一体的相互关系五位一体总布局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点击进入2015年金融考研考试题库>>>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以经济建设为根本,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根本,大力发展生产力。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还需要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及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属于上层建筑。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好了,对经济建设有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强调在一种和谐的状态下进行,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五位一体具体内容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具体采取四项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五位一体总布局名词解释
![五位一体总布局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81c340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1.png)
五位一体总布局名词解释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
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了全面部署。
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
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报告对全面协调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
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
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五位一体总布局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有机统一,对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意义重大。
毛中特核心考点:五位一体总布局
![毛中特核心考点:五位一体总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c2c2d7220b4c2e3f572763f4.png)
毛中特核心考点:五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基础上的拓展。
这是我党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
五位一体总布局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中特)占有重要的地位,每年命题分数占毛中特科目的60%以上。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五位一体的相关考点内容,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朱弘隽老师对相关的重要知识点作了归纳和整理。
一、五位一体的相互关系五位一体总布局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以经济建设为根本,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根本,大力发展生产力。
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还需要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及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属于上层建筑。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好了,对经济建设有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强调在一种和谐的状态下进行,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是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五位一体具体内容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掌握各自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具体采取四项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知识点归纳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dd20a8f55270722182ef775.png)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知识点归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就像纵横全图的经纬线,勾勒出富强民主文明与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美景象。
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科学内涵:(1)创新就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就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就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就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就是全民共享,二就是全面共享,三就是共建共享,四就是渐进共享。
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就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注重的就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就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就是解决人与自然与谐问题,开放注重的就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就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与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与保护人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党中央从党与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就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就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知识点归纳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a0bf7f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b.png)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知识点归纳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知识点归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就像纵横全图的经纬线,勾勒出富强民主文明与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美景象。
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科学内涵:(1)创新就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就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就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就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就是全民共享,二就是全面共享,三就是共建共享,四就是渐进共享。
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就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注重的就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就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就是解决人与自然与谐问题,开放注重的就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就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与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与保护人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党中央从党与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就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就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毛概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建设精编版
![毛概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建设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feb7d481c758f5f61f676f.png)
要点: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 国有机统一(十九大报告)
⑤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 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3)多党合作的方式
A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
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
参政议政;
B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
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C 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
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进入国家机关 担任领导职务等。
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党外人士共商国是
(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 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 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 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 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1.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无产阶级专政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人士居多; ⑤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1945年由部分文教界知识分子组成; ⑥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解放前由部分归国侨眷组成; ⑦九三学社,原称民主科学社,1949年9月3日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改称现
名,由部分文教科技界知识分子组成; ⑧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1947年由部分台湾籍人士组成。
各级人民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 原则讨论决定国家和地方大事。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内容,体现 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19毛概第十章__“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2019毛概第十章__“五位一体”总体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a4503b7d376baf1ffc4fade7.png)
第十章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5.贯彻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本质要求。 ➢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全 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 享。 ➢坚持共享发展,就要不断 把“蛋糕”做大,又把不断 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 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 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 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第十章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外延
➢1.4建设彰显优势、 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 发展体系。
➢实现区域互动、城乡融合、 陆海统筹,发挥区域比较优 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 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当前我国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部分行 业产能严重过剩、部分地区房地产库存高、企业杠杆 率偏高、实体经济成本过高、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一些 短板突出。
第十章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 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 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 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 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 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3.5着力发展开放型 经济
➢推动“一带一路”交流 合作 ➢有序放宽市场准入 ➢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服 务贸易 ➢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
第十章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3.5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 要靠创新
➢创新通过加速前沿技术突破和现有 技术的应用以提高生产率,是推动供 给增长的核心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引 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 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五位一体总布局
![五位一体总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c7e76734cfc789eb162dc803.png)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 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快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约束和监督体系,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 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 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 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 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 国。(摘自十八大报告)
• 专题复习P79 • 国家实施“单独二孩” • 国家大幅度减进口关税,进口奶粉便宜 • 国家限播购物广告 上面的举措个属于哪一方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主 要矛盾、根本任务、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成就、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科学发展观 内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2、基本国策 • 3、发展战略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组织布置学习知识点归纳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组织布置学习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c7278258e9951e79b892751.png)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知识点归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就像纵横全图的经纬线,勾勒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美景象。
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科学内涵:(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全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三是共建共享,四是渐进共享。
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0ec2f8e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0.png)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主要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体是指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进一步作了明确和重申。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统一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
毛概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毛概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f08c36bc58fafab068dc0261.png)
美国总统共和制政府:
参议院——按各州分配的名额选举产生
三 立法——国会
权
众议院——按人口分配比例选举产生
分 行政——总统
立 司法——法院
毛概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二节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B.“三权分立”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权分立”的历史进步性:
◆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斗争中起了重要的 积极作用 ◆对限制资产阶级政权中的个人专权而引起腐败 起了一定作用
C.“三权分立”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A 我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 础。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和全国人民根本利 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人民可以统一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利, 实行“议行合一”的民主集中制。 B 我国也不存在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历史前提。 C 三权分立的缺陷也决定了它不适合我国。我国的立 法、行政、司法也有明确的分工,但三者不是分立,而 是立法居于首位,行政、司法从属于立法,表明人民权 力居最高地位。
毛概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二节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人类几千年政治文明史,反复印证了一个道理: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 民主道路,要与一国的国情相适应。中国的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 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 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是适合中国国情和社 会进步要求的选择。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制 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 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马克思 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 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的重要形式。
毛概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二节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知识点归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就像纵横全图的经纬线,勾勒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美景象。
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科学内涵:(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全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三是共建共享,四是渐进共享。
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包含: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经济体制。
以上六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扎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
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
第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构建市场经济有效、微观主体由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第一,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
第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
第三,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四,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1.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继续推动香港、澳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坚守方向、踩实步伐,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必须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中。
必须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
回归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
必须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必须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党的三大历史任务。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
坚决反对和遏止任何形式的“台独”。
秉持和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
携手同心共圆民族复兴中国梦。
第三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
(1)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2)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总的要求是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3)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4)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建设好网络空间。
(5)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民主、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表达,把涉及国家、公民、社会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来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内容构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和集中表达,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如何培育和践行?(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发扬民族精神。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
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如何?(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首先要努力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其次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注重国家形象塑造,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再次要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提炼与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提高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知晓率和认同度,实现文化软实力提升“形于中”、“发于外”。
第四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第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第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第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第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第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第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第三,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第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第五,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第一,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构建一个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