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学
浅谈“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实施
浅谈“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实施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编著的语文教科书,首次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单元,在语文教材改革发展史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
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设置,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
怎样实施好“综合性学习”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首先要对“综合性学习”有足够正确的认识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它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如果不弄清这两个问题,那么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就有可能走入误区。
首先,我们来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语文”一词的含义: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基于“生活处处有语文”这一“大语文观”的。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论述,我们可以找到对于“语文”这个关键词的解读。
那就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中“语文”一词的内涵,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终极目标。
其次,我们来解读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性”一词的内涵:《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论述有这么两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从中我们发现,不管是“联系”、“勾通”还是“结合”,它的中国都是立足于语文、是围绕“语文”、最终还是要回到“语文素养”上来的,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有综合性质的学习,而不是综合的学习。
现在,我们可以明确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定义: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全面素质的综合发展为目标,通过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整合语文学习资源,构建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发展的活动。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这是旨在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意义深远。
新教材七下册“我的语文生活”就落实了这个要求。
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生活,心中会有一个疑问——学的知识是否有用。
关于这个疑问,我们要重视,并合理引导。
因为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只有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知识是有用的,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时每刻都要用到,学生才会自觉克服厌学情绪,振作精神,努力学习。
初一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初中语文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安排在最后,进行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的语文生活),算是对这一年的一个总结,也算是对今后语文学习的一个引领,承上启下,让语文深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悟生活。
让学生感到:生活与语文,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学习就是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可学习。
所以,本次综合性学习非常重要,初一一年的语文学习,这最后的一笔是“画龙点睛”教材分析《我的语文生活》隶属于人教版(六三制)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一堂综合性学习活动课。
本次综合性学习以观察、实践和积累为主要活动方式,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认真观察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让学生懂得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本活动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学生的校外实践的引导,在实践中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
难点是广告的创作。
本活动课,前期课外实践过程要早安排,最好提前一周安排,让学生利用课外进行实践,尤其是周末,有组织的进行团队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协作能力,收集、分析和整理的能力;课堂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学生的一个汇报过程,在汇报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共同学习。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 综合性学习(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与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的内容,包括:1. 课文:《草原》、《北京的春节》、《匆匆》、《古诗十九首》。
2. 语文园地:包括“词语盘点”、“句子练习”、“作文天地”等板块,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3. 综合性学习: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如演讲比赛、手抄报、主题班会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成果。
4. 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综合性学习2. 板书内容:课文标题、重点词语、句子练习、作文天地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要求学生阅读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文章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把握存在一定难度。在讲解《背影》这篇文章时,尽管我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们思考父爱的深沉,但仍有部分学生难以体会到这种情感。这让我意识到,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深入理解并表达情感并非易事。
在讲授修辞手法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理论知识掌握得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显得有些吃力。在写作练习环节,部分学生难以将所学的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这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理论知识,还应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
1.加强情感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的情感。
2.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3.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4.加强课后辅导,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5.培养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激发学生对家乡、国家的热爱,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文章主题与情感的把握: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深入理解每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及其所表达的情感。例如,《背影》中父亲对儿子的深厚爱意,《白杨礼赞》中对白杨树的赞美及民族精神的体现,《记承天寺夜游》中对友情的抒发,《与朱元思书》中对家乡的思念及家国情怀的传达。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本单元文章的基本概念和主题思想。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涵,如《背影》中的父爱、《白杨礼赞》中的自然赞美等。这些文章展示了作者如何运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背影》为例,分析文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达父爱,以及这种表达方式如何感染读者。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教案)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目标1.认识读书的重要意义,提高阅读兴趣。
2.学会有选择地读书,提高对书籍的辨别能力,提高阅读的品位。
3.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读书方法。
4.学会和他人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感受,提高读书水平。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你换阅读吗?你看过这些书吗?你喜欢读哪些类型的书籍?课外阅读时,你会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二、学习活动活动一:爱读书,了解国民阅读状况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相关专业机构在这一天会发布上一季度的国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
阅读“资料一”“资料二”,根据其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阅读任务1.仔细阅读“资料一”,尝试用三段文字分别表述每个图表所包含的内容,注意用语准确、简明扼要、层次清晰。
写好后,组内交流,修改完善,形成一份比较完善的文字稿,在班上展示。
知识链接:如何分析图表数据(1)理解图表类型条形图:用于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
折线图:显示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趋势。
饼状图:显示各部分占整体的比例。
散点图: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观察图表元素标题:明确图表的主题。
轴标签:了解横轴和纵轴代表的数据。
图例:理解不同颜色或形状代表的类别。
数据点:直接从图表中获取的数据。
(3)分析图表内容数据趋势:观察数据随时间或类别的变化趋势。
数据分布: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数据关系: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或因果关系。
预设:(1)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持续稳定增长,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增幅稍高于纸质图书阅读率。
(2)年国民阅读量保持总体稳定,通过“听书”和“视频讲书”方式读书成为新的阅读选择。
(3)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手机移动阅读成为主要形式。
2.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分别设计“2021、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和“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人均阅读量”的图表,准确、直观地呈现资料中的文字信息。
统编教科书部编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教科书部编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一、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材解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结构进行编写。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编排从一年级教材开始,在课后的练习、语文园地等处陆续渗透,在三、四、五、六年级下册则以一个学习单元的方式集中呈现。
站在课程高度,细读中、高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材呈现有着鲜明的特点。
1.穿插与集中呈现结合,体现梯度提升。
三下的《中华传统节日》、四下的《轻叩诗歌大门》被称为“小综合”。
这两个“综合性学习”穿插在单元教学中,与阅读教学、语文园地同在,且分别在课文的后面分散出示了两个“活动提示”,单元传统板块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未作安排。
五下的《遨游汉字王国》、六下的《难忘小学生活》被称为“大综合”。
这两个“综合性学习”,完全取代了常规单元的教材内容,未编入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内容,是对综合性学习的整体设计。
从教材内容的显性取舍来看,似乎省略了某些内容的教学,但细致研读教材,我们会发现,被舍去的教学内容全部涵盖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
如口语交际,四个“综合性学习”都安排了班级或小组的商量、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真实情境下的口语交际过程,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明确的任务完成中得到发展;习作教学,每个“综合性学习”都根据实际活动任务相机安排了练笔,《中华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轻叩诗歌大门》“试着当个‘小诗人’写写诗”,《遨游汉字王国》“尝试着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性报告”,《难忘小学生活》“写一份策划书”,这些都是对学生习作能力的训练;阅读教学,除了搜集大量的资料需要阅读外,两个大综合的“阅读材料”都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空间。
因此,教者首先要确立一种意识,即综合性学习是对语文课程诸多内容的整合,该教、该学的一样都没有少。
从“小综合”到“大综合”,从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体现了编者依据学情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逐步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优秀10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篇一单元目标一、单元分析:本单元为综合性学习单元,主题为“难忘的小学生活”。
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珍藏记忆、表达情感、祝福未来的同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
教材围绕“难忘小学生活”的主题,编排了“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两个活动板块,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带动整个单元的学习。
每个板块都编排了“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其中“活动建议”是综合性学习的主体,提供了具体的活动任务、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阅读材料”属于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资源参考,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选择使用这些材料。
本单元的第一项活动是“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用“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的活动指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地回忆往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操作练习,发展学生整理资料与使用资料的能力。
本单元的第二项活动是“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写策划书”。
二、课标要求: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3、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材料。
4、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如毕业联欢会,学写策划书。
5、设计并制作成长纪念册。
三、学情分析:这个单元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即将告别生活六年的小学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儿童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少年,这既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也凝聚着学校老师的心血。
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语文活动,依托语文学习,让学生在珍藏记忆、表达情感、祝福未来的同时,梳理或令人激动、喜悦,或令人伤心、遗憾的`事,使得本单元学习时光成为人生道路上永远难忘的岁月,在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单元学业质量标准1、围绕单元及板块主题,与同学交流、协商,制定阶段活动计划。
2、收集和筛选反映小学生活的资料,填写时间轴,与同学分享难忘的回忆。
3、自主整理成长资料,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
举例解释:
-例如,在讲解《周易》名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天行健”象征着自然界永恒向前的规律,而“君子以自强不息”则是指人应顺应自然规律,不断自我加强和完善。
2.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自强不息不仅仅是个人奋斗,而是与民族文化、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价值观。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时,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这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但在活动组织方面,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部分小组讨论时间较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活动设计的合理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和表达。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案
一、教学内容
《君子自强不息》为七年级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内容,源自人教版《语文》教材。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回顾《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名句,理解其含义。
2.学习《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经典故事,感悟自强不息的精神。
3.分析现实生活中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人物案例,激发学生树立自强目标的意识。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君子自强不息》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自强不息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
课堂上,通过引入《周易》名句和经典故事,学生们对自强不息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然而,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还不够明确。为此,我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设定具体目标、制定计划等方面入手,将自强不息的理念付诸实践。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了解诚信的含义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通过经典故事、名人名言等形式,学习诚信的典范;
3.分析现实生活中诚信缺失的现象,探讨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自觉践行诚信的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诚信的基本概念。诚信是指诚实守信、遵守承诺的品质。它是人际交往的基石,对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诚信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诚信的含义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诚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5.开展诚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诚信的价值。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其诚信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诚信;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增强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学会分析诚信问题,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教案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学习主题此单元是古诗文教学单元,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此单元的学习,能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还要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努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文字的表达效果。
通过学习此单元,学生能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表达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从内容和主题上说,有的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有的是对现实状态的反思。
综观此单元的选文,无论是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还是儒家对学习之道的认识、对理想社会的期望;无论是韩愈“不平则鸣”的呐喊,还是杜甫、白居易对民生疾苦的同情,都是一种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接受这样的精神滋养,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感受古人的哲思和情怀,我们还可以欣赏古人论事说理和描写的技巧。
三、单元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是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和必要的知识积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强。
综合来看,八下第六单元的文言文教学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已经经过了七年级和八年级三个单元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词语积累,也形成了一定的文言语感,具备了品味文言文语言的能力。
所以此单元所选的课文,不只限于浅显易懂的故事性题材,还体现了情趣、理趣、古人的哲思和情怀,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案文档
综合性学习单元教案文档第一章:综合性的理解与认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综合性的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1.2 教学内容:综合性学习的定义和意义。
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和原则。
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1.3 教学活动:引入综合性学习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讨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和原则,让学生理解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
介绍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章: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设定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设置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学会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2.2 教学内容:综合性学习目标设置的原则和方法。
综合性学习目标的类型和表述方式。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设置的重要性。
介绍综合性学习目标设置的原则和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设定自己的综合性学习目标。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目标设定的合理性。
评估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目标设置的理解和应用。
第三章:综合性学习的方法与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运用方法和技巧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综合性学习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方法和技巧的实际应用案例。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理解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索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运用方法和技巧的能力。
评估学生对综合性学习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第四章: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展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综合性学习。
培养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习成果展示的方法和技巧。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理解其中的意思。
3.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事物。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综合性学习》。
2.学习重点词汇和句型。
3.进行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讨论。
三、教学难点
1.协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2.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方式。
四、教学准备
1.课本《语文》下册。
2.课文《综合性学习》分发资料。
3.测验纸和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学生依次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3. 操练
1.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练习。
2.学生分组练习对话演练。
4. 深化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2.学生互相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5. 拓展
1.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如何应用课文中的内容。
2.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文后的相关练习。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沟通,以及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综合性学习》这篇课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文中所描述的汉字的有趣之处。
2.能够掌握本课所学汉字的读音和书写。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汉字。
4.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中描述的汉字的有趣之处,掌握所学汉字的读音和书写。
•难点:通过综合性学习,将所学汉字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
三、教学准备:1.课文《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教材2.黑板、彩色粉笔、电子白板3.学生课本和练习册4.汉字卡片或挂图5.教学录音机或电脑播放器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5分钟)1.老师复习上节课所学汉字。
2.介绍本课主题《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
学习(35分钟)1.展示课文,让学生阅读理解。
2.分组讨论,总结文中对汉字的描述,感受汉字的有趣之处。
3.老师解释生词及生字,并板书。
活动(10分钟)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动手书写本课所学汉字。
2.学生拓展一些相关的汉字,加深印象。
作业(5分钟)1.布置作业:背诵生词及生字,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复习(5分钟)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学习(35分钟)1.学习新课内容,了解更多汉字的趣味知识。
2.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出题考核汉字知识。
活动(10分钟)1.进行互动游戏,加深对汉字的印象。
2.学生自愿分享自己写的“有趣汉字小故事”。
作业(5分钟)1.布置作业:整理好作业学习材料,准备下节课复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得到了加深,对汉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激发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但教师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部分汉字的书写和发音还存在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训练和复习。
六、延伸阅读:1.丁健. (2017). 《汉字真有趣: 带你认识汉字的乐趣》. 北京出版社.2.王芳. (2019). 《汉字:具有神奇、有趣和心理立体性的艺术》. 人民日报出版社.以上为《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教案内容,希望本次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字,增强对汉字的兴趣和理解。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单元教学方案
21 0 2年 7月 8日
综合 性 学 习《 叩诗 歌 轻 的大门》 元教 学方案 单
文, 赵 雯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 宝。 古代诗词更 是我 国文学作品中的 情 。 而且还 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 以, 所 我们要欣赏 诗歌所创 造的
一
枝奇葩 , 它以语言优美 、 音调 和谐 、 意境深远而深得广大读者的 意境 , 也要发挥想 象和联想 。 而诗人在创造意境 时 , 重于写景、 或侧
搜集 的 材 料互 相说 一 说 你 读 懂 了什 么 ?
①培养搜集 、 整理 资料 以及 合作探究 的能力 ② 能积极 、 主动 的表达 自己的想法 和感受
3 . 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 目标 知道在维和部 队中我 国战士所做 出的贡献 , 萌发 民族 自豪感 和 自信 心 , 培养热爱祖 国的感情 。 三、 教学重点 、 难点 体会联合 国的作用和意义及 和平共处 五项 原则 、 合国的意 联 义和作用 。
2能力 目标 .
人们 的长期努力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 一个 以和平、 合作、 安全 为宗 旨的国际组织应运 而生 。你们知道是什么组织 吗? 学生 回答 : 联合 国 师 : !他就是——联合国。( 对 教师板书课题 : 联合国 ) 师 : 大家先阅读 书上 4 请 6页 的内容 , 然后小组结合你们 自己
诗 词 的小 结 以及 本次 活动 的总 结 。
背, 就是 背诵 。在学 习之前要求学生把 准备 阅读 的诗词 背下
以活动课的形式 , 按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 , 在交流过程 中
来。 让学 生在 阅读本上写下这一步骤 , 并找同学背诵 , 让听背的同 学习同学的优点 、 反思 自己的不足 , 在浓厚 的学习氛围 中成长 。 学在该步骤后签字 。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背诵意识 , 培养学生 并 对同学 负责的德 育 目标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演变,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爱好;2.掌握一定数量的偏旁部首、常用字,提高学生的汉字识字能力;3.培养学生的文字观察能力,提高文学素养;4.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汉字的特点和演变;2.掌握一定数量的偏旁部首、常用字;3.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与爱好。
三、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提高学生的汉字识字能力,鼓励学生多写字多读书。
四、教学准备•纸笔、教材、课件、图片展示;•制作好的活动材料;•提前准备好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汉字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或故事引入,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好奇;2.学习偏旁部首:辅助教材展示,让学生认识常用的偏旁部首;3.学习常用字:通过互动教学、板书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字;4.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复习总结,激励学生对汉字学习的热情。
第二课时:写汉字1.复习偏旁部首与常用字:通过游戏等活动方式复习上节课内容;2.模仿书法:展示书法作品,讲解汉字的笔画结构和书写技巧;3.课堂练习:指导学生练习汉字书写,纠正错误,提高书写质量;4.作业布置:布置书写任务,要求学生在家练习书写,强化汉字功底。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围绕“我爱你汉字”这一主题展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汉字知识,提高汉字识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字观察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书写能力。
七、课后延伸1.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写字,提高汉字识字水平;2.组织汉字书法比赛或展示活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3.利用多媒体或互联网资源,拓展学生对汉字的了解与应用。
八、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价:针对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书写质量等进行评价;2.作业及考查评价:通过书写作业、小测验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3.学期总结评价:结合课程要求,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典故二: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说的是:相传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现习酒色,不理正事,却十分喜爱宠妃褒姒,褒姒性格忧郁不爱笑,为博美人一笑,阁王点燃了向诸侯传递军情的烽火,诸侯看到烽火匆忙前来救援,结果没有看到围城的犬戎军队,却看到了开怀大笑的周幽王和包四,诸侯十分愤怒失望,此后不再奉诏,公元前771年,犬龙大军南下包围了周都宝清,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诸侯却没人相信真的发生了战争,最终宝清被迫,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乱兵所杀,周朝自此走向了灭亡由这两个典故导出今天的活动目标。
二、认识诚信1.问题:何为“诚信”?诚信:诚实、守信。
通俗表达,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现代汉语词典》诚-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信-言而有信、信守承诺三、品评诚信1.议一议:“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的对比事例说明了什么?配套练习【引经据典话诚信】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诚信”吧!1.古代先哲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请写出两条有关“信”的名言:2.请写出有关“信”的成语典故:3.请写出有关“信”的名人轶事。
二.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70字),并写出漫画的寓意。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诚信的经典论述,能理解诚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故事。
(重点)2.观察身边的诚信行为,搜集相关事例。
(重点)3.通过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演讲,并联系生活践行诚信。
(重点、难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诚信,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责任。
在古代,“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诚信更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是最基本和根本的道德要求,也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今天就让我们开展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活动,来一起话诚信、觅诚信、学诚信吧!板书:人无信不立二、走进课堂1.活动一:引经据典话诚信。
师:古代先哲在思考“信”时,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古今的道德楷模践行“信”的美德,他们的品行令人景仰。
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学生根据搜集,交流反馈。
预设:《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
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
“信”的基本内涵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说明了孔子对“信”的重视。
《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
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十分重要。
师:搜集有关“信”的经典诗文、名言警句,按照“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分类整理,开展“诚信名言PK赛”。
交友之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杨泉经商之信:诚心者,天下之结也。
——《管子》国家之信:民无信不立。
——《论语》2.活动二:环顾身边思诚信。
师:诚信不难找到,诚信就在你我身边。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些人,不回避自己的责任,诚实待人,讲信用,言必信,行必果。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教学目标]1.能用学过的方法读“阅读材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再分组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或其他的阅读收获。
2.能小组分工合作,搜集、整理诗词;并共同研读,交流感受,制作一本诗集。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分类搜集、共同研读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课时]1~2课时◆课时目标1.能用学过的方法读“阅读材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重点)2.搜集、整理诗词;并共同研读,交流感受,制作一本诗集。
一、开展阅读分享会1.谈话导入同学们,有人曾说过:“红领巾的一角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翻开我国百年来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无数先烈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挥洒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至今仍激励着我们。
今天的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些英雄,围绕“奋斗的历程”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2.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阅读方法,同学们能举例说一说吗?预设1:阅读相关故事时,可以将故事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串联在一起,大致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快地理解整个故事。
预设2:可以通过故事中人物的相关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
人物的特点往往会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出来。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结合相关的描写,可以准确把握人物的形象。
预设3:在阅读文章时,我们可以通过文章的题目、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中的重点语句(抒情句、议论句等),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预设4: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还可以关注文中的场面描写。
好的场面描写能使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当时的场面,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过渡:大家说到的阅读方法有很多。
现在,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读一读教材上的7篇阅读材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运用甚么方法来阅读这些革命故事的,再分享一下自己的阅读体会,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收获,填写自主学习单。
3.读“阅读材料”。
4.分组交流,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的第六单元是以“走进信息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材料。
面对新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我们如何有效进行教学呢?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基本教学理念是什么;主要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的基本策略与方式又是什么。
综合性学习,顾名思义应具有“综合”的特点,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教学理念也应该突显“综合”特色。
敢于综合,敢于整合,语文教学便会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呈现出别具活力的、生动精彩的面貌,会使语文能呈现出更鲜活的模样。
在整合中应该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呢?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编排意图,本单元教学应实现: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信息在我们生活的存在及其价值,了解古今的主要信息传递方式,有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自主策划学习活动并开展活动。
如何在整合中实现这些目标呢?就是要敢于放手,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他们的才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活力得到更多的释放张扬,当然教学就会更加精彩。
本单元的具体教学建议有:一、放手自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我们必须鼓励学生自主。
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是学生搞高综合性学习的前提。
1. 自主选择主题。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语文知识与综合能力,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
只有信任学生,才能放手;只有放手,学生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和发展。
我们放手信任学生,应从选择活动主题开始,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利。
这个单元的两个板块“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共七则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并不等同于课文,我们教师不一定都要依序教学,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打破教材顺序,整合重组两个以上的材料,并确定某个主题来研讨,如“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与“网上呼救”可以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学生可以用“神奇的因特网”为探究题目,进行相关自主探究活动。
2. 自主策划活动并制定计划。
五年级学生也具备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三学段学生要“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活动进行讨论和分析,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我们在专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当然应该去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自主去策划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对于网络利弊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可以开展辩论比赛,可以开展演讲活动,也可以仿照电视开展访谈等活动。
至于具体怎样开展,确定什么时间、地点、内容,活动分为几个步骤,还要涉及哪些问题,需要谁去落实,如何开展交流展示总结等,都可让学生自主确定,然后形成比较周详的活动方案。
3. 自主开展活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是综合性学习不一定都必须由教师来当主持人,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去完成综合性学习的各项活动,包括学生自己主持活动,自己做活动准备工作,自己做活动总结反思。
教师不必担心学生策划的活动质量不高,其实学生自主策划的活动,他们真正参与了,收获和体验是不同的,在其中,他的能力更能得到提升。
4. 处理好自主与引导的关系。
虽然强调学生自主,但教师的引导作用不能忽略。
鼓励学生自主,并不是教师撒手不管。
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帮助,善于当好参谋,如个别学生不会选择主题时,我们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独立策划活动方案时,可能经验不足,有些因素考虑不到,制定的方案存在不尽完善,不够恰当,不够深入等问题,这时,我们教师可以进行指导,提出建议,让学生再修改,帮助学生拟订更切合实际的活动方案;对于简单调查报告的撰写,有的学生可能在教材范例中不能发现调查分析的方法,总结不出恰当的调查报告的写法,这时,也需要教师点拨提示。
二、放手合作,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比较宽泛,本单元就有“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主题。
这些主题的探究任务,要由一个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肯定不现实,因此我们必须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合作,不能简单地让学生分个小组随便说说了事,应该注意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 合作交流互补。
一个班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认识能力有高有低,通过交流,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提升。
比如,要了解信息传递对生活的影响作用,学生各自去了解,往往从各自生活圈子去寻找,思路难免狭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可以彼此互补,相互启发,最后形成比较完善的结论。
2. 合作论辩争鸣。
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可能在讨论过程中形成完全不同或者部分不同的观点,通过组内或班内的争论,可以彼此启发,加深认识理解,最后也许彼此融合调整,也许一方被另一方说服后修改等,这都是一种提升。
如对于因特网利弊的认识,多数学生可能只看到好处,部分学生能看到弊端,通过争辩学生会修正自己的看法,从而对因特网有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
3. 合作完成任务。
综合性学习的探究任务较重,往往需要多个学生共同承担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整个计划,如为了了解“信息”的价值及传播途径,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某小组确立了“了解‘ 神舟’ 飞船系列,感受祖国科技变化”的研究主题,这样的主题研究要一个学生完成会很困难,如果小组进行分工(如下表),小组成员各自负责收集神州一、二号六号的信息,然后选择可用信息编排剪报,再合作探究“神州”一号到六号的科技进步和超越表现在哪些地方,学生便能看到科技在进步,我国在发展,中国国际地位在提升等。
这个过程中,学生实际感受了信息的存在和它的价值,实际操作了从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实际锻炼了收集信息和处理的能力。
小组成员分工情况了解信息渠道主要信息了解“神州”一号相关信息了解“神州”二号相关信息了解“神州”三号相关信息了解“神州”四号相关信息了解“神州”五号相关信息了解“神州”六号相关信息4. 处理好合作与分工的关系。
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任务分解,同时要将这些任务进行明确分工。
没有明确的分工,稍复杂的任务便不能完成。
但只强调分工不注重合作也不行。
小组成员完成任务时,会遇到困难与问题,假如不合作,某个任务卡了壳,整个活动计划就得搁浅,因此分工也要合作,也需要互相帮助。
在合作中分工,在分工中合作,综合性学习活动才能保证质量。
三、放手探究,提升探究的水平五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应该有别于中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本组教材围绕一个主题,安排整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编者期待着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综合探究的水平。
本组教材涉及“信息”话题,我们教材呈现的阅读材料都包含丰富的信息,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料还有更多的信息。
如何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提升探究水平呢?我们建议多开展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训练,并根据分析和综合的不同运用,进一步开展“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思维训练活动。
1. 在分析与综合中探究。
“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从整体中区分出个别特征、个别方面的思维方法。
“综合”与分析相反,是在思想中把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种因素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以便从总体上把握事物。
比如让学生通读第一板块的五则材料后提问:“你阅读后发现本板块主要说了什么观点?”,学生的这个思维过程就是综合。
“阅读《烽火戏诸侯》这则阅读材料后,你知道了多少有关‘ 信息’ 的信息?”,这个过程就是在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
“学了第一板块的五则材料,你知道了古今有哪些信息传递的方式?”这个过程既有综合又有分析。
2. 在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中探究。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并确定他们之间异同的过程。
在《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范例中,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个论题,是因为在班级姓氏分布多寡的比较中,发现了“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姓李”。
这个选题思考过程就有“比较”。
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可以多开展在同类或不同类事物中,找出事物异同的思维训练。
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一些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同类事物抽取出来的共同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把概括出来的一般认识运用到具体的、特殊的事物上去的过程。
在《关于爸爸咳嗽病因的研究报告》中,作者寻找引发爸爸咳嗽原因的几种可能,经过进一步观察,再咨询医生张伯伯,最后排除了其它可能,确定了引发爸爸咳嗽的真正祸首是附近硫酸厂排出的二氧化硫气体。
这个过程就是在抽出本质属性,舍去非本质属性的抽象思维过程,将这些属性结合起来确定引发咳嗽原因的正确结论的过程,就是在概括。
作者找到原因再验证“从此,只要刮东南风,我就把朝南的窗户关紧。
这样爸爸就不咳嗽了”,这里就有具体化的运用。
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教材范例的思维方法,并自觉运用,提高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比如上例中,“了解‘ 神舟’ 飞船系列,感受祖国科技变化”的研究活动,“探究‘ 神州’ 一号到六号的科技进步和超越表现在哪些地方”就涉及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过程,整个过程自然离不开分析和综合。
我们设计其它活动也应该注意这些训练。
3. 处理好探究的结果俞过程的关系。
学生探究活动能得出什么样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在探究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学习探究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提升综合探究水平。
总之,教师要明确目标,要敢于整合,要敢于放手,大胆鼓励自主、合作、探究,这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便能得到不断发展和提升。
--- 此文发表在《试教通讯》小学语文专辑十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