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测量技术
光栅测量位移的原理
光栅测量位移的原理首先是干涉原理。
当一束入射光线照射到光栅上时,光将会在透明条纹和不透明条纹之间发生干涉。
因为光栅上的条纹等间距,入射光线会被光栅分成多个子光线,每个子光线都会与光栅上的一条条纹发生干涉。
这些干涉会产生一系列衍射光点,形成干涉图。
其次是衍射原理。
当一束入射光线通过光栅上的条纹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产生的衍射角度与光栅的条纹间距有关。
因此,通过测量衍射角度,可以确定物体相对于光栅的位移。
基于以上两个原理,光栅测量位移的原理可以被描述如下:1.入射光线通过光栅:将一束入射光线照射到光栅上,光线会分成多个子光线,并在光栅上形成干涉图。
2.干涉图的形成:子光线与光栅上的条纹之间发生干涉,形成一系列衍射光点。
这些光点形成干涉图,可以被观察到。
3.位移的影响:当测量的物体发生位移时,物体相对于光栅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入射光线与光栅的相对位置。
4.衍射角度的测量:位移导致入射光线与光栅的相对位置变化后,新的入射光线将会产生新的干涉图。
通过测量新的干涉图中的衍射角度变化,可以确定位移的值。
5.位移计算:在已知光栅的结构参数(如条纹间距)的情况下,通过衍射角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位移的具体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光栅测量位移的精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光栅的条纹间距、光源的波长、检测器的分辨率等。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通常需要采用一些增强技术,比如使用激光作为光源、采用高分辨率的检测器等。
总结起来,光栅测量位移的原理基于干涉和衍射现象。
通过测量入射光线经过光栅后形成的干涉图的特征(如衍射角度),可以确定位移的值。
光栅测量位移的原理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光栅精密位移测量技术发展综述
光栅精密位移测量技术发展综述光栅精密位移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光栅原理进行精密位移测量的技术。
光栅是一种经过光学加工产生的具有一定周期的光学结构,由透光区和不透光区组成。
在应用中,通过将光线以一定的入射角度照射到光栅上,经过光栅的作用后,透射或反射出的光线将被分裂成不同的光束,形成一定的光衍射图案。
根据光衍射图案特征的变化,可以实现对被测量体位移的测量。
第一阶段:光栅发展初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光栅技术刚刚开始被应用于位移测量领域。
当时的光栅仅能实现粗略的位移测量,测量范围有限。
此时的光栅精密位移测量技术主要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
第二阶段:数字式光栅技术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数字式光栅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光栅精密位移测量领域。
数字式光栅通过将光栅的周期结构映射到一系列二进制码上,实现了对位移的数字化处理。
这种技术具有高测量精度、高信号稳定性、高分辨率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第三阶段:干涉式光栅技术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干涉式光栅技术开始逐渐替代数字式光栅技术,成为光栅精密位移测量技术的主流。
干涉式光栅通过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实现对位移的精密测量。
与数字式光栅相比,干涉式光栅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随着光学材料和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光栅精密位移测量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
例如,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光栅位移传感系统实现了长距离测量和多点测量的应用;利用光学存储介质制作的光栅具有更高的光学品质和更低的测量误差。
总的来说,光栅精密位移测量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初期的粗略测量到数字化处理再到干涉式测量,实现了从低精度到高精度的迅速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光栅精密位移测量技术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光栅尺的工作原理
光栅尺的工作原理光栅尺是一种用于测量长度、角度和位置的精密测量仪器。
它由一个光栅和一个读取头组成,通过测量光栅上的光信号变化来确定被测量物体的位置或者运动。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栅尺的工作原理。
一、光栅尺的基本结构光栅尺由透明的玻璃或者金属基底上刻有一系列等间距的光栅线条组成。
光栅线条通常是通过光刻技术创造的,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
读取头是一个光电传感器,通常是一个光电二极管或者光电三极管。
二、光栅尺的工作原理1. 发射光信号光栅尺的读取头发射一束光束,通常是一束激光光束。
这束光经过光栅线条后,会发生衍射现象。
2. 衍射现象当光束通过光栅线条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光栅线条上的间距非常小,与光束的波长相当,因此光束会被分成多个衍射光束。
这些衍射光束的相位差与光栅线条的间距有关。
3. 接收光信号读取头接收到经过衍射后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光电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决定了光栅尺的精度。
4. 信号处理接收到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处理,然后转换为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可以通过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5. 位置测量通过比较光栅尺上的光信号变化,可以确定被测量物体的位置或者运动。
光栅尺可以测量线性位移、角度、速度等。
三、光栅尺的优势和应用领域1. 高精度和高分辨率:光栅尺的创造工艺和读取头的灵敏度决定了其高精度和高分辨率,通常可以达到亚微米级别的测量精度。
2. 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光栅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以长期稳定地工作,适合于精密加工和测量领域。
3. 宽测量范围:光栅尺可以测量从几微米到几米的长度范围,适合于不同尺寸的物体测量。
4. 广泛应用:光栅尺广泛应用于机床、自动化设备、半导体创造、精密仪器等领域,用于测量和控制位置、长度和角度等参数。
总结:光栅尺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通过测量光栅线条上的光信号变化来确定被测量物体的位置或者运动。
它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高稳定性和重复性等优势,并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自动化设备、半导体创造等领域。
使用光栅测量光的波长的技巧与原理
使用光栅测量光的波长的技巧与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长和频率的特性。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准确测量光的波长是非常重要的。
光栅是一种常用的光学元件,可以通过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来测量光的波长。
本文将介绍使用光栅测量光的波长的技巧与原理。
光栅是一种具有规则周期性结构的透明或不透明介质,通常由许多平行的凸起或凹陷构成。
当入射光通过光栅时,会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光栅的周期性结构使得入射光发生干涉,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光条纹。
这些光条纹的间距与光栅的周期以及入射光的波长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光条纹的间距来确定光的波长。
在实际测量中,通常使用一个光源和一个光栅来进行测量。
光源可以是一束单色光或者是一束白光。
当使用单色光时,测量的结果更加准确,因为单色光只有一个特定的波长。
而当使用白光时,由于白光包含了多个波长的光,测量结果会有一定的误差。
测量光的波长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测量光栅的衍射角度来计算光的波长。
当入射光通过光栅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形成一系列衍射角度。
这些衍射角度可以通过测量光条纹的位置来确定。
根据衍射理论,可以得到光的波长与衍射角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光栅的衍射角度,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测量光栅的衍射级数来计算光的波长。
光栅的衍射级数是指光栅上的某一条纹所对应的衍射级别。
光栅的衍射级数与光的波长和光栅的周期有关。
通过测量光栅的衍射级数,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测量光栅的光谱条纹来计算光的波长。
光栅的光谱条纹是指光栅上的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光条纹。
这些光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和光栅的周期有关。
通过测量光栅的光谱条纹,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
在实际测量中,需要使用一些光学仪器来进行测量。
例如,可以使用光学望远镜来观察光栅的衍射角度或光谱条纹;可以使用光电二极管来测量光的强度;可以使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计算。
总之,使用光栅测量光的波长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测量光栅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可以准确测量光的波长。
光栅尺的工作原理
光栅尺的工作原理光栅尺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位置和运动的精密测量仪器。
它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栅尺的工作原理。
一、光栅尺的基本结构光栅尺由光栅条和读取头组成。
光栅条是由一系列等距的透明条纹和不透明条纹组成的,这些条纹被刻在一个透明的基底上。
读取头包含一个光源和一个光电探测器。
二、光栅尺的测量原理1. 光栅尺的工作过程光栅尺通过光栅条上的透明和不透明条纹来产生干涉。
当光源照射到光栅条上时,透明条纹和不透明条纹会形成一系列的亮暗交替的光斑。
这些光斑经过透射后,被读取头中的光电探测器接收。
2. 干涉原理光栅尺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来测量物体的位置和运动。
当光通过光栅条时,光的波长与光栅条的周期相比,会产生干涉现象。
根据干涉现象的性质,可以测量出物体的位置和运动。
3. 光栅尺的测量精度光栅尺的测量精度取决于光栅条的周期和读取头的分辨率。
光栅条的周期越小,测量精度越高。
而读取头的分辨率越高,测量精度也越高。
三、光栅尺的工作过程1. 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透明条纹和不透明条纹的交替干涉后,形成一系列的亮暗交替的光斑。
2. 这些光斑经过透射后,被读取头中的光电探测器接收。
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3. 读取头将电信号传输给测量系统,测量系统通过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可以得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信息。
四、光栅尺的应用领域光栅尺广泛应用于各种精密测量领域,如机械加工、半导体制造、精密仪器等。
它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五、光栅尺的优缺点1. 优点:- 高精度:光栅尺具有非常高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亚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精度。
- 高稳定性:光栅尺在测量过程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不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 高分辨率:光栅尺的读取头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可以实现精确的位置和运动测量。
2. 缺点:- 昂贵:光栅尺的制造成本较高,因此价格相对较高。
- 对环境要求高:光栅尺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在洁净、稳定的环境下使用。
光栅测距原理
光栅测距原理
光栅测距原理是一种利用光栅的工作原理进行测量物体距离的技术。
光栅是由许多平行且间距相等的条纹组成的光学元件,它可以将入射的光线进行衍射,产生一组互相平行的光斑。
利用这种原理,可以通过测量光斑的变化来确定光栅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在光栅测距中,通常使用的是线性光栅,它由许多等间距的透明线条和不透明线条组成。
当入射光线照射到光栅上时,透明线条会让光线通过,而不透明线条则会阻挡光线。
这样,光栅就会产生一组光斑,光斑的亮暗变化取决于透明线条和不透明线条的排列和间距。
为了测量物体的距离,可以将光栅设置在测量装置的前端,而物体则放置在光栅与物体之间。
当光线经过光栅并照射到物体上时,光栅会衍射出一组光斑,并照射到传感器上。
传感器会记录下光斑的位置和亮暗变化。
根据光斑的位置和亮暗变化,可以计算出物体与光栅之间的距离。
由于光栅的线条间距是已知的,通过测量光斑的位置和亮暗变化,可以确定光栅上每个线条对应的物体位置。
进而,可以计算出物体与光栅之间的距离。
光栅测距原理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并且不受物体颜色和形状的影响。
然而,光栅测距也存在一些限制,如对环境光的要求较高,需要保证测量过程中环境光线的稳定性。
总之,光栅测距利用光栅的衍射原理实现物体距离的测量,通过测量光斑的位置和亮暗变化来计算物体与光栅之间的距离,具有高精度和广泛的应用范围。
光栅测量
实验3-15 衍射光栅光栅(又称为衍射光栅)是一种分光用的光学元件。
过去制作光栅都是在精密的刻线机上用金刚石在玻璃表面刻出许多平行等距刻痕作成原刻光栅,实验室中通常使用的光栅是由原刻光栅复制而成的。
后来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又制作出全息光栅。
光栅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用于光谱学(如光栅光谱仪),还广泛用于计量(如直线光栅尺)、光通信(光栅传感器)、信息处理(VCD 、DVD )等方面。
实验原理由许多平行、等距、等宽的狭缝构成的光学元件叫做衍射光栅。
它们每毫米内一般有几十条乃至上千条狭缝,这些缝有些是刻上去的,有些是印上去的,本实验所用的全息光栅,则是用全息技术使一列极密、等距的干涉条纹在涂有乳胶的玻璃片上感光,经处理后,感光的部分成为不透明的条纹,而末感光的部分成透光的狭缝。
每相邻狭缝间的距离d 称为光栅常数。
当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光栅平面时(见图1),光线通过每一条狭缝之后都将产生衍射,缝与缝之间的衍射光线又将产生干涉。
若用望远镜的物镜L 将它们会聚起来,我们将能在目镜中观察到光栅的衍射条纹(一些直的平行条纹)。
显然这些衍射条纹是衍射和干涉的结果。
如图1所示,若以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上,并将衍射方向和入射方向的夹角ϕ称为衍射角。
则当衍射角满足公式sin d K ϕλ=±,当K=0,l ,2…时,在衍射方向上可以看到亮条纹(光谱)。
当K=0时,称为零级光谱,对应于中央亮条纹;当K =1时为一级光谱;K=2时,为二级光谱;……。
式中±号表示它们对称地分布在中央亮条纹的两侧,强度是迅速减弱的。
由光栅方程可以看出,光栅常量愈小,各级明条纹的衍射角就越大,即各级明条纹分得愈开。
对给定长度的光栅,总缝数愈多,明条纹愈亮。
对光栅常数一定的光栅,入射光波长愈大,各级明条纹的衍射角也愈大。
如果是白光(或复色光)入射,则除中央零级明条纹外,其他各级明条纹都按波长不同各自分开,形成光栅光谱。
光栅测波长的原理的应用
光栅测波长的原理的应用1. 引言光栅测波长是一种常见的光学测量方法,它利用光栅的光栅常数和光栅的光条之间的干涉现象来测量光的波长。
光栅测波长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光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栅测波长的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典型示例。
2. 光栅测波长的原理光栅测波长的原理基于光的干涉现象和光栅的特性。
当平行光通过光栅时,光栅上的光条会发生干涉现象。
这是因为光栅上的光条会发生干涉现象。
根据光的干涉原理,当光通过光栅时,光束会分裂成多个光条,形成棱镜效应。
这些分裂的光条会发生干涉,形成明纹和暗纹的干涉图样。
3. 光栅测波长的应用光栅测波长的原理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光栅测波长应用的典型示例:•光谱仪:光栅测波长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光谱仪中。
光谱仪利用光栅的光栅常数和光栅的光条之间的干涉现象来分析光的频谱成分。
通过测量不同波长光的干涉图样,光谱仪可以确定光的波长,从而实现光谱分析。
•折射率测量:光栅测波长的原理可以应用于测量物质的折射率。
通过测量不同介质中光的干涉图样,可以计算出介质的折射率。
这在材料科学和光学研究中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测量物质的光学性质。
•波长标定:光栅测波长的原理可以用于标定光源的波长。
通过将未知波长的光源与已知波长的光源进行干涉比较,可以准确测量出未知光源的波长。
这对于光学仪器的校准和准确性很重要。
•光通信:光栅测波长的原理也被应用于光通信领域。
光通信系统中,需要精确测量光信号的波长,以确保信号的传输和接收的准确性。
通过使用光栅测波长的原理,可以实现对光信号波长的精确测量。
•激光技术:光栅测波长的原理在激光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光栅可以用来调节激光光束的波长,并实现光束的调谐。
这在激光器的设计和应用中非常重要,可以实现对激光光束波长的精确控制。
4. 结论光栅测波长的原理是一种基于干涉现象和光栅特性的光学测量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光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光栅测量与分析方法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光栅测量与分析方法引言:光栅作为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物理实验中的测量与分析。
本文将探讨物理实验技术中的光栅测量与分析方法,包括光栅测量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等。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方法,可以提高物理实验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
一、光栅测量原理光栅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光学元件,通过光栅的衍射效应可以测量物体的性质和参数。
光栅测量原理基于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利用入射光波与光栅的周期性结构相互作用,形成干涉条纹或衍射斑图,从而获得物体的相关信息。
光栅测量原理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光栅衍射测量物体的角度或长度。
当入射光通过光栅时,栅片上的每个刻线都会成为衍射源,产生一系列干涉条纹。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形态变化,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角度或长度信息。
二、实验步骤进行光栅测量实验需要以下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包括光源、光栅、光学元件(透镜等)、光电二极管等。
2. 调整实验装置:将光源和光栅装置固定好,并调整透镜和光电二极管的位置,使得光线能够准确射到光电二极管上。
3. 开始实验:打开光源,通过光栅衍射形成干涉条纹,将光电二极管调整到最大输出状态。
4. 记录数据:使用光电二极管输出的电流值来衡量干涉条纹的亮度,测量不同参数下的电流值。
5. 数据处理:将电流值与物体的参数进行关联,使用适当的公式和方法,计算出物体的角度或长度。
6.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相关图表或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三、数据分析方法在光栅测量实验中,进行数据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数据分析方法:1. 平均值计算:根据多次测量的结果,计算得到平均值,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2. 误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拟合与回归分析:利用拟合和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将实验数据与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和匹配,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4. 数据可视化:使用图表或图像等方式将实验数据展示出来,更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数据间的关系。
光栅测量知识
光栅测量知识现代光栅测量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栅式测量系统从感应同步器发展到光栅、磁栅、容栅和球栅,这5种测量系统都是将一个栅距周期内的绝对式测量和周期外的增量式测量结合起来,测量单位不是像激光一样的光波波长,而是通用的米制标尺。
它们有各自的优点,相互补充,在竞争中都得到了发展。
但光栅测量系统的综合技术性能优于其它4种,而且其制造费用又比感应同步器、磁栅、球栅低,因此光栅发展最快,技术性能最高,市场占有率最高,产业最大。
在栅式测量系统中,光栅的占有率已超过80%,光栅长度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已覆盖微米级、亚微米级和纳米级;测量速度从60m/min至480m/min。
测量长度从1m 、3m 至30m 和100m 。
光栅测量技术的发展计量光栅技术的基础莫尔条纹是由英国物理学家L Rayleigh 首先提出的。
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利用光栅的莫尔条纹进行精密测量。
1950年,德国Heidenhain 首创DIADUR 复制工艺,即在玻璃基板上蒸发镀铬的光刻复制工艺,可制造出高精度、价格低廉的光栅刻度尺,所以光栅计量仪器才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并进入商品市场。
1953年,英国Ferranti 公司提出了一个4相信号系统,可以在一个莫尔条纹周期实现4倍频细分,并能鉴别移动方向,这就是4倍频鉴相技术,是光栅测量系统的基础,并一直应用至今。
60年代初,德国Heidenhain 公司开始开发光栅尺和圆栅编码器,并制造出栅距为4μm的光栅尺和10000线/转的圆光栅测量系统,可实现1μm 和1角秒的测量分辨率。
1966年又制造出了栅距为20μm的封闭式直线光栅编码器。
在80年代又推出了AURODUR 工艺,是在钢基材料上制作高反射率的金属线纹反射光栅,并在光栅一个参考标记的基础上增加了距离编码。
1987年,又提出一种新的干涉原理,即采用衍射光栅实现纳米级的测量,并允许较宽松的安装。
1997年推出用于绝对编码器的EnDat 双向串行快速连续接口,使绝对编码器和增量编码器一样很方便地应用于测量系统。
光栅尺的工作原理
光栅尺的工作原理
光栅尺是一种测量长度的工具,它利用光学原理来实现测量的准确性。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光栅尺内部包含一个玻璃或金属基板,其表面上有许多平行且等距分布的光栅线。
这些光栅线通常是由光刻技术制造而成的,具有非常高的精度。
2. 在光栅尺的一端,有一个光源发出一束光。
光源可以是激光器或其他高亮度的光源,以确保光强足够强以便进行测量。
3. 当光束照射到光栅线上时,光线会发生绕射现象。
绕射是光波在通过物体边缘或孔隙时发生偏折的现象。
在光栅尺中,绕射是由于光波遇到光栅线而发生的。
4. 经过绕射后,光线将被分成多个光点,这些光点被称为“零级像”和“一级像”。
零级像是由于光波通过光栅线的中心而形成的,而一级像则是由于光波通过光栅线的间隙而形成的。
5. 注视光栅尺的另一端,有一个探测器用于检测光线。
探测器通常是光电二极管或其他能够转换光信号为电信号的器件。
6. 当探测器接收到光线时,它会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发送到一个数据处理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会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分析计算出光栅尺上光点的位置。
7. 基于光栅尺的测量原理,通过测量零级像和一级像之间的间
距,可以计算出长度的变化。
根据光栅尺的分辨率和精度,我们可以获取非常精准的长度测量结果。
总之,光栅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绕射现象和光线的分布来实现长度测量的准确性。
通过细致的光学设计和精确的制造工艺,光栅尺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广泛应用于各种精密测量领域。
使用光栅测量物体厚度的方法
使用光栅测量物体厚度的方法使用光栅测量物体厚度的方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测量技术。
光栅是一种具有均匀分布的透明或不透明条纹的光学元件。
通过观察和分析光栅在物体上的影子或反射光,可以得出物体的厚度信息。
本文将介绍两种使用光栅测量物体厚度的方法:干涉法和阴影法。
一、干涉法干涉法是一种基于光的干涉现象来测量物体厚度的方法。
它利用光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的特性。
当光波通过一个厚度不均匀的透明物体时,不同位置的光波将会有不同的光程差,从而发生干涉现象。
为了使用干涉法测量物体厚度,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光源、一个透明光栅和一个接收器。
将光源照射在物体上,并利用光栅使光波形成干涉条纹。
接收器可以是一个光敏元件,用于接收干涉条纹产生的光信号。
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得出物体的厚度信息。
当物体较薄时,干涉条纹间距较小,而当物体较厚时,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并结合光栅的参数,可以准确计算出物体的厚度。
干涉法测量物体厚度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可以达到亚微米级别。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限制,如只能测量透明物体、要求物体表面较平整等。
二、阴影法阴影法是一种基于光的投影现象来测量物体厚度的方法。
它利用物体对光的吸收、透射和反射的特性来形成阴影。
使用阴影法测量物体厚度需要准备一个光源、一个光栅和一个接收器。
将光源照射在物体上,形成一个阴影。
通过调整光源、光栅和接收器的位置,可以获得清晰的阴影图像。
利用阴影图像,可以测量物体厚度的变化。
当物体较薄时,阴影较浅,而当物体较厚时,阴影较深。
通过观察和分析阴影的灰度变化,可以得出物体的厚度信息。
阴影法测量物体厚度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不受物体材料和表面形状的限制。
但与干涉法相比,其测量精度相对较低。
结论使用光栅测量物体厚度的方法包括干涉法和阴影法。
干涉法利用光的干涉现象,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来测量物体厚度;阴影法则利用光的投影现象,通过观察阴影图像的变化来测量物体厚度。
简述光栅尺测量原理
简述光栅尺测量原理光栅尺是一种用于测量运动距离和位置的高精度测量仪器。
它由光栅、读头、信号处理电路和显示装置组成。
其原理是基于光学干涉原理和电子信号处理技术。
一、光栅原理光栅是一种具有周期性透明和不透明条纹的平面结构,通常由玻璃或石英制成。
当光线通过光栅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即光线被分成多个方向传播的子波。
这些子波间存在相位差,形成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光栅的周期有关,而周期可以通过加工技术控制。
二、读头原理读头是将干涉条纹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它由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
发射器发出一束激光,照射到移动的物体上,并被反射回来。
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激光,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三、信号处理原理信号处理电路对读头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等处理,以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它还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计数和计算,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距离。
四、测量原理光栅尺的测量原理是基于光栅和读头的干涉现象。
当物体移动时,读头接收到的反射激光相位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干涉条纹的移动。
通过对干涉条纹进行计数和计算,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距离。
五、应用领域光栅尺广泛应用于精密机床、半导体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
它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可以满足对位置和运动距离要求极高的场合。
同时,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光栅尺已经实现了微型化和集成化,可以更加方便地应用于各种场合。
综上所述,光栅尺是一种基于光学干涉原理和电子信号处理技术的高精度测量仪器。
它通过测量干涉条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距离,在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光纤光栅的检测技术报告
光纤光栅的检测技术报告光纤光栅是一种基于光纤的传感器技术,利用光纤中的衍射光栅原理来实现对光信号的检测和测量。
光纤光栅的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无电磁干扰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光通信、传感器、光纤传输等领域。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光纤光栅的原理和检测技术。
一、光纤光栅的原理光纤光栅是通过在光纤中形成周期性衍射光栅结构来实现对光信号的检测和测量的。
它主要由光纤、光栅和信号处理模块三部分组成。
光纤是一种能传输光信号的细长透明介质,具有优良的光学传输性能。
在光纤光栅中,光纤的两端通常连接光源和检测器。
光线由光源射入光纤中,并经过光栅的衍射产生多个反射光栅,然后传输到检测器进行信号检测。
光栅是一种具有周期性折射率变化的光学元件,它可以将入射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衍射光。
光纤光栅中的光栅通常是通过在光纤中引入周期性的折射率变化来实现的,常见的方法包括光纤电弧法、光束干涉法等。
光栅的周期性决定了衍射光的波长和强度,通过对衍射光信号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实现对输入光信号的测量和分析。
信号处理模块主要用于光纤光栅的信号检测和数据处理。
它包括光电转换器、放大器、滤波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放大器将电信号放大,滤波器用于去除杂散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光纤光栅的检测技术光纤光栅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波长测量、增益和损耗测量、温度测量等。
其中,波长测量是光纤光栅最常见和重要的应用之一、通过测量衍射光栅的波长和强度,可以获得输入光信号的波长和强度信息,从而实现对光信号的测量和分析。
光纤光栅的波长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峰值检测法、尾巴检测法和参考法。
峰值检测法是通过测量衍射光谱中的峰值位置来确定波长,尾巴检测法是通过测量衍射光谱中的尾巴位置来确定波长,参考法是通过与已知参考波长进行比较来确定波长。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增益和损耗测量是光纤光栅的另一重要应用,主要用于光纤传输中对信号强度和损耗的测量。
光栅的测量原理和应用范围
光栅的测量原理和应用范围一、测量原理光栅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光学元件,它能够将入射光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散和重组,从而实现对光信号的测量和分析。
光栅的测量原理主要基于光的衍射现象,其具体原理如下:1.光束衍射光栅的周期结构使得入射光在通过光栅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当入射光通过光栅时,光波会被分散成一系列方向不同的衍射光束。
这是因为光栅的周期性结构会改变光波的传播方向和相位,产生一定的相位差,从而引起衍射现象。
2.衍射角度根据光的衍射理论,衍射角度与光波的波长和光栅的周期有关。
具体而言,对于一阶衍射,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衍射角度和波长、光栅周期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
因此,通过测量衍射角度,可以间接获得光波的波长和光栅的周期。
3.波长和周期的测量利用衍射角度和一定的几何关系,可以通过测量光栅的衍射图样并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光波的波长和光栅的周期。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光谱仪、光栅衍射测量仪等领域。
二、应用范围光栅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以下是光栅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1.光谱仪光栅的衍射原理使得它成为一种重要的光谱仪组成部分。
光栅光谱仪通过测量入射光的衍射图样,可以精确地测量出光波的波长和频率信息。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等领域。
2.激光器光栅在激光器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光栅的衍射效应,可以实现对激光的各项参数的测量。
这对于激光器的优化和调整至关重要,使得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光束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一种基于光传输的高速通信技术,而光栅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光栅可以用于制作光栅耦合器,将光束从一根光纤耦合到另一根光纤中。
这对于光纤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提高具有关键作用。
4.表面形貌测量光栅的测量原理在表面形貌测量中也有应用。
通过利用光栅的衍射现象,可以测量出被测表面的曲率、高度差异等参数。
这对于制造业中的精密加工、质量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总结光栅作为一种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光学元件,其测量原理基于光的衍射现象。
光栅位置检测系统及原理
光栅位置检测系统及原理光栅位置检测系统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科学领域,如光学,精密测量,纳米技术,电子工程等。
该系统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光栅的周期性结构来测量位移。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栅位置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其应用。
一、光栅位置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光栅位置检测系统主要由光源、光栅、指示光栅(或称为读数头)、光电检测器和数据处理单元组成。
1.光源:提供光能,为整个系统提供原始动力。
常用的光源有可见光LED、激光等。
2.光栅:一种具有周期性刻线的透明或金属薄片,可以将入射光分成多个子束。
当光栅移动时,子束的数目和位置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相位差。
3.指示光栅:与光栅配合使用,其作用是增加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4.光电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组件,通常使用的是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
5.数据处理单元:对光电检测器产生的电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光栅的位移量。
二、光栅位置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光栅位置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述为“莫尔条纹”原理。
当光栅和指示光栅相对移动时,它们之间的光线相交会产生明暗交替的莫尔条纹。
这些条纹的移动与两个光栅的相对位移有关,通过测量莫尔条纹的数量,就能知道光栅的位移量。
具体来说,当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光栅上时,光栅的刻线会将光线分成多个子束。
这些子束在指示光栅上产生明暗交替的莫尔条纹。
当两个光栅相对移动时,莫尔条纹也会随之移动。
这个移动可以被光电检测器检测到并转化为电信号。
三、应用1.测量和控制系统:在自动化生产线上,需要对物体的位置、速度等进行精确控制。
光栅位置检测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为控制系统提供反馈信号,从而实现精确控制。
2.光学仪器:在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中,需要精确测量物体的位置和移动。
光栅位置检测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位置信息,提高光学仪器的测量精度。
3.纳米技术:在纳米技术领域,需要对物体的尺寸、形状等进行精确控制。
平面光栅测量原理
平面光栅测量原理
平面光栅测量原理是一种利用光栅的衍射原理进行测量的方法。
光栅是一种具有一定间距的平行光学刻线的光学元件,它可以将入射光线分散成多个亮暗相间的衍射光斑。
光栅的刻线间距称为刻线间隔,通常用单位长度的倒数(线密度)来表示,单位为每毫米刻线数或每毫米线数。
在进行测量时,将被测物体放置在光栅的输入光束方向上,入射光线照射到被测物体上后反射回来,经过光栅后被分散成多个衍射光斑。
这些光斑的位置与入射光线的波长和入射角度有关。
通过测量衍射光斑的位置,就可以获得入射光线的波长和入射角度,进而得到被测物体的相关参数。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通常会采用干涉测量的方法。
在干涉测量中,使用一束平行光线作为参考光,与通过光栅衍射的光斑进行干涉。
通过改变参考光的光程,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的变化,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测量结果。
平面光栅测量原理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设计光栅的刻线间隔和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可以实现对被测物体各种参数的精确测量,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光栅检测原理
光栅检测原理光栅检测是一种常见的光学检测方法,它利用光栅原理对物体进行测量和检测。
光栅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光学元件,它可以将光线分解成不同的波长,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测量和检测。
光栅检测原理主要包括光栅的工作原理、光栅的分类和光栅检测的应用等内容。
光栅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衍射和干涉的原理。
当平行光线照射到光栅上时,光栅会将光线分解成不同的波长,形成衍射条纹。
这些衍射条纹的位置和强度与光栅的周期、入射光波长等因素有关,通过测量这些条纹的位置和强度,可以得到入射光的波长和强度信息,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测量和检测。
根据光栅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光栅可以分为振动光栅、位移光栅和光栅片等不同类型。
振动光栅是利用声波或电磁波产生的周期性变化来实现光的衍射和干涉,位移光栅是利用物体的位移来改变光栅的周期性结构,光栅片则是利用光栅的周期性结构直接对光进行衍射和干涉。
不同类型的光栅在光学检测中具有不同的应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栅类型来实现对物体的测量和检测。
光栅检测在工业、科研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光栅检测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
在科研领域,光栅检测可以用于光谱分析、光学测量和精密测量等方面,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在生活中,光栅检测也有着一定的应用,比如在光学仪器、光学器件和光学传感器等方面。
总之,光栅检测原理是基于光栅的工作原理和光栅的分类来实现对物体的测量和检测。
光栅检测具有准确、灵敏、快速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科研和生活中。
通过对光栅检测原理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光栅检测技术,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光栅测量技术
一、光栅尺将光源、圆型的旋转编码盘(编码盘的线数有360线到2400线数不同)和光电检测器件等组合在一起构成的通常称光电旋转编码器,码盘的线数决定了旋转角精度。
同样两块长光栅(动尺和定尺)光栅的单位密度也决定了其单位精度,与光电检测器件等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光栅传感器通常称为光栅尺。
旋转编码器每旋转一格光栅角,每一个光栅电信号对应一个旋转角或光栅尺每输出一个电信号,动尺移动一个栅距,输出电信号便变化一个周期,通过对信号变化周期的测量来测出动就与定就职相对位移。
目前使用的光电旋转编码器与光栅尺的输出信号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相位角相差90o的2路方波信号,二是相位依次相差90o的4路正弦信号。
这些信号的空间位置周期为W。
针对输出方波信号的光栅进行计数,而对于输出正弦波信号的光栅,经过整形可变为方波信号输出进行计数。
就可以检测。
输出方波的旋转编码器、光栅尺有A相、B相和Z 相三个电信号,A相信号为主信号,B相为副信号,两个信号周期相同,均为W,相位差90o。
Z信号可以作为较准信号以消除累积误差。
二、光栅光栅是结合数码科技与传统印刷的技术,能在特制的胶片上显现不同的特殊效果。
在平面上展示栩栩如生的立体世界,电影般的流畅动画片段,匪夷所思的幻变效果。
光栅是一张由条状透镜组成的薄片,当我们从镜头的一边看过去,将看到在薄片另一面上的一条很细的线条上的图像,而这条线的位置则由观察角度来决定。
如果我们将这数幅在不同线条上的图像,对应于每个透镜的宽度,分别按顺序分行排列印刷在光栅薄片的背面上,当我们从不同角度通过透镜观察,将看到不同的图像。
光栅原理光栅也称衍射光栅。
是利用多缝衍射原理使光发生色散(分解为光谱)的光学元件。
它是一块刻有大量平行等宽、等距狭缝(刻线)的平面玻璃或金属片。
光栅的狭缝数量很大,一般每毫米几十至几千条。
单色平行光通过光栅每个缝的衍射和各缝间的干涉,形成暗条纹很宽、明条纹很细的图样,这些锐细而明亮的条纹称作谱线。
光栅测量原理
光栅测量原理光栅测量原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测量方法,它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参数。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光栅测量原理被广泛应用,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测量技术。
光栅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光学元件,它可以将光线分成不同的波长,从而实现光谱分析。
在光栅测量中,我们利用光栅的周期性结构来测量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具体来说,我们将光栅放置在物体和光源之间,当光线经过光栅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形成一系列亮暗条纹。
这些条纹的间距与光栅的周期有关,而光栅的周期可以通过测量条纹间距来确定。
在光栅测量中,我们通常使用干涉仪来测量条纹间距。
干涉仪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测量物体形状和大小的仪器。
在干涉仪中,我们将光线分成两束,一束经过物体,另一束不经过物体,然后将它们重新合并。
当两束光线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形成一系列亮暗条纹。
这些条纹的间距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有关,可以通过测量条纹间距来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在光栅测量中,我们将光栅放置在干涉仪中,然后将物体放置在光栅和干涉仪之间。
当光线经过物体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形成一系列亮暗条纹。
这些条纹的间距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有关,可以通过测量条纹间距来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光栅测量原理的优点是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测量速度快、不受物体材料和形状的影响。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例如,在制造精密零件时,我们可以使用光栅测量来检测零件的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在地震勘探中,我们可以使用光栅测量来测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方向。
在医学影像学中,我们可以使用光栅测量来测量人体器官的大小和形状。
光栅测量原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测量方法,它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参数。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光栅测量原理被广泛应用,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测量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光栅尺将光源、圆型的旋转编码盘(编码盘的线数有360线到2400线数不同)和光电检测器件等组合在一起构成的通常称光电旋转编码器,码盘的线数决定了旋转角精度。
同样两块长光栅(动尺和定尺)光栅的单位密度也决定了其单位精度,与光电检测器件等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光栅传感器通常称为光栅尺。
旋转编码器每旋转一格光栅角,每一个光栅电信号对应一个旋转角或光栅尺每输出一个电信号,动尺移动一个栅距,输出电信号便变化一个周期,通过对信号变化周期的测量来测出动就与定就职相对位移。
目前使用的光电旋转编码器与光栅尺的输出信号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相位角相差90o的2路方波信号,二是相位依次相差90o的4路正弦信号。
这些信号的空间位置周期为W。
针对输出方波信号的光栅进行计数,而对于输出正弦波信号的光栅,经过整形可变为方波信号输出进行计数。
就可以检测。
输出方波的旋转编码器、光栅尺有A相、B相和Z 相三个电信号,A相信号为主信号,B相为副信号,两个信号周期相同,均为W,相位差90o。
Z信号可以作为较准信号以消除累积误差。
二、光栅光栅是结合数码科技与传统印刷的技术,能在特制的胶片上显现不同的特殊效果。
在平面上展示栩栩如生的立体世界,电影般的流畅动画片段,匪夷所思的幻变效果。
光栅是一张由条状透镜组成的薄片,当我们从镜头的一边看过去,将看到在薄片另一面上的一条很细的线条上的图像,而这条线的位置则由观察角度来决定。
如果我们将这数幅在不同线条上的图像,对应于每个透镜的宽度,分别按顺序分行排列印刷在光栅薄片的背面上,当我们从不同角度通过透镜观察,将看到不同的图像。
光栅原理光栅也称衍射光栅。
是利用多缝衍射原理使光发生色散(分解为光谱)的光学元件。
它是一块刻有大量平行等宽、等距狭缝(刻线)的平面玻璃或金属片。
光栅的狭缝数量很大,一般每毫米几十至几千条。
单色平行光通过光栅每个缝的衍射和各缝间的干涉,形成暗条纹很宽、明条纹很细的图样,这些锐细而明亮的条纹称作谱线。
谱线的位置随波长而异,当复色光通过光栅后,不同波长的谱线在不同的位置出现而形成光谱。
光通过光栅形成光谱是单缝衍射和多缝干涉的共同结果。
[1]衍射光栅在屏幕上产生的光谱线的位置,可用式(a+b)(sinφ ± sinθ) = kλ表示。
式中a代表狭缝宽度,b代表狭缝间距,φ为衍射角,θ为光的入射方向与光栅平面法线之间的夹角,k为明条纹光谱级数(k=0,±1,±2……),λ为波长,a+b 称作光栅常数。
用此式可以计算光波波长。
光栅产生的条纹的特点是:明条纹很亮很窄,相邻明纹间的暗区很宽,衍射图样十分清晰。
因而利用光栅衍射可以精确地测定波长。
衍射光栅的分辨本领R=l/Dl=kN。
其中N为狭缝数,狭缝数越多明条纹越亮、越细,光栅分辨本领就越高。
增大缝数N提高分辨本领是光栅技术中的重要课题。
最早的光栅是1821年由德国科学家J.夫琅和费用细金属丝密排地绕在两平行细螺丝上制成的。
因形如栅栏,故名为“光栅”。
现代光栅是用精密的刻划机在玻璃或金属片上刻划而成的。
光栅是光栅摄谱仪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种类很多。
按所用光是透射还是反射分为透射光栅、反射光栅。
反射光栅使用较为广泛;按其形状又分为平面光栅和凹面光栅。
此外还有全息光栅、正交光栅、相光栅、闪耀光栅、阶梯光栅等。
分光原理由光栅方程d(sinα±sinβ)=mλ可知,对于相同的光谱级数m,以同样的入射角α投射到光栅上的不同波长λ1、λ2、λ2.....组成的混合光,每种波长产生的干涉极大都位于不同的角度位置;即不同波长的衍射光以不同的衍射角β出射。
这就说明,对于给定的光栅,不同波长的同一级主级大或次级大(构成同一级光栅光谱中的不同波长谱线)都不重合,而是按波长的次序顺序排列,形成一系列分立的谱线。
这样,混合在一起入射的各种不同波长的复合光,经光栅衍射后彼此被分开。
这就是衍射光栅的分光原理。
[2]三、光栅测量技术1.历史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栅式测量系统从感应同步器发展到光栅、磁栅、容栅和球栅,这5种测量系统都是将一个栅距周期内的绝对式测量和周期外的增量式测量结合起来,测量单位不是像激光一样的光波波长,而是通用的米制(或英制)标尺。
它们有各自的优点,相互补充,在竞争中都得到了发展。
但光栅测量系统的综合技术性能优于其它4种,而且其制造费用又比感应同步器、磁栅、球栅低,因此光栅发展最快,技术性能最高,市场占有率最高,产业最大。
在栅式测量系统中,光栅的占有率已超过80%,光栅长度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已覆盖微米级、亚微米级和纳米级;测量速度从60m/min至480m/min。
测量长度从1m、3m至30m和100m。
2.发展计量光栅技术的基础——莫尔条纹(Moire fringes)是由英国物理学家L Rayleigh 首先提出的。
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利用光栅的莫尔条纹进行精密测量。
1950年,德国Heidenhain首创DIADUR复制工艺,即在玻璃基板上蒸发镀铬的光刻复制工艺,可制造出高精度、价格低廉的光栅刻度尺,所以光栅计量仪器才被广大用户所接受,并进入商品市场。
1953年,英国Ferranti公司提出了一个4相信号系统,可以在一个莫尔条纹周期实现4倍频细分,并能鉴别移动方向,这就是4倍频鉴相技术,是光栅测量系统的基础,并一直应用至今。
60年代初,德国Heidenhain公司开始开发光栅尺和圆栅编码器,并制造出栅距为4μm(250线/mm)的光栅尺和10000线/转的圆光栅测量系统,可实现1μm和1角秒的测量分辨率。
1966年又制造出了栅距为20μm(50线/mm)的封闭式直线光栅编码器。
在80年代又推出了AURODUR工艺,是在钢基材料上制作高反射率的金属线纹反射光栅,并在光栅一个参考标记(零位)的基础上增加了距离编码。
1987年,又提出一种新的干涉原理,即采用衍射光栅实现纳米级的测量,并允许较宽松的安装。
1997年推出用于绝对编码器的EnDat双向串行快速连续接口,使绝对编码器和增量编码器一样很方便地应用于测量系统。
现在光栅测量系统已十分完善,应用的领域很广,全世界光栅直线传感器的年产量在60万件左右,其中封闭式光栅尺约占85%,开启式光栅尺约占15%。
在Heidenhain公司的产品销售额中,直线光栅编码器约占40%,圆光栅编码器占30%,数显、数控及倍频器占30%。
Heidenhain公司总部的年销售额约为7亿欧元(不含Heidenhain 跨国公司所属的40家企业)。
国外企业的人均产值在10~15万美元左右,研究开发人员约占雇员的10%,产品研发经费约占销售额的15%。
3. 光电扫描原理及产品根据形成莫尔条纹原理的不同,激光可分为几何光栅(幅值光栅)和衍射光栅(相位光栅),又可根据光路的不同分为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
微米级和亚微米级的光栅测量是采用几何光栅,光栅栅距为100μm至20μm,远大于光源光波波长,衍射现象可以忽略,当两块光栅相对移动时产生低频拍现象形成莫尔条纹,其测量原理称影像原理。
纳米级的光栅测量是采用衍射光栅,光栅栅距为8μm或4μm,栅线的宽度与光的波长很接近,则产生衍射和干涉现象形成莫尔条纹,其测量原理称干涉原理。
现将德国Heidenhain公司产品采用的三种测量原理加以介绍。
(1)具有四场扫描的影像测量原理(透射法)采用垂直入射光学系统均为4相信号系统,是将指示光栅(扫描掩膜)开四个窗口分为4相,每相栅线依次错位1/4栅距,在接收的4个光电元件上可得到理想的4相信号,这称为具有四场扫描的影像测量原理。
Heidenhain的LS系列产品均采用此原理,其栅距为20μm,测量步距为0.5μm,准确度为±10、±5、±3μm三种,最大测量长度为3m,载体为玻璃。
(2)有准单场扫描的影像测量原理(反射法)反射标尺光栅是采用40μm栅距的钢带,指示光栅(扫描掩膜)用两个相互交错并有不同衍射性能的相位光栅组成,为此,一个扫描场就可以产生相移为1/4栅距的四个图象,称此原理为准单场扫描的影像测量原理。
由于只用一个扫描场,标尺光栅局部的污染使光场强度的变化是均匀的,并对四个光电接收元件的影响是相同的,因此不会影响光栅信号的质量。
与此同时,指示光栅和标尺光栅的间隙和间隙方差能大一些。
Heidenhain LB和LIDA系列的金属反射光栅就是采用这一原理。
LIDA系列开式光栅,其栅距为40μm和20μm,测量步距为0.1μm,准确度有±5μm、±3μm,测量长度可达30m,最大速度为480m/min。
LB系列闭式光栅栅距都是40μm,最大速度可达120m/min。
(3)单场扫描的干涉测量原理对于栅距很小的光栅,指示光栅是一个透明的相位光栅,标尺光栅是自身反射的相位光栅,光束是通过双光栅的衍射,在每一级的诸光束相互干涉,就形成了莫尔条纹,其中+1和-1级组干涉条纹是基波条纹,基波条纹变化的周期与光栅的栅距是同步对应的。
光调制产生3个相位差120°的测量信号,由三个光电元件接收,随后又转换成通用的相位差90°的正弦信号。
Heidenhain LF、LIP、LIF系列光栅尺是按干涉原理工作,其光栅尺的载体有钢板、钢带、玻璃和玻璃陶瓷,这些系列产品都是亚微米和钠米级的,其中最小分辨率达到1纳米。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栅距为10μm的透射光栅LID351(分辨率为0.05μm),其间隙要求就比较严格(0.1±0.015)mm。
由于采用了新的干涉测量原理,对纳米级的衍射光栅安装公差就放得比较宽,例如指示光栅和标尺光栅之间的间隙和平行度都很宽(见表1)。
表1 指示光栅和标尺光栅之间的间隙和平行度光栅型号-信号周期(μm)-分辨率(nm)-间隙(mm)-平行度(mm)LIP372-0.218-1-0.3-±0.02LIP471-2-5-0.6-±0.02LIP571-4-50-0.5-±0.06只有衍射光栅LIP372的栅距是0.512μm,经光学倍频后,信号周期为0.128μm,其它栅距均为8μm和4μm,经光学二倍频后得到的信号周期为4μm和2μm,其分辨率为5nm和50nm,系统准确度为±0.5μm和±1μm,速度为30m/min。
LIF 系列栅距是8μm,分辨率0.1μm,准确度±1μm,速度为72m/min。
其载体为温度系数近于零的玻璃陶瓷或温度系数为8ppm/K的玻璃。
衍射光栅LF系列是闭式光栅尺,其栅距为8μm,信号周期为4μm,测量分辨率0.1μm,系统准确度±3μm和±2μm,最大速度60m/min,测量长度达3m,载体采用钢尺和钢膨胀系数(10ppm/K)一样的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