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认识地球》限时训练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题: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一章认识地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经线和经度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 经线的形状是半圆B. 经线的长度都相等C. 经线指示南北D. 东经和西经各有90度2.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A. 一年B. 一个月C. 12小时D. 一天3.本初子午线是指()A. 东西半球的分界B. 0°经线C. 0°纬线D. 南北半球的分界4.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是( )A. 赤道B. 北回归线C. 北极圈D. 23.5°5.表示北纬的英文字母是( )A. EB. SC. ND. W6.“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A. 北极点B. 赤道上任一点C. 南极点D. 地球上任一点7.北半球夏至日是()A. 6月22日前后B. 12月22日前后C. 3月21日前后D. 9月23日前后8. 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图中D点的经纬度位置,表述正确的是()A. 60°N 60°EB. 66.5°N 60°WC. 66.5°S 60°WD. 66.5°S 60°E(2)图中A、B、C、D四个地点中符合东半球、中纬度、四季分明三个条件的地点是()A. A点B. B点C. C点D. D点9.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是A. 本初子午线B. 南回归线C. 子午线D. 北回归线10.有关地球公转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A. 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都是自东向西B.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天C. 每年那冬至日太阳直射在23.5°SD. 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同11.地球的自转产生了现象。
A. 天气变化B. 昼夜更替C. 四季变化D. 温度带的划分1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 回归线B. 赤道C. 极圈D. 本初子午线13.暑假,小明随父母去沙漠探险,遇风沙天气而迷路,小明用手机拨通了求助电话,求助站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马上在地图上找到了小明的准确地点,使小明一家顺利到达安全位置。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第1章 认识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粤教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是()A. 自西向东、一天B. 自东向西、一天C. 自西向东、一年D. 自东向西、一年【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A2.读图对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地位于南半球B. 乙地位于西半球C. 丙地的经度是135°WD. 甲地位于乙地东北方【答案】D【解析】3.对地球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地球绕日旋转B.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C. 地球公转周期约为一年D. 地球是标准的球形【答案】D【解析】4.和东经 70 度正好相对的一条经线是()A. 东经 110 度B. 西经 110 度【答案】B【解析】和东经 70 度正好相对的一条经线是西经110度其度数和是180度且东西经度相反5.下列纬线圈最长的是()A. 10°SB. 65°NC. 40°SD. 35°N【答案】A【解析】地球上的经纬线是人们为了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其中纬线从赤道向南北两极越来越短纬度度数越大、纬线越短以上四条纬线中 10°S是最长的故选A6.(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6.(2)图中甲地气温明显低于乙地的原因是()A. 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B. 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重合C. 气温由低纬向高纬地区递减D. 同纬度陆地气温都高于海洋【答案】C【解析】【答案】D【解析】7.(1)读图可知()7.(2)对图中甲、乙、丙三洲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地图中心是南极洲B. 地图中心是北冰洋C. 图中最外圈的纬线圈表示30°ND. 图中任意相邻两条经线相差30°【答案】【解析】【答案】【解析】8.我国古人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读图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是()A. 清明B. 雨水C. 立春D. 霜降【答案】【解析】9.(1)作为地轴的铁丝从球上穿过的两个点是()9.(2)作为地轴的铁丝与地球仪的水平底座所成的角度是()A. E、F两点B. E、G两点C. G、H两点D. F、H两点【答案】B【解析】(1)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是极点为南北两极图中E为北极点 G为南极点故选B【答案】D【解析】(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因此在用球制作地球仪时地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应是66.5°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10.(1)关于甲点的经纬度下列表示正确的是()10.(2)关于乙、丙两点的位置关系说法正确的是()10.(3)图中四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A. (20°N 15°E)B. (20°S 15°E)C. (20°S 15°W )D. (20°N 15°W )【答案】A【解析】(1)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故选A【答案】B【解析】(2)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乙点的经纬度是20°N 35°E 丙点的经纬度是40°S 35°W 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乙点位于丙点的东北方故选B【答案】D【解析】(3)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20°N 15°E 乙点的经纬度是20°N 35°E 丙点的经纬度是40°S 35°W 丁点的经纬度是40°S 15°W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可判定图中四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丁故选D11.我国科学家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是()A. 冬季B. 秋季C. 夏季D. 春季【答案】A【解析】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这样就导致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其考察最好的季节是夏季南极夏季时是我国的冬季故选A12.下面四图能正确反映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B.C.D.【答案】D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 D13.地球赤道的度数为()A. O°B. 60°C. 90°D. 180°【答案】A【解析】地球上的经纬线是人们为了更好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而设置的其中纬线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越来越短纬度度数是由赤道向南北两极越来越大赤道的纬度度数是0°是最长的纬线圈故选A.14.齐齐哈尔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是()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答案】B【解析】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对于北温带的齐齐哈尔来说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夏至日这一天时白昼时间最长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昼夜平分冬至日白昼最短故选B15.乙点位于甲点的()A. 东北方向B. 西北方向C. 东南方向D. 西南方向【答案】D【解析】16.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12小时C. 1小时D. 1年【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A17.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赤道(即0°纬线)是最大的纬线圈B. 经线长度不相等C.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答案】A【解析】纬线圈的大小不都相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故A正确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故B错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C错误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 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故D错误故选A18.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海洋占79% 陆地占21%B. 世界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C. 地球表面七分陆地三分海洋D. 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答案】B【解析】地球表面71\% 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AC错误世界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B正确不论怎样分都是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 D错误19.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0° 180°B. 20°W 160°EC. 20°E 160°WD. 20°N 120°E【答案】B【解析】地球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经度和为180°)都可以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但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是避免了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欧洲和非洲上的国家给分隔到两个半球上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 B20.关于北半球116°E经线上的两地说法正确的是()A. 偏北的地点先迎来日出B. 偏南的地点先迎来日出C. 两地的时刻相同D. 两地的时刻不同【答案】C【解析】116°E的两地处在同一条经线上迎来日出的时间相同两地的时刻相同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21.(.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0°纬线 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赤道的纬度是0°该纬线是最长的纬线2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________千米.【答案】6371【解析】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经过科学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23.(1)地球公转周期是________ 方向是________23.(2)当地球运行到A、B、C、D四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23.(3)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 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 北极附近出现________现象(极昼/极夜)23.(4)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 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 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23.(5)今天地球会运行到图中的哪两点之间 ________【答案】一年, 自西向东【解析】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的【答案】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解析】当地球运行到A处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当地球运行到B处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地球运行到C处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当地球运行到D处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答案】南回归线, 冬至日, 极夜【解析】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答案】北回归线, 夏至日, 昼最长夜最短【解析】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答案】DA【解析】今天是2019年2月8日地球会运行到图中的D(12月22日前后)和A(3月21日前后)之间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4.(1)写出C、G点的经纬度值 C________ G________24.(2)辨别方向 A在B的________ 方向 C在B的________方向24.(3)A在________半球(南或北) C在________半球(南或北) D在________半球(东或西)24.(4)东西半球分界线的经线是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20°S 20°W, 20°N 60°E【解析】依据经纬度的判读方法图中C点的经纬度是20°S G点的经纬度是20°N【答案】正西, 西南【解析】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A在B的正西方向【答案】北, 南, 东【解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东 20°W以西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以南为南半球 A(20°N)在北半球 D(20°E)在东半球【答案】20°W, 160°E【解析】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都组成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25.(1)在甲图的赤道上用箭头标注出地球自转方向25.(2)甲、乙两图中 ________图是东半球你能说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吗?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25.(3)A是________洲 B是________洋25.(4)C点的经度是________ 纬度是________ C点位于D点的________方向25.(5)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____半球25.(6)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________带(温度带)面积广大【答案】(1)略【解析】(1)【答案】(2)乙 20^circ W 160^circ E【解析】(2)20^\circ W和160^\circ 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从20^\circ W向东到160^\circ E为东半球其余为西半球据此判断乙图位于东半球【答案】(3)北美大西【解析】(3)由图可知甲图是西半球乙图是东半球位于西半球的大洲主要是南北美洲其中北美洲位置偏北南美洲位置偏南 A位于北部是北美洲北美洲西侧是大西洋 B位于北美洲西侧 B是大西洋故A是北美洲 B是大西洋【答案】(4)80^circ E 40^circ S 东南【解析】(4)在经纬网上经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度向西变大为西经度纬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度向南变大为南纬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C点的经纬度为(80^\circ E,\, 40^\circ S) C点位于D点的东南方向【答案】(5)北【解析】(5)从南北半球上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上看我国位于东半球【答案】(6)热【解析】(6)根据地球表面获得热量的多少地球划分了五带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以北、以南地区为寒带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26.(1)地球运行至B处是二分二至日中的________ 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纬线名称)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在________季26.(2)地球运行至D处齐齐哈尔市这天白昼时间最________ (长或短)26.(3)地球运行至A处是二分二至日中的________ 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纬线名称)全球各地昼夜平分【答案】夏至日, 北回归线, 冬【解析】B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在冬季【答案】短黑夜最长【答案】春分日, 赤道【解析】A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27.(1)甲图中小朋友右脚所踩的C点地理坐标是________ 所处的温度带是________带在北半球夏至日这一天C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27.(2)乙图A、B两点都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南北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不同的是A位于的是________纬度(填高、中、低)而B点位于中低纬的分界线上27.(3)图中B在C点的________方向 C在A的________方向【答案】(1)50°S、20°E, 南温, 昼短夜长【解析】(1)纬度向南增大为南纬所以C点的纬度为50°S 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所以C点的经度为20°E C点的经纬度为(50°S 20°E)地球五带指的是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根据C点的经纬度可知C点位于南温带当北半球夏至日这一天C 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答案】(2)西, 北, 中【解析】(2)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经度向西增大为西经所以A点的经纬度是(40°N 70°W) B点的经纬度是(30°N 50°W)东西半球是按照经纬度来划分的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常以西经20°及东经160°来表示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之间为东半球西经20°以西东经160°以东之间为西半球所以AB两地都位于西半球以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纬南半球所以AB两点都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0°~30°中纬度 30°~60°高纬度 60°~90° A位于中纬度而B点位于中低纬的分界线上【答案】(3)西北, 东南【解析】(3)经线只是南北方向纬线只是东西方向图中B点经纬度是(30°N 50°W)C点的经纬度是(50°S 20°E)所以B在C点的西北方向 C点的经纬度是(50°S 20°E)A点的经纬度是(40°N 70°W)所以C在A的东南方向28.(1)你知道地球的大小吗?请你在图上填上数据.平均半径________ 赤道________28.(2)地球表面积是________亿平方千米.28.(3)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上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一个________体.【答案】6371千米, 4万千米【解析】道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4万千米【答案】5.1【解析】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答案】球【解析】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上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一个球体.故答案为 6371千米 4万千米 5.1 球.。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1
第一章1.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课时练习一、单选题(共15题;共32分)1.读东、西两半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是东半球B. 本初子午线在乙半球C. 丙点的经度是ll0°WD. 丁点的经度是120°E2.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 太阳东升西落B. 地球卫星照片C.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D. 远方帆船驶来,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3.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一直向北飞,最终能够()A. 回到北京B. 到达赤道C. 到达南极D. 到达北极4.下列符合经线特点的叙述有()①与地面垂直②长度不等③与纬线垂直相交④连接南北两极A. ③④B. ①③C. ②④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地点位于()A. 北极B. 北回归线C. 赤道D. 南极圈6.如果想“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应该在()A. 南北极点上B. 赤道上C. 南回归线D. 北回归线上7.某海上救援队收到一远洋捕捞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难地点在(20°S,160°W)。
在图中表示遇难轮船所在位置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8.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说明以下哪一地理事实()A. 地球是一个球体B.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C. 大陆漂移D.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9.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 6378千米B. 6357千米C. 6371千米D. 4万千米10.在地球仪上下列四条纬线中,最长的是()A. 30°NB. 80°SC. 5°ND. 20°S11.地球表面积约()A. 5.1亿千米2B. 6.1亿千米2C. 5.0亿千米2D. 7.1亿千米212.有关地球的四个结论不正确的是()A.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B.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C. 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D. 从汕头向东行绕地球一周约4万千米13.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26°N﹣29°N,100°E﹣103°E)发生森林火灾,国家积极组织救援。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第1章 认识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粤教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9小题每题3分共计87分)1.李老师在自己的博客里传了《地球和地图》的课件他的学生们浏览课件之后纷纷留言请你指出哪位学生的说法有误()A. 玲玲说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B. 贝贝说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C. 齐齐说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成的D. 芳芳说只用纬度就可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答案】D【解析】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A. 站得高看得远B. 太阳东升西落C. 日食的影像D. 十里不同天【答案】A【解析】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球形如站得高看得远、从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现象发生时地球的影子等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A.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 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C.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 麦哲伦环球航行【答案】D【解析】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故选D4.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A.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B. 大地测量技术进步C.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D. 麦哲伦环球旅行【答案】D【解析】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该船队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5.运用人造地球卫星等空间技术科学家精确地测量出赤道半径为()A. 6357千米B. 6371千米C. 6378千米D. 40000千米【答案】C【解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6.下列哪个证据是最形象、直观说明地球的形状()A. 天圆地方B. 出海船只的桅杆C.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D. 地球的卫星照片【答案】D【解析】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出海船只的桅杆、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天圆地方是古代人们由于受观察条件的限制认为天空是圆的大地是方的不能正确认识地球的形状.其中地球的卫星照片最直观的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故选 D.7.对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天圆地方B. 大地如覆盖C. 接近正圆的球体D. 地方如棋局【答案】C【解析】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故选C8.读如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A. ①②③B. ②③①C. ③②①D. ②①③【答案】B【解析】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故选B9.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定子午线(经线)的长度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A. 6375千米B. 6371千米C. 6378千米D. 6336千米【答案】B【解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故选B10.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最科学的方法是()A. 环球航行B. 利用飞机对地球拍照C. 利用卫星对地球拍照D. 利用热气球对地球拍照【答案】C【解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出海船只的桅杆、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其中地球卫星拍摄的照片最科学的说明地球是个球体故选C11.(1)能准确说明地球形状的一项是()11.(2)下列关于地球半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麦哲伦环球航行B. 月食现象C. 地球的卫星照片D.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答案】C【解析】(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准确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麦哲伦环球航行充分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远航的船舶逐渐“隐没”在地平线下、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月食现象等也能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B【解析】(2)地球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中赤道半径最长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读图判断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A. ①→③→②B. ③→①→②C. ③→②→①D. ②→③→①【答案】B【解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13.人类最终证实的地球真实形状是()A. “天圆地方”B. “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C.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答案】C【解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14.(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14.(2)地球的真实形状是()14.(3)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A. ①②③④B. ③④①②C. ③④②①D. ①③④②【答案】C【解析】(1)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是天圆如张盖盖天说→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B【解析】(2)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B【答案】A【解析】(3)经过测量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5.1亿平方千米故选A15.地球的形状是()A. 正球体B. 两极略鼓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C. 无规则球体D. 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答案】D【解析】解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 D.16.“坐地日行八万里”其中的“地”指()A. 北纬20°B. 赤道C. 本初子午线D. 南纬20°【答案】B【解析】赤道的周长是40000千米合计八万里由于地球的自转它的周期是一天24小时即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根据题意故选 B17.与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A. 赤道B. 北极圈C. 南极点D. 北回归线【答案】A【解析】赤道长约8万里故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是赤道地区故选A18.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A. 5.1亿千米B. 6371千米C. 8万千米D. 4万千米【答案】B【解析】19.首次完成环球一周证明地球是圆的航海家是()A. 哥伦布B. 麦哲伦C. 魏格纳D. 郑和【答案】B【解析】首次完成环球一周证明地球是圆的航海家是麦哲伦故B正确20.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 棋盘似的正方体B. 倒扣的盘子。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 认识地球 单元巩固练习卷(解析版)
第一章认识地球一、选择题1.60°S读作()A. 东经60°B. 西经60°C. 南纬60°D. 北纬60°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0,180°B. 20°W,160°EC. 20°E,160°WD. 40°E,140°W3.每年冬至日阳光直射()A. 北回归线B. 赤道C. 40°ND. 南回归线4.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是由于()A. 光的照射造成的B. 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C. 观察者的位置造成的D. 观察者的错觉造成的5.下面四个地球仪组装正确的是()A. B. C. D.6. 如图,是某日太阳光照图,读图完成小题.(1)图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2)甲地所在的温度带是()A. 热带B. 南温带C. 北温带D. 北寒带(3)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应是()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7.地球的平均半径为()A. 6357千米B. 6371千米C. 6378千米D. 6336千米8.中纬度是指()A. 0°~30°B. 23.5°~66.5°C. 30°~60°D. 60°~90°9.赤道是()A. 划分经度的起点B.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 900纬线10.靖江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季节是()A. 春季B. 冬季C. 秋季D. 夏季11.地球公转产生了()A. 昼夜的交替B. 昼夜现象C. 四季的变化D. 太阳的东升西落12.中纬度的纬度范围是指()A. 0°~30°B. 23.5°~66.5°C. 30°~60°D. 60°~90°13.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这样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A. 北极点上B. 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C. 南极点上D. 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14.当我国东部某地(30°N,120°E)6月一天的正午时,阿根廷某地(30°S,60°W)的农民正在()A. 骑着马放牛B. 吹着风扇吃午饭C. 盖着被子进入梦乡D. 围着火炉吃晚饭1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四季的转换B. 昼夜的更替C. 昼夜长短的变化D.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16.关于我国首都北京经纬度位置(40°N,116°E)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C.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D. 位于南半球、东半球17.下列事实中,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 北京某单位的小李清晨起床,观看欧洲足球赛的现场直播节目B. 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季节变化C. 冬季昼短夜长,夏季昼长夜短D. 山麓气温比山顶地带高二、综合题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第1章 认识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粤教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下列关于0°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长度是所有纬线中最短的B. 指示南北方向C. 形状是半圆D. 就是赤道【答案】D【解析】0°纬线是南北纬的分界线,也就是赤道,在所有纬线中长度最长,A错误,D正确。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B、C错误。
故选D.2.看图回答:下列关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在欧洲,B地在亚洲B. A地在中国,B地在美国C. A、B两地气候差异巨大D. 从B地到A地日期需要加一天【答案】D【解析】从图中位置得知,A位于亚洲,B位于北美洲;A不符合题意;A地在俄罗斯,B地在美国,B不符合题意;两地纬度位置相当,气候差异较小;C不符合题意;图中的C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减一天,反过来,从B地到A地日期需要加一天;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3.(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依次是()3.(2)在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A. ①②③B. ②③①【答案】B【解析】(1)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②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①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故选B。
【答案】B【解析】(2)在地球仪表面的地理事物有赤道、极点、经线和纬线等,地球公转轴是太阳,在地球仪上表示不出来。
故选B。
4.(1)9月11日,地球运行到(如图轨道中)()4.(2)这一天关于上海的描述正确的是()4.(3)如果你是一名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下列有四种地图,你会把其中的哪一幅推荐给第一次来上海参观世博会的世界各国游客()A. A~B之间B. B~C之间C. C~D之间D. D~A之间【答案】A【解析】(1)9月11日地球运行在夏至日与秋分日即A~B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第1章认识地球
第1章认识地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天圆如张益,地方如棋局B.日食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C.赤道长约8万千米,是地球最大周长D.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解答】解: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月食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牢记即可。
2.下列现象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极光现象B.时间的差异C.四季的变化D.昼夜更替【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解答】解:昼夜更替、太阳东升西落和时间差都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四季变化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极光不是公转产生的。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产生的现象,牢记即可。
3.学校作息时间表在不同季节往往会根据当地白昼时间的长短作相应调整.下列节日中南通市白昼时间最短的是()A.元旦节B.教师节C.国庆节D.国际儿童节【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解答】解: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江苏省的南通市白昼时间最短的节日是元旦节,该节日最接近冬至日12月22日。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第1章 认识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粤教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对地球描述不正确的是()A. 地球绕日旋转B.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C. 地球公转周期约为一年D. 地球是标准的球形【答案】D【解析】2.下列四幅图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图示箭头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答案】D【解析】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3.地球自转的周期为()A. 一年B. 一月C. 一周D. 一天【答案】D【解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自转的时间共24小时,即一天。
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4.假如要造一座四面窗户都朝北的房屋,应该建在()A. 赤道B. 北极C. 南极D. 北回归线【答案】C【解析】在地球上如果要建一座四面窗户都朝北的房屋,应该建在南极点,因为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往前的任何方向都是向北,北极则相反,故选C.5.下列关于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B.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 纬度以赤道为界,南北各分为180°D. 北纬用“N”来表示【答案】D【解析】纬线的长度不都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A错误。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错误纬度以赤道为界,南北各分为90°,C错误。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D正确。
故选D。
6.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地区会逐步消失的是()A. 阿尔卑斯山B. 地中海C. 大西洋D. 红海【答案】B【解析】从图中根据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可判断,红海位于板块张裂处,会扩张;地中海位于板块碰撞处,会缩小,逐步消失;阿尔卑斯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会不断升高;大西洋位于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处,面积不断扩大。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 认识地球 单元测试试题
第一章认识地球一、选择题1.读地球仪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A. 纬线B. 经线C. 等高线D. 等温线(2)在同一个地球仪上表示的地理事物,说法错误的是()A. 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后制成B. 用不同的颜色.文字.符号表示地理事物C. 地球仪能真实的反映地球形状D.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模型2.国际上习惯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确定为( )A.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B. 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C. 90°E和90W°组成的经线圈D. 20°E 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3.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是()A. 赤道B. 本初子午线C. 20°W和160°ED. 180°经线4.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这是由于()A. 地球自西向东公转B. 地球自东向西公转C.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 地球自东向西自转5.下图为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回答:丁地的经度是()A. 100°EB. 100°WC. 40°SD. 40°N6.在地球仪上,有关经线与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0°经线、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 经线、纬线均有无数条C. 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仪上不指示任何方向D. 经线有360条7.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 北回归线B. 南回归线C. 赤道D. 南极圈8.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 一年B. 一天C. 一月D. 一季9.下列地理事实,能够说明地球自转的是()A. 四季更替B.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C. 夏季白昼较黑夜长D. 地球有五带10.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A. 太阳东升西落B. 站得高,看得远C. 水往低处流D. 日全食11.我国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次太阳光线直射井底,该地的纬度是()A. 23.5°NB. 66.5°NC. 23.5°SD. 20°S12.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A. 0°纬线上B. 0°经线上C. 南极点D. 北纬80°13.下列地点符合“东半球、低纬度、北温带”三个条件的是()A. 10°E 25°NB. 19°N 19°WC. 170°E40°ND. 170°W25°N14.地球公转产生了()A. 昼夜的交替B. 昼夜现象C. 四季的变化D. 太阳的东升西落15.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昼夜更替C.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 四季的变化16.(某日,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州出现“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的有趣景象。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第1章 认识地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粤教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当我们上午上课的时候,英国的学生正在深夜睡梦中,原因是()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作息时间不一样D. 以上都错【答案】A【解析】当我们上午上课的时候,英国的学生正在深夜睡梦中,原因是地方时不同,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2.(1)在图中数字所示的地点中,位于低纬度、北半球、东半球的是()2.(2)俗话说:“找不着北了”。
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当是在()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③【答案】【解析】【答案】【解析】3.“坐地日行八万里”其中的“地”指()A. 北纬20°B. 赤道C. 本初子午线D. 南纬20°【答案】B【解析】赤道的周长是40000千米,合计八万里,由于地球的自转,它的周期是一天24小时。
即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根据题意。
故选:B。
4.太阳直射最北、最南的界线是()A. 北极圈和南回归线B. 北回归线和南极圈C. 北极圈和南极圈D. 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答案】D【解析】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
故选D。
5.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A. 昼夜现象B. 昼夜长短变化C. 昼夜的交替D. 四季的变化【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时间的差异即时差的变化。
根据题意。
6.太平洋岛国萨摩亚独立国决定,当地时间2011年12月29日午夜过后,直接进入31日。
萨摩亚改时区意味着该国2011年12月30日“被消失”。
读萨摩亚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题。
最新精选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认识地球粤教版习题精选第四十六篇
“六?一”这天,图中城镇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柳州市大约位于23°54′N-26°04′N之间,______(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六?一”这天,测得乙地的气温为20℃,那么山顶的气温是______。
【解析】:
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任何一个纬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B、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C、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相交的圆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答案】:
【解析】:
下面是某同学画的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的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从北京去南极考察什么时间最好( )
【解析】:
关于某地(25°N,98°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
B、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C、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D、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答案】:
【解析】:
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地球上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D、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其运行周期约为( )
A、1年
B、1月
C、1天
D、1小时
北斗﹣G1卫星定点位置为“140°E,0°”,其位置在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B、多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处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C、多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处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D、多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初中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 认识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答题】④点位于的______(东\西)半球【答案】西【分析】本题是对地理知识的考查。
【解答】读图可知:④点的经度为150°W,位于西半球。
1.【综合题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答题】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小时。
【答案】自西向东 24【分析】本题是对地球的自转知识考查。
【解答】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
【答题】图中A、B、C、D四地中,这一天,最早看到日出的是______;一年中,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______。
【答案】C B【分析】本题是对地图的知识考查。
【解答】图中A、B、C、D四地中,这一天,最早看到日出的是C点,这里是位于最东边的;一年中,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B点所在的北温带。
【答题】图中A所处的热量带(五带)是______带。
【答案】北寒【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与五带的有关知识。
【解答】图中A所处的热量带是位于北极圈以内的北寒带。
2.【综合题文】读“地球仪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答题】a是地球自转轴叫______,它的一端始终指向______附近,【答案】地轴北极星【分析】本题是对地球的自转知识考查。
【解答】由图中地球仪可知,a是地球自转轴叫地轴,它的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答题】b、c分别代表______极点、______极点。
【答案】北极点南极点【分析】本题是对南、北极点的知识考查。
【解答】由图可知,b是位于地球最北端的北极点,c是位于地球南最端的南极点。
【答题】d、e分别是______线、______线。
【答案】纬经【分析】本题是对经纬线的知识考查。
【解答】在地球仪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d是纬线,e是经线。
3.【综合题文】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答题】A点的经度是______,纬度是______;D点的经度是______,纬度是______【答案】40°W 60°N 20°E 20°S。
2022学年秋学期粤人版七年级世界地理上册第一章《认识地球》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2022学年秋学期七年级世界地理上册第一章《认识地球》复习测试卷一、选择题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多名宇航员进入太空。
下图为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天宫”中看到的绝美地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空间站能观测到地球表面的()A.经线B.纬线C.地轴D.海洋2.在空间站,可见证地球()A.是巨大的球体B.天圆地方C.围绕太阳公转D.围绕月球公转地球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用经纬度来定位,在茫茫大海上也可以通过定位准确找到船只。
回答下面小题。
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B.纬线长度都相等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北京位于(40°N,116°E),那么北京位于()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东半球5.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要求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你认为应该建在()A.北极点上B.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C.南极点上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6.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B.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D.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相等读甲、乙、丙、丁四点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丙点的地理坐标为()A.(50°S,60°E)B.(50°N,60°E)C.(50°S,60°W)D.(50°N,60°W)8.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方位比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在乙的正北方B.乙在丙的正东方C.丙在甲的西南方D.乙在丁的西北方9.0°经线是()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水、陆半球的分界线C.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10.读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的经纬度位置是45°S,165°E B.C在D的西北方,B位于南半球C.A位于高纬度地区,E位于北温带D.C的经纬度位置是60°N,150°W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1
第一章1.2地球仪课时练习一、单选题(共15题;共38分)1.一个经线圈是有多少条经线组成的()A. 一条B. 两条C. 三条D. 四条2.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B. 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C. 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D. 除赤道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3.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如图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的更替B.四季的更替C.昼夜长短的变化D.温度带的形成(2)图中的甲乙线表示()A.本初子午线B.赤道C.公转轨道D.晨昏线(3)图中的AB线表示()A.地轴B.赤道C.公转轨道D.晨昏线4.赤道的周长约为()A. 6317千米B. 4万千米C. 6371千米D. 8万千米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20ºW经线和160º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B. 赤道C. 20ºE经线和160ºW经线组成的经线圈D. 本初子午线6.本初子午线是指:A. 180°经线B. 0°经线C. 东西半球分界线D. 南北半球分界线7.中纬度是指()A. 30°~60°B. 23.5°~66.5°C. 0°~30°D. 60°~90°8.在地球仪上纬度的变化规律是()A. 从南向北逐渐增大B. 从东向西逐渐增大C.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D. 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9.读经纬网图,判断小红所在的经、纬度()A. 20°S,40°EB. 20°N,40°WC. 0°,20°ED. 20°N,20°W10.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 回归线B. 极圈C. 赤道D. 极点11.本初子午线是指()A. 0°经线B. 180°经线C. 20°W经线D. 160°经线12.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于2017年10月在西班牙阿利坎特港起航,并将于2018年6月在荷兰海牙收官,船队将沿途停靠开普敦、墨尔本、广州、奥克兰、伊塔加、纽波特等城市。
最新精选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认识地球粤教版复习特训第二十二篇
最新精选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认识地球粤教版复习特训第二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读下图,判断下面小题。
在该图中( )
A、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区
B、南极地区笼罩在黑夜之中
C、北京的天还没亮呢
D、对全球来说,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如图中所示,北京( )
A、正午太阳升到了一年中的最高位置
B、正值秋季新学期刚开学的时候
C、白天短,黑夜长
D、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季节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经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经线自成一个大圆圈
C、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D、所有经线相互平行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纬线圈中长度最长的是( )
A、北纬15度
B、南纬20度
C、北纬25度
D、南纬30度
【答案】:
【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认识地球》限时训练
一、选择题
在一间暗室里, 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 在电灯旁固定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 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图中惠灵顿的位置是()
A.41.3 °N,174.8 °W C.41.3 °S,174.8 °W
5.新西兰位于()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①昼
夜更替②四季变化A .①②B.③④
2.此时图中P 地()
A.可以清晰看到北极星C.处于中午
太阳最高时3.当图中北极圈全部处于
夜半球时A .夏至日B.春分日
读新西兰位置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 ()
③昼夜长短变化④地方时差异
C.①④D.②③
B.正是夜幕深沉
D.位于晨昏线上
, 则北半球的节气是()
C.冬至日D.秋分日
B.41.3 °N,174.8 °E
D.41.3 °S,174.8 °E
A .高纬度B.低纬度C.北温带D.南温带
6.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l 小时。
北京位于120°E附近,当北京时间为7月1日12 时,惠灵顿的当地时间为()
A.7月1日8时B.7月1日16时C.7月2日8时D.7月2日16时
10.农民节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于()
A .甲B
.乙C.丙D.丁
11.关于农民节当天威海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昼夜长短几乎相同
B.正值夏季,气温最高
a、b、c、d 为二分二至日地球所在位置),回答下列小题
7.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 .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现象C.地方时的差异
8.某校于11月1日举行期中考试,这期间,地球公转位置在(A.a、b
之间B.b、c 之间C.c、d 之间
9.太阳直射点在图中哪一位置时,盘锦的白昼最长()
A .a 位置B.b 位置 C .c 位置
D.季节变化
)
D.d、a 之间
D.d 位置2018年9月23日,是我国第一个农民丰收节,中华大地共庆丰收。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
C.农民们正欢欢喜喜收割小麦
D.正午时分,旗杆影子在阳光下消失
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从外太空看,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一一地球的形状是()
A .圆形
B .球体C.方形
15.影片上映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更接近于右图中的处。
A .A
B .B C.C
12.今天(八年级学生参加邵阳市初中毕业学业地理考试时)A.a处
附近B.b处附近C.c 处附近
1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 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黄河
科考站处于极昼期
B.地中海沿岸的河流处于汛期
C.澳大利亚处于冬季
D.邵阳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达一年中最短
,太阳直射点位于()
D.d 处附近
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零点,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
二、解答题
16.读下图“地球基本数据及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__________ 。
(2)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__________ 。
(3)运用图中数据,描述地球大小____________ 。
(4)图中ABC三地点中,位置最北的是___________ ,地处中纬度的是 __________,地处低纬度的是 ________ ,获得太阳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 ,从南北半球看,三地位于___________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三地位于___________ 半球。
(5)甲乙两地的纬度是 _________ ,甲地位于乙地的 __________ 方向,两地中更早见到日出的是
1)写出图中A 点的经度、纬度位置__________ ,在A 、B、C、D 四点中有太阳直射的是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在图1 中D 点所在纬线时,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___ 节气,地球公转到图2 中的_______ (填数字)位置,日期在 ________ 前后。
(3)当地球公转到①位置时,扬州的昼夜长短的状况是_______________ ,此节气扬州的气候特点是
4)在图2 中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方向 ____________ 1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 (图甲)和“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 (图乙,阴影部分表示夜晚,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直线表示经线,圆圈表示纬线,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回答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来看,图乙表示____________ 半球;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 。
(2)图乙表示的是北半球的 ____________ (节气)。
(3)图甲中当地球由A点向C 点公转的过程中(A、C两点除外)北半球各地 _______________ 。
(填
序号)
A. 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B. 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C.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D. 北半球始终昼长夜短
(4)图乙中E 点位于地球最长的纬线上,则E点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___ 。
(5)生活在西安的小朋友晶晶发现一年中正午太阳有时接近头顶,有时斜射很厉害,这种现象是由于地球
(自转或公转)造成的。
答案
1.C 2.D 3.C 4.D 5.D 6.B 7.D 8.B 9.A 10.C 11.A
12.B 13.B 14.B 15.B
16.不规则球体自西向东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 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
平均半径为6371 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 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 万千米A B C C 北西20°S 正东
甲
17.(40°E,23.5°N)A、B、D 冬至③ 12 月22 日昼最长夜最短炎
热多雨自西向东进行公转
18.北自西向东夏至 D 昼夜平分(或昼夜等长)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