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六圆第1课时圆的认识教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表格式)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表格式)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表格式)1.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画圆这个问题。

课前任务:挑战用一根没有弹性的绳子和笔画圆,挑战成功了吗?师:你认为一个圆要把它画出来,有什么关键的地方?2.总结画圆要点:(1)中间这个点固定好,我们用两个字来描述就是“定点”。

(2)点定好了,就可以画圆了吗?这根绳子的长短也不能动,我们用两个字来描述“定长”。

师:有了定点,也有了定长,我们就能顺利地把这个圆画出来了。

那么我们平时在书本上画圆,我们可以用的数学工具叫做圆规。

3.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圆规如何正确画圆。

PPT展示圆规画圆的微视频。

学生自己动手画圆。

展示学生错误的作品,总结用圆规画圆的关键。

[再次强调定点、定长。

][设计意图:动手实践操作是数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环节,“双减”背景下的课堂要摒弃教师教,学生学这样单纯的单边互动的形式,要将课堂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身去挑战生活中画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数学中的圆规画圆打下基础,其实用圆规画圆,学生都会画,只是不知道画圆的关键点,这个时候通过挑战画圆,自我探究,互动交流画圆技巧,观看微视频《圆规画圆》,让学生更准确的掌握画圆的方法。

并为下一步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打下基础。

](三)理解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圆心、半径、直径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1)自学课本86页,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在自己所画的圆中标出圆的各部分名称。

2.师生总结圆心的定义: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是圆心,用字母O表示。

师生总结半径、直径的定义: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用字母r表示。

半径的长度就是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

随堂检测学生对圆的各部分是否掌握。

(PPT出示检测题)3.探究活动(1)探究活动1:动手试一试,请同学们在圆上画出半径,30秒,试一试能画出多少条?结论: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

学生猜想直径有几条?PPT动画演示验证。

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下《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内容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课内容是学生对几何图形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形状、长度、面积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定义、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圆的模型、圆规、直尺、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如硬币、轮子等,引导学生对圆的特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圆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初步认识圆。

然后,利用圆规和直尺现场画圆,让学生观察圆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圆规和直尺画圆,测量圆的周长和面积,验证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圆的认识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轮子、圆桌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圆的特点和优势。

6.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的定义、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以及圆的周长、直径等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对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对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方法还需通过实例进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

2.学会计算圆的周长、直径,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特点、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2.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圆、探索圆的性质。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圆的定义、特点等。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测量、计算,巩固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方法。

4.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形的实物,如硬币、圆桌、圆形玩具等。

2.准备圆的模型或图片,用于展示圆的性质。

3.准备圆的周长、直径的计算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圆形实物,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物体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物体都是圆形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的一些基本知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圆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圆的特点,如圆心、半径等。

同时,教师讲解圆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圆的概念。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圆形纸片,让学生亲自测量圆的直径、周长,并记录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6.1 圆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6.1 圆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圆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讨论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圆及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纸圆、剪刀、尺、圆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圆1.课前小调查:师:出示部分调查结果图片。

师:看来,对于圆,同学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

(出示课题)2、视频播放圆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生活中找一找圆的身影。

(演示画面)从这些现象中,你同样找到圆了吗?生:(惊异地,慨叹地)找到了。

2、举例: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生:钟面上有圆。

生:轮胎上有圆。

生:有些钮扣也是圆的。

出示篮球提问:篮球是一个圆吗?判断——投票生:篮球不是一个圆,因为圆是一个平面图形。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

二、自主合作,初步认识圆1.画圆。

师:看了这么多的圆,说了这么多的圆,请同学们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个你心目中的圆,好了吗?请把你心目中的圆剪下来。

(学生操作、比较)这个圆和你想象的圆有出入吗?为什么?生:一点也不圆,需要工具画一画。

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课件出示)解释规和矩,并介绍画圆的方法:(录像画圆)师:同学们都准备了一把圆规,你能试着用它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圆吗?生:能。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交流,明确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

)学生拍照,上传画好的圆,教师展示部分圆师:请你来向大家介绍怎样用圆规来画圆。

(学生上台演示)(1)先把圆规两脚分开,(也就是确定两脚间的距离)(2)把有针尖的一端按在纸上(也就是固定位置)(3)再把有铅笔的一端在纸上旋转一圈。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泰州市泰东实验学校吴红江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圆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惟一一个曲线图形。

教材编排思路是从情境入手,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借助于例3 和练一练,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相关概念,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这部分内容,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使学生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为以后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

学会用圆规画规定大小的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纸圆、、尺、圆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师:摸图形的游戏: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

摸出圆形,并说说为什么一下就摸到了?(设计思路:通过寻宝活动,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己动手画出宝物的位置,为认识圆心和半径打下基础。

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认知的习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自然过渡。

)2、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师:今天,张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3、你能画出一个圆吗?学生借助手中的工具画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圆的形状,了解圆的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认知基础,对形状、长度、面积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特殊性质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圆的形状,了解圆的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形状、直径、半径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趣味性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圆的特点和应用。

2.探究式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直观教学法:运用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圆的概念。

4.讲解法:教师耐心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掌握圆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形的实物、模型、图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圆规、直尺等。

3.课件: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圆的形状、直径、半径等概念的介绍,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地球、车轮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圆的特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一章节的内容是为学生后续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圆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中圆的应用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性质,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动画演示。

2.教学素材:圆形物品、圆规、直尺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硬币、车轮等,引导学生关注圆形的特征,激发学生对圆的认识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圆的定义和性质,通过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圆,并测量圆的直径、半径等,加深对圆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巩固对圆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圆的认识的理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区级公开课;定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区级公开课;定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区级公开课;定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一节重要课程,主要让学生认识圆的特征,理解圆的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画圆、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深入学习圆的周长、面积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的知识,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圆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圆的半径、直径等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理解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知道圆心和半径的概念。

2.培养学生画圆、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特征和性质。

2.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引入圆的概念。

2.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圆的特征,发现圆的性质。

3.采用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画圆、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4.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圆形的实物,如硬币、圆桌、圆形卡片等。

2.准备圆规、直尺、绳子等画圆和测量工具。

3.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圆形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引入圆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圆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圆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圆的性质。

同时,教师讲解圆心和半径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用圆规和直尺尝试画圆,并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圆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如:“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如何计算圆的面积?”等。

苏教版6.1 圆的认识 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最新2022年度教

苏教版6.1 圆的认识 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最新2022年度教

第6单元圆第1课时圆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85~87页例1、例2、练一练及第89页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圆的特征的发现过程。

教学准备:PPT课件、圆规、图钉、线。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标质疑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圆吗?(学生举例)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例1图例,让学生找找图中哪些地方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工具画一个圆。

学生画圆,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自己的画法。

教师询问:用图钉和线画圆的时候能移动图钉的位置吗?为什么?线的长短能不能在画圆的过程中变化?最后请用圆规画的同学介绍。

师:你是怎样画的?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PPT课件出示)2.师:用什么工具画圆最方便、最标准呢?(圆规)下面我们大家就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

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改变两脚间的距离能不能画成圆?3.把学生的作品放在一起,比一比,并加以评价。

师:同学们画出的圆为什么有大有小呢?圆为什么位置不同呢?4.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画圆的注意点。

师引导学生对比:用线画圆和用圆规画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5.指导学生用圆规画圆,教师示范怎样量两脚之间的距离。

师:我们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统一定为4厘米。

学生画圆,然后剪下来。

6.学生结合教材第86页关于圆的各部分名称的介绍认识圆。

要求学生在自己剪下来的圆上标出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教师指名展示,集体评议。

三、小组展示,适时点拨1.我们已经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下面我们就利用大家手头的材料,用圆片、直尺、圆规等作为研究工具,再深入地研究一下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6页例2,小组合作,具体研究一下圆的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以及圆的对称轴问题。

《六 圆——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六 圆——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圆的认识》第一课时例1、例2,“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组织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的含义。

2.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基本特征及圆的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的圆形实物、圆规、直尺、圆形纸片等。

学具准备:各种不同的圆形实物、图钉、线、直尺、圆规、圆形纸片、剪刀、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多媒体课件,感受圆的美。

2.展示部分生活中与圆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找一找圆形。

二、动手操作,探索特征。

1.感受生活中的圆形。

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哪里还有圆?展示自己找到的圆形实物,动手摸一摸,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讨论:圆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的游戏,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又新颖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让学生在摸的过程中感受圆形与其它平面图形之间的区别,为下一步研究圆的周长打下基础。

2.学习圆心、半径、直径自学课本86页关于圆心、半径、直径的知识。

师结合学生介绍在图中画出相应的线段,标出相应的字母,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字母的写法。

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画圆的过程,说说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并在自己所画的圆中标出圆心、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并分别用字母表示。

利用多媒体课件,感受圆的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

3.画圆(1)任意方法画圆师生交流画圆的方法。

课件展示学生作品。

(2)学习用圆规画圆介绍圆规。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圆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圆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讨论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重点:圆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难点: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教学过程一、精彩三分钟小主持人:今天我和大家做一个互动。

来玩一个投篮游戏。

从教室的最后排左右边各选两名同学,从前排傍边再选一名,分别往讲桌的敞口袋子里投沙包,主持人站在讲台上直接投。

比一比四位同学谁投得准。

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对游戏的看法。

二、生疑1、谈话:同学们,要使比赛公平,应该将袋子放到哪个位置?这几位同学所站的位置,用一条线围起来,会是什么图形呢?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2、揭示课题:看来圆中藏着很多奥秘,那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圆。

板书:圆的认识。

三、释疑1、说一说: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面有圆形,或者哪种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圆形。

举例说一说。

学生交流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如果学生说的圆形物体就在身边,可以让他们指一指物体上的圆;第二,课前要准备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或图片,当学生说到这些物体时,可及时呈现出来;第三,如果学生把球当成了圆,可以通过比较让他们知道球是立体图形,而圆是平面图形。

2.追问: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大家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手头的工具动手画一画。

3.学生独立画圆。

组织交流时,可结合教材所列的画法,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典型画法。

如果有学生想到了用圆规画圆,不要急于让他们说出具体的操作过程。

4.启发思考:圆和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等多边形相比有什么不同?在交流中相机明确: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圆,了解圆的性质,掌握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圆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学习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一步理解圆的特征,以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此外,学生还需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圆,了解圆的性质,掌握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提高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圆的性质,以及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圆,理解圆的性质。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形的实物、圆规、直尺、绳子等。

2.学具:学生自带的圆形物品、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关注圆形物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问:“你们对这些圆形物品有什么认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圆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1)教师介绍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教师讲解圆的性质: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直径是圆的最长线段,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

(3)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能正确说出圆的定义。

2. 能用切割法验证圆的认识。

3. 能正确区分圆、圆心、半径和直径。

教学重点:能正确说出圆的定义和切割法验证圆的认识。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圆、圆心、半径和直径。

教学准备:教学PPT、白板、彩色粘纸、剪刀、圆规、橡皮擦。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识(15分钟)1.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的图片,让学生猜猜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之处。

2. 导入圆的概念:将圆的定义呈现在教学PPT上,“圆是指平面上距离一个点(圆心)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 出示一个圆形的图片,问学生如何证明这是一个圆。

4. 引导学生运用切割法验证圆的方法:先将一张彩色粘纸按照直径剪成两半,然后再将其中一半再次剪成两半。

然后将这四份粘纸分别粘贴在圆的四个方位,最后结果是彩纸的边缘与圆的边缘完全重合。

5. 提问学生,通过这种切割法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二、讨论与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圆的面积。

2. 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实验,选取不同大小的圆,并使用圆规测量其半径和直径。

3. 没个小组成员都能参与测量,然后记录测量结果和计算圆的面积。

4.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比较结果的正确性,并交流思考如果测量有误,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

三、达标检测(15分钟)1. 使用白板或者小黑板,出题目让学生写出圆的定义和切割法验证圆的方法。

2. 展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圆,并简单解释自己的答案。

3. 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圆的直径是什么?圆的半径是什么?如何计算圆的面积?等。

四、梳理与扩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并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2. 教师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圆?3. 教师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研究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激发学生对圆的认识,并通过切割法验证圆和讨论计算圆面积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圆的理解。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圆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知识,包括圆的定义、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圆的认识的初步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形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特征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具体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主动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圆规、直尺、圆的图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的物品,如圆的玩具、硬币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硬币、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可能回答到圆形、中心点、半径等。

教师总结:这些物品都是圆形的,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圆的一些基本知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者黑板,向学生呈现圆的定义和特征,如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等。

同时,教师可以用圆规和直尺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的特征。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圆》教学目标:1、感受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2、掌握圆规画圆的正确方法,会画规定大小的圆。

3、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1、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其关系2、学会画规定其大小不同的圆。

学具准备:直尺圆规剪刀纸片、硬币。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找身边的圆师:同学们,对于圆大家一定不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呢?请学生举生活中的圆的例子。

二、圆的画法1.多媒体出示一个圆片:同学们,,大家猜猜这个圆,老师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2.教师出示第二个圆片:同学们,大家猜猜第2个圆教师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3.教师出示第三个圆片,同学们,大家再猜猜这第3个圆片老师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生:用圆规。

)师:太对了,这次大家为什么猜得这么准呢,这个圆和前二个圆有什么不同呢?生:这个圆的中间有个黑点,这是用圆规的针尖扎出来的。

4.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总结了那么多种画圆的方法,现在请自己动手,试着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一个圆吧。

请一个学生到白班上画一画。

5.总结圆规画圆的方法:师:同学们,大家来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圆呢?(生:----)师:看来,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用圆规来画圆,是的,圆规画圆,是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画圆方法,刚才同学们都用圆规画了一个圆,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呢?(生:---)6.初步理解圆心和半径的概念:那同学们你能在相同的位置画一个比刚才的圆更大的圆吗?说说你是怎样画的?请一个学生到白班上画一画。

通过这次画圆,你有什么发现呢?(圆的位置---,圆的大小---)请将你画的圆与你前后左右的同学画的圆比较一下,你们画的圆是一样大的吗?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全班同学画的圆一样大?生:把圆规二脚间的距离在尺子上量好一个固定长度,然后画就可以了。

师:这个同学说的很好,通俗易懂,听懂的同学请举手,下面我们就把二脚间的距离定为5厘米,在纸上用圆规画出这个圆来。

1.圆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1.圆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圆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圆的认识》,选自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课程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的概念、性质以及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如圆心、半径、直径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1. 圆的定义及其性质的理解。

2.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轮、圆桌等,引导学生思考圆的特点和作用。

2. 新课:讲解圆的定义、性质,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圆的结构。

3. 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使用圆规和直尺绘制圆,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

4. 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机械制造等。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板书设计1. 圆的认识2. 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3. 性质:圆心、半径、直径等。

4. 应用:生活中的实例。

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并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2. 观察生活中的圆,思考其作用和重要性。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圆的概念和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圆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圆的定义及其性质的理解。

2.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详解教学难点之一是圆的定义及其性质的理解。

圆的定义涉及到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的定义,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直观导入: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圆形的实物,如硬币、饼干、圆桌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

五年级数学下册 圆教案 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圆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圆第一课时圆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能力目标:在活动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情感目标: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教学过程:一、引导我们曾一起探寻过美丽的图形王国里很多图形的奥秘,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形(黑板上贴出),你能找出其中与众不同的图形吗?(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合理就行,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圆,从而引导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那老师要问一问了,你打算怎样研究圆,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生汇报,教师适当板书那这一些呢?它们的圆又藏在哪里?(生答,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指一指)仔细看!据你对圆的一些了解,你能简单介绍一下圆吗?(生介绍)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圆形的物体,瞧,这些物体上都有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并指一指吗?除了刚才这一些,能说说你在哪里还看到过圆形吗?(生:钟面上有圆、轮胎上有圆、钮扣是圆的……)同学们,你们还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圆的有关知识?(想!)好吧,就用我们手头的工具,先自己画一个圆。

开始!(请一部分学生上黑板画,画好先不下去,介绍一下画法)二、画圆部分刚才我们用自己的聪明想到了很多画圆的方法,画圆的感觉怎么样?(歪歪扭扭的,不大好画……)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在交流中再次强调: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总结出画圆的注意点: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圆的认识
教材第85~87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讨论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
思想。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学会画圆。

难点:理解圆的半径、直径的含义,认识圆的特征。

课件、圆规、直尺。

游戏:摸图形。

师:同学们,想做游戏吗?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袋子(袋子里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里面装有很多平面图形,请一位同学把它们依次摸出来,其他同学一起说出图形的名称。

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摸,其他人说。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圆吗?其实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板书课题)
1.教学画圆。

师:你们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呢?老师只给你一支粉笔,你能画一个圆吗?课前同学们也准备了一些工具,你会用它们画一个圆吗?
师:刚才,同学们画出了这么多的圆,你觉得用什么工具画圆最方便、最标准呢?
生:圆规。

师:下面我们就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各自画圆。

师:下面请同一小组的同学,把你们画的圆放在一起,比一比,然后说一句评价的话,好吗?
展示学生画的圆,一起来评价。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
(1)师:同学们画出的圆为什么有大有小呢?
(2)师:同学们画出的圆为什么位置不同呢?
(3)师:我也发现有几个同学画得不够圆,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画圆的注意点。

教师示范画圆,并强调需要注意的地方。

师:你们想不想用正确的方法再画一个圆?别着急,能想个办法,使我们班每个人画的圆都一样大吗?(用尺量出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使之相等)
师:怎样定?
教师示范。

师:好,现在我们就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统一定为4厘米。

学生画圆,画好后剪下来。

2.教学圆各部分的名称。

师:如果有人让你介绍这个圆?你怎么说呢?
学生汇报。

(1)师:那什么是圆的圆心呢?(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
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标出。

(2)师:什么是半径呢?(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什么是圆上任意一点呢?你能找一找吗?请到黑板上找。

(注意让学生区分圆内、圆外)
师:你会画半径吗?
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

其余学生下面画,并用r表示。

(3)师:什么是直径呢?(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你会画吗?
让学生画,直径用字母d表示,请学生标出。

3.认识圆的特征。

师:我们认识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

大家想不想再深入地研究一下圆呢?单就圆心、半径、直径里面就蕴藏了很多知识,你想研究吗?
师:我们可以用手头的材料,用圆片、直尺、圆规等作为研究工具。

研究方法可以是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等等。

请大家把你的发现填写下来。

学生活动后汇报发现,教师小结。

1.教材第87页“练一练”第1题。

(1)出示三个图形,指名说说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2)师:为什么其他的线段不是半径或直径?
2.教材第87页“练一练”第2题。

(1)学生独立画圆,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2)指名说说画圆的过程。

3.教材第89页“练习十三”第1题。

(1)学生独立填表。

(2)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4.教材第89页“练习十三”第2~3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

(2)集体汇报交流。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圆的认识时,注重给学生创设思维空间,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体验,自己产生问题意识,自己去探究,尝试总结,从而主动获取知识。

但本节课让学生画圆时,由于学生比较感兴趣,不停地想用圆规画圆,耽误时间较长,占用教学时间多了,导致课的总结时间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