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古代印度ppt完美版1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29张PPT)

五、佛教的建立
• 时间:公元前6世纪 • 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 主张:众生平等 • 教义:反对种姓制度,
提倡众生平等。 • 发展:公元前3世纪臻于
鼎盛并开始外传,逐渐 成为世界性宗教。
释迦摩尼像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 迦族的王子。据说,他看到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不 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
他离家修佛行陀,说后来法创立佛教,被尊佛为陀“佛坐陀像”。
阿育王
孔雀王朝 第三代国王
佛教传播与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 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 “无忧王”。阿育王曾经谋杀的 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夺取了 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
成为佛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 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 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 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 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 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
种姓制特点 世代相袭; 种姓内婚制; 不同种姓的法律、宗教地位不平等。
二种. 姓制度
请大家观察下面这幅图片
像这样一个贱民女孩,她的命运已经被印度教 的教规所决定,除了在德里的亚穆纳河畔当洗 衣工,她几乎无法想象还能干什么别的。而像 这样洗衣服种姓的人是专门负责处理被血或排 泄物污染过的物品的。可以说,这个小女孩的 命运就是由种姓制度所决定的。
《摩奴法典》规定:“如果刹帝利辱骂了婆 罗门,须罚款100帕那;如为吠舍须罚款150 或200帕那;如为首陀罗则处以体刑。”相反, “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须罚款50(帕那), 如果侮辱吠舍,须罚款50的一半,而侮辱首 陀罗则罚款为12”。这种不平等关系在婆罗 门和首陀罗之间最为严重。例如,婆罗门侮 辱了首陀罗只罚几个钱,而首陀罗若是辱骂 了婆罗门,则要被割掉舌头。

历史部编版《古代印度》优质ppt课件

历史部编版《古代印度》优质ppt课件

消灭你心 中的欲望
历史部编版《古代印度》优质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历史部编版《古代印度》优质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道谛
我怎样才能 做得到呢?
你要做到生活正、 思想正……不多不
多只有八条。
历史部编版《古代印度》优质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历史部编版《古代印度》优质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并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历史部编版《古代印度》优质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历史部编版《古代印度》优质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苦谛
历史部编版《古代印度》优质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分别是 件多么 痛苦的 事啊!
你不必难过, 人生痛苦多得 很,生、老、 病、死,得不 到自己想要的 东西,和自己
5. 阿育王与佛教的传播
规阿阿前
刻 在 上 面 。
育 王 将 他 的 命 令 和 法
育 王 命 令 下 建 造 的 ,
3
世 纪 在 信 奉 佛 教 的
这 根 沙 柱 岩 是 公 元
历史部编版《古代印度》优质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历史部编版《古代印度》优质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蓝毗尼
理发师儿子的故事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反映了当时不同种姓之间壁垒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状况。

请根据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猜 猜他是那个等级?
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为主 吠 舍 ◆ 从事宗教事务 婆罗门
◆ 从事农、牧、渔、养猪业以及其他职业。首陀罗 ◆ 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 刹帝利
产生背景: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 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部编版教材《古代印度》完美教学PPT1

部编版教材《古代印度》完美教学PPT1

...现在
世界多极化
文化多样化
经济全球化
社会信息化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谢谢观看!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张倩云

1.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 会的焦 点和热 点问题 ,但倡 导并弘 扬真善 美是永 恒的时 代主题 ,结合 当前反 腐倡廉 和社会 舆论看 ,对忠 臣廉吏 的价值 判断依 然会影 响高考 文言文 的选文 。

2.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 容提示 的默写 ,可先 在头脑 中默背 有关内 容,选 取与提 示相对 应的内 容默写 。如果 默写的 内容印 象不深 ,可先 记得几 个字默 写几个 字,暂 时放过 ,后面 记起来 了再默 写。

3.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 会给出 标题。 同学们 要留意 并仔细 分析文 段的标 题。因 为大部 分标题 本身就 概括了 文言文 的主要 内容。 理解题 目可以 帮助自 己理解 材料的 内容, 从而正 确答题 。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种姓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材料三: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种姓等级金字塔示意图
2、根据上述材料,讨论种姓制度的影响
到了七年级,我们可以选择学习一门语言, 一些女生选择了梵语,我说我也选梵语
考沙尔
梵文博士学位、 德里大学教授
学校老师说:“你学梵语做什么?你们这种
人接受教育是没用的”
2、根据上述材料,讨论种姓制度的影响
①有利于维持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②制造种姓隔离,维护社会不平等; 激化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天竺少女》
佛教
《西游记》
三、丰富: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背景

(部编)《古代印度》ppt完美课件

(部编)《古代印度》ppt完美课件
社3、会下雅成列员与分利古工代不印安同度文B人.明无【关的是梵( )文:âryâ】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
5. 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是因为
牧民族,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 2、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象征慈悲
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象征实践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 象征愿力
佛教里有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即:悲、智、行、愿。
象征愿力的是地藏王菩萨;象征实践的是普贤菩萨;象征智慧的是 文殊菩萨;象征慈悲的是观世音菩萨。
按佛教经典的原意:慈,即是“予乐”;悲,即是“拔苦”。拔除 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就是慈悲。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 们师徒四人到何处取
经吗?
我国唐代著名僧人玄奘,在公 元7世纪西游印度,并居住多年。他 返回唐朝以后写成的《大唐西域记》 中就记载了古印度的繁荣。
西汉:身毒、贤豆; 东汉:天竺; 唐朝玄奘将其改为印度
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尔邦的阿拉里亚发生水灾,然而由于阿拉里亚为贱民的集中地,灾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协助,令大量灾民死于水灾当中。
1、两个年轻人为何不能结婚?
古代印度的成就:阿拉伯数字
最后羯陵伽国被他征服,被俘虏的羯陵伽人有15万人,被杀的有10万人。
种姓制度虽已废除,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哈拉帕 文明的产生
摩亨佐·达罗
雅利安人
一早期国家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印 度北部逐渐出现了由雅利 安人建立的小国家。
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B.汉谟拉比法典 阿拉伯数字 C. 独立以后对各项事业同样产生了不良影响。 ②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________、________ D.古埃及文明 (3)说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影响深远,不同的等级不能通婚普遍被认可,种姓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 河流,具体是埃及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部编版古代印度PPT(新版)(初中历史)1-PPT精美课件

部编版古代印度PPT(新版)(初中历史)1-PPT精美课件

阿育王(Ashoka, 音译阿输迦,意 译无忧,故又称 无忧王,约前304 年-前232年)是 印度孔雀王朝的 第三代君主,频 头娑罗王之子, 是印度历史上最 伟大的一位君王。
阿育王
•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 称“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各个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不得从 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不得通婚。
7.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支持按 联合国 宪章精 神所进 行的各 项工作 ,积极 参加联 合国及 其专门 机构有 利于世 界和平 与发展 的活动 。
8. 中国在世界裁减军队,保护环境, 保障人 权和解 决地区 冲突等 一系列 全球问 题上发 挥着重 要作用 ,对世 界和平 与发展 作出了 重要贡 献。
第3课 古代印度
Hale Waihona Puke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约公元 前23世纪至前18世纪,出现哈拉巴文明和摩亨 佐·达罗等早期文明。
哈拉巴遗址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 和恒河流域定居,印度北部出现许多小国。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达印度文明的鼎盛时 期,印度基本实现了统一。
11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要实现“让市场主体和人民 群众有真 真切切的 感受”, 必须要完 善决策机 制,促进 政府科学 决策民主 决策,同 时加强对 权力的制 约,完善 法律法规 约束行政 权力,一 定要把每 一笔钱都 用在刀刃 上紧要处 。
9.联系具 有客观 性,即 是事物 本身所 固有的 ,不以 人的意 志为转 移的。 要从事 物固有 的联系 中把握 事物, 切忌主 观随意 性。但 人们可 以根据 事物固 有的联 系,改 变事物 的状态 ,调整 原有的 联系, 建立新 的具体 联系。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共33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共33张PPT)

种姓制度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
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
3.掌握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对比观察两幅地图,找出印度河流域、哈拉巴、摩亨 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史称“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
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贱民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 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 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 首陀罗。
1.种姓制度的特点:
种姓制度佛教前 4000前 2000 公元 元年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
统治阶级
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统治阶级
婆罗门编造:从造物神的 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 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 从脚生出首陀罗。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文明历程)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目的、特点、实 质、影响)
三、佛教(教义、传播) 象 征 反 映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发展历程2、文明成就
二、金字塔 三、法老的统治
1、地理环境 2、文明历程 3、文明成就
1、法典内容 2、法典特点 3、制定目的 4、法典地位 5、法典实质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 “佛成道日”,纪念释迦牟 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 立佛教的日子。

部编版古代印度PPT模版教学(初中历史)1-PPT精美课件

部编版古代印度PPT模版教学(初中历史)1-PPT精美课件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纵观人类文明,每一个文明的诞生都和水和大河息息相关。古 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都印证了这个事实。 曾经的大河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文明之源…… 而今天的大河……
珍爱水资源 从我做起
感谢观看

1 . 每 个 人的 童年, 都是一 片宽阔 的原野 ,在这 上面, 你可以 栽植世 界上所 有的花 草,可 以放飞 所有的 希望, 可以撒 播一生 的幸福 ,可以 荡漾一 生的笑 意。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三、佛教的产生
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的太子,悉达多自幼过着锦衣 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他善射骑,博学多艺,也富于沉默思考。29岁那年, 他离别双亲和妻儿,去深山访道经过7年的冥思苦想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 悟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佛”就是大彻大悟的人—一般专指释迦牟尼。 中国寺院的佛殿称大雄宝殿,殿里的大佛就是释迦牟尼。大雄也是尊称,意 思是大无畏的勇士。

4.用几个凝练的动词形象逼真地写出 了父亲 攀爬月 台时的 努力, 没有过 多形容 、修饰 的语言 ,只是 白描, 只是写 实,乍 读很平 淡,细 细品味 ,却情 真意浓 。

5.上述情境体现了观众在体育赛事中 文明有 礼的行 为,也 体现了 我国良 好的国 家形象 。
感谢聆听,欢迎指导! •
6.这种文明有礼的行为有助于人们友 好交往 ,增进 人们的 团结友 爱,有 利于形 成安定 有序、 文明祥 和的社 会。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 地理环境
古印度
现今印度
2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部编历史九年级《古代印度》课件

部编历史九年级《古代印度》课件

部编历史九年级《古代印度》课件•古代印度的地理环境•古代印度的政治制度•古代印度的经济和文化目录•古代印度的对外交流•古代印度的衰落和外来影响•古代印度的遗产和影响CATALOGUE古代印度的地理环境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古代印度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高原为山地,平原为冲积平原。

古代印度气候和地形条件对农业生产和文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代印度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分为雨季和旱季两个季节。

古代印度的气候与地形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始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以城市为主要特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摩享佐·达罗城。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在公元前18世纪左右突然衰落,原因至今尚不明确。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CATALOGUE古代印度的政治制度印度次大陆的统一印度次大陆的早期政治格局01孔雀王朝的崛起02统一的意义03古代印度的政治制度君主制的特点共和制和部落联盟古代印度的政治制度印度教和佛教的政治理念印度教和佛教的政治理念概述佛教的政治理念CATALOGUE古代印度的经济和文化农业古代印度的农业非常发达,特别是在恒河平原地区。

农民通常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耕种,但他们的灌溉系统和水管理系统非常先进。

这使得印度成为了一个粮食生产大国,并拥有庞大的农业人口。

手工业古代印度的手工业也非常发达,特别是在纺织、制陶和金属制品方面。

印度工匠的技术非常高超,他们的产品在当时的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此外,印度还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币的国家之一,这进一步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宗教文化古代印度的宗教和文化印度数学家的贡献CATALOGUE古代印度的对外交流波斯希腊与波斯和希腊的交流与中国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丝绸之路进行。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一条重要贸易路线,它不仅促进了商品和文化的交流,还加强了政治和宗教的联系。

佛教佛教在印度兴起后,逐渐传播到中亚和东亚地区。

例如,古代中国汉传佛教的经典《大藏经》就是由印度僧人传入中国的。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印度》ppt1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印度》ppt1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印度》ppt1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印度》ppt1
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 特点:等级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实质: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印度》ppt1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印度》ppt1
佛祖诞生传说
尼泊尔蓝毗尼(佛祖 诞生地)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印度》ppt1
佛教的创立
佛教的传播 斯里兰卡
缅甸 印 度 教
作用: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柬周埔边寨地(区吴产哥窟生) 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泰。国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印度》ppt1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印度》ppt1
佛教文化 佛教经典
•《大藏经》 •《金刚经》 •《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神咒》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华严经》 •《佛说阿弥陀佛经》
D 2.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
3.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
B 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 A、日耳曼人 B、雅利安人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印度》ppt1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印度》ppt1
4.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商人属于( )
C
7、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
A 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真主”安拉
D.宙斯神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印度》ppt1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印度》ppt1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印度》ppt1
古印度文明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印度》ppt1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印度》ppt1

人教部编版历史古代印度_完美课件1

人教部编版历史古代印度_完美课件1
代印度_完美课件1
蓝毗尼
人教部编版历史古代印度_完美课件1
人教部编版历史古代印度_完美课件1
藏传佛教的文化代表——拉萨布达拉宫
人教部编版历史古代印度_完美课件1
人教部编版历史古代印度_完美课件1
供奉在大雄宝殿的三身佛像
人教部编版历史古代印度_完美课件1
人教部编版历史古代印度_完美课件1
(1)等级划分 (2)特点 (3)发展 (4)实质 (5)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古代印度_完美课件1
人教部编版历史古代印度_完美课件1
印度的种姓制度
人教部编版历史古代印度_完美课件1
梵天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人教部编版历史古代印度_完美课件1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 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 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 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 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 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 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 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古代印度_完美课件1
人教部编版历史古代印度_完美课件1
人教部编版历史古代印度_完美课件1
印度的种姓制度
等级名称 社会阶层
职责和义务
婆罗门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国王、官吏、 武士 农牧民、手工 业者、商人
被征服者、 贫困破产失 去土地的人
把持国家军政大权。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 供; 供养第一、二等级。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 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 从事最低贱的职业。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古代印度》PPT完美课件(共22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古代印度》PPT完美课件(共22张)
A.伊斯兰教 B.佛教 C.犹太教
D.印度教
再见
1.志愿精神可以表述为一种具体化或 日常化 的人文 精神。 作为促 进社区 发展、 社会进 步和社 会成员 个人身 心完善 的一种 价值观 念和社 会心理 ,志愿 精神在 日常生 活层面 的实际 体现形 式就是 志愿行 动。志 愿精神 的兴起 ,作为 一种独 特的社 会文化 形式, 体现了 在不同 层面上 的功能 。 2.礼、乐与城市文明有密切关系,这 可从什 么是文 明,文 明与城 市的关 系,以 及什么 是城市 文明的 核心内 容等角 度加以 认识与 阐释。 3.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和简单的人物 对话, 交代了 “他” 的身份 和家庭 生活状 况,也 照应结 尾,凸 显人物 品质。 4.媳妇为了“他”也来到城市,来到 工地, 找不到 合适的 进钱门 路,就 捡起了 破烂, 为此, 她常常 抱怨“ 他”无 能。 5.对比是本文主要的表现手法,以媳 妇迫于 生活压 力让丈 夫监守 自盗与 丈夫的 断然拒 绝为对 比.突 出了丈 夫的品 质。
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
教材,归纳古代印 度有几个等级,他 们的名称是什么, 各等级有哪些社会 阶层,各等级的职 责或义务如何?
讨论: 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种姓制度
的实质又是什么?它对后来印度的发展会产生哪些 不利影响?
框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设问:同学们都看过《西 游记》齐天大圣孙悟空辅佐 他的师父唐僧到西天取经, 实际上就是到印度研究佛经。 那么,佛教的创始人是谁? 概括一下佛教的教义。
6.一个真性情的人活在一个最冷酷的 现实中 ,一个 最洁净 的人落 在一个 最肮脏 的泥塘 里,一 个最遵 循内心 真实的 人面对 的是种 种的虚 伪和狡 诈。你 无法对 他们宽 容,哪 怕是丁 点儿的 虚与委 蛇,你 谨持自 己理想 的绝对 纯洁。 7.信仰是灵魂的支撑,对一个刚直的 文人来 说,它 比生命 重要得 多。当 肉体的 保存与 精神的 救赎发 生避无 可避的 冲突时 ,他们 毅然选 择了后 者,让 肉体下 沉,让 精神在 碧波中 飞升。 8.南北朝乐府民歌虽有某种意义上的 差别, 可在语 言节奏 、质朴 纯真风 格、心 灵绽放 的美丽 上等方 面的“ 内在的 美”是 相同的 。 9.文人乐府诗温以丽,意悲而远,或 慷慨, 或清绮 ,风格 多样。 这说明 ,乐府 民歌不 仅给文 人诗歌 形式, 还遗传 了题材 、体裁 、意象 和风格 特征。

部编版ppt课件《古代印度》精品ppt课件(19张ppt)

部编版ppt课件《古代印度》精品ppt课件(19张ppt)
部编版ppt课件《古代印度》精品ppt课 件(19张ppt)
第3课 古代印度
部编版ppt课件《古代印度》精品ppt课 件(19张ppt)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公元前 2500年左右, 印度河流域出现 了城市国家。其 中,以哈拉帕和 摩亨佐·达罗最 著名。
摩亨佐·达 罗
哈拉 帕
哈拉帕谷仓遗 址

材料一:刘秀连续下达了六道释放奴 婢的命 令,使 得自西 汉末年 以来农 民沦为 奴婢的 问题得 到了极 大的改 善,解 决了战 乱之后 土地荒 芜而劳 动力不 足的问 题。

材料二: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 诏恢复 西汉前 期三十 税一的 赋制。 省减刑 罚,还 多次宣 布释放 刑徒, 即“见 徒免为 庶民” 。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 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 为“无忧王”。阿育王曾经谋杀 的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夺取 了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最大 规模的扩张是对羯陵伽的远征。 被俘虏的羯陵伽人有15万人,被 杀的有10万人。
嘴 婆罗

手 刹帝

统治阶 级
腿 吠舍

首陀 罗
被统治 阶级
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 首陀罗 特点: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 之间不得通婚。

东汉建立

教师讲解王莽改制失败后的社会状况 及刘秀 建立东 汉的史 事。( 幻灯片 4.)

师生活动:指导学生制作两汉朝代更 替时间 轴。( 多媒体 展示) (幻灯 片5.)

(三)“光武中兴”(板书)

创设情境:

探究一:光武帝刘秀完成了统一大业 ,恢复 了汉室 的统治 ,但连 年征战 ,天下 百姓久 遭战祸 ,天下 太平是 中心所 向。假 如你是 光武帝 刘秀, 你会采 取怎样 的措施 改善社 会状况 ?你又 会借鉴 哪些前 人的经 验?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19张PPT)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19张PPT)

前23世纪
前 23C
出现
城市国家
中亚的雅 利安人入 侵年
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 基本统一半岛
前 324
阿育王
再次 分裂
前324年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 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后来外族入侵,古代印度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古代印度文明
孔雀王朝灭亡以后,西北印度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 希腊人,接着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星移斗转,逝者如斯, 古印度的文明已成为过去,但“失落的文明”魅力犹存——
数学——阿拉伯数字 文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建筑艺术——阿育王石柱 石窟——阿旃(zhān)陀石窟
一则凄美的古印度爱情故事

华氏城理发师的儿子大陀爱上了地主的女儿孟菲莎,
两人情投意合。有一天,大陀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期
望能和孟菲莎成婚。

他的父母告诉他,这件事办不到,因为他们的等级太
古代印度实行的是种姓制度,这一制度下,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 需要供养第一、第二等级,而婆罗门是第一等级。种姓制度下社会各 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很难通过多纳税,得到国王授予的爵 位,更不可能跨越等级与公主结婚;武士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商人 不可能雇佣到。
三、释迦第牟三尼篇创章立:佛释教迦牟尼创立佛教
低了,不可能和地主联亲,并奉劝他死了这条心,娶奴隶
艾哈西的女儿为妻。大陀思念成疾,最终郁郁而终。
这里的等级是怎么一回事呢?
思考:为什么大陀不能娶孟菲莎,只能娶艾哈西的女儿?
1.艾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他有
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哪个愿望可能会实现( B )

(部编)《古代印度》ppt课件

(部编)《古代印度》ppt课件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环境 地处南亚次大陆,濒临阿拉伯海和孟加拉 湾,北回归线横穿印度北部。
2.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3.河流水文
印度河 恒河 河水丰沛,河流定期泛滥,土壤肥沃,为 当地农业发展提供充足水源。
新知讲解
4.农业发展 棉花的栽培是古印度居民最突出的农业成就
因尊(它探、全是究 经 年 古佛论高代教6温世5各旱界7部派、最。学雨典说两型分季、歧分最,明森玄)严奘的一等腿人级西制行度五。万里,历经艰辛农职到达民责印、:度佛牧向教民国中心、家那手纳烂陀工税寺业,取真者向经、神,后商庙玄人上奘一供共,带回供佛养舍利一15、0粒二、佛等像7
③都有规模宏大的建筑标志 吠舍是雅利安人中的平民大众,是第三等级。
同步检测
1.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肥沃的土地孕育了古老的 印度文明,古老印度国家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 到( )
A.公元前4000年 C
B.公元前3100年 C.公元前2300年 D.公元前1894年
2.古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高高在上的是“
婆罗门”和“刹帝利”,而“吠舍”和“首陀罗”社会地位低
下,这种制度被称为( )
如果父辈是捡破烂的,下一辈也会一直捡下去。除了极个别例子,像出身于 卖茶水家庭的莫迪,凭借自己天赋和后天努力,逆袭成为总理,绝大多数贱 民都深深地被种姓制度所框住,生而为贱民,世世代代为贱民。
问题解答 1、说说婆罗门贵族宣扬造物主创造等级说的目的是什么?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2、理发师儿子的故事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法显(334年—420年),东晋高僧,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佛教革新人物,第一位到海外取 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在399年,法显65岁的高龄 从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戒律,游历30余 国,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于义熙九年归国。 法显、玄奘将佛教文化引入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南沙群岛有法显暗沙以示纪念。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共39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共39张PPT)

种姓制度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
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 大文明古国之一。 2.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 3.掌握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对比观察两幅地图,找出印度河流域、哈 拉巴、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 3、小国家出现:
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 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 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4、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 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 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 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 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时 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佛教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古印度象兵ຫໍສະໝຸດ 课堂小结古 代 印 度
古代印度河流 域文明
森严的种姓制 度
地理位置 雅利安人入侵 孔雀王朝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释迦牟尼创建佛教
随堂训练
1.印度种姓制度中,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的等级是 (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 1、古代印度: 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 印度河流域。
2、早期文明: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巴(公元前1750年衰亡)、 摩亨佐·达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通史》
婆罗门
第一等级:掌管祭祀
刹帝利
第二等级:掌管军事和行 政权力
吠舍
第三等级:从事农业、畜 牧业和商业
首陀罗
第四等级: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
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 三个等级服务
贱民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是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种姓制度是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以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为特征。种姓制度在 印度社会一直延续下来,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种姓成 员内部提供了保护,有利于维护统治及社会安定。但 是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它制造种姓隔离,维护社会 不平等,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延缓社会 发展的进程。
正是因为森严的种姓制度,社会矛盾愈演愈烈,从 而推动了佛教的产生。
HISTORY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定期泛滥,滋润土地
土壤:肥沃
说说印度河、恒河流域的位置、自然环境(气候、
1922年,印度几名勘查队员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南部
的一座半圆形的佛塔废墟里找到了几块刻着动物图形和令人费解文
字的石制印章。后来在过去的60年里,几个考古工作队相继来到这
里进行了发掘和整理,终于发现了一座标志着“印度河文明”的古
创始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基本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HISTORY
问题考
结合教材回答,佛教为什么宣扬“众生平等”? 国王为什么大力扶持佛教?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 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 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摩亨佐·达罗遗址
摩亨佐达罗遗址
宽阔的街道和隐蔽的排水沟
大浴场
储物仓
简陋的小屋
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为古印度摩揭陀的王朝,因其创立者 旃(zhān)陀罗笈多出身于孔雀家族而得名,首 都为华氏城。约公元前324年,旃陀罗笈多率领 当地人赶走了马其顿入侵者,推翻了难陀王朝, 建立孔雀王朝。公元前4世纪中叶,在阿育王统 治时期,孔雀帝国疆域达到最大,统一出印度半 岛南端外的印度全境。孔雀王朝后为巽(xùn) 加王朝所取代。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
你古知印道度“—西—天佛”是教哪诞里生吗地?
印度河和恒河哺育了古印度文明,该流域成 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 · 地自摩 罗亨理然佐达位环度 河置境哈拉::帕 恒南河亚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 河流:印度河、恒河,流量丰富,夏季高山积雪融化,
HISTORY
材料展示: 《婆罗门法典》中,印度人被分为四级:一曰祭司,即婆罗门;二曰武 士,即刹帝利;三曰工人阶级,即吠舍,包括农民、工人及商人;四曰 贱民阶级或奴隶阶级,即戍达罗(首陀罗)。换言之,这四级的人,即祈祷 者、打仗者、生产及买卖者、供他人驱使者是也。婆罗门法典规定这四 级人的本务及其相互之关系,约略如下: 婆罗门的任务为讲授吠陀,研究吠陀,为自己及为他人主持祭祀,发给 施舍之物及接收施舍之物。 刹帝利的任务为保护人民,办理施舍,提供祭品,研究吠陀,并严防自 己接近物欲。 吠舍的任务为照顾牛羊,办理施舍,提供祭品,研究吠陀,经营买卖, 以款贷人,耕种土地。 戍达罗的任务则为规规矩矩侍候上举三阶级的人。
森严的种姓制度
阅读“森严的种姓制度”一目,说说种姓制 度是如何形成的。其内容是什么?
HISTORY
雅利安人的入侵。随着雅利安人内 部的贫富分化日益加剧,等级的差 别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逐渐形 成了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把社会群体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是婆罗门;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 第三等级是吠舍;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 “不可接触者”——贱民。
HISTORY
问题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佛教外传的时间及两条传播路 线。
时间: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北传:中亚→中国→朝鲜→日本→越南(传至东亚 地区)(公元前1世纪,由中亚传入中国) 南传: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 柬埔寨等国。
古代印度是亚洲南部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 元前2500年左右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在 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印度半岛除南端以外一 度统一。在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 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体现了鲜明的阶 级性,成为印度奴隶社会的重要特点。随着印度 社会经济的发展,婆罗门和其他等级的矛盾激化, 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三 大宗教之一。
材料二:雅利安人虽发源于里海以东,然而是东入印度,西入欧洲的 民族,故又称印欧民族。印欧民族包括很多种:入印度的,叫作印度 人;余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克尔特人、条顿人、斯拉夫 人……雅利安人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已知纺织陶冶。
——《世界通史》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图片展示:
HISTORY
课堂总结
古代印度河 流域文明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孔雀王 朝


森严的

种姓制


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概况:各等级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不能通婚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
释迦摩尼 创立佛教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外传:北传和南传
随堂练习
1.印度种姓制度中,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的等
级是( B )
城,就是举世闻名的摩亨佐.达罗。摩亨佐.达罗与在旁的哈拉帕一
起,被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称为“哈拉帕文化”。摩亨佐.达罗是公
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750年青铜器时代的一座历史名城。这个城市
的居民叫“达罗毗荼人”古,印是度世人界为上什最么早能种植棉花和用棉花织布的
民族。
最早培植出棉花?
修筑拦河堤坝、引水灌溉农田
雅利安人
材料一: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一批自称“雅利安人”的部落出现 在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并逐渐征服土著居民而居于主导地位。这些雅 利安人来自何方,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一 雅利安人所操语言属印欧语系,其二他们的外貌与当地土著居民有很 大的差别。
——《世界通史 第一编 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1500年以前的 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