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战国 期的社会变化优秀课件 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共22张PPT)
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晋 赵、魏、韩
魏 韩 楚、秦、燕 春秋原有的国家:齐、 赵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燕 赵 秦 魏 韩 齐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央
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
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哪些?
长平 桂陵 马陵
桂 陵 之 战
减 灶 诱 敌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农业上: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②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 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③商业发展: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 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2.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春秋时期,最早称霸是谁? 齐桓公
纸 上 谈 兵
战国时期三次经典战役
时期
主要 战役
桂陵之战
交战 国家
魏、赵、齐 魏、齐
典故
围魏救赵 减灶诱敌 纸上谈兵
战 国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秦、赵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与春秋时期相比有何不 同?
春秋时期争霸战争是大国依靠武力胁迫弱小国家 承认其领导地位的战争; 战国的战争是为了吃掉对方,战争目的也由争夺 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演变为歼灭对方 主力,给对方以毁灭性的打击。 春秋的特点是争霸,战国的特点是兼并。
确立封建土 地私有制
提高了农民积极 性从而促进经济 发展
国 富 强 兵
3.军事: 奖励军功
军队战斗力 增强
使秦国 的国力 大为增 强,提 高了军 队的战 斗力, 成为最 强盛的 诸侯国, 为以后 秦统一 全国奠 定了基 础。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学课件

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_统__一__全__国___奠定了基础。
时间/地点:公元前___2_5_6___年;成都附近的岷江。

人物:__秦__国____蜀郡郡守__李__冰____。

结构: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分为鱼嘴、宝

期 都 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的 社
江 堰
功能:___防__洪___、灌溉、水运等。

战 国 时 期 的 内容 社 会 变 化
领域
内容
政治
(1)确立__县__制____,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___世__袭___特权。 (3)改革__户__籍____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___法__度___,禁止私斗
战 国 时 期 的 内容 社 会 变 化
领域
内容

(2)消极: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带来
巨大破坏。

国 时 期 的 社 会 变
商 鞅 变 法
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__牛__耕____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 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___地__主__阶__级___的势力增强。 目的:___富__国__强__兵___,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开始:公元前___3_5_6___年,秦孝公任用__商__鞅____主持变法。
2.【时空观念】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战争的比较。
项目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所处时期
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不 目的
争夺霸主的地位
富国强兵,统一全国
同 战争特点
时间短、规模小
时间长、规模大

强国通过召集诸侯会盟确立 强国兼并弱国,进而

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课件

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_课件
春秋 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
春秋时前期,77大0的年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
前475年
战国
前221年
“春秋是一个英雄辈出、群雄逐鹿、 诸侯争霸的时代。”
“战国是一个┅┅”
——《中国通史·第一卷》
第 七 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 二 章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之诸侯国的变化
观察两图,并结合P31,说说与春秋相比,战国时期大国形势有什么变化? 晋国被韩、赵、 魏三家卿大夫瓜 分
--世界遗产委员会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 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天府之国) ——《华阳国志》
1、时间:__公_元__前_2_5_6_年
都 江 堰
玉 2、人物:秦国蜀郡太守__李__冰______ 3、地点:成都附近的___岷__江_____


利 工 程
4、功能:防洪、灌溉、水运 山



长平之战结果:赵括被射杀,赵军大败,四十万人降秦,白起将他们全部活埋。
奴隶主 1、时间:_________年
奴隶
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租种土地
封建地主
农民
封建的剥削方式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我的土地是私自开垦的,到 现在还是非法的,不定哪天就会 被没收充了公,我是寝食不安, 盼望土地变合法我就安心了,可 怎么才能让这些私田合法呢?
长平之战 秦-赵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
结合教材P33,说说战国兼并战争有什么特点?
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 随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 的兵力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 万。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PPT课件
A
C
B
4.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①管仲改革②城濮之战③勾践灭吴④葵丘会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D.①④②③ 5. 下列哪一战役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D
D
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能够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晋文公改革:
1、整顿内政
2、发展生产
3、训练军队
齐桓公改革:
1、改革内政
2、发展生产
3、改革军制,训练强大的军队
成为霸主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产生了什么影响?
1、广大人民灾难深重,战争破坏社会生产力;
3、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联系加强,加速了民族融合;
马陵之战
魏、齐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秦统一战争的关键之战
连线(把下列成语与有关事件或战争用线连接起来)
退避三舍 纸上谈兵 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 吴越争霸 长平之战 城濮之战
1、不同点:
春秋——“争霸”为主
战国——“兼并”为主
2、共同点:
(1)民不聊生,战争破坏社会生产力;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春秋争霸局面形成的原因:
周王室日渐衰微
2、齐桓公称霸原因
3、晋楚争霸:
城濮大战

齐桓公称霸原因:
1、地理位置优越
2、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改革
3、口号“尊王攘夷”
管仲
城濮之战晋取得胜利的原因?
1、晋文公进行了改革,晋国实力增强。 2、在诚信上:晋文公实现诺言,“退避三舍”。 3、在战略上: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精品教学课件
总结点评 反思
李冰
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鱼嘴: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
飞沙堰:在洪水期用于泄洪,并减少泥沙淤积。
宝瓶口:灌溉农田。
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工具:铁制农具的出现与推广
耕种方法: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水利工程: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修建
生产关系的变革
社会制度变革
公田
私田
奴隶
农民
奴隶主
地主
封建剥削方式出现
如果你是诸侯国的统治者,面对如此频繁的兼并战争,你应如何保证自己国家不被别国消灭?
改革是当时的大势所趋,变法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
商鞅变法
1.背景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
社会生产力发展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渴望获得政治权利
各诸侯国统治者
渴望在兼并战争中获胜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
变法改革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战国七雄
1.背景
对比春秋后期与战国初期的形势图,你能看出什么变化?
(1)诸侯国数量减少,统一趋势愈加明显。
(2)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2.战国七雄
秒学巧记: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战国七雄
材料一 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随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
D
2.下图所示的工程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该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通惠河
A
3.《汉书》中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统一度量衡 B.鼓励耕织 C.废除井田制 D.按功授爵

人教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共30张PPT)(2024版)

人教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共30张PPT)(2024版)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东 南 西 北 上 中 下
一、战国七雄
1、七国形成
三家分晋: 春秋原有的国家:齐(田氏代齐) 楚、秦、燕
2、七雄 :
3、主要战役
东齐西秦南楚北燕, 赵魏韩在中间
7.下列各项,属于战国时期的有( ) ①铁器的广泛使用 ②青铜器的普遍使用 ③牛耕的推广 ④管仲改革 ⑤都江堰的修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8.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商鞅变法 D.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 9. 李冰主持修筑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灵渠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提高了国力,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政治
经济
军事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对地主最有利
对农民最有利
提高军队战斗力
最触犯贵族利益
对后世影响最深远
商鞅变法,对各阶层的作用
地主
农民
士兵
奴隶主贵族
顺应历史潮流,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
时间
战国时期(公元前256年)
主持修筑者
李冰(秦国蜀郡郡守)
作用
防洪、灌溉、水运等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减灶计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共28张PPT)

投奔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
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后因功受封于商,所
商鞅
以又称商鞅。
(约公元前390~前338年)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废井田 开阡陌
奖励耕织
秦孝公( C )
A.实行分封制
B.推进大一统
C.任用商鞅变法 D.推行汉化政策
5.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诞生,各国变法
D 的不断出现,其归根结底是由于( )
A.诸侯国势力的强大 B.战争的需要 C.社会政治的变化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6.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东匈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奴 燕燕


家 分晋


楚 田氏代齐
齐齐



魏 宋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形成:(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齐、楚、秦、燕、赵、魏、韩
2、战争:
(1)特点:战争规模大,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有( D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PT

转 变
允许自由买卖.
私有制(变)
奖励耕织
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从而促进
经济发展(变)

富 3.军事:
奖励军功 军功授爵
军队战斗力 兵 增强(变) 强
意义
盛秦 的国 诸国 侯力 国大 ,为 为增 以强 后, 秦提 统高 一了 全军 国队 奠的 定战 了斗 基力 础, 。一
跃 成 为 最 强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围魏救赵” “减灶诱敌” “

白 起

春秋与战国战争之大比较
战役名称 军队规模
持续时间 战争结局
春秋 城濮之战 晋2万 楚4万 一天之内 晋军大败楚军,晋文 公成为中原霸主
战国 桂陵之战 齐8万 魏8万 2年内
马陵之战 齐国歼灭魏国 一年 军队10万余人
长平之战 秦活埋赵军40 三年 多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的历史分期
前770年
前476年 前475年
前221年
春 秋
战 国
公元前3世纪
百位数字加1
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战国初期形势图
齐 匈 战 国奴
楚 七雄 三
燕燕


分赵
燕 赵
秦秦 晋晋 魏 韩宋


楚楚


田氏代齐 西







《春秋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1)对比两幅图,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期大国形势有什 么变化?
(2)春秋时期大国晋国哪里去了?韩、赵、魏国是怎么来的? “战国七雄”是指哪7个大国?它们分别在什么位置?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战国时期齐国车马坑遗址(山东淄博齐国故城发掘)
战国时期齐国历史博物馆(在山东淄博齐国故城)
新课导入
战国时期楚国车马坑(湖北九连墩)
战国时期楚国车马坑(湖北九连墩)
学习目标
知道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战 国
魏国遭重创
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点
时期
代表战役
战争规模
时代特征
春秋
战国
争霸
用少量军队在短时间内决定胜负
城濮之战
兼并
几十万大军,时间长,规模大,死伤多
长平之战
商鞅变法
商鞅像
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如果战争是“乱”的主要表现的话,那么,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则突出地体现了“变”的特点。这次变法带来秦国根本性的变化,写下中国古代的改革史上重要的一章。
确立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基,敢于与顽固派作斗争 适应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内江
外江
分水堰
灌溉
分洪
岷江
原因:成都平原常遭水旱灾害主持: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地点:四川成都以北灌县功能:防洪蓄水灌溉意义:使成都平原变成沃野良田
战国七雄
国名
都城

临淄(今山东淄博)

郢(今湖北荆州)

蓟(今北京)

郑(今河南新郑)

邯郸(今河北邯郸)

大梁(今河南开封)

咸阳(今陕西咸阳)
战国七雄简表
时期
主要战役
交战国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共27张PPT)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战国七雄
一、战国七雄
春秋争霸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吴、越、宋、鲁、卫等国家被吞并,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1.战国七雄
一、各自为政,扩充军队
拓展疆域(兼并战争)
一、战国七雄
2.著名战役
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随 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 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旧贵族)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 过,循礼无邪。”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 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 太子,黥劓其傅。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新课导入
徙木立信
商鞅在实施变法前为了取得 人们的信任,就在城门处说只要 有人能将木杆搬到指定位置就授 予五十金,最后有人照办,商鞅 就兑现诺言。
一、战国七雄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源自西汉刘向编注的 《战国策》,因各个诸侯国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
魏国魏文侯 李悝变法
楚国楚悼王 吴起变法
韩国韩昭侯 申不害变法
二、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 (1)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二、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
商鞅出生于卫国,原名公孙鞅,后因功 被秦国封于商,因而被称为商鞅。他“少好 刑名之学”,在魏国手下做过官。入秦后, 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主持变法。变法损 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 陷被车裂而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共36张PPT 2份视频素材) (共3份打包)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共36张PPT 2份视频素材) (共3份打包)

景 过
程 七 雄
家大夫瓜分 (2)田氏代齐: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齐、楚、燕、韩、赵、魏、秦
3.战国时期的战争
目的
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
特点 战役 过程
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战国中期以后,各诸侯国的势力此消彼长,魏国、
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 地处西部的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桂陵
桂陵之战时,如果你是齐国国君或者军事指挥 者,你将怎样去救赵国?
救 赵
魏 庞涓
大梁
秦赵长平之战
战国末期,秦国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的 土地,但是东方各国不甘心被兼并,于是又 发生了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公元前260年 的秦赵长平之战,这次战争的结果是赵军40 多万人被坑杀,只有200多个不满13岁的未成 年人被放回去报信。这是战国时代规模最大、 过程最为惨烈、死伤最多的一场战争,经过 这场战争,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 攻了。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在出现时间不同?
东 南 西 北 上 中 下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燕 赵

战国时期的战争,主要以兼并为目的


韩 楚
春秋五霸先后出现,战国七雄同时并存。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有何不同?
春秋时期的战争以“争霸”为目的,是大国依靠武力胁迫弱小 国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战争。 而战国时期的战争主要以“兼并”为目的,就是说强大的诸侯 已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 拓展疆域,战国的兼并战争就是为了吃掉对方,进而统一中国的战 争。战争的规模比较大,给社会带来的灾难要大于春秋时期。但通 过这些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国家统一的趋势得到加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共3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共38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记住战国七雄是哪些国家,具体的方位;知道 战称。国时期兼并战1争的特点、影响以及著名战役的名 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知道 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知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功 3.知道都江堰的修建能者和、意义构成、功能和意义。
( )、( )和(
)构成。
3 功能
防洪、灌溉、水运等。
4 影响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调节内、外江流量 排泄进入内江过量的洪 水和泥沙
控制内江的喉咙
美丽的都江堰
“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 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 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废分封、行县制,加强了中央 对地方的控制;编定户籍、严 明法度,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 废除旧贵族特权,有利于新兴 地主掌权。总之,有利于高效 行政。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废井田,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 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制;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 一度量衡,有利于封建经济发 展。总之,有利于经济富国。
首由(鱼 )、(宝瓶口)和(飞沙堰)构成。
3.功能嘴: (防 )、(灌 )和( 水 )。 4.影响:成都洪平原成为沃溉野,被称为(运“天府之国”);
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1 修建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 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2 构成
构成:由( )和( )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由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

商鞅变 法的 目的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时间: 公元前356年 人 物: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 地位: 战国时各国变法中最为彻底。 性质:是一场比较彻底的
地主阶级改革
支持变法的秦孝公
商鞅变法的 内容
政治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徭役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 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
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 并赏赐田宅,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变法的影响
• 商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 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 了基础
板书设计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三家分晋 2.田氏代齐 3.战国七雄 4.时代特点 5.著名战役
二、商鞅变法 1.根本原因 2.内容 3.意义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 2.都江堰构成 3.都江堰的作用与影响
作业布置
记忆本课相关内容,设想一下,当时的人民对连绵不断的战争有什么样 的想法?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
② 商鞅本人具有革新的勇气和魄力,措施得当。 ③当时统治者改革决心大,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 修建背景: • 时间: • 人物: • 地点: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注重兴修水利。 公元前256年 李冰
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构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精品课件(含视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精品课件(含视频)


知识拓展
魏 庞涓
马 陵 之 战

齐 孙膑

减灶计
公元前341年,齐魏两国又发生了马陵之战。齐国仍以 孙膑为军师,魏国又派庞涓带兵10万迎战。孙膑主动后撤 ,采用减灶计(第一天,在撤出营地留下的军灶,足够10 万人吃饭用;第二天留下的军灶只5万人吃饭用,第三天只 够3万人吃饭用)。庞涓察看军灶变化,以为齐军大量逃亡 。于是,他轻敌猛进,追到马陵。那时天已大黑,魏军点 火,见一棵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时齐军万 箭齐发,魏军主力被歼灭,庞涓拔剑自刎。从此,魏国大 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孙膑名扬天下。
02 概况商鞅变法的相关史实(背景、时 间、人物、内容、历史作用)
03 找出都江堰的建设概况、设计人、构 成和作用
形成: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并立
战 战国七雄 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区域广、时间长

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背景: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

主阶级势力增强
奴隶主
出租土地
奴隶
封建地主
租种土地
农民
封建的剥削方式
商鞅变法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我的土地是私自开垦的,到现在还 是非法的,不定哪天就会被没收充了公, 我是寝食不安,盼望土地变合法我就安 心了,可怎么才能让这些私田合法呢?
变法(改革)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秦孝公(前381—前338)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的 社源自商鞅变法会变
目的:为了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内容:
作用:

设计人: 李冰父子 都江堰 作用:成就天府之国,充分反映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陕西省蓝田县前卫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共68张PPT)

陕西省蓝田县前卫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课件(共68张PPT)

主要内容
历史作用
废除了旧制度
奖励耕战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增强了国力
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主要内容
历史作用
建立县制
废除了旧制度 加强了中央集权
商鞅变法的内容与作用
主要内容
历史作用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
建立县制
废除了旧制度 确立了封建制度 促进农业发展 增强军队战斗力
东周王室的衰微
• 1、分封制瓦解 • 2、周王室统治势力大减 • 3、诸侯国势力崛起
主要战役
主要 交战
时期
典故
战役 国家
影响
桂陵之战 魏、赵、齐 围魏救赵 魏国削弱

马陵之战 齐、魏

减灶计 魏国大大削弱 齐国强大起来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 御秦军的进攻
春秋时期的战争与战 国时期的战争相比发生 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 又说明了什么?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 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 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 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 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 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 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 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三、商鞅变法
你 知 道 有 关 商 鞅 的 故 事 吗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
( _ .flv
标 清
改 变 必 看
商 鞅 变 法
立 木 立 信

商 鞅 舌 战
二、商鞅变法
1、原因: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件01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件01
——《〈战国策〉书录》 Q: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战国时期的特点是什 么?
列国纷争,战国争雄
宗法分封制彻底瓦解,齐楚秦燕赵魏韩 等战国七雄同时并存。各国以统一为目 标,进行兼并战争。
二、新课讲授
2.战国七雄

晋 国

三家 分晋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说明了什么?
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分封制度完全 崩溃
田氏代齐
二、新课讲授
、确立县制的是( D )
A.夏禹
B.商汤
C.夫差
D.商鞅
2.(2024·河南商丘)战国时期的这些农具(见下图),虽貌不惊人,但其锋利已悄
无声息的划开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里的“锋利”可以理解为( A )
A.较高生产力水平 B.频繁的兼并战争 C.新兴的小农经济 D.宽松的社会氛围
考点针对训练
3.(2024·山东枣庄)《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尤荒年,天下 谓之‘天府’也。”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 ) B
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 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三、课堂小结
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2.战役: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国 时 期 的
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目的:为巩固统治富国强兵 3.内容:政治、经济、军事等
商鞅最终虽被处死,但秦国的变法并没有被废除,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 大为增强,因此变法获得了成功。
启示:①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②改革是社会发展、国家强大的需要和动力; ③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要付出血的代价。
二、新课讲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精品教学课件

这说明战国时期( C ) A.以步兵为主,实行募兵制 B.战争以兼并为目的,各国想统一天下 C.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D.战争以争霸为目的,各国都试图获取霸主地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点拨: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题干体现了战国时期诸侯 国兵力增加,战争规模扩大,这说明战国时期参 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C 项正 确;材料没有涉及兵种和兵制,排除A 项;B 项表 述正确,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春秋时期战 争以争霸为目的,排除D 项。
3. [2024 福建泉州期中] 读下表, 这表明战国时期( B )
时代
战争
人数
春秋 晋、楚城濮之战
晋、楚各投入兵力数万人
秦与韩、魏的伊阙之战 秦军全歼韩魏联军2 4 万人
战国
秦、赵长平之战
赵军被歼4 0 多万人
A.分封制逐步瓦解 B.战争规模扩大
C.诸侯国数量变少 D.铁制兵器普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冰父子成功 修建都江堰的主要原因。(3 分)
答案:得到秦王的支持;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 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当地民众齐心协力。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3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一 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 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 A. 推动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B. 推动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C. 促进诸子百家局面的出现 D. 奠定了秦统一中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 立
时局之变
期 的 社 会
政 治
商 鞅 变
制度之变
秦 完 成 统
变变


化 经兴
济修
生产之变


2.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 时,排练了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
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D
A.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土地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长平 之战
秦(白起)
赵(廉颇、 赵括)
典故
围魏救赵 减灶计 纸上谈兵
影响
魏国遭重创
齐国强大起来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 军的进攻
材料研读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 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 十几个诸侯国了。战国后期,秦逐步消灭东方六国, 完成全国一统。






一 雄
统一 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国家逐渐走向

从诸侯争霸的春秋到列国争雄的战国, 再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实现去全国一统。 为什么是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秦帝国靠
什么完成统一大业?
变革中富国强兵
偏居关中、西陲小国
吾 且 尊 官
诸 侯 卑 秦
三 晋 攻 夺 我
国 家 内 忧
秦 孝 公 颁
与 之 分 土
丑 莫 大 焉
创造中造福千秋
1.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原因
材料一: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上悬江。在古 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 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材料二: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 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 一中国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相司马错语)。
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无法抵御 秦的进攻
思特考 点:与 规春模秋大时;期范相 围比 广, ;战 持国 续时期 间的长战;争战有争何目特的 点是? 兼并对方。
战国时期三场经典战役
时期
主要 战役
前4世纪 桂陵
中期
之战
交战 国家
魏(庞涓) 赵、齐(孙膑)
前4世纪 中期
马陵 之战
魏(庞涓) 齐(孙膑)
战国 后期
兼并中走向一统
战国形势图
请将战国七雄的名称填入地图中
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这 反映了西周哪种政治制度的崩溃?
城濮大战(春秋时期)
长平大战(战国时期)
军队 规模
晋:2万,楚:4万
秦活埋赵军40多万
持续 时间
一天之内
三年
用兵 谋略
退避三舍
反间计
战争 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 结局 原霸主
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
C 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战国 期的社会变化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战国 期的社会变化优秀课件
战国时期,七雄的兼并战争造成了社会的大动荡, 也孕育了国家的大一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社会大 变革,让秦国实现富国强兵,更导致夏商周三代的奴 隶制大崩溃,封建制度逐步确立。都江堰水利工程带 来生产大发展,更是中国人人定胜天,战胜任何困难 的精神底色。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并不是看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 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材料研读: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
(hui)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 公平无私,严格执法。
商鞅变法留给我们的启示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敢于同保守势力进行斗争。 青少年要与时俱进,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勇于实践。
请同学们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阶层,谈一谈
商鞅变法给你们造成的影响。

地主

商 鞅变法


旧贵族

商鞅变法,对各阶层的作用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对后世影响最深远
政治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最触犯贵族利益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对地主最有利
经济
A 国的社会转型,我国牛耕、铁制农具的使用
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夏商时期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战国 期的社会变化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战国 期的社会变化优秀课件
5.《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
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3.战国七雄中,地处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
(B )
A.齐和秦
B.燕和楚
C.韩和赵
D.赵和楚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战国 期的社会变化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战国 期的社会变化优秀课件
4.农业是立国之本,牛耕的出现是农业发展
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制农具极大了促进了生
产力的发展,引发了农业生产的大变革和中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战国 期的社会变化优秀课件
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了军队的战 斗力
兵 强
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材料一: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王充《论衡》
影响1:使秦国国力大大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影响2: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飞沙堰 灌溉网
功能
பைடு நூலகம்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座综合水利工程,使堤防、分洪、排沙、
(作用):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
方面的作用。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材料一:今天的都江堰还在为四川8个市、42个县的3000多万人提供着生活、 生产和生态用水,灌溉面积达1010万亩。
先 君 河 西 地
未 遑 外 事
布 求 贤 令
秦国变法原因:西陲小国,诸侯卑秦,孝公继位,图强改革。
立木为信
变法内容
①政治
建立县制, 废除世袭特权, 编定户籍, 严明法度。
废除井田制,允许
②经济 土地自由买卖;
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③军事 奖励军功
作 用
加强中央集权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 制
提高了农民积极性, 国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对农民最有利
提高军队战斗力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性质: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
奴隶制
荒地开垦
奴隶主私田增多
土地所有制 出租
形式的变化
阶级关系变化
奴隶主 奴隶
地主 农民
封建制
封建制度确立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 鞅“谋反”,结果商鞅 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 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课前提问
1.铁犁牛耕最早在哪个历史时期出现?
2.列举春秋时期的三位霸主。
3.判断正误 A.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 B.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 C.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 D.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都高举“尊王攘夷”大旗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兼并中走向一统 变革中富国强兵 创造中造福千秋
3.2016年4月4日上午,2016年中国·都江堰放水 节启动仪式在都江堰隆重举行,以恢弘气势重现 了已传承千年的放水盛况,吸引了两千余名中外
嘉宾观看。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 C
A.春秋时期秦国 B.春秋时期楚国 C.战国时期秦国 D.战国时期楚国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战国 期的社会变化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战国 期的社会变化优秀课件
依据材料回答,战国时期秦国治理岷江的原因是什么?
1.成都平原水旱灾害不断。 2.战略位置重要,事关秦统一大业。
2.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者及概况
背景: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
修建 都 江 堰
主持者:秦国蜀郡郡守李冰 时间:公元前256年 地点: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1.鱼嘴 渠首 2.宝瓶口
材料二: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 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 存。 材料三:都江堰因其“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 经济效益大”而成为世界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课堂小结


战 国 时
军 事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战国 期的社会变化优秀课件
随堂演练
1.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
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
的是( D )
A.奖励耕战
B.承认土地私有
C.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D.确立县制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战国 期的社会变化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战国 期的社会变化优秀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