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思考题
八版生理学课后思考题
八版生理学课后思考题八版生理学课后思考题一八版生理学课后思考题一一、名词解释1.生理学:生理学是以生物机体生命活动现象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经周围神经纤维对人体功能发挥的调节作用,基本方式是反射。
3.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细胞产生和分泌的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从而影响其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4.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亦称为细胞外液。
5.内环境稳态:内环境中各种成分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6.反射: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有规律性的适应性反应。
7.反射弧: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8.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节控制部分的功能,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的相反方向改变。
9.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促进或上调了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二、问答题1.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分类如何?很全很全的生理复习题答:研究方法是实验,分为动物实验与人体实验,动物实验分为急性试验和慢性试验2.体液的组成如何?答:细胞内液(40%)体液组织液(15%)细胞外液(20%)血浆(50%)----最活跃淋巴液、脑脊液、关节腔液(1%)3.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水平?答:细胞和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各亚显微结构的功能和生物大分子的理化变化过程。
器官和系统水平:研究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规律、调节机制和内外环境变化影响。
整体水平:研究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功能活动的内在联系与关于规律,以及内外环境变化对整体功能活动的影响。
4.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包括哪些?各有何特点?答:神经调节:在机体调节中占主导地位;特点是反应迅速,精确,作用短暂而影响范围局限。
生理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
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生理学第十章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第十章神经系统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神经纤维传导激动的特征不包含a双向性b相对不疲劳性c绝缘性d对内环境变化敏感e生理完整性2.关于兴奋在中枢的扩布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存有中枢延搁b总和c不膨胀d单向扩布e激动节律的发生改变3.参予神经-肌接头处激动传达的受体属a毒蕈碱受体bn型ach门控通道cm型ach门控通道d促代谢型受体e突触前受体4.兴奋性化学神经元的传达过程不包含a突触前膜的ca2+内流b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c突触后膜的超极化d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电位e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升高5.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a神经元前膜的预先超极化b神经元前膜的预先去极化c突触前抑制性递质释放过多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e突触后膜的超极化6.脊髓内由renshaw细胞形成的Though性遏制采用的神经递质就是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cγ-氨基丁酸d多巴胺e5-羟色胺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过程不包括a神经元前膜的预先去极化b神经元后膜超极化c神经元后膜的兴奋性减少d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激动e存有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出来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增高?ana+、k+、ca2+尤其是ca2+bna+、k+、cl-尤其是na+ck+、ca2+、na+尤其是k+dna+、k+、cl-尤其是cl-ek+、ca2+、cl-尤其是ca2+9.抑制性神经元后电位的产生,就是由于神经元后膜对以下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升高?ana+bk+cna+和k+dca2+ecl-10.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首先产生于下列哪个部位?a胞体b树突初始处为c轴突初始处为d轴突分支处为e树突棘11.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侧枝与renshaw细胞间的突触传递使用的递质是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素cγ-氨基丁酸d多巴胺e5-羟色胺12.散射活动的直观与繁杂关键在于反射弧的哪个部分?a感受器b传至神经纤维c 散射中枢d爆出神经纤维e效应器13.中枢活动的后放效应主要是由于神经元池中存在着哪种联系方式?a辐散式联系b聚合式联系c单突触联系d平行式联系e震荡式联系14.与丘脑的感觉接替无关的感觉传导道是a视觉传导道b听觉传导道c嗅觉传导道d本体感觉传导道e浅感觉传导道15.源自如上所述感知系统的神经纤维主要中止于a大脑皮层中央后回的第四层b中央前回的第四层c中央后回的各层d中央前回的各层e丘脑腹后外侧核16.丘脑非特异感知系统的特点不包含a主要起自丘脑髓板内核群b点对点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c失去了特异性感觉传导功能d是各种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途径e进入大脑皮层后分布在各个层次17.网状结构下行兴奋系统的特征不包含a多突触接替b易受药物的影响而发生传导阻滞c提振该系统脑电波呈现出回去同步化慢波d主要就是通过丘脑如上所述感知系统而发挥作用e就是下行唤起促进作用的功能系统18.大脑皮层第一体感区的功能特征不包括a坐落于中央后回去b代表区的大小与体表部位的面积大小有关c下行感觉纤维交叉感知d感知区的总体精心安排就是倒转的e头面部代表区的内部精心安排就是图型的19.传导慢痛和内脏痛的神经纤维主要是aaα纤维baγ纤维caδ纤维db类纤维ec类纤维20.内脏苦的主要特点不包含a引起情绪反应b定位不明确c传入神经纤维属于aγd对内脏的牵拉刺激敏感e主要表现为慢痛21.以下哪种研究方法在阐明皮层感觉代表区的规律中充分发挥了关键促进作用?a 记录脑电图b记录皮层诱发电位c记录皮层电图d记录事件有关电位e膜片钳22.脑电图对于以下哪种疾病的诊断有重要辅助作用?a癫痫b精神分裂症c高血压d糖尿病e智力低下23.脑电图的主要波形,按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aα-β-θ-δbβ-α-θ-δcα-β-δ-θdβ-α-δ-θeδ-θ-β-α24.异相呼吸的主要特点存有a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b血压下降c心率减慢d做梦e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升高25.当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的爆出冲动减少时,可以引发a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b梭内肌收缩c肌梭的敏感性增强d梭外肌收缩e梭内肌与梭外肌同时收缩26.当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的爆出冲动减少时,可以引发a肌梭传至冲动减少b 梭外肌膨胀弱化c梭内肌膨胀弱化dα-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减少eα-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不变27.在下列关于肌紧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屈肌的肌紧绷整体表现显著b主要的生理意义就是保持俯卧姿势c肌紧绷的散射中枢在脊髓d肌紧绷的感受器就是肌梭e整体表现为同一肌肉相同运动单位的交错性膨胀28.在哺乳动物的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会出现a脊髓休克b去大脑僵直c去皮层僵直d呼吸暂停e血压增高29.在脊髓做为散射中枢的散射活动中,不包含a屈肌反射b腱反射c血管张力反射d排尿反射e翻正反射30.震颤麻痹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纹状体的多巴胺乙酰胆碱系统功能异常b黑质的多巴胺乙酰胆碱系统功能损坏c红核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量异常d下丘脑的调节功能异常e边缘系统的调节功能异常31.关于小脑对随意运动的调节功能,错误的是a通过大脑脊髓一束对运动展开调节b拒绝接受脊髓小脑束的本体感觉传至c脊髓小脑主要调节肌紧绷d前庭小脑参予保持身体的均衡e皮层小脑参予运动计划的构成和运动程序的基本建设32.关于大脑初级运动皮层的特征,错误的就是a对躯体运动的交叉性支配b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c运动区定位的总体安排是倒置的d接受来自皮肤的浅感觉传入e接受来自关节肌腱等深部的感觉冲动33.掌控四肢远端肌肉细致运动的传导通路就是a皮质脊髓束b顶盖脊髓束c网状脊髓束d皮质脑干束e前庭脊髓束34.小儿麻痹遗留的肢体肌肉萎缩主要是由于a脊髓血液供应严重不足b神经-肌接点部位的激动传达功能减少c丧失了运动神经对肌肉的营养促进作用d高位中枢的抑制作用强化e高位中枢对脊髓的维米县促进作用弱化35.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神经支配不包括a皮肤和肌肉的血管b汗腺c心肌d骨骼肌e平滑肌36.副交感神经系统激动所引发的机体变化不包含a支气管平滑肌舒张b心跳减慢c促进胃肠运动d促进消化液分泌e促进胰岛素分泌37.下丘脑在内脏调节中的促进作用不包含a摄食b水平衡c生物节律d内分泌e排便反射38.突触前受体的生理作用主要是a调节神经元前膜的ca2+内流b调节神经元前膜的乙酰胆碱释放出来c推动神经元前膜的乙酰胆碱释放出来d推动囊泡膜的再循环e机制神经元前膜转运体的活动39.传入侧支性抑制的形成是由于a神经元前膜的预先去极化b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出来量减少c兴奋性神经递质毁坏过多d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激动e神经元前膜的预先超极化40.既参与突触前抑制,也参与突触后抑制的神经递质是aγ-氨基丁酸b甘氨酸c多巴胺d谷氨酸e5-羟色胺41.下列关于神经胶质细胞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存有静息电位而没动作电位b存有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c有分裂再生能力d具有缓冲胞外k+的功能e具有摄取神经递质的功能42.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的起始核团是a髓板内核群b腹后核c感觉接任核d联络核e接任核和联络核43.散射时的长短主要依赖于a刺激的强弱b感受器的换能作用c传入与传出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d反射中枢的突触接替次数e效应器的敏感性44.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a翻正散射b紧张性肌jaw散射c腱散射d屈肌散射e交叉晃散射45.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的功能主要是a遏制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b轻易激动α-运动神经元c提升肌梭的敏感性d发动肌jaw散射e遏制肌jaw散射二、问答题1.激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达有何相同?表述其构成原因。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内环境:内环境指细胞生存得环境,即细胞外液。
2. 稳态:内环境各种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得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
3、刺激:能引起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或整个机体发生反应得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4。
兴奋性:活得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得能力称为兴奋性。
5、阈强度(阈值):在刺激作用时间与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得情况下,能引起细胞发生兴奋得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阈值)。
ﻫ6. 正反馈: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使输出变量发生变化,监测装置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发出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通过改变控制信息来调整受控部分得活动,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变化相同得方向变化,进一步加强受控部分得活动,此种反馈调节即为正反馈。
如排尿,分娩,血液凝固等过程、7. 负反馈: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使输出变量发生变化,监测装置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发出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通过改变控制信息来调整受控部分得活动,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变化相反得方向变化,以维持稳态,此种反馈调节即为负反馈。
如体温调节、血压调节等、一、名词解释ﻫ1。
继发性主动转运:许多物质在进行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得跨膜转运时所需得能量并不直接来自ATP得分解,而就是来自钠泵活动形成得势能贮备,这种间接利用ATP能量得主动转运过程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ﻫ2、电压门控通道:由膜电位控制其开关得离子通道,即就是电压门控通道,也称为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ﻫ3、兴奋性:有生命得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反应得能力或特性、4. 阈强度:在强度时间变化率与刺激持续时间固定不变时,能引起组织兴奋得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threshold)。
6。
局部电流:在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得发生部位与邻接得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得存在而产生得电荷移动称为局部电流、7、兴奋-收缩藕联:就是指从肌膜兴奋到出现肌细胞收缩之间得中介过程、包括:兴奋由横管向肌细胞深处得传导;三连管结构得信息传递;以及肌质网对Ca2+得储存、释放与再聚集及其与肌丝滑行得关系二、问答题ﻫ1. 试述Na+-K+泵得本质、作用及生理意义。
生理学课后思考题
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内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稳态:也称自稳态。
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体液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动态平衡)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快而精确)体液调节:是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作用缓慢,广泛持久)二、简答题1、试述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及其特点神经调节: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特点:迅速、精确而短暂,有一定局限性体液调节: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特点: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自身调节: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特点:幅度和范围都较小,灵敏度低,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2、简述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揭示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以器官和系统为对象,揭示其功能活动的规律、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整个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整体水平的研究:以完整的机体为对象,观察和分析在环境因素改变和不同生理情况下各器官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及完整机体所作出的各种反应的规律3、举例说明正反馈和负反馈的调节机制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例如:①排尿反射的过程中,当排尿发动后,由于尿液进入后尿道并刺激此处的感受器,后者不断发出反馈信息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使排尿反射一再加强,直至尿液排完为止。
②血液凝固:凝血发生时,许多凝血因子按顺序活化而产生级联反应,一个凝血因子的活化可引起许多凝血因子的活化,下一级凝血因子的活化又反过来加速活化上一级凝血因子,从而使效应不断放大和加速。
生理学思考题
生理科学实验思考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6.5.201.如何证实心肌有较长的不应期?心肌的较长不应期有何生理意义?2.期前收缩后一定出现代偿间歇?为什么?3.为何心肌有期前收缩,而骨骼肌不会出现期前收缩?4.为何期前收缩幅度有时比正常心缩幅度高,有时比正常心缩幅度低?5.用什么方法可测定心肌的有效不应期?6.ABO血型的分型依据是什么?血型与输血的关系如何?7.重复输同型血之前,为什么还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8.为何常用离体蛙心,而不常用离体哺乳类动物心脏做心脏灌流实验?9.离体蛙心为什么会节律性跳动?10.蛙心插管插入心室时,是在心舒张期插入还是在心缩期插入?为什么?1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必须保持蛙心插管内液面高度的恒定?液面过高过低会产生什么影响?12.任氏液为何能维持离体蛙心较长时间的跳动?怎样才能使离体蛙心存活时间长?13.蛙心灌流时,蛙心心肌以何种方式获得营养?14.蛙心灌流实验过程中,为什么不能改变蛙心与换能器连线的张力?15.支配心脏的神经有哪些?各有何作用?16.血管受哪些神经支配?各有何作用?17.测定动脉血压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18.在心血管活动调节实验中,为什么常选用家兔进行?19.用传感器记录血压应注意哪些事项?20.家兔正常血压曲线常有一级、二级、甚至三级波,其形成机制如何?21.吸气和呼气运动对血压有何影响?机理如何?22.阻断一侧颈总动脉血流后,血压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23.刺激兔完整的减压神经及其中枢端均可要求血压下降,而刺激该神经外周血压基本不变,为什么?24.刺激兔心迷走神经外周端引起血压变化的机理是什么?为何多选用右侧迷走神经做此项实验?25.为什么要预先切断迷走神经后,再刺激其外周端?一般不要求做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项目,这是什么缘故?26.切断动物双侧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后,血压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27.电刺激兔迷走神经引起血压下降的潜伏期比电刺激减压神经引起血压下降的潜伏期短,如何解释?28.刺激迷走神经引起血压急剧下降到达零点时,往往描笔偶尔出现一些波动,以后血压逐渐恢复,为什么?29.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血压常出现先升高,而后降低,然后逐渐恢复,其原因如何?30.何谓心输出量?哪些原因可以影响心输出量?31.为何吸入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使呼吸运动加强?32.为何吸入纯氮气后会影响呼吸运动?33.为何吸入二氧化碳后引起的呼吸变化往往比吸入氮气明显?34.增加无效腔时,呼吸运动会有何变化?为什么?35.为何静脉注射乳酸后会影响呼吸运动?36.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对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37.电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时,呼吸运动会不会发生变化?其机制如何?38.小肠平滑肌收缩与舒张均较缓慢是何原因?39.制备小肠平滑肌标本时,为什么不用药物麻醉后的兔小肠,而用击昏后的兔小肠?40.离体平滑肌实验中,为什么要持续供氧?41.灌流液温度改变,离体小肠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42.向灌流液内滴加乙酰胆碱后,小肠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43.向灌流液内滴加 HCl后,小肠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44.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与骨骼肌、心肌有何不同?、45.观察迷走神经对尿量的影响时,是刺激完整迷走神经好,还是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或中枢端好?为什么?46.在尿生成实验中,刺激迷走神经应选用左侧还是右侧迷走神经?47.本实验中,增加家兔的血容量采用了哪一种方法?可否应用于临床?48.本实验中,采用了什么方法以减少兔肾血流量?49.人体血液中,ADH 水平长期降低,会产生何种临床症状?50.糖尿病多尿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病因是什么?51.在实验中,可采用什么方法以提高、降低血浆晶体渗透压?52.耳蜗微音器电位有何特点?53.耳蜗微音器电位产生的原理是什么?54.听神经动作电位有哪些特点?55.为何多选用豚鼠做耳蜗生物电现象的实验?56.在神经冲动传递过程中,感觉的强弱是以何种形式来实现的?57.肌牵张时,肌梭发放的持续性成分为什么随牵拉时间的延长而降低?58.为什么单个肌梭的传入发电形式是等幅值,节律性的?59.在正常的张力水平时,肌梭为什么会有自发性发电?60.肌梭属慢适应类型的感受器吗?为什么?6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那些?62.在牵张反射中,肌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63.中枢神经系统对肌梭发放冲动有何影响?64.测定动脉血压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65.用传感器记录血压应注意哪些事项?66.家兔正常血压曲线常有一级、二级、甚至三级波,其形成机制如何?67.为什么要持续失血3mim,这对失血代偿的机制分析上有何意义?68.失血停止后,动脉血压和血红蛋白浓度各发生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69.机体急性失血期间及失血停止后,机体通过哪些途径进行代偿?70.本实验,在家兔进行动脉放血时,动脉血压为什么呈持续缓慢下降?71.小肠平滑肌收缩与舒张均较缓慢是何原因?72.制备小肠平滑肌标本时,为什么不用药物麻醉后的豚鼠小肠,而用击昏后的豚鼠小肠?73.离体平滑肌实验中,为什么要持续供氧?74.灌流液温度改变,离体小肠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75.向灌流液内滴加乙酰胆碱后,小肠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76.向灌流液内滴加组胺、氯化钡后,小肠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77.向灌流液内滴加阿托品后再滴加乙酰胆碱,肠肌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78.向灌流液内滴加扑尔敏后再滴加组胺,肠肌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79.向灌流液内滴加扑尔敏后再滴加乙酰胆碱,肠肌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80.肾上腺素能激动哪些受体?81.按20μg/kg剂量给家兔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家兔的动脉血压发生什么变化?阐述变化机制。
生理学思考题整理
一、绪论1、何为负反馈、正反馈? 各有何生理意义?(1)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节控制部分的功能,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的方向改变。
意义:维持内环境稳态,保证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2)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促进或上调了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向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意义:能使一些生理活动过程快速完成。
(或:产生“滚雪球”效应,或促使某一生理活动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
)举例:排尿反射,血液凝固2、人体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调节方式:①神经调节特点:反应迅速、精确,作用短暂,影响范围局限。
②体液调节特点:反应相对迟缓,作用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
③神经-体液调节(同体液调节)特点:反应相对迟缓,作用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
④自身调节特点:调节的幅度、范围都比较小,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也较低。
二、细胞1、何谓载体?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有何特点?载体:也称转运体,是介导多种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和离子跨膜转运的一类膜蛋白,此类蛋白贯穿脂质双层,具有一至数个与某种被转运物质相结合的位点,在被转运物质浓度高的一侧结合,随后载体发生构象改变,搬运被结合的物质至膜浓度低的一侧并解离。
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①竞争性抑制;②饱和现象;③散结构特异性。
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2、简述门控离子通道的类型。
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门控离子通道分为3类:①电压门控通道:膜去极化一定电位时开放②化学门控通道:受膜环境某些化学物质影响而开放③机械门控通道:膜的局部受牵拉变形时被激活。
3、简述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A、由钠泵形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过程的必需条件;B、维持细胞内部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C、建立Na+的跨膜势能储备,为Na+和K+顺浓度梯度转运即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来源;D、由钠泵活动形成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前提条件;E、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使膜内电位负值增大。
生理学课后复习思考大题
生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第一单元:1、人体生理学与医学有什么联系?2、为什么生理学要从三个水平上开展研究?3、人体生命活动具有哪些基本特征?4、比较正反馈、负反馈与前馈之间的异同及生理意义。
5、从生理学发展的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第二单元:1、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2、试述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跨膜信号转导包括哪几种方式?4、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包括几种方式?G蛋白在跨膜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5、试述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列举实验证据说明静息电位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6、试述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列举实验证据说明锋电位相当于Na+的平衡电位。
7、动作电位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刺激必须使细胞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才能产生动作电位?8、局部兴奋有何特征?9、从刺激运动神经开始到肌肉出现收缩,经历了哪些生理过程?10、简述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及其机制。
第三单元:1、血浆渗透压如何形成?有何生理意义?2、如何鉴别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3、造血干细胞有哪些基本特征?在临床治疗学上有什么意义?4、红细胞有那些生理特性?各有何临床意义?5、根据红细胞生成、破坏以及红细胞生成调节的基本理论,分析导致贫血的各种原因。
6、为何EPO可以作为兴奋剂,提高耐力运动员的成绩?7、试述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
8、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何异同点?9、血液中有哪些抗凝因素?它们如何发挥作用?10、简述纤溶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11、简述ABO血型系统的分型特点。
12、简述Rh血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13、简述输血的原则。
第四单元:1、心肌和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有何异同?为什么心室功能曲线未有下降?2、请描述心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全过程。
从这点出发你认为有哪些可能的因素会增强或减弱心脏收缩力量?3、请比较窦房结细胞和蒲肯野纤维的起搏原理。
为什么窦房结能成为全心的起搏点?4、房室交界处和蒲肯野纤维的传导功能有何不同?为什么有这些不同?5、请描述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的变化及其与心脏射血的关系。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 绪 论1、何谓内环境、稳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如何维持的?2、试以血糖、动脉血压变化为例说明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特点、意 义。
3. 何谓负反馈、正反馈?其各自生理意义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4. 怎样理解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和体内控制系统的作用之间的关系?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些?哪些属于被动转运? 何谓主动转运? 钠泵的主动转运有何生理意义?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有哪些? 何谓静息电位?试述静息电位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
何谓动作电位、阈值 (阈强度 ) 、阈电位?试述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出现各有何意义? 局部电位有何特点? 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何谓兴奋、兴奋性?细胞兴奋后兴奋性有何周期性变化? 试述神经一肌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哪些因素可影响其传 简述横纹肌收缩的原理和基本过程。
何谓兴奋—收缩耦联?其基本过程如何? 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骨骼肌收缩的总和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根据神经纤维传导的特点、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和原理,试分析可引起肌肉收缩障碍的各因素。
16. 你认为细胞水平的研究有何意义?与组织、器官功能和整体功能有 何关系? 第三章 血液1.2.是多少? 3.请述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组成成分和作用。
4.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红细胞有哪些生理特征?红 细胞有哪些功能?何谓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沉降率?请述红 细胞生成的部位、原料、重要辅酶(成熟因子) 、调节因子及其作用。
5. 白细胞的数量和计数分类百分值正常各是多少?简述各类白细1. 2. 3. 4.5. 和特点。
6.7.8.9.10. 递? 11.12.13.14.15.简述血液和血浆蛋白的功能。
何谓血浆、 血清、血量、血细胞比容?血量、 血细胞比容正常值请述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单选题1.氧的跨膜转运是通过( )A.易化扩散B、主动转运C.单纯扩散D、继发性主动转运E、入胞和出胞作用2.人体体温保持恒定,需要()A.自身调节B.负反馈C.正反馈D.条件反射E.环境温度稳定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的共同特征为()A.反射活动B.动作电位C.神经传导D.机械收缩E.分泌4.当后一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内会引起()A.等长收缩B.等张收缩C 单收缩D 完全强直收缩E.不完全强直收缩5.连续刺激不能使动作电位波形叠加的原因是()A.刺激强度不够B.刺激频率不够C.存在不应期D.细胞能量不足E.离子分布的恢复需要时间6.维持某种功能状态稳定有赖于()A.负反馈B.自身调节C.条件反射D.正反馈E.非条件反射7.组织处于绝对不应期,其兴奋性()A.为零B.较高C.正常D.无限大E.较低8。
静息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是()A. K+向膜外扩散的平衡电位B.没有离子跨膜流动C. K+外流同时Na+内流D. K+外流同时Cl-_外流E. Na+内流同时Cl-内流9.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A. K+易化扩散的结果B. Na+易化扩散的结果C.膜上钠钾泵活动的结果D.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E.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大10.就单根神经纤维而言,与阈强度相比较,刺激强度增加一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A.增加一倍B.增加二倍C.减少一倍D.减少二倍E.保持不变11.正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A.改善受控部分接受控制信息的反应状态B.保持功能活动的稳态B.使控制部分受到抑制D.使某一生理功能活动迅速完成E.增强受控部分对控制信息的敏感性12.内环境是指()A.机体生活的外部环境B.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C.细胞内液D.胃肠道管腔内的环境E.呼吸道内的环境13.连续刺激落在前—刺激引起的收缩期内会引起()A.单收缩B.不完全强直收缩C.等长收缩D.完全强直收缩E.舒张14.保持内环境稳态主要靠()A.与外环境隔绝B.保持代谢绝对平衡C.限制能量供应D.各系统器官协调话动E.限制剧烈的活动15.关于刺激的定义,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外部环境的变化B.内部环境的变化C.环境的一切变化D.能引起机体兴奋的环境变化E.能被生物体感受的环境变化)16.静息电位的数值绝对值变大称作膜的()A.超极化B.去极化C.超射D.复极化E.反极化二、是非题()1.负反馈的生理作用是维持生理功能的稳态。
生理学思考题
生理学思考题一、绪论1.何谓负反馈、正反馈?各有何生理意义?①负反馈: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方向相反方向变化。
负反馈控制都有一个调定点。
所有的“稳”都是负反馈调节起的作用。
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和生理功能的稳态。
②正反馈: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相同方向变化。
意义:产生“滚雪球”效应,促使某一生理活动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
2.人体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机体内存在三种生理功能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特点:反应迅速、精确,作用短暂、影响范围局限。
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自身调节概念: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二、细胞1.何谓载体?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有何特点?载体:转运体,介导小分子物质转运跨膜转运的一类膜蛋白。
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水溶性小分子物质经载体介导顺浓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被动跨膜转运。
特点:高度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2.简述门控离子通道的类型。
①电压门控通道②化学门控通道(配体门控通道)③机械门控通道3.简述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①由钠钾泵形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过程所必需的。
②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
③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
④由钠泵活动形成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前提条件。
⑤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使膜内电位负值增大。
4.简述葡萄糖在小肠黏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收过程。
葡萄糖在小肠黏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收是通过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完成的。
由于上皮细胞基底侧膜Na+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内低Na+,并在顶端膜的膜内外形成Na+浓度差。
顶端膜上的同向转运体则利用Na+的浓度势能,将管腔中的Na+和葡萄糖分子一起转运至上皮细胞内。
生理学思考题及答案(临床)
生理学思考题一、绪论1.何谓负反馈、正反馈?各有何生理意义?①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负反馈意义:维持内环境稳态。
②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③正反馈意义:产生“滚雪球”效应,或促使某一生理活动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
举例:排尿反射,血液凝固2.人体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①神经调节特点:反应迅速、精确,作用短暂、影响范围局限。
②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③神经-体液调节:同体液调节④自身调节特点:调节的幅度、范围都比较小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也较低。
二、细胞1.何谓载体?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有何特点?①载体:也称转运体,是介导多种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或离子跨膜转运的一类膜蛋白。
②特点: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2.简述门控离子通道的类型。
门控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门控离子通道分为3类:(1)电压门控通道:膜去极化一定电位时开放(2)化学门控通道:受膜环境某些化学物质影响而开放(3)机械门控通道:膜的局部受牵拉变形时被激活。
3.简述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①由钠钾泵形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过程所必需的。
②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
③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
④由钠泵活动形成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前提条件。
⑤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使膜内电位负值增大。
4.简述葡萄糖在小肠黏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收过程。
均属继发性主动转运。
葡萄糖在小肠粘膜上皮的吸收和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的重吸收都是通过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实现的。
上皮细胞基底膜上钠泵活动,排出3个Na+,摄入2个K+,造成细胞内的钠离子浓度低于肠腔液或肾小管液中的钠离子浓度;Na+在上皮细胞顶端膜两侧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作用下,被动转入胞内;葡萄糖分子则在Na+进入细胞的同时逆浓度梯度被带入胞内。
生理学第五章 血液循环(问题思考题)
第四章血液循环第一节心脏生理1.什么叫心动周期?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周期都分为哪两个时期?2.正常成年人心率平均是多少?心率加快,心动周期如何变化?以收缩期或舒张期缩短为主?3.心室的收缩与射血包括哪几个时期?4.心脏的泵血与充盈过程(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各个时相中,心室内压、房内压和主动脉内压的大小比较分别如何?房室瓣、主动脉瓣开放还是关闭?心室容积如何变化?血液流动的方向如何?5.在心脏的泵血过程中,心室内压下降速度最快的时相是哪一个?心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的时相又是哪一个?心室内压最高是在哪一个时相?心室内压最低又是在哪一个时相?6.在心脏的泵血过程中,心室容积下降速度最快的时相是哪一个?心室容积上升速度最快的时相又是哪一个?心室容积最大是在哪一个时相?心室内压最小又是在哪一个时相?7. 房室瓣、动脉瓣分别在哪个时期开放,哪个时期关闭?8.心室血量的充盈主要靠心房收缩还是心室舒张?各占总充盈量的多少?9.什么叫做心音?它是如何形成的?正常心脏可记录到哪几个心音?一般情况下只听到哪两个?10.第一心音发生在心室收缩期还是舒张期?标志着收缩还是舒张的开始?第一心音产生的原因有哪几个?最主要是哪一个?其音调和持续时间如何?在哪个部位听得最清楚? 11.第二心音发生在心室收缩期还是舒张期?标志着收缩还是舒张的开始?第二心音产生的原因有哪几个?最主要是哪一个?其音调和持续时间如何?在哪个部位听得最清楚? 12.什么叫每搏输出量(搏出量)和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或心排血量)?左右两心室的搏出量、心输出量相等吗?13.什么叫射血分数?正常值是多少?搏出量与射血分数相比,哪个更能准确地反映心脏的泵血功能?14.心输出量与性别、年龄有关吗?15.什么叫做心指数?与年龄、生理功能的状态关系如何?16. 哪一个指标常用来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心功能?17.右心室做功量和左心室做功量相等吗?用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量来评定心脏泵血功能,哪个更全面?18.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几个?19.一般哪个指标常用来反映心室的前负荷?20.心室末期充盈压(前负荷)与心脏搏功的关系如何?21.一般哪个指标常用来反映心室的后负荷?22.后负荷与搏出量的关系如何?23.心率加快,心输出量一定增加吗?为什么?24.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哪几个?电生理特性呢?25.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分别包括哪几个?26. 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分别包括哪几个?27. 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离子机制是什么?与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做比较。
生理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6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1、分析肌肉发生收缩总和的条件与机制。
条件:后一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收缩期内。
机制:若后一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绝对不应期内,则不会有动作电位产生,所以不会产生二次收缩的任何反应,若后一刺激落入前一刺激的相对不应期内,会产生一次较弱的二次兴奋,致使终池释放较多的Ca+从而产生一次较强的肌肉收缩。
2、分析讨论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的条件与机制。
当一串刺激作用于肌肉时,若后一刺激落入前一刺激的舒张期内,则会使肌肉再一次收缩后,还未完全舒张就发生另一次收缩,此谓不完全强直收缩。
后一次刺激(如果频率足够高时,也可能是后几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收缩期内,则前后的刺激产生的收缩发生融合,使得肌肉的收缩力显著增大并持续表现为收缩状态,从而产生强直收缩。
3、何为临界融合刺激频率?指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频率与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频率的分界频率。
4、本实验表明骨骼肌的那些生理特性?试说明其生理意义?答:当骨骼肌在收到足够靠近的刺激时会发生收缩的融合。
若为一串刺激,如果频率足够高则会发生强直收缩。
当肌肉发生强直收缩时,肌肉的收缩力度会显著增加,而且能在不破坏肌肉生理功能的前提下持续一段时间。
这就为机体的持续运动,以及持续发力并保持一种用力姿态提供了实现的前提。
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记录与观察1、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图形为什么不是“全或无”的?一条神经干中有无数条神经纤维,每条神经纤维的直径和长度不同,膜特性也不完全一样,故兴奋性不同、阈值各异,而本实验记录到的双相动作电位是神经干中各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复合表现。
故神经干没有确定的阈值。
因此,神经干动作电位不会有“全或无”的特征。
2、你测量出来的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为什么与细胞内记录的不一样。
同一题,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是许多条神经纤维的复合电位表现,因此与单个细胞内记录的不同。
3、神经干的动作电位为什么是双相的?在两个引导电极之间损伤标本后,为什么动作电位变为单相?单相(上相)的动作电位形状与双相(有下相)有何不同?为什么?因为动作电位是由两电极的电位差计算出的。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全)
本科生理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环境:环境指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 稳态:环境各种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环境稳态。
3. 刺激:能引起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或整个机体发生反应的、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4. 兴奋性: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5. 阈强度(阈值):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能引起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阈值)。
6. 正反馈: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使输出变量发生变化,监测装置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发出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通过改变控制信息来调整受控部分的活动,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变化相同的方向变化,进一步加强受控部分的活动,此种反馈调节即为正反馈。
如排尿,分娩,血液凝固等过程。
7. 负反馈: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使输出变量发生变化,监测装置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发出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通过改变控制信息来调整受控部分的活动,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变化相反的方向变化,以维持稳态,此种反馈调节即为负反馈。
如体温调节、血压调节等。
二、问答题:1.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其任务就是要研究组成人体的细胞、器官和系统以至整体的生理功能,例如血液循环、呼吸、消化、腺体细胞的分泌、肌细胞的收缩等,揭示这些生理功能的表现形式、活动过程、发生条件、发生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
2.简述生理学研究的方法。
生理学知识来源于生理学的科学研究,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客观观察和动物实验。
客观观察就是如实地对某些生理功能进行测定,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和统计处理,进而做出结论。
动物实验是在一定的人为实验条件下,对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生理功能进行的研究。
包括急性和慢性实验两大类。
急性实验又可分为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两种方法。
急性离体实验是将要研究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从活着的或刚被处死的动物体取出,置入一种类似于体的人工环境中,设法保持其生理功能并加以研究。
第9版生理学思考题答案
第9版生理学思考题答案
第9版《生理学》是一本既有趣又紧张的教材,它融入了许多思考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内容。
以下是第9版生理学思考题的答案:
1. 传播细胞信号的重要结构涉及什么?
答:传播细胞信号的重要结构涉及受体蛋白、G蛋白、膜融合蛋白(MP)和紧密粘附分子(CAM)。
2. 何时会发生膜融合?
答:膜融合是指膜质蛋白结构发生变异以维持膜形态稳定状态的过程。
它可以在细胞内膜之间或者细胞外到膜内的过程中发生。
3. 尿液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主要功能是维持体液平衡和维持体内营养状态。
它也会排放废物,调节机体温度,以及其他相关的功能。
4. 什么是血容量?
答:血容量指的是体内的血液总量,包括血红蛋白及其他血液物质。
血容量是机体各组织器官维持健康所必须的一个关键指标。
5. 精子向睾丸移动时需要什么条件?
答:精子向睾丸移动需要恒温、高度适宜的pH值以及足够的活性血素等因素。
活性血素被认为可以介导睾丸细胞内接受精子的过程,从而促进精子向睾丸移动。
以上是第9版生理学思考题答案的总结,知识的掌握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有效的选择,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危机,从而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我们应该积极学习,以确保我们身体的健康。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1、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几种,举例说明之。
答:有三种,即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及入胞和出胞。
其中被动转运又分为单纯扩散(转运O2、CO2、H20等)及易化扩散(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离子等):易化扩散可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葡萄糖、氨基酸等非脂溶性的较大分子,可与细胞膜上一类具有特殊的物质转运功能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实现跨膜转运。
许多带电离子可通过细胞膜上特殊的蛋白通道,从而实现跨膜转运。
其中主动转运又分为原发主动转运(钠-钾泵转运Na+、K+等):由细胞膜或内膜上具有ATP酶活性的特殊泵蛋白,直接水解ATP提供能量而将一种或多种物质逆着各自的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继发主动转运(葡萄糖在小肠粘膜上皮的吸收):首先在原发性主动转运的基础上,建立起细胞内、外Na+浓度梯度。
在肠粘膜上皮细胞的顶端膜具有Na+-葡萄糖转运体,顶端膜上的同向转运体利用Na+的浓度势能,将肠腔中的Na+和葡萄糖分子一起转运至上皮细胞内。
在这一过程中,Na+顺浓度梯度转运的同时,释放出势能用于推动葡萄糖分子逆浓度从肠腔转运至细胞内。
之后葡萄糖再经过基底膜的相应载体扩散至组织液。
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主要用于转运一些大分子2、比较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异同点?答:相同点:均为顺浓度、顺电位差转运;均不耗能不同点:单纯扩散转运脂溶性小分子且不需要膜蛋白易化扩散转运非脂溶性小分子和离子且需要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3、Na+-K+泵活动有何生理意义?维持细胞外高Na+细胞内高K+的分布特点。
①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②细胞内高K+浓度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
③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
④细胞外较高的Na+浓度所贮存的势能可用于其它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逆着浓度梯度进行继发主动转运,以及提供Na+-H+交换及Na+-Ca2+交换的动力等。
4、简述生理学上兴奋性和兴奋的含义及其意义。
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生理学》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 生理学研究为何必须在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以及整体水平进行?人体生理学研究人体功能,由于人体功能取决于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取决于组成这些器官系统的细胞的功能,细胞功能又取决于亚细胞器和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所以,要全面探索人体生理学,研究应在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行,并将各个水平的研究结果加以整合。
2. 为什么生理学中非常看重稳态这一概念?人体细胞大部分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而是浸浴在细胞外液(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之中。
因此,细胞外液成为细胞生存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使其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自稳态。
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其维持需要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
稳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
因为细胞的各种代谢活动都是酶促反应,因此,细胞外液中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O2和水分,以及适宜的温度、离子浓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
细胞膜两侧一定的离子浓度和分布也是可兴奋细胞保持其正常兴奋性和产生生物电的重要保证。
稳态的破坏将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如高热、低氧、水与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等都将导致细胞功能的严重损害,引起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在临床上,若某些血检指标在较长时间内明显偏离正常值,即表明稳态已遭到破坏,提示机体可能已患某种疾病。
3. 试举例说明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在生理功能活动调节中的意义。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人体内的负反馈极为多见,在维持机体生理活动的稳态中具有重要意义。
动脉血压的压力感受性反射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通过反射抑制心脏和血管的活动,使心脏活动减弱,血管舒张,血压便回降;相反,而当动脉血压降低时,也可通过反射增强心脏和血管的活动,使血压回升,从而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第八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理学》第八版复习思考题第一章何谓内环境与稳态?/4~5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6何谓反射?/6反馈控制系统有何特点?负反馈在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中有何意义?/7第二章细胞膜有哪些物质转运形式,各转运何种物质?/11~18何谓易化扩散,可分为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12~14何谓主动转运,分为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15~17钠泵的作用和生理意义如何?/15、16何谓静息电位?其产生机制如何?/27~29何谓动作电位?其产生机制如何?/29~35动作电位有哪些特点?/30何谓阈电位?/36兴奋在同一细胞上是如何扩布的?/36、37何谓兴奋性/38何谓可兴奋细胞及其特点/38何谓阈强度,与组织的兴奋性有何关系?/38________是用膜本身去极化的临界值来描述动作电位的产生条件。
所谓_________,是作用于标本时能使膜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的强度。
各种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时一个共同的、最先出现的反应,就是受刺激处的细胞膜两侧出现一个可扩布的____________。
/38何谓局部电位?有何基本特性?/41试述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
/43运动神经轴突末梢膜兴奋的去极化,引起了该处特有的电压门控式_____通道开放,_____进入轴突末梢,触发了含有_____的囊泡移动以至排放的过程。
当____分子通过接头间隙到达终板膜表面时,立即同_________ 结合,导致通道开放,允许____、____通过,尤其是_____,使终板膜处出现_________;这一电变化,称为______。
此电位将以电紧张性扩布的形式影响周围一般肌细胞膜而去极化到该处膜的________水平时,就会引发一次_______。
_______发挥作用后,将在_______酶的作用下失去活性。
试述肌肉收缩的过程及其触发因素。
/46,47何谓兴奋-收缩耦联,包括那些环节?/48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有那些?各有何特点?/48~51第三章血浆蛋白及其主要作用/56何谓血细胞比容?/56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稳定对于保持_________的水平衡极为重要;血浆胶体渗透压则对_________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广二师生物系hexuecheng生理学(physiology)就是研究活得有机体生命过程与功能科学。
就是生物学得一个分支,就是以生物机体得生命活动现象与机体各个组成部分得功能为研究对象得一门科学。
任务就就是研究正常状态下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得功能及其发生机制,以及内外环境变化对机体功能得影响.1、何谓内环境及稳态?为何必须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外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机体生存得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生存得环境,即细胞外液.稳态:指在正常得生理情况下,内环境中各种物质在不断变化中达到相对平衡得状态。
内环境得稳态就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得必要条件,也就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得必要条件。
机体依赖调节机制,对抗内外环境变化得影响,维持内环境等生命指标与生命现象处于动态平衡得相对稳定状态。
机体细胞得新陈代谢就是复杂得酶促反应,酶得活性则要求一定得理化条件,组织得兴奋性也需要稳定得离子浓度才能维持正常。
稳态就是在体内各种调节机制下,通过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肾得排泄等各系统得功能活动而维持得一种动态平衡。
整个机体得生命活动正就是在稳态不断遭到破坏而又得以恢复得过程中进行得。
一旦内环境稳态遭到严重破坏,新陈代谢与机体各种功能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即产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2、人体生理功能得调节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它们就是如何调节得?包括外源性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与内源性调节(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而实现得调解.信息以动作电位得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经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得突触,将信息传递到靶细胞。
特点:迅速而精确,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局限(2)体液调节:机体得某些细胞能产生特异性得化学物质(激素),可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对某些特定得组织起作用,以调解机体得新陈代谢,这种调解成为体液调解。
特点:效应出现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较广泛。
激素得作用具有选择性.(3)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环境得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就是组织、细胞本身得生理特性,不依赖于外来神经与体液因素得作用,称为自身调节。
如:组织代谢产物增加所引起得局部血液循环得变化。
其就是作用精确得自身调节,对维持机体细胞自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3、何谓正反馈与负反馈?试各举一例说明它们在生理功能调节中得作用及意义。
负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回得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得活动减弱得调节方式(系一个可逆得调节过程).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生理功能得相对稳定。
例如:当动脉(受控部分)血压升高时,可通过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抑制心血管中枢(控制部分)得活动,使血压下降;相反,当动脉血压降低时,也可通过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增强心血管中枢得活动,使血压升高,从而维持血压得相对稳定。
正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回得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得活动加强得调节方式(系一个不可逆得生理调节过程)。
生理意义在于促使某一生理活动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发挥最大效应,如在排尿反射过程中,当排尿中枢(控制部分)发动排尿后,由于尿液刺激了后尿道(受控部分)得感受器,受控部分不断发出反馈信息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得活动,使排尿反射一再加强,直至尿液排完为止。
第2章:细胞膜动力学与跨膜信号通讯1、细胞膜物质转运得方式与特征。
答:①单纯扩散:扩散得方向与速度取决于物质在膜两侧得浓度差与膜对该物质得通透性。
容易通过得物质有O2、CO2、N2、乙醇、尿素与水分子等。
②经载体与通道膜蛋白介导得跨膜转运:属于被动转运,转运过程本身不需要消耗能量,就是物质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得跨膜转运.经载体易化扩散指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
经通道易化扩散指溶液中得Na+、C 1—、K+等,离子通道又分为电压门控通道(细胞膜Na+、K+、Ca2+通道)、化学门控通道(终板膜Ach受体离子通道)与机械门控通道.③主动转运:就是由离子泵与转运体膜蛋白介导得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与电位梯度得跨膜转运,分原发性主动转运与继发性主动转运。
2、试阐明钠泵活动得作用及重要生理意义。
Na+-K+泵得作用就是通过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将细胞内得Na+移出膜外,细胞K+移入膜内,形成与维持了膜内高K+、膜外高Na+得不均衡离子分布;它还具有酶得特性,可分解A TP释放能量.其生理意义有:①细胞内高K+就是许多代谢反应得必需条件;②阻止Na+与相伴随得水进入细胞,可防止细胞肿胀,维持细胞得正常形态;③建立起了胞内高K+、胞外高Na+得势能贮备,成为兴奋性得电生理学基础,得以表现出各种形式得生物电现象;④可协助完成细胞得其她耗能转运,如葡萄糖得继发性主动转运.3、激素就是如何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向细胞内传递信息得?P22激素就是通过受体-第二信使系统传递信息得.即激素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膜中G蛋白调控细胞内第二信使得生成量,从而影响蛋白激酶得活性,改变细胞功能,完成信息得传递。
(注:神经递质就是作用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与受体同属一个蛋白分子得通道开放,造成带电离子得跨膜移动,引起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发生电位变化或细胞内某些离子浓度得改变,从而实现信息得传递。
)注:G蛋白偶联信号转导得特点。
①通过产生第二信使实现信号得转导。
G蛋白通过激活或抑制其靶酶,调节第二信使得产生与浓度得变化。
②膜表面受体就是与位于膜内侧得G蛋白相偶联启动了这条通路。
③一种受体可能涉及多种G蛋白得偶联作用,一个G蛋白可与一个或多个膜效应蛋白偶联。
④信号放大:由于第二信使物质得生成经多级酶催化,因此少量得膜外化学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就可能在胞内生成数量较多得第二信使分子,使膜外化学分子携带得信号得到了极大得放大。
第3章1、简述神经细胞静息膜电位与动作电位形成得离子机制。
静息电位:指处于静息状态下得细胞内、外侧所存在得电位差.其形成离子机制:①钠泵活动形成得细胞内得高钾离子浓度;②因为神经细胞膜上存在非门控性钾漏通道,所以安静时膜钾离子有较高得通透能力;③钠泵得生电作用。
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在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有静息电位得基础上产生得一次迅速而短暂,并可向周围与远处扩布得电位波动。
也称神经冲动。
产生机制:①膜内外存在[Na+]浓度差;②膜在受到阈刺激而兴奋时,对[Na+]得通透性增加.③K+外流增加形成了动作电位得下降支。
啰嗦版:静息电位形成得机制细胞内、外K+与Na+得分布就是不均匀得.细胞内K+浓度大于细胞外,而细胞外Na+浓度大于细胞内.如果细胞膜只对K+有通透性,则K+将顺着浓度差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扩散,同时由于膜内带负电得蛋白离子不能透出细胞膜,于就是带正电荷得K+外移,造成了膜内变负而膜外变正.这一外正、而内负得状态将随着K+得外移而增大,其电场力对K+得继续外移形成越来越大得阻力。
因此,促进K+外移得浓度势能差与阻碍K+外移得电势能差,最终会达到平衡。
于就是K+不再有跨膜得净移动,此时膜两侧得电位差称之为K+平衡电位。
由于静息时细胞膜主要只对K+有通透性;因此,静息电位主要就是通过上述原理产生得,其数值非常接近K+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形成得机制细胞膜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得通透性主要表现为K+得外流。
当细胞受到一个阈下刺激时,Na+内流,而Na+得内流会造成更多得Na+通道打开。
当到达阈电位时,Na+通道迅速大量开放,Na+内流,造成细胞静息状态时得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到达峰电位时,Na+通道失活,K+通道打开,K+外流,逐渐复极化到静息水平得电位。
因为复极化得力比较大,会形成比静息电位更负得超极化,之后再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2、试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得传导机制。
机制就是:当神经纤维某部位发生兴奋时,其膜电位倒转,变为外负内正,而邻近未兴奋部位仍为外正内负得极化状态;因而两部位间形成电位差.由于膜内、外溶液就是导电得,于就是膜外便有正电荷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则有正电荷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
在此局部电流作用下,造成未兴奋部位膜外电位降低、而膜内电位升高,产生去极化,当达到阈电位水平时,更产生动作电位。
这样,兴奋便可借助局部电流在整个神经纤维内传导下去.在有髓神经纤维上,只能在相邻郎飞结间产生局部电流,形成兴奋得跳跃式传导。
3、单一神经纤维得动作电位就是“全或无”得,而神经干动作电位幅度却受刺激强度变化得影响,试分析其原因.神经干就是由许多神经纤维构在得.神经干动作电位则就是由构成神经干得这些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所形成得复合电位.由于这些神经纤维各自得兴奋性不同,当受到弱刺激时,只有其中一部分兴奋性较高得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因而其复合电位得幅度较小。
随着刺激强度增大,产生动作电位得神经纤维数目也随之增加,因而其复合电位得幅度也增大。
由此可见,神经干得动作电位就是不会出现“全或无”现象得。
第4章:突触传递与突触传递活动得调节1、简述神经肌肉接头信号传递得基本过程。
答:①、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运动神经终末②突触前膜对Ca+通透性增加,Ca+沿其电化学梯度内流进入轴突终末③Ca+驱动Ach从突触囊泡中释放至突触间隙中④Ach与终板膜上得Ach受体结合,增加了终板膜对Na+与K+得通透性⑤、进入终板膜得Na+得数量超过流出终板膜K+得数量,使终板膜除极化,产生EPP (终板电位).⑥、EPP使邻近得肌膜除极化至阈电位,引发动作电位并沿肌膜向外扩布2、简述突触传递得基本过程。
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Ca2+内流入突触小体→突触囊泡释放化学递质并与后膜上特异受体结合→改变后膜对离子得通透性→后膜产生局部得突触后电位。
根据递质得性质可分为:(1)兴奋性递质:Na+、K+通透性增大,特别就是Na+,引起后膜去极化,EPSP可总与达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
(2)制性递质:K+、Cl-通透增大,特别就是Cl-,引起后膜超极化,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注:神经肌肉接头传递与突触传递相同点:二者都就是神经信号得传递结构.都需要靠地址执行功能。
都就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得传道结构.不同点:神经肌肉接头一般为兴奋性连接,连接得就是神经末梢与肌膜,递质一般为乙酰胆碱;突触可包括兴奋性连接与抑制性连接,连接得就是两个神经元,递质种类繁多。
3、简述突触前抑制与突触后抑制得调节机制。
(?)突触前抑制:通过突触前轴突末梢兴奋而抑制另一个突触前膜得递质释放,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呈现出抑制性效应。
突触后抑制:就是由于中枢内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所释放得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抑制。
(注:突触前易化:当一个突触前轴突末梢被反复刺激,突触后得反应将可能会随每次刺激而增大得现象.)中枢抑制得类型及其产生机制?根据中枢抑制产生得机制不同,可将中枢抑制区分为: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