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审计管理程序(含表格)

合集下载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程序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程序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程序1. 引言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程序是指为了保护组织的网络系统和信息资源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或干扰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本文旨在介绍一个完整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程序,并对其各个环节进行详细阐述。

2. 管理流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程序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2.1 风险评估和分析在风险评估和分析环节,需要对组织的网络系统和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确定安全威胁、潜在漏洞和风险等级。

通过对网络系统和信息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预防措施。

2.2 安全政策和控制制定在安全政策和控制制定环节,需要制定一系列安全政策和控制措施,包括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漏洞修复等。

安全政策和控制的制定需要考虑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确保网络系统和信息资源的安全。

2.3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在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环节,需要对组织内部的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提高他们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活动,可以使员工了解安全政策和控制措施,并掌握相应的安全技能。

2.4 安全监控和响应在安全监控和响应环节,需要建立安全监控机制,对网络系统和信息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测。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安全事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包括隔离、修复漏洞、恢复系统等,以保证网络系统和信息资源的安全。

2.5 安全审计和评估在安全审计和评估环节,需要定期对网络系统和信息资源进行安全审计和评估,评估其安全性和合规性。

通过安全审计和评估,可以发现和纠正潜在的安全问题和漏洞,以保证网络系统和信息资源的持续安全。

3. 实施步骤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程序的实施步骤如下:3.1 确定组织的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和目标,需要明确组织的网络信息安全需求和目标,包括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以及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3.2 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确定安全威胁、潜在漏洞和风险等级,以制定相应的对策和预防措施。

IT信息部作业流程管理程序(含表格)

IT信息部作业流程管理程序(含表格)

IT信息部作业流程管理程序1.0目的规范IT信息部各项工作流程运作。

2.0范围适用于企管中心/IT信息部。

3.0定义(无)4.0职责(权责)4.1IT信息部:负责整个及信息化系统建设、故障排除和疑难问题的解决;4.2各相关部门:负责对其相关部分工作流程的配合;4.3审计部:负责对归档资料和流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5.0内容5.1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5.1.1集团公司跨区域的网络体系系统规划与建设,维护集团网络体系系统的正常运行;5.1.2主导公司软体系统的调研、选型、实施、辅导、监督应用,新系统引入,按先导入公司总部试运行,若达到预期效果,将分步分别导入各分厂运用;5.1.3不定期将从这几个方面(操作方法、数据冗余或无效数据、便利性、实效性等)来关注软体系统的运行效果,并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指导与解决;5.1.4为用户提供软体系统的技术支持;5.1.5主导公司软体系统作业指导书、作业流程制度化的拟定与推行;5.1.6主导软体系统二次开发需求规格的撰写与提交并跟踪落实;5.1.7主导公司硬体设备的选购,性能测试,安装调试,应用效果的评估;5.1.8集团总公司及各分厂所有客户端电脑硬件及软件的维护,以确保各终端用户能正常完成本机及网络资源作业;5.1.9集团总公司及各分厂所有服务器(含ERP数据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WEB服务器、MAIL服务器、代理服务器)的规划建设与维护,使各终端用户能正常,快速地享用服务器所提供的所有服务;5.1.10集团总公司及各分厂所有打印设备(含喷墨打印机、针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绘图仪、打印服务器)的维护与维修;5.1.11集团总公司及各分厂所有通讯设备(含喷墨传真机、激光传真机、电话计费系统)的维护;5.1.12 内、外WEB站点的开发与更新;5.1.13新IT技术的引进;5.1.14做好上级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

5.2IT信息部的工作管理规定分为几个部分5.2.1部门组织结构图(含人事)。

(itil体系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流程v.

(itil体系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流程v.

信息安全管理流程版本记录目录信息安全管理流程 (1)1介绍 (4)1.1基本概念 (4)1。

2用途和目标 (4)1.3范围 (4)1.4流程运行的前提和时机 (5)2流程详细说明 (5)2.1输入 (5)2。

2输出 (5)2。

3流程执行 (7)2.4流程质量控制 (9)2。

4.1关键绩效指标KPI (9)2.4。

2流程报告 (10)3流程角色和职责 (10)4附录 (12)4。

1术语表 (12)1 介绍1.1 基本概念安全管理流程主要描述为确保企业信息系统中信息资源的安全而制定安全政策和规章制度,并且通过实施一整套适当的控制措施(包括策略、实践、流程、组织结构和工具)来实现企业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的整个过程。

安全管理中的关键词汇定义如下:•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对于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证。

•可用性(availability):确保被授权的用户在需要时可以访问到相关的信息和资产。

•完整性(Integrity):维护信息的正确性和完全性.•保密性(Confidentiality):保证信息只能由被授权者访问。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对与信息与信息处理机制所面临的威胁、影响和弱点分析以及这些威胁、影响和薄弱环节发生几率的评估。

1.2 用途和目标安全管理流程的目标是通过持续性提高的方式,不断分析、发现潜在的风险,通过成本平衡的手段消除和控制潜在或已经发生的风险与威胁,从而保障远东租赁信息技术服务的保密性、完整性与可用性,其用途在于:•保证满足内部的安全需求,保证远东租赁内部的信息完整性以及其之持续提高。

•通过不同的服务级别协议、合同、法律条款以及其它安全策略的贯彻实施来保障外部安全要求的满足。

1.3 范围下表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方面作了说明,用来表明安全管理的工作覆盖范围:1.4 流程运行的前提和时机信息安全管理为公司服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管理流程,然而不同的管理流程之间又相互依赖与关联,因此关注安全管理运行的前提与时机就成为流程应用的重要环节,其运行的前提与时机包括:•公司管理层的支持,公司管理层认识到的IT日常运营中对于对于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隐患需要采取主动的行动来防范与未然.•为安全管理流程提供相应的组织和技术资源,例如落实流程执行负责人、安全经理、安全分析员、培养一批在相应安全与技术领域独挡一面的专业人才,总结和完善安全管理工具等.•紧密相关流程的实施,特别是配置管理流程、热线支持、突发事件管理流程、问题管理流程、项目管理流程、变更管理流程、连续性管理流程和可用性管理流程,以上这些流程的实施将会为安全管理流程的全面实施带来较好的效果.2 流程详细说明2.1 输入2.2 输出2.3 流程执行图3:安全管理流程2.4 流程质量控制2.4.1 关键绩效指标KPI2.4.2 流程报告3 流程角色和职责流程的实现是通过不同的流程角色以及其所赋有的职责来实现的,因此流程的每一个角色可以被定义为一系列职责的集合,在实际的管理操作中,不同的人员将被赋予不同的职责,也可能一个人被赋予多个职责,同时也可以将其职责授权给其管理结构之下的人员,因此,以下所提及的管理流程和角色的目的是为了在充分满足流程所需角色的基础上,为具体的实现提供足够的灵活性。

第九讲信息安全审计

第九讲信息安全审计

信息安全审计数据源
2 基于网络的数据源
随着基于网络入侵检测的日益流行,基于网络的安全审计也成为安全审计 发展的流行趋势,而基于网络的安全审计系统所采用的输入数据即网络中 传输的数据。 采用网络数据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网络被动监听的方式获取网络数据包,作为安全审计系统的输入数 据,不会对目标监控系统的运行性能产生任何影响,而且通常无需改变原 有的结构和工作方式。 (2)嗅探模块在工作时,可以采用对网络用户透明的模式,降低了其本身受 到攻击的概率。 (3)基于网络数据的输入信息源,可以发现许多基于主机数据源所无法发现 的攻击手段,例如基于网络协议的漏洞发掘过程,或是发送畸形网络数据 包和大量误用数据包的DOS攻击等。 (4)网络数据包的标准化程度,比主机数据源来说要高得多,
信息安全审计流程
1 策略定义
安全审计应在一定的审计策略下进行,审计策略规定哪些信息需要采集、哪 些事件是危险事件、以及对这些事件应如何处理等。因而审计前应制定一定 的审计策略,并下发到各审计单元。在事件处理结束后,应根据对事件的分 析处理结果来检查策略的合理性,必要时应调整审计策略。
2 事件采集
包含以下行为: a)按照预定的审计策略对客体进行相关审计事件采集。形成的结果交由事件 后续的各阶段来处理; b)将事件其他各阶段提交的审计策略分发至各审计代理,审计代理依据策略 进行客体事件采集。
带有学习能力的数据挖掘方法己经在一些安全审计系统中得 到了应用,它的主要思想是从系统使用或网络通信的“正常”数 据中发现系统的“正常”运行模式,并和常规的一些攻击规则库 进行关联分析,并用以检测系统攻击行为。
信息安全审计分析方法
4 其它安全审计方法
安全审计是根据收集到的关于己发生事件的各种数据来发现 系统漏洞和入侵行为,能为追究造成系统危害的人员责任提供证 据,是一种事后监督行为。入侵检测是在事件发生前或攻击事件 正在发生过程中,利用观测到的数据,发现攻击行为。两者的目 的都是发现系统入侵行为,只是入侵检测要求有更高的实时性, 因而安全审计与入侵检测两者在分析方法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入侵检测分析方法多能应用与安全审计。

重要信息审核管理制度

重要信息审核管理制度

重要信息审核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重要信息的审核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保障信息安全,促进信息传播和共享,特制定本重要信息审核管理制度。

二、审核范围1.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部门的重要信息审核管理工作。

2. 重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重要决策、重要发言、重要文件、重要数据等。

3. 审核范围包括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保密性等方面。

三、审核流程1. 信息制定:各部门按照工作需要制定或收集相关信息。

2. 信息初审:信息制定人员或相关部门初步审核信息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3. 信息审核:由审核人员对初审通过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和保密性。

4. 审核意见:审核人员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5. 审核报告:审核人员将审核结果整理成报告提交给上级领导。

6. 审核反馈:上级领导对审核报告进行审阅并提出指导意见。

7. 信息发布:审核通过的信息经过上级领导审定后方可发布。

四、审核标准1. 真实性:信息必须真实反映事实,不得虚构或歪曲。

2. 准确性:信息必须准确无误,不得含有错误或误导性内容。

3. 完整性:信息必须完整详尽,不得有遗漏或隐瞒重要内容。

4. 合法性:信息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5. 保密性: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外泄或透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员。

五、责任制度1. 信息制定人员负责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审核人员负责信息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3. 领导部门负责信息的保密性。

4. 各部门负责建立健全信息审核管理制度并进行监督。

5. 对违反审核标准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警告。

六、监督管理1. 部门主管负责对本部门信息审核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2. 公司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公司信息审核管理工作进行整体监督。

3. 定期开展信息审核结果评估和反馈,不断完善和提升审核管理水平。

七、附则1. 所有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不得有漏洞和差错。

2. 对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管理部门所有。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
信息安全管理
第七章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
LOGO
本讲内容
1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概述 2 安全审计系统的体系结构 3 安全审计的一般流程 4 安全审计的数据源
5
LOGO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概述
LOGO
❖概念: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是评判一个信息系统是否真正安 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的国家标准《GB/T 20945-2007,信息安全技 术信息系统安全审计产品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给出了安全审计的定义。
LOGO
数据采集点1
数据采集点2
……………… 数据采集点3 ……………… 数据采集点n
安全审计系统的体系结构
LOGO
集中式的审计体系结构越来越显示出其缺陷,主要表现 在:
造成CPU、I/O以及网络通信的负担,而且中心计算 机往往容易发生单点故障
有可能因为单个点的失败造成整个审计数据的不可 用
集中式的体系结构,自适应能力差,不能根据环境 变化自动更改配置
安全审计的一般流程
LOGO
❖事件响应:
事件响应阶段是根据事件分析的结果采用相应的响应行 动,包含以下行为:
对事件分析阶段产生的报警信息、响应请求进行报 警与响应
按照预定策略,生成审计记录,写入审计数据库, 并将各类审计分析报告发送到指定的对象
按照预定策略对审计记录进行备份
安全审计的一般流程
基于网络的数据源 其它数据源
✓ 来自其它安全产品的数据源 ✓ 来自网络设备的数据源 ✓ 带外数据源
LOGO
安全审计的分析方法
基于规则库的安全审计方法 基于数理统计的安全审计方法 基于日志数据挖掘的安全审计方法 其它安全审计方法
✓ 神经网络 ✓ 遗传算法

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一、引言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信息系统面临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和风险,包括网络攻击、数据泄露和恶意软件等。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三、目的1.确保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通过信息安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信息系统中的安全问题,保护企业的信息资源免受未经授权访问、篡改和损坏等风险。

2.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一个安全稳定的信息系统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有助于企业合规经营,确保企业在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下进行信息系统的规范化运作。

四、内容1.信息安全审计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明确信息安全审计的组织架构,指定各级管理层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信息安全审计的工作流程:规范信息安全审计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范围的确定、审计程序的实施,以及审计结果的整理和报告等环节。

3.信息安全审计的内容和要求:明确信息安全审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对系统的访问控制、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系统日志、应急预案等方面的审计内容,并要求审计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信息安全审计的频率和时机: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信息安全审计的频率和时机。

同时,明确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理流程,及时响应和处理各类安全事件。

5.信息安全审计的记录和报告:要求信息安全审计员按规定记录审计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和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提交审计报告,报告中应包括审计结果、问题和风险评估、建议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6.信息安全审计的监督和评估:建立信息安全审计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审计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确保信息安全审计工作的持续改进。

五、实施与落地1.培训与培养:针对参与信息安全审计工作的员工,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培养计划,提升他们的信息安全审计能力和意识。

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1. 引言信息安全审计是为了保护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是指针对企业内部、外部审计需求,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范,确保信息安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档将介绍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的目标、内容和责任分工,以及相关的执行步骤和措施。

2. 目标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并保障企业的持续运营和利益。

具体目标包括:•建立规范的信息安全审计流程和控制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合规运行;•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威胁、漏洞和风险,保护企业信息资产;•提高整体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和管理;•加强内部和外部审计合作,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3. 内容3.1 审计范围和对象信息安全审计范围包括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网络设备、应用程序、数据库以及相关的数据和信息流。

审计对象包括系统管理员、用户、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等。

3.2 审计周期和频率信息安全审计应定期进行,具体审计周期和频率应根据企业的需求和风险评估结果而定。

一般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审计,每月进行一次关键系统和敏感数据的审计。

3.3 审计流程信息安全审计流程应包括以下步骤:3.3.1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根据企业的需求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本次审计的目标和范围,并明确审计的重点和关注点。

3.3.2 收集审计证据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审计证据,包括日志记录、系统配置文件、安全策略和安全控制措施等。

3.3.3 分析和评估审计证据对收集到的审计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漏洞和风险,并进行风险等级评定。

3.3.4 编写审计报告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编写审计报告,包括存在的问题、风险评估、改进建议等,并提交给相关人员。

3.3.5 跟踪和监督整改措施的实施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改进建议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整改措施及时实施和有效。

3.4 审计控制信息安全审计应建立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记录和审计日志的开启和设置;•审计数据的保护和备份;•审计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审计工具和技术的选择和使用。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管理制度第一章工作职责安排第一条安全审计员的职责是:1。

制定信息安全审计的范围和日程;2. 管理具体的审计过程;3。

分析审计结果并提出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改进意见;4. 召开审计启动会议和审计总结会议;5. 向主管领导汇报审计的结果及建议;6. 为相关人员提供审计培训。

第二条评审员由审计负责人指派,协助主评审员进行评审,其职责是:1. 准备审计清单;2. 实施审计过程;3. 完成审计报告;4。

提交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5. 审查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第三条受审员来自相关部门,其职责是:1. 配合评审员的审计工作;2。

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3. 提交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报告.第二章审计计划的制订第四条审计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审计的目的;2. 审计的范围;3。

审计的准则;4. 审计的时间;5。

主要参与人员及分工情况。

第五条制定审计计划应考虑以下因素:1. 每年应进行至少一次涵盖所有部门的审计;2. 当进行重大变更后(如架构、业务方向等),需要进行一次涵盖所有部门的审计。

第三章安全审计实施第六条审计的准备:1. 评审员需事先了解审计范围相关的安全策略、标准和程序;2。

准备审计清单,其内容主要包括:1)需要访问的人员和调查的问题;2)需要查看的文档和记录(包括日志);3)需要现场查看的安全控制措施.第七条在进行实际审计前,召开启动会议,其内容主要包括:1. 评审员与受审员一起确认审计计划和所采用的审计方式,如在审计的内容上有异议,受审员应提出声明(例如:限制可访问的人员、可调查的系统等);2。

向受审员说明审计通过抽查的方式来进行.第八条审计方式包括面谈、现场检查、文档的审查、记录(包括日志)的审查。

第九条评审员应详细记录审计过程的所有相关信息.在审计记录中应包含下列信息:1. 审计的时间;2。

被审计的部门和人员;3. 审计的主题;4。

观察到的违规现象;5。

相关的文档和记录,比如操作手册、备份记录、操作员日志、软件许可证、培训记录等;6。

信息安全审计制度

信息安全审计制度
三、内部审计:
(一)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业务的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对相关系统及其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测。内部审计部门应配备足够的资源和具有专业能力的信息安全审计人员,独立于我司的日常活动,具有适当的授权访问本公司的记录;也可由总公司审计部门做内部审计。
(二)公司内部信息安全审计的责任包括:
(三)公司应根据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信息安全应用情况,以及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决定信息安全内部审计范围和频率。
(四)公司在进行大规模系统开发时,应要求技术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参与,保证系统开发符合本公司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标准。
四、外部审计:
(一)公司可以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外部审计机构进行信息安全外部审计;
(二)在委托审计过程中,公司应确保外部审计机构能够对本公司的硬件、软件、文档和数据进行检查,以发现信息安全存在的风险,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规定的重要商业、技术保密信息除外;
(三)公司在实施外部审计前应与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充分沟通,详细确定审计范围,不应故意隐瞒事实或阻挠审计检查;
(四)必要时可指定具备相应资质的外部审计机构对公司执行信息安全审计或相关检查。外部审计机构委托或授权对公司进行审计时,应出示委托授权书,并依照委托授权书上规定的范围进行审计;
1、制定、实施和调整审计计划,检查和评估公司信息安全系统和内控机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2、按照第一款规定完成审计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改意见。
3、检查整改意见是否得到落实。
4、执行信息安全专项审计。信息安全专项审计,是指对信息安全事故进行的调查、分析和评估,或审计部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认为必要的特殊事项进行的审计。
为加强公司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的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整体信息安全水平,在公司安全体系框架下,本策略规范公司安全审计及监控机制,特制定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信息科技风险审计方法及过程

信息科技风险审计方法及过程
第十九页,共49页。
信息科技风险审计之 ——业务(yèwù)连续性
管理
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简称BCM),是一项综合管 理流程,它使企业(qǐyè)认识到潜在的危机 和相关影响,制订响应、业务和连续性的 恢复计划,其总体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 (qǐyè)的风险防范能力,以有效地响应非计 划的业务破坏并降低不良影响。
第二十一页,共49页。
第二十二页,共49页。
业务连续性管理也有利于多种项目性 的活动,业务连续性管理执行业务影响分 析和风险分析、进行评估、制定并记录BC/ DR计划、规划和执行BC/ DR演练、准备和 进行应急队伍培训(péixùn)、准备记录事件 响应计 划,并设计BC/ DR策略。
第二十三页,共49页。
第三十八页,共49页。
以上就是信息科技审计所包括的具 体范围(fànwéi),既然了解了它都包括那些 方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时代新威内部总结关于 信息科技审计具体的方法及过程。
第三十九页,共49页。
信息(xìnxī)科技风险审计过程简 略图:
第四十页,共49页。
1.信息(xìnxī)科技风险审计准备 1)审计准备 2)审计方案 3)审计计划
►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两者 均是审 计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门。内部审计具 有预防性、经常性和针对性,是外部审计的基础,对 外部审计 能起辅助和补充作用;而外部审计对内部 审计又能起到支持和指导作用。由于(yóuyú)内部 审计机构和外部审计机 构所处的地位不同,它们在 独立性、强制性、权威性和公证作用方面又有较 大的差别。
实际操作中内部审计方法(fāngfǎ)有多种, 现总结整理如下(详情参考时代新威信息 科技风险审计之内部审计)

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

网络信息中心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文件编号 05使用部门 网络信息中心维护人初版日期修订日期XX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版权所有者的书面许可,禁止通过直接复印机、缩微胶片、静电复印术或任何其他方式以任何形式分发本文任何部分。

目 录第一章总 则 ...........................................................................第二章人员及职责 .......................................................................第三章日志审计的步骤 ....................................................................第四章日志审计的目标和内容 .............................................................第五章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检查步骤 ......................................................第六章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检查内容 ......................................................第七章检查表 ...........................................................................第八章相关记录 .........................................................................第九章相关文件 .........................................................................第十章附 则 ...........................................................................10附件一:体系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控制点重点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XX网络信息中心的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并健全网络信息中心内部的审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职责,通过对人工收集到的大量审计行为记录进行检查,以监督不当使用和非法行为,并对发生的非法操作行为进行责任追查。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一、组织运营情况1.组织机构概况:–组织名称:–组织性质:–成立时间:–主要业务范围:2.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设置情况:–部门名称:–职责描述:–人员配备情况:二、信息资产管理1.信息资产清单:–是否建立信息资产清单?–清单更新频率:2.信息分类管理:–是否明确信息分类标准?–是否按照信息分类标准进行管理?三、风险管理1.风险评估:–是否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是否建立风险评估报告?2.风险处理:–是否建立风险处理方案?–风险处理效果评估情况:四、安全访问控制1.用户权限管理:–是否进行用户权限管理?–是否建立权限分配流程?2.访问控制:–是否建立访问控制策略?–是否监控访问控制的执行情况?五、信息安全培训与意识1.培训计划:–是否建立信息安全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涵盖范围:2.意识提升:–是否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检查情况:六、内部安全检查与审计1.内部审计:–是否定期进行内部安全检查与审计?–审计报告执行情况:2.审计结果整改:–是否建立审计结果整改机制?–整改情况跟踪及反馈情况:七、应急响应和恢复1.应急响应预案:–是否建立应急响应预案?–是否进行应急演练?2.灾难恢复:–是否建立灾难恢复预案?–是否定期测试恢复预案有效性?八、外部服务提供商管理1.外部服务提供商审查:–是否对外部服务提供商进行审查?–外部服务提供商安全性考虑情况:2.外部服务提供商监管:–是否对外部服务提供商进行监管?–监管合规性检查情况:九、通信安全1.网络安全管理:–是否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事件处理情况:2.通信加密:–是否对重要通信进行加密?–加密算法及密钥管理情况:十、环境安全1.信息系统物理安全:–是否建立信息系统物理安全措施?–安全设备检查维护情况:2.环境监控:–是否进行环境监控?–监控数据记录和分析情况:十一、文件与记录管理1.信息安全文件管理:–是否建立信息安全文件管理制度?–文件管理规范执行情况:2.记录管理:–是否建立信息安全记录管理制度?–记录存储及备份情况:十二、信息安全体系监测与改进1.安全监测:–是否建立信息安全监测机制?–安全监测数据分析情况:2.改进措施:–是否持续改进信息安全体系?–改进措施实施效果评估情况:以上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相关部门及人员应认真填写审核情况,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信息安全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信息安全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XXXX信息安全内部审计管理办法文件修订履历目录1目的 (4)2适用范围 (4)3职责 (4)4术语和定义 (4)5日常安全审计管理规定 (5)5.1法律合规性要求 (5)5.2知识产权保护 (5)5.3个人信息保护 (5)5.4安全审计要求 (6)5.4.1防止网络与信息处理设施的不当使用 (6)5.4.2加密技术控制 (6)5.4.3保护单位记录 (6)5.4.4收集证据 (6)5.5安全审计实施 (7)5.6安全审计管理 (7)5.6.1独立审计原则 (7)5.6.2控制安全审计过程 (7)5.6.3保护审计记录和工具 (8)6附则 (8)XXXX信息安全内部审计管理办法1目的为了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单位各类信息系统数据的规范性、安全性、完整性,保障业务系统和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国家、行业,以及单位相关政策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程序。

2适用范围安全审计的范围应包括与信息系统安全有关的所有范畴,包括各类网络与信息资产、组织与人员(管理层、员工、用户、第三方等)和业务流程等。

3职责1、信息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本文档的审批和管理;2、信息安全工作主管领导:➢负责本文档的审核及组织编写;➢监督管理安全审计工作的落实。

3、信息安全工作小组:➢负责对本文档的组织编写、修订工作;➢对安全审计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4、信息安全审计小组:➢负责定期对本文档的适用性进行审定;➢组织各部门准备安全审计资料;➢编写安全审计报告;➢对安全审计中提出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并归档保管安全审计中形成的相关资料。

5、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安全审计资料的准备;➢负责安全审计中提出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改进。

4术语和定义1、安全策略:有关管理、保护和发布敏感信息的法律、规定和实施细则。

2、安全审计:按确定规则的要求,对与安全相关的事件进行审计,以日志方式记录必要信息,并作出相应处理的安全机制。

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一、总则1.1目的和依据1.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组织内所有与信息系统相关的部门、员工和供应商,包括但不限于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运营和支持等工作。

1.3主要责任(1)信息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本制度的实施。

(2)信息安全管理员:负责信息安全审计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二、信息安全审计管理流程2.1审计策划(1)明确审计目标、范围和内容。

(2)确定审计计划和时间表。

(3)编制审计程序和方法。

2.2审计实施(1)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系统配置、访问记录、安全事件等。

(2)对信息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等。

(3)对现有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控制、备份恢复等。

(4)编制审计报告,详细记录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

2.3审计报告(1)审计报告应清晰、准确地反映审计结果。

(2)对于发现的问题,应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3)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相关负责人。

2.4审计跟踪(1)监督和跟踪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2)定期进行信息系统的回顾和再审计,持续改进信息安全工作。

三、信息安全审计管理措施3.1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1)建立用户账号管理制度,包括账号的开通、修改、关闭等流程。

(2)实施强密码策略,定期更换密码。

(3)限制系统的物理访问和网络访问权限。

(4)记录和监控用户的访问行为。

3.2风险管理和漏洞修复(1)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

(2)建立漏洞管理制度,及时修复和更新系统漏洞。

(3)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处理安全事件和事故。

3.3系统备份和恢复(1)制定系统备份和恢复策略,规定备份的频率和存储位置。

(2)检查和测试备份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3)定期进行系统恢复演练。

3.4安全培训和意识(1)定期开展信息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建立信息安全警示制度,及时发布安全通告和警示信息。

四、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评估4.1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信息安全审计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审计信息安全管控工作计划

审计信息安全管控工作计划

审计信息安全管控工作计划一、前言信息安全在今天的社会和企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护信息资产以及防范信息安全事件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如何制定一份有效的审计信息安全管控工作计划进行详细阐述,以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本次信息安全审计旨在评估和审计企业的信息系统,发现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并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措施,确保信息资产得到保护。

2. 任务(1)制定信息安全审计计划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现状,制定信息安全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的范围、目标和方法。

(2)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收集和整理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文件、制度、流程和数据,了解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

(3)评估信息安全风险通过审核企业的信息系统,识别其中的潜在风险,并对其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等级和影响程度。

(4)发现潜在问题与企业的管理层、信息系统部门和员工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信息安全的看法和问题,并通过查找证据来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和漏洞。

(5)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根据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制定合理的信息安全管控措施和管理制度,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方案。

(6)落实控制措施与企业的管理层和信息系统部门合作,推动控制措施的实施,并跟踪和监督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7)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根据信息安全审计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完善和健全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信息安全管理的水平。

三、计划制定的原则和方法1. 原则(1)全面性审计信息安全工作要涵盖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包括软件、硬件、网络、流程等,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评估信息安全风险。

(2)科学性审计信息安全的方法和手段要科学合理,依赖于专业的工具和技术,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实用性审计信息安全的控制措施和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的安全问题,提高信息安全管理的效能。

2. 方法(1)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一些可量化的指标和数据,可以采用定量的方法进行评估和分析;而对于一些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则可以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安全审计管理程序
(ISO27001-2013)
1、目的
评价信息安全管理和实践的原则和控制,以维持公司期望的信息安全水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管理人员和员工,以及所有为本公司工作,同时接触公司的信息资源的外来人员。

3、术语和定义

4、职责和权限
在信息安全委员会的统一组织下实施。

5、工作流程
审计包括两种检查方式:
a)自我评估
b)内部/外部审计
5.1自我评估
为保持各部门内部良好的信息安全管理状态及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不符合现
象,确定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要求每个部门进行信息安全管理和实践和自我评估并根据需求采取纠正措施。

自我评估通常在信息安全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下,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实施。

自我评估通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除此以外,为了提高部门内信息安全管理水平,部门负责人也可以指定其认为必要和合适的时间进行自我评估。

各部门结合本部门的要求和工作实际,制定适合本部门的自我评估的检查表并实施,但必须包括对控制措施符合性和有效性的评估。

自我评估的结果要报告给信息安全委员会,由信息安全委员会确定纠正措施的计划并指导实施。

纠正措施实施计划包括:
a)对纠正措施的简单描述,包括当前控制措施与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分析;
b)纠正措施的实施时间要求;
c)纠正措施的实施负责人。

5.2内部/外部审计
信息安全委员会根据业务活动的安全需求,确定是否进行内部/外部审计。

在一个年度内,若没有进行自我评估,则必须进行一次内部/外部审计。

由信息安全委员会确定审计人员。

为了实现审计的目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是具有掌握最新信息技术并了解公司信息安全管理计划的人或组织。

一般由内审员承担。

在进行内部/外部审计前,审计要求和活动应得到信息安全委员会的认可:
a)审计要求、范围和计划、程序;
b)审计人员对审计作业相关的必要的软件和数据(特别是不具有写保护的)访问;
c)提供支持检查的必要IT人员;
d)数据处理和(或)操作的要求。

审计的结果要报告给信息安全委员会,由信息安全委员会确定纠正措施的计划并指导实施。

纠正措施实施计划包括:
a)对纠正措施的简单描述,包括当前控制措施与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分析;
b)纠正措施的实施时间要求;
c)纠正措施的实施负责人。

5.3自我评估和安全审计涉及到的内容
5.3.1技术脆弱性、符合性管理
为确保对技术脆弱性的控制,减少利用公开的技术弱点导致的风险,从以下特定的领域考虑到实施控制,包括:
a)共用服务器/开发用服务器的管理;
b)测试环境与业务环境分离状况;
c)未经授权的公司以外设备使用的禁止;
d)安全漏洞、弱口令;
e)防病毒软件的有效性;
f)认证/加密措施的有效性。

(若必要)
5.3.2符合安全策略和标准
在审计过程中,应考虑到管理状况是否符合公司的安全策略和相关标准,如发现不符合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包括:
a)不符合的原因;
b)所需要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c)计划实施的时间要求;
d)实施的负责人。

6、相关记录
信息安全审计报告
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