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2

合集下载

2016中国股市政策

2016中国股市政策

2016中国股市政策推荐文章2017年中国股市政策热度: 2016影响股市的政策热度: 2016政策对股市影响热度: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小学生演讲稿征文热度: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建国七十周演讲稿作文范文热度:2016年股市新规有哪些?2016年股市新政策是什么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2016中国股市政策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2016中国股市政策一、IPO新规实施:先上车再补票2016年的A股市场不仅将有熔断机制的全面保护,许多交易新规也会从今天开始实施。

首先变化的就是新股申购,2016年起申购新股将取消全额缴纳申购资金的规定,将预先缴款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

但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新规定中指出如果投资者在连续12个月中,累计3次中签后不缴款,那在之后的6个月内将不能再参与新股申购。

二、交易规则改变:看盘可以“晚起”10分钟了!另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交易新规是,从今天开始,股指期货的开盘时间也发生了变化。

股指期货开、收市时间变为:上午9:30至11:30,下午13:00-15:00,这也就是说,股指期货与股票的交易时间从今天开始完全同步了。

三、股市重大新闻:证监会出台“减持新规”!为实现监管政策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作用,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自1月9日起施行。

《减持规定》: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

1、出台《减持规定》的主要考虑《18号文》出台后,因及时暂停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以下并称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董监高)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股份,有效缓解了集中抛售压力,对引导股票交易恢复供需平衡、重塑投资者信心产生了正面作用。

同时看到,《18号文》是为应对市场非理性下跌发布的临时性措施,随着市场由剧烈异常波动逐步趋向常态化波动,有必要总结经验,尽快出台监管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行为的长效机制。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练习题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练习题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练习题一、选择题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B 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C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D 充分就业和公平。

2、下列不属于自动稳定器的项目是()。

A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B 政府税收;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公债支出。

3、自稳定器的功能()。

A 旨在缓解周期性的波动;B 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C 旨在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D 推迟经济的衰退。

4、属于紧缩性财政工具的是()。

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5、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增加政府支出;B 提高个人所得税;C 提高公司所得税;D 增加货币发行量。

6、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

A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B 增加财政支出;C 扩大财政赤字;D 减少货币供给7、通货是指()。

A 铸币、纸币;B 储蓄存款;C 活期存款;D 定期存款。

8、下列哪种情况是M2的一部分而不是M1的一部分()。

A 活期存款;B 储蓄存款;C 旅行支票;D 其他支票存款。

9、如果人们收入增加,则增加的将是()。

A 货币的交易需求;B 货币的谨慎需求;C 货币的预防需求;D 以上任何一种。

10、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 变得很小;B 变得很大;C 不发生变化;D 难以确定。

11、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以通过()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D、以上都是12、如果流动性偏好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

A 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 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多变动;C 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变动影响;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存在。

13、货币乘数的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

A 法定准备金率;B 现金存款比率;C 超额准备率;D 以上都是。

实训项目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实训项目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宏观经济分析在政府决策、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社会各界关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宏观经济分析的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本次实训项目,旨在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宏观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掌握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训目标1. 了解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运行规律和政策调控手段;2. 掌握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指标解读和预测方法;3. 提高学生运用宏观经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宏观经济指标分析:通过对GDP、CPI、PPI、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分析,了解宏观经济的基本状况。

2.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分析我国宏观政策的制定背景、目标、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

3. 宏观经济预测:运用多种预测方法,对宏观经济走势进行预测。

4. 宏观经济政策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学生分组,明确分工,收集相关资料,熟悉实训内容。

2. 实训实施:按照实训计划,分别进行宏观经济指标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宏观经济预测和宏观经济政策模拟实验。

3. 实训总结:各小组汇报实训成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五、实训成果1. 宏观经济指标分析报告:各小组对所选指标进行分析,形成报告。

2.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报告:各小组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梳理,形成报告。

3. 宏观经济预测报告:各小组运用所学知识,对宏观经济走势进行预测,形成报告。

4. 宏观经济政策模拟实验报告:各小组对模拟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形成报告。

六、实训体会1. 宏观经济分析对于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 宏观经济分析需要掌握多种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能力。

3.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宏观经济分析中至关重要。

4. 实训过程使我们对宏观经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七、建议1. 加强宏观经济知识的学习,提高分析能力。

经济政策的研究与实践

经济政策的研究与实践

经济政策的研究与实践近年来,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实践备受关注。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那么,经济政策的研究与实践究竟是怎样的?下面就此展开探讨。

一、经济政策的研究1、研究的内容经济政策是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和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一旦发现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政策制定者就会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的政策。

这些研究内容包括了不同的方面,如宏观经济研究、细分经济领域的研究、经济制度和体制的研究等等。

2、研究的方法经济政策的研究是一项相当复杂和综合的工作,其中涉及到的研究方法也是丰富多样的。

一般来说,这里我们可以简要总结为以下几种方法:(1) 数据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经济的现有情况进行了解,并通过数据分析方法来总结和发掘其中的规律和趋势,通过行业统计数据和其它相关数据,得出某项经济政策所需的数据,进而选择措施和制定方案。

(2) 理论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经济行为过程的内部规律和市场运行机制进行深入了解。

理论分析方法会根据政策所涉及的模型和理论进行调研,评估其可行性,汇总并通过比对结果来制定政策。

(3) 预测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分析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走向,挖掘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等。

通过这种方法,政策制定者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期削弱风险带来的影响。

二、经济政策的实践1、实践的域经济政策的实践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它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而且涵盖着国际贸易、全球化以及全球经济等众多方面。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践不仅需要经济技术和手段,而且需要社会和环境策略。

2、政策的实际效果政策的实施要追求效果,这些效果反映于一些指标上。

例如货币政策的实施,就会对经济的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及经济增长等指标产生影响。

而财政政策的实施,则会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人、支出、债务负担、国库储备、国家债券及激励经济增长和运转。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精选3篇)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精选3篇)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精选3篇) 20XX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XX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主持会议。

作为每年经济工作的压轴大戏,这一会议历来是判断经济形势和定调宏观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

分析人士指出,会议提出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这也就意味着,20XX年中国改革将进一步迈向深水区。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精选篇1会议要求,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

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完善法治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开放领域,积极吸引外资。

要继续做好各项民生工作,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20XX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曾提出了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根据会议要求,这意味着20XX 年的经济任务或贯穿“十三五”始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并未画上句号。

1、去产能20XX年以来,钢铁煤炭去产能工作开展如火如荼。

在年中各省钢铁煤炭去产能不达标情况下,国务院组织督查组进行专项检查,去产能速度加快。

11月13日,发改委发言人表示,钢铁已提前完成全年4500万吨去产能任务,煤炭去产能2.5亿吨的全年目标任务也有望提前完成。

有分析人士指出,不仅钢铁、煤炭,在20XX年去产能列表或将扩容,比如中国船舶业30%产能待去,未来多个部委将联合推出促进船舶企业兼并重组的配套政策,有望在财政和金融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

此外,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围绕去僵尸企业、去产能的整体思路将继续进行。

未来,去产能列表或将继续扩容。

宏观经济学 第五讲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16章)

宏观经济学  第五讲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16章)

1993年~ 今:第四阶段
目标:促进经济增长 依据: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疑似”复兴 典型:克林顿经济学(克林顿1993——2001执政):基 本内容:大幅度减少财政赤字,使衰退的美国经济得以复苏 和发展。增税、减少支出。紧缩性财政政策,但却不乏增加 有效需求的切实举措。
总结
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要解释经济事实,为经济 社会出现的重要经济问题提供原因解释和政策 建议。 当一个经济问题取代另一个经济问题成为主要 的经济问题时,相应地一种新的理论就会产生, 一个新的经济学流派就会取代原有的经济学流 派。 所以,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出现和发展大体上 都要经过这样的三部曲:新的经济问题——新 的政策建议——新的经济理论(新的流派形成)
四个目标很难完全统一,应据经济形势确定不 同时期的各个目标次序 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 范围内,经济要适度增长,国际收支则既无 逆差也无顺差。
(二)政策工具:三个方面
需求管理:管理总需求
1、源: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总需求不足 2、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供给管理:管理总供给
21
相关链接:我国税收体制改革历程 1949年以后:统收统支。 20世纪80年代三步走: 第一步利改税。所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改税收。 第二步拔改贷。国企拔款改银行贷款。 第三步统改包。中央与地方财政包干制,中央 定基数,余下由地方支配,多收多支,少收少 支。 1994年分税制: 中央和地方分开征税,一个中央税,一个地方 税,还有一个共享税。
70年代初~1992年:第三阶段
目标:抑制“滞胀” 特征:经济政策自由化与多样化,如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并 存 典型:里根经济学(里根1981——1989执政):基本内容 是四大支柱:减税、压缩非国防财政支出、紧缩货币供给以 便降低通货膨胀、放松管制。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 政策。

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

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

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宏观经济调控是指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手段、政策工具调整经济总量,以达到实现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的目的。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控经济总量,维护经济稳定增长,保持物价稳定,确保就业水平等因素的平衡,以达到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状态。

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以及总量关系。

它以整体的视角来研究经济,从而揭示经济运行的本质规律。

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五大基本理论:1.国民收入账户理论;2.经济波动理论;3.经济增长理论;4.货币市场理论;5.国际贸易理论。

这五大理论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撑。

在实践中,宏观经济调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财政政策:通过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调节,来影响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

例如,政府可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支出,来限制经济过快增长。

2.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改变市场资金流动情况,进而影响经济总量和价格水平。

例如,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来控制市场对货币的需求。

3.产业政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扶持优先产业来促进经济发展。

此政策常被用于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4.对外开放政策:通过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等方式,来推进国内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联系与交流。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关税和吸引外资等方式,来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在实践应用中,各种政策手段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统一的宏观经济调控制度。

例如,在经济增长过热的时期,政府可以通过提高财政收入和降低货币供给来控制总需求和消费。

总的来看,宏观经济调控是维持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政策目标的变化,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调控手段,以达到平衡经济总量、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物价、提高就业等多重目标。

2016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2016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三、供给侧改革与资本市场 2、降杠杆


现状:
政府负债:2015年底,窄口径地方债务率约为86%,宽口径(包括或有 债务8.6万亿)则为133%。 企业负债:2014年底,企业部门债务总额为83.1万亿元,其中国企(非 金融)负债约为66.5万亿。企业部门债务约为130.6%。一般发达经济体 的企业负债比率约在50%至70%之间。 居民负债:2013年底,中国未偿还消费贷款约21万亿,负债率为36.7%。

动力煤价:2011年初的848元/吨,目前370元/吨,降幅56.3% 螺纹钢价:2011年初的5200元/吨,目前2000元/吨,降幅61.5%
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 5、新经济的现状-快速发展,民营主导

根据《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 (2016)》:“十二五”时期,我 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增加值增速将是同期国内生 产总值增速的两倍以上,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 201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4%,由此可见,我 国新兴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1、可以看出,经济回落主要 是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的回落造成的,第三产业是增 长的。 2、第二产业占GDP的40.59%, 也就是说GDP中只有一小半增 速是下行的,大部分增速仍是 加快的,只是下行的部分速度 稍快一点导致了GDP的整体小 幅回落。
二、我国宏观经济分解与展望
2、三大需求的角度
2013年 2014年 这对于所有企业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015年

市净率
资产负债率
2.07
68.04%(50.72%)
2.84
3.52
68.61%(42.86%) 69.42%(37.7%)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调整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着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各行业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挑战和机遇,需要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合理规划和调整发展策略,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

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方向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为主要任务。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扩大投资规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根据经济形势和通货膨胀压力,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的适度稳定,确保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2.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科技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二、各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制造业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改造的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业正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迈进。

在制造业中,机械、汽车、电子、新能源等行业有望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2.服务业服务业是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包括金融、信息技术、文化创意、文旅等行业。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和手段,旨在影响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调节经济波动,并达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义、类型、实施方式以及评估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义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政府通过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手段,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走向及保持经济运行稳定的措施。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是实现国家经济的整体平衡,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类型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以及其他货币工具的手段,来控制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2.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国家运用预算支出和收入的手段,调节总需求和总供应,改善宏观经济运行,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政策。

3.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鼓励和引导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增长潜力的政策。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方式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方式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 调控宏观经济总需求: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手段,来影响总需求的大小和结构,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

2. 调整宏观经济总供给:通过改善供给结构,提高生产率和技术水平,以增加总供给量,推动经济发展。

3. 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通过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实施,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

四、宏观经济政策的评估效果宏观经济政策的评估效果是衡量政策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1. 经济增长效果:评估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就业水平的改善等指标。

2. 物价稳定效果:评估政策对通货膨胀和物价水平的控制效果,保持价格的稳定。

3. 社会民生效果:评估政策对民生福利的改善,包括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

最新版宏观经济学第2次作业

最新版宏观经济学第2次作业

第2次作业一、判断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专利属于公共知识。

2.商业银行并不参与货币创造过程。

3.因罢工而缺勤的人属于失业者。

4.节俭的悖论表明对个人有利的事情却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损害。

5.在经济的过度就业时期,往往伴随着工资水平的上升。

6.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可以解释“滞胀”的现象。

7.基础货币都可以成倍地创造出货币供应量。

8.人均物质资源存量越高,生产率越高。

9.只要金额相等,那么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对总需求的影响效果是相同的。

10.流动性陷阱往往发生在利率比较高的时候。

11.浮动汇率之下,汇率受外汇市场供求调节。

12.当发生不利的供给冲击时,政府并不能干预经济的调整过程。

13.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不同国家货币的真实汇率一定等于1。

14. 企业的存货投资都不计入总需求。

15.银行贷出去的钱占吸收的存款的比例,称为存款准备金率。

16.居民买房的行为属于投资,但不属于储蓄。

17.斯密认为劳动分工会导致国民财富减少。

18.在使用数据对不同年度的总产出进行纵向对比时,采用实际GDP更好。

19.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20.假A国2015年的名义GDP为10000万美元,实际GDP为15000万美元(以2000年为基期),那么该国2015年以2000年为基期的GDP缩减指数为150%。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1.在()下,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决定。

A. 固定汇率制B. 完全自由的浮动汇率制C.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D. 任何情况2.一个国家拥有的教师和学校数量越多,该国的()往往越高。

A. 人力资本存量B. 自然资源C. 失业率D.通货膨胀率3.因病休假的人属于()。

A.就业者B. 失业者C. 非劳动力D. 以上都不是4.货币的职能包括交换媒介、()、价值储藏、延期支付标准和世界货币。

宏观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主编)

宏观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主编)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2国民生产总值3名义GDP与实际4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5总投资和净投资6重置投资7存货投资8政府购买和政府转敌支付9净出口。

二、选择题1、宏观经济研究哪些内容?()A、失业率上升一个百分点会使GDP增加多少B、研究为什么从事农业和渔业的人的工资要比其他工人的工资低C、降低工资会对单个厂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D、分析对企业征收的环境特别税对整个环境污染的影响2、下列项目哪一些计入GDP?()A、政府转移支付B、购买一辆用过的汽车C、购买普通股股票D、购买彩票赢得的1万元E、企业支付的贷款和债券利息3、某国的GNP大于GDP,说明该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与国居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相比的关系。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判断4、在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中,哪种行为将被经济学家视为投资?()A、购买新公司债券B、生产性生活而导致的当前消费C、购买公司债券D、上述都不对5、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6、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A、退休军人津贴B、失业救济金C、困难家庭补贴D、退休人员的退休金7、在一个有政府、投资和外贸部门的模型中,GNP是下面哪一个选择中各项之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在商品和劳动上的支出和净出口C、国民收入和简洁税D、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和折扣8、假设一个经济第1年即基年的当期产出为500亿元,如果第8年GNP物价减指数提高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名义产出等于()A、2000亿元B、1500亿元C、1000亿元D、750亿元9、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哪些?()A、政府购买的物品支出B、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工作人员的薪水和政府转移支付D、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10、今年的名义GDP增加了,说明()A、今天的物价上涨了B、今年的物价和产出都增加了C、今年的产出增加了情况D、不能确定三、简答题1、简要说明国民收入的三种核算法。

财务管理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

财务管理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

4
需求管理方法------“相机决策”方法
“相机决策” ——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
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 和选择当前究竟采取哪一种措施。 需求管理通过“相机决策”的宏观财政政 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得以实施。
2024/7/17
5
第二节、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一 财政政策与财政政策工具
LM1
IS曲
线的斜率
IS
LM2 越小,即
E1 2024/7/17
投资对利
r1 r2
率的反应
E2
越敏感,
货币政策
的效果就
越大。
0
Y1
Y2
Y 27
LM形状不变
• IS越陡峭,LM的移动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化 越小.即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 IS越平坦,LM的移动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化 越大.即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
E2
政府支出增加→ 国 r2 民收入增加→实际货 r1
E1
币需求增加→利率上
升→私人投资和消费
减少。
2024/7/17
0
Y1
Y2 Y3 Y
挤出效应: Y3-Y2
13
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两个因素: 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 挤出效应的大小。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三个因素: 投资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d。 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k。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h。 所以,挤出效应的大小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相关。(即(1-b)/d 与 k/h相关)
2024/7/17
32
r
IS2 IS2
r
IS1 IS2
2024/7/17

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的研究与实践

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的研究与实践

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的研究与实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的日益竞争,各国政府不断尝试寻找适合自身国情的经济政策,以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而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就是其中一种,它旨在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减轻经济中的波动和周期性。

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的理论基础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该理论认为,市场经济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都源于市场不能有效地自我调节。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采取适当的干预手段,维护经济的稳定运行。

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的理论和实践也逐渐完善和深入。

由于现代经济不断变革,政府不得不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逆周期调节政策的研究和实践。

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具体实践中国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实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宏观经济波动也越来越频繁。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

其中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政策性金融等多种手段。

货币政策是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工具包括利率政策、存贷款准备金政策、贷款卡省市和再贷款等。

利用货币政策,政府可以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市场机制,以影响货币市场的平衡。

最终实现调节经济波动和周期性的目的。

除受货币政策调节外,中国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还涉及到财政政策和政策性金融。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节政府的支出和税收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波动。

而政策性金融则是通过引导金融机构和产业资本的流向来支持经济的发展。

这些手段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经济的波动和周期性。

其他国家的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实践不同的国家在实践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时会根据自身的国情和经济特点选择或采用不同的政策手段。

例如,美国通过采取税收政策、职业培训政策等手段来调节经济波动;日本则注重于改善劳动力市场,通过灵活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工资刚性政策来应对经济波动。

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的优缺点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能够减轻经济波动。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16)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16)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填空题1.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目标是(),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还应该包括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

a.实现经济稳定b.保持经济高速增长2.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采用()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采用()财政政策。

a.紧缩性扩张性b.扩张性紧缩性3.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

a.各种转移支付b.福利支出4.财政赤字就是政府收入()支出。

a.小于b.大于5.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过()来进行的。

a.发行债券b.提高利率6.如果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称为()筹资,如果把债券买给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则称为()筹资。

a.债务货币b.货币债务7.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开支增加所引起的()减少。

a.私人支出b.政府购买8.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引起()投资与消费减少。

a.减少政府b.增加私人9.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

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为()。

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一般()。

a.一大于零而小于一b.大于零而小于一一10.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最终目标是()。

a.总需求的变动利率b.利率总需求的变动11.债券价格与债券收益的大小成()比,与利率的高低成()比。

a.反正b.正反12.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a.需求管理供给管理b.财政政策货币政策13.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用()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采用()的货币政策。

a.紧缩性扩张性b.扩张性紧缩性14.扩张性货币政策包括()、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一共经历了8次宏观调控实践,其中7次是反通胀的紧缩性调控、1次是反通缩的扩张性调控。

按时间顺序排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时期:时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1978-1981 行政和计划手段对经济进行整顿1985-1986 紧的紧的1989-1990 紧缩紧缩1993-1997 适度从紧适度从紧1998-2003 积极稳健2004-2007 稳健稳健2008 稳健→积极从紧→适度宽松2009—扩张适度宽松1、1979-1981年的宏观调控:刹住“一拥而上”1978 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社会迸发出极大的建设热情,各地出现一拥而上和宏观经济的过热情况,1978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7%,产品供不应求,投资出现过热现象,消费品价格上涨。

当时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宏观经济运行增速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地接近于零。

1979 年、1980 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 年通胀达到6%,这就是第一轮的经济过热。

1979年3月,李先念、陈云就财经工作写信给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现在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相当严重,要有两三年的调整时期。

同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用3年时间进行国民经济调整。

4月,召开了专门讨论经济问题的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用3年时间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实行新八字方针,即“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然而,在1979年、1980年两年中,从中央到地方对调整的认识并不统一,贯彻执行不力,基建总规模并没有降下来,地方和企业财权扩大后盲目上项目,财政大量赤字,货币发行过多。

为此,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再次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在经过1979年和1980年两年调整之后,1981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进一步的大调整。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六章 习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六章  习题答案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政府转移支付;B.政府购买;C.消费支出;D.出口。

解答:C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A.政府支出增加;-B.政府税收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解答:B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解答:A4.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A.吸收的存款太多;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B5.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B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

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A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试图()。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C.减少流通中的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解答:C-8. 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解答: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对GDP的冲击的内在机制。

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

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变动要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增加额要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

16条金融政策

16条金融政策

16条金融政策
1.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通
货膨胀率。

2.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和财政
状况。

3.汇率政策:通过调整汇率来影响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

4.利率政策: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借贷和投资活动。

5.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货币
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途径和方式。

6.财政政策传导机制:指财政政策对
经济活动的影响途径和方式。

7.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
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

8.财政政策工具:包括政府支出、税收、
债务发行等。

9.货币政策目标:包括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就业等。

10.财政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就业、财政平衡等。

11.货币政策执行机构:包括中央银行、货币委员会等。

12.财政政策执行机构:包括财政部、国会等。

13.货币政策的限制:包括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货币政策传
导机制等。

14.财政政策的限制:包括财政收支平衡、政治因素、经济结
构等。

15.货币政策的协调: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的协调
和配合。

16.财政政策的协调: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
调和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2
一、经济政策目标
1.经济政策 :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 的有意识的经济干预。
2.四大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四大目标的内在矛盾:
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却不利于 国际收支平衡。居民有钱后购买外国 商品,会形成逆差压力。
国际商学院 戈黎华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6章 10
2. 货币政策的机制 货币量利率总需求与总供给
货币政策的 直接目标:利率。调节货币量是手段。
最终目标: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
货币量增加的效应:
短期效应:既增加实际GDP,又使物价上升; 长期效应:物价进一步上升,实际GDP回到原充分就业水
平。
只有物价上升,而实际GDP不变。
币 政
(2)贴现政策。

通过增减贴现贷款数量和贴现利率,来影响货 币供给量。
(3)法定准备金。
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来控制贷款
量,增减货币供给量。
直接货币政策 力度强、见效

国际商学院 戈黎华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6章 13
5.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
(1)存款准备金 (2)法定准备率 (3)法定准备金 (4)货币创造乘数(见补充资料)
国际商学院 戈黎华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6章 11
3.债券价格与利息率的关系
思考题:
债券价格与利息率反相关?为什么?
国际商学院 戈黎华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6章 12
4.货币政策基本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
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证券。主要是国库券。


决定是否发行国债是属于财政政策,

发行后的二级市场上的买卖属于货币政策。
政府投资的资源配置效应就是指社会资源在这两大领域、 尤其是指在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生产领域的分配比例。
国际商学院 戈黎华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6章 9
三、货币政策
1.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
金融中介机构:商业银行,储蓄贷款协会,信用协会, 保险公司等。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中央银行: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国际商学院 戈黎华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6章 14
四、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演变
(1)凯恩斯主义 (2)新古典综合派 (3)货币主义
(4)供给学派 (5)理性预期学派 (6)新凯恩斯主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际商学院 戈黎华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6章 15
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
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经济要适度增长,
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
国际商学院 戈黎华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6章 2
7.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与一般的社会投资所涉及的 领域是完全不同的。
社会投资主要集中在竞争性的、私人产品的生产领域; 政府投资则主要集中在带有较强垄断性的、公共产品的生 产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