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作业
第十章作业高数

第十二章作业(P225) 3,根据级数的收敛和发散的定义判别下列级数的敛散性:解:级数的部分和匕 = (V2 — √r i) + (V3 — √2) H F (V∏ ÷ 1 — √n)=√n + 1 — 1因为lim s n = ∞,所以原级数发散.n→∞解:级数的部分和s …段+六+…+际★西二泊-录+泊一白+…+ 乂+-焉)因为lims rι = ∖ 所以原级数收敛.n→∞4.判定下列级数的敛散性,对于收敛的情形,求出级数的和:解:级数是一公比为“v 1)的等比级数,故收敛,其和为二τ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1 - E + 卷+…+ J+ …;解:级数是一公比为-:(-:VI)的等比级数,故收敛,其和为,丁 二:« « 1 —(-彳) 5 (5) ∑n=i⅛解:因为所以级数发散.n→∞ VH解:级数可看作公比为1的等比级数和公比为*的等比级数之和.这两个等比级数13都是收敛的,故原级数是收敛的,其和为民+』=:.14 14 4(9)∑∞1(sinl)2^解:级数可看作公比为黄彦1(< 1)的等比级数,故级数是收敛的,其和为taτi z l.8.已知级数∑^ι%l 的部分和% =求%l 及级数的和s.Σ∞n=l 1(4n-l)(4n+3)sin 2f l l-sin 2l∑^1(√^Γ+1 -解:当九=1 时,a1 = s1 = 0;当九 > 1 时,a n = s n- s n.1 = - ^ =痴乐.“(三八,当M>1时;故册=卜5+1)0,当M=1时s = lim s n = 1.n→∞(习题12.1 (B)) 5.若级数”隰/以一/1)收敛,且limn册=4证明级数M—>8■ 时收敛;解:设级数册.1)与ΣN%1的部分和分别为力和小.因为级数-%IT)收敛,故Hms rι存在,记为s.n→∞又s rι= 2(α2 - %) + 3(a3 -。
中南大学 机械原理 第十章作业答案

判断题(每2)
9、满足正确啮合条件的一对齿轮一定能连续传动( ) 10、斜齿圆柱齿轮只能实现平行轴传动。( )
11、正传动的一对齿轮必定都是正变位齿轮( )。
12、法向齿距就是基圆齿距( )。 13、两个齿轮的模数、齿数相等,但压力角不等,则此两齿轮的齿廓形状不同 ( )。
14、齿轮上齿厚等于齿槽宽的圆称为分度圆( )。 15、直齿圆柱轮传动中,节圆总是大于分度圆( )。 16、图示中的C、C‘、C“ 为由同一基圆上所生成的几条渐开线。其任意两条渐 开线(不论是同向还是反向)沿公法线方向对应两点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即: A1B1=A2B2;A1C1=A2C2及B1C1=B2C2)。( ) C A2 A1 C' C" B1 C1 B2 C2
分度圆上曲率半径
r sin
r 2 rb2
基圆上曲率半径 齿顶圆上曲率半径 齿厚和齿槽宽:
ρb1 =0
ρb2 =0
ρb1 =55.76
ρb2 =90.6
p S1= S2=e1=e2= =7.85mm 2
30、一对渐开线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机构,两轮的分度圆半径分 别为 r1=30mm ,r2=54mm ,α = 20°,试求(12分)
da1=260mm
db1≈234.92mm
db2≈422.86mm
Z1=50
分度圆上压力角 基圆上压力角 α1 =20° αb1 =0° αa1 =25.4° ρ1 =42.75
Z2=90
α2 =20° αb2 =0° αa2 =23.2° ρ 2 =76.95
齿顶圆上压力角
rb a arccos ra
A、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
冶金传输原理-第十章-作业答案

第十章 热量传输微分方程习题解答
10-3
解:(1)由傅里叶定律:q=-λdt/dx=-λ(-3600x)=3600λx 平壁两侧表面的热流密度:
(2)由导热微分方程: 解得:
热量传输的基本方式
6/48
国宏伟
10-4
一根细长散热棒,以对流换热形式将热量散发到温 度为Tf的流体中,己知棒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为α, 导热系数λ,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A,截面周长为 S,根部温度为T0,棒端部与流体间的热流密度为 qw。试写出导热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 解:对于细长散热棒,假设温度只在杆长方向变 化,这属于一维稳态导热问题。
第十章 热量传输微分方程习题解答
10-1
对方程积分:
得: 根据傅里叶定律,求得通过圆筒壁单位管长的导热热流量:
该式与常物性公式类似,只是以圆筒壁平均温度tm=1/2(ti+t0) 计算导热系数 代入常物性公式中进行计 算。
第十章 热量传输微分方程习题解答
10-2
从宇宙飞船伸出一根细长散热棒,以辐射换热形式 将热量散发到温度为绝对零度的外部空间,己知棒的 表面发射率为ε,导热系数λ,长度为l,横截面积 为A,截面周长为S,根部温度为T0,试写出导热微 分方程及边界条件。 解:对于细长散热棒,假设温度只在杆长方向变 化,这属于一维稳态导热问题。分析厚度为dx的微 元段的导热:
10-1
一圆筒体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i及r0,相应的壁温 为 Ti 与 T0 。 其 导 热 系 数 与 温 度 的 关 系 为 λ=λ0 (1+bT)。试导出计算单位长度上导热热流量的表 达式。 解:由题意可知,描述上述问题的导热 = ri , T = Ti ⎨ ⎩r = r0 , T = To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第十章作业

由df ≥db ,有: z′≥2(ha*+2 c*) / (1 - cosα) =41.45(不能圆整)
∴ 当齿根圆与基圆重合时,z′=41.45; 当 z ≥ 42时,齿根圆大于基圆。
10-5 已知一对渐开线标准外啮合圆柱齿轮传动,其模数 m=10mm,
解:1)确定传动类型
a = m ( z1+z2 ) /2 = 10 ( 12+12 ) /2 =120 < a′= 130mm 故此传动应为 正 传动。
2)确定两轮变位系数 α′ = arccos(a cosα/ a′) = arccos(120 cos20°/ 130) = 29.83° x1 + x2 = (z1+z2) (invα′-invα) / (2tanα)
10-2 设有一渐开线标准齿轮 z=20,m=8mm,α=20°,ha* =1,试
求:1)其齿廓曲线在分度圆及齿顶圆上的曲率半径ρ、ρa 及齿顶圆压
力角αa ;2)齿顶圆齿厚 s a 及基圆齿厚 s b ;3)若齿顶变尖( s a =0)时,
齿顶圆半径 ra′又应为多少?并完成图示各尺寸的标注。 解:1)求ρ、αa 、ρa d = m z =8×20=160(mm) da= d +2 ha=(z+2ha*)m=(20+2×1)×8= 176(mm) db= d cosα= 160cos20°= 160×0.9397= 150.35(mm) ρ= rb tanα= 75.175 tan20°= 75.175×0.3640= 27.36(mm) αa =arccos( rb/ra )= arccos( 75.175/88 ) = arccos0.8543=31.32° ρa = rb tanαa =75.175tan31.32°= 75.175×0.6085=45.74(mm) 2)求s a 及s b sa=s(ra/r)-2ra(invαa-invα)= 8π/2×88/80-176×(inv31.32°-inv20°)
第十章流动资产管理作业答案

第十章流动资产管理一、客观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运用随机模式和成本分析模式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均会涉及到现金的( A )。
A.机会成本B.管理成本C.短缺成本D.交易成本2、下列关于流动资产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 投资于流动资产的资金对企业影响的时间比较短B. 流动资产对于满足财务上临时性资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C. 在流动资产的周转过程中,各种不同形态的流动资产可以同时存在D. 流动资产占用的资金时高时低,起伏不定,所以具有风险大的特点3. 某企业现金收支状况比较稳定,全年的现金需要量为250000元,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为4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2%,则全年固定性转换成本是( A )元。
A. 1000B. 2000C. 3000D. 40004.下列关于现金最优返回线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A.现金最优返回线的确定与企业最低现金每日需求量无关B.有价证券利息率增加,会导致现金最优返回线上升C.有价证券的每次固定转换成本上升,会导致现金最优返回线上升D.当现金的持有量高于或低于现金最优返回线时,应立即购入或出售有价证券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存货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式假设条件的是( D )。
A. 不存在数量折扣B. 存货的耗用是均衡的C. 仓储条件不受限制D. 可能出现缺货的情况6、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 D )。
A.扩大销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B.减少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C.减少给客户支付的现金折扣D.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权衡7、在依据“5C”系统原理确定信用标准时,应掌握客户“能力”方面的信息,下列各项指标中最能反映客户“能力”的是( C )。
A.净经营资产利润率B.杠杆贡献率C.现金流量比率D.长期资本负债率8、企业制定的信用条件内容不包括( D )。
A.确定信用期限B.确定折扣期限C.确定现金折扣D.确定收账方法9、为满足投机性而特殊置存过多的现金,使用这种方式更多的是( D )。
会计学基础概念 第10章 必做补充课后作业

第十章所有者权益补充课后作业姓名:学号:班级:成绩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A.资本溢价B.计提的盈余公积C.投资者投入的资本D.应付高管人员的基本薪酬2、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接受乙公司投资转入的原材料一批,账面价值100 000元,投资协议约定的价值120 000元,假定投资协议约定的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符,该项投资没有产生资本溢价。
甲公司实收资本应增加()元。
A.100 000B.117 000C.120 000D.140 4003、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接受乙公司投资转入的原材料一批,账面价值10万元,投资协议约定的价值12万元,假定投资协议约定的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符,投资后乙公司占实收资本的份额为11万元,则资本溢价为()元。
A.30 400B.7 000C.10 000D.140 4004、下列各项中,关于股份公司溢价发行股票的相关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A.发行股票溢价计入盈余公积B.发行股票相关的印花税计入股票成本C.发行股票相关的手续费应从溢价中抵扣D.发行股票取得的款项全部计入股本5、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普通股500万股。
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6元,相关手续费和佣金共计95万元(不考虑增值税)。
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发行股票应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万元。
A.2905B.2405C.2500D.30006、某股份制公司委托证券公司代理发行普通股2000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每股4元。
证券公司按发行收入的2%收取手续费,该公司这项业务应记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元。
A.5840B.5880C.5960D.60007、某上市公司发行普通股1 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发行价格5元,支付手续费20万元。
该公司发行普通股计入股本的金额为()万元。
A.1 000B.3 980C.4 980D.5 0008、甲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乙证券公司发行普通股,股票面值总额4 000万元,发行总额16 000万元,发行费按发行总额的2%计算(不考虑其他因素),股票发行净收入全部收到。
第十章作业研究

5 确定宽放系数或宽放时间
四、作业抽样
1 定义:指在随机确定的时间点上观测作业对象, 对积累的观测结果进行统计推断以获得作业活
动各部分的时间比例,从而制定标准时间的一
种作业测定方法。
2 步骤:
制定研究计划
实施观测 数据整理
特定作业活动标准时间的技术。
2)时间研究技术:主观估计法
历史比较法
工作测量法
二、作业研究的作用
1 动作研究的作用:改善工厂车间布置;改进机
器设备;有效利用资源;改善工作环境;降 低人员疲劳 2 时间研究的作用:比较工作方法的优劣;有效 的生产计划;科学地成本核算;制定合理的
工资奖罚制度
第二节 工序分析
三、作业者程序图
1 定义:是一种将作业者左右手和身体其他部
位的作业动作依发生先后顺序加以记录的图
示方法。
2 适用于高度重复性作业的动作分析。
四、动作经济原则
1 定义:是一组指导人们如何节约动作、如何提高
动作效率的准则。
2 原则:同时使用两手,避免一手操作一手空闲;
力求减少动作数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动作; 尽可能减少动作距离,避免出现全身性动作;
第十章 作业研究
第一节 作业研究概述 第二节 工序分析 第三节 作业分析 第四节 动作分析
第五节 时间研究
第一节 作业研究概述
一、作业研究的内容
二、作业研究的作用
三、作业义
2 动作研究
3 时间研究
1 什么是作业研究
指用科学的手段研究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以寻求 最可取的工作方法,并测定采用这种方法所需的
第四节 动作分析
一、动作分析的意义与类型
二、基本动作元素
三、作业者程序图
安全员第十章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要求题库(45道)

安全员第十章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要求1、遇有( )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单选题]A 5级B 6级C 7级D 8级正确答案:B2、钢模板拆除后其临时堆放处应离楼层边沿不应小于( ),且堆放高度不得超过lm。
——[单选题]A 0.8mB 0.9mC 1.0mD 1.1m正确答案:C3、高度超过( )的层次上的交叉作业,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应设双层安全防护棚。
——[单选题]A 18mB 20mC 24mD 28m正确答案:C4、结构施工自( )起,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
——[单选题]A 底层B 2层C 3层D 4层正确答案:B5、悬挑式钢平台的搁支点与上部拉结点,必须位于( )上。
——[单选题]A 脚手架B 建筑物C 钢模板支撑D 桩式地锚6、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 )措施。
——[单选题]A 防霜B 防水C 防雾D 防冻正确答案:D7、坡度大于1:2.2的屋面,防护栏杆设置正确的是( )。
——[单选题]A 高l.2m,不加挂安全网B 高l.2m,加挂安全网C 高l.5m,不加挂安全网D 高l.5m,加挂安全网正确答案:D8、搭设临边防户栏杆,当在基坑四周固定时,栏杆柱可采用钢管并打入地面( )。
——[单选题]A 40~60 cmB 45~65 cmC 50~70 cmD 55~75 cm正确答案:C9、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 )的挡脚板或40cm的挡脚笆。
——[单选题]A 14cmB 16cmC 18cmD 20cm正确答案:C10、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应每隔两层并最多隔( )设一道安全网。
——[单选题]A 6mB 8mC 10mD 12m11、支设高度在( )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设有操作平台。
——[单选题]A 2mB 2.5mC 3mD 3.5m正确答案:A12、进行高处窗户、玻璃安装和油漆作业时,操作人员的重心应位于( ),并系好安全带进行操作。
软件项目管理答案-第10章作业

习题:第十章-软件项目配置管理
一、选择题
1.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2个项目成员使用不同版本的设计说明书,这时项目经理首先应该检查(B )
A. 信息管理系统
B. 配置管理系统
C. CPI
D. SPI
2. 下面说法中除了哪个,其它都不是对QC的描述?(D )
A. 质量标准
B. 预防
C. 保证
D. 检查
3. 变更控制主要关注的是(B )
A. 阻止变更
B. 标识变更,提出变更,管理变更
C. 管理SCCB
D. 客户的想法
4. 为了更好的管理变更,需要定义项目基线,关于基线的描述,正确的是(B )
A. 不可以变化的
B. 可以变化,但是必须通过基线变更控制流程处理
C. 所有的项目必须定义基线
D. 基线发生变更时,必须修改需求
5. 项目的基线发生变更应该经过(D)授权执行的
A. 项目管理者
B. 质量保证人员
C. 配置管理人员
D. SCCB
6. 变更控制系统必须包括下列所有的内容,除了(B)
A. 文档说明
B. 成功的谈判
C. 跟踪系统
D. 授权核准审批机构
二、判断题
1. 软件配置管理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护整个生存期中软件项目产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朔性。
()
2. 软件配置项是变更控制系统中的决策系统(X )
3. 统计被批准的配置项是一种配置审计()
4. 在进行配置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采用高档的配置管理工具(X )。
第十章 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PPT课件)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概述
一、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三)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生,企业 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并推动着企业市场管理的实 践运动。比较典型的如适时制、战略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供应链管理等方法。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概述
二、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四)作业中心
由于作业的数量繁多,有时高达数百种,所以需要一个有意 义的方式来组织各项作业,最常见的组织方式就是把各项作业 归类到不同的作业中心。作业中心相对于传统的部门来说,涵 盖的范围更广,可以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四、实施作业成本法的目标
(四)实现企业成本的全过程管理。
作业成本法把企业看成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贯穿于企业生产 经营的全过程, 通过追踪所有资源费用到作业,然后再到流程、产 品、分销渠道或客户等成本对象,提供全口径、多维度的更加准确 的成本信息,通过对成本信息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可以实现对成本 的全过程管理。
五、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一)二者的联系 两种计算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两种计算方法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计算方法相同。 作业成本核算方法将责任成本与传统成本结合,作业成本实质 是一种动态的责任成本,原因在于它与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形式 紧密结合。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五)成本库
成本库是通过资源动因对资源进行归集所形成的,也可以称 之为同质资源的集合。在生产运营中,一种作业可能消耗不只一 种资源而是几种不同的资源,不同的成本库就是将消耗的资源按 照作业的不同归集而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 1 电势能和电势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

电势能和电势限时: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 .1、2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B .1、3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C .1、2两点的电势相等D .2、3两点的电势相等解析: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判断电场强度,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强,则E 1>E 2,E 1>E 3,所以选项A 、B 错误;同一等势面上的电势是相等的,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2.在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 ,当一个-q 的试探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 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 ,则试探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 点的电势分别为( A )A .E p A =-W ,φA =W /qB .E p A =W ,φA =-W /qC .E p A =W ,φA =W /qD .E p A =-W ,φA =-W /q解析:由W =-E p A ,可得:E p A =-W ,由φ=E p q 得:φA =E p A q A =-W -q =W q.故只有A 正确. 3.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3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 点以相同速度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出a 、b 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C )A .a 一定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加C.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加D.两个粒子的动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解析:设电场线为正点电荷的电场线,则由轨迹可判定a带正电,b带负电;若电场线为负点电荷的电场线,则a带负电,b带正电,A错.由粒子的偏转轨迹可知电场力对a、b 均做正功,动能增加,B、D错;但由电场线的疏密可判定,a受电场力逐渐减小,加速度减小,b正好相反,故选项C正确.4.三个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a、b两点处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 a、E b,电势分别为φa、φb,则( C )A.E a>E b,φa>φb B.E a<E b,φa<φbC.E a>E b,φa<φb D.E a<E b,φa>φb解析:根据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可知:E a>E b;根据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的规律可知:φa<φb,C正确.5.a和b为电场中的两个点,如果把q=-2×10-8 C的负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对该电荷做了4×10-7 J的正功,则该电荷的电势能( C )A.增加了4×10-7 J B.增加了2×10-8 JC.减少了4×10-7 J D.减少了8×10-15 J解析: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而且W=-ΔE,即C选项正确.6.a、b、c、d分别是一个菱形的四个顶点,∠abc=120°.现将三个等量的正点电荷+Q分别固定在a 、b 、c 三个顶点上,将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依次放在菱形中心点O 点和另一个顶点d 点处,两点相比( C )A .d 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由d 指向OB .+q 在d 点所具有的电势能较大C .d 点的电势小于O 点的电势D .d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O 点的电场强度解析:由电场强度的叠加可知d 点场强方向由O 指向d ,A 错;由O 到d 合场强方向均沿Od ,故d 点电势小于O 点电势,+q 在O 点具有的电势能较大,B 错、C 对;三个点电荷在d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叠加后E d =2k Q r 2,O 点场强E O =4kQ r2,E d <E O ,D 错. 7.两个固定的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生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 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电场在纸面内飞行,最后离开电场,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粒子在电场中( C )A .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B .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C .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D .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解析:根据题中给出的等势面分布情况可以画出电场中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带负电的粒子受电场力作用将向上偏,做曲线运动,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先做正功,但带电粒子最终又离开电场,所以带电粒子从零势面进入电场最后又到无穷远处,又回到零等势面,所以带电粒子的动能不变,即电场力后做负功,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选项C 正确.二、多项选择题8.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D )A .c 点场强大于b 点场强B .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C .若将一试探电荷+q 由a 点释放,它将沿电场线运动到b 点D .若在d 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 ,将一试探电荷+q 由a 移至b 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解析:电场线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则E b >E c ,因此A 选项错;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则φa >φb ,因此B 选项正确;由力与运动关系可知C 选项错;在d 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 ,将正电荷由a 移至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则D 选项正确. 9.如图所示,在x 轴上相距为L 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 、-Q ,虚线是以+Q 所在点为圆心、L2为半径的圆,a 、b 、c 、d 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 、c 两点在x 轴上,b 、d 两点关于x 轴对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D )A .b 、d 两点处的电势相同B .四个点中c 点处的电势最低C .b 、d 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D .将一试探电荷+q 沿圆周由a 点移至c 点,+q 的电势能减小解析:根据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线及等势线的分布可知b 、d 两点电势相同,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选项A 对,C 错.c 点电势为0,由a 经b 到c ,电势越来越低,正电荷由a 经b 到c 电势能越来越小,选项B 、D 对.10.图中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M 、N 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 、N 从虚线上的O 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a 、b 、c 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 点电势高于c点.若不计重力,则( BD )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B.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度大小相同C.N在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D.M在从O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零解析:由O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知,场强方向垂直虚线向下,由两粒子运动轨迹的弯曲方向知N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向上,M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向下,故M粒子带正电、N粒子带负电,A错误.N粒子从O点运动到a点,电场力做正功.M粒子从O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也做正功.因为U aO=U Oc,且M、N粒子质量相等,电荷的绝对值相等,由动能定理易知B 正确.因O点电势低于a点电势,且N粒子带负电,故N粒子运动中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正功,C错误.O、b两点位于同一等势线上,D正确.三、非选择题11.将带电荷量为6×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3×10-5 J,再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1.2×10-5 J,求:(1)电荷从A移到B,再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共改变了多少?(2)若规定A点电势为零,则该电荷在B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多少?(3)若规定B点电势为零,则该电荷在A点和C点的电势能分别为多少?答案:(1)1.8×10-5 J (2)3×10-5 J 1.8×10-5 J(3)-3×10-5 J -1.2×10-5 J解析:(1)电荷从A到B点的过程电势能增加ΔE p1=3×10-5 J再从B点移到C点时,电势能减少ΔE p2=1.2×10-5 J则电荷从A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了ΔE=ΔE p1-ΔE p2=3×10-5 J-1.2×10-5 J=1.8×10-5 J.(2)若规定A点电势为零,则E p B=0+ΔE p1=3×10-5 JE p C=0+ΔE=1.8×10-5 J.(3)若规定B点电势为零,则由A到B过程电势能增加3×10-5 J.ΔE p1=E p B-E p AE p A=E p B-ΔE p1=0-3×10-5 J=-3×10-5 J电荷由B到C时电势能减少ΔE p2=1.2×10-5 J,则ΔE p2=-(E p C-E p B)=E p B-E p CE p C=E p B-ΔE p2=0-1.2×10-5 J=-1.2×10-5 J.1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光滑绝缘直杆AC 与半径为R 的圆周交于B 、C 两点,在圆心处有一固定的正点电荷,B 点为AC 的中点,C 点位于圆周的最低点.现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套在杆上的带负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杆下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A 点距过C 点的水平面的竖直高度为3R ,小球滑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2gR .求:(1)小球滑至C 点时的速度大小;(2)若以C 点作为参考点(零电势点),试确定A 点的电势.答案:(1)7gR (2)-mgR 2q解析:(1)因为B 、C 两点电势相等,故小球从B 到C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总功为零,由几何关系可得BC 的竖直高度h BC =3R 2根据动能定理有mg ×3R 2=mv 2C 2-mv 2B 2解得v C =7gR .(2)小球从A 到C ,重力和电场力均做正功,所以由动能定理有mg ×3R +W 电=mv 2C 2又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得 W 电=E p A -E p C =-qφA -(-qφC )又因为φC =0可得φA =-mgR 2q.。
中级财务管理(2013)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课后作业(版)

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方法是()。
A.趋势分析法B.横向比较法C.预算差异分析法D.比率分析法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财务分析方法中因素分析法特征的是()。
A.因素分解的关联性B.顺序替代的连环性C.分析结果的准确性D.因素替代的顺序性3.下列各项不属于财务分析中资料来源局限性的是()。
A.报表数据具有时效性B.报表数据可能存在不真实问题C.报表数据可能存在不完整问题D.财务指标体系不严密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速动资产的是()。
A.银行存款B.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C.应收账款D.应收票据5.下列事项中,有助于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是()。
A.减少营运资金B.为扩大营业面积,与租赁公司签订一项新的长期房屋租赁合同C.补充长期资本,使长期资本的增加量超过长期资产的增加量D.提高流动负债中的无息负债比率6.某公司2012年的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20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为800万元,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余额的8%计提。
每年按360天计算,则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天。
A.15B.36C.22D.247.甲企业2012年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为200万元,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8次,2012年净利润为420万元,则2012年甲企业销售净利率为()。
A.26.25%B.30%C.35%D.28.25%8.某企业2012年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500万元,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7500万元,本年没有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客观因素,则该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率为()。
A.137.5%B.135.2%C.214.29%D.125.2%9.乙公司2012年年末的负债总额为2000万元,权益乘数为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00万元,则2012年乙公司的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为()。
理论力学第十章作业答案

v A O A B C D 300w 0
v A v AB v B [10-6]图示曲柄摇块机构中,曲柄OA 以角速度 0绕O 轴转动,带动连杆AC 在摇块B 内滑动,摇块及其刚连的BD 杆则绕B 铰转动,杆BD 长l,求在图示位置时摇块的角速度及D 点的速度.
解:运动分析:OA 、摇块B 定轴转动,AC 平面运动0A v OA ω=⋅以A 点为基点分析B 点的速度
-以摇块上的B 点为动点,以AC 为动系统,通过分析B 点的速度,得知
AC 杆上B 点的速度沿AC 方向。
1/2AB A v v =AB AB v AC
ω=⋅ 又01/4AB ωω⇒=01/4B AB ωωω∴==0
/4D B v l l ωω=⋅=以AC 杆为研究对象:
O A
B C D
300w 0
速度瞬心法:I v A 0A AB v OA IA ωω==由几何关系得:4IA OA
=0
1/4AB ωω⇒=0
1/4B AB ωωω∴==0
/4D B v l l ωω=⋅=
v A A AB v ω= 又01/4AB ωω⇒==
v A v B (3)再研究齿轮D v =v D
(1)取轮为研究对象:v B
(2)取销钉v Br v Be 0cos 60Be B v v =⋅ωO1A
AD 作平面运动。
(1v D
(2)取滑块D 为动点,v Dr v De 0cos30De D v v =1O D ω∴=ωO1D。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十章概率复习课 作业(含答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十章概率复习课作业11.任意抛两枚一元硬币,记事件A=“恰好一枚正面朝上”;B=“恰好两枚正面朝上”;C=“恰好两枚正面朝下”;D=“至少一枚正面朝上”;E=“至多一枚正面朝上”,则下列事件为对立事件的是()A.A与BB.C与DC.B与CD.C与E2.某人忘了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因而他随意拨号,假设拨过的号码不再重复,若用A i=“第i次拨号接通电话”,i=1,2,3.则事件第3次拨号才接通电话可表示为,拨号不超过3次而接通电话可表示为.3.甲、乙、丙三人参加某电视台的一档节目,他们都得到了一件精美的礼物.其过程是这样的:墙上挂着两串礼物(如图),每次只能从其中一串的最下端取一件,直到礼物取完为止.甲第一个取得礼物,然后,乙、丙依次取得第2件、第3件礼物.事后他们打开这些礼物仔细比较发现礼物B最精美,那么取得礼物B可能性最大的是.4.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的一面出现任意一种点数的概率都是16,记事件A为“向上的点数是奇数”,事件B为“向上的点数不超过3”,则概率P(A∪B)=()A.12B.13C.23D.565.某医院一天要派出医生下乡义诊,派出的医生人数及其概率如下表所示:人数012345人及5人以上概率0.10.160.30.20.20.04(1)求派出医生至多2人的概率;(2)求派出医生至少2人的概率.答案:A中,A与B不能同时发生,但能同时不发生,是互斥但不对立事件,故A错误;在B中,C 与D不能同时发生,也不能同时不发生,是对立事件,故B正确;在C中,B与C不能同时发生,但能同时不发生,是互斥但不对立事件,故C错误;在D中,C与E能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故D错误.A3A1∪ 1A2∪ 1 2A3,共有三种情况,甲C,乙A,丙B;(2)甲A,乙B,丙C;(3)甲A,乙C,丙B.可见,取得礼物B可能性最大的是丙.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的一面出现任意一种点数的概率都是16,∴P(A)=36 12,P(B)=36 12,P(AB)=26 13,P(A∪B)=P(A)+P(B)-P(AB)=12 12 13 23.故选C.“不派出医生”为事件A,“派出1名医生”为事件B,“派出2名医生”为事件C,“派出3名医生”为事件D,“派出4名医生”为事件E,“派出5名及5名以上医生”为事件F,事件A,B,C,D,E,F 彼此互斥,且P(A)=0.1,P(B)=0.16,P(C)=0.3,P(D)=0.2,P(E)=0.2,P(F)=0.04.(1)“派出医生至多2人”的概率为P(A∪B∪C)=P(A)+P(B)+P(C)=0.1+0.16+0.3=0.56.(2)方法一“派出医生至少2人”的概率为P(C∪D∪E∪F)=P(C)+P(D)+P(E)+P(F)=0.3+0.2+0.2+0.04=0.74.方法二“派出医生至少2人”的概率为1-P(A∪B)=1-0.1-0.16=0.74.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十章概率复习课作业21.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A.12B.13C.14D.162.在1,3,4,5,8路公共汽车都要停靠的一个站(假定这个站一次只能停靠一辆汽车),有一位乘客等候4路或8路汽车.假定当时各路汽车首先到站的可能性相等,则首先到站正好是这位乘客所需乘的汽车的概率等于()A.12B.23C.35D.253.《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如图是易经八卦图(含乾、坤、巽、震、坎、離、艮、兑八卦),每一卦由三根线组成(—表示一根阳线,——表示一根阴线),从八卦中任取一卦,这一卦的三根线中恰有2根阳线和1根阴线的概率为()A.18B.14C.38D.124.种植两株不同的花卉,若它们的成活率分别为p和q,则恰有一株成活的概率为()A.pqB.p+qC.p+q-pqD.p+q-2pq5.在某道路A,B,C三处设有交通灯,这三盏灯在一分钟内开放绿灯的时间分别为25秒、35秒、45秒.某辆车在这条道路上匀速行驶,则三处都不停车的概率为()A.21192B.25192C.35192D.355766.台风在危害人类的同时,也在保护人类.台风给人类送来了淡水资源,大大缓解了全球水荒,另外还使世界各地冷热保持相对均衡.甲、乙、丙三颗卫星同时监测台风,在同一时刻,甲、乙、丙三颗卫星准确预报台风的概率分别为0.8,0.7,0.9,各卫星间相互独立,则在同一时刻至少有两颗卫星预报准确的概率是.7.甲、乙、丙三人一起玩“黑白配”游戏:甲、乙、丙三人每次都随机出“手心(白)”、“手背(黑)”中的某一个手势,当其中一个人出示的手势与另外两人都不一样时,这个人胜出;其他情况,不分胜负.则一次游戏中甲胜出的概率是.8.甲、乙两校各有3名教师报名支教,其中甲校2男1女,乙校1男2女.(1)若从甲校和乙校报名的教师中各任选1名,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选出的2名教师性别相同的概率.(2)若从报名的6名教师中任选2名,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选出的2名教师来自同一所学校的概率.9.甲、乙二人进行一次围棋比赛,一共赛5局,约定先胜3局者获得这次比赛的胜利,同时比赛结束.假设在一局中,甲获胜的概率为0.6,乙获胜的概率为0.4,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已知前2局中,甲、乙各胜1局.(1)求再赛2局结束这次比赛的概率;(2)求甲获得这次比赛胜利的概率.答案: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有以下六种情况:(1,2),(1,3),(1,4),(2,3),(2,4),(3,4),满足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有(1,3),(2,4),故所求概率是26 13.,在该问题中基本事件总数为5,这位乘客等候的汽车首先到站这个事件包含2个基本事件,故所求概率为25.,基本事件总数n=8,这一卦的三根线中恰有2根阳线和1根阴线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3,∴所求概率为P=38.故选C.p(1-q)+(1-p)q=p+q-2pq.,每个交通灯开放绿灯的概率分别为512,712,34.在这条道路上匀速行驶,则三处都不停车的概率为512 712 34 35192.902甲、乙、丙预报准确依次记为事件A,B,C,不准确记为事件 , , ,则P(A)=0.8,P(B)=0.7,P(C)=0.9,P( )=0.2,P( )=0.3,P( )=0.1,至少两颗预报准确的事件有AB ,A C, BC,ABC,这四个事件两两互斥.∴至少两颗卫星预报准确的概率为P=P(AB )+P(A C)+P( BC)+P(ABC)=0.8×0.7×0.1+0.8×0.3×0.9+0.2×0.7×0.9+0.8×0.7×0.9=0.056+0.216+0.126+0.504=0.902.7.,甲、乙、丙出的方法种数都有2种,所以总共有8种方案,而甲胜出的情况有:“甲黑乙白丙白”,“甲白乙黑丙黑”,共2种,所以甲胜出的概率为28 14.甲校2名男教师分别用A,B表示,1名女教师用C表示;乙校1名男教师用D表示,2名女教师分别用E,F表示.从甲校和乙校报名的教师中各任选1名的所有可能的结果为:(A,D),(A,E),(A,F),(B,D),(B,E),(B,F),(C,D),(C,E),(C,F),共9种.从中选出2名教师性别相同的结果有:(A,D),(B,D),(C,E),(C,F),共4种,所以选出的2名教师性别相同的概率为P=49.(2)从甲校和乙校报名的6名教师中任选2名的所有可能的结果为:(A,B),(A,C),(A,D),(A,E),(A,F),(B,C),(B,D),(B,E),(B,F),(C,D),(C,E),(C,F),(D,E),(D,F),(E,F),共15种.从中选出2名教师来自同一所学校的结果有:(A,B),(A,C),(B,C),(D,E),(D,F),(E,F),共6种,所以选出的2名教师来自同一所学校的概率为P=615 25.A i表示事件“第i局甲获胜”,i=3,4,5,B j表示事件“第j局乙获胜”,j=3,4,5.(1)记A表示事件“再赛2局结束比赛”.A=(A3A4)∪(B3B4).由于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故P(A)=P((A3A4)∪(B3B4))=P(A3A4)+P(B3B4)=P(A3)P(A4)+P(B3)P(B4)=0.6×0.6+0.4×0.4=0.52.(2)记事件B表示“甲获得这次比赛的胜利”.因前两局中,甲、乙各胜一局,故甲获得这次比赛的胜利当且仅当在后面的比赛中,甲先胜2局,从而B=(A3A4)∪(B3A4A5)∪(A3B4A5),由于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故P(B)=P(A3A4)+P(B3A4A5)+P(A3B4A5)=P(A3)P(A4)+P(B3)P(A4)P(A5)+P(A3)P(B4)P(A5)=0.6×0.6+0.4×0.6×0.6+0.6×0.4×0.6=0.64 8.。
第10章 齿轮传动 作业题 答案

第十章齿轮传动作业题答案一、填空题1.齿轮的齿形系数Y Fa的大小与模数无关,主要取决于齿形。
2.一对软齿面的闭式齿轮传动,小齿轮的齿面硬度比大齿轮的齿面硬度大,原因是使大小齿轮的强度和寿命比较接近。
3.齿轮传动强度设计中,σH是接触应力,[σ]H是许用接触应力,σF是弯曲应力,[σ]F 是许用弯曲应力。
5.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中,轮1、2为高速级小、大齿轮,轮3、4为低速级小、大齿轮,若z1=z3,z2=z4,z1< z2,四齿轮的模数、齿宽、材料、热处理均相同,在有限寿命内,接触强度最高的齿轮为2,最低的为 3 ;弯曲强度最高的为 2 ,最低的为 3 。
6.齿轮传动中,齿面点蚀一般易出现在轮齿的节线附近的齿根表面处,轮齿折断易出现在轮齿的齿根过渡圆角处。
7.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比i:1,大小齿轮在啮合处的接触应力是相等;如大、小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相同,则其许用接触应力是不相等。
两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是不等的。
8.直齿圆柱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节点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其载荷由一对轮齿承担。
9.设计一对减速软齿面齿轮时,从等强度要求出发,大、小齿轮的硬度选择应使小齿轮硬度高些。
11.对于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主要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而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校核,这时影响齿轮强度的最主要几何参数是主动轮直径d1 。
12.齿轮传动强度计算中,齿形系数Y Fa值,直齿圆柱齿轮按齿数z选取,而斜齿圆柱齿轮按当量齿数z v选取。
13.在齿轮传动中,若一对齿轮采用软齿面,则小齿轮的材料硬度比大齿轮的硬度高 30~50 HBS。
14.多级齿轮传动减速器中传递的功率是一定的,但由于低速级轴的转速低而使得该轴传递的扭矩大,所以低速级轴的直径要比高速级轴的直径粗的多。
15.设计软齿面圆柱齿轮传动时,应取小齿轮的齿面硬度大于大齿轮的齿面硬度;小齿轮的齿宽大于大齿轮的齿宽。
16.对于一般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其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计算应以节点处的接触应力作为计算应力。
财务分析与评价课后作业及答案

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第一节财务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财务分析主体中,必须对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发展能力的全部信息予以详尽了解和掌握的是( )。
(2006年)A.交易性金融资产者B.企业债权人C.企业经营者D.税务机关【答案】C【解析】为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企业经营者必须对企业经营理财的各个方面,包括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发展能力的全部信息予以详尽地了解和掌握。
2.企业所有者作为投资人,关心其资本的保值和增值状况,因此较为重视企业的()。
A.偿债能力B.营运能力C.盈利能力D.发展能力【答案】C【解析】企业所有者作为投资人,关心其资本的保值和增值状况,因此较为重视企业获利能力指标,主要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下列指标中,属于效率比率的是( )。
(2001年)A.流动比率B.资本利润率C.资产负债率D.流动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重【答案】B【解析】效率比率指标反映了所费和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如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以及资本利润率等。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财务分析中因素分析法特征的是()。
(2012年)A.因素分解的关联性B.顺序替代的连环性C.分析结果的准确性D.因素替代的顺序性【答案】C【解析】采用因素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因素分解的关联性;(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
二、多项选择题1.在财务分析中,资料来源存在局限性,理由包括()。
A.报表数据的时效性问题B.报表数据的真实性问题C.报表数据的可比性问题D.报表数据的完整性问题【答案】ABCD三、判断题1.在财务分析中,企业经营者应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并关注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2012年)【答案】√【解析】企业经营决策者必须对企业经营理财的各个方面,包括运营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及发展能力的全部信息予以详尽地了解和掌握,主要进行各方面综合分析,并关注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所有者权益作业附答案

第十章所有者权益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A.企业全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B.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差额C.企业长期负债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D.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2.企业在增资时,新的投资者交纳的出资额大于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部分,应记入()A.实收资本B.盈余公积C.资本公积D.营业外收入3.公司制的企业计提的法定盈余公积累计达到注册资本的()时,可以不再提取。
A.20%B.25%C.30%D.50%4.企业不可以吸收所有者的()作为投资。
A.货币资产B.固定资产C.租入资产D.无形资产5.下列各项,能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化的是()A.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B.增发新股C.向股东支付已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D.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6.某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 000 000元,本年实现的净利润为2 000 000元,按10%和5%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该企业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元。
A.2 000 000B.2 550 000C.2 700 000D. 3 000 0007.2006年1月1日,某企业所有者权益情况如下:实收资本2 000 000元,资本公积170 000元,盈余公积380 000元,未分配利润320 000元。
则该企业2006年1月1日留存收益为()元。
A.380 000B.320 000C.700 000D.870 000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有()A.盈余公积B.末分配利润C.股本溢价D.坏账准备2.下列项目中,会使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是()A.当年发生盈利B.用当年税后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C.接受投资者投资D.以盈余公积弥补损3.下列各项,构成企业留存收益的有()A.资本公积B.盈余公积C.未分配利润D.应付利润4.企业吸收投资者投资时,下列账户的余额可能发生变化的有()A.盈余公积B.资本公积C.实收资本D.利润分配5.下列项目中,能同时引起资产和利润减少的项目有()A.计提短期借款利息B.计提行政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C.支付业务招待费D.无形资产摊销三、分录题1.公司2005年1月1日溢价发行普通股股票600 000股,每股面值10元,优先股股票50 000股,每股面值12元,普通股以每股11元出售,优先股以每股14元出售,支付发行费60 000元,相关款项已用银行存款结清。
第10章 能量法(作业解答)

=
1 EI
l 0
⎡ ⎢M ⎣
(x
)
∂M (x
∂M es
)
⎤ ⎥ ⎦
M
es
=
dx
0
=
qa 3 6EI
10-5 图示刚架,各杆的 EI 相等。试求截面 A 的位移和转角。
Bl F
x2
x1 A
1
1
1
h
C
解:用单位载荷法求解 如图所示,在截面 A 处分别作用一水平方向单位力、铅垂方向单
位力和一顺时针方向单位力偶,并分别求出由荷载 F 以及单位力和单 位力偶所引起的内力,列表计算如下:
∂Fs
当 a ≤ x ≤ l , M (x) = −Fs (l − x),
∂M (x) = −(l − x)
∂Fs
∫ yB
= ⎜⎜⎝⎛
∂U ∂Fs
⎟⎟⎠⎞Fs =0
=
1 EI
l 0
⎡ ⎢ ⎣
M
(x
)
∂M (x
∂Fs
)
⎤ ⎥ ⎦
Fs
=0
dx
∫ = q
a
(a
−
x)2 (l
−
x)dx
=
qa 3 (4l
−
a)
F=qa
q
面 A 和 B 之间的相对位移和相对转角。
A
F 对称轴 F
B
1
1
x1
h
x2
E
C
D
A
B
C
a
l
ql2/8
③
a
①②
解:用单位载荷法求解 由于结构和载荷的对称性,取刚架对称轴的一侧来求解 δ AB 和
第十章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海伊斯科普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 )A.图式B.同化C.顺应D.平衡2.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即决定因素是( )A.成熟B.物理因素C.社会经验D.平衡化3.皮亚杰把儿童智慧发展分成四个阶段,依次是()A.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D.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4.海伊斯科普认知发展课程的核心是()A.关键经验关键知识C.关键活动D.关键方案5.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比较复杂的逻辑思维出现在(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6.根据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论,婴儿时期的智力发展主要属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7.通过主动与物体作实际的接触并对接触的事物加以操作、捉摸而获得的经验,皮亚杰称之为()A.成熟 B.物理经验C社会经验 D.平衡化8.在海伊斯科普课程关键经验中,发展逻辑推理的关键经验,包括分类、排序与()A.配对B.分辨 C.识记D.数概念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涉及的四个基本概念是( )A.图式、成熟、同化、顺应B.图式、同化、顺应、平衡C.成熟、同化、顺应、平衡D.图式、成熟、顺应、平衡10.皮亚杰儿童智慧发展理论中的“前运算阶段”,相当于( )A.0—2岁B.2—7岁C.7—12岁D.12—15岁11.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思维的萌芽出现在()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2.根据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智力发展属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年龄为( )A.0——2岁 B.2——7岁C.7——12岁 D.12——15岁13.根据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论,小学生的智力发展主要属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4.海伊斯科普课程的一日生活安排包括()A.五个环节B.六个环节C.七个环节D.八个环节15.根据海伊斯科普课程理论,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来探索属于( )A.主动学习方面的关键经验B.语言运用方面的关键经验C.经验和表征方面的关键经验D.发展逻辑推理的关键经验16.皮亚杰认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经验、社会经验和()A.图式B.同化C.顺应D.平衡化17.根据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论,幼儿时期的智力发展属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8.海伊斯科普课程49条关键经验的提出是针对儿童()A.情感领域B.社会领域C.认知领域D.身体领域19.海伊斯科普课程围绕()A.关键经验展开B.物理经验展开C.社会经验展开D.个人经验展开20.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让儿童学习那些与自己已有知识有所不同的新事物的方法是()A.活动法B.自我发现法C.同伴影响法D.冲突法21. 根据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论,小学生的智力发展主要属于()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22.根据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智力发展属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年龄为( )A.0~2岁B.2~7岁C.7~12岁D.12~15岁23.皮亚杰将儿童把外界现实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称为( )A.顺应B.平衡C.同化D.成熟24.根据海伊斯科普课程理论,幼儿通过听、摸、尝、闻来认识物体属于( )A.主动学习方面的关键经验B.语言运用方面的关键经验C.经验和表征方面的关键经验D.发展逻辑推理的关键经验25.海伊斯科普课程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幼儿教育方案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I 4 10 200 F BIl Il 200 1 0.16 N / m 2 r 2 0.05
7
由于两 T
螺旋线轨道半径为:
0
2 me eB
3.59 10
10
s
r
me v eB
me v sin89 eB
v
1.5110 m
3
V
螺旋线螺距为:
v//
0
B
h //T cos89
2 me eB
1.66 104 m
10-21 空间某一区域里有 E 1500 m/V的电场和 B 0.40 T的 磁场,这两个场作用在一个运动电子上的合力为0. (1)求这个电子的速率(设 v B E 两两垂直) ; 、 、
10-16 半径为R的无限长直圆筒上有一层均匀分布的面电流,电 流都绕着轴线流动并与轴线垂直,面电流密度(即通过垂直方向 单位长度上的电流)为 i,如图所示.求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 解:题中具有均匀分布面电流的无限长直圆筒相当于一个通有电 流的无限长螺线管.由于载流直螺线管在轴线上产生的磁感应强度 的大小为
i
P
B 0nI 0i
10-18 把能量为2.0×103 eV的一个正电子,射入磁感应强度 B=0.1T的匀强磁场中,其速度矢量与磁感应强度成89°角,路径 成螺旋线,其轴在磁场的方向.试求这螺旋线运动的周期,螺距和 半径。 解:v 2 E / m 2 2.0 103 1.6 1019 / 9.111031 2.65 107 m / s
(2)画出 v B E 三者的相互方向. 、 、
解:电子受电场力为: 电子受洛伦兹力为:
FB -e B
E
FE eE
当二者等大反向时其合力为0,则
E 1500 3.75 103 m / s B 0.40
v B E 、 、
10-11 一个塑料圆盘,半径为R 表面均匀分布电量q试证明:当 它绕通过盘心而垂直于盘面的轴以角速度ω转动时,盘心处的磁 0q 感应强度大小为:
B
dI
2
2 rdr
其在盘心所产生的磁场为
dI 0 dB 0 dr 2r 2 则盘处的总磁场为 B R 0 dr 0 R 0 q 0 2 2 2 R
0 I B 4 a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b) P点场强由两半无限长载流直导线及半个圆周载流导线所 激发,根据右手定则知其所激发磁场方向均为垂直于纸面向里:
0 I 1 0 I 0 I 2 B 2 (1 ) 4 r 2 2r 4r
(C) P点场强由三根有限长载流直导线所激发,根据右手定则知 其所激发磁场方向均为垂直于纸面向里,且大小相等,则
10-7 高压输电线在地面上空25 m处,通过电流为1.8×103 A,求 (1)在地面上由这电流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多大? (2)在上述地区,地磁场为0.6×10-4 T,问输电线产生的磁场与 地磁场相比如何? 解:(1)根据无限长载流导线所产生磁感应强度的计算可得:
0 I 0 I B 2r 2 252 y 2
(2)当 a=20 =20A时的磁感应强度。 cm,I 解:(1)B B1 B 2 B 3 B 4 2 B1 2 B 3
0 I 0 I 0 2( cos 45 cos 450 ) 2 r 2 r
2 2 r a; cos 450 2 2 0 I 2 0 I 2 B 2 2 2 a 2 2 a 2
1
B2 B3
2
B1
B4
3
4
其方向竖直向上.
(2)
2 4 10 7 20 5 B 8 10 T 0.2
10-10 如图,载流导线弯成(a)、(b)、(c)所示的形状,求 三图中P点的场强和方向。
解:(a) 根据毕-萨定律知,通电直 导线在其延长线上的场强为0,P点场强 仅为竖直半无限长载流直导线所激发:
三者的相互方向可以是:
B
v
10-27 连接电焊机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长导线相距0.05 m,当电 机工作时,导线的电流为200A,求作用在每一导线上单位长度 的力是多少?此力是吸引力还是排斥力? 解:当导线中通有电流时,在其周围产生磁场.两条长导线相互 平行,作用在每一导线上的力,即为其在对方所产生磁场中所 受到的磁场力.故作用在每一条导线上单位长度的力为:
0 I B B1 B 2 B 3 3B1 3 (cos 2 cos 1 ) 4 r 1 r h 3 h 0 9 3 9 0 I r B I . 4 h 2 a
q 2 R 证明: 电荷面密度 R2 取半径为r宽为dr的环带,该环带的 运流电流为
y
0 I 5 B 1.44 10 T 2 25
在导线的正下方,y=0,则
O
B 1.4410-5 1 (2) = =0.24 -4 B地磁 0.6 10 4
表明:通常情况下,载流导线产生的磁场还是较弱的。
10-9 四条平行的载流无限长直导线,垂直地通过一边长为 a 的正方形顶点,每根导线中的电流都是I,方向如图所示. (1)求正方形中心的磁感应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