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儿童的认知发展
听力残疾的概念、分类、特点及教育对策
听力残疾的概念、分类、特点及教育对策【中文摘要】: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的声音,从而很难同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
对这些聋生的施教是在回归主流教育大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活动。
以下赘述了听力残疾(听障)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
【关键词】:听障概念;听障分类;听障特点;听障教育对策中图分类号:c913.69【正文】:一、听障概念:俗话说“十聋九哑”。
那么,聋和聋哑是不是一回事呢?称聋童,聋生为“聋哑儿童”“聋哑学生”是否正确?其实这不仅仅是个习惯问题,而且涉及到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
聋与聋哑是两种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现象。
聋指的是听觉方面的问题,哑指的是言语方面的问题。
一个儿童如果在出生前或学语前,以及刚刚开始说话的时候,双耳发生严重耳聋,他就基本上不能或完全不能感受到外界的声音刺激,特别是语言的刺激。
这样就无法通过听觉来模仿发音说话,或者刚刚学到的词语也因此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表现出既聋又哑的状态。
可见,聋童不会说话的原因,一般不是嘴、舌头国内外、声带等言语器官出了毛病,而是听觉器官又了毛病。
把耳聋学生统统说成聋哑学生,显然与事实不符,应是聋生,甚至我们的学校叫呼兰区聋哑学校都是错误的,应改成呼兰区聋校。
二、听障分类我国把听力残疾分为两类,四级。
即聋和重听,其中聋又分为一级聋和二级聋,重听又分为一级重听和二级重听。
说明的一点:如果一只耳朵为聋或重听,而另一只耳朵的听力损失等于或小于40分贝,就不属于听力残疾。
实际上,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按照听力损失时间可以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聋;按照病变的部位分为传导性聋、感音性聋和混合性聋;按照病变的性质又可以分为功能性聋、器质性聋和混合性聋。
三、听障特点1、身体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朴永新等人的调查来看,听力残疾儿童的身体形态,总体上的发育水平不如普通。
但由于儿童由于听力残疾有时河内耳的损伤有关系,而内耳同时又是人体的平衡器官,因此有一些聋儿的平衡能力比较差,很容易摔倒,这是一部分聋儿的特点。
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听觉障碍是一种影响儿童听力的疾病,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语言、认知和社会能力。
针对这种情况,儿童需要特殊的心理和教育支持,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成为成功的个体。
心理问题听觉障碍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儿童可能会感到孤独、难以与他人交流,有时也会感到沮丧和失落。
因此,儿童需要得到额外的关注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发展积极的心态。
以下是一些听觉障碍儿童可能遇到的常见心理问题:1. 低自尊听觉障碍儿童可能会感到自我价值低,因为他们可能无法像其他儿童一样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交流。
2. 社交障碍缺少交流经验可能导致儿童难以适应社交环境。
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甚至可能不知道如何与其他儿童交朋友。
3. 沮丧和情绪问题由于听觉障碍儿童更容易受到排挤和歧视,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这可能会导致一些情绪问题。
教育支持儿童需要特殊的教育支持,以帮助他们处理听觉障碍。
以下是一些教育策略和支持方法:1. 辅助通讯技术(AAC)辅助通讯技术可以帮助儿童理解和表达语言。
这些技术包括手势、肢体语言、图片字和电脑软件等。
2. 提供支持和鼓励儿童需要得到支持和鼓励,以帮助他们克服听觉障碍带来的挑战。
在学校,老师和同学可以为听觉障碍儿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鼓励。
3. 教育演示教育演示是一种让儿童参与学习的方法。
这可以帮助听觉障碍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4. 个体化的教育计划个体化的教育计划可以根据儿童的需要进行调整,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
听觉障碍儿童需要额外的关注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处理心理和教育问题。
辅助通讯技术、教育演示以及个体化的教育计划都是有效的支持方式。
通过提供这些支持,我们可以帮助这些儿童成为自信、成功和积极的个体。
特殊教育学--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
特殊教育学——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从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存在哪些教育的需要,为第三节的学习做好准备。
一、认知特点(一)感知觉特点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觉损失,所以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我们从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视觉的优势地位以及缺陷补偿三个方面来了解听觉障碍儿童感知觉特点。
1、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一是指我们在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来加工信息时,由于缺少听觉的参与而使信息变得不完整,例如,看电影的过程;二是指单独用听觉来加工时,及时佩戴助听设备,所获得的信息也是支离破碎的。
因此运用其他感官(尤其是视觉)进行补偿就变得迫切和必要了。
2、视觉的优势地位由于听觉上的障碍,聋生的眼睛就成为最主动、最活跃、最重要的感觉器官。
研究表明,听觉障碍儿童观察敏锐,辨别细小物体或远处物体的技能高于听觉健全的同龄幼儿。
国外也有研究表明:聋童在一年级时,视觉反应速度比正常儿童慢,但到了三年级,聋童的视觉反应速度与正常儿童的差距缩小了,到了六年级时,聋童的视觉反应速度甚至超过正常儿童。
3、缺陷补偿听觉损伤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而缺陷补偿可以帮助聋童发展语言。
例如在早期语言康复训练中,通过眼睛观察说话者发音时口形和舌位的变化,利用触觉和动觉感知发音时是否送气、声带是否振动。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活动参与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
但是,视觉等其他感官对听觉缺陷的补偿作用还是有限度的,不能完全取代听觉。
因此,在缺陷补偿的同时,不能忽视听觉障碍学生听觉技能的培养。
(二)注意的特点什么是注意,以及注意的分类在上一章中已介绍,本章不再赘述。
注意,特别是有意注意是开展一切认识活动的前提。
但是在整个学龄期,听力障碍儿童注意的两个方面的发展都比正常儿童缓慢,且无意注意占优势。
鲜明的颜色、生动的形象、突然出现的事物和有明显变化的事物都会引起听觉障碍儿童的无意注意。
为了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的有意注意,使其能更集中的参与到康复、训练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具和活动场所的新颖性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课堂、学习、活动变成一件有兴趣的事情,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培养有意注意。
听觉障碍儿童的感知觉和思维特点
3-3 听觉障碍儿童的感知觉和 思维特点
听障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特点
• 由于存在听力损失,听障儿童更多地运用其他感觉器官特别
是视觉来获取信息,他们的视觉更为敏锐。
• 关注过多的视觉信息,反而使听障儿童在完成某项任务需要
排除无关信息,集中注意力于某些信息时出现困难。
听障儿童的思维特点
• 从整体上看,听觉障碍儿童的思维发展落后于同龄普通儿童。 •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听觉障碍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 • 听障儿童抽象思维发展缓慢,并带有明显的形象性。
• 听觉障碍儿童语言发展缓慢影响了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他们的思维更多地受到事物外在形象的影响。
的增长而日益扩大。
注意:
听觉障碍学生的学业成就存在较大的维活动时,更多地依赖其他感觉通道,
特别是视觉通道。
• 听觉信息的缺乏是导致听觉障碍儿童认知发展滞后主要原因。
提示:
• 重视直观教学方法的运用 • 积极发展孩子的语言的能力
学业成就
• 高中毕业的听障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相当于小学阶段中年级
的健听学生。
• 数学成绩落后同龄普通学生至少3个年级。 • 听觉障碍儿童的成绩落后于健听儿童,而且差距会随着年龄
听障语言教育心得体会总结(3篇)
第1篇自从接触到听障语言教育这个领域,我便深深地被其独特的魅力和挑战所吸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其中,见证了无数听障孩子通过语言教育重新融入社会、拥抱生活的过程。
以下是我对听障语言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
一、了解听障儿童的特点1. 听障儿童在语言学习方面存在困难。
由于听力障碍,他们无法像正常儿童那样通过听觉来获取语言信息,因此在语言学习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2. 听障儿童在情感表达方面存在障碍。
由于听力障碍,他们难以通过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导致在人际交往中显得较为被动。
3. 听障儿童在心理素质方面相对较弱。
由于长期受到听力障碍的影响,他们在面对生活压力和困难时,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二、听障语言教育的目标1. 帮助听障儿童掌握基本的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2. 培养听障儿童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心理素质方面得到提升。
3. 帮助听障儿童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听障语言教育的方法1. 视觉教学:利用图片、文字、手势等视觉元素,帮助听障儿童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
2.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让听障儿童在实际环境中运用所学语言。
3. 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家庭教育:鼓励家长参与听障语言教育,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四、听障语言教育的实践心得1. 耐心与关爱:听障儿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关爱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2. 因材施教:每个听障儿童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需求。
我们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3. 创新教学方法:在听障语言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听障儿童的语言学习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五、听障语言教育的未来展望1. 加强听障语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听觉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
听觉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听觉障碍是指个体在听力功能上存在异常或损害,导致不能正常听到或理解语言和声音。
听觉障碍儿童是指在幼儿期或儿童期出现听力障碍的个体。
以下将会详细介绍听觉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
首先,听觉障碍儿童的特征非常明显。
根据听力损失程度,听觉障碍儿童的特征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级别。
轻度听觉障碍儿童在安静环境下可以听到80分贝以上的声音,但较远距离或较低音调的声音可能不太能听到。
中度听觉障碍儿童需要大声说话或者近距离传达信息才能听清。
重度听觉障碍儿童只能听到非常大声的声音,并且也比较依赖口形来进行沟通。
极重度听觉障碍儿童几乎无法听到任何声音并且也无法理解口形。
其次,听觉障碍儿童在语言和认知发展方面存在延迟。
由于无法正常听到和理解语言,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和发音能力会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会在语言表达、词汇量和语法方面出现落后。
同时,他们的认知发展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在语言和听力为主要输入和输出的认知任务中。
另外,听觉障碍儿童在社交和心理方面也存在困难。
由于无法正常听到和理解他人的言语,他们可能在交流和与他人互动时感到困惑和受限。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场合中变得孤立和封闭。
同时,他们也可能因为沟通障碍而感到挫折和自卑,对自己产生负面情绪和心理状态。
最后,对于听觉障碍儿童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多种评估和测试。
医生会对儿童的听力进行详细评估,包括通过纯音评估和语音评估来确定听力损失的程度。
此外,医生还可能进行言语和语言评估来评估儿童的语言发展和交流能力。
其他评估还可能包括认知评估和心理评估,以全面了解听觉障碍对儿童的影响。
总结起来,听觉障碍儿童具有明显的听力损失,语言和认知发展延迟,社交和心理困难等特征。
针对听觉障碍儿童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和测试,以了解他们的听力程度和全面评估他们的发展情况。
及早的诊断和干预对于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和认知发展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听障儿童的心理特点
(一)听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觉
听觉残疾给听力 障碍儿童的整个认知 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影 响,使他们的感知活 动与正常儿童相比表 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
1、听力障碍儿童感知活动的特点
视觉 触觉 言语运 残余
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是产 生的情感体验。
听力障碍儿童的理智感大多与具体的事物 相联系、更多局限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集中 在一个题目的对错、老师的具体评价上面,对 具体形象的材料更感兴趣,而对一些抽象的材 料兴趣就差得多。理智感也不够深刻,他们往 往把老师、书本作为真理的化身。
5/26/2020
理智感 美感
1)听力障碍儿童道德感发展的特点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 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 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
听力障碍儿童的道德感比较幼稚直观、 模糊和狭隘,其表现形式主要处于知觉的 情感体验和与具体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 体验两个阶段。
5/26/2020
2)听力障碍儿童理智感发展的特点
2、心理需要障碍
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 Nhomakorabea分依 赖、固执、任性等。
很多听力障碍儿童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心里, 尤其对母亲。当听力障碍儿童已产生孤僻、胆怯等 情绪障碍时,这种依赖心理更为明显。
有的听力障碍儿童渴望情感交流与表达,当这 种心理需要被听力言语障碍所影响,家长又可能忽 视他们的这种需求时,可能会有较明显的固执、任 性等表现。
3)听力障碍儿童美感发展的特点
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 的情感体验。
听力障碍儿童的美感比较简单、直观、 肤浅,很难懂得自然美和艺术作品的美;对 于艺术作品更注意具体情节和人物,而对深 刻的思想内涵作品的艺术价值却很少注意, 难以获得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听障幼儿特点
听障幼儿特点
听障幼儿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和沟通障碍:由于听力受损,听障幼儿在语言和沟通方面的发展会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理解和使用语言,也无法通过正常的语音方式进行交流。
2. 认知和学习能力受限:听障幼儿的认知和学习能力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他们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也可能在处理复杂问题时遇到困难。
3. 情绪和行为问题:由于沟通困难和认知受限,听障幼儿可能会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如易怒、焦虑、抑郁等。
他们也可能会表现出社交障碍,难以与同龄人交流和互动。
4. 教育和康复需求:听障幼儿需要特殊的教育和康复服务,如听力辅助设备、语言训练、心理治疗等。
他们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在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听障幼儿的情况都是独特的,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听障幼儿的教育和康复,应该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幼儿园听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听力障碍儿童教育教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儿童的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特殊儿童在幼儿园教育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裙体,其中听力障碍儿童更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重视的对象。
针对幼儿园听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教案编制至关重要,下面将分别从幼儿园听力障碍儿童的特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幼儿园听力障碍儿童的特点1.听力障碍儿童的智力发育一般正常,但由于听觉障碍,导致其语言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他们在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2.他们对声音的感知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其他感官来获取信息。
他们对于视觉刺激的依赖性较强。
3.听力障碍儿童在交流交流中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借助手势、口型、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符号来进行交流。
4.他们在认知和学习能力方面与正常儿童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但需要通过一定的辅助手段来获取信息。
二、教育目标1.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促进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语言基础,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3.提升听力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帮助他们获取知识。
4.增强听力障碍儿童的社交能力,帮助他们融入集体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语言和交流能力培养(1)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结合图片、动画等形式帮助听力障碍儿童理解和学习语言知识。
(2)进行口语训练,通过模仿、操练等方式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
(3)开展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2.认知和学习能力提升(1)利用触摸、视觉等感官进行教学,帮助听力障碍儿童理解和掌握知识。
(2)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听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兴趣。
(3)设置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听力障碍儿童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3.生活自理能力培养(1)开展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自我清洁、穿衣、饮食等,帮助听力障碍儿童提升自理能力。
简述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
简述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特殊儿童是指在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或差异的儿童。
他们的发展特点与一般儿童存在一些差异,需要特殊的关注和教育。
下面将从身体发展、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交发展四个方面分别介绍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并给出具体解释。
身体发展方面,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身体发展可能存在延迟或异常。
一些特殊儿童可能在运动能力上存在困难,如肢体协调不良、运动控制障碍等。
其次,特殊儿童可能存在感官缺陷,如视力、听力或触觉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感官缺陷会对他们的身体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最后,特殊儿童的生长发育可能存在差异,如身高、体重等方面与一般儿童相比可能有所偏差。
智力发展方面,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智力水平可能存在差异。
特殊儿童的智力水平可能低于一般儿童,这意味着他们在思维、记忆、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可能较弱。
其次,特殊儿童的学习能力可能受到限制。
由于智力水平的差异,特殊儿童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学习和理解知识。
最后,特殊儿童的语言发展可能存在问题。
他们可能存在言语表达困难、语言理解能力差等问题,这会影响他们与他人的交流。
情感发展方面,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特殊儿童可能存在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方面的困难。
他们可能不太清楚自己的特点和能力,也不太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其次,特殊儿童可能对自己的身体或智力差异感到困惑和焦虑。
他们可能面临来自自己和他人的压力和挫折,需要特殊的支持和指导来调整情绪和建立自信。
最后,特殊儿童可能存在社会适应困难。
由于身体或智力上的差异,特殊儿童可能在与他人的交往和社交中遇到困难,需要特殊的培训和辅助来提高社交能力。
社交发展方面,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特殊儿童可能存在与他人的互动困难。
由于身体、智力或语言上的差异,特殊儿童可能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遇到困难,需要特殊的支持和训练来提高社交能力。
针对听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工作总结
针对听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工作总结李娟一、引起听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原因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心理、智力、言语三者紧密联系,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单方面的迟滞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健康发展,给他们的心理活动带来某些变化,形成一些有别于普通儿童的心理特征,导致了听障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
1、感知觉特点由于听力障碍会破坏他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完整性和丰富性,会影响到学习,限制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他们不能同时感知物体的声音信号和词语信号。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脱节。
其中视觉起到的代偿作用是相当大的,对于听障儿童来说,上课不是听课,而是“看课”。
视觉主导作用,其他感官起辅助作用,这是听力残疾学生感知活动,明显异于普通学生之处。
2、思维特点逻辑思维能力不如正常儿童,与他们的语言水平有关系,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听障儿童语言发展迟缓,思维形式更多表现为具体形象性,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由于抽象思维,在掌握概念方面显著特点是概念的扩大与缩小3、注意特点与正常儿童相比,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形成和发展都比较缓慢,有意注意稳定性较差,需要活动来吸引和支持;多种注意的恰当分配存在困难。
4、记忆特点听障儿童的形象记忆优于词语记忆,在缺少语音帮助下,语言材料则不太容易记忆,保持和再认相对要差,对于抽象材料记忆并不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
二、听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形式由于言语障碍,思维能力差等原因,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明显低于普通儿童,会出现以下方面形式的问题。
1、认知问题视觉偏用,出现学习障碍。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易分散,失去兴趣、主动性,不能专听讲;出现算术障碍;阅读、书写、表达障碍。
2、品行障碍打架、爱发脾气、冲动、小偷小摸、离家出走等行为问题;也有多动症,依赖性强,意志行为缺乏恒久性等问题。
3、情感个性问题聋儿观察力极为敏锐,想象力丰富,如果不别环境接纳极易出现不恰当的自卑、冷漠、退缩情绪,有缄默、胆怯、孤僻等行为问题。
4、社会交往能力问题社会适应不良,对社会中负面思想和现象缺乏辨析判断能力,容易出现行为偏差,反社会行为,交往紧张,自闭症等三、塑造听障儿童健康心理的措施1、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功能,提高聋儿的认知水平教学目标注重差异性、全面性,教学内容注重铺垫性、直观性,因材施教,实施情景化、个别化教育。
听力障碍儿童教案
听力障碍儿童教案引言: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残疾,它对儿童的学习和交流能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帮助这些儿童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教案。
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听力障碍儿童的教案,旨在提供一种全面的教学计划,帮助这些儿童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教学目标:1. 帮助听力障碍儿童改善听力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2. 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能力,使他们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促进听力障碍儿童的认知发展,提高他们在学术方面的成绩。
4. 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的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1. 针对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儿童,采取个性化的听力训练方法。
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听觉模型和教学材料,有针对性地进行听力训练。
2. 通过语言训练,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听说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唇读、声音模仿等方法,帮助他们学习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3. 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指导和练习,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本和其他阅读材料。
4.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配图、动作示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 提供适当的辅助工具和技术支持。
教师可以使用助听器、字幕设备等辅助工具,帮助听力障碍儿童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听力障碍儿童更直观地理解和学习知识。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听力障碍儿童之间的小组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3. 适应性教学法:根据听力障碍儿童的学习需要和能力设置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支持。
4.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听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5. 反馈教学法:及时给予听力障碍儿童学习成果的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康复个案研究
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康复个案研究听力障碍是指人们在听觉感受和语言能力上出现缺陷或障碍。
听力障碍儿童是指在婴幼儿期或儿童时期发生听力障碍,导致他们的听力和语言能力受到限制的特殊儿童。
针对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个案研究来了解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过程。
个案背景:李小明,6岁,男性,听力障碍儿童,由于生长发育异常导致双耳听力严重受损,目前处于重度听力障碍状态,只能通过口形和手势交流。
此外,他还伴有言语发育滞后,无法流利地使用语言进行交流。
评估:首先,对李小明进行了综合评估,包括听力评估、语言评估和认知发展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了李小明的听力障碍程度、语言能力和认知发展水平。
治疗目标:1.提高李小明的听力能力,尽量恢复其听觉功能。
2.培养李小明的语言能力,使其能够用语言进行交流。
3.培养李小明的口腔肌肉协调能力,以便更好地发音。
治疗方案:1.听力康复训练:通过助听器和其他辅助听力设备,提高李小明的听力能力。
训练包括听觉强化训练、听辨困难情境训练等,以提高他对声音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语言疗法:使用口形和手势辅助李小明理解和表达意思。
同时,通过口语训练,教授他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词汇量,鼓励他积极参与语言交流。
3.口腔肌肉训练:通过口腔肌肉协调训练,帮助李小明改善发音和语音流利度。
训练包括各类口腔运动训练,如咀嚼练习和口腔肌肉按摩。
疗程和效果评估:每周进行3次语言康复训练,每次约60分钟。
治疗期为10个月,每3个月进行一次评估,以评估李小明的康复效果和进展。
疗效评估:经过10个月的听力障碍儿童语言康复治疗,李小明的听力能力有了一定的改善,可以通过助听器更好地感知声音。
他的语言能力也有明显提高,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此外,他的口腔肌肉协调能力也有所改善,语音发音更加准确。
讨论:针对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康复治疗应该基于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同时与家庭密切合作,利用家庭环境进行康复训练。
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基本康复训练方案
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基本康复训练方案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基本康复训练方案是一个全面而细致的计划,旨在帮助这些孩子克服听力或言语障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个方案不仅关注孩子的听力或言语能力的训练,还注重培养他们的认知、社交和情感能力。
在听觉训练方面,通过使用先进的助听设备,我们尽可能地提升孩子的听觉敏感性和分辨能力。
这些设备能够捕捉并放大微弱的声音,让孩子能够听到并逐渐适应各种环境下的声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将学会理解和区分不同的声音,为言语和交流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言语训练是康复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我们采用专业的方法和技术,通过反复的口型模仿和语音练习,帮助孩子建立清晰准确的发音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耐心指导他们逐步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
同时,我们还会教授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用词汇,以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认知训练旨在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我们引导孩子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环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这样的训练不仅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社交技能训练是帮助孩子融入社会的重要一环。
我们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等形式,教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还会教孩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除了专业训练外,家长在孩子的康复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我们会定期为家长提供培训和指导,让他们了解孩子的需求和进步情况,并教授他们一些实用的康复技巧和方法。
通过与家长的紧密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康复进程,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之,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基本康复训练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计划,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训练和指导。
通过这个方案,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孩子克服障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对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对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对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和沟通:提供听觉障碍儿童学习语言的机会,通过使用手语、说话、阅读嘴唇等方法帮助他们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
2. 听力技能的培养:通过听觉设备、听觉训练和听觉启发等方法,帮助听觉障碍儿童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他们的听觉能力。
3. 认知和学习技能的培养:提供适合听觉障碍儿童认知和学习的环境和工具,如使用视觉辅助工具、图形和图像等来帮助他们理解和组织信息。
4. 社交和情感技能的培养:通过培养听觉障碍儿童的社交和情感技能,帮助他们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 包容性教育:鼓励听觉障碍儿童参与包容性教育,与正常听力的儿童一起学习和社交,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对于实施上述教育内容,常用的教育方法包括:
1. 个体化教学:根据听觉障碍儿童的个体差异,针对他们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策略。
2. 使用视觉辅助工具:利用视觉辅助工具,如图表、图片和视频等,帮助听觉障碍儿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3. 利用手势和示范:通过手势和示范,帮助听觉障碍儿童理解和表达意思,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合作学习:鼓励听觉障碍儿童与其他正常听力的儿童一起学习,通过相互合作和交流,促进彼此的学习和发展。
5. 制定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听觉障碍儿童提供安静、无干扰的学习环境,避免噪音和其他干扰因素对他们学习的影响。
总的来说,对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应该注重个性化,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技能培养机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听障儿童认知领域教案
听障儿童认知领域教案听障儿童认知领域教案1. 引言在教育领域,特殊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听障儿童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
听障儿童由于听觉上的障碍,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尤其是在认知领域。
本文将在深度探讨中,提供一份有价值和高质量的教案,帮助听障儿童在认知领域取得进步。
2. 评估在开始设计教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听障儿童在认知领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评估。
根据研究,听障儿童在语言、思维和注意力方面存在一些挑战。
我们需要确保教案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这些认知能力。
3. 教案设计3.1 教学目标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应该具体、可量化和可评估。
教学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听障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并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3.2 教学内容根据听障儿童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针对他们认知领域的教学内容。
我们可以以日常生活为基础,通过与物体的互动来学习词汇和概念;通过丰富多样的视觉材料,加深他们对事物的理解;通过团体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思维能力。
3.3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应该有针对性,并根据听障儿童的需求进行调整。
我们可以采用多感官教学法,结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我们也可以采用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4 教学材料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对于听障儿童的认知领域教学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选择与他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材料,丰富视觉和听觉输入,帮助他们理解概念和事物。
我们还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如使用特殊设备或软件来增强教学效果。
4. 总结与回顾在教案结束后,我们应该进行总结和回顾,以帮助听障儿童对认知领域有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这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复习和巩固练习来实现。
我们应该及时收集和分析听障儿童的学习反馈,以便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5. 观点和理解针对听障儿童在认知领域的教学,我认为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听障人群信息感知特征的分析
听障人群信息感知特征的分析作者:何海燕陈昱来源:《大学教育》2015年第03期[摘要]在现实环境中的公共环境和教学情境的设计,大多数都是以健听者为主体的,在传达方式和感知途径上不能满足听障者的需要。
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不断向前发展,设计领域的趋势是从专为主流人群的设计转向为无障碍设计和通用设计,教育领域的趋势则是从隔离教育转为融合教育。
所以对听障人群的信息感知特征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了解他们在听觉、视觉、逻辑思维、表达能力方面的特点,能够为通用环境设计和融合教学提供有效的理论和数据的支持,对听障者的生活、工作、学习的改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听障信息感知特征视觉信息语言文字信息[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3-0049-02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有机体都需要感受外界所传来的各种信息,借此了解外界的状况,从而指导自己下一步的行动。
为了感受信息,人类拥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然而听觉器官出现障碍的听障人群,失去了认识世界的最为重要的感知途径。
不仅如此,听觉的丧失会造成口语表达的障碍、弱化与模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十聋九哑”。
因耳聋而引发的资讯接收、知觉感应、语言和行为交流等方面的变化,发展出这一群体自己特有的信息感知途径与特征。
一、对听障人群的信息感知研究的现状听力障碍是人类残疾类型中的一种,早在《左传》中就有“耳不听无声之和为聋”的说法。
聋人群体是残障者中比例最大的一类。
在1987年的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我国听力残疾者约为1170万,占残疾比例的16.79%;在2006年的调查中,这一数字上升到2004万,所占比例为24.16%。
从表面上看,听障者除了使用手语进行交流以外,他们与健全人几乎没有差别,这也正是听障人群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
然而听觉信息来源的缺失给听障人群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在现实环境中,听障者与健听者是同时存在的,但是无论是公共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或者是教学情境的设计,大多数都是以健听者为主体的,往往忽略了听障者的特殊需求。
听障儿童的学习特征和学习目标
听障儿童的学习特征和学习目标
听障儿童是指患有听力障碍的儿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和学习目标。
一、听障儿童的学习特征
听力障碍:听障儿童的听力受到影响,导致他们在听课、听指令、听老师讲课时存在困难。
语言发展迟缓:由于听力障碍,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可能较晚,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学习困难:听障儿童的学习能力受到影响,可能存在学习困难。
社交能力较弱:由于听力障碍,听障儿童的社交能力可能较弱,对外界的认知也较滞后。
二、听障儿童的学习目标
改善听力:通过听力训练、助听器使用等方式,提高听障儿童的听力水平。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训练、听说训练等方式,提高听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习能力:通过个性化教学、加强记忆训练等方式,提高听障儿童的学习能力。
提高社交能力: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与同伴交流等方式,提高听障儿童的社交能力。
全面发展:通过综合性的教育,帮助听障儿童在身心、情感、社会、文化等方面全面发展。
总之,听障儿童的学习目标是帮助他们在听力、语言、学习、社交等方面取得进步,并帮助他们在多方面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听障儿童需要接受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并需要周到的照顾和帮助。
幼儿园听力障碍特殊幼儿观察记录
幼儿园听力障碍特殊幼儿观察记录观察日期:_______观察地点:___________被观察者姓名:_______被观察者年龄:_______被观察者性别:_______观察记录:1.外貌和举止表现:-被观察者身材适中,面容姣好,身体活动灵活。
-目光专注,时不时打量周围环境。
-被观察者活泼好动,喜欢与其他幼儿一起玩耍。
2.语言表达能力:-被观察者在和其他幼儿互动时,主要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进行交流。
-被观察者会尝试发出一些音节,但无法清晰发音。
-在听到老师提问时,被观察者表现出困惑,不知道如何回答。
3.社交行为:-被观察者喜欢与其他幼儿一起玩耍,但由于语言障碍,与其他幼儿交流不够流畅。
-被观察者有时会被其他幼儿误解,导致沟通困难,容易引发情绪波动。
4.注意力和集中力:-被观察者在进行活动时,注意力难以集中,经常分散注意力。
-被观察者对一些声音特别敏感,会用手捂住耳朵。
5.自理能力:-被观察者对自己的衣着和卫生习惯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被观察者能够独立上厕所,但需要老师的指导和提醒。
6.兴趣爱好:-被观察者喜欢动物和玩具车,常常表现出对这些事物的热情。
-被观察者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
7.学习能力:-被观察者对于幼儿园的教学内容理解有限,难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被观察者需要耐心的一对一辅导,才能够逐渐掌握一些基本的认知技能。
观察总结:被观察者是一名有听力障碍的特殊幼儿,他在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尽管如此,他仍然表现出良好的社交能力,能够积极与其他幼儿互动和参与各项活动。
他对于幼儿园的环境和活动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对于动物和玩具车有特别的喜爱。
在接下来的教育过程中,需要给予被观察者更多的专业辅导和关注,帮助其克服听力障碍,并且逐步提高其语言表达和学习能力。
同时,鼓励其积极参与各类社交活动,提高社交能力和自信心,促进其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力损伤对听障儿童认知产生的影响
• 局限了感知活动 • 缩小了知觉范围 • 缺失了某些特性 • 影响了声音定位
残余听力的特点
• 残余听力频率分配不均 • 对语音感知难度大 • 对声音刺激的感知受到局限
残余听力的训练
• 有意识倾听能力训练 • 辨别性倾听能力训练 • 理解性倾听能力训练
(五)听障儿童观察力的特点及 培养
2、视觉认知
• 听障儿童对物体的视觉认知能力起点水平 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发展,且发 展速度较快。
2、视觉认知
• 低年级听障儿童的视觉认知能力低于正常 儿童;
• 他们认知倒置物体的困难比正常儿童要大; • 他们的视觉认知发展速度较快,四年级时
已接近正常成人。
2、视觉认知
• 我国研究者发现,14-17岁年龄段,听障儿
(一)视觉注意
• 以目代耳(注意大都是由视知觉刺激引起) • 中央视野与外周视野的注意加工 • 听障儿童视觉注意的发展稍滞后于普通儿
童
(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 意后注意
•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实现没有目的也不 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 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 听障儿童比正常儿童可能出现更多的视觉 缺陷问题。
• 视觉缺陷:聋童40%~60% 正常儿童 20%~30%
• 不同听觉损失损失程度的儿童具有视觉缺 陷的可能性有所差异。
• 视觉缺陷:重听25% 聋童57%
4、视觉补偿
• 听障儿童的视觉表象清晰、完整、接近实 物。
• 但在概括性上,听障儿童落后于普通儿童。
(一)听障儿童想象的特点
• 想象的内容以视觉形象为主,听觉形象缺 乏;
• 想象的有意性有所增长; • 想象中的创造成分增多。
(二)听障儿童想象的培养
• 丰富听障儿童的表象 • 丰富听障儿童的语言 • 丰富听障儿童的生活经验 • 进行想象训练
五、思维的发展
•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 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 高级形式。
听障儿童观察力的特点 •观察的目的性 •观察的顺序性 •观察的整体性 •观察的深刻性
听障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明确观察目的 •相应的知识准备
•正确的观察方法(学习观察顺序、利用多种 感官、选择正确方法) •结合语言指导 •重视反馈
二、注意的发展
•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 和集中,是一种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 维等心理过程产生的心理特性或状态。
听力障碍儿童的认知发展
• 感知觉 • 注意 • 记忆 • 想象 • 思维
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发展
• 什么是感觉? • 什么是知觉?
•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整体反映。
(一)视觉
• 视觉对听障儿童的意义?
(一)视觉
(二)触觉
• 触觉:是一种皮肤感觉,由非均匀分布的 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触觉
• 在学龄初期,听障儿童触觉落后于正常儿 童。
• 在触觉敏感度上,优于正常儿童。
• 在振动触觉感受性和两点阈上比正常儿童 好。
(三)语言运动觉
• 语言运动感觉是运动觉的一种,指人在发 音说话时产生的极为复杂的感觉,自己体 会发音器官的各部分是如何动作的,包括 发音器官的位置、语言运动的方向、发音 器官紧张的力度或强度、语言运动的时间 等。
• 视觉反应 • 视觉认知 • 视觉缺陷 • 视觉补偿
1、视觉反应
• 反应时:给出刺激到应答反应间的这段时 间。
• 能反应视知觉发展水平。
1、视觉反应
• 正常儿童与听觉障碍儿童简单反应时随年 龄增长和受教育水平提高都有逐渐缩小的 趋势,且缩小显著。
• 听障儿童一年级视知觉比正常儿童差;但 随年龄增长、受教育水平提高,其视觉反 应发展速度快于正常儿童,但无法赶上正 常儿童的水平。
1、视觉反应
• 听障人士对视觉对比度的敏感度、闪光融 合、明度辨别、辨别运动方向以及速度等 方面都低于正常人水平。
1、视觉反应
• 听障人士的边缘视野注意加工超过正常人, 尤其是在对需要强注意的复杂任务上;
• 听障人士对边缘视野处的运动物体的觉察 能力远比正常人强。
• 听障学生视觉图像识别的敏度优于正常学 生。
语言运动觉对听障儿童的意义
• 通过语言运动觉来感受自己的发声,并作 出恰当的调整。
• 听障儿童很难获得发音运动复杂、舌尖的 发音部位不易把握、发音方法是擦音和塞 擦音、气流控制很难的声母,容易混淆发 音部位近的舌尖音和舌面音,难以区分送 气音和不送气音。
• 是听障儿童看话的主要依据。
(四)听觉
听力? 听觉?
(一)听障儿童记忆的特点
• 形象记忆 • 情感记忆 • 运动记忆 • 语言材料记忆
(二)听障儿童记忆的培养
• 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和记忆 • 培养听障儿童借助词语进行记忆的能力 • 帮助听障儿童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提高
识记效果
四、想象的发展
•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童的心理旋转视觉表象能力处在发展期,
而正常儿童处于停滞期。且听障儿童与正 常儿童都表现出性别差异,男性优于女性 。
心理旋转视觉表象能力
2、视觉认知
• 手语使用对视觉认知的意义。
2、视觉认知
• 在视觉阅读方面,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有 差异。听障儿童在阅读的视觉认知任务上 落后于正常儿童。
3、视觉缺陷
(四)听障儿童注意的培养
• 充分利用无意注意,努力培养、创造
条件、培养听障儿童的注意力。(班额; 调整看货的时间和分量,使用恰当手势语 辅助;教师行为;直观教具)
三、记忆的发展
• 记忆: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 理过程,即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 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 式。与有意注意一样,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 在一起,但又像无意注意一样,不需要意志的努 力。
(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 意后注意
• 无意注意占优势 • 有意注意发展缓慢 • 有意后注意发展困难
(三)听障儿童注意的品质
• 注意的范围相对狭窄 • 注意的分配比较困难 • 注意的转移能力较差 • 注意的稳定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