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化学(6.1.1)--蛋白质分解代谢
运动生物化学
![运动生物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0d5231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4.png)
运动生物化学一、引言运动是生物体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同时也是生物体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运动涉及到大量的生物化学反应,从能量代谢到肌肉收缩,都需要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
了解运动生物化学对于理解运动机制、改善运动表现以及预防运动受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运动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重要代谢途径以及与运动相关的分子机制。
二、运动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2.1 代谢代谢是指生物体内部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用于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物质。
在运动状态下,代谢过程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例如,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供应,因此代谢速率会加快。
2.2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在运动时产生和利用能量的过程。
能量主要由食物摄入,并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转化为ATP(三磷酸腺苷),提供给肌肉细胞进行收缩和运动。
三、运动生物化学的重要代谢途径3.1 糖酵解糖酵解是细胞内产生能量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葡萄糖会经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最终转化为能量(ATP)、乳酸和水。
糖酵解过程可以在有氧(有氧糖酵解)和无氧(无氧糖酵解)条件下进行。
3.2 脂肪代谢脂肪代谢是指细胞内脂肪分子的分解和利用过程。
脂肪是一种高能物质,通过氧化分解可以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在运动时,脂肪会作为主要能源被肌肉细胞所利用。
3.3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代谢是指生物体内蛋白质分子的合成和降解过程。
在运动时,蛋白质的分解速率会增加,用于提供必要的氨基酸供能和修复受损组织。
此外,蛋白质在肌肉组织中也起着重要的结构和功能作用。
四、与运动相关的分子机制4.1 ATP的产生ATP是生物体最常用的能量储存和转换分子。
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通过酵解和氧化反应合成和利用ATP。
针对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运动,ATP的合成和利用机制也会有所不同。
4.2 乳酸的产生与清除在高强度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无氧糖酵解会产生较多的乳酸。
乳酸的积累会导致肌肉疲劳和酸痛感。
乳酸的清除与运动后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乳酸转运、乳酸氧化等多种途径。
运动生物化学第四章PPT 蛋白质代谢与运动
![运动生物化学第四章PPT 蛋白质代谢与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efe4ab7ce45c3b3567ec8bc4.png)
1)酶的 作用
2)组成机体的 成分
3) 和储存
4)某些蛋白质具有 功能
5) 保护
6)
神经冲动或细胞调节功能
7)
信息作用
8)参与 代谢
存在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300余种,但组成 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仅有20种。
一条多肽链(一级结构)以螺旋或折叠的形 式形成比较复杂的空间结构。
α-螺旋 、β-折叠、β-转角、 无规卷曲。
-螺旋
-折叠
-转角和无规卷曲
-转角
无规卷曲是用来阐述没有确定规律性的那部分 肽链结构。
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由于氨基酸的侧链基 团的作用,多肽链进一步扭曲形成更复杂的 空间结构。
以下公式推算出蛋白质的大致含量:
100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 g % )
= 每克样品含氮克数× 6.25×100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十分密切:
一方面,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的重要物质, 生命活动常常是和蛋白质的变化联系在一 起的;
另一方面,人们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生产 具有治疗作用的蛋白质药物,或者用人工 设计蛋白质去修复损伤的组织等。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 顺序。
肽键: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 基脱水缩合所形成的化合物称之为肽,
连接这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称为肽键。
O
NH2-CH-C +
H OH
甘氨酸
O NH-CH-C
H H OH
甘氨酸
-HOH
O
O
NH2-CH-C-N-CH-C
H H H OH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66f8c802020740bf1e9b0b.png)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参考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1.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分支,是从分子水平研究人体化学组成对运动的适应,揭示运动过程中人体物质、能量代谢及调节规律的学科。
二.问答题1.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一)人体化学组成对运动的适应(二)运动时物质能量代谢的特点和规律(三)运动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2.试述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答: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40-50年代有较大发展,尤其是该时期前苏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于1955年出版了第一本运动生物化学的专著《运动生物化学概论》,初步建立了运动生物化学的学科体系,到60年代,该学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至今,运动生物化学已经成为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学科。
第一章糖类、脂类一、名词解释1、单糖:凡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称为单糖2、类脂:指一些理化性质与三脂酰甘油相似,不含结合脂肪酸的脂类化合物。
3、必需脂肪酸:把维持人体正常生长所需,但体内又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二.填空题1.单糖、低聚糖、多糖2、葡萄糖3、血糖、肝糖原、肌糖原4.甘油、脂肪酸5、氧化供能三.问答题1、糖的供能特点答:1.当以90%-95%VO2max以上强度运动时,糖供能占95%左右。
2.是中等强度运动的主要燃料。
3.在低强度运动中糖是脂肪酸氧化供能的引物,并在维持血糖水平中起关键作用。
4.任何运动开始,加力或强攻时,都需要由糖代谢提供能量。
2、糖在运动中的供能特点是什么?答:运动时三脂酰甘油供能的重要性是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降低,随运动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尽管三脂酰甘油作为能源物质效率不如糖,但其释放的能量是糖或蛋白质所提供能量的2倍。
所以,在静息状态、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运动时,是理想的细胞燃料。
3、胆固醇在体内的主要代谢去路?答:1、在肝脏内胆固醇可被氧化成胆酸,胆酸主要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生成胆汁酸随胆汁排出,是排泄的主要途径2、储存于皮下的胆固醇经日光(紫外线)照射,可进一步转化生成维生素D33、胆固醇在肾上腺皮质可转化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性腺可转变为性腺激素第二章蛋白质一、名词解释1、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以完成营养需要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精选)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精选)蛋白质的分解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c3f1c0e183c4bb4cf6ecd134.png)
12
(2)其他腐败物的产生
• 酪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苯酚和甲酚 • 色氨酸经肠道菌作用生成吲哚和甲基吲哚,成为粪臭的主
要原因 • 半胱氨酸腐败产生H2S和CH4
13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一、氨基酸在体内的代谢动态
氨基酸代谢库:食物蛋白经消化吸收的氨 基酸(外源性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降 解产生的氨基酸(内源性氨基酸)混在一 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称为氨基 酸代谢库。
残基,如羧基肽酶(A、B)、氨基肽酶。
8
(2)肠粘膜细胞分泌的蛋白酶 根据水解特性分为肠激酶和
寡肽酶
9
三、蛋白质及其消化产物在肠中的腐败作 用
蛋白质的腐败作用:肠道细菌对未被消化和吸收的蛋白 质及其消化产物所起的作用。
腐败作用的产物大多有害,如胺、氨、苯酚、吲哚等; 也可产生少量的脂肪酸及维生素等可被机体利用的物 质。
内停留时间短,并不完全消化,主要水解多肽和少量氨基 酸。
7
(2)小肠中的消化
——小肠是蛋白质消化的主要部位。 胰酶及其作用
胰酶是消化蛋白质的主要酶,最适pH 为7.0左右,包括内肽酶和外肽酶。
内肽酶: 水解蛋白质肽链内部的一些肽键,如胰 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
外肽酶: 自肽链的末段开始每次水解一个氨基酸
※赖氨酸 脯氨酸 羟脯氨酸不能转氨基 AST 心 ALT肝
17
转氨作用的生理意义
转氨基作用不仅是体内多数氨基酸 脱氨基的重要方式,也是机体合成非 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
通过此种方式并未产生游离 的氨。
18
2.氧化脱氨基:在酶的催化下氨基 酸氧化脱氢,水解脱氨基生成NH3 和ɑ-酮酸
3.联合脱氨基…可以转移可以养
生化教案蛋白质分解代谢
![生化教案蛋白质分解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f63f6fb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9.png)
生化教案蛋白质分解代谢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和途径。
3. 培养学生对蛋白质分解代谢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概念2.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重要性3.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4.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途径5. 蛋白质分解代谢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概念、过程、途径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具体过程和途径。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相关图像和动画,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概念:讲解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概念,解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3. 展示图像:利用多媒体展示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和途径的图像,帮助学生理解。
4. 讲解过程:详细讲解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具体过程和途径。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在生活中的应用。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理解和看法。
7. 总结: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概念、过程、途径及其作用进行总结。
8.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蛋白质分解代谢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深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和途径的掌握程度。
七、拓展与延伸:1. 蛋白质分解代谢与其他代谢途径的联系与区别。
2. 蛋白质分解代谢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第九章蛋白质分解代谢
![第九章蛋白质分解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944a248650e2524de5187eb4.png)
• 两种重要的转氨酶
草酰乙酸 酸
谷氨酸
GOT
天冬氨酸 氨酸
α-酮戊二酸
丙酮
GPT 丙
A 谷丙转氨酶(GPT,ALT)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GPT↑↑
B 谷草转氨酶(GOT,AST) 心肌梗死患者血清GOT↑↑
(三)联合脱氨基作用
定义:转氨酶与L-谷氨酸脱氢 酶联合催化使氨基酸的α-氨 基脱下并产生游离氨的过程 称为联合脱氨基作用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80g/日
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 必需氨基酸: 人体需要,但体内不能合成,
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共有8种:苏、亮、色、苯丙、 蛋、赖、异亮、缬
• 组氨酸、精氨酸
➢ 非必需氨基酸:
人体需要但能合成,不一定由 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取决于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 数量及比例,愈接近人体蛋白质者, 营养价值愈高
瓜氨酸
氨基甲酰磷酸+鸟氨酸 OCT
瓜氨酸
• 反应不可逆
(3)精氨酸的合成 • 部位:胞浆
反应分2步进行
NH2 | C=O | NH | (CH2)2 | CH-NH2 | COOH
COOH
|
H2N-C-H |
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 CH2 |
Mg2+
COOH
NH2
COOH
|
|
C===N—CH
|
谷氨酸
NAD+ L-谷氨酸脱氢酶
NADH+H+
亚氨基戊二酸
H2O NH3
α-酮戊二酸
• L-谷氨酸脱氢酶
(1) 辅酶是NAD+或NADP+ (2) 特点:分布广、活性高、特异 性强、反应可逆 (3) 专一性高
生化教案蛋白质分解代谢
![生化教案蛋白质分解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36bf9dc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7.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蛋白质分解代谢的途径和过程。
3. 培养学生对蛋白质分解代谢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概念2.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途径3.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4.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意义5. 蛋白质分解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基本概念、途径、过程及意义。
2. 教学难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具体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分解代谢的重要性。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理解。
4. 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代谢的基本概念,进而引出蛋白质分解代谢。
2. 讲解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概念:简要介绍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定义。
3. 讲解蛋白质分解代谢的途径:介绍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如蛋白酶水解、autophagy等。
4. 讲解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详细讲解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具体过程,包括蛋白酶的激活、蛋白质的水解等。
5. 讲解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意义:阐述蛋白质分解代谢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提供氨基酸来源等方面的重要性。
6. 课堂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理解,回答相关问题。
7. 案例分析:介绍蛋白质分解代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疾病治疗、减肥等。
8.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分解代谢在未来研究中的发展方向。
10.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蛋白质分解代谢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蛋白质分解代谢途径和过程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蛋白质分解代谢意义的认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蛋白质分解代谢(生物化学课件)
![蛋白质分解代谢(生物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72f73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3.png)
2000 1200 700
16
血清转氨酶活性,临床上可作为疾病诊断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查肝功为什么要抽血化验转氨酶呢?
提示:肝细胞中转氨酶活力比其他组织高出许多,是 血液的100倍。 抽血化验若转氨酶比正常水平偏高则有可能肝组织受 损破裂,肝细胞的转氨酶进入血液。(结合乙肝抗原 等指标进一步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2 氨的转运
1、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生理意义
肌肉中氨以无毒的丙氨酸形式运输到肝。 肝为肌肉提供葡萄糖。
反应过程
2、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
反应过程
在脑、肌肉合成谷氨酰胺,运输到肝和肾后再分解 为氨和谷氨酸,从而进行解毒。
谷氨酸 +
ATP
NH3
谷氨酰胺合成酶 ADP+Pi
谷氨酰胺酶
谷氨酰胺
生理意义
谷氨酰胺是氨的解毒产物,也是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
3.3 血氨的去路
在肝内合成尿素,这是最主要的去路 合成谷氨酰胺
谷氨酸 + NH3 谷氨酰胺合成酶 谷氨酰胺
ATP
ADP+Pi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及其它含氮化合物
(一)合成尿素是血氨的主要去路
1、生成部位
主要在肝细胞的线粒体及胞液中。
2、生成过程
胞液
瓜氨酸
ATP
AMP + PPi
天冬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代 琥珀酸 草酰乙酸
延胡索酸
α-酮戊 二酸
氨基酸
谷氨酸 α-酮酸
苹果酸
3、尿素合成的特点
01 合成主要在肝脏的线粒体和胞液中进行; 02 合成一分子尿素需消耗四分子ATP; 03 氨甲酰磷酸合酶1是尿素合成的关键酶; 04 尿素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一个来源于
蛋白质分解代谢培训课件
![蛋白质分解代谢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761729f705cc1754270978.png)
10
(一)胃中消化
• 蛋白质在胃中的消化由胃蛋白酶作用
– 胃蛋白酶以酶原的形式由胃粘膜主细胞分泌
– 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胃蛋白酶有自身激活 作用
– 此酶特异性差,水解不完全,产物是多肽和少 量(游离)氨基酸
– 胃蛋白酶水解位点是芳香族氨基酸的羧基形成 的肽键
– 胃蛋白酶对乳中的酪蛋白有凝乳作用,可以延
•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 酸的种类、数量及其比例
• 某种食物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例越 接近人体蛋白,其营养价值就愈高。
1.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 氮的保留量占氮的吸收量的百分数:
即N保留量/N吸收量×100
– 若吸收的氮全部保留于体内:
即营养价值为100%
蛋白质分解代谢
7
2.营养必需氨基酸
1.胰液中的蛋白酶——最适pH7.0,产物是氨基 酸和寡肽 (1)内肽酶——从肽链内部水解肽键 (2)外肽酶——从肽链末端水解肽键
蛋白质分解代谢
13
(二)小肠中消化(主要部位)
2.肠液中的肠激酶——激活胰蛋白酶原
3.小肠粘膜细胞(刷状缘及胞液) –氨基肽酶、二肽酶 • 产物是氨基酸
蛋白质分解代谢
14
– 在不进食蛋白质时成人每日最低分解约20g蛋 白质
由于食物蛋白质与人体蛋白质组成的差异,不可能 被全部利用,所以:
– 成人每日最低需要摄入30~50g蛋白质
– 为长期保持总氮平衡,应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 量摄入蛋白质:
成人每日蛋白质的需要量为80g
蛋白质分解代谢
6
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决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因素
蛋白质分解代谢
1.氮的总平衡(摄入氮=排出氮):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1c1c3116011ca300a6c390a9.png)
COOH
O
C O~OP
转移酶
C
NH
│
(CH2)3
+ Pi
│
│CHNH2
COOH
鸟氨酸
氨甲酰磷酸
瓜氨酸
3、精氨酸代琥珀酸的 生成
COOH
C
NH
│
H2N
(CH2)3 +
│
CHNH2
│
COOH
COOH
│
合成酶
CH
│
Mg+
CH2 ATP AMP
│
PPi
COOH
C
NH
│
(CH2)3
│
CHNH2
│
COOH
│
N CH
│
CH2
│
COOH
瓜氨酸
天冬氨酸
精氨酸代琥珀酸
4、精氨酸的生成
C
NH
│
(CH2)3
│
CHNH2
│
COOH
COOH
│
N CH
│ │CH2
COOH
裂解酶
C
NH
│
(CH2)3
│
CHNH2
│
COOH
NH COOH
│
CH
+ CH │
COOH
精氨酸代琥珀NH
H2O
COOH │ C =O │ (│CH2)2
COOH
α-酮戊二酸
(二)转氨基作用
R1 │ H│C—NH2 COOH
R2 │
转氨酶
+ C=O
│
COOH
│R1
│R2
C=O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氨酸 + α- 酮戊二酸
GPT
GOT
天冬氨酸 + α- 酮戊二酸
丙酮酸 + 谷氨酸
草酰乙酸 + 谷氨酸
谷丙转氨酶 (GPT) 和谷草转 氨酶 (GOT) 是体内重要的转 氨酶 , 肝、心肌转氨酶活性 最高 .
2. 氧化脱氨基作用
定 义 :转 氨 基 作 用 生 成 的 谷 氨 酸 在 谷 氨 酸 脱 氢 酶 作用
一 . 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二 . 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 三 .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一 . 外源性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正常情况下,只有氨基酸和少量二肽和三肽 能被吸收入血 , 这种吸收主要是在小肠粘膜细胞 上进行。当氨基酸一旦进入血液,就可被身体的 任何细胞吸收。
二 . 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
体内氨基酸的来源:
下经脱氢、水化反应生成氨和 α- 酮戊 催二化酸酶的 : 谷氨酸脱氢酶
过程,称氧化脱氨基作用。
+
(二)嘌呤核苷酸循环
天冬氨酸与次黄嘌呤核苷酸 (IMP) 作用生成腺苷 酸代琥珀酸,后者在裂解酶作用下分裂成延胡索酸和 腺嘌呤核苷酸 (AMP) 。 AMP 在腺苷酸脱氨酶催化下水 解脱掉氨基,生成 IMP 的过程,称为嘌呤核苷酸循环 。
(1) 外源性氨基酸:蛋白质经消化作用生成的氨基酸,被
肠道
吸收进入全身各组织。
(2) 内源性氨基酸:体内的蛋白质每天都有一部分降解为
氨基
体 内 氨 基 酸 的 去 路 :酸 , 此 外 机 体 内 合 成 部 分 非 必 需 氨
基(酸1 )。合 成 蛋 白 质
(2) 合成含氮的功能性物质
(பைடு நூலகம்) 参与分解代谢
(三)氨的代谢
氨对机体来说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尤其对 脑组织的影响最为敏感,体内需将氨转化为无 毒的物质再排出体外。体内的氨一方面主要在 肝脏经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另一方面在肝脏 、肾脏、大脑和骨骼肌等组织中通过生成谷氨 酰胺和丙氨酸两种形式进行转运。
1. 生成尿素 2. 氨的转运
1. 生成尿素
肝细胞中含有将 NH3 、 CO2 合成尿素的 酶。 部位:肝脏
氨基酸分解代谢的
主要途径是经脱氨基
作用生成氨和 - 酮
体内游离存在的氨基酸
蛋白质的代谢体现于体内氨基酸代谢库的动态变 化。
三 .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 主要途径 , 其方式主要有联合脱氨基作用和嘌呤 核苷酸循环。
(一)联合脱氨基作用
(二)嘌呤核苷酸循环
(三)氨的代谢
第五章 蛋白质代谢与运动能 力
第五章 蛋白质代谢与运动能 力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第二节 运动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第三节 运动员对蛋白质的需要量与补 充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从食物摄取的各种蛋白质 , 首先在消化道内由 各种蛋白质消化酶分解成氨基酸后,一方面进入 血液再运送到各组织细胞合成各种功能的蛋白质 ,另一方面则分解为氨和 α- 酮酸后,再各自氧 化,代谢提供能量。
(四) α- 酮酸的代谢
(一)联合脱氨基作用
概 念 : 氨基酸在转氨酶系和谷氨酸脱氢酶的联合
作 用下,脱下氨基生成相应的 - 酮酸和
氨的 过程 , 称为联合脱氨基作用。
过 程:包括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脱氨基作用两个阶
段
转氨基作用
脱氨基作用
1. 转氨基作用
定义:某一氨基酸与 α- 酮戊二酸进行氨基转移 反应,
( 1 )氧化供能 ( 2 )经氨基化生成非必需氨基酸 ( 3 )转变为糖和脂质及其代谢物
过程:鸟氨酸循 环
生成尿素 。
2. 氨的转 运在 肝 脏 、 肾 脏 、 大 脑 和 骨 骼 肌 等 组 织 中 存 在
谷氨酰胺合成酶,脱氨基作用生成的氨在谷氨酰 胺合成酶的催化下,氨和谷氨酸结合生成无毒的 谷氨酰胺。此外,在骨骼肌中通过脱氨基作用产 生的氨还可与丙酮酸结合生成丙氨酸。
(四) α- 酮酸的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