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涵养园 以艺术启迪人生——

合集下载

以艺育人,让艺术点亮人生

以艺育人,让艺术点亮人生

以艺育人,让艺术点亮人生作者:李珍朱宁沈波来源:《中国德育》2022年第23期艺术教育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有效开展艺术教育,对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积极意义。

宁波市爱菊艺术学校是一所集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为一体的特色学校。

自开办以来,学校秉持“以艺育人,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向上,向美,向未来”为校训,积极开展“五育融合”实践,紧握“融”的关键、“合”的目标,坚持以特色带动普及、由普及促进特色的育人理念,打造“崇德尚美,以艺术塑造多彩人生”的教学模式,创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致力于使学校成为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摇篮。

一、构建融合式育人体系,推进“五育并举”开展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习得艺术才能,更在于寓教于美、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美的體验中获得成长。

为落实新时代赋予艺术教育的使命,学校积极构建“四式三环”融合式艺美育人体系(见图1),创设主题式行动、研学式交流、项目式创作、沉浸式展示四大教学维度,使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紧密融合,以实现艺美益德、艺美育智、艺美促劳、艺美健体的教学目标,通过艺术教育切实推进“五育并举”,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主题式行动,德艺双修,三环陶冶美是洗涤精神世界、塑造美好品质的有效手段。

学校将艺术教育融入红色活动、清廉行动、公益活动中,变传统的道德说教为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欣赏美,进而促使学生追求真和善。

如红色活动,学校通过开展“童心向党”红歌赛、红色观影体验等,向学生传递爱党爱国情感;爱心教育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孤儿院等地,为老人与孤儿送去温暖;学校通过开展艺术作品义卖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艺术服务社会的作用。

(二)项目式创作,劳艺互促,三环探究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美、带来美的享受。

学校聚焦生活技能习得,立足园艺、食艺、手艺等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建立艺术与劳动的有机链接,使劳动由“拙”转为“巧”、由“苦”变为“乐”。

以传统文化涵养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

以传统文化涵养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

以传统文化涵养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新时代的教师职业道德,仍然需要传统文化的涵养。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魂魄,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使新时代的教师职业道德更加坚定、高尚和有力。

传统文化能够培养教师的修身德行。

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在教师职业道德中,这意味着教师首先要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

只有拥有高尚的德行和道德品质,才能够给学生树立榜样,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忠诚、孝顺、仁爱等美德,都是教师应该具备和传递的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可以增加教师的教育智慧。

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智慧经验和精神智慧,为教师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儒家思想中的“教育为本”、“因人施教”等理念,能够引导教师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又如,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由心而发”等观念,让教师明白不能过度规范学生,要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特性。

这些传统文化的智慧,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面对学生的困惑、挑战和需求,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教育。

传统文化能够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

在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原则,都是教师职业道德中重要的价值取向。

教师要承担起对社会、对家庭、对学生的责任,要勤勉教书、教育有方,为学生成长成才做出积极贡献。

只有将责任意识融入到教学和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才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德育人。

传统文化能够启迪教师的情操境界。

传统文化中追求的是人的精神修养和灵魂升华,教师应该是以高尚的情操和境界引领学生成长。

传统文化强调的仁爱、和谐、美好等理念,都要求教师要有一颗善良而宽容的心。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学生的人格塑造。

关于文化建园的思考

关于文化建园的思考

关于文化建园的思考文化建园,是指以园林建设和文化融合为核心,为社会提供文化休憩、艺术交流、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的公共空间。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升要求,文化建园已成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文化建园的意义和建设路径。

一、文化建园的意义1. 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文化建园不仅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为不同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搭建了平台。

在文化建园中,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为民众提供了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利于增进文化认知和理解。

2. 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文化建园不仅是城市的绿肺,更是城市文化的载体。

通过文化建园的规划和建设,可以彰显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时尚活力,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3. 培育优秀人才和促进艺术创作文化建园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广阔的学习和创作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

也可以为有志于文化艺术的人才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优秀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从而推动当地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4. 丰富生活方式和提升生活品质文化建园的建设,不仅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的空间,也可以从环境艺术的角度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生活品质。

在文化建园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品味文化的魅力,实现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愉悦。

1. 制定科学规划,强调文化融合要想建设好文化建园,首先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文化建园的功能定位、文化元素的融合以及环境景观的塑造等方面。

在规划设计中,要突出文化建园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文化和自然的融合。

2. 多元化建设,注重文化创意文化建园的建设不应局限于园林绿化和基本设施建设,更应该通过引入文化创意、艺术品牌等元素来丰富文化建园的内涵和形式。

可以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如以传统工艺为主题的文化园区、以音乐艺术为特色的文化广场等,让文化建园更具吸引力和文化氛围。

3. 加强文化引导,丰富文化活动建设文化建园并不仅仅是建造一个园林景观,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文化引导,丰富文化活动。

园林艺术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园林艺术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园林艺术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十分注重园林设计,将园林摆在与文化艺术同等的地位上。

园林不仅仅是一个看似美好、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所,更是融合了自然、人文、哲学、思想等多种元素的艺术品。

园林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非常广泛与深邃,让人无穷思索。

一、园林艺术的美学价值在园林艺术中,自然景观是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园林设计师会通过搭配山水、木材、石头和植物等,给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

园林艺术旨在创造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体验,所有元素的组合应该让游客感受到舒适、和谐与美。

园林艺术更加注重的是自然之美。

在园林中,自然景观的组合整合的艺术特色,使得人们在繁华都市的生活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园林设计师不仅仅考虑植物和自然景观的特点,更会结合城市的文化和历史,从而对园林构造、整合方式等进行从细节处的考虑。

园林艺术所蕴含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视觉审美、空间审美和环境审美上。

从古到今,园林艺术一直是许多文人雅士们追求的理想场所。

长长的走廊、天然石桥、静谧的荷塘、仿古石亭以及四季花开的景观都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同时,园林艺术也与空间审美紧密相连。

精心布局的水流、花草和建筑物,加上不同的构造,形成了精彩的空间。

二、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园林设计不仅仅代表着自然景观,也包含了人文、哲学、文化等方面的内涵。

园林内的各种雕塑、岩石、庭院、哪怕是其布局、设计、建筑风格等方面,都代表着每个时期史学、文学、哲学等方面的文化薪火。

园林艺术是一个时代的总汇和反映,它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的精髓。

园林设计的文化内涵还体现在对人文精神的体现上,典型的有苏州园林之类。

园林中的庭院、建筑、花草等多种元素都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养生园林则是源于中医药理的理念,强调园林艺术中的花草、水流、石雕、建筑等,鼓励人们呼吸新鲜空气,享受自然,从中找到自我,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

悠悠文化启心智脉脉风情润童真

悠悠文化启心智脉脉风情润童真

悠悠文化启心智脉脉风情润童真悠悠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它蕴含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里程碑。

通过学习和传承文化,我们可以开启心智的门扉,激发思维的火花。

文化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语言、艺术、科学、哲学等等。

通过学习语言,我们可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欣赏艺术,我们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通过研究科学,我们可以探索自然的奥秘;通过探索哲学,我们可以思考生命的意义。

文化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传承,它可以启发我们的智慧,让我们更加灵活、独立地思考问题,进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脉脉风情是指那种内敛而真挚的情感表达,它不需要言语,只需用心去感受。

脉脉风情可以润泽童真,因为孩童天性纯真,善于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一切。

当我们以童真的眼光去欣赏世界时,会发现很多美好的事物。

比如,在大自然中感受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感受到微风拂过脸颊的柔软,感受到动物们的欢快舞蹈。

通过与自然互动,我们可以重新找回童真,体验到生命的美好。

悠悠文化和脉脉风情可以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文化可以启发智慧,而智慧让我们更加敏锐地感受到周围的一切。

当我们对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身边的世界更加美好。

我们会更加注重细节,更加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

而童真让我们重拾纯真和喜悦。

当我们用童真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时,我们就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的真实而美好。

总之,悠悠文化可以启发心智,而脉脉风情可以润泽童真。

通过学习和传承文化,我们可以开启智慧的大门,使我们的思考更加深刻和独立。

而通过保持童真和真诚的态度,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并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悠悠文化和脉脉风情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充盈和满足。

让我们在追求智慧的同时,保持童真的心态,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提升艺术修养,涵养内在品质

提升艺术修养,涵养内在品质

提升艺术修养,涵养内在品质艺术修养,是指一个人在艺术领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包括对音乐、绘画、文学、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

艺术修养是一种内在品质,可以促进一个人的成长和提升。

1. 提高审美能力:拥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从中获得更多的启迪和灵感。

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提升审美能力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拥有更高的幸福感。

2. 陶冶情操:艺术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使人们更加丰富、深刻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可以引导人们情感的升华和修养,使其更加稳健、坚强和善良。

3. 提高自我修养:艺术修养可体现在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行为表现上。

通过欣赏和学习艺术,人们受到的是一种人文和修养的熏陶和涵养。

艺术修养是一种沉淀在人内心深处的修养,它能够使人们保持高雅、端正的人生态度,增强内在的自我修养。

4. 塑造个人性格:艺术品味是一个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个人的思想、品位、情感和价值观。

艺术能够启迪人们的智慧,使人们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完善、充实并丰富个人的人生经验,塑造温和、开放、充满创造力和思辨性的个人性格。

因此,提升艺术修养是一项必要的任务,它需要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和实践。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涵养内在品质。

1. 多元欣赏艺术:消费高品质的艺术作品,收听高质量的音乐、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参观博物馆等等。

同时,也要多关注各种艺术形式的新作品,了解最新的艺术发展动态。

2. 积极参与艺术活动: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如参加音乐会、艺术展览或文学讲座等等。

同时,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些小作品,这样可以更好地体验艺术的乐趣和魅力。

3. 培养自己的艺术品味:尝试打造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品位,关注自己心仪的艺术家和作品,掌握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精通艺术的语言和符号。

4. 培养情感共鸣:通过欣赏各种艺术作品,发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点,从中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适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卢淑侠:以东坡文化涵养“三立”之人

卢淑侠:以东坡文化涵养“三立”之人

河南郏县城西,距县城27公里处的小峨眉山下有一座三苏园,它背嵩阳,面汝水,山川秀丽,风景宜人,是宋代大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归焉之地。

千百年来,因三文豪埋葬该地,郏县逐渐形成了
2011年,三立国际学校在郏县建立。

该校致力于传承东坡文化,在“三苏文化”的浸润下
设下,成为有名的东坡学校。

建校:东坡情怀的影响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县三苏园内坊柱上的苏轼诗句。

郏县古为汝州郏城。

北宋元丰七年
贬为汝州团练副使时,其弟苏辙也落职汝州。

在此期间,兄弟二人多次路过此地,见这里峰峦绵亘、山清水秀,赞赏此处“形胜类其乡”。

郏县离当时北宋都城很近,苏轼当时虽不得志但仍始终关注国家安危,因此便想将此处作为归老之地。

公元1101年,苏轼病死于常州,临终前,他写信给其弟苏辙,嘱咐“葬我于嵩山下”。

兄弟二人手足情深,苏辙死后,其子将他葬在苏轼身边,从此,
EDUCATOR
EDUCATOR。

《古代诗词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观的探讨》

《古代诗词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观的探讨》

《古代诗词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观的探讨》1. 引言1.1 概述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智慧与情感。

它们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同时承载着深刻的哲理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本文旨在探讨古代诗词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观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现实应用和启示。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首先,我们将探讨古代诗词对人生意义的贡献,包括其表达情感与共鸣、启示人生智慧与哲理、传承文化与历史记忆等方面。

接下来,我们会讨论古代诗词对于塑造个体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其中包括其对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塑造、美学追求与品味培养、思想境界与内心成长的引导作用。

最后,我们将探讨古代诗词所带来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涵盖情绪调节与心灵抚慰、价值观引导与行为规范、创作灵感与艺术创新等方面。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古代诗词的研究,深入探讨其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探索。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阐述古代诗词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引发读者对于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启发读者挖掘并运用古代诗词中蕴含的智慧与美学,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并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以上是“1. 引言”部分内容,其中概述部分介绍了本文对于古代诗词对人生意义及价值观影响的探讨;文章结构部分简要说明了文章内容安排;目的部分明确了本文旨在唤起读者对古代诗词重要性与应用价值的思考。

2. 古代诗词对于人生意义的探讨古代诗词作为文学的瑰宝之一,对于人生意义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古代诗词如何表达情感与共鸣、启示人生智慧与哲理,以及传承文化与历史记忆等方面的意义。

2.1 表达情感与共鸣古代诗词以其简洁、精炼的表达方式,能够深入人心地表达情感和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些作品以形式优美、语言凝练的方式描绘了各种情感体验,包括喜怒哀乐、爱恨情愁等。

当人们遭遇挫折、困惑或心灵寂寞时,阅读一首能够反映自己内心世界的古代诗词可以带来安慰和启示,使人在重塑自身情感时找到出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下的大学校训育人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下的大学校训育人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下的大学校训育人研究作者:尹衍梅来源:《高教学刊》2020年第29期摘要:一所高校通过对长期以来坚持的办学理念、治校精神、校园文化的总结凝练形成独特的校训,校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以山东女子学院的“坤德含弘、至善尚美”校训为例,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解释其出处、内涵等等。

同时,通过当前校训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校训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训育人;研究Abstract: A university has formed a unique school motto by summarizing the long-standing school running idea, school running spirit and campus culture. The school mott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takes the motto of Shandong Women'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its origin and connotation from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chool motto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s of school motto education through various ways.Keyword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school motto education; research校訓是一所学校的师生长期秉承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治校精神,突出了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

中国园林艺术与文化精神

中国园林艺术与文化精神

中国园林艺术与文化精神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注重园林艺术。

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中充满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各种美学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中国园林艺术的文化精神。

一、中国园林艺术的历史渊源中国园林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开始了园林的建设。

到了汉代,园林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创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繁荣时期。

唐宋时期,园林艺术更是达到了巅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明清时期,又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园林,如苏州园林、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等等。

上述历史揭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深厚渊源。

中国古代人们重视环境品味,注重空间组合和对自然的认识,这些都是中国园林艺术独特之处。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特别强调园林视觉效果的美感和触感的和谐。

园林是一种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的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设计的方法,更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

二、中国园林艺术的核心价值中国园林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优美风景,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哲学涵义和文化内涵。

中国园林艺术形成了中国园林建筑的实践和理论,具有着丰富的艺术、人文、历史和地方性的特征。

其核心价值如下:1.以自然为师,保护生态环境中国传统园林遵循“天人合一”、“人文自然”的理念,注重凸显世间万物的美好和自然之美,以自然为师,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园林艺术的手段,让人们沉醉于自然之美,更加意识到自然保护的重要性。

2.表达人文精神,彰显文化自信中国园林艺术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和建筑艺术,而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表现。

中国园林重视对人文精神的阐发和对文化传承的探索。

园林艺术有其独特的审美规律,主张自然、朴实和内秀的审美,由此营造出一个温馨、敬畏的人文环境,展示了中国文化和个性。

3.借景抒情,营造精神世界中国园林艺术的借景抒情非常讲究,旨在营造一种深邃静谧、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中国古代园林中布置的亭台楼阁、池沼、石桥等景点,常以唐诗宋词、古乐、书画等艺术作品点缀其间,从而表现出园林的深刻文化内涵。

品读国学经典,涵养幸福人生征文

品读国学经典,涵养幸福人生征文

品读国学经典,涵养智慧人生——-葫芦岛市渤海小学陈亚兰春末夏初,五月的滨城,天空沉静,草木欣然,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

星期天,我难得的自在与闲散,在楼下小区石板铺就的甬路散步,一阵琅琅的诵读声传入耳际:“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循声望去,只见对面“国学经典诵读学堂”几个大字赫然出现在眼前,教室里蒙童的声音依然洪亮“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亲切而又熟悉的诵读声让我精神为之一震,我仿佛看见美丽滨城的这片土地上已经开启一扇智慧的大门。

一品读国学经典,让我找到了智慧的源泉。

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为我们后人积淀了博大精深而又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和智慧,而国学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国学包括经史子集,十家九流,它是以先秦经典以及诸子之学为根本,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一套完整的文化和学术体系。

国学涵盖广泛,包罗万象,它对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影响颇深,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我知道了中国哲学的源头——易经,感悟老庄的智慧,了解了代表“道”“德”“仁”“义”的四书五经,初识了明心见性,大慈大悲的金刚经,真正感悟到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国学博大精深,它不仅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根基,也是我们中国文人的精神脊梁,学习国学经典,我感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民族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二品读国学经典,提高了我自身的素养国学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主要载体,传诵着中华文化的文明观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幸走进国学,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在国学经典的书海中遨游。

我用心拜读了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唐诗三百首》,《乐府诗集》……古人的一句诗,一首词,无不折射着古代文人的正直、谦逊、智慧与乐观。

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

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作者:张盼盼来源:《河南教育·职成教》2018年第03期美育工作,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程全域。

艺术学科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仅能够使学生展现个人魅力,同时能够浸润心灵,修养道德。

豫剧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河南省的第一大剧种,也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2006 年,豫剧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 年,中国戏曲学院设立豫剧本科班,豫剧正式进入大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豫剧不仅可以通过手势和眼神来展现河南人民的精神面貌,更是对河南区域特色和风土人情的记录和传播,将豫剧引入校园,开发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美育课程,与国家教育政策精神一致。

由此可见,作为河南地区的各级各类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教育的同时,有必要进行“豫剧进校园”的实践活动。

一、“豫剧进校园”的美育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这为学校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审美与人文素养教育指明了方向。

戏剧同其他艺术一样,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既是社会教育,又是历史教育,同时也是道德情感教育。

豫剧不仅是艺术教育,更是素质教育。

豫剧曲目中有很多故事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体现了河南本地的风土人情,反映出河南人的精神面貌,作为河南的大学生,有义务也有责任将豫剧发扬光大,充分展现河南的艺术魅力。

豫剧在当代校园的传承,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同时需要结合现代教育的方法,结合学校社团、艺术部、宣传部等多个部门,与当地的剧团合作,将资源进行整合,开展“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将豫剧广泛传播,发扬光大。

豫剧承载了许多历史内涵和人生哲学,其传播的故事,大多反映现实生活,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表达,体现了河南人民勇敢、自强、淳朴、友善的精神和品质。

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上的致辞

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上的致辞

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上的致辞尊敬的XX团长,全体演职人员,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在这艳阳高照、热情似火的的美好时节,某某交响乐团的各位艺术家们不辞辛苦、不畏炙热来到某地,带着高雅艺术走进校园,为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在此,我代表全县教育系统全体教职员工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艺术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审美教育。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事业。

多年来,我县教育高度重视美育工作,积极扩宽美育路径,丰富美育形式,搭建美育平台,分享着师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快乐,见证着师生在艺术的国度里点滴成长。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某交响乐团高雅艺术进校园来到这里。

某交响乐团由音乐学院教师、专职演奏家和学生组成。

在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特色指引下,乐团以传播交响音乐艺术为己任,积极探索师生演学结合新模式,把舞台当成教室、把教室当成舞台,以演出推动教学。

近年来,乐团充分发挥音乐学院师生潜能,邀请国内外优秀的演唱家、演奏家和指挥家共同参与,与海内外各大交响乐团的首席及音乐学院的教授合作音乐会,每年为社会提供50场以上的音乐会,是一支曲目丰富、演奏风格独具特色、专业水平一流的交响乐团,也是黄河音乐厅的驻厅乐团。

文化浸润心灵,艺术启迪人生。

高雅艺术作为学校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的重要载体,不仅可以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也可以提高师生审美素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此次某交响乐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对丰富我县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师生艺术修养,提升师生审美情趣,拓展学校艺术教育平台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今天的演奏也是一次高雅的艺术体验、一次愉悦的精神享受、一次的美好心灵之旅。

希望大家珍惜此次机会,用耳聆听、用心品位,尽情享受这美妙无比的天籁之音!最后,预祝交响乐团进校园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祝愿同学们健康、快乐成长!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祝愿我县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艺术园区 宣传标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艺术园区 宣传标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艺术园区宣传标语1.创意与艺术的交集,尽在艺术园区2.让艺术点燃生活的激情,来到艺术园区3.探索无限想象力,踏入艺术园区4.与艺术家面对面,感受艺术园区的魅力5.展现人类创造力的殿堂,只有在艺术园区6.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畅游艺术园区7.文化的瑰宝,聚集于艺术园区8.用艺术的语言,为生活赋予更多色彩,艺术园区引领时尚潮流9.灵感的源泉,创造的摇篮,艺术园区等你来发现10.艺术的殿堂,尽在艺术园区11.与艺术同行,进入艺术园区12.艺术创造无界,艺术园区开启无限可能13.开启心灵之旅,踏入艺术园区14.发现未知的美,来到艺术园区15.艺术的力量,改变世界,创意的源泉在艺术园区16.享受艺术与生活的完美交融,只在艺术园区17.感受艺术的情感共鸣,感受艺术园区的独特魅力18.放飞自我,展现艺术的精髓,来到艺术园区19.开启大胆创造之旅,艺术园区让梦想成真20.艺术的狂欢,宛如置身仙境,艺术园区邀您共享21.沉浸式艺术体验,尽情感受艺术的美妙。

22.与艺术对话,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23.独特展览,每次都有新的艺术发现。

24.创意灵感源泉,激发你的创造力。

25.百年历史厚重感,熏陶你的品味。

26.文化载体,传递着世界各地的艺术风情。

27.魔幻般的艺术演出,带给你奇妙的观感。

28.别样的建筑风格,每一处都是艺术的瑰宝。

29.远离尘嚣,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

30.与艺术家互动,感受艺术的力量。

31.精心打造的灯光效果,让艺术作品更加绚丽夺目。

32.艺术园区,众多文化的汇聚地。

33.品味艺术的同好者,一起分享你对艺术的热爱。

34.艺术家的天堂,创造者的沃土。

35.触摸艺术的灵魂,与美的源泉亲密接触。

36.花园般的景致,为艺术平添了一分生机。

37.每一次参观都留下不一样的感动。

38.开启你的艺术之旅,探索无尽的灵感。

39.与大师面对面,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

40.艺术的殿堂,领略一场不一样的视觉盛宴。

41.发现创意,体验艺术42.留住美好,传承传统43.艺术的乐章,迸发激情44.创造与灵感的交融之地45.文化根脉,艺术源泉46.开启艺术之扉,探寻无限可能47.艺术的盛宴,挑动灵魂的触觉48.艺术的殿堂,诞生光辉49.浸润灵魂,沐浴艺术50.激发创造力,展现自我51.用艺术点亮人生的火花52.艺术流淌于血脉之中53.用画笔书写心灵的旅程54.思想的碰撞,创意的碰撞55.艺术的驿站,寻找共鸣56.灵感的源泉,饱览艺术之美57.探索艺术的奥秘,激发深思58.为艺术点赞,为创意鼓掌59.创意的火花,燃烧心灵60.在艺术的港湾,生活充满乐趣61.沉浸式艺术体验,唤醒你的感官和灵魂。

文化浸润,涵养人生

文化浸润,涵养人生

45一、满满的期待我是一名从教18年的普通中学语文教师,曾经,忙于琐事,不思进取,“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以至于我的语文课平淡无趣,很难得到学生认可。

我迫切地希望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让我的语文课堂充满文化的味道,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

于是,我观看《百家讲坛》等节目,也涉猎《品中国文人》等书籍,渐渐地,我已经慢慢喜欢上中国的传统文化。

心灵鸡汤有语:一个人把一件事做到70分,可能只是因为别人的要求;但把一件事做到100分,肯定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兴趣。

我非常期待能够接受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自2016年5月以来,我校德育工作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成立课题组,我有幸参与其中。

我们正有计划地开展着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中心的各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学生们学习节日中的传统文化,通过课堂活动、家校合作、社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用传承去诠释“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基于此,我觉得,沙坪坝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这次“传统文化”的培训活动,对我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更是锦上添花。

我很珍惜此次的培训机会,渴望能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得到浸润,涵养自己的人生。

二、深深的思索带着兴趣与渴望,终于见到了匆匆到来的引领者——石怀湘老师,他将给我们带来《<资治通鉴>的识人用人艺术》的解读。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对这本书应该不陌生。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孙权劝学》就出自《资治通鉴》。

那么,在讲座中,石老师会怎样解读呢?我万分期待。

石老师从《资治通鉴》的特点入手,以司马光对儒家思想中人才的内在品质“仁、明、武”开篇,让我们穿越到古代,重温经典。

整个下午,我都处于充电状态: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是封建统治者经世致用的哲学;从中国历朝历代的用人特点推理出用人的规则;同时,选人用人也有一定的标准;刘邦用人的胆识与权变;历代名人的悲喜人生……石老师渊博的学识、认真的态度、风趣的语言让我沉醉其中,场内的掌声也此起彼伏。

文化涵养生命,经典浸润人生

文化涵养生命,经典浸润人生

文化涵养生命,经典浸润人生【摘要】传统文化经典具有丰富的生命内涵,是塑造人生命的基本力量,利用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有重要意义。

针对以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中所出现的困境,即学生不感兴趣,缺乏指导,教师难以指导等现状,笔者从社会思潮与高校教师本身的素养分析了形成的原因。

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法与具体途径。

【关键词】文化经典生命教育近年来,国学蓬勃兴起,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在大学校园里方兴未艾。

与此同时,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

大学生信仰的缺乏,价值观的迷离,使他们的生命迷茫而困顿:沉溺于网络,漠视生命,斗殴自残等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大学”已经不是一个让人充满无限美好遐想的一方净土,一桩桩自杀事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从中国传媒大学的情侣的殒命到武汉大学的博士的自杀,乃至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一个个生命的凋零似乎用鲜血在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怎么了?由此,有识之士试图通过传播文化经典来挽救大学生失落的精神家园。

大声疾呼大学生生命教育必然要进行文化传统教育。

而且一些院校开始了身体力行的实践:从江西师范大学“生命教育课”(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开设,到南阳理工学院在学生中推行中华文化经典的诵读,可以说,他们的努力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生命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格完善、心智健全的人。

人的生命在教育中不断成长,人通过受教育而成为人,夸美纽斯说:“有人说:学校是人性的工场。

这是明智的说法。

因为毫无疑问,通过学校的作用,人真正地成为人。

”[1]郑晓江先生把人的生命分为“血缘性生理生命、社会性的人际生命和超越性的精神生命”。

[2]前者是生理生命,后两者是人文生命。

人文生命体现出人之为人的本质。

人之所以位列三才之一,可以顶天立地,在于人有情有义有灵,即人的精神性生命。

不可否认,传统文化经典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塑造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及中国人的思想品格,生命教育中社会性的人际生命与超越性的精神生命都是文化传统所赋予的。

幼儿园山水画教育教案:艺术涵养,美育启迪

幼儿园山水画教育教案:艺术涵养,美育启迪

幼儿园山水画教育教案:艺术涵养,美育启迪1.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注重艺术涵养和美育启迪至关重要。

而山水画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更可以引导他们在艺术中领悟自然、品味人生。

在本文中,我们将围绕幼儿园山水画教育展开深入探讨,分析其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教案设计和教学策略。

2.幼儿园山水画教育的重要性山水画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融合了我国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感。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山水画的教育,可以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培养其对自然的敏感性和独特的审美情感。

山水画的教育还可以帮助幼儿观察、模仿和表达自然景色,锻炼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幼儿园山水画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艺术涵养和美育启迪具有重要的意义。

3.幼儿园山水画教育教案设计与教学策略为了有效地开展幼儿园山水画教育,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案和教学策略:(1)教案设计:第一部分:引导幼儿欣赏山水画作品,了解山水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第二部分:采集自然中的山水景色,组织幼儿进行实地写生和素描练习。

第三部分:引导幼儿通过水彩画、水粉画等形式创作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第四部分:展示和共享幼儿的作品,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学习。

(2)教学策略:采用“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从欣赏、模仿到表达,逐步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通过情境化教学,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自然之美,激发他们绘画的灵感和创造力。

每节课开展小组讨论和集体展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幼儿的交流和互动。

4.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认为,幼儿园山水画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艺术素养,更可以让他们在绘画中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通过自己的作品,幼儿可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山水画教育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5.总结幼儿园山水画教育是一项有益的教育活动,既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涵养,又可以启迪他们的美育情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涵养的一系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涵养的一系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精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涵养的一系列价值,并共享对这些价值的个人理解。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爱”、“礼义”、“孝顺”等核心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这些价值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也对当代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儒家思想的传承,我们能够在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社会实践等方面涵养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二、道家哲学道家哲学强调“无为而治”、“随遇而安”、“以柔克刚”等理念,提倡追求内心的安宁与淡泊,注重平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这些思想对我们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有着积极的启示,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现代社会的浮躁和焦虑,实现心灵上的平静与安宁。

三、儒道合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和道家哲学并没有割裂,而是融合在一起。

这种融合不仅在思想上具有深刻的内涵,也在实践中体现出独特的智慧。

儒家的仁爱和礼义与道家的无为而治、自然而然相得益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而丰富的人生哲学。

四、文学艺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传统,包括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戏曲舞蹈等。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独特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它们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审美情趣,为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和启迪。

总结回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涵养的一系列价值,包括儒家思想的仁爱与礼义、道家哲学的无为而治与随遇而安、以及文学艺术传统的丰富多彩。

这些价值不仅在古代我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当代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价值观的思考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塑造自己的人格品质,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的文章写手,我深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涵养的一系列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从文化作品中感悟力量受到启迪

从文化作品中感悟力量受到启迪

从文化作品中感悟力量受到启迪文化作品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素材的艺术升华,给人以启迪,提供了精神食粮。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应把握文化作品特点,注重从中感悟精神力量、受到人生启迪。

把握文化作品内在特点。

文化作品能够承载时代发展的方方面面,虽不直接记载历史,却是反映时代风貌的窗口,有很高的时代价值。

文化作品围绕主旨思想,以叙实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虚构,起到烘托、点睛之效,避免虚多实少、喧宾夺主;语言以朴实为主,辅之以高雅点缀,所谓话糙理不糙,越简单朴素的话语越有说服教育意义,并非处处文雅就能体现高大上,避免词语过于华丽或虚言假语、矫揉造作,不仅不能打动人,还适得其反,影响效果,失去了意义。

因此,文化作品具有为大众所喜爱、经得起时代考验、保持长久活力等内在特点,用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领悟文化作品启示作用。

文化作品能够阐释深遂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经典语句充满着智慧,能够警示人、启发人、激励人,起到启示作用。

如,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不仅作品众多,而且思想性强,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他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是激励逆境中人积蓄力量、反败为胜的“冲锋号”。

再如,很多经典励志歌曲歌词朴实生动,配之动听的旋律,从而打动人、鼓舞人,特别是《爱拼才会赢》用人们常用的语言和熟悉的比喻,恰如其分地把落寞者的心境和状态表达出来,对人生起起落落说得明明白白,尤其告诫“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无论命运好坏只占“三分”,还有“七分”需要通过奋斗才能获得成功,使人产生思想共鸣,从而激发斗志和动力。

感受文化作品震撼力量。

文化作品中呈现的人物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影视作品通过视觉冲击传递正能量,震撼人心,感受到无穷的力量。

如,《觉醒年代》等影视剧呈现了革命者为探索追求真理,把监狱当研究室、当战场,把刑场当讲演场、当结婚“殿堂”,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不仅催人泪目,更让心灵受洗礼;有的执着于工作,误把墨汁当糖吃,却尝到了真理的味道是甜的,成为了佳话、树立了榜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文化涵养校园以艺术启迪人生——
听潮艺术幼儿园四年发展规划中期自评报告(2015学年度)
根据浦东新区有关学校规划实施要求,本着“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宗旨,我园通过召开全体教工自评动员大会及党政联席会议,对本次自评工作进行具体分工与布署,明确各自任务与程序方法。

各条线以《听潮艺术幼儿园四年发展发展规划(2015—2018学年度)》为依据对本学年工作情况作了认真细致的回顾。

通过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多次的交流、评议,形成了各分项自评报告,最后形成《听潮艺术幼儿园四年发展规划中期自评报告(2015学年度)》,并于8月24日上午递交全园教工大会审议通过。

一、背景分析
幼儿园概况
听潮艺术幼儿园是伴随着新世纪的钟声诞生的,当时体制为公办民助,一切经费自筹自支,内部运行机制参照民办。

06年1月我
园正式回归公办园,成为原南汇区唯一一所教育局直属幼儿园。

后于2008年、2011年8月,幼儿园两度规模扩大,形成一园三部格局,
分设南园部、北园部与香桂园,现实行一园三部集团化管理模式。

自2000年建园后,我园于2003年、2008年、2012年三度通过“上海市一级园”验收,2009年、2013年两度通过浦东新区示范幼儿园评审。

十五年间,我园曾先后获得原南汇区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区办园特色显著奖、区园本培训先进集体、区优秀教研组、区文明单位、市花园单位等殊荣。

十五年来,凭着对幼儿艺术教育孜孜以求的衷心热忱和探索实践,我园的艺术教育成果不断,艺教特色逐步凸显,教养质量稳步提升,在社会上具有较好声誉和影响力。

曾培养出一支在区内享有一定声望的以区艺教骨干教师与青年骨干教师为中流砥柱的优质教师队伍,为姐妹园输送了园长、主任等多位管理人才,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初步艺术启蒙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孩子。

目前,我园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市托幼协会新教师培训基地、上海市家教指导实验基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二、幼儿园办园理念与目标
办园理念:以艺健体、以艺启智、以艺明理、以艺养性。

发展目标:成区内名园,出市内名师,能走向全市乃至全国的艺术特色幼儿园。

培养目标:培养健康自信善表现,好奇好问好探索,文明乐群习惯好,具有初步艺术启蒙素养的孩子。

对幼儿园理念及目标的界定:
“以艺健体、以艺启智、以艺明理、以艺养性”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我园对于艺术的理性思考与科学认识。

“成区内名园,出市级名师,能走向全市乃至全国的上海市艺术特色幼儿园”办园目标及“重课程管理、促内涵发展”的四年目标体现出园长基于幼儿园实情,对幼儿园发展的深刻思考与理性规划。

“培养健康自信善表现,好奇好问好探索,文明乐群习惯好,具有初步艺术启蒙素养的孩子”的育人目标体现了我园对于幼儿健康发展的全面认识与正确评价。

对“以文化涵养校园、以艺术启迪人生”的界定:
成为一园三部组织管理机制健全、运行有序有效,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基本过硬、并具有一专多长以及较强课程执行力,孩子全面和谐发展并具有初步艺术启蒙素养,家长满意度高的幼儿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