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李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知识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第三个知识点。本节知识是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延伸和发展。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既了解了金属的单质的性质,又了解金属的化合物的性质才是比较全面地了解金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是建立在金属单质的性质上的基础上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转变为金属阳离子,生成金属化合物,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金属阳离子的性质与金属单质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是原子核外电子的量变引起质变的有力证据。大多数金属阳离子核外已达到稳定结构,所以金属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涉及金属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只有少数有变价的元素(如铁)的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铁和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不仅是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的一个补充,也是对前面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个复习和在熟悉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从学到相关的金属的知识,也可以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得实质及其特征。2.教学目标的确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在《教育评价》一书中指出:“阐述教育目标,就是以一种较特定的方式描述在单元或章节完成之后,学生应能做(或生产)些什么,或者学生应具备哪些特征。”可见,他所谓教育目标的落脚点是在学生通过学习以后的行为变化上。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多种要素的复杂过程。为了使这一过程有序、高效地进行,施教者首先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克服传统教学目标的含糊性,制定清晰、合理、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以便明确学习的具体任务、要求,规定学习行为取向和评定学习结果。从上述行为目标理论出发,且结合人本主义思想,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
①通过实验探究认识+3价和+2价的铁的重要化合物,了解Fe2+、Fe3+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能力;以及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②通过对灰绿色沉淀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2价铁的化合物易被氧化的性质
③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掌握铁与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②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预测,初步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
③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实验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的制备的实验探究,培养小组合作意识②通
过对铁的化合物性质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③通过印刷电路板的讨论了解铁的化合物知识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④创设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培养学生乐群,互助合作的人生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氢氧化铁的性质、根据氧化还原性分析实现Fe3+和Fe2+的相互转化
难点: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
二、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学习兴趣浓厚,思维具有更强的预见性,辩证思维迅速发展,思维的完整结构已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他们能对事物之间的规律联系提不出猜想即假设,但却可以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去预测并设计方案去检验假设,基本上能理解特殊与一般,归纳与演绎、理论与实践等辩证关系,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但由于学生接触化学时间短,对于物质方面的结构特点及从化合价角度分析氧化性和还原性认识得不够,对于户化合物的学习方法,缺少学习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用语言去引导学生学习以及对其进行学法指导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以便学生尽快适应元素化合物的学习。
2、教材处理
结合学生的知识思维水平和本节教学内容特点将教材做如下处理:
(1)以图片加以引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其求知欲望;同时也是使学生对生物和化学的知识联系有个初步的认识。
(2)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含铁的物质,学生有能力举出来,因此让学生说出例子,而后用分类的方法对此加以分类;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用分类法研究问题的方法。
(3)对于亚铁离子氧化还原性以及铁离子的氧化性,采取教师布置任务、学生预测、提出验证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方法,加以学习和理解。
(4)关于铁离子的检验、氯水的性质要由教师给出。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新知识,需要由教师给出并强调的。
(5)设计作业:这部分内容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因此我设计了两个作业即:①设计Vc还原Fe3+ 实验方案②根据制作印刷电路板的原理的录像,设计废液处理与循环利用的方案;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情况,还可以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化学,也是为选修内容作准备。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的确定
教学方法是联结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现代教学的主导方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充分体现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力求通过师生、生生的多边互动来加强信息交流强度,拓展信息交流通道,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在本节课中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情境激学法: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本节课中多次创设意境,找到知识理论与学生思维相碰的火花,缩短学生与知识间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形成学习的定向“内驱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例,新课导入等等。
(2)实验促学法: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元素化合物知识都是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而形成的,物质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决定也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实验的直观性、真实性、趣味性,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和比拟的,因此对于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氢氧化铁的性质、根据氧化还原性分析实现Fe3+和Fe2+的相互转化,我采取实验促学法。
并且在实验过程中,还会遇到“颜色由白色逐渐变灰绿色最后变为白色”等“新问题”,从而给师生、生生提供了充分的互动空间,使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3)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励、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紧紧抓住亚铁离子氧化还原性、铁离子氧化性这一中心将“启发推测结论”贯彻于整个教学的始终。
(4)多媒体与传统教具相结合辅助教学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多媒体课件直观,但在教学过程中,无法随意改动,缺乏灵活性,但却可以缩短时间,增加课堂的气氛。
詹姆斯·康奈尔、理查德·瑞安等人的研究表明,满足学生自主或自我决定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当教师给予学生更多自己做决定或自主地控制学习进程的机会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大大提高。
从人类接受外部信息的特点来看,人类接受的信息90%以上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系统,其中视觉系统要占80%左右,而多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给人的视听系统以强烈的刺激。在运用上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但对于实验过程中的结论以及记录情况则要求学生用笔记下来。
2、教学手段的选择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活动中永恒的主题。本节课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手段:
(1)化学实验
(2)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具——电脑投影与书写实验报告
(3)学生表演
四、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学习准备状态的激活:多媒体展示两幅彩图:图1人体中血红蛋白的组成图片;图2是自然界和实验室中含铁元素物质的图片。
[讲述]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