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3)

合集下载

鲁教版九上化学 2.3原子的构成 教案

鲁教版九上化学 2.3原子的构成  教案

第二单元探秘水的世界第三节原子的构成(一、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分析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原子的构成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认识元素的基础。

因此,原子的构成是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

本课题是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并介绍相对原子质量。

本课题的内容既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对前面内容的一个深入和延续。

因此本课题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

二、学情分析对学生而言,本章节是研究一种看不见的粒子的构成,而学生缺乏粒子这种微观的想象能力,所以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大的困难。

针对学生没有粒子这种微观的概念,我采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的方法来突破这一难点,展示原子的结构,并用视频、图片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架起从宏观到微观的桥梁。

三、教学策略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材中穿插了多张图、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既可以初步培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原子、原子核的构成。

2、能说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体验模型方法在微观世界研究的作用。

2、通过对结构图片、实验视频的分析、讨论的方法来了解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利用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体会科学发展的曲折性。

2、体会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从信息中学会处理获得知识,建立物质微观世界观六、教学过程:1、在原子中下列微粒的关系如何?A、质子数与电子数?质子数等于电子数B、质子数与中子数?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板书设计] 课题2.3、原子的结构一、原子的构成:质子(+)原子核(+)原子(电中性)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种类。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2.3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2.3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原子构成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绘制三个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2.编写两个核反应方程,分别代表一个放射性衰变和一个人工转变过程,并解释反应过程中原子序数和质量数的变化。
3.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同位素在医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并简要分析其原理。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原子的构成,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基本粒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板书和多媒体展示,讲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表示原子结构。
3.介绍同位素的概念、成因及其对原子质量的影响,并用实例说明同位素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应用。
4.讲解质量数、原子序数的表示方法,以及核反应方程的书写规则。
3.作业完成后,学生应进行自我检查,确保答案正确、表述清晰。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指导学生改进。
5.对于拓展思考题,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查阅资料,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燃烧、腐蚀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而引出物质的基本组成——原子。
2.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过元素和化合物,那么原子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原子结构的动画,让学生对原子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新课的学习提供直观的印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原子的构成,即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核外电子在不同能级上运动;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同位素的概念及其应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课件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电子 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里运动。
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 子构成的,因此原子核带正电,其所带的正电 荷数称为核电荷数。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都比电子大得 多,质子质量约为电子质量的 1 836 倍,因此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核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不显电性)
(只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多 2 个电子); (4)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 2n2 个电子
(n 代表电子层数).
+ 11 2 8 1 钠 Na
+ 20 2 8 8 2 钙 Ca
核外电子对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有很 大影响。
有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如多数金属原子; 有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如许多非金属原子;
也有的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 子,如氦、氖、氩等稀有气体的原子。
第2课时 原子质量的计量 原子中的电子、离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新课导入
1 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2.657×10-26 kg, 1 个铁原子的质量为 9.288×10-26 kg。 书写、记忆和运算都很不方便 国际上统一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计量原子的质量
新课探究
原子质量的计算
以碳 12 原子的实际质量(1.993×10-26 kg) 的 1/12 作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原子的相对质量, 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①相对原子
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 个碳原子质量的1/12;③√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 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④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
是“千克”;⑤√ 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为质子数 和中子数之和;⑥√ 一般化学计算常采用相对原子 质量的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D )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教案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原子中的电子广西贵港市覃塘区覃塘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学设计思路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微观的化学世界。

积极探究化学奥秘,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设计将结合教材图表,以人类已认识原子中的电子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创设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表、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把微观知识宏观化,理性知识感性化,结合科学推理与史料佐证认识原子中的电子。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内容分析】原子中的电子是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在上节课学习原子结构的基础上,本节课着重学习核外电子的有关知识。

而原子中的电子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教材语言以结论性的叙述性语言为主,这成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子层离核的远近与电子的能量有关,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含义,了解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强调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是指原子核不变,发生改变的是原子核外的电子。

知道离子的表示方法。

对原子、分子、离子进行比较。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现代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习解释微观世界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3)了解离子的形成及离子符号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来学习有关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情景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微观知识的兴趣。

(2)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原子中电子的学习,进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实践中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创设生活情境,将原子结构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原子科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原子结构为核心,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原子结构的科学认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讨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举例说明。(1题)
4.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原子结构发现历程的资料,了解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与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阅读以下资料,了解原子结构的发展历程,并撰写读后感。(1篇)
5.小组合作任务: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份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海报,内容包括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电子排布规律、原子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原子结构知识的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已学的分子、离子的知识,引入原子结构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教学:
(1)利用多媒体展示原子结构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
(2)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规律,以及原子序数、质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原子中的电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原子中的电子
【思考】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是怎么运动的呢?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排布特点:电子在 核外是按照能量由 低→高,由里→外 分层排布的
1、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高速运动)
• • • • • 1、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 2、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 3、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 4、先排满里层再往外排电子 5、最外层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氦2个)
7个横行,18个纵行。每1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 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请你回忆: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依据是核外电子 运动的能量不同。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 图表示。 3.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最外层电子决定的。 4.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是由原子 得失电子形成的。 5.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的性质具有一 定的规律,形成了元素周期表。
部分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部分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的种类 金属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 一般少于4个
原子的化学性质
易失电子
部分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
非金属原子 一般大于或等于4个
易得电子
部分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原子 8个(He为2个)
离子
+11 2 8 1
+17 2 8 7
钠原子Na
氯原子Cl
+11 2 8
+17 2 8 8
NaCl
钠离子Na
+
氯离子Cl-
离子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失去2个电子
• 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上离 子所带电荷数及所带电荷 的正负。例如Mg2+、S2。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班级:一、单项选择题1 .小丽同学在学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形成了以下熟悉,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原子由居于中央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C.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2 .如图是核聚变燃料氮的原子结构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C.氯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D.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3 .以下相关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选项是A.自行车轮胎暴晒后炸裂一一分子间间隔变大B.水通电分解一一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C.木柴架空燃烧会更旺一一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变大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一一瓶中气体一定是A. X的常见单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2B. X的常见单质具有可燃性C.酒精在X的常见单质中燃烧生成CX2和H2XD.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跟X的常见单质反响产生共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能量4 .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成绩:A. 表示的是质子CO25 .稀土元素镐〔Dy〕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镐属于非金属兀素B.镐原子的质子数为66C.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D.稀土资源需合理利用和保护6 .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进行稳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c相对应的是〔〕A.原子核、核外电子B.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原子核D.核外电子、原子7 .以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1-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C.①②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①④表小的是阳离子8 .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1个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以下关于衰变后的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碳原子核, 含7个质子,8个中子B.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C.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D.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9 .从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可知,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 12B. 14C. 16D- 2410 .分子和原子根本区别是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原子不能C.分子不停运动,原子不动D.化学反响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1 .以下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12 .醋酸结构式如图.以下有关醋酸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o魂题干o乱展子O氧用六A.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有机物B.醋酸分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是不相等的C.醋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D.每个醋酸分子中有8个原子核13 .分析钾原子、钾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两者电子层数相同 D.两者最外层电子数相同14 .以下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A.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B.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很软,有导电性C.夏天烧烤时常用木炭作燃料---木炭具有可燃性D.金刚石切割玻璃---金刚石硬度大15 .硒是人体中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可能诱发皮肤病.硒原子的质子数是 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以下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中子数为45B,原子序数为34C.核电荷数为79D.核外电子数为3416 .以下对分子、原子、离子的熟悉正确的选项是〔 〕A.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物质C.在干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17 .下到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B.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到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A.两者质子数不同 C.两者元素种类相同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1:2C.过滤、吸附、蒸储、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 18 .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以下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两种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两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D.水中氧原子的化合价为 -219.2021年4月14日,科学家约翰?帕特森向人们展示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原子手表,它内置了一个芯片级 的葩原子钟,每1000年仅有1秒的误差.这种葩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55,相对原子质量为 133,那么其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分别为 A. 188 55 C. 55 7820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B.原子核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原子如果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就变成了离子 D.分子里一定含有原子,分子大原子小A.①表示两个氧原子B.由⑥可知铭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2.00gC.②和④均表示阳离子D.③和⑤表示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通常显-1价D.水可以用来检验某些装置的气密性B. 78 78D. 23 5521 .关于以下符号或图本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25 .以下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C.原子中的粒子都不带电D.物质都是由离子构成26 .关于对分子,原子的熟悉,正确的选项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B.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C.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2 .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卜列对该微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x 的值一定等于10B.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C.具有稳定结构D.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或电中性的原子23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在化学反响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C.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D.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24 .如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相关粒子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NaClC.①②属于同种元素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为D. CO2和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二、填空题27 . (4分)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以下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2)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3)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 __.(4)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28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铝元素.(2)钙离子.(3) 3个二氧化碳分子(4)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29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以下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30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 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 289,那么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31 . (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3个铁原子 ;②2个镁离子 ;③n 个臭氧分子 ;④在硫酸根离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6价.(2)某元素R 在人体内能调节体液平衡,缺乏该元素会造成心率不齐,过量那么会使人恶心腹泻.该元素的原①x 的值为;②该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③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面 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32 .根据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1)如图A 、R C D 四种粒子共表布 种兀素.(2) D 原子在化学反响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由B 元素和D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3 .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和;水是由 构成的.34 .我国创造较早且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奉献的三大化学工艺是BCD35 .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GJ⑨囚 四 ©(1)现以第三周期(第11-18号元素)为例,仔细观察,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11〜18号元素排在一行的依据是;(2)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 Z=;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Y= (填数值);(3)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4)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 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那么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 在上表中位于 (选A. B. C)处.36 .用化学用语填空:2N; 3个水分子 ;硫酸根离子 ;铁离子 .1 H2 He4M33 Li 6, 5414 Be曳0125 K10. 61 E C1 IZ. 01 7 N 14.018 0 16.0O9 F 1 LS. 00 10 Ne 纵13 1112 Mg 13 Mr HS ISP16 S17 Ci ItiAr 露9924,312配M 弭g翼,635.特39,薜(1)从图中查出硅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主族;(2)X2+与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那么 X 的元素位于期表中第三周期,它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3)图中镁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 不同;(4)两种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组是;(填序号)① N& Cl ② O、S ③ F、C1 ④ Cl、Ar:5)假设图表示的是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那么38 .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和如图的信息填空(1)甲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是 ,乙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丙图所示粒子属于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2)甲、乙、丙三种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3)写出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39 .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这些微粒中:(填序号)(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4) 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 ;(5) 一定带负电荷的微粒有 ;(6)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的是 ;(8)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9)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40 .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B所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响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 (填序号,下同);(3) 表示阳离子的有 , 其离子符号为(4)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41 .物质有微粒构成,请用微观知识答复以下问题.⑴金属钠由钠原子构成,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 钠原子核内质子数是,钠原子易 (填“失去⑵用微粒的以下特性填空(填数字序号):①分子之间有间隔、②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③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A.八月桂花飘香是由于.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C. 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可以说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I C2、[WEI D3、[二】B4、【誓爰]A5、【香妾】B6、【普奏】B7、【迨玄】D8、【一】B9、【爸妾】D10、【注D11、J D12、:"】C13、【芭爰】B14、:..]C15、【答案】B-B17、1“:D18、【三五】C19、I岸安』e20、ID21、【铜目A22、I,【答支】A23、|A24、I【花友】A25、|【假设雍】C26、二、填空题【假设累:〔1〕原子;〔2〕原子族. 愦子;〔3〕分子,原子、中子;〔4〕原子郎调子和中子.1、2、团i6 g号口【苔有〔1〕衿子〔2〕原子心〕膑子近质子〔4〕分子、原表中子〔5〕电子[5〕质子和电子〔八质子和中子3、【香妾】614、【春当[rtOj soi- 14口〔或勺01 5、【三亲;二得到如56、「;- z r*「¥二£【一盆:造既制止巧楔襟罪 8、【工夏】电孑后数相同(2)1* 7⑶国(4 ) 201 至品,6⑵岸剧A.E 阳圻A【假设言】醛X&分②®⑤①⑤宜①®⑥②13、 [一有浮到 BDCN/AUE 14、10、 【艺会】两个题原子2/Fg/ 11、【一二]四"工都,二量化接咬于裁 15、 【笞到 9、。

山东省青岛市九年级化学上册2.3原子的构成教案(新版)鲁教版

山东省青岛市九年级化学上册2.3原子的构成教案(新版)鲁教版
②原子结构的讲解:讲解原子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包括原子核和电子的构成,通过图表和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③原子案例的分析:选择典型的原子案例进行分析,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原子的特性和重要性。
④学生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原子相关的主题,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总结中,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整体上是积极的。学生在知识上对原子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技能上能运用原子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现象,在情感态度上对原子构成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了激发。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针对学生对原子结构概念的抽象性难以理解,我将在教学中更多地运用图表和示意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针对个别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不高,我将在分组讨论时进行更多的引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同时,我也会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个别辅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疑问,并提供改进建议。
-在课堂上选取部分作业进行点评和讨论,让学生从他人的作业中学习和借鉴,提高整体作业质量。
-鼓励学生对作业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修正,并要求他们在下次作业中展示改进成果。
内容逻辑关系
①原子概念的引入:通过开场提问和图片展示,引起学生对原子的兴趣,初步感知原子的存在和重要性。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开始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如分子、化合物等概念。他们对化学实验和观察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此外,学生可能已经了解了一些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如原子核和电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对探索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对于能够实际观察和操作的实验内容通常较为感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原子构成的相关知识。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实验、互动和实际操作来学习,因此需要教师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原子的构成 (3)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原子的构成 (3)
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的中子数为0 。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但很接近
4.不同种类的原子, 质子数不相同,核外 电子数也不相同
三、原子的特征
1.原子很小 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 3.原子间有间隔
四、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1、金属 。(镁 铝 铁 锌……) 2、固态非金属。 (硫,磷,
构A叙.述由正一确个的带是正(电的B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
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
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
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两个带负电的电子
构成
6.将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
或电子,分别填入下列有关空格里。 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子呈中性 B.原子是实心球体
BE
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E.在固态物质中的原子是静止的
F.原子可构成分子,有的也可直接构成 物质
2、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 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 原子核内有质子111个,中子
外电子数为( B )
A.50 B.86
C.136 D.222
4、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
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⑴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质子__、__原___子__核___;
⑵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电子;
⑶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中子、原子、分_⑸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原子
1、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第3节原子的构成学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单元第3节原子的构成学案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知道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逐步认识到用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来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会使衡量结果更接近常规的数据范围,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发展史,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培养科学研究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质量的计量。

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原子的结构(1)【自学探索】:阅读课本36页第一自然段后回答问题1.1897年汤姆森实验的新发现是什么?2.电子是否带电?带何种电荷?3.电子是静止还是运动的?判断:1.1897年汤姆森发现了电子,打破了原子不能再分的论断。

()2.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都在不停的运动。

()3.分子和原子不带电,而电子带负电。

()4.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用其他的方法原子仍可以再分。

( )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金箔就是加工的非常薄的金片,金原子几乎是单层排列。

(2)α粒子实验1.汤姆森的“葡萄干布丁”原子模型结构是什么样的?2.什么时间?什么人?做了一个什么实验?发现了什么现象?3.什么是α粒子?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小部分发生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推论1.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一个和核外带负电的若干个构成的。

原子核由和构成,质子带电,中子电。

质子的质量和中子的质量。

质子质量约为电子质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阅读课本38页“活动天地”2—3,完成下题:1.在原子中:数= 数= 数2.判断:(1)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含有中子()(2)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3)所有原子中一定含有电子()(4)原子对外不显电性()(5)因为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原子核的质量()(6)原子一定比分子小()(3)原子【学生练习】:阅读课本38页最后自然段后回答问题:1. 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三节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以及原子质量的计算。

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3、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想像、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和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乐趣,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原子的结构、离子的形成、原子质量计算。

2、教学难点:核外电子的排布。

3、[教学过程]一、原子的构成1.提问:(1)什么是分子、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 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1)猜想:原子不能分。

1)、原子可能是一个实心球体。

2)、原子可能像一个乒乓球。

3)、原子可能像一个樱桃。

19世纪末前的科学家,如道尔顿。

当时人们都认为原子不可分其实,原子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实心的球体,而是一个空心球,几个小粒子围绕着一个大粒子运动。

但这些粒子是什么呢?其中居于原子中心的大粒子就是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小粒子就是电子,电子带负电,它们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作高速的运动。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原子结构模型图(2)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想一想原子弹的爆炸?原子弹爆炸正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这说明原子核还能再分。

科学研究表明: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

科学研究还发现,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教案设计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教案设计

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1.认识原子的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3.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4.学会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重难点】1.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2.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一、原子的结构1.讨论交流分子和原子有什么区别?2.近代化学之父道尔顿在200年前提出:“没有人能将原子再分”的论断。

你认为道尔顿的论断科学吗?你的依据有哪些?3.阅读课本认识原子的结构,思考交流: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而只有极少数被反弹回来?材料阅读: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英国科学家汤姆森。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结论:(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里运动。

(2)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3)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都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

(4)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简称核电荷数。

(5)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6)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原子很小,是不是不能再分了?若能分你的证据是什么?二、认识原子中的电子1.阅读教材,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并对电子的得失形成初步印象。

尝试画出钠原子、氯原子(17个质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电子对原子的性质的影响,分析钠原子、氯原子得失电子的可能情况。

(1)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远,能量低的离核近;(2)电子尽可能在离原子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3)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为电子层);(4)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离原子核最近的为第一层,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

(课件展示氧原子结构图)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

九年级化学上册2.3原子的构成教案(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2.3原子的构成教案(新版)鲁教版
45.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46.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47.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转化和传递的过程中,总熵(混乱度)不断增加。
48.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热效应。
49.化学反应的熵变:化学反应过程中熵的变化,表示系统的混乱度变化。
21.分子: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电中性粒子。
22.分子的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导致分子具有极性。
23.分子间作用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等。
24.晶体:具有规则排列的分子、离子或原子的集合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5.晶体的类型:
-离子晶体:由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如食盐(NaCl)。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原子的构成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教师详细讲解原子的构成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教师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原子的构成技能。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视频:播放相关的化学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结合原子理论进行解释,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互动教学,如原子构成模拟软件,让学生自主探索原子的构成和电子的分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教师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包括PPT、视频和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讨论法: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原子构成的理解和疑问。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加深对原子的认识,并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2.3原子的构成教案3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2.3原子的构成教案3鲁教版

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认识与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原子的构成。

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形成。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思路:由于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想象,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能自制或借鉴一些关于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三维动画,这样既能诱发想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把抽象变为生动,增强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组织学生查找有关原子弹的资料情景导入:同学们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知道了分子、原子的概念,而且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屏幕演示】水分子的分解动画【回顾讨论】在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你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的分子。

【启发】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

用其它方法能不能再分呢?【屏幕显示】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的图片【学生交流】汇报有关原子弹的资料【学生归纳】原子弹是通过原子裂变释放出巨大能量而制造出来的。

【讲解】1897年,在英国科学家汤姆发现电子以后,人们开始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秘密。

【讲解并板书】一、原子的构成【屏幕演示】原子的构成的动画(2份动画)【讲解】根据刚才的动画演示,我们可以看到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指导阅读】请同学们看书69页第一段,想象一下原子和原子核的大小,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发言】原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我的手上有无数个原子;原子核更小,在原子里原子核外的空间很大;电子绕核做高速运动……【教师引导】原子核很小,科学家经过研究证明原子核还可以再分,在动画中已经显示出来了,大家再仔细观察原子核的构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2.3原子的构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2.3原子的构成

2.3 原子的组成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知道原子的组成、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以及原子质量的计算。

2.认识原子构造的表示方法,知道原子构造表示图的含义。

3.认识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经过想象、猜想—研究、证明—概括和学生间互相议论、沟通,加强学生概括知识、获得知识的能力。

2.经过参加科学家对原子构造的研究实验,提升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 培育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乐趣,初步领会物质组成的神秘,培育抽象思想能力、想象力和剖析推理能力。

2.建立“构造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心主义观。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原子的构造、离子的形成、原子质量计算。

【教课难点】核外电子的排布。

课前准备多媒体。

教课过程一、课程导入1964 年 10 月 16 日下午 3 时,在我国西部地域新疆罗布泊上空,一个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沙漠沙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原子弹爆炸过程中原子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原子弹有很大的威力。

那么,原子内部究竟是什么样的构造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原子的组成。

二、新课解说【过渡】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红原子。

原子是一种特别小的粒子,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的体积对比,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的体积之比。

在化学反响中,分子能够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以够再分,是否是说原子是不可以再分的实心球体?1897 年,应当科学家汤姆森在原子中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人类才揭开原子内部构造的秘密——在必定条件下,原子是能够再分的。

(一)原子的构造【解说】汤姆森的“葡萄干布丁”模型、卢瑟福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1.原子的构造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

【发问思虑】原子核还可以不可以再分呢?想想原子弹的爆炸?原子弹爆炸正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这说明原子核还可以再分。

科学研究表示: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行切割的,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组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探索水世界第三节原子的构成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探索水世界第三节原子的构成鲁教版!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通过对史料、教材图表的观察分析,推论物质的原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根据“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结论,结合质子、中子及电子的电性、电量和质量数据,推证“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初步了解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从元素周期表中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2、过程与方法学习从图表、动画、史料中分析、归纳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对汤姆森阴极射线实验和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培养质疑、反思精神。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教学难点】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教学准备】课前准备与教材相关的课件【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是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

前面已经学过了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可分性、原子的不可分性,本节课立足于此继续发展对于原子的认识:除去“化学反应”这个前提的约束,原子也具有可分性。

由此“打开”原子,步步深入了原子的构成,辩证认识其中粒子的一些基本特点和相互关系。

【教学对象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水的三态变化、水的电解等,变化的事实,但是对学到的微观知识认识的仍很有限,积累的感性知识并不充分,而原子的构成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教材语言以结论性的叙述型语言为主,这成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设计将结合教材图表及模拟动画等,以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想象和推理,从而促进理解。

【教学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构成电子(-)原子{ 质子(+)原子核{中子(不显电性)2、原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公式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九年级化学全套教案鲁教版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结构

九年级化学全套教案鲁教版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结构

课题:第三节认识原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原子的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3、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可分性,逐步培养学生树立物质的变度能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综合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原子的组成难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系统•教学内容分析“认识原子”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原子的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第一课时主要是原子的结构和电子的知识。

小结时重点应放在原子、分子的主要区别上,也就是看两种微粒在化学反应里能否再分,可以采取总结、对比、讨论的方法促进理解。

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概念,这是引导学生从分子认识原子的十分有效的基础知识。

通过物质的分解反应可以从宏观上观察到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再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来分析,能推断出分子是可分的,从而引出原子能否可分的问题。

•教学对象分析在“原子能不能再分”教学中,就目前的实验手段来说,还难以让人们直接看到原子的内部结构,在此化学启蒙阶段,学生乂缺乏分析推断原子结构的知识基础,比较理想的方法是用描述原子结构的动画片,使学生对原子结构有一个比较形象的了解。

在节课教学之前,学生头脑中已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分子的形象,而且原子概念乂是通过分析反应导出的,所以有必要让学生活楚的对原子和分子加以对比,了解二者的相似、相异和相关之处。

在教学中,对丁电子的运动,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去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 乂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学生将无法建立起有关的形象,应该向学生指出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与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人造卫星按一定轨道绕地旋转是不同的,它没有固定的线性轨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原子的结构:(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无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_______=核外__________。

(3)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核内_________数与原子核外_______数相等,但电性相反。

2.原子核外电子:(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_________,次之为第二层,依次类推,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_______。

注意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越远,电子能量越高。

(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表示_________,圆圈内的“+”和数字表示________,弧线表示_________,弧线上的数字表示_________。

如Na______,______,______.(3)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用“n”表示)决定的,一般来说:3.原子的特征:(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2)原子的性质:①________和________很小。

②原子之间存在_______和_______。

③原子总在不断___________。

④在化学变化中,原子________再分,而分子可以再分。

4.离子是_______(或原子团)。

5.原子失去或得到_______变为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离子分为阴离子(带_______电荷)和_______(带______电荷)。

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_______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______核外电子数。

6.离子与原子的比较:7.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______作为基准,计算出其他原子跟它的______,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8.相对原子质量 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是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锂原子的核外有________电子。

(2)画出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

(3)下列对原子构成的理解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核外电子在不断地运动 B 原子核的体积比原子小得多 C 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D 在原子里,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10.如图所示A 、B 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 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 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填字母代号)。

A 8 B 10 C 11 D 12 (2)若B 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 =_______。

(3)若A 中x=12,则粒子A 的符号为______。

11.如图所示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表示原子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表示阴离子的是______,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是______,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

12.如图所示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将上图空格处补充完整:①_______;②_______。

(2)金是由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①当a=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②当a=8时,该粒子是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13.已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据图回答:该原子核外有____个电子层;核电荷数为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____电子,形成____离子。

14.物质有微粒构成,请用微观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金属钠由钠原子构成,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钠原子核内质子数是____,钠原子易______(填“失去”或“得到”)⑵用微粒的下列特性填空(填数字序号):①分子之间有间隔、②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③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八月桂花飘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15.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

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

(1) 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 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___________,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

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 _________中的观点。

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_________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____。

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________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二、单选题16.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

下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A.abcd B.abc C.bcd D.ad17.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原子里质子数一定等于()A.核内电子数B.核外电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数和中子数之差18.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下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知识后,以二氧化碳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19.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Na和Na+,其中相同的是A.电子数B.质子数C.电子层数D.所带电荷数20.下列对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易失电子B.易形成阴离子C.阳离子D.化学性质稳定21.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另一种原子的核内有7个中子和6个质子,则它们不同的是()A.质子数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C.核电荷数D.核外电子数2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实际质量的简称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其他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相比较所得的比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D.在原子中,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2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24.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Cu B.NaCl C.CO2D.金刚石25.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A.中子B.质子C.电子D.质子和中子26.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C.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27.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28.已知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8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有8个质子、9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A.核外电子数B.原子的核电荷数C.原子的质量D.原子的带电量29.<气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8,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则<气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18 B.176 C.294 D.41230.我国科学家成功用一种核内有4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铍原子来测定“北京猿人"的年龄,这种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 B.4 C.6 D.103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其他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相比较所得的比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D.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其他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相比较所得的比32.已知一种碳原子(612C)的质量为ag,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a12b B.b12aC.12abD.12ba33.以下结构示意图能表示碳原子的是()A.B.C.D.34.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

在此基础上,经过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不断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现代原子结构模型。

如图是小柯整理的物质微观构成网络图,则汤姆生当年推测的“带正电的物质”相当于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35.如图所示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n的值为10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钠原子为金属原子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B.阳离子得到电子可形成原子C.钠离子、镁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均为10D.、、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37.某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值是A.14 B.16 C.18 D.2038.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39.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原子大小不同C.原子数目不同D.原子种类不同40.如图为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41.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C.该粒子是阴离子D.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易失去电子参考答案1.原子核质子中子核外电子质子数电子数质子电子【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的结构相关知识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