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检测题 鄂教版
语文第四单元同步测试(鄂教版八年级下)
第四单元同步测试(全卷共三大题, 满分150 分, 90 分钟完卷)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一、语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50 分)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或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 _ ()(3 分)A 、易如反掌气宇轩昂试目以待以卵击石B 、赫然(h e)亵渎(xi e)深谙(y cn)揶揄(y e y⑪C、付诸实践不遗余力新陈代谢直接了当D、莞尔(w岔)帝胄(zh du)佞臣(n ing)楷模(k①2.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句是()(3 分)A、去年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 5%B他想一下就能弄懂,是不可能的。
C杨志走了一个时辰了。
D他在杂志上发表的那篇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 分)A、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刘翔这个名字对中国人都很熟悉。
C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其美。
D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C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写景名句,展现诗人置身大漠,落日低垂河面,孤烟袅然的雄浑境界。
李白《塞下曲(其一)》中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春风不度,无柳可折,无花可赏,暗含思乡离别之苦怨的诗句是,。
(4 分)6.一个精彩的比喻,往往比长篇大论地阐述一个深奥的道理更能让人理解,更能让人信服。
如果你是加里宁,你在下面的情境会怎样回答。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检测题 鄂教版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一、语言积累1.依拼音在田字格里写出词语,书写要正确、端正、整洁。
〔甘肃中考题〕yìài zh ì r én k ǒu 2.给加点的字注音。
讪.笑( ) 深谙.( ) 娴.〔 〕熟 冁.然( ) 姚鼐.〔 〕 亵渎..( ) ( ) 脍.〔 〕炙.〔 〕人口 3.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在乐华与大文看来,同学们的讲解有的似是而非....…… 似是而非: 〔2〕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晚年侨居法国时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
脍炙人口:〔3〕笑是如此多彩,当我们想到这一点,也会“忍俊不禁....〞的。
忍俊不禁: 〔4〕只有不遗余力地追捕,才能猎取豁然贯穿....的乐趣。
豁然贯穿:4.阅读下面两那么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桂林市中考题〕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
可是,当中国人在投 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为难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客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1〕两那么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
(1分)〔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2分)5.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8分) 〔湛江中考题〕“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汉字汉语和中国古代的许多作品中出现得十分频繁,请运用有关知识,答复以下问题:(1)在“笼〞、“珑〞这些例字后,再写出以“龙〞为偏旁的汉字4个。
(2分)答: 笼、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望子成龙〞、“龙马精神〞两个成语后,再写出含有“龙〞字的成语4个。
(2分) 答:望子成龙、龙马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要介绍名著?西游记?里与“龙〞有关的一个故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积累和运用(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调侃(kǎn) 彷徨(huáng) 捶击(chuí) 即兴演讲(jì)B.揣摩(mó) 襁褓(qiáng) 殴打(ōu) 挑拨离间(jiān)C.撰写(zhuàn) 崭新(zhǎn) 赋予(fù) 慷慨激昂(kǎi)D.污蔑(miè) 蛮横(héng) 携手(xié) 造谣中伤(y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借鉴晓得枯燥出类拔粹B.权威屠杀崩溃词不达意C.莹绕枷锁狡辩自圆其说D.浩劫趋势卑鄙不休边幅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家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伦理规范。
B.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C.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的成就,稳国之基、安民之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坚实保障。
D.当下,这种祖辈与孙辈一起生活,并承担抚养教育孙辈的全部责任甚至主要责任的隔代抚养模式正成为家庭教育模式的主流。
4.名篇名句默写。
(6分)(1)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 ,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4)《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5.名著阅读。
(5分)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
“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B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1)上面文字B处人物是,文段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生动地刻画了他在的严峻时刻,内心的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软弱战胜自我的全过程。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期末试卷
鄂教版⼋年级语⽂下期末试卷 ⼗载寒窗,勤学苦练,何⼈健步登⾦榜。
满腔热⾎,万丈豪情,我辈英才夺桂冠! 下⾯由店铺为你整理的鄂教版⼋年级语⽂下期末试卷,希望对⼤家有帮助! 鄂教版⼋年级语⽂下期末测试 ⼀、(共12分,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或书写有误的⼀组是( ) A.祈祷(dǎo) 诧异(chà) 婉转(wǎn) 义⽆反顾 B.呼吁(yù) 后裔(yì) 敦厚(dūn) 狼奔⾗突 C.暇想(xiá) 徜徉(chàng) 契机(qiè) 沁⼈⼼脾 D.贮蓄(zhù) 澄清(chéng) 恣睢(suī) 嫣红姹紫 2、依次填⼊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项是( ) ①沙漠地蹲伏在那⾥,愚蠢⽽⼜警觉,充满仇恨⽽冷酷⽆情…… ②⼀个⽼城,有⼭有⽔,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③《美⼈鱼》票房累计已达27亿,破内地影史票房纪录。
A.顽固安适指⽇可待B.固执安闲屈指可数C.顽固安闲指⽇可待D.固执安适指⽇可待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执勤的岗位上。
B.听完雷锋的故事后,我由衷地佩服这位共产主义战⼠。
C.⽯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D.国外处罚出售他⼈信息的⾏为,对未构成犯罪的,⼀律施以严厉的经济罚款。
4、下⾯语句中,标点符号使⽤规范的⼀项是( ) A.⾯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B.他拣好了⼏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副⾹炉和烛台,⼀杆抬秤。
C.在河流,沙漠和⼈三者之间,有了树,⼀切都会变得和谐起来。
D.英国诗⼈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共9分,每⼩题3分)阅读下⾯的短⽂,完成5~7题。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随堂小测(四)(I)卷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随堂小测(四)(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 (共10题;共100分)1. (10分) (2017八上·武城开学考)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菜畦qí讪笑shān确凿záo瞬息shùnB . 油蛉líng秕谷bǐ涉足shè伫立zhùC . 收敛jiǎn书塾shú旋转zhuàn襟上jīnD . 蝉蜕tuì环谒hè简陋lòu脑髓suǐ2. (10分) (2018七下·东区期中)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 署名深宵屏嶂至死不懈B . 踱步怪诞默契一泻万丈C . 碾压污秽震竦情有可原D . 憋住塌败惧惮历尽心血3.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 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
B . 诗中的“杨花”是指杨树开的花,“榆荚”是指榆钱。
这一句,表面看起来,是诗人对“杨花榆荚’’的揶揄,其实是更深层次的赞许。
C . 在诗人笔下,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了精灵。
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D . 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语言轻灵,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
4. (10分) (2019七下·双阳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 . 小明和同学约好一起去看流星雨,8点钟小明不期而至,准时到达了约定地点。
C . 这个杀人犯被称作“地狱之手”,是当之无愧的。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鄂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8页,五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学校、班级、姓名填写清楚。
一、全卷书写(4分)二、积累运用 (22分)1.给下列加点词注音。
佞.( )言 云翳.( ) 亵渎.( ) 马厩.( ) 帝胄.( ) 莞.( )尔 粲.( )齿 哂.( )笑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器宇( ) ( )冠( )带 ( )甲( )弋 ( )失笑 ( )人口 大家( ) 文字( ) ( )不禁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朝廷旧臣,山林隐土,无不拭目而待,以为( )高天之云翳,( )日月之光辉,( )民于水火之中,( )天下于衽席之上。
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提炼出它们蕴含的两层意思。
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思念我祖国命运的日子里,给我鼓舞和支持的,只有你啊,伟大的,有力的,真挚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要是没有它——谁能看见故乡的一切,谁不悲痛欲绝呢然而,这样一种语言如果不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不可置信的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积累有关笑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句式仿写。
鄂教版八下语文期末检测题
八年级语文(下)(湖北教育版)期末检测题(120分钟 120分)一、(4分,每小题1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嘶哑.(yǎ)栈.桥(jiàn)狩.猎(shòu)毛骨悚.然(sǒnɡ)B.妩.媚(wǔ)抽噎.(yē)诅.咒(zhǔ)迥.乎不同(jiǒnɡ)C.恣睢.(suī)不逊.(xùn)行.辈(hánɡ)千山万壑.(hè)D.篡.逆(cuàn)凫.水(fú)涟漪.(yī)风雪载.途(zǎi)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米粟驻足狡黠芒刺再背B.隔膜幅射噩耗藏污纳垢C.俚语能耐制裁变幼多姿D.平衡博学嘹亮五彩斑斓3.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这家敬老院有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可以说设施。
(2)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虽没上过学,却也得一身书香,识文断字。
(3)酒后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不断发生,所以新《刑法》把“醉驾”定为犯罪。
A.完备熏陶骇人听闻B.完善陶冶不可思议C.完备陶冶不可思议D.完善熏陶骇人听闻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B.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我,一个芸芸众生....,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D.面对公安机关的审问,这个犯罪分子刚毅不屈....,拒不承认自己入室抢劫的罪行。
二、(42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题-word文档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一.(4分)扫描书写卷
亲爱的同学,漂亮的卷面如同人美丽的面庞,请你注意书写。
二.(22分)语言操练营
1.根据拼音在后面括号里填写汉字。
(2分)
①他都一定不会忘记而且越来越xián( )熟地深àn( )自己的母语——汉字,那是毫无疑问的。
②三是下巴。
“解yí( )”尚可,竟至“脱hàn( )”,要请正骨大夫给“拿”一“拿”才行。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词语。
(2分)
①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几乎是( )的魅力。
②众人见孔明( ),尽皆失色。
③下联指明:诗文的妙出,是不易获得的,只有不遗余力地追捕,才能猎取( )的乐趣。
④在这里最( )的应当是被称为千古之谜的石前巨石阵。
3.填空,完成成语。
(4分)
①强( )夺理②寻( )摘句
③新陈代( ) ④( )炙人口
⑤良师( )友⑥忍俊不( )
⑦不( )余力⑧苦口( )心
4.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能够与上联对应的三个字。
(2分)
屋后松竹添秀色门前梅兰
5.默写联句。
(4分)
①大漠孤烟直,。
② ,人不寐,。
鄂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练习题
鄂版语文八下第四单元练习题16、舌战群儒罗贯中● 相信,面对知识之门,你希望有一把钥匙!“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让我们吟诵着杜牧名诗,穿过历史隧道,前往千年前的赤壁古战场:曹操号称百万大军逼进东吴,是战是降?东吴内部,主降派张昭等认为,曹军数倍于己,战则必败;主战派鲁肃、周瑜等坚决反对投降。
此时,刘备派诸葛亮前往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诸葛亮舌战群儒,分析形势,指陈利害,终于说服了孙权,后来,孙刘联军火烧赤壁,打败了曹操。
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43回,所描绘的就是诸葛亮谒见孙权前,同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进行的一场舌战。
今天,阅读本文,你会深刻地感受到:语言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历史沉重的大门;文字是一把不朽的利剑,劈开了历史笼罩的迷雾。
语言与文字也是我们的向导,把我们引进了孙权的营帐,看武士们炫示精锐武器,听谋士们施展诡谲计谋。
与诸葛亮再次亲密接触:他,舌战群儒,毅然无畏如剑走偏锋;他,指陈形势,机敏善辩如灰蛇如草;他,痛斥投降,一言既出似雷霆万钧;他,晓以大义,高屋建瓴又掷地有声。
让我们于言语交锋中领略智慧风采,在唇枪舌剑里欣赏语言魅力。
如攀登悬崖绝壁,饱览语言构成的奇异风光;如穿行苍茫之海,历险文字编织的惊涛骇浪,如置身赤壁战场,揽胜智慧厮杀的刀光剑影。
学习本文,一要熟悉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大意。
二要领会人物语言,理解其个性特点。
三要掌握人物对话、神态、行动描写,体会其刻画人物的作用。
四要领悟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魅力。
● 也许攀登学习的峰颠,你已经跃跃欲试!一、语言积累及应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猖獗.(ju é) 云翳.(y ì) 稽.(j ī)考 皓.(h ào )首穷经 B 、匡.(gu āng )扶 帝胄.(w èi ) 躬.(g ōng )行 强.(qi áng )词夺理 C 、剿.(ji ǎo )灭 寰.(hu án )宇 社稷.(j ì) 龙骧.(xi āng )虎视 D 、庶.(sh ù)民 沉疴.(k ē) 佞.(n ìng )言 器宇轩.(xu ān )昂 2、下列各项至少有一个错别字,在错别字下划线,并改正在横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一、语言积累1.依拼音在田字格里写出词语,书写要正确、端正、整洁。
(甘肃中考题)c ǎn ju é r én hu án xi āng x íng ji àn ch ùyì xìng lán shān ku ài zhì rén k ǒu2.给加点的字注音。
讪.笑( ) 深谙.( ) 娴.( )熟 冁.然( ) 姚鼐.( ) 亵渎..( ) ( ) 脍.( )炙.( )人口3.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在乐华与大文看来,同学们的讲解有的似是而非....…… 似是而非: (2)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晚年侨居法国时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
脍炙人口:(3)笑是如此多彩,当我们想到这一点,也会“忍俊不禁....”的。
忍俊不禁: (4)只有不遗余力地追捕,才能猎取豁然贯通....的乐趣。
豁然贯通: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桂林市中考题)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
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客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1)两则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
(1分)(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2分)5.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8分) (湛江中考题)“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汉字汉语和中国古代的许多作品中出现得十分频繁,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笼”、“珑”这些例字后,再写出以“龙”为偏旁的汉字4个。
(2分)答:笼、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望子成龙”、“龙马精神”两个成语后,再写出含有“龙”字的成语4个。
(2分)答:望子成龙、龙马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要介绍名著《西游记》里与“龙”有关的一个故事。
(不超过5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二、阅读理解(一)课内精读甲文①中文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人生几十年,一切身外之物,衣服、房屋、书籍、用具、庭院,都将发生许多次变异。
新陈代谢,过时的淘汰了,破损的废弃了,家用电器、电脑不多久就要换代,人们都习以为常,毫不为怪。
天地万物,只有语言文字是永远存在的。
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他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
即使是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可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那种魅力。
看到一个“míng”字,怎么会想到它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呢?②听到不少旅居海外的同胞谈过,走到某个偏僻的小城市,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当一种异乡漂泊的失落感和孤寂感袭来时,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三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母亲面前,使你抛却一切疲惫、孤独以至恐惧。
(袁鹰《汉字的魅力》节选)乙文①说句实话,我本人从开始摸电脑到现在已有十多年了,现在仍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觉得电脑这玩意和“中国人”好象总有一种“隔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隔阂”呢,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中学时代,学了那么多美丽的诗篇,精辟的文章,但我现在操作电脑时,脑子里无论如何浮现不出那些东西来,更不要提我能用电脑写出什么“天下文章”来了。
我逐渐觉得电脑毕竟是“电脑”,而不是“人脑”。
②电脑的字库里预备了常用汉字(包括次常用汉字),应该说已经基本够用。
不过这和英文的26个字母相比数量还是非常大的。
③就此,有的人说,在电脑时代汉字是中国进入信息时代的瓶颈..,甚至有可能使汉字这一古老的文化载体,成为阻挠今日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难关,因而应该抛弃汉字,而使用拼音文字。
这些说法无疑都是武断的。
是没有进行认真研究而做出的结论。
(摘自《光明日报》)6.甲文选自课文《》,体裁是,作者。
7.阅读甲文,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汉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而作者认为汉字的独特魅力的根本之处又在于什么?请分别用文章中的句子回答(2分)①②8.乙文第③段“瓶颈”一词的意思是什么?(2分)9.甲文中“将你带到母亲面前”一句有什么含义?(2分)10.甲乙两篇文章都提到了“汉字能否走拼音化道路”的问题,文章见解各是什么,是否相同?对此问题,你又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4分)(二)课外选读读书三益(1)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感叹:“工作这么忙,头绪这么多,哪顾得上读书学习?”(2)此话听起来似乎很有理,实则并不尽然。
(3)其实,人们读书的时间多是从闲暇中挤出来的。
古人就有“读书三余”论。
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欧阳修又归纳出“读书三上”论,即:车上、厕上、枕上。
时代变了,“三余论”在今天未必可行,而“三上论”科学与否也值得讨论,但挤时间读书学习的精神总是值得提倡的。
现在实行“双休日”,加上节假和年假,一年将近有100多天的休闲时间。
何尝没有时间读书呢?(4)或许有人会说,休闲休闲,顾名思义,是用来休息的,怎么可以用来读书呢?其实这里有个如何理解“休闲”的问题。
以我之见,读书也是一种休闲,而且是高雅、优质的休闲,至少有三益:(5)读书是一种享受。
各种书籍,不论是政治理论,文学名著,诗词歌赋,还是自然科学,只要去读,都会是一种愉悦。
陆游有诗云:“管身常欠读书债,禄来不供沽酒资。
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
”丁玲也深有体会地说:“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有一种味道,很高的,可以忘掉一切的味道…………”休闲享受是各种各样的,有人喜欢享受睡眠,有人喜欢享受踏青,有人喜欢享受网络,而读书应该也可以是一中非常好的休闲方式。
(6)读书可以健脑健心,延年益寿。
人的大脑是越用越灵的。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闹细胞的旧神经根,在新环境的刺激下能长出新的神经。
如果经常坚持读书学习,闹细胞就会不断更新,同时,读书还可以集中人的意念,养心怡神,有利于身心健康。
日本医学家春山茂雄的《脑内革命》一书,详细阐述了这种用脑的健康理论。
他认为人在读书学习中,身心放松,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脑内就会产生一种神奇的波纹。
这种波纹分泌出一种物质,使人轻松敏捷,能够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7)读书还可以疗疾。
阅读书报,可以解除人的烦恼。
消除精神障碍,使之气血流畅,从而达到疗病的效果。
在德国,许多医院都为病人开设了专门的图书馆。
这些图书馆藏书丰富,既有养心怡神的趣味文字书籍,又有各种介绍疗疾、保健等知识的医学科普书报,盒式磁带,名曲唱片和有声读物等,为病人提供优质的“书籍疗法”服务。
(8)A这里提倡的是,培养读书兴趣,善于抓时间学习。
B既可以学大到知识,磨砺思想,又可以养心怡神,保身健体,这样好的休闲活动到哪里去寻?C把休闲时间用来读书,受益是自己。
D当然,在我们的社会形成人人爱书,人人读书的良好风尚,国民素质一定可以得到提高,社会风气一定可以更加文明,国家发展也一定会更快更好。
11.文章开篇是怎样引出论题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1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3.你如何理解第(5)段中“读书有一种味道,很高的,可以忘掉一切的味道……”这句话的含义?(2分)14.写出第(7)段划线句在选文中的作用?(2分)15.“学习是思考和创造的过程,需要很刻苦认真,读书学习未必都是休闲”这句话是从第(8)段中抽出来的。
它应在原文中句前。
(请用字母表示)(2分)16.除文中提到的读书益处外,你还能想到哪些益处?(3分)三、中考阅读题(上海市中考题)为你打开一扇门①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
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
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②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
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③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④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
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
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亲近丈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7. 本文围绕文学展开论述,第③段主要论述了;第④段主要论述了。
(4分)18.第④段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这”指的是。
从文中看,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不仅要有,更要有。
(6分)19.理解第①段,仿照第②段,在横线上填人词语(除“文学”外),并简述打开“这扇门”的意义。
(文字中必须含有下列词语中的3个。
)(5分)乐趣无穷新奇美妙千姿百态大有裨益潜移默化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
这扇门上写着:。
意义:四、新型中考题(安徽(非课改)中考题)你班组织“毕业晚会”活动,你经历了下面—些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 20.班级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
你写的是什么? (3分)21.根据节目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
(4分)22.事后某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他请你做些修改: (5分)①为了活泼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九年级(一)班最近组织了毕业晚会活动。
②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逞其能。
晚会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③有歌舞、朗诵、合唱、相声、小品等。
活动中,大家增进了友谊,展望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