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四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教材培训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本单元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表
标题
例题
具体内容及要求 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 直。 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学习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探 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 高,及梯形的的各部分名称。 学习画高。
接着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这两个概念都非常重要,是今后学习平 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教学时可以结合教具或图形指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的画法,就是相当于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并说明从一条边上的任 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但通常是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还可以 说明从另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也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但把高画在底边延长线 上在小学不作要求。
3.注重学用结合,就地取材,充实教材内容。 尽管教材在素材的选材上尽可能地提供一些现实背景, 设计了一些学以致用的习题,如借助于运动场景里的一 些活动器材引出垂直与平行的内容,要求学生思考和讨 论怎样测定立定跳远的成绩、怎样修路最近等。但由于 教材的容量有限,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必要的充 实和拓展,使学生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 程,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用途,增强应用 意识。 4.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这一单元涉及到许多作图的内容,如画垂线、画平行 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等, 对四年级学生来说,这些都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加 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5.本单元可用6课时完成。
教学建议:(1)从整体把握垂直和平行的含义。 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 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教学时,要从整体着眼,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 一开始就可以让每个学生自行在白纸上画两条直线,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反 馈时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教材上例1呈现的四个同学所得出的结论是有代表性的几 种情况,实际教学时出现的情况可能会更复杂一些、更多样一些)。接着要求学生根据两 条直线是否相交把这些作品加以分类,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两条直线延长后才相交的情 况。然后引导学生对相交和不相交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讨论。可以先讨论不相交的情况,揭 示平行线的含义。再讨论相交的情况,通过量两条相交直线所组成的角的度数,揭示垂线 的含义。最后再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平行和垂直的现象。 (2)适当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理解这些概 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有的学生会孤立地说某直线是垂线或平行线,也有的学生会认为 只有水平线和铅垂线的关系才叫垂直。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两点加以点拨和说明。 一是垂直和平行所说的都是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不能孤立地说某直线是垂线或平行 线。二是看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的关键是看它们相交所成的角是否直角,与两条直线放 置的方向无关。为此,在教学中,要注意画出各种不同方向的垂直情况,以克服学生的思 维定势。 (3)因材施教,加强作图步骤的具体指导。 如前所述,这一单元涉及许多作图的 内容,但教材中很少呈现文字的作图步骤与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需要作具体 的指导。可以边示范边强调,用三角尺画垂线的步骤是:(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 知直线重合;(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 (3)从直角的顶点起,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一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直角顶 点是垂足)。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一般步骤是:(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 画一条直线;(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3) 再沿第一步中的直角边画出另一直线。其实,这只是最基本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利用三 角尺上的其他角画平行线,实际上应用的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四年级上知识培训
第三节
神奇的计算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阈学会使用计算器 2、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重点难点: 1、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 2、对计算器一些功能键了解。 3、利用实物加强B.12×(3×25)
(125×83+17×125)×8 “小马虎”把28×(□+2)错算成28×□+2,这样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23×49+23 102×55 37×99 18×26+73×18+18 )。
五、两步或两步以上应用题 学校买来练习本2440本。如果16个班,每班平均配发150本,这些练习本够分吗? 粮店有大米83袋和面粉117袋,大米和面粉每袋50千克,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千克? 一辆客车的平均速度是92千米/时,它早晨8∶15从甲地出发,下午3∶15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 千米?
第五节
计算工具的演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体会到人们 为了方便计算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使学生受到爱科学、学 科学的教育。 2 、使学生对计算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渗透数学的文 化教育。
第六节
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重点难点:
掌握除法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
第二节
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情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能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 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
四上教材培训资料—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
数线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序和大小关系。
十进制数位顺序表有助于寻找规律。
单元具体内容介绍
问题1:本册教科书是如何充分利用直观模型帮助 学生认识更大的数的 ?
以认识十万为例,通过 数小方块的计数过程, 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计数 单位“十万”与“万” 之间的十进关系,初步 认识一个新的大数。
“温度”是典型的正负数模型 关键点:理解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0”是表示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温度计可以看作是横放着的数轴,通过在温 度计标记零上和零下温度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 零上温度、零下温度与零摄氏度之间的关系,认 识到0是区分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基准”。
单元具体内容介绍
问题2:教材是如何结合丰富的现实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数意义的?
问题1:本册教科书是如何充分利用直观模型帮助 学生认识更大的数的 ?
用数线,直观地体会 大数的顺序,提升学生 对数认识的抽象思维能 力。
数线图解了数的大小关 系,直观地看到近似数, 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四 舍五入的含义。
单元具体内容介绍
问题2:“从结绳计数说起”为什么单独成一节课?教材是 如何将内容学习与数学历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单元具体内容介绍
重新梳理内容框架 两个交换律和两个结合律分别具有相通与相似的地方,放在一起或连着进行编排, 更容易发现规律。
基本上都是以数学问题引入 直接聚焦对多个算式本身所具有特点的研究,更有助于对规律的归纳与概括。
单元具体内容介绍
精心设计问题串 内容的结构基本一致:观察算式—仿写算式—解释规律—表述规律—应用规律 重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充分利用点子图 激活已有的乘法运算的抽象思维经验 重在沟通多种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体会问题的本质。 特殊情况的乘法单独编排为一节课,突破计算上的难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培训
书本例2:出现4个不同的 数,让学生自己发现含两 级的数如何读,呈现一个 学生讨论交流“含两级的 数怎么读?”的情境,突 出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 读法上的不同地方。每级 中间或未尾有0的数的读法 仍是难点,教材没有给出 答案,而是呈现“由一个 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 便于学生合作、讨论探究。
2、认识数位顺序表。 教材先出示不完全的数位顺序 表,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进 行类推,要求学生记住数位顺 序表,特别要记住右起第五位 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接着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对数位的分 级,学生已知右起第一位至第 四位是个级,第五位至第八位 是万级,进一步说明第九位至 第十二位是亿级。可以简要说 一下分级的作用:数位多了, 一位一位地读不方便,通过分 级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5、设计练习要考究。 可以突出对比性,出 一些学生易混淆、易 错的题型练习。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 数。(不是整万的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80 0700
4005 0000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不是整亿的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496 0000 0000
52 7023 0000
4、引导学生区分好“数位”与“计数单位”两个不 同的概念。 可以从意义上区分或是一些练习题上区分。如 5638002这个数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是由( )个百万、( )个十万、( )个一万、 ( )个一千、( )个一组成。 一个数由8个百万、7个万、6个千和5个十组成, 这个数写作( ),读作( )。省略万位后 面的尾数约是( )。
5、会把不是整万、整亿 的数运用“四舍五入” 法求出近似数。对省略 部分的最高位进行“四 舍五入”法。对于本单 元,一般只要求改用 “万”或“亿”作单位, 我们应该对千位或千万 位进行四舍五入。 提醒学生:不要忘写单 位名称“万”或“亿”; 是准确数的要写上“=”, 是近似数是要写上“≈”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6篇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6篇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熟悉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会数简洁图形中的线段。
3、培育学生的观看、分析概括的力量。
重点难点:1、体会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分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与线段、射线,会数简洁图形中的线段。
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把握三种线的读法教具预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线吗?(黑板边、书本边、铅笔盒的边……)很好,看来你们观看的特别认真,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刚刚同学们说的这些线中,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在数学中也一样,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讨论直的线。
(板书:线的熟悉)二、探究活动,猎取新知1、熟悉直线同学们,笔直的线里也学问!电脑出示铁轨图,引导学生观看师:图中画的是铁轨,铁轨很长,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头,像这样两端可以无限延长,没有端点的线,就叫做直线。
(1)画一画让学生用直尺画一条直线(2)说一说 (直线有什么特征? 直没有端点无限)2、熟悉线段电脑出示公路中的斑马线,引导学生观看公路中的斑马线大约有多长?(师:不管是几米,他都有肯定的长度,都可以度量出来,像这样的线叫做线段,它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
你能不能画一条线来表示它?(1)画一画(2)说一说 (线段有什么特征? 直两个端点有限)3、熟悉射线电脑出示夜景图,学生观看师:这是一条什么线?你什么时候见过?它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的说说)你能画一画吗?(1)画一画让学生尝试画射线(2)说一说 (射线有什么特征? 直有一个端点无限)4、比拟三种线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图形端点个数延长状况与直线的关系直线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长线段两个端点不能延长是直线的一局部射线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长是直线的一局部5、认一认、说一说(电脑出示各种直线、线段、射线)6、线的读法(1)直线一条直线有两种读法,可以读作直线AB,也可以把字母倒过来读作直线BA。
四年级上册数学个别备课教辅资料
四年级上册数学个别备课教辅资料概述本文档旨在为四年级上册数学老师提供个别备课教辅资料,以便更好地辅导和教授学生数学知识。
以下是针对每个单元的备课教辅资料的简要介绍。
单元一:整数- 本单元的教辅资料包括整数的概念介绍、加减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的应用等。
- 教辅资料中提供了可视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如数轴图和实例演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数的概念。
- 教辅资料还包含了一些练题和解答,以供课堂上的练和学生自主研究使用。
单元二:小数- 本单元的教辅资料涵盖小数的概念和性质、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小数与分数的转化等内容。
- 教辅资料中提供了一些趣味的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子,以增加学生对小数的兴趣和理解。
- 教辅资料还包含了小数运算的步骤和解题思路,以便老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解题。
单元三:分数- 本单元的教辅资料涵盖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与小数的转化等。
- 教辅资料中提供了分数的可视化工具,如分数条和练题的解答过程展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则。
- 教辅资料还包含了一些实例演示和练题,以供课堂上的互动和学生自主练使用。
单元四:几何图形- 本单元的教辅资料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图形的分类和命名、图形的性质等内容。
- 教辅资料中提供了图形的图片和定义,以及与图形相关的实例题和解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各种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 教辅资料还包含了一些练题和解答,以供课堂上的练和学生自主研究使用。
单元五:数据统计- 本单元的教辅资料包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简单统计和分析方法等内容。
- 教辅资料中提供了一些数据收集的实例题和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数据统计的基本技巧。
- 教辅资料还包含了一些数据分析的实例和解析,以供课堂上的讨论和学生自主研究使用。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数学个别备课教辅资料的简要介绍,希望对老师们备课和教学有所帮助。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建议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教辅资料。
四上培训教材
新世纪小学数学(四版)四上教材解读一、教材总体介绍1.内容总体介绍本册教科书一共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领域有5个单元,分别是“认识更大的数”“乘法”“运算律”“除法”和“生活中的负数”,“图形与几何”领域共有2个单元,分别是“线与角”和“方向与位置”;“统计与概率”领域”只有一个单元,内容是“可能性”;“综合与实践”领域了安排了一个,即“数学好玩”中的”滴水实验”,”数学好玩”中还有还有编码(数学应用)和数图形的学问(数学趣题);此外,还有“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在“数与代数领域”的5个内容里,其中“认识更大的数”是在万以内数认识的基础上认识万以上的数;“乘法”单元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法”单元是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律”单元主要是学习5个运算律意义及其应用。
这四个单元的学习,学生都积累了较好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是小学阶段关于整数的认识与运算的最后一次学习,也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最后一个单元为“生活中的负数”,即直观地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意义,是数认识的一次扩充,这之前认识的数(0除外)都是正数,从本册开始,初步认识负数。
本册通过数与代数领域5个单元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的抽象性,发展数感,提升运算能力,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的2个领域中,其中“线与角”单元中的线和角是研究图形特征的两个基本要素,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
关于三种线,小学阶段只安排这一次学习,直观地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关于角的认识是在二年级直观认识角的基础上,再次认识角并学习角的度量。
其中的“方向与位置”主要是学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和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本套教科书在本册第一次安排概率内容,即可能性,主要是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和初步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
关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与整套教科书的编排特点一致,仍然编排在“数学好玩”里,即“滴水实验”活动,主要是通过“提出活动任务”“设计实验方案”“动手进行实验”“交流反思”与“自我评价”等活动过程,鼓励学生从头至尾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善用教辅材料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分享
善用教辅材料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分享教案一: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认识0-100的数。
2. 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3. 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示一个数。
教学重点:1. 数的认识和数的大小关系。
2. 数的表示方式。
教学难点:1. 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2. 数的表示方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辅材料: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教辅书、练习册。
2. 课件:包含数字图像和相关练习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教师拿着一些卡片,上面写有0-100之间的数字,向学生展示。
2. 请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数字,然后按照数字的大小排列卡片。
3. 询问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大小关系。
4. 引导学生发现数字的规律和大小对比。
二、讲解(15分钟)1. 展示课件上的数字图像,引导学生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2. 通过比较不同数字之间的大小,巩固学生对数的认知。
3. 讲解数字的表示方式,包括数字字母表示和图像表示。
4. 让学生自己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一个数。
三、练习(20分钟)1. 学生使用教辅材料中的练习册,完成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对数的认识和大小关系的理解。
四、拓展(10分钟)1. 提供一些数字之间的比较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不同的数。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
2. 强调数的认识和大小关系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善用教辅材料来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
教案二:数的计算教学目标:1. 能够进行0-100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2. 理解计算的顺序和步骤。
3. 能够应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计算步骤和顺序。
教学难点:1. 确定计算步骤和顺序。
2. 应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辅材料: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教辅书、练习册。
2. 课件:包含计算题和相关练习的课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的教学素材分享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的教学素材分享教学素材分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2. 提供教案和教学素材,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
二、教案内容:教学素材共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教案概述:简要描述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个参考和指导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料。
2. 教学步骤:将每个教学单元按照教学顺序进行了详细的步骤安排,包括引入活动、知识讲解、实践练习、巩固训练和拓展延伸等环节。
每个步骤会附带相应的教学素材,如图片、练习题、教学游戏等,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3. 教学重点:针对每个教学单元,列出了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重点,侧重讲解和练习。
4. 教学评价:提供了针对每个教学单元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以便教师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和总结。
包括单元测试、作业题和学生表现等评价指标,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教学素材使用方法:1. 教师可以根据教案概述,了解整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和要求,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准备和设计。
2. 按照教学步骤进行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素材的提示进行知识讲解、实践练习等教学环节。
3. 教师可根据教学重点,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上,提高教学效果。
4. 进行教学评价,根据教学素材提供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估和总结,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指导。
四、教学素材的优势和适用性:1. 提供系统化和全面的教案和教学素材,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和设计,节省时间和精力。
2. 教学素材涵盖了各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和要求,适用于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
3. 教学素材的使用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发挥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4. 教学素材能够提供系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材料: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1.亿以内数的认识。
2.数的产生。
3.十进制计数法。
4.亿以上数的认识。
5.计算计算工具的认识。
6.用计算器计算。
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亿以上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地读写大数。
3.会比拟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4.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
三、编排特点1.优化教材结构,集中认数。
现在对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的认识加以整合,中间的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亿以内的进行归纳整理,并作为亿以上数的认识的根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样的编排,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根底和抽象思维能力较三年级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够接受丰富而系统、逻辑较为严密的数概念内容;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相对集中,便于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根底上通过迁移类推获得新知,形成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1/20例如,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写时,先在万以内数读写法的根底上教学整万数的读写法,再教学含有两级的数的读写法,以便于学生的迁移类推,同时突出了我国的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
2.提供丰富的素材,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
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学生对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教材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科学知识:一个人一年的心跳次数,地球赤道长度,蓝鲸的重量,光传播的速度,蜻蜓的眼睛由多少只小眼组成,一小滴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地球、太阳的直径,全球人数,天鹅飞行高度,九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地球陆地、海洋总面积,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的星星数。
小学数学教材培训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021/8/17
2
安排了餐厅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能让客人都尽快吃上菜等等;例3安排的是 在码头卸货时,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让三艘船总的等候时间最少,接下 来的“做一做”是医务室的就诊顺序问题。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这些简 单事例,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其实我国古人早就有了丰富的运筹思想,比如战国时期“田忌赛马”
最后,教材让学生比一比谁的方案所需的时间最少,谁的方案更合理;再 一次揭示了讨论这一问题的目的:探讨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
教学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情境图,可以让学生用讲故事的方 法引出问题。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每件事大概需 要多长时间?学生讨论交流后,再出示教材中给出的图例。
方案
1 2 3 4 5 6
卸货顺序
船1→船2→船3 船1→船3→船2 船2→船1→船3 船2→船3→船1 船3→船1→船2 船3→船2→船1
船1的等候 船2的等候 船3的等候 等候时间的
时间
时间
时间
总和
(时)
(时)
(时)
(时)
8
8+4
8+4+1
33
8
8+1+4
8+1
30
4+8
4
4+8+1
29
4+1+8
接下来的“做一做”安排了3名同学 同时到学校医务室看病,每人就诊所需 的时间各不相同,怎样安排他们的就诊 顺序可以使他们的等候时间之和最少。 要解决的问题和例3基本相同。
10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然后提出问题:要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1.亿以内数的认识。
2.数的产生。
3.十进制计数法。
4.亿以上数的认识。
5.计算计算工具的认识。
6.用计算器计算。
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亿以上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地读写大数。
3.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4.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
三、编排特点1.优化教材结构,集中认数。
现在对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的认识加以整合,中间的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亿以内的进行归纳整理,并作为亿以上数的认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样的编排,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抽象思维能力较三年级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够接受丰富而系统、逻辑较为严密的数概念内容;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相对集中,便于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获得新知,形成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教学亿以内数的读写时,先在万以内数读写法的基础上教学整万数的读写法,再教学含有两级的数的读写法,以便于学生的迁移类推,同时突出了我国的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
2.提供丰富的素材,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
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
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学生对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教材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科学知识:一个人一年的心跳次数,地球赤道长度,蓝鲸的重量,光传播的速度,蜻蜓的眼睛由多少只小眼组成,一小滴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地球、太阳的直径,全球人数,天鹅飞行高度,九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地球陆地、海洋总面积,用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的星星数。
环保教育:新闻中的数据(共有多少少先队员参加“手拉手”活动、“保护母亲河”活动)、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数量。
国情教育: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公路总长度,我国小学数量,六个最大省份的面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青藏高原的面积,主要农产品的产量。
爱国主义教育:天安门广场面积、可容纳人数,故宫占地面积,长城长度。
3.突出数概念的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的原理,培养数感。
和以往的教材一样,从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数。
十进制是数学的基础。
整数、小数、十进分数从数学本质上是一致的,再结合各种计量单位中的十进制,使很多数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
数感的培养:P4“你知道吗?”通过直观的素材让学生体会1亿有多大。
4.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
教材在安排具体内容时,一方面图文并茂地提供教学的丰富素材,另一方面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
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主题图。
出示六个省市的人口和我国的总人口,为大数的认识提供现实的背景。
学生通过这些背景来初步感知大数,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时,老师可以结合本省的情况来说一说,或者让学生调查一些身边的大数在班上进行交流。
2.亿以内数的认识。
(1)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首先,教材利用天坛图呈现北京市的人口数使学生理解认识大数的必要性,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接下来,利用计数器动态拨珠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以及“万”和“十万”之间的关系,紧接着,利用类推,引出其他计数单位,揭示各计数单位的关系,突出规律性。
这里的规律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探索。
最后,教材给出亿以内的数级和数位表,让学生根据数位表说出每个数位上数表示多少,理解“位值”的概念。
例1的“做一做”中,第1题是通过数数帮助学生掌握计数规律;第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让学生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2)例2。
教材这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先由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过渡到――整万数,让学生自己发现万级的数只要按个级的数的读法,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即可。
再推广到一般的数。
读完后,再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自己总结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特别是当数位上出现0该怎样读?(3)例3。
教材利用电视播放新闻中的数据引入写数,说明生活中有这样的需要。
写数时,给出数位表,让学生对着数位写,从整万数到――一般数。
关于数的写法也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4)例4。
学生已经有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经验,教材这里给出六个数据(我国面积最大的6个省份的面积),让学生两两比较。
自己总结归纳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5)例5。
教材提供的素材:有关人体血液中红、白细胞的数量和作用的科普知识。
让学生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体会改写的作用。
(6)例6。
教材用拟人的方式给出地球、太阳的直径,结合具体数据来介绍“四舍五入”法,以及如何用“四舍五入”将非整万的数改写为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
以前我们也学过估算,由于在估算中不是完全都是按照四舍五入法这种固定的方法来计算,所以四舍五入法放到这儿才学习。
3.数的产生。
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教材在这里只列举了几个简单的事例进行说明:(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符号记数――数字出现)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个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自然数,给出它的概念和自然数的一些特点。
4.十进制计数法。
计数方法有许多,而十进制是最常用的一种。
教材利用我国人口数引出更多的数级,给出数位表,把数位、数级、计数单位综合整理,给出十进制计数法的概念。
同时也为下一步认识亿以上的数做准备。
5.亿以上数的认识。
例1教学读数;例2教学写数;例3教学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求近似数。
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利用前面亿以内的相关知识,自主探索。
6.计算工具的认识。
这里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并安排了有关计算工具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
关于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教材通过丰富的直观图展示了他们的实际应用情景和他们的结构。
(1)算盘的认识。
首先通过两种应用情境,说明了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记数。
接下来介绍了两种算盘,让学生认识算盘上每格代表的数以及如何用算盘表示数,并自己收集有关算盘的信息。
(2)计算器的认识。
利用生活情境引入计算器。
通过计算器的直观图来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计算器大致分为以下3种。
算术型:有加减乘除简单的四则运算;科学型:还可以进行乘方、开方、指数对数三角函数等运算,以及具有统计的功能;程序型:可以编写程序,把一些复杂的运算步骤存储起来,可以进行多次重复的运算。
7.用计算器计算。
根据因数和积的关系,猜测规律,写出后几题的答案,再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五、教学建议1.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但在教学时要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要让学生牢固掌握,但不要像以前一样把现成的结论、法则教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亿以上的数的认识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2.要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大数的习惯和能力,加强数感的培养。
教材上有一些小的实践活动,例如:第4页“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通过这些收集信息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学生的数感。
实践活动:1亿有多大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课题研究、数学建模的简单过程。
2.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培养对1亿大小的感性认识。
二、具体编排⒈首先,小精灵提出问题:“你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让学生先猜想,引出要研究的课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
2.接下来给出一个活动的示范:第一步,确定方案:看看1亿张纸摞起来一共有多高?第二步,开始测量、计算第三步,建立1亿的表象(1亿张纸大约有1万米高,也可用比较的形式,这里是和珠穆朗玛峰来比较)3.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方案来建立1亿的表象,如可以选“1亿颗黄豆有多少”“1亿粒大米有多少”“1亿个人可以站多大面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4.最后通过小组交流,加深对1亿大小的感受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一、教学内容1.直线、射线和角。
2.角的度量。
3.角的分类。
4.画角。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三、编排特点1.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
如线段、射线、直线的关系,角和射线的关系,各种角之间的关系等,注重概念之间的联系。
另外,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都是借助直观过渡到抽象的,如手电筒的光线,探照灯等。
2.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
从一点画射线、直线可以画多少条,过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实际测量角,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
通过这些操作活动来发现一些数学规律,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四、具体编排1.直线、射线和角。
(1)射线、直线的概念。
首先,通过试验,借助手电的光线,直观描述什么是射线和直线,直接用数学化的语言给出两者的2.角的度量。
(1)角的度量。
首先,介绍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度)。
教材由学生比较角的大小比较自然的引出角的度量,通过出示了量角器的直观图和1度的直观图帮助学生认识量角器,并且形成1度的正确表象。
接下来,小组讨论如何测量角的度数。
教材上两个角的方向不同,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测量。
(2)例1。
通过测量角度来比较,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验证以前建立的结论。
角的大小和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和角两边的长度无关。
这在二年级上册的练习中学生就已经有所体会了。
3.角的分类。
(1)例2。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两把折扇的实物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角、周角的概念,同时注意区别它们与直线、射线的关系。
(2)例3。
首先,用量化的角度来判断,并说明直角、平角、周角的关系。
接下来,让学生利用平角和周角来求出两相交直线所成四个角的大小。
与前面的练习相呼应。
4.画角。
例4教学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时,可以直接给出画角的步骤,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
五、教学建议1.恰当把握目标。
本套教材把角的认识分成三段编排,每段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同时前后也有连贯性,教学时,老师要把握好这一部分的教学要求。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如直线的概念就比较抽象,教学时很难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数学中所说的“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没有粗细的,“面”是没有厚薄的。